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STARACQ(07855)

搜索文档
TECHSTARACQ-Z(0785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01 21:23
公司设立与上市相关 - 公司于2022年4月11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A类股份及上市权证自2022年12月23日起在联交所主板上市[39] - 公司于2022年4月11日根据开曼群岛法律注册成立[187] - A类股份和B类股份每股面值均为0.0001港元[187] - CNCB AM TS于2017年7月1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187] - 信银资本于2015年9月22日在香港注册成立[187] - 信银投资于1973年3月23日在香港注册成立[187] - 组织章程细则于2022年12月8日获采纳,上市时生效[186] - 上市日期为2022年12月23日[188] - Merger Sub于2024年7月29日根据开曼群岛法律注册成立[189] - 目标公司于2016年11月4日根据开曼群岛法律注册成立[192] 公司融资与资金相关 - 公司2022年12月23日发售A类股份及上市权证,筹得所得款项总额1,001.0百万港元[7] - 公司收到发售所得款项总额约10.01亿港元,存入香港托管账户[14] - 公司收到发售所得款项总额约1001.0百万港元,由香港托管账户持有[76] - 公司收到出售发起人权证所得款项总额约40.0百万港元及发行B类股份所得款项2500.0港元,于托管账户以外持有[78] - 自上市日期起至2023年12月31日,出售发起人权证及发行B类股份所得款项中约20.0百万港元用于结清包销佣金,约13.5百万港元用于结清发售相关开支,约3.6百万港元用于结清合规开支,约0.1百万港元用于拨付营运资金[78] - 截至2024年1月1日,出售发起人权证及发行B类股份的未动用所得款项约为2.8百万港元,报告期内全部用于结清合规开支[78] - 贷款融资为公司提供最多1000万港元的营运资金信贷额度,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提取约280万港元[16] - 贷款融资为公司提供最多1000万港元营运资金信贷额度,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提取约280万港元[50] - 贷款融资为100万港元,于2022年12月15日订立贷款协议[189] 公司业务运营与交易相关 - 2024年12月20日公司就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刊发公告并订立相关协议[8] - 继承公司于2025年2月12日向联交所提交新上市申请[8] - 通函预期于2025年5月或前后寄发予股东[9] - 公司在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完成前无营运收入,会持续产生相关开支[11] - 公司拟使用发售所得款项等资金来源完成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11] - 报告期内公司无收益,预期最早在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完成后产生经营收益[12] - 公司须在上市日期起24个月内公布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36个月内完成该交易[43] - 公司于2024年12月20日订立有关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的协议[18] - 发起人同意自交割日期起12个月内不转让继承公司股份,并放弃对合并所持股份的请求权[57] - 业务合并协议于2024年12月20日订立[186] - PIPE投资协议于2024年12月20日订立[189] - 发起人禁售协议于2024年12月20日订立[190] - 目标公司股东禁售协议于2024年12月20日订立[192]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无产生收益的交易,录得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约99.9百万港元[7] - 报告期内公司产生行政开支约99.9百万港元[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零,流动资产约为1,106.2百万港元,流动负债约为1,147.5百万港元[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就其资产创设任何押记[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或然负债[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除高级管理层外无全职雇员,无物业、厂房及设备,无可供分派储备,无银行及其他计息借贷[45][46][49][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251亿股,包括1.001亿股A类股份及2500万股B类股份[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251亿股,包括1.001亿股A类股份及2500万股B类股份[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除已披露人士外,董事不知悉其他人士在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有须知会公司及联交所的权益及/或淡仓[7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拥有中信银行66.81%权益,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合共持有中信银行股份总数的68.45%;中信盛星有限公司及中信盛荣有限公司分别拥有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27.52%及25.60%权益[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倪正东先生通过JQ Brothers Ltd.持有清科创业控股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47.22%[73] - 倪正东先生控制及拥有清科集团约54.93%权益[73]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的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为4128.3万港元[196] - 公司执行完成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时已产生亏损9986.3万港元[196] - 年内确认以权益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为9425万港元[198] 公司股权结构相关 - 倪正东先生持有680万股A类股份,占A类股份6.79%,占全部已发行股本5.44%;持有1000万股B类股份,占B类股份40.00%,占全部已发行股本8.00%[65] - 李竹先生持有340万股A类股份,占A类股份3.40%,占全部已发行股本2.72%;持有500万股B类股份,占B类股份20.00%,占全部已发行股本3.99%[65] - 刘伟杰先生持有85万股A类股份,占A类股份0.85%,占全部已发行股本0.68%;持有125万股B类股份,占B类股份5.00%,占全部已发行股本1.00%[65] - Fortune Opportunity Fund持有3747.8375万股A类股份,占A类股份37.44%,占全部已发行股份29.96%[67] - 富策控股有限公司持有3747.8375万股A类股份,占A类股份37.44%,占全部已发行股份29.96%[67] - 宁宝有限公司持有1880.5875万股A类股份,占A类股份18.79%,占全部已发行股份15.03%[67] -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1880.5875万股A类股份,占A类股份18.79%,占全部已发行股份15.03%[68] - Fountainhead Partners Fund持有935万股A类股份,占A类股份9.34%,占全部已发行股份7.47%[68] - Redpine Elite Limited和金涌投资有限公司所持股份数目为613.525万股,占有关类别股份的6.13%,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4.90%[69] - CNCB AM TS等中信系股东所持A类股份数目为595万股,占有关类别股份的5.94%,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4.76%[69] - CNCB AM TS等中信系股东所持B类股份数目为875万股,占有关类别股份的35.00%,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6.99%[70] - ZCL TechStar等清科系股东所持B类股份数目为375万股,占有关类别股份的15.00%,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3.00%[70] - Rivulet Valley所持股份数目为250万股,占有关类别股份的10.00%,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2.00%[71] - INNO SPAC所持股份数目为500万股,占有关类别股份的20.00%,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3.99%[71] - Waterwood Acquisition所持股份数目为125万股,占有关类别股份的5.00%,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1.00%[71] - 发起人权证最多可获行使合共1700万股A类股份,占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13.59%[71] 公司管理层相关 - 倪正东先生50岁,自2022年4月起出任执行董事,2022年6月获调任为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及联席首席执行官[24] - 罗旋先生42岁,于2024年12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联席首席执行官[25] - 李竹先生59岁,为公司执行董事兼联席首席运营官[26] - 陈耀超先生40岁,为公司执行董事兼联席首席运营官[28] - 江君女士43岁,2023年7月起获证监牌照为清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第4、9类受规管活动,2022年1月起为清科证券有限公司进行第1、2类受规管活动,2021年11月起为清科资本进行第6类受规管活动[30] - 江君女士自2021年7月起任清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自2021年12月起任清科创业控股高级副总裁[31] - 刘伟杰先生62岁,自2014年12月起为Waterwood Investment合伙人,该公司专注医疗保健等行业成长期投资机会[32] - Zhang Min先生56岁,自2012年9月起任上海合之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自2020年12月起任清科创业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33] - 薛林楠先生52岁,自2023年2月起任上海麦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自2024年5月起任纳斯达克上市公司LakeShore Biopharma Co., Ltd独立董事[34] - 薛林楠先生自2002年2月起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自2006年11月起为美国内部控制研究院会员[35] - 李卫锋博士46岁,自2011年7月起在香港大学担任多项职务,自2021年9月起任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35] - 倪正东先生为本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联席首席执行官[36] - 罗旋先生为本公司执行董事兼联席首席执行官[36] - 李竹先生为本公司执行董事兼联席首席运营官[36] - 叶青先生于2024年12月12日辞任执行董事兼联席首席执行官,罗旋先生同日获委任[53][54] - 2022年12月8日各执行董事(罗旋先生除外)与公司订立服务合约,各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委任函,2024年12月12日罗旋先生与公司订立服务合约,初步固定任期均为三年[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1名女性董事和8名男性董事[99][10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高级管理层成员无女性[100] - 董事年龄介乎40岁至62岁[99] - 叶青自2024年12月12日起辞任执行董事,罗旋同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14][115] - 2022年12月8日,除罗旋外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服务合约,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订立委任函;2024年12月12日,罗旋与公司订立服务合约,合约初步固定任期均为三年[106] - 叶德伟先生为公司秘书,报告期内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39][140] - 公司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成员为发起人及其雇员,每人每年至少参与8小时持续专业发展[182] 公司治理相关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作为自身企业管治守则[94] - 董事会成立审核、提名及薪酬三个委员会并授予相应责任[96] - 公司将为董事安排内部简介会、提供阅读材料和定期培训,报告期内董事阅读相关刊物更新知识[103] - 报告期内,执行、非执行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参与了培训[104] - 倪正东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董事会认为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相关规定属适当[105] - 公司每届股东大会上,三分之一在任董事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每三年最少轮值退任一次[107] - 董事会将特定职责和权限授予提名委员会以选取及任命董事[108] - 公司采纳董事提名政策,确保董事会技能、经验和成员多元化平衡[109] - 提名委员会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人数、组成及多元化,并提出变动建议[111] - 公司每年至少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大致每季度一次[112] - 董事会例行会议通知提前至少十四日送达董事,会议议程及文件提前三天送出[112] - 报告期内公司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大会[114]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报告期内董事均遵守规定[116] -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核、薪酬及提名三个委员会[118] - 审核委员会由薛林楠、ZHANG Min及李卫锋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薛林楠任主席[119] - 报告期内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21][123] - 提名委员会由倪正东、李卫锋及ZHANG Min组成,倪正东任主席[124] - 提名委员会负责检讨董事会架构等,推荐董事人选供董事会决定[124] - 董事会保留公司重大事项决定权,日常管理交予高级管理层[117] - 审核委员会认为公司年度业绩符合会计准则等并已适当披露[121] - 报告期内提名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2/2)[125][127] - 报告期内薪酬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2/2)[129][131] - 执行董事及非执行董事无权向公司收取酬金,独立非执行董事有权收取董事袍金[132] - 公司无特定股息政策或预定派息比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完成前不拟派付股息[134] - 董事会至少每年一次从审核委员会收到有关财务、营运及合规控制等报告[135] - 报告期内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对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进行审阅,未发现重大事宜[137] - 公司认为与股东
TECHSTARACQ-Z(0785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1 17: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0,利息收入2000千港元,行政开支99,865,000千港元,年内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99,863,000千港元,每股亏损3.995港元[5] - 2024年非流动受限制银行存款为0,2023年为1,056,239,000千港元;2024年流动受限制银行存款为1,104,112,000千港元,2023年为0 [7]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70,000千港元,较2023年的2,804,000千港元减少[7] - 2024年净流动负债为41,283,000千港元,2023年为1,091,909,000千港元;2024年净负债为41,283,000千港元,2023年为35,670,000千港元[7] - 2024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486,000千港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000千港元,融资活动所产生现金净额为2,750,000千港元[9]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年初减少734,000千港元,2023年减少37,117,000千港元[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净流动负债及净负债为4128.3万港元,产生亏损9986.3万港元[27] - 2024年公司无收益,2023年也为零港元[31] - 2024年除所得税开支前亏损经扣除核数师酬金47万港元、专业费用255.6万港元等得出[32]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按年内亏损约9986.3万港元除以2500万股计算,每股摊薄亏损与基本亏损相同[35] - 2024年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4121.2万港元,2023年为9121万港元[37] - 2024年12月31日可赎回A类股份年初及年末结余为10.01亿港元[40] - 2024年12月31日上市权证公平值约为250.3万港元,年内无确认认股权证负债公平值变动[41] - 年内确认与B类股份转换权及发起人权证有关的以权益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分别约为8348.5万港元及1076.5万港元[45] - 报告期内公司录得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约9990万港元,行政开支约9990万港元,主要归因于相关股份支付费用[51][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零,流动资产约为11.062亿港元,流动负债约为11.475亿港元[57] 股份及权证相关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及发行在外100,100,000股A类股份及50,050,000份上市权证,25,000,000股B类股份及40,000,000份发起人权证[1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35%、15%、15%、10%、20%及5%的B类股份分别由信银(香港)资本等作为发起人间接持有[12] - 上市所得款项总额1,001,000,000港元存入托管账户,A类股东有权按规定赎回A类股份,上市权证及发起人权证无赎回权[14] - 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及发行在外1.001亿股A类股份及5005万份上市权证[39] - 2022年12月23日已授出且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的B类股份转换权数量为2500万,每股公平值估计为10.0港元[47] - 2022年12月23日已授出且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的发起人权证数量为4000万,加权平均行使价为11.5港元[49] - 2024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的发起人权证行使价为11.5港元,加权平均余下合约年期为0.98年[49] -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模型,每份发起人权证公平值为1.8059港元,预期波幅为22.05%至22.57%,无风险利率为3.36%至3.40%,股息收益率为0%[49] - 2022年12月23日发售A类股份及上市权证筹得所得款项总额为10.01亿港元[51] - 上市时发行A类股份所得款项总额10.01亿港元存入托管账户[36] - 公司收到发售所得款项总额约10.01亿港元,已存入香港托管账户[58] - 公司收到发售所得款项总额约10.01亿港元,由香港托管账户持有[67] - 公司收到出售发起人权证所得款项总额约4000万港元及发行B类股份所得款项2500港元[70] - 相关A类股东有权于紧接生效时间前就每股A类股份获发0.1股新发行的继承公司股份[86] - 发起人权证于发售结束时以每份1.00港元的发行价向发起人发行[91]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相关 - 2024年12月20日,公司宣布与Seyond Holdings Ltd.订立业务合并协议,继承公司已向联交所主板提交新上市申请[11] -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目标公允市值须占公司自上市(任何赎回前)筹集资金至少80%[15] - 公司自上市起有36个月用于完成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15] - 若无法完成交易,每股A类股份赎回金额不少于10.00港元[16] - 若未在上市日期起24个月内公布并购交易或36个月内完成交易,权证将到期无价值[17] - 2024年12月20日公司就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刊发公告并订立相关协议[52] - 公司于2024年12月20日订立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协议[62] - 业务合并协议由公司、目标公司与Merger Sub于2024年12月20日订立[86] - 公司、目标公司与PIPE投资者于2024年12月20日订立PIPE投资协议[90] - 发起人禁售协议由公司、目标公司、发起人及其他各方于2024年12月20日订立[91] - 目标公司股东禁售协议由公司、目标公司及控股股东于2024年12月20日订立[93] 会计准则相关 - 新订或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于2024年1月1日生效,对公司财务无重大影响[19] - 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年度期间生效[22][25]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7号修订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年度期间生效[22][25]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及19号修订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年度期间生效[22][25] - 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法编制,部分金融工具按公平值计量[24] - 公平值计量按输入数据可观察程度及重要性分为第一、二、三级[24][26] 资金使用及融资相关 - 自上市至2023年12月31日,出售发起人权证及发行B类股份所得款项中约2000万港元用于结清包销佣金,约1350万港元用于结清发售相关开支,约360万港元用于结清合规开支,约10万港元用于拨付营运资金[70] - 截至2024年1月1日,出售发起人权证及发行B类股份的未动用所得款项约为280万港元,报告期内全部用于结清合规开支[70] - 报告期内,已自贷款融资中提取约280万港元,其中约70万港元用于结清合规开支,余下约210万港元用作营运资金[71] - 贷款融资提供最多1000万港元营运资金信贷额度,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提取约280万港元[60] 公司运营及管理相关 - 公司无全职雇员,报告期无员工成本确认为开支,执行董事及非执行董事无酬金,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参照市场[72] - 报告期内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期末无库存股份[73]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报告期内董事均遵守规定[77] - 公司不会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完成前派付现金股息,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报告期末期股息[78] - 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6月27日举行[79] - 公司将在2025年6月24日至2025年6月2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股份过户文件须不迟于2025年6月23日下午四时三十分送达指定地点登记[8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公司报告期年度业绩,认为符合适用准则且披露适当[81] - 公告所载财务数字经公司核数师同意,为经审核财务报表金额,核数师工作不构成鉴证业务[82] 公司及相关方注册成立信息 - 公司于2022年4月11日根据开曼群岛法律注册成立[88] - Merger Sub于2024年7月29日根据开曼群岛法律注册成立[90] - 目标公司于2016年11月4日根据开曼群岛法律注册成立[93] 其他信息 - 通函预期将于2025年5月或前后寄发予股东[53]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及出售,无重大外币风险敞口,无资产抵押,无或然负债[61][65][64][66] - 继承公司于2025年2月12日向联交所提交新上市申请[83] - 继承公司股份每股面值为0.001美元[91] - 报告期间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91]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21日[93]
TECHSTARACQ-Z(0785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6 16:31
财务表现与亏损 - 公司报告期内录得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约48.9百万港元,主要归因于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相关的股份支付费用[4]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期内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为48,87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9,581千港元略有减少[37] - 公司在执行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时产生亏损48,878,000港元,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256,000港元[49] - 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1.96港元,每股摊薄亏损与每股基本亏损相同[55]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约为1,081.0百万港元,全部为受限制银行存款[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为1,119.2百万港元,主要包括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115.7百万港元和可赎回A类股份的账面值1,001.0百万港元[9]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并无任何借贷,因此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11]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5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804千港元大幅减少[38]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受限制银行存款为1,080,95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56,239千港元有所增加[38]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净流动负债为1,118,63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91,909千港元有所增加[38]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净负债为37,68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670千港元有所增加[38]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累计亏损为220,86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1,983千港元有所增加[39] - 公司净流动负债为1,118,638,000港元,净负债为37,681,000港元[49] - 公司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15,685,000港元,其中应计费用主要为递延包销佣金35,035,000港元[57] - 可赎回A类股份的账面值为1,001,000,000港元[59]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 - 公司计划重点关注中国新经济领域的科技型公司,包括创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医疗保健等行业[4] - 公司预计通过出售B类股份及发行发起人权证所得款项产生的利息赚取非营运收入[6] - 公司预计在评估潜在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目标及执行交易时会产生大量成本[6] - 公司计划使用发售所得款项、发行B类股份及发起人权证所得款项等资金来源完成并购交易[6] - 公司自上市日期起有36个月完成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45] - 若公司未能在36个月内完成并购交易,将停止所有经营并赎回A类股份[45] - 上市权证和发起人权证在未完成并购交易时将到期而毫无价值[45] - 公司未与任何潜在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目标订立具约束力的合并协议[42] - 公司预期最早在完成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后才会产生经营收益[42] - 公司计划通过联席发起人提供的贷款融资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49] 股东与股份结构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25,100,000股,包括100,100,000股A类股份和25,000,000股B类股份[17] - 主要股东Fortune Opportunity Fund持有37,478,375股A类股份,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29.96%[19] - Fountainhead Partners Fund VCC 子基金 CAPS Fund 持有公司股份9,350,000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7.47%[20] - CENTURY 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 PTE. LTD. 持有公司股份9,336,250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7.46%[20] - Cinda Sinorock Global Portfolio Limited Partnership I 持有公司股份9,336,250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7.46%[20] - CNCB AM TS 持有公司B类股份8,750,000股,占B类股份的35.00%,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6.99%[22] - 信银资本持有公司B类股份8,750,000股,占B类股份的35.00%,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6.99%[22] - ZCL TechStar 持有公司股份3,750,000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3.00%[22] - INNO SPAC 持有公司股份5,000,000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3.99%[23] - Waterwood Acquisition 持有公司股份1,250,000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1.00%[23] - 发起人权证最多可获行使合共17,000,000股A类股份,占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13.59%[24] - 公司已发行及发行在外100,100,000股A类股份和50,050,000份上市权证[42] - 公司已发行及发行在外25,000,000股B类股份和40,000,000份发起人权证[42] - 公司法定股本为1,100,000,000股,名义金额为110千港元[62] - 已发行及缴足的B类股份为25,000,000股,名义金额为3千港元[62] - 公司已发行25,000,000股B类股份及40,000,000份发起人权证,总认购价分别为3,000港元及40,000,000港元[63] 资金与融资 - 公司于2022年收到发售所得款项总额约1,001.0百万港元,已存入位于香港的托管账户[10] - 公司贷款融资提供最多10.0百万港元的营运资金信贷额度,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提取任何款项[11] - 公司收到发售所得款项总额约1,001.0百万港元,全部由设于香港的托管账户持有[26] - 出售发起人权证所得款项总额约为40.0百万港元,发行B类股份所得款项约为2,500.0港元[28] - 自上市日期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期间,出售发起人权证及发行B类股份所得款项中约20.0百万港元用于结清包销佣金,约13.5百万港元用于结清发售相关开支[28] - 截至2024年1月1日,出售发起人权证及发行B类股份尚未动用所得款项约为2.8百万港元[28] - 报告期间,约2.2百万港元用于结清与上市公司强制合规有关的开支[29] - 余下所得款项约0.6百万港元将用作营运资金用途,包括获取及磋商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的开支[29] - 公司于2022年12月15日与发起人订立了10.0百万港元无抵押贷款融资协议[34] - 上市所得款项总额为1,001,000,000港元,已存入香港的分隔式托管账户[44] - 公司受限制银行存款为1,001,000,000港元,存入托管账户[56]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但偏离了第C.2.1条关于主席与首席执行官角色分离的规定[32] - 公司未在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完成前派付任何现金股息,且董事会决定不派发报告期间的中期股息[32]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公司中期业绩并认为其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规则及法规[32] - 公司核数师尚未审阅或审核报告期间的中期业绩[33] - 自2023年年报日期起,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无任何资料变动[33] - 报告期间末以来,公司未发生需披露的重大事项[33] 其他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并无任何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12]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并无任何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具体计划,专注于完成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1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并无任何资产抵押或重大外币风险敞口[14]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并无任何或然负债[15] - 公司并无全职雇员,报告期间并无任何员工成本确认为公司开支[30] - 公司并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其任何上市证券,报告期间末并无持有任何库存股份[31] - 公司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未产生任何收益[51] - 上市权证的行使价为11.50港元,赎回门槛价为20.00港元[60] - 权证负债公平值在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均为2,503千港元[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B类股份换股权及发起人权证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分别为41,514,000港元及5,353,000港元[64] - 每股B类股份换股权的公平值估计为10.0港元[65] - 发起人权证的行使价为11.50港元,加权平均剩余合约年期为1.48年[66] - 每份发起人权证公平值为1.8059港元,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模型[66] - 公司与关联方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中,B类股份换股权为41,514千港元,发起人权证为5,353千港元[68]
TECHSTARACQ-Z(0785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16 17:27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0,利息收入2000千港元,行政开支48880千港元,期内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48878千港元,每股亏损1.955港元[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受限银行存款1080957千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50千港元,净负债37681千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2256千港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2000千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2254千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流动负债为11.18638亿港元,净负债为3768.1万港元[13] - 公司执行并购交易已亏损4887.8万港元,经营活动用现金净额225.6万港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收益,与2023年同期相同[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税开支前亏损,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为47,047千港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46,790千港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为48,878,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49,581,000港元,加权平均股数均为25,000,000股[19] - 2024年6月30日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15,685千港元,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91,210千港元[21] - 2024年6月30日可赎回A类股份账面价值为1,001,000千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相同[23] - 2024年6月30日权证负债公平值为2,503千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相同[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约1081.0百万港元,为受限制银行存款[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约0.6百万港元,来自发行B类股份及出售发起人权证所得[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约1119.2百万港元,含应计费用及可赎回A类股份账面价值[36] - 报告期内公司无收益,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约48.9百万港元,主要因股份支付费用[32][34] - 发起人权证每份公平值为1.8059港元,预期波幅22.05%至22.57%,无风险利率3.36%至3.40%[29] - 2024年上半年与B类股份换股权相关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为41,514千港元,发起人权证为5,353千港元[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借贷,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38] - 公司获得出售发起人权证所得款项约40.0百万港元及发行B类股份所得款项约2500.0港元,于托管账户以外持有[41] - 自上市至2023年12月31日,出售发起人权证及发行B类股份所得款项中约20.0百万港元用于结清包销佣金,约13.5百万港元用于结清发售相关开支,约3.7百万港元用于结清合规开支[41] - 截至2024年1月1日,出售发起人权证及发行B类股份尚未动用所得款项约为2.8百万港元[41] - 报告期内,约2.2百万港元用于结清合规开支,余下约0.6百万港元用作营运资金[41] 股份与权证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100100000股A类股份、25000000股B类股份、50050000份上市权证及40000000份发起人权证[7] - B类股份有换股特征,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完成时或之后可按一换一基准转换为A类股份[7] - 上市权证在公司完成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日期起30日后生效,五年或赎回或清算前到期[7] - 发起人权证在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完成后满12个月可行使,一般情况下不得转让[8] - A类股东有权按托管账户金额(不低于每股10.00港元)赎回股份,上市权证及发起人权证无赎回权[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及发行在外100,100,000股A类股份及50,050,000份上市权证[22] - 2024年6月30日发行在外的发起人权证行使价为11.50港元,加权平均余下合约年期为1.48年[24] - 公司A类股份及上市权证2022年12月23日上市,发售所得款项总额1001.0百万港元[32] - 公司A类股份每股面值0.0001港元,B类股份每股面值亦为0.0001港元[49]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 - 公司为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仍在选择及磋商潜在业务合并机会,无具约束力合并协议[7] - 公司预期最早在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完成后产生利息收入以外的经营收益[7] - 上市所得款项1001000000港元存入托管账户,仅用于完成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或满足A类股东赎回要求[8] -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目标公允市值须占公司自上市(任何赎回前)筹集资金至少80%[9] - 公司自上市起有36个月完成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否则将停止经营、赎回股份、清算解散[9] - 若公司未在规定时间完成并购交易或获存续批准,权证将到期无价值[10] - 公司拟重点关注中国新经济领域科技型公司作为业务合并目标[32] - 公司预计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将产生大量成本,资金来源多样[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除完成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外,公司无其他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具体计划[39] 财务报表编制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财务报表按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及上市规则编制[11] - 中期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法编制,权证负债按公平值计量[12] 资金问题与融资 - 管理层计划通过联席发起人贷款融资解决资金问题[13] - 贷款融资为公司提供最多10.0百万港元的营运资金信贷额度,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提取款项[38] - 公司与发起人订立的贷款融资为1000万港元无抵押[5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无独立可呈报分部,旨在促成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生效[14] - 公司于2022年4月11日根据开曼群岛法律注册成立,上市日期为2022年12月23日[49][51] - 报告期间为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52] - 公告日期为2024年8月16日,董事会含多名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52] 其他事项 - 报告期内公司无全职雇员,无员工成本确认为开支,执行董事及非执行董事无酬金[42] - 报告期内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期末无库存股份[43]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报告期内董事均遵守规定[45] - 公司在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完成前不派发现金股息,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报告期中期股息[4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董事组成,已审阅公司报告期中期业绩,认为符合会计准则等且披露适当[47] - 公司核数师未审阅或审核报告期中期业绩,报告期后无重大事项需披露[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来自B类股份换股权及发起人权证的以权益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分别约41,514,000港元及5,353,000港元[26] - 公司预计通过出售B类股份及发起人权证所得款项利息赚取非营运收入[34] - 2022年公司收到发售所得款项总额约1001.0百万港元,存入香港托管账户[37][39] - 上市时发行A类股份所得款项总额1,001,000,000港元存入托管账户,分类列作非流动资产[20]
TECHSTARACQ-Z(0785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9 07:15
公司业务 - 公司为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旨在执行与企业的业务合并[5] - 公司重点关注中国新经济领域的科技型公司作为潜在的业务合并目标[7] - 公司仍在选择和谈判潜在的业务合并机会,尚未达成具约束力的合并协议[8] - 公司将根据经营战略选择优质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作为并购目标[9] - 公司将密切关注全球和中国经济市场发展,继续寻找潜在的并购目标[10] - 公司将对潜在并购目标进行详尽的尽职调查和合理的估值[11] - 公司预期通过出售股份和发行权证所得款项赚取非经营收入[12] - 公司将继续产生与上市公司合规相关的支出以及与潜在并购交易相关的尽职调查支出[13] - 公司预期在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中产生大量成本,资金来源包括发售所得款、发行B类股份、第三方投资者投资等[14] - 公司报告期间未产生任何收益,预期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完成后将产生经营收益[15] - 公司报告期间录得约99.8百万港元的全面亏损,主要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相关费用有关[16] - 公司报告期间产生约98.9百万港元的行政开支,主要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相关费用有关[17] 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非流动资产约为1,056.2百万港元,全部为受限制银行存款[18]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流动资产约为2.8百万港元,主要来源于发行B类股份和出售发起人权证所得款[19]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流动负债约为1,094.7百万港元,主要包括应计费用和可赎回A类股份的账面值[21] - 公司收到发售所得款约1,001.0百万港元,存入香港的托管账户[23] - 公司通过发行B类股份、出售发起人权证所得款和贷款融资来满足资本需求[25] - 公司提供最多10.0百万港元的贷款融资,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提取任何款项[27]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包括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87] - 董事的履历详细信息在年度报告中[88] - 公司董事资料变动情况列于报告中[89] - 董事与公司未订立任何不得在一年内终止且无需赔偿的服务合同或委任函[92] - 公司与发起人或其附属公司未订立任何合同[94] - 公司未进行关联交易或持续关联交易[95] - 公司未订立涉及全部或重大部分业务管理和行政的管理合同[97] - 公司未向董事或其他个人支付薪酬或补偿[98] - 公司未有全职员工及员工成本[100]
TECHSTARACQ-Z(0785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5 16:30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TechStar Acquisition Corporation的收入为13千港元,行政开支为98,861千港元[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的非流动资产中受限制银行存款为1,056,239千港元,流动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04千港元[3] - 公司在2023年12月31日的淨流動負債为1,091,909,000港元,淨负债为35,670,000港元[33] - 公司在2023年12月31日的除所得税开支前亏损为99,849,000港元,其中包括核数师酬金、员工成本和董事酬金等[38] - 公司在2023年12月31日的每股基本虧損约为99,849,000港元,每股攤薄虧損与每股基本虧損相同[41]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非流动资产约为1,056.2百万港元,全部为受限制银行存款[78]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流动资产约为2.8百万港元,主要归因于发行B类股份及出售于托管账户以外持有的发起人权证的所得款项[79]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流动负债约为1,094.7百万港元,主要包括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约91.2百万港元及其可赎回A类股份的账面值1,001.0百万港元[80] 公司财务运营 - 公司經營活動中除所得稅開支前虧損为99,849千港元,營運資金變動前經營虧損为4,869千港元[4] - 公司在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完成前不会产生任何营运收入,预期最早在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完成后才会产生经营收益[75] 资金管理 - 上市所得款项总额为1,001,000,000港元已存入分隔式托管账户[15] - 公司收到发售所得款项总额约1,001.0百万港元,用途包括发行B类股份和出售发起人权证[94] - 公司尚未动用任何发售所得款项总额,先前擬定用途无变动[97] - 公司收到出售发起人权证所得款项总额约40.0百万港元,用于结清相关开支和營运资金需求[98] - 公司用约3.6百万港元结清与上市公司强制合规有关的开支,其余款项用于營运资金用途[100] 会计准则和审计 - 财务报表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和香港公司条例的披露规定编制[23] - 新订或经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将于2023年1月1日生效[24] - 公司董事预计后续应用修订和修改不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28] - 财务报表已根据历史成本法编制,除非按公允值计量的金融工具[29] - 公司已经审阅了本年度的财务报表,认为符合会计准则和法规[113] - 核数师确认了财务报表中的数字,并表示同意这些数字是经过审计的[114] - 没有重大事项需要在报告期后披露[115] 股权结构 - A类股东有权按当时在托管账户中的金额按比例赎回其A类股份[16] -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目标的公允市值必须占至少80%[17] - 公司自上市结束起有36个月用于完成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18] - 上市權證的公平值在2023年12月31日约为2,503,000港元,较2022年增长约1,001,000港元[52] - 每份上市權證的公平值为1.3546港元,根据估值模型采用多种情况概率加权值[56] - B類股份的转换权每股公平值估计为10.0港元,可按一換一基準转换为A類股份[61] - 发起人权證的每份公平值为1.8059港元,根据估值模型采用多种情况概率加权值[64] 风险管理 - 公司于2023年未设立任何对冲交易或远期合约以对冲外汇风险敞口[92]
TECHSTARACQ-Z(07855)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5 06:20
公司业务及战略 - 公司为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旨在执行与一家或多家企业的业务合并[5] - 公司计划重点关注中国新经济领域的科技型公司[7] - 公司尚未选定任何特定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的并购目标[8] - 公司将根据经营战略选择优质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的并购目标[9] 财务状况 - 公司在报告期间录得约49.6百万港元的亏损和全面亏损[6] - 公司在报告期间未产生任何收益,预计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完成后将产生经营收益[15] - 公司在报告期间录得约49.6百万港元的全面亏损,主要是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相关的股份支付费用所致[16] - 公司在报告期间产生约49.6百万港元的行政开支,主要是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相关的股份支付费用所致[17]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约为1,001.0百万港元,全部为受限制银行存款,主要归因于发售所得款项[18]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约为1,062.4百万港元,主要包括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以及可赎回A类股份的账面值[20]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资金主要来源包括发行B类股份及出售发起人权证所得款项以及贷款融资[22] - 公司将利用流动资金的主要来源来满足资本需求,包括发行B类股份及出售发起人权证所得款项以及贷款融资[24] 股权结构 - Fortune Opportunity Fund持有公司股份37,478,375股,占比37.44%[40] - Fountainhead Partners Fund持有公司股份9,350,000股,占比9.34%[41] - Cinda Sinorock Global持有公司股份9,336,250股,占比9.33%[42] - United Strength Honor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7,590,000股,占比7.58%[43] - CNCB AM TS持有公司股份5,950,000股,占比5.94%[43] - CNCB AM TS持有B类股份8,750,000股,占比35.00%[44] - ZCL TechStar持有公司股份3,750,000股,占比15.00%[44]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25,100,000股,包括100,100,000股A类股份和25,000,000股B类股份[46] - 发起人权证最多可行使合共17,000,000股A类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13.59%[47] 公司治理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的企业治理守则作为自身的企业治理守则,并在报告期间遵守了所有适用的守则条文,除了主席与首席执行官的角色由同一人担任之外[70] - 公司已採納上市規則附錄十所載的標準守則作為其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行為守則,並禁止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併購交易完成前買賣本公司的任何上市證券[72] 公司财务报表 - TechStar Acquisition Corporation于2022年4月11日根据开曼群岛法律注册成立[81]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TechStar Acquisition Corporation的利息收入为9千港元,行政开支为49,590千港元[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TechStar Acquisition Corporation的非流动资产中受限制银行存款为1,001,000千港元,流动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630千港元[85] - TechStar Acquisition Corporation于2023年6月30日的净流动负债为1,033,784千港元,净负债为32,784千港元[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TechStar Acquisition Corporation的股本为3千港元,累计虧損为1,311千港元[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5,40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有显著变化[87]
TECHSTARACQ-Z(07855)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8 16:30
公司概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TechStar Acquisition Corporation的利息收入为9千港元,行政开支为49,590千港元[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非流动资产中受限制银行存款为1,001,000千港元,流动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528千港元[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净流动负债为-1,033,784千港元,净负债为-32,784千港元[3] - TechStar Acquisition Corporation于2022年4月11日注册成立,是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目前尚未选择任何潜在业务合并目标[6] - 公司注册办事处地址位于开曼群岛[7] - 除了与设立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实体和确定收购目标相关的管理外,公司没有开展其他业务[8] - 公司已发行100,100,000股A类股份和50,050,000份上市权证,以及25,000,000股B类股份和40,000,000份发起人权证[9] - B类股份包含換股特徵,可按一換一基準转换为A类股份[11] 财务状况 - 上市所得款项总额1,001,000,000港元已存入分隔式托管账户,不会从中发放款项,除非用于完成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或符合A类股东的贖回要求[14] - A类股东有权按当时在托管账户中的金额按比例赎回其A类股份[17] -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目标的公允市值必须占本公司自上市籌集的资金至少80%[18] - 本公司自上市日期起仅有36个月用于完成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19] - 上市权证及发起人权证无赎回权或清算分配[20] - 联席发起人已同意放弃在托管账户内的任何款项的任何权利、所有权、权益或申索[21] - 若本公司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公布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包销商将放弃其应付的遞延包销佣金的权利[22] - 中期财务报表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23] - 本公司的净流动负债和净负债分别为1,033,784,000港元和32,784,000港元[30] - 管理层计划通过联席发起人提供的贷款融资来解决现金不足问题[30] - 公司于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产生任何收入[33] - 期内每股基本虧損为49,581,000港元[37] - 受限制銀行存款中存入1,001,000,000港元,已质押按年利率4.65%计息[39] - 應計費用包括支付遞延包銷佣金35,035,000港元[41] 股份及权证 - B類股份換股權的公平值估计为10.0港元[52]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发行在外的发起人权证数量为40,000,000[53] - 每份发起人权证的公平值为1.8059港元,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模型进行估值[54] - 可贖回A類股份的賬面值为1,001,000港元[44] - 上市權證将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完成后30日可行使[46] 业务计划 - 公司是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旨在与企业进行业务合并,已在联交所主板上市[56] - 公司计划重点关注中国新经济领域的科技型公司作为潜在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合并目标[58] - 公司尚未选定特定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合并目标,但将根据经营战略选择优质的目标[59] - 公司预期通过出售B类股份和发行发起人权证所得款项产生非经营收入[63] - 公司将继续产生与上市公司合规相关的支出,以及与潜在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合并交易相关的尽职调查支出[64] 风险管理 - 公司在报告期间并无重大外汇风险敞口,也未订立任何对冲交易或远期合约安排以对冲外汇风险敞口[81]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并无任何或然负债[82] 法律合规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94] - 董事会已确认各董事在报告期间一直遵守标准守则的规定[95]
TECHSTARACQ-Z(07855)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8 06:21
公司业务 - 公司为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旨在执行与一家或多家企业的业务合并[5] - 公司重点关注中国新经济领域的科技型公司作为业务合并目标[7] - 公司尚未选定任何特定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併購目标[8] - 公司将根据其经营战略选择优质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併購目标[9] - 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复苏和加速发展持乐观态度[10] - 公司预期通过出售B类股份和发行发起人权证所得款项赚取非营运收入[11] - 公司在报告期间未产生任何收益,预计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完成后才会产生经营收益[14] 财务状况 - 公司在报告期间录得约72.1百万港元的虧損[6] - 公司在报告期间录得约72.1百万港元的亏损和全面亏损,主要原因是上市开支和可赎回A类股份交易成本摊销[15] - 公司在报告期间产生了约3.9百万港元的上市开支和约64.4百万港元的可赎回A类股份交易成本摊销开支[16]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非流动资产约为1,001.0百万港元,全部为受限制银行存款,流动资产约为39.9百万港元[17]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流动负债约为1,070.7百万港元,主要包括应计费用和其他应付款项约67.4百万港元以及可赎回A类股份的账面值1,001.0百万港元[19] - 公司将利用发售所得款项和贷款融资来满足资本需求,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收到发售所得款项总额约1,001.0百万港元[21]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倪正东先生拥有20年以上的股权投资行业经验,曾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和高管职务[34] - 公司董事倪正东先生拥有工程力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以及工商管理博士学位[36] - 叶青先生是公司的执行董事兼联席首席执行官,拥有20年的投资、金融市场和银行业工作经验[38] - 叶青先生持有清华大学精密仪器学士和硕士学位[39] - 李竹先生是公司的执行董事兼联席首席运营官,负责公司运营管理,也是公司的发起人[40] - 李竹先生曾担任多家公司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涉及新能源、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41] - 陈耀超先生是公司的执行董事兼联席首席运营官,负责公司运营管理,持有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45] - 陈耀超先生持有西南交通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和中山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45] - 江君女士是公司的执行董事,负责公司业务方针和企业治理,也是清科资本的董事[46] - 江君女士持有多个学位,包括东南大学法学学士学位和阿伯泰鄧迪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48] - 刘伟杰先生是公司的非执行董事,拥有20年以上的投资、并购和企业管理经验[50] - 刘伟杰先生持有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学位和法学研究生证书,具有多个国家的法律执业资格[51] - 张敏先生是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目前还担任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成员[52] - 张先生曾在多家公司担任高管职务,包括上海合之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Greenland Technologies Holding Corporation独立董事等[53] - 张先生拥有四川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和挪威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国际商务硕士学位[54] - 薛林楠先生是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目前担任审计委员会主席[55] 股东信息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25,100,000股,包括100,100,000股A类股份和25,000,000股B类股份[110] - Fortune Opportunity Fund持有的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的29.96%[104] - CNCB AM TS持有的B类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的6.99%[108] - Zero2IPO Acquisition持有的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的3.00%[109] - 寧寶有限公司由農銀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全資擁有,農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由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擁有[112] - Cinda Sinorock Global Portfolio Limited Partnership I由Cinda Sino-Rock Investment Limited及Innotek Resources Limited分別擁有55.01%及44.99%權益[113] - United Strength Honor Limited由Hony Capital Group Limited全資擁有,Hony Group Management Limited由Hony Managing Partners Limited擁有80%權益[114] - CNCB AM TS由信銀資本全資擁有,信銀資本又由信銀投資全資擁有,中信銀行直接由中國中信有限公司擁有65.37%權益[116] - ZCL TechStar由清科資本全資擁有,清科國際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由清科創業控股的全資附屬公司清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全資擁有[117] 股东大会及公司治理 - 公司将于2023年6月8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134] - 公司将暂停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保股东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并投票的权利[135] - 公司章程未规定优先购买权,不需向现有股东提供新股份[136] - 据董事所知,持有公司股票的
TECHSTARACQ-Z(07855)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8 19:31
财务表现与亏损 - 公司2022年4月11日至12月31日期间净亏损为72,134千港元,每股亏损为3.823港元[10] - 公司2022年除所得稅開支前虧損為72,133,000港元[33] - 公司2022年每股基本虧損為72,134,000港元除以18,867,925股普通股的加權平均股數計算[50] - 公司报告期内录得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约72.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上市开支及可赎回A类股份交易成本摊销[64] - 公司报告期内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约为72.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上市开支及可赎回A类股份交易成本摊销[91] - 公司报告期内确认的公平值亏损总额为1,502,000港元,其中包括递延单日亏损67,798,000港元和公平值收益66,296,000港元[155] 现金与负债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9,921千港元,净流动负债为1,030,813千港元[4] - 公司於2022年12月31日的淨流動負債為1,030,813,000港元,淨負債為29,813,000港元[46]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流动负债约为1,070.7百万港元,主要包括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约67.4百万港元及其可赎回A类股份的账面值1,001.0百万港元[117]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并无任何借贷,故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121] 上市与股份发行 - 公司已发行100,100,000股A类股份和50,050,000份上市权证,自2022年12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4]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总额为1,001,000,000港元,已存入香港的分隔式托管账户[18] - 公司已发行25,000,000股B类股份和40,000,000份发起人权证,未在联交所上市[14] - 公司上市時發行A類股份所得款項總額為1,001,000,000港元,存入託管賬戶[51] - 公司已发行100,100,000股A类股份及50,050,000份上市权证[75] - 公司发行可赎回A类股份所得款项为1,001,000千港元,扣除交易成本后净额为936,628千港元[76] - 公司已发行25,000,000股B类股份及40,000,000份发起人权证,总认购价分别为3,000港元及40,000,000港元[83] - 公司于2022年12月23日完成A类股份及上市权证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70]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 - 公司预计最早在完成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后才会产生利息收入以外的经营收益[7] - 公司尚未选择任何潜在业务合并目标,也未与任何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目标进行实质性讨论[13] - 公司上市权证将在完成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后30日生效,有效期为五年[16] - 公司自上市結束起僅有36個月用於完成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併購交易[41] - 公司预期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日期为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预期到期日为并购日期后5年[57] - 公司预期最早在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完成后才会产生经营收益[67] - 公司尚未选定任何特定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目标,也未与任何潜在目标进行实质性讨论或订立具约束力协议[158] 成本与开支 - 公司行政开支为2,373千港元,上市开支为3,887千港元[10] - 公司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2,318千港元,其中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为2,318千港元[29] - 公司上市開支總額為68,259,000港元,其中3,887,000港元歸因於發行上市權證及發起人權證[52]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并无全职雇员,因而在报告期间并无任何员工成本确认为公司开支[130] 资金与收入 - 公司2022年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1,091,000港元[33] - 公司预期通过出售B类股份及发行发起人权证所得款项产生的利息赚取非营运收入[66] - 公司发行B类股份及发起人权证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5百万港元[95] - 公司贷款融资提供最多10.0百万港元的营运资金信贷额度,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提取任何款项[98] - 公司出售发起人权证所得款项中,约20.0百万港元用于支付包销佣金,约13.5百万港元用于支付其他费用及开支[103] - 公司收到发售所得款项总额约1,001.0百万港元,已存入位于香港的托管账户[118] - 公司收到出售发起人权证所得款项总额约40.0百万港元,该款项在托管账户以外持有[129] 投资与资产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非流动资产约为1,001.0百万港元,全部为受限制银行存款[93]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流动资产约为39.9百万港元,主要来自出售发起人权证所得款项[93] - 公司并无持有任何重大投资,亦无作出任何有关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重大收购或出售[122] 未来展望与策略 - 公司计划重点关注中国新经济领域的科技型公司,包括创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医疗保健等行业[113] - 公司预计在评估潜在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目标及执行交易时会产生大量成本,计划使用多种资金来源完成交易[115] - 公司对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及加速发展持乐观态度,将继续筛选具有巨大潜力的潜在优质并购目标[89] - 公司认为其有充足的财务资源,可满足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完成前的持续资本需求[120] 其他 - 公司B类股份包含換股特徵,可按一換一基準轉換為A類股份[38] - 公司預計日後應用新訂或經修訂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不會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45] - 公司上市权证的行使价为11.50港元,赎回门槛价为20.00港元[62] - 公司上市权证的预期波幅为22.05%至22.57%,无风险利率为3.36%至3.40%[62] - 公司上市权证的公平值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模型计算,每份上市权证公平值为1.3546港元[82]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上市权证的公平值約為1,502,000港元,確認公平值收益66,296,000港元[55] - 公司使用蒙地卡罗模拟模型进行上市权证的估值,认为该模型适用于具有大量输入数据及不确定性的复杂系统[156] - 每股B类股份转换权的公平值估计为10.0港元,基于A类股份的单位发行价每股10.0港元[157] - 公司董事会在报告期内包括执行董事倪正东、叶青、李竹、陈耀超及江君,非执行董事刘伟杰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张敏、薛林楠及李卫锋[165] - 公司于2022年4月11日注册成立,报告期间为2022年4月11日至2022年12月31日[172] - 公司与发起人订立的贷款融资为10.0百万港元无抵押贷款[170] - 公司不会在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完成前派付任何现金股息,且董事会已议决不建议派发报告期间的任何末期股息[135]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标准守则作为其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145] - 公司将于2023年6月8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期间将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