Workflow
华津国际控股(02738)
icon
搜索文档
华津国际控股(02738)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0-02 22:35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9月30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華津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10月2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2738 | 說明 | 華津國際控股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8,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8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8,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80,000,000 | 本月 ...
华津国际控股(02738)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 - 公司通讯之发佈通知
2025-09-19 06:15
报告信息 - 公司2025中期报告于9月19日在公司及港交所网站刊载[1][5] 股东通讯 - 非登记股东可通过香港结算提供邮箱收通讯电邮通知,否则寄印刷本[1][4][5] - 股东可书面或邮件向香港股份过户登记要求印刷本[2][5] - 书面要求有效期为收到日起一年,想继续收需再次书面要求[3][5] 咨询方式 - 对函件疑问工作日9:00 - 17:00致电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处(852) 2849 3399[4][5]
华津国际控股(02738)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回条 - 公司通讯之发佈通知
2025-09-19 06:14
财报发布 - 华津国际控股2025中期报告已在公司及港交所网站刊载[1][5] 股东通讯 - 股东可书面要求收取公司通讯印刷本,有效期一年[3][6] - 公司希望股东提供有效英文大写电邮地址接收通知[8] 咨询方式 - 对通知信函有疑问可在办公时间致电查询[4][7] 其他说明 - 联名股东回条须首位股东签署才有效[8] - 个人资料收集用于接收通讯,股东有权按条例查阅修改[8]
华津国际控股(0273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9 06:1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大幅下降至7.329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77.1%[6]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231亿元人民币,净亏损率-71.4%[6]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的人民币32.06463亿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7.32906亿元,同比下降77.1%[2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达人民币523,148千元,与2024年同期的期内溢利人民币16,885千元形成鲜明对比[1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人民币5.23148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盈利人民币1688.5万元[2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7.32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2.065亿元下降24.736亿元或77.1%[62][67]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5.231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溢利人民币0.169亿元[62]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3,206.5百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32.9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7.1%[6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录得毛损540.2百万元人民币,毛损率为73.7%,而2024年上半年录得毛利94.2百万元人民币,毛利率为2.9%[76]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溢利16.9百万元人民币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亏损523.1百万元人民币[8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亏损达5.402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73.7%[6] - 销售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3,112.3百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273.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1%[71] - 水电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104.9百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2.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9.0%[73] - 行政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36.9百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2.0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3%[80] - 财务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53.2百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9.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5%[82] - 财务成本净额从2024年的人民币5149.2万元改善至2025年的人民币2866.3万元,同比下降44.4%[2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冷轧钢材产品销售额从2024年的人民币16.69663亿元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3.17925亿元,同比下降81.0%[24] - 镀锌钢材产品销售额从2024年的人民币11.48899亿元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2.0905亿元,同比下降81.8%[24] - 热轧钢材及其他产品销售额从2024年的人民币3.19991亿元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1.8282亿元,同比下降42.9%[24] - 冷轧钢材产品销量为91,262吨,较2024年同期的419,978吨下降328,716吨或78.3%[67] - 镀锌钢材产品销量为54,232吨,较2024年同期的258,909吨下降204,677吨或79.1%[67] - 钢材产品总销量为145,494吨,较2024年同期的678,887吨下降533,393吨或78.6%[63][67] - 销售量同比下降78.6%至145,494吨[6] - 热轧钢材产品及其他销售收益占比从2024年上半年的10.0%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4.9%[69] - 冷轧钢材产品平均售价从2024年上半年的每吨4,137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每吨3,737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7%[68] - 镀锌钢材产品平均售价从2024年上半年的每吨4,437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每吨3,855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1%[68]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包括香港)市场收益从2024年的人民币31.73171亿元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7.30331亿元,同比下降77.0%[25] - 东南亚市场收益从2024年的人民币3329.2万元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257.5万元,同比下降92.3%[25]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所得现金从2024年上半年的净流出人民币603,779千元改善至2025年同期的净流入人民币113,605千元[14] - 存货减少人民币312,545千元,显著改善了经营现金流[14] - 合约负债增加人民币371,752千元,为经营现金流提供了重要支持[14] - 投资活动现金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净流出人民币396,883千元改善至2025年同期的净流入人民币37,238千元[16] - 融资活动现金净额为净流出人民币180,836千元,主要由于偿还借款人民币607,358千元超过新筹借款项人民币458,977千元[1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5年1月1日的人民币35,268千元下降至6月30日的人民币5,200千元,减少人民币29,993千元[16] - 银行结余及现金大幅减少至520万元人民币[10]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4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35.3百万元减少人民币30.1百万元或85.3%至2025年6月30日约人民币5.2百万元[85] 资产、债务和借款状况 - 资产总额减少11.1%至33.025亿元人民币[6] - 净资产由正转负,录得负债净额9,960万元人民币[6] - 借款总额减少5.9%至23.621亿元人民币[6] - 资产负债比率上升至71.5%[6] - 存货显著下降至4,588万元人民币[1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4年1月1日的人民币514,749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99,640千元,反映出显著的权益恶化[13] - 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人民币1,096,142千元,面临重大流动性挑战[17] - 公司拥有未动用银行融资人民币1,208,877千元,董事预计已动用融资信贷将在到期时续期[18] - 物业、厂房及设备收购和建筑成本从2024年的人民币4.32236亿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的人民币6513.9万元,同比下降84.9%[31]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445.77亿人民币下降至384.68亿人民币,减少13.7%[33] - 应收票据总额从1125.92亿人民币大幅下降至618.26亿人民币,减少45.1%[33] - 账龄超过120天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从12.1%下降至3.2%[33] - 已贴现但附追索权的应收票据从11.199亿人民币下降至3.9449亿人民币,减少64.8%[34] - 贸易应付款项从1134.81亿人民币增至1211.42亿人民币,增长6.8%[36] - 账龄超过90天的贸易应付款项占比从35.1%大幅上升至81.3%[37] - 应付票据从80亿人民币下降至73.237亿人民币,减少8.5%[37] - 借款总额从2510.443亿人民币下降至2362.062亿人民币,减少5.9%[39] - 一年内到期的借款从1257.356亿人民币下降至905.909亿人民币,减少28.0%[39] - 来自应收票据保理的银行借款从22.5463亿人民币下降至10.2187亿人民币,减少54.7%[39] - 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为人民币0.65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4.322亿元大幅减少[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净流动负债为人民币10.961亿元,较2024年底的7.545亿元增加[65] - 公司受限制银行存款从2024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179.4百万元减少人民币49.5百万元或27.6%至2025年6月30日约人民币129.9百万元[85]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从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754.5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1,096.1百万元[85] - 公司负债净额从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约人民币423.8百万元转为2025年6月30日负债净额约人民币99.6百万元[85]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66.4%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48.4%[85] - 公司借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2,510.4百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2,362.1百万元[87] - 公司资产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3,716.7百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3,302.5百万元[87]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67.5%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71.5%[87] - 公司银行融资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2,931.5百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2,855.2百万元[87] - 公司尚未动用银行融资从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1,326.7百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1,208.8百万元[87] - 公司资产抵押总额为1,851,117千元人民币,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抵押价值1,499,037千元人民币,使用权资产抵押价值222,174千元人民币,受限制银行存款129,906千元人民币[49]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第3级)公允价值为1,405千元人民币[51] 税务影响 - 公司2025年录得所得税抵免人民币9365.1万元,而2024年为所得税开支人民币259.2万元[27] 关联方交易 - 公司与关联方Hua Jin Holdings的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8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千元人民币增长700.0%[54] - 公司与关联方东方溢进有限公司的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11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2千元人民币减少8.3%[54] 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 - 公司法定股本为80亿股,面值0.01港元,总额80,000千港元[41] - 公司已发行股本为6亿股,总额6,000千港元[41] - 董事许松庆持股391,5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65.25%[108] - 董事罗灿文持股54,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9.00%[108] - 公司总已发行股本为600,000,000股[108][111][115] - 许松庆通过Intrend Ventures控制海逸有限公司100%股权[110] - 多位董事各持有购股权相关股份1,090,909股占股本0.18%[111] - 海逸有限公司持股391,500,000股占股本65.25%[113] - Intrend Ventures持股391,500,000股占股本65.25%[113] - 中诚有限公司持股54,000,000股占股本9.00%[113] - 公司于2025年3月27日委任陈爱发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132] - 公司于2025年4月17日发生董事变动:许健鸿先生辞任副主席并调任为非执行董事,许松庆先生获委任为合规委员会主席[132] - 公司于2025年2月28日调任区启源先生为薪酬委员会主席,孙多伟先生因离世终止董事职务[132] - 公司于2025年7月发生高管变动:黄泽强辞任公司秘书及财务总监,随后委任张丽琼女士和林海琪女士接任相关职位[139] - 许健鸿于2025年4月17日辞任副主席并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46] - 陈爱发于2025年3月2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146] - 孙多伟于2025年2月28日终止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多个委员会职务[146] - 黄泽强于2025年7月7日辞任公司秘书[147] - 张丽琼于2025年7月7日获委任公司秘书并于同年7月10日辞任[147] - 林海琪于2025年7月10日获委任公司秘书[147]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农业银行江门新会支行等三家境内银行[147] -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为公司核数师[147]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处为开曼群岛Conyers Trust Company[148] - 公司中国总部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睦洲镇新沙工业园[148] 购股权计划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数量为15,163,632份,较2024年12月31日的25,272,720份减少40.0%[43][44] - 所有未行使购股权的行使价均为每股2.75港元[44][46]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60,000,000股,占公司上市后已发行股本10%[12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为44,836,368份,较年初增加29.1%[120] - 已授出购股权可发行股份数占公司加权平均已发行股份约3.95%[120] - 所有未行使购股权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30%[121] - 单名合资格人士12个月内获授购股权上限为已发行股份1%[122] - 购股权行使期限最长不超过授予日起10年[124] - 购股权计划有效期至2026年3月22日,剩余期限约0.56年[128] - 董事许松庆持有未行使购股权1,636,364份,行使价2.75港元[129] - 期内共有10,109,088份购股权失效,使可供授出额度增加[120] - 董事群体合计持有未行使购股权4,363,636份,较期初减少40%[12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雇员购股权未行使数量为10,486,953股,顾问购股权未行使数量为313,043股,总计未行使购股权15,163,632股[131] - 2025年上半年,总计有10,109,088股购股权失效,其中雇员部分6,991,304股,顾问部分208,696股[131] - 所有购股权行使价均为每股2.75港元,于2021年6月2日授予[131] 资本支出和投资项目 - 公司资本承担中,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已签约未拨备资本开支为100,929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2,074千元人民币减少9.9%[48] - 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为人民币1.009亿元,较2024年底的1.121亿元略有减少[65] - 华津码头建设已投资约人民币7.5亿元,现有三个泊位可容纳30,000吨船舶[59] - 华津金属产业园年加工能力达350万吨,码头年吞吐量预期可达1,500万吨以上[60] 业务展望和战略 - 计划拓展钢材/不锈钢/木材/粮食等大宗商品进出口业务[106] - 汽车运输板块预计年园区陆路运输需求量达600至1000万吨[105]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未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35] - 报告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3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维持符合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141]
华津国际控股(02738)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9-05 17:12
购股权未行使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25,272,720份[4][5] - 董事未行使购股权总计7,272,724份(占总数28.8%)[4][5] - 雇员未行使购股权总计17,478,257份(占总数69.2%)[5] - 顾问未行使购股权总计521,739份(占总数2.1%)[5] 购股权计划条款 - 所有购股权行使价均为每股2.75港元[4][5] - 购股权分三批归属期分别至2022/2023/2024年6月2日[4][5] - 原始授出日(2021年6月2日)股价为2.70港元[5] 购股权计划状态 - 2024年度无购股权授出、行使或失效[4][5][7] - 购股权计划剩余可用额度34,727,280份[7] - 购股权计划剩余有效期约0.98年(至2026年3月)[8]
华津国际控股(02738)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17:51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8000万港元,股份80亿股,面值0.01港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6亿股,库存股份0,总数6亿股[2] 股份期权 - 行使价2.750元的股份期权,上、本月底结存1516.3632万股,本月底可能发行或转让1516.3632万股,可行使时总数4483.6368万股[3]
华津国际控股(02738.HK):上半年股东应占亏损为5.23亿元
格隆汇· 2025-08-29 22:28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人民币7.33亿元 同比减少77.1% [1] - 毛损为人民币5.40亿元 上年同期毛利为人民币9418.9万元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5.23亿元 上年同期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688.5万元 [1] - 基本每股亏损人民币87.19分 [1]
华津国际控股公布中期业绩 净亏损约5.23亿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08-29 21:4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期收益约7.33亿元 同比大幅减少77.14% [1] - 公司净亏损约5.23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 [1] - 每股亏损87.19分 [1] 业绩变动原因 - 净亏损主要由于收入下降所致 [1] - 净亏损主要由于销售量下降所致 [1] - 净亏损主要由于利润率下降所致 [1]
华津国际控股(0273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20:5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益大幅下降至732.9百万元人民币,同比降低77.2%[5]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32.06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7.1%[1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人民币732.9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3,206.5百万元减少2,473.6百万元或77.1%[52][57] - 总收益同比下降77.1%至人民币7.329亿元(2024年同期:32.065亿元)[60] - 毛亏损540.2百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毛利94.2百万元人民币[5] - 公司录得毛亏损人民币5.402亿元,毛利率为-73.7%(2024年同期:毛利9,420万元,毛利率2.9%)[6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523.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恶化3198.3%[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人民币523.1百万元,而2024年同期为溢利人民币16.9百万元[5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523.1百万元,而2024年同期溢利为人民币16.9百万元[74] - 每股亏损87.19分人民币,去年同期为盈利2.81分人民币[5] - 公司基本每股亏损为人民币523,148元,摊薄每股盈利为人民币16,885元[2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从31.12亿元人民币下降至12.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1%[20] - 销售成本同比下降59.1%至人民币12.731亿元(2024年同期:31.123亿元)[61] - 水电开支同比下降69.0%至人民币3,250万元(2024年同期:1.049亿元)[63] - 直接劳工成本同比下降25.7%至人民币3,533万元(2024年同期:4,751万元)[63]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13.3%至人民币3,200万元(2024年同期:3,690万元)[70] - 财务成本净额从5149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86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3%[17] - 借款利息开支从1264.5万元人民币下降至43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5.7%[17] - 公司财务成本减少至人民币29.5百万元,同比减少人民币23.7百万元或44.5%[72] - 董事及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人民币2,738千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3,214千元减少14.8%[48] - 公司员工总数减少至1,165名,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56.6百万元,同比下降约19.5%[8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冷轧钢材产品收益从17.37亿元人民币下降至3.4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0.4%[15] - 镀锌钢材产品收益从11.49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1.8%[15] - 热轧钢材及其他产品收益从3.20亿元人民币下降至1.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8%[15] - 冷轧钢材及镀锌钢材总销量为145,494吨,较2024年同期678,887吨减少533,393吨或78.6%[54][57] - 冷轧钢材销量91,262吨,同比减少328,716吨或78.3%;镀锌钢材销量54,232吨,同比减少204,677吨或79.1%[57] - 公司冷轧钢材产品平均售价同比下降9.7%至每吨人民币3,737元(2024年同期:4,137元)[58] - 镀锌钢材产品平均售价同比下降13.1%至每吨人民币3,855元(2024年同期:4,437元)[58] - 冷轧钢材产品收益占比下降至46.6%(2024年同期:54.2%)[60] - 其他销售收益占比大幅提升至24.9%(2024年同期:10.0%)[60]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包括香港)市场收益从31.73亿元人民币下降至7.3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7.0%[16] - 东南亚市场收益从3329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5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2.3%[1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华津码头建设已投资约人民币750.0百万元,现有三个泊位可容纳30,000吨船舶[50] - 华津金属产业园年加工能力达3.5百万吨,码头年吞吐量预期可达15百万吨以上[50] - 华津码头预计达产后年装卸量达1800至2000万吨[90] - 华津产业园年加工能力达300万吨[91] - 依托码头及600亩后方堆场资源发展大宗原料贸易[92] - 园区陆路运输年需求量预计达600至1000万吨[94] - 拟借助3万吨级码头拓展大宗商品进出口业务[95] - 公司面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目前无外汇对冲政策但会监控风险[79] 其他财务数据 - 税项抵免93.7百万元人民币,显著改善现金流[5] - 所得税获得9365万元人民币抵免,而2024年同期为259万元人民币开支[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递延税项抵免约人民币93.7百万元,2024年同期所得税开支及递延税项抵免分别为人民币3.4百万元和人民币0.8百万元[73] - 存货减少至45.9百万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85.1%[6] - 银行结余及现金降至5.2百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85.3%[6]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减少85.3%至人民币5.2百万元,受限制银行存款减少27.6%至人民币129.9百万元[75] - 合约负债增至712.7百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09.0%[6] - 递延税项资产增至137.3百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14.5%[6] - 流动负债净额恶化至-1096.1百万元人民币[6]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人民币1,096,142,000元[9]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录得负债净额人民币99,640,000元[9] - 公司未拨备资本承担达人民币100,929,000元,其中8,988,000元将于未来12个月内到期支付[9] - 公司银行融资总额约人民币2,855,235,000元,其中已动用1,646,358,000元,未动用1,208,877,000元[10] - 一年后到期借款从2024年末1,036,621,000元增至2025年6月末1,264,376,000元,增幅22%[7]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4年末423,762,000元转为2025年6月末负99,640,000元,恶化幅度达123%[7] - 租赁负债从2024年末8,197,000元微降至2025年6月末8,145,000元[7] - 递延收入从2024年末4,950,000元减少至2025年6月末3,300,000元,降幅33%[7] - 公司储备从2024年末417,033,000元转为2025年6月末负106,369,000元[7]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4年末422,032,000元转为2025年6月末负101,370,000元[7] - 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6亿股[22] - 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并产生建筑成本人民币6513.9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4.32236亿元下降84.9%[24] - 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产生建筑成本约人民币65.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432.2百万元大幅减少[54]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从人民币4457.7万元降至人民币3846.8万元,下降13.7%[25] - 应收票据从人民币1.12592亿元大幅减少至人民币6182.6万元,下降45.1%[25] - 账龄超过120天的贸易应收款项从人民币6106千元降至人民币80千元,降幅达98.7%[26] - 已转让予银行及供应商的附带全面追索权贴现应收票据为人民币3944.9万元,较期初人民币1.1199亿元下降64.8%[27] - 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1.21142亿元,较期初人民币1.13481亿元增长6.8%[30] - 应付票据为人民币7323.7万元,较期初人民币8000万元下降8.5%[30]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04,654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117,610千元,增长12.4%[31] - 涉及背书票据的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8,827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3,532千元,下降60.0%[32] - 应付票据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80,000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73,237千元,下降8.5%[33] - 应付关联方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177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1,201千元,下降62.2%[33] - 借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510,443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2,362,062千元,下降5.9%[34] - 有抵押固定利率银行借款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529,215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1,710,399千元,增长11.8%[34] - 来自保理具全面追索权之应收票据的银行借款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25,463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102,187千元,下降54.7%[34] - 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借款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257,356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905,909千元,下降28.0%[34] - 超过五年到期的银行借款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20,486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393,725千元,增长78.6%[34] - 非流动负债项下所示借款金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981,101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1,252,015千元,增长27.6%[34] - 公司借款由集团若干资产及一间附属公司股权作抵押,部分借款由公司董事提供个人担保[35] - 公司法定股本为8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总法定股本80,000千港元[36] - 公司已发行股本为6亿股,总股本6,000千港元,于2024年及2025年6月30日保持不变[3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数量为15,163,632份,较2024年12月31日的25,272,720份减少40.0%[40][42] - 所有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2.75港元,其中董事持有4,363,636份,其他承授人持有10,799,996份[41] - 购股权公平值为11,598,000港元,使用二项式模型于授出日期厘定[42] - 公司资本承担中,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已订约但尚未计提拨备开支为100,929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2,074千人民币减少9.9%[43][4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本承担约人民币100.9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112.1百万元减少[55] - 集团资产抵押账面值于2025年6月30日为1,851,117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1,877,487千人民币减少1.4%,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抵押1,499,037千人民币[44] - 集团与关联方Hua Jin Holdings的租赁负债于2025年6月30日为357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490千人民币减少27.1%[46] - 集团与关联方东方溢进有限公司的租赁负债于2025年6月30日为252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548千人民币减少54.0%[4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净流动负债约人民币1,096.1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754.5百万元增加[55] - 公司流动比率为48.4%,较2024年末的66.4%下降18个百分点[75] - 公司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2,362.1百万元,资产总额约为人民币3,302.5百万元,资产负债比率为71.5%[76] - 公司银行融资总额为人民币2,855.2百万元,其中已动用人民币1,646.4百万元,尚未动用人民币1,208.8百万元[7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收​​益为人民币0元,而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6.1百万元[7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未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期间派付中期股息[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派发中期股息[99]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8] - 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02] - 公司维持符合上市规则的公众持股量[103] - 企业管治完全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要求[10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陈爱发、区启源、叶雅婷)[104] - 公司已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05] - 中期业绩公告已刊载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106] - 黄泽强于2025年7月3日辞任公司秘书及财务总监[108] - 张丽琼于2025年7月7日获委任后公司重新符合上市规则第3.05条[108] - 林海琪于2025年7月10日获委任公司秘书[108] - 董事会包括三名执行董事(许松庆、罗灿文、Xu Songman)[112] - 董事会包括一名非执行董事(许健鸿)[112] - 董事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陈爱发、区启源、叶雅婷)[112]
华津国际控股:预期中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9亿-5.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2 11:22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人民币7.2亿元至7.8亿元 较去年同期约人民币32.065亿元减少人民币24.265亿元至24.865亿元 降幅达75.7%至77.5%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预计为人民币4.9亿元至5.3亿元 去年同期为溢利约人民币0.169亿元 [1] 收入下降原因 - 房地产、基建及工业品进出口等核心下游行业投资放缓导致内外需双弱 行业内企业竞相降价压缩产品毛利率 [3] - 全球主要进口国对钢铁产品加征惩罚性关税 下游客户出口产品的销售量及平均售价大幅下降 部分长期客户延迟或取消已签订单 [3] - 因终端订单骤减未能达到钢厂长期供应合同的最低采购条款 导致承诺费及保证金被没收增加销售成本 [3] 成本压力 - 热轧钢卷等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受国际贸易局势影响维持高位 产品售价未能及时调整导致生产成本上升 [3] - 产能利用率偏低使固定制造开支分摊到规模缩小的产量基础上 直接造成单位加工成本上升 [3] 业务背景 - 公司为位于中国广东省的冷轧碳钢加工企业 生产基地位于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的华津金属产业园 [4] - 主要从事热轧钢卷加工成定制冷轧钢条、钢板及焊接钢管以及镀锌钢材产品 服务轻工五金、家用电器、家具、摩托车/自行车配件、LED和照明等行业 [5] - 提供定制冷轧钢材及镀锌钢材的加工、横切、纵切、仓储及配送服务 [5] 数据状态 - 本期中期业绩尚未经核数师或审核委员会审阅 实际业绩可能与公告存在差异 预计于2025年8月底前正式刊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