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03988)

搜索文档
中国银行(03988)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4-04-29 19:13
董事会审议与审批 - 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已通过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议并提交董事会审批[1] - 2024年第一季度第三支柱信息披露报告已通过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与风险政策委员会联席审议[9] 股息支付 - 2024年6月27日将支付第三期境内优先股股息,股息率4.5%,派息规模为人民币32.85亿元[2] - 2024年8月29日将支付第四期境内优先股股息,股息率4.35%,派息规模为人民币11.745亿元[2] - 2025年3月4日将支付第二期境外优先股股息,股息率3.6%,派息及缴税合计对外支付金额1.128亿美元[2] 债券发行计划 - 公司计划在境内外市场发行债券,净新增规模不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规模的1%(即人民币3,243亿元)[3] 利润分配方案 - 2024年度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将根据上半年财务报告实施,股息总额占归母净利润比例不高于30%[4] 董事提名 - 提名刘金先生连任执行董事,提名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5] - 提名林景臻先生连任执行董事,提名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6]
中国银行(03988)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4-04-29 19:01
财务表现 - 2024年第一季度,本行營業收入為161,038百萬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降3.12%[2] - 2024年第一季度,本行稅後利潤為59,973百萬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降2.84%[2] - 2024年第一季度,本行股東應享稅後利潤為55,989百萬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降2.90%[2] - 2024年第一季度,本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3,240百萬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降99.34%[2] - 2024年第一季度,本行基本和稀釋每股收益為0.18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降3.01%[2] - 公司实现税后利润599.7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84%[11] - 公司实现淨利息收入112,712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3.94%[13] - 公司实现非利息收入483.2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14%[14] - 公司營業費用542.93亿人民币,同比增加1.20%[15] - 公司资产减值损失3349.31亿人民币,同比增加5.66%[16] - 公司股东权益合计27,841.92亿人民币,比上年末增加0.99%[20] - 公司稅後利潤为59,97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94%[23] - 2024年第一季度本期利润为599.73亿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617.25亿人民币略有下降[24] 资产状况 - 公司资产总计336,590.46亿人民币,比上年末增加12,268.80亿人民币,增长3.78%[17] - 客户存款总额4241,059.88亿人民币,比上年末增加11,989.38亿人民币,增长5.23%[18] - 客户贷款总额4208,829.59亿人民币,比上年末增加9,211.80亿人民币,增长4.61%[19] 现金流量 - 2024年1至3月,集團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淨流入32.40億元人民幣,主要是客戶存款的現金流入較上年同期減少[3]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税后利润599.7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84%[11] - 2024年第一季度现金及存放同业达到8613.16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5688.55亿人民币有显著增长[25] -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506.10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517.48亿人民币略有下降[27] 股东情况 - 2024年3月31日,本行普通股股東總數為586,151名,其中包括418,478名A股股東及167,673名H股股東[5] - 2024年3月31日,本行前十名普通股股東中,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有64.13%的普通股股份,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27.77%的普通股股份[5] - 2024年3月31日,前十名股東參與轉融通業務出借股份情況中,中國工商銀行-上證5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持有0.12%的股份,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華泰柏瑞滬深3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持有0.08%的股份[8]
中国银行(0398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7:52
公司排名与荣誉 - 中国银行在2023年全球银行1000强中排名第4位[9] - 中国银行在2023年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中排名第4位[9] - 中国银行在2023年世界500强中排名第49位[9] - 中国银行在亚太地区可持续金融领域被评为杰出领导者[9] - 中国银行被评为中国最佳ESG银行[9] - 中国银行获得AAA金融科技奖-最佳区块链项目[9] - 中国银行被评为中国最佳大型私人银行[9] - 中国银行获得最佳QDII托管银行称号[9] - 中国银行被评为中国最佳人民币银行[9] - 中国银行获得中国地区最佳全球债券顾问奖[9] 财务报告与审计 - 公司2023年度末期普通股股利建议为每10股2.364元人民币(税前),需待年度股东大会批准后生效[12] - 公司2023年度财务报告已由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和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分别审计,并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12]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12]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及年度业绩公告已于2024年3月28日召开的董事会会议上审议通过[12]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的情况,也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重大担保的情况[12] 风险管理 - 公司面临来自宏观经济形势及不同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风险,包括借款人信用状况变化、市场价格不利变动及操作风险等[12] - 公司积极采取措施,有效管理各类风险,具体情况参见“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风险管理”部分[12] - 公司建立由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组成的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171] - 公司坚持稳健的风险偏好,覆盖境内分行、境外机构和综合经营公司等各类机构,包括各风险类别的定性和定量指标[173] - 公司持续优化信贷结构,重点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信贷、能源行业、民生消费等领域[174] - 公司强化统一授信,完善信用风险集中度管控机制,提升潜在风险识别、预警、暴露和处置的有效性[174] - 公司加大不良资产化解力度,发行银行卡和个贷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174]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净利息收入为466,54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14] - 2023年公司非利息收入为157,593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89%[14] - 2023年公司营业利润为294,643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2%[14] - 2023年公司资产总计为32,432,166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4%[14] - 2023年公司客户贷款总额为19,961,779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2%[14] - 2023年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63%,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14] - 2023年公司不良贷款率为1.27%,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14] - 2023年公司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191.66%,同比增长2.93个百分点[14] - 2023年公司每股收益为0.74元,同比增长2.78%[14] - 2023年公司每股净资产为7.58元,同比增长8.60%[14] - 公司2023年末资产总额达到32.43万亿元,增长12.25%[19] - 公司2023年末负债总额达到29.68万亿元,增长12.70%[19]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6,241.38亿元,增长6.42%[19] - 公司2023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27%,下降0.05个百分点[19] - 公司2023年末资本充足率达到17.74%,提升0.22个百分点[19] - 公司2023年人民币贷款余额新增约2.4万亿元[19] - 公司2023年对民营企业贷款余额新增超7,900亿元,增长超27%[19] - 公司2023年普惠贷款余额突破1.7万亿元,增速超40%[19] - 公司2023年全年办理国际结算量约8万亿美元[19] - 公司2023年个人全量客户金融资产规模超14万亿元[20] - 公司贷款规模超过2.5万亿元,非房消费贷款余额增长近45%[21] - 公司资产总额较2022年末增长3.54万亿元,负债总额增长3.35万亿元[25] - 公司营业收入达到6200亿元,非利息收入突破1500亿元,占比提高3.56个百分点[25] - 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增长74.35%,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28.05%,科技金融贷款余额增长30.94%[25] - 公司境内绿色信贷全年新增超1.1万亿元,同比增长56.34%[25] - 公司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接近9000万户[25] - 公司服务企业年金客户超过1.82万家,养老金受托资金同比增长23.29%[25] - 公司境外机构营业收入、税后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5] - 公司2023年实现税后利润2463.71亿元,同比增长4.07%[32] - 公司2023年末拨备覆盖率达到191.66%,同比上升2.93个百分点[26] - 公司2023年实现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2319.04亿元,同比增长2.38%[32] - 公司2023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59%,拨备覆盖率为205.1%,资本充足率为15.1%[31] - 公司2023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292.3万亿元,同比增长9.7%[31] - 公司2023年人民币贷款余额237.6万亿元,同比增长10.6%[31] - 公司2023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78.1万亿元,同比增长9.5%[31] - 公司2023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4万亿元,同比增长3.2%[31] - 公司2023年不良贷款余额3.2万亿元[31] - 公司2023年上证综合指数2974.93点,比上年末回落3.7%[31] - 2023年公司净利息收入为4,665.45亿元,同比增长1.58%[34] - 2023年公司非利息收入为1,575.93亿元,同比增长23.90%[33] - 2023年公司营业费用为2,229.33亿元,同比增长11.74%[33] - 2023年公司客户贷款利息收入为7,506.01亿元,同比增长15.01%[34] - 2023年公司客户存款利息支出为4,508.51亿元,同比增长44.54%[35] - 2023年公司净息差为1.59%,同比下降16个基点[36] - 2023年公司投资利息收入为1,922.93亿元,同比增长16.82%[34] - 2023年公司存放中央银行及存拆放同业利息收入为1,059.57亿元,同比增长66.63%[34] - 2023年公司发行债券利息支出为457.77亿元,同比增长3.38%[35] - 2023年公司税前利润为2,956.08亿元,同比增长4.22%[33] - 中国内地公司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1,703,143百万元人民币,达到9,195,316百万元人民币,但平均利率下降38个基点至3.48%[39] - 中国内地个人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151,326百万元人民币,达到5,705,867百万元人民币,但平均利率下降41个基点至4.43%[39] - 中国内地客户存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2,322,827百万元人民币,达到16,702,999百万元人民币,平均利率下降5个基点至1.83%[39] - 集团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3.90%,达到1,575.93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的25.25%[40] - 集团手续费及佣金收支净额同比增长5.31%,达到788.65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的12.64%[41] - 顾问和咨询费同比增长42.47%,达到8,051百万元人民币[42] - 集团其他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50.52%,达到787.28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市场波动导致的净交易收益增加[43] - 集团营业费用同比增长11.74%,达到2,229.33亿元人民币,其中员工费用增长6.80%至107,872百万元人民币[44][45] - 集团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2.50%,达到1,065.62亿元人民币,其中贷款减值损失增长14.36%至1,061.14亿元人民币[46] - 2023年集团所得税费用为492.37亿元,同比增长4.95%,实际税率为16.66%[47] - 2023年末集团资产总计324,321.66亿元,同比增长12.25%,负债合计296,753.51亿元,同比增长12.70%[48] - 2023年末集团客户贷款总额为199,617.79亿元,同比增长13.72%,其中人民币贷款总额167,036.60亿元,同比增长16.46%[51] - 2023年末集团贷款减值准备余额为4,852.98亿元,同比增长480.57亿元,不良重组贷款总额为589.68亿元,同比增长305.51亿元[51] - 2023年末集团投资总额为71,587.17亿元,同比增长11.24%,其中人民币投资总额54,417.77亿元,同比增长8.70%[53] - 2023年末集团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为3,248,113亿元,占比45.37%,同比增长29.91%[54] - 2023年末集团债券投资中,中国内地发行人占比75.35%,其中政府债券占比52.58%[55] - 2023年末集团客户存款为22,907,050亿元,占比77.19%,同比增长13.39%[49] - 集团客户存款总额2023年末达到229,070.50亿元,同比增长13.39%,其中人民币客户存款总额182,824.70亿元,同比增长15.13%[58] - 集团股东权益2023年末合计27,568.15亿元,同比增长7.55%,主要受税后利润2,463.71亿元和成功发行3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影响[64] - 集团持有的十大金融债券面值总计162,710亿元,其中2019年政策性银行债券面值最大为22,947亿元,年利率3.48%[57] - 公司活期存款2023年末占比24.62%,较2022年末下降1.96个百分点,定期存款占比24.41%,较2022年末上升2.32个百分点[60] - 中国内地客户存款2023年末总额18,974,217亿元,同比增长14.65%,其中公司定期存款占比22.53%,较2022年末上升2.91个百分点[60] - 集团外币客户存款2023年末折合6,529.40亿美元,同比增长5.21%[58] - 集团发行存款证2023年末总额310,212亿元,同比增长6.94%[61] - 集团负债质量持续优化,通过加强客户存款拓展和市场化融资能力,合理控制负债业务期限和币种错配[63] - 2023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5,167.2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252.59亿元[66] -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入8,164.46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出218.55亿元[66] - 2023年,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5,394.28亿元,净流出额同比增加5,277.04亿元[66] - 2023年,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入1,198.62亿元,净流入额同比增加668.15亿元[66] - 2023年,公司中国内地资产总额为26,470,195百万元,比上年末增加30,931.66亿元,增长13.23%[68] - 2023年,公司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资产总额为5,228,040百万元,比上年末增加2,781.73亿元,增长5.62%[69] - 2023年,公司其他国家和地区资产总额为2,372,795百万元,比上年末增加255.92亿元,增长1.09%[69] - 2023年,公司商业银行业务收入为577,573百万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2.54%[70] - 2023年,公司公司金融业务收入为254,758百万元,占总营业收入的40.82%[70] - 2023年,公司个人金融业务收入为272,236百万元,占总营业收入的43.62%[70] - 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客戶貸款和墊款增加131,520百萬元人民幣,達到718,776百萬元人民幣[72] -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中的債券增加742,603百萬元人民幣,達到3,215,983百萬元人民幣[72] - 境內綠色信貸餘額達到31,06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56.34%[84] - 2023年發行等值24億美元境外綠色金融債券和300億元境內綠色金融債券[86] - 承銷境內綠色債券發行規模3,416.58億元,位列銀行間市場第一[86] - 承銷境外綠色債券發行規模297.60億美元,位列彭博「全球離岸綠色債券」排行榜中資銀行第一[86] - 截至2023年末,綠色債券投資規模超過1,000億元,位列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NAFMII)2023年度綠色債務融資工具投資人第一[86] - 為6.8萬家科技型企業提供1.47萬億元授信支持,綜合化服務累計供給超6,100億元[82] - 公司绿色金融产品累计规模达513.71亿元,涵盖17只绿色金融主题产品[88] - 公司绿色租赁资产余额为240.11亿元,占全部租赁资产余额的43.79%[88] - 公司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7,585.43亿元,同比增长43.17%[91][92] - 公司2023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3.54%[92] - 公司重点帮扶县机构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2.44%[91][94] - 公司2023年为4.7万家客户发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超2,700亿元[93] - 公司绿色保险产品全年开发109款,承担绿色保险责任2,722亿元[88] - 公司绿色债券承销累计金额达301.75亿元[88] - 公司绿色金融项目自营投资规模为335.39亿元,占比42.54%[88] - 公司绿色金融在线培训体系累计超过100万人次观看学习[90] - 2023年末企业网银客户数达819万户,同比增长13.31%[101] - 2023年末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达8,776万户,全年手机银行交易额达54.88万亿元,同比增长17.46%[101] - 2023年末“数据纵横”平台全行用户数达24万人[100] - 2023年中国内地商业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817.80亿元,同比增长1.56%[105] - 公司金融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63.56亿元,同比增长8.52%[107] - 个人金融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446.40亿元,同比增长7.64%[106] - 资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19.25亿元,同比下降46.54%[106] - 境外企业网银覆盖56个国家和地区,提供14种语言服务[103] - 境外个人手机银行覆盖3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12种语言服务[103] - 2023年末公司人民币存款达到87,347.36亿元,同比增长15.96%[108] - 2023年末公司外币存款达到934.82亿美元,同比增长3.60%[108] - 2023年末公司人民币贷款达到106,000.51亿元,同比增长25.06%[109] - 2023年末公司外币贷款达到498.23亿美元,同比增长17.58%[109] - 科技金融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和制造业贷款分别增长30.94%、74.35%、28.05%[109] - 公司与全球近1,200家机构保持代理行关系,覆盖112个国家和地区[112] - 公司作为牵头主承销商协助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发行熊猫债[112] - 公司成功投产上海清算所大宗商品现货清算业务数字人民币项目[112] - 公司成为再保险国际板首批结算银行[112] - 公司作为“港股通”主要换汇结算银行以及“沪深股通”的独家清算银行[112] - 公司2023年国际结算量达到8万亿美元,境内机构国际结算量为3.4万亿美元[113] - 2023年线上保理融资发生额同比增长90%[113] - 2023年末涉农贷款余额2.66万亿元,同比增长28.53%[115] - 公司为超过1.5万户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授信超2600亿元[115] - 2023年成功举办19场供需撮合活动,累计达成合作意向超1万项、意向金额超540亿美元[115] - 2023年末养老金受托资金规模2098.86亿元,同比增长23.29%[116] - 2023年末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管理数412.37万户,同比增长5.77%[116] - 2023年末中国内地商业银行全量个人客户超5.25亿户,同比增长3.80%[117] - 2023年中国内地个人金融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446.40亿元,同比增长7.64%[117] - 2023年末集团个人全量客户金融资产规模突破14.29万亿元[119] - 2023年末合作理财公司已达13家[119] - 2023年末集团私人银行客户数达17.37
中国银行(0398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3-28 19:01
银行概况 - 中國銀行是中國持續經營時間最久的銀行,成立於1912年[2] - 中國銀行是中國全球化和綜合化程度最高的銀行,在中國內地及境外64個國家和地區設有機構[4] - 中國銀行擁有比較完善的全球服務網絡,形成了涵蓋多個領域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4] - 中國銀行是擁有崇高使命感和責任感的銀行,始終恪守「為社會謀福利、為國家求富強」的歷史使命[5] - 中國銀行在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和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擔任唯一官方銀行合作夥伴[2] - 中國銀行自2011年起連續13年入選新興經濟體中首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2] 獲獎情況 - 中國銀行在2023年榮獲多項國內外獎項,包括全球銀行1000強第4位、全球銀行品牌價值500強第4位等[6] - 中國銀行在綠色金融、金融科技等領域獲得多項獎項,如最佳創新獎、年度金融科技發展獎等[6] - 中國銀行在人民幣業務、全球債券顧問等領域獲得多項獎項,如最佳人民幣銀行、中國地區最佳全球債券顧問獎等[6] - 中國銀行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獲得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綠色發展獎[6] 財務表現 - 2023年营业收入为8,859.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20] - 2023年税后利润为2,415.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20]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47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20] - 2023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1.95%,同比提高0.17个百分点[20] - 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1.21%,同比提高0.44个百分点[20] - 2023年净息差为1.95%,同比提高0.38个百分点[20] - 2023年成本收入比为72.05%,同比下降0.24个百分点[20] - 2023年非利息收入占比为25.52%,同比提高0.56个百分点[20] - 2023年信贷成本为0.75%,同比提高0.10个百分点[20] - 2023年不良贷款率为1.72%,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20] 业务发展 - 2023年营业收入为6,241.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1] - 2023年非利息收入为1,575.93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的25.25%[2] - 2023年资产总计为324,321.6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2.2%[1] - 2023年客户贷款总额为199,617.7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3.7%[1] - 2023年客户存款为229,070.5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3.4%[1] - 2023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63%,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83%,资本充足率为17.74%[1] - 2023年不良贷款率为1.27%,不良贷款撥備覆蓋率为191.66%[1] - 2023年信貸成本为0.57%[1] - 2023年每股基本收益为0.74元人民币[1] - 2023年每股股利(税前)为0.2364元人民币[1] 集团整体表现 - 集团资产、负债总额分别达到32.43万亿元、29.68万亿元,增长12.25%、12.70%[38] - 营业收入6,241.38亿元,增长6.42%[38] - 不良贷款率1.27%,下降0.05个百分点[38] - 资本充足率达17.74%,提升0.22个百分点[38] - 董事会建议派发年度普通股现金股利每10股2.364元,派息率30%[38] 业务重点 - 人民幣貸款餘額新增約2.4萬億元,實現總量增長、結構優化[39] - 為6.8萬家科技型企業提供授信支持近1.5萬億元[39] - 對民企貸款餘額新增超7,900億元,增長超27%[39] - 普惠貸款餘額突破1.7萬億元,增速超40%[39] - 綠色債券承銷量居行業首位[39] 业务发展特点 - 资产负债规模持续增长,财务表现更加稳健[50] - 主要业务实现较快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51] - 手机银行功能不断优化,月活客户接近9,000万户[52] - 全球化综合化优势巩固,业务协同发展更加有力[53] - 风险管控机制不断完善,稳健经营基础持续夯实[54] 利润情况 - 2023年集團實現稅後利潤2,463.71億元,同比增長4.07%[62] - 集團實現本行股東應享稅後利潤2,319.04億元,同比增長2.38%[62] - 集團平均總資產回報率(ROA)0.80%,淨資產收益率(ROE)10.12%[62] 利息收支情况 - 集團實現淨利息收入4,665.45億元,同比增長1.58%[64] - 集團利息收入10,488.51億元,同比增長19.07%;利息支出5,823.06億元,同比增長38.12%[65] - 客戶貸款利息收入7,506.01億元,同比增長15.01%[66] - 投資利息收入1,922.93億元,同比增長16.82%[67] - 存放中央銀行及存拆放同業利息收入1,059.57億元,同比增長66.63%[68] - 客戶存款利息支出4,508.51億元,同比增長44.54%[69] - 集团2023年净息差为1.59%,同比下降16个基点[72] - 集团通过优化人民币资产负债结
中国银行(0398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18:55
公司概况 - 中國銀行是中國持續經營時間最久的銀行,成立于1912年[3] - 中國銀行是2006年率先成功在香港聯交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首家「A+H」上市銀行[3] - 中國銀行是中國全球化和綜合化程度最高的銀行,在中國內地及境外64個國家和地區設有機構[5] - 中國銀行在全球銀行1000強中排名第4位[7] - 中國銀行在全球銀行品牌價值500強中排名第4位[7] - 中國銀行在財富世界500強中排名第49位[7] - 中國銀行被评为中國最佳ESG銀行[7]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的營業收入為885,942百萬元人民幣,營業利潤為241,572百萬元人民幣,稅後利潤為173,642百萬元人民幣[21] - 公司2023年的基本每股收益為21.01人民幣元,平均總資產回報率為54.11%,淨資產收益率為77.01%[21] - 公司2023年的淨息差為95.1%,成本收入比(中國內地監管口徑)為29.82%,非利息收入佔比為96.12%[21] 财务状况 - 公司2023年全年业绩中,營業收入为624,138百万元人民幣,较2022年的586,461百万元人民幣有所增长[22] - 2023年全年净利息收入为466,545百万元人民幣,较2022年的459,266百万元人民幣略有增长[22] - 2023年末资产总计为32,432,166百万元人民幣,较2022年末的28,893,548百万元人民幣有所增长[22] 业务拓展 - 科技型企业授信支持近1.5萬億元,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40] - 普惠貸款餘額突破1.7萬億元,增速超40%[40] - 境外機構覆蓋64個國家和地區[41] 风险管理 - 公司面臨來自宏觀經濟形勢以及不同國家和地區政治經濟形勢變化的風險[20] 技术创新 - 公司采用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保险合同》,首次执行日期是2023年1月1日[23] 社会责任 - 全力助推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43] 全球市场 - 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呈现韧性,但动能趋于弱化,全球经济环境面临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58]
中国银行(03988)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0-30 16:41
营业收入情况 - 2023年7 - 9月营业收入1512.25亿元,同比增长3.44%;1 - 9月营业收入4709.32亿元,同比增长7.10%[2] 税后利润情况 - 2023年7 - 9月税后利润588.15亿元,同比增长4.01%;1 - 9月税后利润1865.03亿元,同比增长3.55%[2] - 2023年7 - 9月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547.63亿元,同比增长3.30%;1 - 9月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748.58亿元,同比增长1.56%[2] - 2023年前三季度集团实现税后利润1865.03亿元,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748.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5%和1.56%[11] - 2023年7 - 9月税后利润58,815百万元,2022年同期为56,547百万元;2023年1 - 9月税后利润186,503百万元,2022年同期为180,102百万元[16]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情况 - 2023年1 - 9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入4861.59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出3248.55亿元[2][3] - 2023年1 - 9月经营活动收到╱(支付)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6159亿元,2022年同期为 - 32.4855亿元[20] 资产与股东权益情况 - 2023年9月30日资产总计317648.2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9.94%;本行股东应享权益合计25655.0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84%[2] - 9月末集团资产总计317648.2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8712.72亿元,增长9.94%;负债合计290747.1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7444.66亿元,增长10.42%[13] - 2023年9月30日资产总计31,764,820百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28,893,548百万元[18] - 2023年9月30日客户贷款和垫款净额19,259,526百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116,005百万元[18] - 2023年9月30日金融投资6,873,378百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6,435,244百万元[18] - 2023年9月30日负债合计29,074,713百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330,247百万元[19] - 2023年9月30日客户存款22,689,045百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201,825百万元[19] - 2023年9月30日本行股东应享权益2,565,509百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2,423,973百万元[19] - 2023年9月30日股东权益合计2,690,107百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63,301百万元[19] 股东数量情况 - 2023年9月30日普通股股东总数645077名,其中A股股东475943名,H股股东169134名[5] - 2023年9月30日优先股股东总数69名,其中境内优先股股东68名,境外优先股股东1名[8] 股东持股情况 - 2023年9月30日,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普通股188461533607股,持股比例64.02%[6] - 2023年9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普通股81743246980股,持股比例27.77%[6] 每股收益情况 - 2023年1 - 9月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0.55元,同比增长0.04%;7 - 9月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0.19元,同比增长3.30%[2] 集团收入与费用情况 - 集团净利息收入3529.72亿元,同比增加109.91亿元,增长3.21%;非利息收入1179.60亿元,同比增加202.23亿元,增长20.69%[12] - 集团营业费用1568.23亿元,同比增加189.06亿元,增长13.71%;资产减值损失2911.03亿元,同比增加83.79亿元,增长10.13%[12] 集团贷款情况 - 集团不良贷款总额2501.88亿元,不良贷款率1.27%,比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95.18%,比上年末上升6.45个百分点[12] - 客户存款总额226890.4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872.20亿元,增长12.31%;客户贷款总额197474.9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947.31亿元,增长12.50%[13] 金融投资情况 - 金融投资总额68733.7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381.34亿元,增长6.81%[13] 股息派发情况 - 2023年8月29日派发第四期境内优先股股息,派息总额为11.745亿元(税前),股息率4.35%(税前)[14] - 2023年宣告普通股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32元(税前),共派息682.98亿元(税前)[14] 准则适用情况 - 公司从2023年1月1日起适用IFRS17准则,并追溯调整自2022年1月1日起比较期间数据,未对集团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15] 利息收入情况 - 2023年7 - 9月利息收入270,010百万元,2022年同期为225,640百万元;2023年1 - 9月利息收入777,011百万元,2022年同期为644,033百万元[16] 综合收益情况 - 2023年7 - 9月综合收益总额52,711百万元,2022年同期为75,335百万元;2023年1 - 9月综合收益总额205,919百万元,2022年同期为196,269百万元[17] 投资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情况 - 2023年1 - 9月投资活动(支付)╱收到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7.8812亿元,2022年同期为10.8176亿元[21] - 2023年1 - 9月筹资活动支付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4791亿元,2022年同期为 - 8.6788亿元[21] 资本充足率情况 - 2023年9月30日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2100.947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41%;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1991.342亿元和11.84%[24] - 2023年9月30日一级资本净额为2512.824亿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64%;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2372.990亿元和14.11%[24] - 2023年9月30日资本净额为3187.232亿元,资本充足率为17.30%;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2946.471亿元和17.52%[24] 杠杆率情况 - 2023年9月30日杠杆率为7.38%,6月30日为7.39%,3月31日为7.46%,2022年12月31日为7.65%[25] 流动性覆盖率情况 - 2023年第三季度流动性覆盖率平均值为127.93%,较上季度平均值下降3.06个百分点[27] - 2023年第二季度流动性覆盖率平均值为130.99%,第一季度为135.17%,2022年第四季度为133.54%[28] - 2023年第三季度并表口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折算后数值为482.7901亿美元[29] - 流动性覆盖率为127.93%[29] 存款与融资折算情况 - 零售存款、小企业客户存款折算前数值为1071.617亿美元,折算后为76.8078亿美元[29] - 稳定存款折算前数值为592.6458亿美元,折算后为28.9107亿美元[29] - 欠稳定存款折算前数值为478.9712亿美元,折算后为47.8971亿美元[29] - 无抵(质)押批发融资折算前数值为1133.3533亿美元,折算后为425.0225亿美元[29] 现金流量预期情况 - 预期现金流出总量折算后为807.7466亿美元[29] - 预期现金流入总量折算前为501.6037亿美元,折算后为430.1493亿美元[29] - 现金净流出量折算后为377.5973亿美元[29] 并表范围情况 - 集团下属四家子公司不纳入并表口径流动性覆盖率计算范围[30]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情况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0.9515亿元,2022年为 - 20.1204亿元[21]
中国银行(0398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6 16:30
公司治理与报告审议 - 公司董事会于2023年8月30日审议通过2023年中期报告及中期业绩公告,应出席董事13名,实际亲自出席11名,13名董事均行使表决权[17] - 公司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2023年中期财务报告已分别由普华永道中天和罗兵咸永道审阅[17] 股利分配 - 公司已向截至2023年7月14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普通股股东分派2022年度现金股利,每10股2.32元人民币(税前),合计约682.98亿元人民币(税前)[17] - 公司不宣派2023年普通股中期股利,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7] 关联交易与担保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和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重大担保的情况[17] 股份信息 - A股为公司普通股股本中每股面值1.00元的内资股,于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601988)[15] - H股为公司普通股股本中每股面值1.00元的境外上市外资股,于香港联交所上市及以港币买卖(股份代号:3988)[15] - 2023年6月30日,普通股股份总额为294387791241股,其中A股210765514846股,占比71.59%;H股83622276395股,占比28.41% [162] - 2023年6月30日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55,571名,其中A股股东485,281名,H股股东170,290名[163] - 2023年6月30日,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A股188,461,533,607股,持股比例64.02%[164] - 2023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H股81,743,792,613股,持股比例27.77%[164] - 2023年6月30日,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合计持有A股190,271,558,107股,占已发行A股股份总额的90.28%,占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额的64.63%[167] - 2023年6月30日,BlackRock, Inc.通过所控制法团持有H股好仓4,931,516,494股,占已发行H股股份总额的5.90%,占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额的1.68%[167] - 2023年6月30日,BlackRock, Inc.持有H股淡仓45,076,000股,占已发行H股股份总额的0.05%,占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额的0.02%[167] - 2023年6月30日优先股股东总数为67名,其中境内优先股股东66名,境外优先股股东1名[169] - 2023年6月30日,博时基金相关资管计划持有境内优先股200,000,000股,持股比例16.70%[170] - 2023年6月30日,美国纽约梅隆银行有限公司持有境外优先股197,865,300股,持股比例16.52%,占境外优先股总数的100%[170] - 2023年6月30日,华宝信托相关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持有境内优先股136,065,000股,持股比例11.36%[17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1 - 6月净利息收入2339.92亿元,2022年1 - 6月(重述后)为2233.80亿元[21] - 2023年1 - 6月非利息收入857.15亿元,2022年1 - 6月(重述后)为701.42亿元[21] - 2023年1 - 6月营业收入3197.07亿元,2022年1 - 6月(重述后)为2935.22亿元[21] - 2023年1 - 6月税后利润1276.88亿元,2022年1 - 6月(重述后)为1235.55亿元[21]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计31.08524万亿元,2022年12月31日(重述后)为28.893548万亿元[21] - 2023年6月30日客户贷款总额19.264684万亿元,2022年12月31日(重述后)为17.552761万亿元[21] - 2023年6月30日客户存款22.449314万亿元,2022年12月31日(重述后)为20.201825万亿元[21] - 2023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85%,2022年为0.90%[21] - 2023年净息差为1.67%,2022年为1.76%[21] - 2023年不良贷款率为1.28%,2022年为1.32%[21] - 6月末集团资产总计310,852.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59%;负债合计284,234.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95%[24] - 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197.07亿元、税后利润1,276.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92%、3.35%[24] -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85%,净资产收益率(ROE)10.60%,净息差1.67%,成本收入比(中国内地监管口径)为25.77%[24] - 上半年集团净利息收入2339.92亿元,同比增加106.12亿元,增长4.75%[34] - 上半年利息收入5070.01亿元,同比增加886.08亿元,增长21.18%;利息支出2730.09亿元,同比增加779.96亿元,增长40.00%[34] - 上半年客户贷款利息收入3679.20亿元,同比增加559.95亿元,增长17.95%[35] - 上半年投资利息收入911.41亿元,同比增加118.96亿元,增长15.01%[35] - 上半年客户存款利息支出2125.38亿元,同比增加700.32亿元,增长49.14%[36] - 上半年集团净息差为1.67%,较去年同期下降9个基点[37] - 内地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平均余额在人民币客户贷款中占比达74.84%,同比提升0.13个百分点[37] - 2023年1-6月生息资产利息收支5070.01亿元,付息负债利息收支2730.09亿元,净利息收入2339.92亿元,净息差1.67%,较2022年1-6月下降9Bps[38] - 2023年中国内地人民币业务客户贷款平均余额14921.095亿元,平均利率3.91%,较2022年下降43Bps;客户存款平均余额16226.024亿元,平均利率1.84%,较2022年下降7Bps[39] - 2023年中国内地外币业务客户贷款平均余额47624万美元,平均利率4.05%,较2022年上升284Bps;客户存款平均余额146911万美元,平均利率2.16%,较2022年上升188Bps[39] - 上半年集团实现非利息收入857.15亿元,同比增加155.73亿元,增长22.20%,在营业收入中占比26.81%[40] - 集团实现手续费及佣金收支净额463.76亿元,同比增加19.30亿元,增长4.34%,在营业收入中占比14.51%[40] - 集团实现其他非利息收入393.39亿元,同比增加136.43亿元,增长53.09%[41] - 上半年集团营业费用1043.00亿元,同比增加145.23亿元,增长16.18%,集团成本收入比(中国内地监管口径)为25.77%,同比下降0.57个百分点[42] - 上半年集团资产减值损失605.81亿元,同比增加78.56亿元,增长14.90%,其中贷款减值损失619.97亿元,同比增加164.21亿元,增长36.03%[43] - 6月末集团资产总计310852.4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916.92亿元,增长7.59%[44] - 6月末集团负债合计284234.7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932.30亿元,增长7.95%[44] - 6月末集团客户贷款总额192,646.8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119.23亿元,增长9.75%[46] - 6月末集团投资总额67,326.2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973.83亿元,增长4.62%[48] - 6月末集团客户存款总额224,493.1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2,474.89亿元,增长11.13%[52] - 6月末集团贷款减值准备余额4,651.0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78.67亿元[46] - 6月末集团不良重组贷款总额为423.5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9.33亿元[46] - 6月末客户贷款净额18,799,939百万元,占资产总计60.48%;上年末为17,116,005百万元,占比59.24%[45] - 6月末投资6,732,627百万元,占资产总计21.66%;上年末为6,435,244百万元,占比22.27%[45] - 6月末客户存款22,449,314百万元,占负债合计78.98%;上年末为20,201,825百万元,占比76.72%[45] - 6月末同业存拆入及对央行负债3,571,051百万元,占负债合计12.56%;上年末为3,622,516百万元,占比13.76%[45] - 6月末其他借入资金1,325,679百万元,占负债合计4.66%;上年末为1,565,840百万元,占比5.95%[45] - 6月末集团客户存款总额2244.93亿元,较上年末2020.18亿元增长[53] - 6月末集团股东权益合计26617.6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84.62亿元,增长3.84%[54] - 上半年集团实现税后利润1276.88亿元,其中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200.95亿元[54] - 6月末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2582.4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67.79亿元[55] - 上半年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6352.82亿元,上年同期净流出1354.38亿元[55] - 上半年集团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2587.76亿元,净流出额同比增加1819.36亿元[55] - 上半年集团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2546.36亿元,上年同期净流入771.16亿元[55] - 2023年1 - 6月集团营业收入3197.07亿元,2022年同期为2935.22亿元[57][58] - 2023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中债券为28237.15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3503.35亿元[59] - 2023年6月30日衍生金融资产为1974.27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453.94亿元[59] - 6月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42468.8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2.05亿元,不良贷款率1.28%,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123] - 6月末集团贷款减值准备余额4651.0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8.67亿元,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88.39%,较上年末下降0.34个百分点[12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正常贷款金额18729634百万元,占比97.49%;不良贷款余额246882百万元,占比1.28%[124] - 2023年1 - 6月集团正常贷款年化迁徙率1.15%,关注贷款年化迁徙率39.44%,次级贷款年化迁徙率47.67%,可疑贷款年化迁徙率33.37%[125] - 6月末集团第一阶段贷款余额186323.72亿元,占比97.00%;第二阶段贷款余额3301.22亿元,占比1.72%;第三阶段贷款余额2462.89亿元,占比1.28%[127] - 上半年集团贷款减值损失619.97亿元,同比增加164.21亿元;信贷成本0.68%,同比上升0.12个百分点[127] - 6月30日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2.0%,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13.1%,均符合监管要求[128] - 6月末客户A在交通运输等行业贷款余额62776百万元,占贷款总额0.33%;客户B在金融业贷款余额58544百万元,占贷款总额0.30%等[129] - 2023年6月30日中国内地企业贷款中商业及服务业贷款金额2418177百万元,占比12.59%,不良贷款金额40111百万元,不良贷款率1.66%[126] - 2023年6月30日,人民币流动性比例为48.3%,外币流动性比例为70.4%,本外币存贷比为81.7%;2022年12月31日,人民币流动性比例为49.0%,外币流动性比例为72.6%,本外币存贷比为82.9%;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流动性比例为49.6%,外币流动性比例为69.9%,本外币存贷比为82.5%[133] - 6月末,集团资本充足率为17.13%,
中国银行(03988)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16:48
薪酬审议 - 2023年半年度报告获得全体董事13人一致通过[2] - 行长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度薪酬分配方案获得全体董事11人一致通过[3] - 公司董事长、行长、监事长及其他副职负责人的薪酬按照国家有关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意见执行[17] - 公司部分独立董事因在其他法人或组织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使其成为公司关联方,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均未在公司关联方领取薪酬[18] - 公司风险总监、业务管理总监、总审计师、首席信息官、董事会秘书等人员税前薪酬中50%以上绩效年薪根据以后年度经营业绩情况实行延期支付,延期支付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如出现职责内的风险损失超常暴露,公司将对部分或所有未付金额不予支付[19] - 公司新任职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度均不在公司领取薪酬[19] 人事任命 - 聘任蔡釗先生为本行副行长获得全体董事13人一致通过[8] 薪酬总额 - 2022年度公司已确定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报告期内全部应发税前薪酬总额为1,626.69百万元人民币[16]
中国银行(0398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30 16:38
报告版本与会议信息 - 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印刷版本将于9月取代当前版本[1] - 2023年8月30日董事会会议应出席董事13名,实际亲自出席11名,13名董事均行使表决权[9] 财务报告审阅与股利分派 - 公司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2023年中期财务报告已分别经普华永道中天和罗兵咸永道审阅[9] - 公司已向截至2023年7月14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普通股股东分派2022年度现金股利,每10股2.32元人民币(税前),合计约682.98亿元人民币(税前)[9] - 公司不宣派2023年普通股中期股利,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9] 公司股本与上市信息 - A股为公司普通股股本中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的内资股,于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601988)[5] - H股为公司普通股股本中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的境外上市外资股,于香港联交所上市及以港币买卖(股份代号:3988)[5] 公司风险与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及业务经营相关风险,积极采取措施管理风险[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1 - 6月净利息收入2339.92亿元,2022年1 - 6月(重述后)为2233.80亿元[13] - 2023年1 - 6月非利息收入857.15亿元,2022年1 - 6月(重述后)为701.42亿元[13] - 2023年1 - 6月税后利润1276.88亿元,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200.95亿元[13] - 2023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85%,2022年为0.90%[13] - 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0.60%,2022年12月31日为11.56%[13]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计31.08524万亿元,客户贷款总额19.264684万亿元[13] - 2023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29%,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56%,资本充足率为17.13%[13] - 2023年减值贷款率和不良贷款率均为1.28%,2022年为1.32%[13] - 2023年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188.39%,2022年为188.73%[13] - 2023年贷款拨备率为2.42%,2022年为2.50%[13] - 6月末集团资产总计310,852.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59%;负债合计284,234.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95%[17] - 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197.07亿元、税后利润1,276.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92%、3.35%[17] -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85%,净资产收益率(ROE)10.60%,净息差1.67%,成本收入比(中国内地监管口径)为25.77%[17] - 上半年集团净利息收入2339.92亿元,同比增加106.12亿元,增长4.75%[27] - 上半年利息收入5070.01亿元,同比增加886.08亿元,增长21.18%;利息支出2730.09亿元,同比增加779.96亿元,增长40.00%[27] - 上半年客户贷款利息收入3679.20亿元,同比增加559.95亿元,增长17.95%[28] - 上半年投资利息收入911.41亿元,同比增加118.96亿元,增长15.01%[28] - 上半年存放中央银行及存拆放同业利息收入479.40亿元,同比增加207.17亿元,增长76.10%[28] - 上半年客户存款利息支出2125.38亿元,同比增加700.32亿元,增长49.14%[29] - 上半年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利息支出386.37亿元,同比增加81.10亿元,增长26.57%[29] - 上半年集团净息差为1.67%,较去年同期下降9个基点[30] - 上半年公司净利息收入233.992亿元,2022年同期为223.380亿元,净息差从1.76%降至1.67%,下降9Bps[31] - 上半年公司非利息收入857.15亿元,同比增加155.73亿元,增长22.20%,在营业收入中占比26.81%[34] - 上半年公司手续费及佣金收支净额463.76亿元,同比增加19.30亿元,增长4.34%,在营业收入中占比14.51%[34] - 上半年公司其他非利息收入393.39亿元,同比增加136.43亿元,增长53.09%[35] - 上半年公司营业费用1043.00亿元,同比增加145.23亿元,增长16.18%,成本收入比(中国内地监管口径)为25.77%,同比下降0.57个百分点[36] - 上半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605.81亿元,同比增加78.56亿元,增长14.90%,其中贷款减值损失619.97亿元,同比增加164.21亿元,增长36.03%[37] - 6月末公司资产总计310852.4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916.92亿元,增长7.59%[38] - 6月末公司负债合计284234.7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932.30亿元,增长7.95%[38] - 2023年1 - 6月客户贷款平均余额18302776百万元,利息收支367920百万元,平均利率4.05%;2022年同期平均余额16311192百万元,利息收支311925百万元,平均利率3.86%[31] - 2023年中国内地人民币业务客户贷款公司贷款平均余额8731317百万元,平均利率3.59%;2022年平均余额7255917百万元,平均利率4.03%[33] - 6月末集团客户贷款总额192,646.8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119.23亿元,增长9.75%[40] - 6月末集团投资总额67,326.2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973.83亿元,增长4.62%[42] - 6月末集团客户存款总额224,493.1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2,474.89亿元,增长11.13%[46] - 6月末集团贷款减值准备余额4,651.0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78.67亿元[40] - 6月末集团不良重组贷款总额为423.5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9.33亿元[40] - 6月末客户贷款净额18,799,939百万元,占资产总计的60.48%,上年末占比59.24%[39] - 6月末投资6,732,627百万元,占资产总计的21.66%,上年末占比22.27%[39] - 6月末客户存款22,449,314百万元,占负债合计的78.98%,上年末占比76.72%[39] - 6月末同业存拆入及对央行负债3,571,051百万元,占负债合计的12.56%,上年末占比13.76%[39] - 6月末其他借入资金1,325,679百万元,占负债合计的4.66%,上年末占比5.95%[39] - 6月末客户存款总额2244.93亿元,较上年末2020.18亿元增长[47] - 6月末集团股东权益合计26617.6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84.62亿元,增长3.84%[48] - 6月末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2582.4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67.79亿元[49] - 上半年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6352.82亿元,上年同期净流出1354.38亿元[49] - 上半年集团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2587.76亿元,净流出额同比增加1819.36亿元[49] - 上半年集团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2546.36亿元,上年同期净流入771.16亿元[49] - 2023年1 - 6月集团营业收入3197.07亿元,2022年同期为2935.22亿元[51][52]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债券(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从2022年末24733.80亿元增至2023年6月末28237.15亿元,增加3503.35亿元[5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存拆放同业)从2022年末1233.30亿元增至2023年6月末1724.10亿元,增加490.80亿元[53] - 6月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2468.82亿元,不良贷款率1.28%,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88.39%[22] - 上半年集团实现税后利润1276.88亿元,同比增长3.35%;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200.95亿元,同比增长0.78%[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商业银行业务营业收入2518.49亿元,同比增加99.76亿元,增长4.12%[56] - 2023年1-6月公司金融业务收入1086.81亿元,占比43.15%,同比增加128.45亿元,增长13.40%[57][58] - 2023年1-6月个人金融业务收入1261.79亿元,占比50.10%[57] - 2023年1-6月资金业务收入178.04亿元,占比7.07%[57] - 6月末中国内地商业银行人民币公司存款84609.1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281.96亿元,增长12.32%[59] - 6月末外币公司存款折合1069.37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67.03亿美元,增长18.51%[59] - 6月末中国内地商业银行人民币公司贷款98731.9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975.24亿元,增长16.49%[60] - 6月末外币公司贷款折合523.2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99.48亿美元,增长23.48%[60] - 上半年与全球近1200家机构保持代理行关系,为11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理行客户开立跨境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1438户[61] - 与626家境内外金融机构建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间接参与行合作关系[61] - 6月末金融机构外币存款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第三方存管资金量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61] - 累计向2.7万家小微企业发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1200亿元,惠及劳动者140万人[63] - 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509.06亿元,同比增长40.35%,比上年末增长26.27%,客户数近90万户,上半年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为3.64%[63] - 6月末,养老金受托资金规模1916.8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4.41亿元,增长12.59%;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管理数399.6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9.75万户,增长2.50%;养老金托管运营资金9728.2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62.26亿元,增长7.30%[64] - 上半年,中国内地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61.79亿元,同比增加147.50亿元,增长13.24%[66] - 6月末,集团个人客户全量金融资产规模已近14万亿元,合作的理财公司达10家,“财富号”已有41家金融机构入驻,中国内地已设立理财中心8235家、财富管理中心1016家[68] - 6月末,中国内地商业银行人民币个人贷款57409.6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98.58亿元,增长1.05%[69] - 家族信托客户数比上年末增长52.59%,6月末,集团私人银行客户数达17.29万人,金融资产规模达2.69万亿元[70] - 自助兑换机可实现8种语言、21个币种、169种面值的外币兑换,支持多渠道预约兑换外币现钞,服务范围覆盖中国内地主要城市[71] - 6月末,个人跨境业务收入、个人结售汇业务量、外币个人存款规模保持境内同业第一;个人存取款业务覆盖币种达25种,个人外币现钞兑换币种达39种,居境内同业之首[71] - 6月末累计发行实体社保卡12,050.98万张、电子社保卡2,282.15万张,“乡村振兴”主题借记卡222万张,借记卡累计发卡量66,042.91万张,信用卡累计发卡量14,237.86万张,信用卡消费额6,902.28亿元,信用卡分期交易额1,658.42亿元[72] - 6月末“铁路e卡通”累计完成80条城际线路推广,服务客户超2000万人次[72] - 上半年手机银行交易额达31.72万亿元,同比增长38.27%;6月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达8171万户[73] - 结售汇业务量保持市场首位,结售汇报价货币对达40对[76] - 上半年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承销债券6,811.06亿元,交易商协会信用债销售量持续位居市场首位[77] - 银行间市场资产证券化承销业务市场份额位列市场第一,上半年共发行5单不良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合计34.45亿元[77] - 为非金融企业及金融机构发行绿色债券共计2,290.40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排名第一[77] - 中国离岸债券承销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熊猫债市场份额蝉联榜首[77] - 6月末集团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达3.02万亿元[78] - 上半年托管新成立养老FOF 7只,居市场首位;6月末集团托管资产规模达16.48万亿元[79] - 6月末中银富登在全国22个省(直辖市)设134家村镇
中国银行(03988)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16:32
财报发布与会议情况 - 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未经审计,印刷版本将于2023年9月寄发H股股东,可在港交所和公司网站查阅[1] - 2023年8月30日董事会会议应出席董事13名,实际亲自出席11名,13名董事均行使表决权[9] 财务报告审阅与股利分配 - 公司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2023年中期财务报告已分别经普华永道中天和罗兵咸永道审阅[9] - 公司已向截至2023年7月14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普通股股东分派2022年度现金股利,每10股2.32元人民币(税前),合计约682.98亿元人民币(税前)[9] - 公司不宣派2023年普通股中期股利,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9] 合规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和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重大担保的情况[9] 股本结构与上市信息 - A股为公司普通股股本中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的内资股,于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601988)[5] - H股为公司普通股股本中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的境外上市外资股,于港交所上市及以港币买卖(股份代号:3988)[5] 风险与应对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及业务经营等风险,积极采取措施管理风险[10] 关键财务指标变化 - 2023年1 - 6月净利息收入2339.92亿元,2022年1 - 6月(重述后)为2233.80亿元[13] - 2023年1 - 6月非利息收入857.15亿元,2022年1 - 6月(重述后)为701.42亿元[13] - 2023年1 - 6月税后利润1276.88亿元,2022年1 - 6月(重述后)为1235.55亿元[13] - 2023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85%,2022年为0.90%[13] - 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0.60%,2022年12月31日为11.56%[13]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计310852.40亿元,2022年(重述后)为288935.48亿元[13] - 2023年6月30日客户贷款总额192646.84亿元,2022年(重述后)为175527.61亿元[13] - 2023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29%,2022年为11.84%[13] - 2023年减值贷款率为1.28%,2022年为1.32%[13] - 2023年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188.39%,2022年为188.73%[13] - 6月末集团资产总计310,852.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59%;负债合计284,234.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95%[17] - 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197.07亿元、税后利润1,276.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92%、3.35%[17] -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85%,净资产收益率(ROE)10.60%,净息差1.67%,成本收入比(中国内地监管口径)为25.77%[17] - 上半年集团实现税后利润1276.88亿元,同比增长3.35%;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200.95亿元,同比增长0.78%[25] - 上半年集团净利息收入2339.92亿元,同比增加106.12亿元,增长4.75%[27] - 上半年利息收入5070.01亿元,同比增加886.08亿元,增长21.18%;利息支出2730.09亿元,同比增加779.96亿元,增长40.00%[27] - 上半年客户贷款利息收入3679.20亿元,同比增加559.95亿元,增长17.95%[28] - 上半年投资利息收入911.41亿元,同比增加118.96亿元,增长15.01%[28] - 上半年存放中央银行及存拆放同业利息收入479.40亿元,同比增加207.17亿元,增长76.10%[28] - 上半年客户存款利息支出2125.38亿元,同比增加700.32亿元,增长49.14%[29] - 上半年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利息支出386.37亿元,同比增加81.10亿元,增长26.57%[29] - 上半年集团净息差为1.67%,较去年同期下降9个基点[30] - 上半年公司净利息收入233.992亿元,净息差1.67%,较2022年1 - 6月的223.380亿元和1.76%,分别增加10.612亿元和下降9Bps[31] - 上半年公司非利息收入857.15亿元,同比增加155.73亿元,增长22.20%,在营业收入中占比26.81%[34] - 上半年公司手续费及佣金收支净额463.76亿元,同比增加19.30亿元,增长4.34%,在营业收入中占比14.51%[34] - 上半年公司其他非利息收入393.39亿元,同比增加136.43亿元,增长53.09%[35] - 上半年公司营业费用1043.00亿元,同比增加145.23亿元,增长16.18%,成本收入比(中国内地监管口径)为25.77%,同比下降0.57个百分点[36] - 上半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605.81亿元,同比增加78.56亿元,增长14.90%,其中贷款减值损失619.97亿元,同比增加164.21亿元,增长36.03%[37] - 6月末公司资产总计310852.4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916.92亿元,增长7.59%[38] - 6月末公司负债合计284234.7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932.30亿元,增长7.95%[38] - 2023年1 - 6月客户贷款平均余额18302776百万元,利息收支367920百万元,平均利率4.05%;2022年1 - 6月平均余额16311192百万元,利息收支311925百万元,平均利率3.86%[31] - 2023年1 - 6月客户存款平均余额20959921百万元,利息收支212538百万元,平均利率2.04%;2022年1 - 6月平均余额18410058百万元,利息收支142506百万元,平均利率1.56%[31] - 6月末集团客户贷款总额192,646.8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119.23亿元,增长9.75%[40] - 6月末集团投资总额67,326.2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973.83亿元,增长4.62%[42] - 6月末集团客户存款总额224,493.1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2,474.89亿元,增长11.13%[46] - 6月末集团贷款减值准备余额4,651.0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78.67亿元[40] - 6月末集团不良重组贷款总额为423.5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9.33亿元[40] - 6月末客户贷款净额18,799,939百万元,占资产总计的60.48%,上年末占比59.24%[39] - 6月末投资6,732,627百万元,占资产总计的21.66%,上年末占比22.27%[39] - 6月末客户存款22,449,314百万元,占负债合计的78.98%,上年末占比76.72%[39] - 6月末同业存拆入及对央行负债3,571,051百万元,占负债合计的12.56%,上年末占比13.76%[39] - 6月末其他借入资金1,325,679百万元,占负债合计的4.66%,上年末占比5.95%[39] - 6月末客户存款总额2244.93亿元,较上年末2020.18亿元增长[47] - 6月末集团股东权益合计26617.6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84.62亿元,增长3.84%[48] - 6月末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2582.4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67.79亿元[49] - 上半年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6352.82亿元,上年同期净流出1354.38亿元[49] - 上半年集团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2587.76亿元,净流出额同比增加1819.36亿元[49] - 上半年集团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2546.36亿元,上年同期净流入771.16亿元[49] - 2023年1 - 6月集团营业收入3197.07亿元,2022年同期为2935.22亿元[51][52] - 2023年1 - 6月中国内地营业收入2582.93亿元,占比80.27%;2022年同期为2482.38亿元,占比84.16%[51] - 2023年1 - 6月商业银行业务营业收入2989.54亿元,占比93.51%;2022年同期为2797.88亿元,占比95.32%[52] - 上半年中国内地商业银行业务营业收入2518.49亿元,同比增加99.76亿元,增长4.12%[56] 业务线贷款数据变化 -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比上年末分别增长45.46%、22.56%[18] - 绿色贷款余额突破2.6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1.99%[18]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55万亿元,同比增长40.35%;涉农贷款比年初增长16.75%,农村基础设施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长31.86%[18] - 6月末中国内地商业银行人民币公司存款84609.1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281.96亿元,增长12.32%[59] - 6月末外币公司存款折合1069.37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67.03亿美元,增长18.51%[59] - 6月末中国内地商业银行人民币公司贷款98731.9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975.24亿元,增长16.49%[60] - 6月末外币公司贷款折合523.2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99.48亿美元,增长23.48%[60] - 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509.06亿元,同比增长40.35%,比上年末增长26.27%,客户数近90万户,上半年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为3.64%[63] - 6月末,养老金受托资金规模1916.8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4.41亿元,增长12.59%;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管理数399.6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9.75万户,增长2.50%;养老金托管运营资金9728.2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62.26亿元,增长7.30%[64] - 6月末,中国内地商业银行人民币个人贷款57409.6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98.58亿元,增长1.05%[69] - 6月末制造业贷款21714.1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626.08亿元,增长20.05%;电力等行业贷款8957.8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70.30亿元,增长21.26%;水利等行业贷款4363.4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52.36亿元,增长20.83%[120] 业务线客户数据变化 - 6月末公司有效客户数、个人有效客户数同比分别增长10.52%和4.85%[19] 科技与数字化业务进展 - 累计上线应用组件23个,全行上云服务器2.3万台,分布式架构日处理交易规模突破20亿笔[21] - 建成5,000余家重点业务特色网点[21] - 公司积极推进科技重点项目,加快金融市场业务数字化转型[80] - 公司持续夯实科技基础,践行数字化转型,为客户提供全渠道、无缝化的优质数字化服务和体验[91] - 6月末,公司电子渠道交易金额达184.81万亿元,同比增长10.46%,手机银行交易金额达31.72万亿元,同比增长38.27%,月活客户数达8171万户[108] - 6月末,企业网银客户数789.84万户,较2022年末增长9.24%;个人网银客户数19905.97万户,较2022年末下降0.11%;手机银行客户数26416.86万户,较2022年末增长3.83%[109] - 6月末,手机银行“福仔”IP累计用户数突破1700万人,境外手机银行服务范围覆盖30个国家和地区,支持12种语言服务,涵盖17大类服务内容[110][111] - 上半年,“网御”事中风控系统实时监控线上渠道交易42.95亿笔,同比增长9.69%,累计监测并关闭钓鱼网站和APP下载链接570个[111] - 公司技术平台有效支持10亿级卡量、日均数亿笔交易、2万+TPS峰值、百万级金融事中监控与海量大数据分析[113] - 上半年公司申请专利1510件,新获授权376件,区块链专利申请量保持同业领先[113] 跨境金融业务情况 - 上半年与全球近1200家机构保持代理行关系,为11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理行客户开立跨境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1438户[61] - 与626家境内外金融机构建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间接参与行合作关系[61] - 6月末金融机构外币存款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第三方存管资金量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61] - 截至6月末,个人业务覆盖逾30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客户超600万户,“开户易”账户累计开户29.55万户,跨境理财通“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