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03988)

搜索文档
中东地区机构日益青睐人民币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16 13:51
人民币国际化在中东地区的进展 - 中国银行迪拜分行支持阿联酋国民银行发行10亿元人民币3年期离岸人民币公募债券 这是该行五年来首次发行此类债券[1] - 债券资金主要投向当地大型基础设施 新能源项目和商业服务业等领域[1] - 中行在此次发行中提供专业金融服务 帮助节省资金成本并支持本地社会经济发展[1] 中资金融机构在中东的人民币业务拓展 - 中国银行迪拜分行与渣打银行迪拜分行签署等值3亿美元双边贷款协议 其中包括1亿美元的人民币贷款 这是中行在海湾地区与金融机构的首笔人民币双边贷款[1] - 中国银行迪拜分行成为沙迦财政部熊猫债主牵头行和阿布扎比第一银行熊猫债联合簿记行[1] - 中国银行与阿拉伯货币基金组织签署人民币清算与资金存放协议 作为其人民币清算行和系统参与行 实现人民币清算网络对阿盟国家的广域覆盖[1] 人民币在中东地区需求上升的背景 - 人民币稳步国际化 在贸易计价结算 投融资和储备领域功能不断增强[1] - 中阿合作不断深化 特别是2022年三环峰会以来双方经贸投资热度升温[1] - 中东企业和机构希望借助人民币优势推进合作发展[1] 中东地区对人民币的资产配置需求 - 海湾产油国握有巨额石油美元 长期在发达国家持有高份额国债和项目投资[2] -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 海湾产油国看好人民币含金量和国际化趋势 愿意在货币篮子增加人民币份额[2] - 这一举措有助于实现财富保值增值 分散金融过度依赖单一货币市场的风险[2] 中阿金融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 - 中国银行迪拜分行在纳斯达克迪拜证券交易所举行4亿美元债券上市摇铃仪式[3] - 金融合作将为中国与海湾国家经济合作注入更多稳定性[2] - 中资金融机构将创新完善服务 为中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金融动力[1]
基金代销:蚂蚁、招行断层式领先,银行、第三方加码指数基金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11:27
行业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Top100中券商57家、银行24家、第三方销售机构18家、保险公司1家 [2] - 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前三名为蚂蚁基金1.57万亿元、招商银行1.04万亿元、天天基金6374亿元 [2][4] - 百强机构非货币基金总规模10.2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6.9% [4] 产品结构变化 - 权益类基金规模5.1万亿元(较2024年末+5.9%),固收类基金规模5.1万亿元(较2024年末+8.1%) [4] - 股票型指数基金规模1.95万亿元(较2024年末+14.6%),主动权益类基金3.2万亿元(较2024年末+1.2%) [5] - 指数基金增长受益于指数化投资趋势及"国家队"增持ETF,主动权益基金增长跑输Wind偏股基金指数7.9%的涨幅 [5] 银行渠道表现 - 银行渠道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占比43%(较2024年末-1.2个百分点) [6] - 主动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1.9万亿元(占59%),固收类基金2.2万亿元(占44%),股票指数基金2667亿元(占14%) [6] - 招商银行以1.04万亿元非货币规模断层领先,兴业银行4998亿元、工商银行4624亿元分列二三位 [8] - 银行渠道指数基金规模同比增长38.7%,显著高于第三方(+16.0%)和券商(+9.9%)渠道 [6] 第三方渠道表现 - 第三方渠道非货币规模3.56万亿元(较2024年末+8.9%),占比35% [9] - 蚂蚁基金固收类规模7446亿元(+4.3%)、主动权益4319亿元(+3.2%)、股票指数3910亿元(+22.1%) [9] - 天天基金权益类规模仅增长0.1%,其中主动权益下滑1% [10] 券商渠道表现 - 券商渠道非货币规模2.09万亿元(占比20.4%),股票指数基金1.08万亿元(占比55.3%) [11] - 中信证券股票指数基金1223亿元(+12%),华泰证券1150亿元(+6%),头部效应显著 [11][12] - 券商主动权益规模3278亿元(较2024年末-3.5%) [12] 机构排名特征 - 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前五:蚂蚁基金3910亿元、中信证券1223亿元、华泰证券1150亿元、天天基金964亿元、国泰海通757亿元 [12] - 农业银行指数基金规模增长169.3%,兴业银行增长98%,多家银行增速超40% [8] - 国泰海通证券指数基金规模增长86%,增速居主要机构之首 [12]
湖北跨境支付通结算规模超2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9-16 10:17
跨境支付通业务试点情况 - 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组织6家试点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开展跨境支付通业务推广活动 [1] - 截至8月底湖北省累计办理跨境支付通业务3.4万笔,总金额达2.17亿元人民币 [1] - 南向便利化汇款业务量2.87万笔,金额1.94亿元人民币,占业务总量的84.4% [1] - 北向便利化汇款业务量0.53万笔,金额0.23亿元人民币,占业务总量的15.6% [1] 业务实施时间节点 - 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 [1] - 业务推广和办理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8月底 [1]
信用债异常成交跟踪:9月15日信用债异常成交跟踪
国金证券· 2025-09-16 10: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基于Wind数据展示信用债成交情况,指出“24国新控股MTN001B”等折价成交个券、“25连城Y2”等净价上涨成交个券估值价格偏离幅度较大;信用债估值收益变动主要在[-5,0)区间;非金信用债成交期限多在2至3年,0.5年内品种折价成交占比最高,二永债成交期限多在4至5年,1年内品种折价成交占比最高;家用电器行业债券平均估值价格偏离最大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折价成交跟踪 - “24国新控股MTN001B”剩余期限18.59年,估值价格偏离-0.32%,成交规模5294万元 [4] - “23石柱01”剩余期限3.14年,估值价格偏离-0.31%,成交规模51843万元 [4] 净价上涨个券成交跟踪 - “25连城Y2”剩余期限4.61年,估值价格偏离0.23%,成交规模1005万元 [5] - “24连城Y2”剩余期限4.21年,估值价格偏离0.23%,成交规模2002万元 [5] 二永债成交跟踪 - “25邮储永续债01BC”剩余期限4.44年,估值价格偏离0.17%,成交规模26711万元 [6] - “25工行永续债01BC”剩余期限4.66年,估值价格偏离0.15%,成交规模28648万元 [6] 商金债成交跟踪 - “25农行TLAC非资本债02C(BC)”剩余期限9.89年,估值价格偏离0.06%,成交规模17693万元 [7] - “25南海农商科创债”剩余期限4.93年,估值价格偏离0.06%,成交规模6938万元 [7] 成交收益率高于5%的个券 - “22万科06”剩余期限1.81年,估值价格偏离0.03%,成交规模59万元 [8] - “22万科04”剩余期限1.72年,估值价格偏离0.02%,成交规模885万元 [8] 信用债成交估值偏离分布 - 信用债估值收益变动主要分布在[-5,0)区间 [2] 非金信用债成交期限分布 - 非金信用债成交期限主要分布在2至3年,0.5年内品种折价成交占比最高 [2] 二永债成交期限分布 - 二永债成交期限主要分布在4至5年,1年内品种折价成交占比最高 [2] 各行业非金信用债折价成交比例及成交规模 - 家用电器行业的债券平均估值价格偏离最大 [2]
北京稳坐中企500强“第一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7:10
榜单总体概况 - 2025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为479.60亿元,较2024年提升5.79亿元 [1][5] - 500强企业营收总额达110.15万亿元,资产总额460.85万亿元(增长7.4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71万亿元(增长4.39%) [5] - 千亿级企业数量达267家(增加14家),占比53.4%,其中15家企业营收超万亿元 [1][5] 头部企业格局 - 前十强企业中国家电网(营收超3万亿元)、中石油、中石化、中建(均超2万亿元)居前四,京东为前十中唯一民营企业 [1][6] - 万亿级企业包括工行、农行、建行、中行、中国铁路工程、京东、中国人寿、平安、中国铁道建筑、中国移动、中国交建 [6] 研发创新表现 - 500强研发总投入1.73万亿元,研发强度1.95%实现八连升 [7] - 华为以1796.87亿元研发投入居首,比亚迪(531.95亿元)、中国建筑(454.59亿元)、中国移动(380.66亿元)、中石油(354.50亿元)分列2-5位 [7] - 研发强度前三为携程(24.62%)、华为(20.84%)、中兴(19.81%),通信设备制造业占前十强中五席 [7] - 华为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12490亿元,持有全球有效专利15万件 [8] 区域分布特征 - 500强分布于30个省级地区,北京(79家)、浙江(56家)、广东(54家)数量居前三 [9] - 东部地区入围362家(减少9家),中部地区61家(增加12家),区域分布更趋均衡 [1] 产业结构变化 - 新入围/重新入围企业39家,汽车零部件与物流供应链领域新增最多(6家) [10] - 先进制造业企业数量从23家增至32家(增加9家),房屋建筑与地产企业从56家降至32家(减少24家) [10] -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的战新业务收入与利润贡献率均超40% [11]
智通ADR统计 | 9月16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06:37
恒生指数ADR表现 - 恒生指数ADR收报26457.88点 较前日上涨11.32点(涨幅0.04%)[1] - 当日最高价26527.24点 最低价26435.55点 振幅0.35%[1] - 成交量达7135.27万股 平均成交价26481.40点[1] 主要蓝筹股表现 - 汇丰控股ADR报108.054港元 较港股收盘价上涨1.46%[2][3] - 腾讯控股ADR报644.822港元 较港股收盘价上涨0.21%[2][3] - 阿里巴巴ADR报153.679港元 较港股154.60港元存在0.92港元折价[3] 金融板块ADR价格对比 - 建设银行ADR报7.748港元 与港股7.75港元基本持平[3] - 工商银行ADR报5.943港元 较港股5.97港元小幅下跌0.45%[3] - 中国银行ADR报4.419港元 与港股4.42港元基本持平[3] 科技股ADR表现分化 - 小米集团ADR报56.353港元 较港股56.20港元溢价0.27%[3] - 网易ADR报240.892港元 较港股240.60港元小幅上涨0.12%[3] - 百度ADR报111.652港元 较港股112.30港元下跌0.58%[3] 消费及医药板块表现 - 安踏体育ADR报94.708港元 较港股93.90港元上涨0.86%[3] - 百济神州ADR报198.832港元 较港股200港元下跌0.58%[3] - 泡泡玛特ADR报259.127港元 与港股259港元基本持平[3]
“2025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实现23连升
证券日报· 2025-09-16 06:37
榜单总体规模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度有所增长 [1] - 入围门槛提升至479.60亿元 实现连续23年上升 较上年增加5.79亿元 [1] - 资产总额达460.85万亿元 同比增长7.46% [1] 行业结构特征 -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入围数量持续增加 [2] - 39家新入围或重新入围企业中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物流及供应链企业增量显著 共6家新入围 [2] - 制造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对营收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0.48%、40.29%和19.23% 呈现协调发展态势 [2] 企业研发创新 - 研发总投入达1.73万亿元 研发强度创1.95%新高 连续8年提升 [2] - 有效专利总数达224.37万件 较上年增加21.40万件 增幅达10.54% [2] - 大企业被要求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的长期稳定投入 构建市场导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2] 战略发展方向 - 大企业需在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投入 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3] - 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数字化能力向产业链中小企业溢出 提升产业生态数字化水平 [3] - 发挥产业链核心作用 联合上下游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产业生态系统 [3] 头部企业格局 - 前十强企业依次为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中国建筑、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铁路工程集团、京东集团 [1] - 同步发布中国跨国公司10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大企业创新100强等多个子榜单 [1]
离境退税服务再升级 中国银行率先实现异地互认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8:11
核心业务举措 - 公司宣布试点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异地互认机制 支持境外旅客在不同口岸出境 [2] - 公司推出离境退税整体服务体系"税易达"(Easy Tax Refund) 提升境外旅客消费便利度 [2] - 公司在北京 上海 青岛 陕西等地推广即买即退服务 并创新集中退付点与支付宝实时入账功能 [3] 业务覆盖范围 - 公司已在16个省市代理离境退税业务 包括北京 上海 四川 陕西等地区 [2] - 代理业务范围占已开办省市比例近50% [2] - 计划在年内于所有代理区域全面推广新服务 [3] 服务升级特点 - 实现"一地办理 全国互认"机制 打破地域限制 [2] - 通过数据整合打通信息孤岛 优化流程效率 [2] - 提供多语言一站式服务 包括外币兑换 外卡取现和人民币零钱包等综合解决方案 [2] 战略定位 - 公司将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视为核心使命 [2] - 通过"来华通"APP为境外旅客提供集成化服务 [2] - 品牌认知度持续提升 自2015年成为首家离境退税代理机构 [2] 发展目标 - 旨在释放境外旅客消费潜能 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3] - 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 [3] - 通过品牌化运营传递中国退税服务的效率与体验 [3]
202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第一财经· 2025-09-15 15:51
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核心数据 - 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达479.60亿元 较上年提高5.79亿元[3] - 500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0.15万亿元 较上年有所增长[3]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达4.71万亿元 同比增长4.39%[3] 行业结构特征 - 制造业 服务业和其他行业营收贡献率分别为40.48% 40.29%和19.23%[4] - 先进制造业入围企业数量显著增加 从23家增至32家[4] - 新能源设备制造 动力和储能电池 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制造 半导体及面板制造等行业表现突出[4] 企业国际竞争力现状 - 中国大企业规模已进入世界前列 但国际产业领军企业仍显不足[5] - 研发投入强度与世界一流企业存在差距 原始创新缺乏导致"根技术"受制于人[5] - 产业链存在"卡脖子"痛点 现代企业制度根基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有待完善[5] 榜单排名情况 - 国家电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位列前三甲[3] - 前十强企业包括四大国有银行和京东集团等多元化主体[3] - 同步发布中国跨国公司100大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等专项榜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