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医药(06108)

搜索文档
新锐医药(06108)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6 18:55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3.354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约151.8%[6][1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毛利约为2850万港元,较2020年增加约161.5%[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约为280万港元,较2020年减少约96.0%[6][10] - 于2021年12月31日,集团之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8%,2020年为零[6] - 2021年集团毛利率为8.5%[7] - 2021年集团总资约为6.62047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6.32572亿港元,总负债约为2947.5万港元[7] - 2021年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1.50153亿港元[7] - 2021年集团速动比率为18.4倍,流动比率为24.8倍[7] - 2021年公司总收益为3.3538亿港元,2020年为1.33214亿港元[16] - 本年度总收益约为335.4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约133.2百万港元增加约151.8%[32] - 本年度销售成本约为306.9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约122.3百万港元增加约150.9%[34] - 毛利由2020年的约10.9百万港元增加约17.6百万港元或约161.5%至本年度的约28.5百万港元,本年度毛利率约为8.5%,较2020年增加0.3个百分点[35] - 本年度其他收益净额约为2.6百万港元,2020年约为10.9百万港元,减少主要因汇兑净收益减少约4.2百万港元、部分出售赛科国际权益亏损约1.4百万港元、于赛科国际的投资不再为联营公司之亏损约1.6百万港元[36] - 本年度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2.6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约10.5百万港元增加约20.0%[37] - 本年度行政开支约为18.3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约17.4百万港元增加约5.2%[38] - 本年度分占联营公司溢利约为1.1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约1.5百万港元减少约26.7%[39] - 本年度所得税抵免约为784,000港元,2020年约为170,000港元,增加主要因本年度递延税项减少约0.9百万港元[40] - 本年度亏损约为280万港元,较2020年的约6970万港元减少约96.0%[42]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502亿港元(2020年:约6580万港元),其中约16.8%(2020年:约65%)以港元计值、约57.3%(2020年:约35%)以人民币计值及约25.9%(2020年:零)以美元计值[56]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总额约为1140万港元,按3.85%浮动年利率计息,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8%(2020年:零)[56]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27名雇员(2020年:29名),本年度员工成本约870万港元(2020年:约860万港元)[60]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股东权益约为632.6百万港元,2020年约为605.9百万港元[68] - 2021年集团取得人民币浮息短期贷款,12月31日银行借款总额约为11.4百万港元,按年利率3.85%计息[68]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4.26185亿港元,2020年约4.31219亿港元[10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医药产品分销及贸易2021年收益约3.296亿港元,2020年约1.287亿港元,同比增加约156.1%[16][17] - 提供营销及推广服务2021年收益约580万港元,2020年约450万港元,同比增加约28.9%[16][18] - 医药产品分销及贸易2021年毛利率为7.0%,2020年为5.2%[16] 带量采购价格变化 - 第四批带量采购涉及45个药品品种,入围品种平均价格比原招标平均价格降低约52%,最大降幅约96%[20] - 第五批带量采购涉及62个药品品种,入围品种平均价格比原招标平均价格降低约56%,最大降幅约98%[20] - 第六批带量采购涉及42个胰岛素产品品种,入围品种平均价格比原招标平均价格降低约49%,最大降幅约74%[20] - 中国集采计划实施后,市场上若干医疗产品平均售价比原投标价下降超90%[51] 公司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将寻求收购新产品分销权以改善产品组合[21] - 公司未来将继续改善本地分销网络以及销售及营销能力[22] - 公司拟将资源重新分配至业务日后发展,专注核心业务并寻求潜在并购机会[23] 公司许可证情况 - 药品经营许可证和GSP证书有效期至2024年11月14日[28][30] 公司业务风险 - 公司业务依赖供应商和分销商客户,且中国医药行业受严格监管,大部分药品受政府价格管制或其他价格限制[33] 集团证券投资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在康健国际股份的证券投资公平值约为5170万港元,投资金额约为1.42亿港元,公平值占集团总资产约7.8%,年内确认公平值收益约1690万港元[44] - 年内集团出售239.8万股康健国际股份,所得款项约为140万港元,在其他全面收益录得出售的公平值增加约70万港元[44] - 2021年12月31日及年报日期,集团持有1.17602亿股康健国际股份,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1.56%[4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于香港上市之证券投资(康健国际股份除外)的公平值达约240万港元[48] - 集团接受国农金融投资有限公司供股股份暂定配额并出售,销售所得款项约为1.5万港元,在其他全面收益录得出售公平值增加约1.5万港元[48] - 年内约1960万港元的公平值收益(包括康健国际股份公平值收益)透过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非循环储备)确认[4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赛科国际25股普通股(相当于25%权益),投资成本净额约人民币4380万元,公平值约为人民币4400万元,占集团总资产约8.1%,公平值收益约190万港元已在其他全面收益中确认[50] - 赛科国际截至2021年11月30日止十一个月录得未经审核综合溢利约人民币140万元[51]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HCMPS约14%股权,公平值约为1970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3.0%,本年度确认公平值亏损约690万港元[53] - HCMPS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九个月录得未经审核综合溢利约1430万港元[55] 公司股权交易情况 - 2021年2月10日完成出售赛科国际25%已发行股本,最高代价为人民币4400万元(约5180万港元),完成后集团持有25%已发行股本[62] - 赛科国际2020年实际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1.012亿元,高于目标资产净值,集团无需支付差额补偿[63] - 2021年4月20日,集团附属公司有条件同意出售维健国际162,806股普通股,代价为人民币6800万元(约8170万港元),占已发行股本约8.11%[65] - 2021年7月30日,集团附属公司与维健国际订立补充协议延长达成先决条件的最后截止日期[65] - 2021年4月20日签原股份购回协议后,Major Bright于维健国际的股权由约8.11%摊薄至约7.87%[66] - 2021年9月6日完成维健出售事项,出售后集团不再持有维健国际及其附属公司股权[66] 公司供股及资金使用情况 - 2016年宣布供股,以每股0.275港元认购1,249,344,000股普通股,集资约343.6百万港元,较收市价折让31.25%[70] - 2017年供股完成,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30.0百万港元,每股供股股份净发行价约为0.264港元[71] - 供股所得款项中约25.5百万港元用于收购HCMPS 5%已发行股本[72] - 约117.7百万港元用于收购康健国际约1.55%已发行股本[72] - 约28.8百万港元用于收购中国生物科技11%已发行股本[72] - 2021年12月31日,未动用的供股所得款项合计约39.6百万港元,预计2022年12月前按拟定用途使用[74] - 公司原拟动用8350万港元进行HCMPS约17%已发行股本的第二批次收购,后取消,资金用于其他潜在收购[78] - 公司原拟动用8850万港元分两批次收购中国生物科技约29%已发行股本,第一批次用2880万港元收购约11%,第二批次取消,剩余5970万港元用于其他潜在收购[78] - 公司使用所得款项净额1040万港元资助收购维健国际额外3%股权[78] 公司股份买卖及复牌情况 - 公司股份自2017年10月6日起暂停买卖,原因是证监会认为相关收购公告可能含重大失实等资料[79] - 若公司股份自2018年8月1日起连续18个月暂停买卖,联交所或取消其上市地位,18个月期限于2020年1月31日届满[80] - 2022年3月21日,公司获悉证监会允许股份恢复买卖,但需达成复牌条件[82] - 公司已达成第一项复牌条件,对于第二项复牌条件已按建议加强内控等[82] - 董事会现任成员及公司高级管理层就第四项复牌条件作出确保遵守行为守则和内控系统的承诺[82] - 哲慧审视集团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的内部监控系统[83] - 证监会通知联交所,准许股份于2022年3月22日上午九时正起恢复买卖[83] 公司诉讼情况 - 2020年11月17日,公司获送达证监会提交的呈请,呈请提及公司及两名前董事为答辩人,呈请定于2021年5月11日聆讯[86] - 2021年5月4日,证监会、公司、第一答辩人及第二答辩人就取消呈请原定聆讯日期以同意传讯方式提出共同申请[87] - 2021年5月5日,法院下令取消原定2021年5月11日的聆讯日期,并授出许可定日举行案件管理协议[8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及年报日期,除已披露诉讼外,集团成员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或申索[87] - 证监会指第一答辩人在收购恒雅国际15%权益中秘密获得2600万港元利益,还申请第一答辩人向公司支付2600万港元连同利息[86][87] 公司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6]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0年亦为零[101] - 公司制定股息政策,无预先厘定股息分派比例,董事会将不时检讨[152] 公司慈善捐款情况 - 本年度集团慈善捐款约55.4万港元,2020年约9.9万港元[102] 公司董事及管理层情况 - 王女士44岁,于2020年6月27日起任执行董事,任期两年,在中国医药分销行业有逾16年经验[88] - 霍先生43岁,于2020年6月27日起任执行董事,任期两年,在中国医药分销行业有逾21年经验[89] - 褚先生50岁,于2021年6月18日起任执行董事,任期两年,在中国医药行业有逾10年经验[90] - 赖国华37岁,2012年6月加入集团,有逾14年审计及会计经验[95] - 李倩明46岁,有逾24年会计及核数经验,2021年6月20日起任独立董事,任期两年[93] - 施礼贤41岁,有逾五年会计及审计经验,2020年9月24日起任独立董事,任期两年[94] - 梁志坚72岁,2021年10月1日起任独立董事,任期两年[92] - 王秋勤、霍志宏、禇雪平执行董事服务合约分别自2020年6月27日、2020年6月27日、2021年6月18日起为期两年[110] - 梁志坚、李倩明、施礼贤独立董事续聘函任期分别自2021年10月1日、2021年6月20日、2020年9月24日起为期两年[110] - 每届股东大会上,约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席退任,梁志坚及李倩明将在股东大会轮值告退并可重选连任[110] - 2021年4月30日,刘杨先生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等职务,5月15日生效[113] - 2021年5月15日起,王秋勤女士获任命为董事会主席、企业管治委员会主席和授权代表[113] - 2021年6月18日起,禇雪平先生获任命为执行董事[113] - 2021年7月7日起,施礼贤先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14]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共1,671,846,657股[124] - Eagle Amber Holdings Limited、张江、戴晓松分别持有426,672,000股,占比25.52%
新锐医药(06108)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20 19: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零,与2020年12月31日持平[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2.14491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约6947万港元增加约208.8%[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3643.4万港元,2021年同期转盈,溢利净额约113.3万港元[8]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与2020年相同[8] - 2021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7港仙,2020年同期亏损为2.18港仙[9] - 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6301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3.00765亿港元[10]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97695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3.49355亿港元[10]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004.9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3305.4万港元[10] - 2021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3.77646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3.16301亿港元[10] - 2021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6.29754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6.05924亿港元[10] - 2021年1月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总计为605,924千港元,6月30日为629,754千港元[11] - 2020年1月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总计为654,483千港元,6月30日为593,419千港元[11]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之现金流出净额为48,588千港元,2020年为流入13,492千港元[13] - 2021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之现金流入净额为53,464千港元,2020年为696千港元[13] - 2021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产生之现金流出净额为834千港元,2020年为750千港元[13] - 2021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4,042千港元,2020年为13,438千港元[13] - 2021年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5,755千港元,期末为68,671千港元[13] - 2020年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8,668千港元,期末为101,334千港元[13] - 2021年上半年对外销售及分部总收益为214,49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69,470千港元,同比增长约208.75%[33]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133千港元,2020年同期除税前亏损为36,633千港元[33] - 2021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60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740千港元[36] - 2021年上半年汇兑收益净额为1,774千港元,2020年同期汇兑亏损净额为2,556千港元[36] - 2021年上半年政府补贴为2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16千港元[36] - 2021年上半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13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亏损36,434千港元[40] - 2021年上半年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约18,000港元,2020年同期约为76,000港元[4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工具总计208,787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39,465千港元[4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于联营公司之权益为102,958千港元,2021年6月30日为0千港元[43] - 2021年存货(制成品)为81008千港元,2020年为60788千港元[48] - 2021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未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103391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38150千港元[50] - 2021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71291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8219千港元[50] - 2021年6月30日已付供应商之保证金账面总值约144179000港元,2020年12月31日约171057000港元,减值亏损拨备均约8295000港元[51] - 2021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为19542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32079千港元[52] - 2021年6月30日,香港上市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列账的股本工具公平值为60,784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049千港元[56] - 2021年6月30日,会所债券公平值为601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594千港元[56] - 2021年6月30日,非上市投资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列账的股本工具公平值为80,767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74,468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价格/盈利倍数为14.44,缺乏市场流通性折让为15.80%[56] - 2021年6月30日,另一非上市投资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列账的股本工具公平值为17,920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6,600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折让率为12.83%,最终增长率为2.07%,2021年折让率为13.53%,最终增长率为2.30%[56] - 2021年6月30日,又一非上市投资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列账的股本工具公平值为49,316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无数据,2020年12月31日市账率不适用,2021年市账率为2.04,2021年缺乏市场流通性折让为21.94%[56] - 市销率倍数增加/减少10%,2020年12月31日将导致暂停买卖的香港上市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本工具账面价值增加/减少898,000港元,2021年为零[57] - 市盈率倍数增加/减少10%,2020年12月31日将导致非上市投资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本工具账面价值增加/减少3,548,000港元/3,587,000港元,2021年为零[57] - 贴现率增加/减少10%,2020年12月31日将导致非上市投资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本工具账面价值减少/增加2,846,000港元/3,619,000港元,2021年为减少/增加2,032,000港元/2,006,000港元[59] - 市账率增加/减少10%,2020年12月31日对非上市投资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本工具账面价值无影响,2021年将增加/减少4,932,000港元[59] - 集团期内总收益约2.14491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约208.8%[65][79] - 集团于赛科国际的权益在2020年上半年减值亏损约2223.5万港元,本期无减值亏损[65] - 期内销售成本约1.94388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约201.1%[80] - 毛利从2020年6个月约490.3万港元增加约1520万港元或约310.0%至约2010.3万港元,毛利率约为9.4%,较2020年同期增加2.3个百分点[81] - 期内其他亏损净额约为57.8万港元,2020年同期约为151.2万港元,减少主要因期内有汇兑净收益约177.4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汇兑净亏损约255.6万港元[82] - 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743.7万港元,较2020年6个月的约484.5万港元增加约53.5%[83] - 行政开支约为1019.6万港元,较2020年6个月的约1052.6万港元减少约3.1%[84] - 分占联营公司溢利约为111万港元,较2020年6个月的约48.8万港元增加约127.5%[86] - 期内溢利为约113.3万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约3643.4万港元[88] - 2021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约为6867.1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约为6575.5万港元,其中约51%以港元计值,49%以人民币计值[90] - 2021年6月30日,集团于康健国际股份的证券投资公平值约为5820万港元,投资金额约为1.44亿港元,公平值占集团总资产约8.8%,确认公平值收益约2190万港元[104] - 2021年6月30日,集团于香港上市之证券投资(康健国际股份除外)公平值达约260万港元[105] - 期内,约2240万港元公平值收益透过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确认[107]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持有赛科国际25股普通股,代表25%股权,投资金额约为5930万港元,公平值约为4930万港元,公平值占集团总资产约7.5%,确认公平值亏损约260万港元[108]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维健国际162,806股普通股,代表约7.87%股权,投资额约为5340万港元,公平值约为8080万港元,公平值占集团总资产约12.2%,确认公平值收益约630万港元[110]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持有HCMPS约14%股权,公平值约为1790万港元,本期确认公平值亏损约870万港元,无股息收入[114]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有28名雇员(2020年12月31日为29名),期内员工成本约为385.8万港元(2020年同期约421万港元)[116] - 2021年6月30日未动用的所得款项合计约3960万港元,预期于2022年12月前全部动用[129] - 2021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共1,671,846,657股[13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医药产品分销及贸易收益约2.11682亿港元,占比98.7%,较2020年同期增加约213.1%[70][71] - 提供营销及推广服务收益约280.9万港元,占比1.3%,较2020年同期增加约51.4%[70][72] 公司收购与出售事项 - 2015年和2017年公司分别完成对赛科国际和维健国际的收购,成本分别为人民币9500万元和4725万元[23] - 完成收购后,公司持有赛科国际50%权益及维健国际15%权益[23] - 2021年6月30日,赛科国际已发行股本25%的公平值约4931.6万港元[23] - 2021年6月30日,公司于维健国际权益的公平值约为8076.7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约为7446.8万港元[24] - 2015年公司以约118,631,000港元收购赛科国际50%股权[45] - 2020年11月30日公司订立出售协议,以最高代价人民币4400万元(约5180万港元)出售赛科国际25%已发行股本,2021年2月10日出售事项完成[46] - 2021年3月1日起赛科国际不再为公司联营公司,所保留赛科国际股权重新分类,确认出售权益亏损156.6万港元[47] - 2021年4月20日签订股份购回协议,出售维健国际约7.87%已发行股本,代价为人民币6800万元(约8090万港元)[97] - 2021年7月30日签订补充协议延长最后截止日期,以达成原股份购回协议先决条件[97] - Major Bright于维健国际的股权由约8.11%摊薄至约7.87%[98] - 公司为维健出售事项召开的特别股东大会将于2021年9月2日举行[98]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人民币6800万元(约8090万港元)出售维健国际约7.87%股权,出售事项未完成[113] 公司合规与调查事项 - 2017年10月6日起公司股份暂停买卖,原因是证监会认为收购公告可能含重大失实等资料[16] - 证监会呈请聆讯原定于2021年5月11日,后取消[22] - 独立董事会对收购事项及呈请所指称事宜的调查仍在进行,未得出最终结果或结论[25] - 公司股份自2017年10月6日起暂停买卖[120] - 证监会认为公司有关收购公告可能含重大虚假、不完整或误导资料[120] - 2018年1月12日成立独立董事委员会调查收购事项,调查仍在进行中[120] - 2020年9
新锐医药(06108)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3 20:3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收益约1.332亿港元,较2019年的约1.186亿港元增加约12.3%[7] - 2020年公司毛利约为1090万港元,较2019年的约1490万港元减少约26.8%[7] - 2020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约为6970万港元,较2019年亏损的约4410万港元增加约58.0%[7] - 2020年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2019年也无派息[7] - 2020年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零,2019年同样为零[7] - 2020年公司毛利率为8.2%,2019年为12.5%[8] - 2020年公司总负债为4419.6万港元,2019年为2442.4万港元[8] - 2020年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6575.5万港元,2019年为8866.8万港元[8] - 2020年公司速动比率为8.7倍,2019年为22.4倍[8] - 2020年公司流动比率为10.6倍,2019年为22.4倍[8] - 本年度总收益约为13320万港元,较2019年的约11860万港元增加约12.3%[34] - 本年度销售成本约为12230万港元,较2019年的约10380万港元增加约17.8%[36] - 毛利由2019年的约1490万港元减少约400万港元或约26.8%至本年度的约1090万港元,本年度毛利率约为8.2%,较2019年下跌4.3个百分点[37] - 本年度其他收益净额约为1090万港元(2019年:其他亏损净额约140万港元),本年度汇兑收益净额约890万港元(2019年:汇兑亏损净额约480万港元),银行利息收入减少至约160万港元(2019年:240万港元)[38] - 本年度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050万港元,较2019年的约1670万港元减少约37.1%[39] - 本年度行政开支约为1740万港元,较2019年的约1990万港元减少约12.6%[40] - 本年度分占联营公司溢利约为150万港元(2019年:约930万港元),减少约83.9%[41] - 本年度所得税抵免约为17万港元(2019年:所得税开支约31.7万港元)[42] - 本年度亏损约为6970万港元,较2019年的约4410万港元增加约58.0%[44]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对康健国际股份的投资金额约为1.444亿港元,公平值约为3630万港元(2019年约1710万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约5.6%(2019年约2.5%)[46] - 2020年12月31日及年报日期,公司持有1.2亿股康健国际股份,占康健国际当时已发行股本总额约1.59%,本年度确认公平值收益约1930万港元,2020年无股息收入(2019年约30万港元)[47]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于香港上市之证券投资(康健国际股份除外)公平值约为200万港元(2019年约190万港元),本年度确认公平值收益约10万港元[50]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HCMPS约14.0%股权,投资额约为6920万港元,投资公平值达约2660万港元(2019年约4200万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约4.1%(2019年约6.2%),本年度确认公平值亏损约1540万港元(2019年约1900万港元),2020年及2019年均无股息收入[51]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维健国际约8.11%股权,投资金额约为人民币4725万元,投资公平值约为7450万港元(2019年约7670万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约11.5%(2019年约11.3%),本年度确认公平值亏损约220万港元(2019年约280万港元),2020年及2019年均无股息收入[54]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6580万港元,2019年约8870万港元;其中约65%以港元计值(2019年约44%),约35%以人民币计值(2019年约56%)[56]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零,2019年也为零[56]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有29名雇员,2019年为35名;本年度员工成本约860万港元,2019年约1250万港元[60] - 2020年,集团分占赛科国际溢利约150万港元,2019年约930万港元[62] - 2020年12月31日,赛科国际可收回金额较其账面价值低约3730万港元,年内确认减值亏损约3730万港元,2019年约2090万港元[63]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股东权益约6.059亿港元,2019年约6.545亿港元[67] - 2020年实际资产净值约1.012亿元人民币,高于目标资产净值,集团无需支付差额补偿[66]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61]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4.31219亿港元,2019年约为4.39348亿港元[107] - 本年度集团慈善捐款约99,000港元,2019年约为147,000港元[101] - 公司股本于年内无变动,本年度股本详情列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8及董事报告「购股权计划」一节[103] - 2020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6.71846657亿股[119] - 本年度,集团五大客户占总收益约48.3%,最大客户占总收益约14.2%[121] - 本年度,集团四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100%,最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超90%[121] - 2020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现有计划限额项下可授出的所有购股权利行使时可发行166,579,200股每股面值0.05港元的普通股,占公司约9.96%已发行股本[129] - 2020年12月31日及2019年12月31日,无计划项下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利,公司于2020年及2019年度未根据计划授出购股权利[130] - 本年度,零至1,000,000港元薪酬区间的高级管理层(董事除外)成员有1人[133] - 本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34] - 报告前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公众持股量维持在上市规则规定的占公司已发行股份25%以上的充足水平[144] - 审核服务已付或应付费用为165万港元[182] - 中期业绩审阅已付或应付费用为49万港元[182] - 营运资金充足性声明的函件已付或应付费用为15万港元[18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医药产品分销及贸易收益约128.7百万港元,2019年约114.7百万港元,同比增加约12.2%[18][19] - 2020年提供营销及推广服务收益约4.5百万港元,2019年约4.0百万港元,同比增加约12.5%[18][20] - 2020年医药产品分销及贸易收益占比96.6%,毛利率5.2%;提供营销及推广服务收益占比3.4%[18] - 2019年医药产品分销及贸易收益占比96.6%,毛利率9.8%;提供营销及推广服务收益占比3.4%[18] - 2020年集团总收益133,214千港元,2019年为118,632千港元[18] 业务发展与策略 - 集团取得重组细胞因子基因衍生蛋白注射液产品的浙江省分销权,并为其展开推广活动[23] - 集团取得西地那非口崩片产品的中国全国分销权,预期2021年推出市场[23] - 带量采购及医保预算收紧,集团预期药品定价面临压力,市场份额或下降[22] - 集团拟重新分配资源至核心业务,或考虑出售非核心业务或资产[25] - 集团长远业务策略是将资源重新分配至核心业务发展,专注中国医药产品分销及贸易以及营销推广服务[77] - 集团未来可能考虑出售非核心业务下的业务或资产[77] 公司合规与监管事项 - 证监会认为公司2015年收购赛科国际50%权益及2016 - 2017年收购维健国际15%权益的公告可能含重大失实等资料[78] - 2020年11月17日公司获送达证监会提交的呈请,涉及两名前董事周凌和戴海东[83] - 证监会指2015 - 2018年期间两名前董事对公司业务或事务负有责任,包括违反董事职责等[85] - 第一答辩人在收购恒雅国际15%权益事项中秘密获2600万港元利益[85] - 呈请中证监会申请第一答辩人向公司支付2600万港元连同利息[85] - 呈请定于2021年5月11日进行聆讯[86] - 审核保留意见与2015年收购赛科国际50%权益和2017年收购维健国际15%权益的关连方交易及相关结余披露资料有关,预计2021年完成调查后解除[149] 公司股权与股东事项 - 2020年12月31日,于文勇、Eagle Amber Holdings Limited、张江、戴晓松分别持有4.26672亿股普通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约25.52%[117] - 2020年12月31日,钱晟磊持有1.93704亿股普通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约11.59%[117] - 2020年12月31日,周凌、杨芳分别持有1.614亿股普通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约9.65%[117] - 2020年12月31日,中国华仁医疗有限公司持有1.3742784亿股普通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约8.22%[117] - 2020年12月31日,Junyu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Tan Sainuo分别持有1.0307088亿股普通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约6.17%[117] - 张江及戴晓松分别实益拥有Eagle Amber Holdings Limited 35.0%股权,二人被视为于该公司持有的426,672,000股本公司股份拥有权益[123] - 周凌先生实益拥有132,188,952股本公司股份,杨芳女士实益拥有29,211,048股本公司股份,二人被视为在对方持有的股份中拥有权益[123] - 中国华仁、Junyu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及Tan Sainuo均被视为于103,070,880股本公司股份中拥有权益[123] 公司治理与组织架构 - 2018年1月12日董事会成立独立董事委员会,2018年9月24日施礼贤加入[78] - 刘杨40岁,于2020年6月27日起任执行董事,任期两年,在中国医药行业有逾8年经验[88] - 霍志宏42岁,于2020年6月27日起任执行董事,任期两年,在中国医药分销行业有逾20年经验[89] - 王秋勤43岁,于2020年6月27日起任执行董事,任期两年,在中国医药分销行业有逾15年经验[90] - 李倩明45岁,于2019年6月20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两年,拥有逾23年会计及核数经验[93] - 施礼贤40岁,于2020年9月24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两年,拥有国际会计及专业服务公司逾五年会计及审计经验[93] - 执行董事刘杨薪酬自2020年1月1日起由每年36万港元增至120万港元,行政总裁王秋勤薪酬自2020年1月1日起由每年36万港元增至96万港元[111]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6名成员组成,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全体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及膺选连任一次[153] - 董事出席本年度会议情况:股东大会均为1/1,董事会会议多数为15/15,审核委员会会议部分为2/2等[156] - 全体董事本年度遵照企业管治守则参加持续专业发展,公司为董事举办有关上市规则的研讨会[157] - 2020年7月31日前霍志宏为行政总裁,之后王秋勤获委任为行政总裁,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职能明确划分[158] - 公司秘书赖国华本年度接受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59] - 公司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1名拥有合适专业资格或会计等相关财务管理知识[160] - 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两年,梁志坚、李倩明、施礼贤任期分别从2019年10月1日、2019年6月20日、2020年9月24日起计[162] - 本年度薪酬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举行1次会议,全体成员出席[163]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举行1次会议,全体成员出席[164][166] - 全体董事须至少每三年在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及膺选连任一次[166] - 公司董事会采纳成员多元化政策,考虑多方面因素达致多元化[167] - 提名委员会负责辨别合适候选人担任董事会成员,酌情审阅多元化政策[167] - 提名委员会挑选及评估董事候选人时可参考董事提名政策[169] - 本年度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举行2次会议,全体成员出席[171] - 审核委员会会议审阅集团2019年度
新锐医药(06108)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17 20: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零,与2019年12月31日持平[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6947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约5551.1万港元增加约25.1%[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3643.4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约779.8万港元增加约367.2%[8]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69,470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55,511千港元[2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36,633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7,294千港元[2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36,434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7,798千港元[2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30,637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378,374千港元[2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283,252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300,533千港元[2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0,059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3,393千港元[2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总资產减流动负债为603,830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665,514千港元[2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0,411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1,031千港元[2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593,419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654,483千港元[22] - 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13,492千港元,2019年为现金流出净额57,737千港元[26] - 2020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696千港元,2019年为1,582千港元[26] - 2020年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净额为750千港元,2019年为614千港元[26] - 2020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3,438千港元,2019年为减少净额56,769千港元[26] - 2020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8,668千港元,2019年为146,101千港元[26] - 2020年外汇汇率变动影响为-772千港元,2019年为-251千港元[26] - 2020年期末以银行结余及现金呈列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1,334千港元,2019年为89,081千港元[26] - 2020年上半年医药产品分销及贸易收益67,615千港元,提供营销及推广服务收益1,855千港元,总计69,470千港元;2019年上半年对应收益分别为53,692千港元、1,819千港元,总计55,511千港元[43] - 2020年上半年分部溢利2,048千港元,除税前亏损36,633千港元;2019年上半年分部溢利6,833千港元,除税前亏损7,294千港元[43] - 2020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740千港元,汇兑亏损净额2,556千港元,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总计1,512千港元;2019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595千港元、1,271千港元、405千港元[46] - 2020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199千港元,其中递延税项199千港元;2019年所得税开支504千港元,其中中国企业所得税504千港元[48] - 2020年上半年期内亏损已扣除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147千港元等多项成本;2019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568千港元等[49] - 2020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36,434千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671,846,657股;2019年对应数据分别为7,798千港元、1,671,846,657股[53] - 2020年上半年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约76,000港元,出售若干厂房及机械所得款项约32,000港元;2019年对应数据分别约为13,000港元、零[54] - 2020年上半年集团确认使用权资产约997,000港元及租赁负债约997,000港元;2019年对应数据分别约为606,000港元、606,000港元[54] - 2020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工具总计119,762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37,619千港元[56]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期内派付任何中期股息(2019年同期亦无)[50] - 2020年6月30日和2019年12月31日,公司在联营公司权益分别为107,151千港元和131,445千港元,减值亏损分别为42,745千港元和20,914千港元[57] - 2020年6月30日和2019年12月31日,存货中制成品分别为793千港元和9168千港元[62] - 2020年6月30日和2019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42,245千港元和46,439千港元,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分别为34,594千港元和41,521千港元[63] - 2020年6月30日和2019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中365天以上分别为23,356千港元和18,433千港元[64] - 2020年6月30日和2019年12月31日,向供应商作出的预付款项分别为30,383千港元和76,894千港元[63] - 2020年6月30日和2019年12月31日,已付供应商之保证金(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分别为146,528千港元和134,458千港元[63] - 2020年6月30日和2019年12月31日,已付供应商保证金账面总值分别约1.5042亿港元和约1.38427亿港元,减值亏损拨备分别约389.2万港元和约396.9万港元[65] - 2020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9156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2992千港元[67] - 公司法定股本股份数目为3000000千股,金额为15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1671847千股,金额为83592千港元,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无变化[70][71] - 2020年6月30日集团抵押楼宇及使用权资产总账面价值约8850000港元,2019年12月31日约为9347000港元[72] - 2020年6月30日于香港上市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列账之股本工具公平值为2297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861千港元[75] - 2020年6月30日会所债券公平值为547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558千港元[75] - 2020年6月30日于香港上市惟暂停买卖之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列账之股本工具公平值为17124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7064千港元,企业价值/EBITDA倍数范围为5.03 - 11.81(加权平均8.97),价格/销售倍数范围为0.40 - 1.20(加权平均0.66),缺乏市场流通性折让为30% - 50%(加权平均40%)[75] - 2020年6月30日非上市投资之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列账之股本工具公平值为74301千港元,2019年无此项数据,市盈率倍数范围为10.12 - 19.80(加权平均14.20),缺乏市场流通性折让为25.97% - 28.47%(加权平均27.22%)[75] - 2020年6月30日另一非上市投资之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列账之股本工具公平值为26040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18694千港元,折让率为13.03%,最终增长率为2.54%[75] - 公司期内总收益约为6947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约25.1%[81][92] - 公司期内亏损约为3643.4万港元,2019年同期亏损约为779.8万港元[81] - 医药产品分销及贸易期内收益约6761.5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约25.9%[85] - 提供营销及推广服务期内收益约185.5万港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收益稳定[86] - 期内销售成本约为6456.7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约32.6%[93] - 毛利由2019年同期约683.3万港元减少约193万港元或约28.2%至期内约490.3万港元,毛利率约为7.1%,较2019年同期减少5.2个百分点[94] - 期内其他亏损净额约为151.2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其他收益净额约40.5万港元[95] - 期内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484.5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约5.9%[96] - 期内行政开支约为1052.6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约1294.8万港元减少约18.7%[97] - 期内分占联营公司溢利约为48.8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约357.3万港元减少约86.3%[98] - 所得税开支为零,2019年同期约为50.4万港元[99] - 期内亏损约为3643.4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约779.8万港元增加约367.2%[100] - 2020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约为1.01334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约为8866.8万港元;其中约70%以港元计值,2019年12月31日约为44%;约30%以人民币计值,2019年12月31日约为56%[102] - 2020年6月30日,集团将总账面价值约885万港元的楼宇及使用权资产抵押,2019年12月31日约为934.7万港元[109] - 2020年6月30日,集团于康健国际股份的证券投资公平值约为1710万港元,持有1.2亿股,占当时已发行股本总额约1.59%,期内确认公平值收益约10万港元[112] - 2020年6月30日,集团于香港上市的证券投资(康健国际股份除外)公平值达约230万港元,期内确认公平值收益约40万港元[11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持有HCMPS约14%股权,投资额约6920万港元,公平值约2600万港元,公平值占集团总资产约4.2%,公平值亏损约1600万港元[114]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三个月,HCMPS录得未经审核综合溢利约140万港元[11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持有WinHealth International约8.11%股权,投资额约人民币4725万元(相当于约5340万港元),公平值约人民币6790万元(相当于约7430万港元),公平值占集团总资产约12.1%,公平值亏损约240万港元[115] - 截至2020年5月31日止五个月,WinHealth International录得未经审核综合溢利约人民币2430万元[116] - 2020年4月2日WinHealth International配發及發行新股后,公司权益由2019年12月31日的约9.63%摊薄至约8.11%[11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拥有33名雇员(2019年12月31日:35名),期内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约为421万港元(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652.5万港元)[118] 收购事项相关 - 收购Saike International 50%权益成本为人民币9500万元,收购WinHealth International 15%权益成本为人民币4725万元[14] - 2020年6月30日,集团于Saike International权益账面价值约1.07151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约1.31445亿港元[14] - 2020年6月30日,集团于WinHealth International权益公平值约7430.1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约7669.4万港元[14] - 因调查未完成,无法获得充足适当凭证以信纳收购事项是否属关连方交易[15] - 收购Saike International和WinHealth International的成本分别为人民币95,000,000元和人民币47,25
新锐医药(06108)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23 20:0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公司收益约1.186亿港元,较2018年的约3.724亿港元减少约68.2%[8] - 2019年公司毛利约为1490万港元,较2018年的约4740万港元减少约68.6%[8] - 2019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约4410万港元,2018年则为净溢利约3320万港元[8] - 2019年末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零,与2018年相同[8] - 2019年毛利率为12.5%,2018年为12.7%[9] - 2019年末速动比率为22.4倍,流动比率为22.4倍[9] - 2019年公司总收益1.18632亿港元,2018年为3.72441亿港元[19] - 公司2019年总收益约为1.186亿港元,较2018年约3.724亿港元减少约68.2%[41] - 公司2019年销售成本约为1.038亿港元,较2018年约3.25亿港元减少约68.1%[42] - 公司2019年毛利约为1490万港元,较2018年约4740万港元减少约3250万港元或约68.6%,毛利率约为12.5%,较2018年减少0.2个百分比[43] - 公司2019年其他亏损净额为约140万港元,2018年为其他收益净额约1840万港元[44] - 公司2019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670万港元,较2018年约2400万港元减少约30.4%[45] - 本年度行政开支约199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2290万港元减少约13.1%[46] - 本年度分占联营公司溢利约93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2020万港元减少约54.0%[48] - 本年度所得税开支约3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600万港元减少约95.0%[4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由上一年度的约3320万港元变为本年度亏损约4410万港元[50]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计约8870万港元(2018年:约1.461亿港元),44%(2018年:约49%)以港元计值,56%(2018年:约51%)以人民币计值[66]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零(2018年:零),无银行贷款(2018年:无)[66]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有35名雇员(2018年:48名),员工成本约1250万港元(2018年:约1790万港元)[70]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股东权益约为65450万港元,2018年约为72540万港元[75] - 本年度慈善捐款约14.7万港元,2018年约11.9万港元[104]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4.39348亿港元,2018年约4.40027亿港元[110] - 公司本年度法定审核服务已付或应付费用约165万港元,与2018年相同[18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医药产品分销及贸易收益1.14652亿港元,占比96.6%,较2018年减少约68.5%[19][21] - 2019年提供营销及推广服务收益398万港元,占比3.4%,较2018年减少约49.4%[19][24] - 2019年医药产品分销及贸易毛利率为9.8%,2018年为11.0%[19] 产品相关情况 - 2019年选定药品平均新竞价较原来平均竞价下降约50%,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全国扩张至29个省及4个直辖市[11] - 2019年2月产品因瑕疵被要求暂停出售和收回,5月1.0克包装产品解除暂停买卖,9月恢复生产销售,0.5克包装截至报告日仍暂停[21][22] - 公司因产品瑕疵须缴付罚款人民币44.7万元[38] - 公司于2019年5月6日被解除产品(1.0克)暂停买卖行政措施,产品(0.5克)截至2019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生产及销售继续暂停[38] 公司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将加强与供应商及终端客户合作,提升分销网络及销售推广能力[12][15] - 公司预计药品定价将面临压力、市场份额流失,产品销量或下降、平均溢利率或下跌[25] - 新冠疫情对公司业务尤其是营销及推广服务造成严重影响,预计疫情可控后业务将恢复[26] - 2019年公司取得五种处方胶囊剂及颗粒药品的中国独家国家分销权[28] - 公司未来将继续丰富产品组合、提高销售及营销能力、专注核心业务[28][29][30] - 公司业务依赖供应商和分销商客户,但未取得长期承诺,将丰富产品组合及拓展分销网络[40] - 中国医药行业受严格监管,公司分销大部分药品受价格管制,将使产品组合多样化[40] - 公司旨在成为国家领先医药分销商,计划通过获得新独家分销权扩大发展并使产品组合多元化[193] - 公司计划提高及扩大市场份额、分销网络及营销工作[193] 公司投资情况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的康健国际股份公平值约1710万港元,持有1.2亿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1.59%,本年度确认公平值收益约300万港元[53]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于香港上市的证券投资(康健国际股份除外)公平值约190万港元,本年度确认公平值亏损约20万港元[54]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HCMPS约14.0%股权,投资额约6920万港元,投资公平值约4200万港元,占总资产约6.2%,本年度确认公平值亏损约1904万港元[55]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个月,HCMPS录得未经审核综合溢利约1710万港元[57]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WinHealth International约9.63%股权,投资金额约人民币4725万元,投资公平值约7669.4万港元,占总资产约11.3%,本年度确认公平值亏损约276万港元[58] - 公司以4.725亿元收购WinHealth International 15%已发行股本,收购于2017年3月17日完成[61][62] - WinHealth International 2017年经审核溢利约3640万元,2018年及2019年未经审核综合溢利分别约5170万元及7380万元[62][64] - WinHealth International 2017 - 2019年目标溢利分别为3500万元、3850万元及4235万元,未达目标时王先生需支付差价15%金额[63] - 2018年公司于WinHealth International权益由15%先后摊薄至约13.49%及约9.63%,自2018年10月11日起投资重新分类[65]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Saike International 50%股权,本年度分占溢利约930万港元(2018年:约1200万港元)[73] - 因Saike International综合纯利减少及疫情影响,2019年确认减值亏损约2090万港元[74] - 2016年12月9日,公司宣布供股,以每股0.275港元的认购价发行12.49344亿股普通股,集资约3.436亿港元(扣除开支前),认购价比2016年12月9日收市价每股0.400港元折让31.25%[77] - 2017年3月6日供股完成,合共发行12.49344亿股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3亿港元,每股供股股份净发行价约为0.264港元,供股股份总面值为6246.72万港元[78]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3.3亿港元,拟用于HCMPS权益可能收购等多项用途,截至2019年12月31日,约2550万港元用于收购HCMPS 5%已发行股本[7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约1.177亿港元用于部分结算收购康健国际约1.55%当时已发行股本总额的代价,总代价为1.44亿港元[7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约2880万港元用于部分结算收购中国生物科技约11%已发行股本的代价,总现金代价约为3340万港元[7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约5340万港元(其中1040万港元来自相关所得款项)用于收购WinHealth International 15%已发行股本[7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约1700万港元用于偿还公司中国附属公司的银行借款,约4000万港元用于支付进口处方片剂药品在中国的分销权[80]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约800万港元用于提升营销、销售及推广能力,约1040万港元用于部分结算收购WinHealth International 15%已发行股本的代价[80] 公司股份及上市相关情况 - 公司股份自2017年10月6日上午9时起暂停买卖[84] - 证监会认为公司2015年和2016 - 2017年有关收购公告可能含重大失实等资料[84] - 2018年1月12日董事会成立独立董事委员会,由两名成员组成,李倩明女士任主席[84] - 2018年9月24日施礼贤先生获委任为独立董事委员会成员[84] - 根据上市规则,若公司股份自2018年8月1日起连续18个月暂停买卖,联交所或取消其上市地位,18个月期限于2020年1月31日届满[87] - 公司正寻求法律意见处理证监会关注事项,意向证监会递交恢复股份买卖申请[85] - 公司无法于当前阶段制定有明确时限的恢复买卖计划[85] 公司人员及薪酬情况 - 刘杨先生39岁,于2018年6月27日起任执行董事,任期两年[90] - 霍志宏先生41岁,于2018年6月27日起任执行董事,任期两年[91] - 王秋勤女士42岁,于2018年6月27日起任执行董事,任期两年[92] - 执行董事刘杨和王秋勤薪酬自2020年1月1日起分别从每年36万港元增至120万港元和96万港元[114] - 各执行董事服务合约自2018年6月27日起为期两年[113] - 梁志坚任期自2019年10月1日起为期两年[94][113] - 李倩明任期自2019年6月20日起为期两年[95][113] - 施礼贤任期自2018年9月24日起为期两年[96][113] - 刘杨和王秋勤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并愿重选连任[113] - 本年度,薪酬0 - 100万港元的高级管理层(董事除外)成员有1人[136]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于文勇、Eagle Amber Holdings Limited等持有公司股份,其中于文勇持有426,672,000股,占比25.52%;钱晟磊持有193,704,000股,占比11.59%等[120]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已发行1,671,846,657股本公司股份用于计算概约百分比[125] - Eagle Amber Holdings Limited由张江及戴晓松分别实益拥有35.0%[125] - 周凌先生实益拥有132,188,952股本公司股份,杨芳女士实益拥有29,211,048股本公司股份[125] - 中国华仁被视为于103,070,880股本公司股份中拥有权益[125] - Junyu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被视为于103,070,880股本公司股份中拥有权益[125] - Tan Sainuo被视为于103,070,880股本公司股份中拥有权益[12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无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在公司或其相联法团股份等中拥有须登记的权益及淡仓[116] 公司购股期权情况 - 公司于2013年10月25日采纳购股权计划,有效期10年,授出每批购股期权代价为1港元,行使价有相关规定,已授出及待行使购股期权获行使时可发行普通股数目上限不得超已发行普通股总数30%,12个月内对个别人士授出购股期权获行使时已发行及将发行普通股总数不得超已发行普通股总数1%[130][132] - 2019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现有计划限额下可授出购股期权获行使时可发行166,579,200股每股面值0.05港元普通股,占公司约9.96%已发行股本[131] - 2019年1月1日及12月31日,无计划项下尚未行使购股期权,公司本年度未根据计划授出购股期权[132]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本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37] 公司股息政策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19年末期股息[8]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18年为零[103] - 公司制定宣派股息政策,考虑因素多,无预先厘定股息分派比例或比率,董事会将不时审阅[149] 公司核数师情况 - 德勤自2018年1月30日起辞任集团核数师,大华马施云自同日起担任公司本年度核数师,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公司将提呈续聘决议案[147] 公司审核保留意见情况 - 审核保留意见与收购事项的关连方交易及其相关结余披露资料有关,预期独立董事委员会调查完成后将解除,调查预计2020年完成[151] 公司董事会及委员会情况 -
新锐医药(06108)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12 19:0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零,与2018年12月31日持平[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5551.1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约1.69979亿港元减少约67.3%[9] - 公司由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417.4万港元,转为2019年同期应占亏损约779.8万港元[9]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9] - 2019年上半年销售成本4867.8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1.45289亿港元[10]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729.4万港元,2018年同期溢利1850.1万港元[10] - 2019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50.4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432.7万港元[10] - 2019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3.62144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3.7265亿港元[11]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资产3.71182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3.95422亿港元[11]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负债1738.2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3305万港元[11]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7798千港元,全面开支总额19454千港元[12] - 2019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总计为705930千港元,较2019年1月1日减少19454千港元[12] - 2018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4174千港元,全面收益总额2692千港元[12] - 2018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总计为730609千港元[12]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出净额57737千港元,2018年为流入4029千港元[15] - 2019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入净额1582千港元,2018年为8943千港元[15] - 2019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出净额614千港元,2018年为零[15] - 2019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56769千港元,2018年为增加12972千港元[15] - 2019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9081千港元,2018年为102635千港元[15] - 2019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1595千港元,2018年为447千港元;2019年汇兑(亏损)收益净额为 - 1271千港元,2018年为316千港元[35] - 2019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504千港元,2018年为4327千港元,税率均为25%[36] - 2019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568千港元,2018年为917千港元;已确认为开支之存货成本2019年为44321千港元,2018年为142074千港元[38]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19年及2018年上半年派付任何中期股息[39] - 2019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7798千港元,2018年溢利14174千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盈利2019年为 - 0.47港仙,2018年为0.85港仙[40] - 2019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14533千港元,2018年6月30日为9785千港元[41] - 2019年6月30日于联营公司之权益为149387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46397千港元[42] - 2019年6月30日存货中制成品为78134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66471千港元[46] - 2019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52,114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82,241千港元[47] - 2019年6月30日已付供应商之保证金为140,964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91,303千港元[47] - 2019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0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1,239千港元[49] - 2019年6月30日合约负债为12,147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353千港元[49] - 2019年6月30日集团已抵押楼宇及使用权资产总账面价值约9,431,000港元,2018年12月31日约为9,588,000港元[54] - 2019年6月30日于香港上市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列账之股本工具公平值为2,883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015千港元[57] - 2019年6月30日非上市投资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列账之股本工具公平值为130,499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40,494千港元[57] - 期内总收益约为5551.1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减少约67.3%[64][75] - 期内亏损约为779.8万港元,2018年同期溢利约为1417.4万港元[65] - 销售成本约为4867.8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约1.45289亿港元减少约66.5%[76] - 毛利约为683.3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约2469万港元减少约1785.7万港元或约72.3%,毛利率约为12.3%,较2018年同期减少2.2个百分点[77] - 其他收益净额约为40.5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约615.6万港元减少[78] - 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514.9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约861.5万港元减少约40.2%[79] - 行政开支约为1294.8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约1046.4万港元增加约23.7%[81] - 分占联营公司溢利约为357.3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约673.4万港元减少约46.9%[82] - 所得税开支约为50.4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约432.7万港元减少约88.4%[83]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779.8万港元,而2018年同期录得溢利约1417.4万港元[84] - 2019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约为8908.1万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约1.46101亿港元减少,港元计值占比约43%,人民币计值占比约57%[86] - 2019年6月30日康健国际股份投资公平值约为1360万港元,公司持有1.2亿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1.59%,期内确认公平值亏损约50万港元[9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持有HCMPS约14.0%股权,投资额约6920万港元,公平值约5220万港元,HCMPS 2019年前四个月录得未经审核综合溢利约770万港元[9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持有WinHealth International约9.63%股权,投资额约人民币4725万元(相当于约5340万港元),公平值约人民币6890万元(相当于约7830万港元),WinHealth International前五个月录得未经审核综合溢利约人民币2230万元[95]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有45名雇员(2018年12月31日:48名),期内员工成本约652.5万港元(2018年同期:约1081.2万港元)[97] - 2019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671,846,657股[10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上半年医药产品分销及贸易收益53,692,000港元,提供营销及推广服务收益1,819,000港元,总计55,511,000港元;2018年上半年对应收益分别为165,290,000港元、4,689,000港元,总计169,979,000港元[32] - 2019年上半年医药产品分销及贸易分部溢利5,152,000港元,提供营销及推广服务分部溢利1,681,000港元,总计6,833,000港元;2018年上半年对应分部溢利分别为20,357,000港元、4,333,000港元,总计24,690,000港元[32] - 医药产品分销及贸易期内收益约5369.2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减少约67.5%[68] - 提供营销及推广服务期内收益约181.9万港元,2018年同期约468.9万港元[69] - 医药产品分销及贸易收益占比96.7%,提供营销及推广服务收益占比3.3%[70]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 - 公司主要运营附属公司在中国从事医药产品分销及贸易以及提供营销及推广服务[18] - 公司业务位于中国,全部收益来自中国,非流动资产主要位于中国[33][34] - 公司是浙江医药分销商,通过12个地区109名客户组成的网络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63] - 2019年5月6日,公司被解除1.0克二代头孢产品暂停买卖行政措施[65] - 二代头孢产品制造商对制造程序进行检测审查,预计2019年第三季度完成[65] - 期内公司收购五种处方胶囊剂及颗粒药品中国独家全国分销权[72] - 公司将扩大本地分销网络、增强销售及营销能力,寻求潜在并购机会[73] 公司股权及股东相关 - 公司持有Sea Star International Limited 20.0%股权,持有Saike International 50.0%股权[42][43] - Sharp Shine及Brilliant Dream将按80.0%及20.0%的比例向Sea Star提供最高3亿港元免息初步股东贷款,截至2019年6月30日未作出贷款[43] - 于文勇持有426,672,000股普通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25.52%[108] - Eagle Amber Holdings Limited持有426,672,000股普通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25.52%[108] - 张江持有426,672,000股普通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25.52%[108] - 戴晓松持有426,672,000股普通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25.52%[108] - 钱晟磊持有193,704,000股普通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11.59%[108] - 周凌持有161,400,000股普通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9.65%[108] - 杨芳持有161,400,000股普通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9.65%[108] - 中国华仁医疗有限公司持有137,427,840股普通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8.22%[108] 公司上市及监管相关 - 公司股份自2017年10月6日起暂停买卖,独立董事委员会对两宗收购事宜的调查仍在进行中,独立调查员正在编制报告,内部监控顾问也在编制集团内部监控系统报告[100] - 若公司未能于2020年1月31日前恢复股份买卖,联交所上市部将建议取消公司上市地位[101] 公司供股及资金相关 - 2016年12月9日公司宣布供股,集资约3.436亿港元(扣除开支前),2017年3月6日完成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3.3亿港元,2019年6月30日尚未动用所得款项总净额约3960万港元[103] 公司董事及人员权益相关 - 2019年6月30日,无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在公司及其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及债券中拥有须登记的权益或淡仓[104] - 2019年6月30日,部分人士(董事及公司最高行政人员除外)在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拥有须记录的权益或淡仓[105] 公司购股计划相关 - 2019年6月30日,购股计划项下概无尚未行使之购股权[112] 公司股本相关 - 公司法定股本股份数目为3,000,000千股,金额为150,000千港元[52]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1,671,847千股,金额为83,592千港元[53] 金融资产相关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经营纯利为人民币42,350,000元,波动率为24.79% - 44.62%(加权平均34.79%)[57]
新锐医药(06108)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23 22:29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3.724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约58.3%[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毛利约为4740万港元,较2017年增加约0.2%[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净溢利约3320万港元,2017年则约亏损1.05亿港元[8]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零,与2017年持平[8] - 2018年集团毛利率为12.7%,较2017年减少7.4个百分点[9] - 2018年集团纯利率为8.9%[9] - 2018年集团总资7.68072亿港元,较2017年的8.30384亿港元有所下降[9] - 2018年集团总负债4268.8万港元,较2017年的1.03559亿港元减少[9] - 2018年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1.46101亿港元,较2017年的9019.5万港元增加[9] - 本年度总收益约为372.4百万港元,较2017年约235.2百万港元增加约58.3%[37] - 本年度销售成本约为325.0百万港元,较2017年约187.9百万港元增加约73.0%[38] - 本年度毛利约为47.4百万港元,2017年约为47.3百万港元,基本维持稳定[39] - 本年度毛利率约为12.7%,较2017年减少7.4个百分比[39] - 本年度其他收益净额约1840万港元,2017年为其他亏损净额约1.177亿港元,由亏转盈[41] - 本年度销售及分销开支约2400万港元,较2017年约2320万港元增长约80万港元[42] - 本年度行政开支约2290万港元,较2017年约2010万港元增加约13.9% [43] - 本年度分占联营公司溢利约2020万港元,较2017年约1950万港元增加约3.6% [44] - 本年度所得税开支约600万港元,较2017年约1060万港元减少约43.4% [45] - 本年度溢利约3320万港元,2017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约1.05亿港元,扭亏为盈[46]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461亿港元,49%以港元计值,51%以人民币计值[59]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约7.254亿港元[6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440,027,000港元,2017年约445,131,000港元[100] - 本年度集团慈善捐款约119,000港元,2017年约58,000港元[96] - 公司本年度法定审核服务已付或应付费用约165万港元,2017年约为150万港元[17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医药产品分销及贸易收益约364.5百万港元,2017年为232.0百万港元,同比增加约57.1%[20] - 2018年提供营销及推广服务收益约7.9百万港元,2017年约3.3百万港元,同比增加约139.4%[21] - 2018年医药产品分销及贸易毛利率为11.0%,2017年为19.1%[19] - 2018年医药产品分销及贸易收益占比97.9%,提供营销及推广服务收益占比2.1%[19] - 2017年医药产品分销及贸易收益占比98.6%,提供营销及推广服务收益占比1.4%[19] 行业政策影响 - 受“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影响,选定药品平均新竞价较原来平均竞价下降约50%[11] - “两票制”自2017年起在中国大部分省份推行,公司预计药品定价将面临压力并失去市场份额[13][24] - 中国公布“4 + 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公司预期产品销量或下降、平均溢利率或下跌[13][24]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从4名供应商采购医药产品,通过146名分布在中国17个地区的客户销售产品及服务[23] - 2018年公司取得喷他佐辛纳洛酮片的中国独家国家分销权[27] - 公司积极增聘销售及营销人员,未来将继续改善本地分销网络和销售及营销能力[28] - 公司将继续寻求医药相关行业潜在并购机会,实现业务多元化和协同效应[28] - 公司业务依赖供应商和分销商客户,但未取得长期承诺,将丰富产品组合和拓展分销网络[40] - 中国医药行业受严格监管,公司大部分药品受价格管制,将寻求并购机会分散风险[40] - 药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19年12月11日,有效期为五年,需在届满前六个月申请续期[33] - GSP证书有效期至2019年12月11日,一般有效期为5年,可在有效期届满前3个月内重新申请认证续期5年[34] 公司证券投资情况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于康健国际股份证券投资公平值约1400万港元,占上市证券投资总公平值约87.4% [49] - 2018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公司持有1.2亿股康健国际股份,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1.59% [49]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HCMPS约14.0%股权,投资额约6918.8万港元,公平值约6104万港元[51]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WinHealth International约9.63%,公平值约7950万港元[53] - 公司以4725万元现金收购WinHealth International 15%已发行股本,收购于2017年3月17日完成[54][56] - WinHealth International 2017年经审核溢利为3640万元,未触发调整机制;2018年预计也不会作出调整[55][56][57] - 2018年4月10日及10月11日后,公司于WinHealth International的权益由15%摊薄至约13.49%及9.63%,自10月11日起投资重新分类[58]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Saike International 50%股权,本年度分占溢利约1200万港元[66] 公司供股及资金使用情况 - 2016年公司宣布供股,集资约3.436亿港元,认购价较收市价折让31.25%[68] - 2017年3月6日供股完成,公司配发及发行1,249,344,000股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3.3亿港元,每股供股股份净发行价约0.264港元,供股股份总面值62,467,200港元[69]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3.3亿港元拟用于多项用途,包括可能收购HCMPS权益等[71] - 约2550万港元用于收购HCMPS 5%已发行股本,约1.177亿港元用于部分结算收购康健国际约1.55%当时已发行股本总额代价[71] - 约2880万港元用于部分结算收购中国生物科技约11%已发行股本代价,约5340万港元用于收购WinHealth International 15%已发行股本[71] - 2018年12月31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合计约3960万港元,公司将继续寻找合适业务或投资机会[74] - 约1700万港元用于偿还公司中国附属公司银行借款,约4000万港元用于支付进口处方片剂药品在中国分销权,约800万港元用于提升营销等能力[75] 公司股份相关情况 - 公司股份自2017年10月6日上午9时起暂停买卖,原因是证监会认为部分收购公告可能含重大失实等资料[79] - 2018年1月12日董事会成立独立董事委员会,对收购事项展开独立调查,独立调查员正在编制独立调查报告初稿[79] - 公司股份继续暂停买卖,若自2018年8月1日起连续18个月暂停买卖,联交所或取消其上市地位,18个月期限于2020年1月31日届满[80]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执行董事刘杨38岁,于中国医药行业拥有逾六年经验,2018年6月27日起任执行董事,任期两年[82] - 执行董事霍志宏40岁,于中国医药分销行业拥有逾18年经验,2018年6月27日起任执行董事,任期两年[83] - 执行董事王秋勤41岁,于中国医药分销行业拥有逾13年经验,2018年6月27日起任执行董事,任期两年[84] - 独立非执行董事梁志坚69岁,2017年10月1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两年[86]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倩明43岁,拥有逾21年会计及核数经验,2017年6月20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两年[87] - 独立非执行董事施礼贤38岁,拥有逾五年会计及审计经验,2018年9月24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两年[88] - 高级管理层赖国华34岁,于审计及会计方面拥有逾11年经验,2012年6月加入集团[89]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48名雇员,员工成本约1790万港元[63] - 2018年6月27日,刘杨、霍志宏、王秋勤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周凌、杨芳退任[104] - 2018年9月24日,施礼贤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何厚祥于6月27日退任[104] - 本年度高级管理层(董事除外)中薪酬在零至100万港元的有1人[128]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于文勇持有普通股268,696,000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约16.07%[114] - 钱晟磊持有普通股193,704,000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约11.59%[114] - 中国华仁医疗有限公司持有普通股137,427,840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约8.22%[114] - 杨芳持有普通股112,728,000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约6.74%[114] - 周凌持有普通股112,728,000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约6.74%[114]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由1,671,846,657股股份组成[115]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本年度集团五大客户占集团总营业额约29.1%,最大客户占约7.9%[117] - 本年度集团四大供应商占集团总采购额100.0%,最大供应商占超90%[117] 公司购股计划情况 - 根据购股计划,已授出及待行使的所有未行使购股权获行使时可能发行的普通股数目上限不得超公司不时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的30%[122] - 任何十二个月期间内向个别人士授出的购股权获行使时已发行及将发行的普通股总数,不得超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的1%[125] - 2018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现有计划限额下可授出的所有购股权获行使时可发行公司普通股数目上限为166,579,200股,占公司约9.96%已发行股本[125] 公司关连方交易情况 - 与支付前执行董事周凌先生咨询费用及杨芳女士薪金有关的关连方交易符合“持续关连交易”定义,获豁免相关规定[132] - 2018年有关主要管理人员报酬的关连方交易符合“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定义[132] 公司公众持股量情况 - 刊发报告前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公众持股量维持在上市规则规定的占已发行股份25%以上的充足水平[138] 公司核数师变更情况 - 德勤自2018年1月30日起辞任公司核数师,公司同日委任大华马施云为核数师[141] 公司股息政策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17年亦为零[95] - 公司无预先厘定股息分派比例或分派比率,董事会将不时审阅股息政策[142] 公司收购事项调查情况 - 预期独立董事委员会对收购事项调查于2019年完成后,审核保留意见将在2019年独立核数师报告中移除[144] 公司董事会相关情况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6名成员组成,其中3名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8] - 全体董事须至少每三年于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及膺选连任一次[148] - 刘杨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8/8,审核委员会会议不适用,提名委员会会议1/1,薪酬委员会会议2/2,企业管治委员会会议1/1[152] - 霍志宏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8/8,审核委员会会议不适用,提名委员会会议不适用,薪酬委员会会议不适用,企业管治委员会会议1/1[152] - 王秋勤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率8/8,审核委员会会议不适用,提名委员会会议不适用,薪酬委员会会议不适用,企业管治委员会会议1/1[152] - 周凌先生股东大会出席率1/1,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1/11,审核委员会会议不适用,提名委员会会议不适用,薪酬委员会会议不适用,企业管治委员会会议不适用[152] - 梁志坚先生股东大会出席率0/1,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9/19,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3/3,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3/3,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4/4,企业管治委员会会议不适用[152] - 周凌和杨芳于2018年6月27日股东大会结束后退任,刘杨和霍志宏同日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和行政总裁[154] - 本年度公司秘书接受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55] - 公司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一名拥有合适专业资格或会计等相关财务管理知识[156] - 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两年,梁志坚任期自2017年10月1日起,李倩明自2017年6月20日起,施礼贤自2018年9月24日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