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元宇宙集团(08072)
搜索文档
罗马元宇宙集团(08072)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3-08-14 16:34
财务表现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收入约为11.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4.2%[5]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约为3.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每股基本虧損为0.56港仙[5]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收入为11,58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494千港元减少[7]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未經審核簡明綜合全面收益表显示期間虧損及全面虧損總額为3,363千港元[7]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未經審核簡明綜合權益變動表显示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總額为337,534千港元[8] - 本集团在本期间提供的评估及顾问服务收入较上一期减少39.3%,主要因香港投资市场不景气导致併购活动减少;融资服务利息收益也下降20.0%,主要由于贷款规模减少[28] - 本期间内,其他收益、其他收入及虧損由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三十日止三个月约3.5百万港元减少5.8%至约3.3百万港元[30] - 本集团的财务成本由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三十日止三个月约1.5百万港元增加约39.9%至约2.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利率持续上升所致[33]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约为3.9百万港元,较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三十日止三个月增加0.8百万港元,主要由收入减少和财务成本增加所致[35] 业务范围 - 本公司为投资控股,主要从事提供评估及顾问服务、融资服务及证券经纪、配售及包销与投资顾问及资产管理服务[9] - 本集团主要业务包括提供评估及顾问服务、融资服务、证券经纪、配售、包销、投资顾问和资产管理服务[18] 未来展望 - 本集团銳意成為香港龍頭評估及顧問服務供應商,将继续探索扩大顾问服务范围,探索各种并购机会及业务合作[42] - 预期加息环境导致市场气氛低迷,阻碍本集团的并购机会及提供评估及顾问服务的发展及增长,但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政策将为香港金融带来新机遇[43] 其他信息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没有收到任何关于股份或相关股份持有情况的通知[50] - Aperto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的29.91%[48] - 公司董事会认为由同一人兼任主席和行政总裁可以提供强大的领导,并且不会削弱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权力平衡[58]
罗马元宇宙集团(08072)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3-08-10 19:02
公司财务状况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收入约为11.6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4.2%[9]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约为3.9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1百万港元有所增加[9]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每股基本虧損为0.56港仙[9]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未宣派任何股息[9]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收入为11,58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494千港元有所下降[11]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期間虧損及全面虧損總額为3,36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129千港元有所增加[11]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每股基本虧損为0.56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0.46港仙有所增加[11] - 公司提供评估及顾问服务贡献约占总收入的38.3%,服务费收益下降39.3%至约4.4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香港投资市场不景气导致併购活动减少和项目数量减少所致[32] - 證券經紀、配售及包銷与投资顾问服务分部所产生收益大幅增加至约2.3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投资美国股市气氛活跃所致[33] - 公司的其他收益、其他收入及虧損主要包括银行利息收益、开支償款、管理费收益、政府补助、出售已全数折旧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其他营销服务收益,本期间减少5.8%至约3.3百万港元[34] 公司经营范围 - 本公司为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提供评估及顾问服务、融资服务、证券经纪、配售及包销、投资顾问及资产管理服务[13] - 公司收购了一家从事电子游戏开发业务的独立第三方公司的0.32%股权,最新项目名为「Capverse」,为一项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发的Web3「边玩边赚」游戏[29] - 公司计划扩大业务以从事虚拟资产相关服务,待取得必要监管批准后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服务[48] 公司财务支出 - 员工福利开支为8,260千港元,较上一期减少了17.2%[24] - 除所得税前虧損中,顾问费为4,164千港元,较上一期增加了122.3%[24] - 财务成本为2,112千港元,较上一期增加了39.8%[25] - 公司的员工福利开支较上期间减少17.1%,主要由于人数减少所致,公司重视专业及管理团队的贡献,并派发花红以留聘高资历人士[35] - 公司财务成本由上期间增加39.9%至约2.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利率持续上升所致[37] - 公司的其他开支较上期间减少9.6%,主要原因是汇兑亏损减少超出咨询费用增加的影响[38] 公司股东情况 - 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有公司股份,余季华先生持有公司股份数量为17,540,000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50%[49][50] - 主要股东Aperto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数量为210,000,000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9.91%[52] - 公司未进行股份回购或出售,也未有董事进行证券交易[55] - 公司已制定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董事会确认董事们遵守了相关规定[56][57] 公司治理情况 - 公司致力于维持和达到企业治理常规的最高标准,董事会和管理层注重高质量董事会的组成和健全企业文化[58] - 公司董事会主席和行政总裁由同一人兼任,董事会认为这种架构有助于提供强大的领导和更有效率的业务决策[62] - 公司已辞任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导致审计委员会成员不足,公司将尽快寻找合适人选填补空缺以符合规定[63][64] - 本公司管理层未涉及与公司业务相关的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66] - 董事及其关联方未从事与公司业务构成竞争或可能构成竞争的业务[67] - 審核委員會由两名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和报告[68]
罗马元宇宙集团(0807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6-29 17:40
公司业务及发展 - 本年度收入约为61.4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下降约32.8%[16] - 公司出售持续亏损的全资附属公司的部分股权,优化公司架构,为公司带来潜在业务合作和机会[17] - 公司计划继续扩大顾问服务范围,保持在香港评估和顾问行业的领先地位[12] - 公司将继续探索并购机会和业务合作,以巩固在香港评估和顾问业界的市场地位[12] - 预期“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政策将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枢纽创造新机遇[13] - 公司已向香港证监会提交申请,扩大业务以从事虚拟资产相关活动,以提供更多元化服务[14] - 公司将继续监察牌照申请状况,寻求新机会,实现增长和盈利能力,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14] 公司治理 - 公司高级管理层致力于维持并达到最高标准的企业治理常规[66] - 公司已遵守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行为守则,且條款不比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规定的交易标准更宽松[68]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系[70]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向公司发出年度确认书,符合GEM上市规则第5.09条的独立人士标准[71] - 董事会负责领导和监控公司,专注于制定整体策略、批准发展计划和预算、监督财务和运营表现[72] - 公司有最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GEM上市规则要求[73] 财务状况 - 本集团提供评估及顾问服务为总收入贡献约61.4%,服务费收入由上年度的64.0百万港元减少41.1%至37.7百万港元[20] - 本集团提供融资服务为总收入贡献约37.9%,利息收益由上年度的25.2百万港元轻微减少7.6%至23.2百万港元[21] - 其他收益、其他收入及虧損由上年度的8.7百万港元下降46.6%至4.6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汇兑损失、政府补贴和管理费收益等因素[23] - 员工福利开支较上年度减少约16.1%,主要由于出售附属公司所致[24] - 财务成本由上年度的约4.4百万港元增加62.4%至7.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增加银行借贷和利率上升[26]
罗马元宇宙集团(0807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21 19:1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羅馬(元宇宙)集團有限公司,注册地在开曼群岛[10] - 公司股份于2013年2月25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GEM上市[11] 财务表现 - 本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减至约61.4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32.8%[5] - 本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每股基本虧損均为0.04港元[5] - 本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全年虧損及全面開支總額为29,754千港元[6] - 本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流动资产净值为282,761千港元[7] - 本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资产淨值为340,897千港元[8] 财务报告准则 - 本年度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发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12] - 未来可能影响公司财务报表的修订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第10号、第16号等[13] - 公司董事预期其他新订和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不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14] 业务范围 - 本集团主要业务包括提供评估及顾问服务、融资服务、证券经纪、配售及包销与投资顾问及资产管理服务[27] - 2023年香港财务报告范围内来自客户合同收入分析:评估及顾问服务37,737千港元,融资服务23,242千港元,证券经纪、配售及包销与投资顾问及资产管理服务406千港元[27] 资产情况 - 二零二三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600千港元,为10,000千港元[45] - 投资物业的估值采用直接比较法,基于公认市场交易为最佳指标[46]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投资物业价值为10,000,000港元已抵押给银行借款9,131,000港元[49] 财务风险 - 流动资金及财务资源主要依赖本身營運資金和銀行借貸[101] - 銀行借貸總額增加至58.3百萬港元,以美元和港元計值[103]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未来展望是成为香港龙头评估及顾问服务供应商,继续探索扩大顾问服务范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保持增长[120] - 公司已向香港证监会提交申请,拟从事虚拟资产相关活动,扩大业务以提供更多元化服务,寻求新商机以实现增长和盈利[122]
罗马元宇宙集团(08072)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02-14 16:31
财务状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收入约为44.4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3.6%[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虧損约为2.4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虧損增加[5]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每股基本虧損为0.35港仙[5] - 未经审计的簡明綜合全面收益表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和九个月的收入分别为44,373千港元和66,851千港元[6] - 未经审计的簡明綜合全面收益表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和九个月的虧損分别为2,386千港元和115千港元[6] - 未经审计的簡明綜合權益变动表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股份獎勵計划股本为7,021千港元[7] - 未经审计的簡明綜合權益变动表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擁有人應佔全面虧損總額为2,407千港元[7] - 未经审计的簡明綜合财务报表于2023年2月9日获董事会批准和授权刊发[9] - 未经审计的簡明綜合财务报表遵循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和香港法例第622章公司条例的披露规定[10] 业务情况 - 本集团主要业务包括提供评估及顾问服务、融资服务、证券经纪、配售、包销、投资顾问和资产管理服务[17] - 2022年评估及顾问服务收入为7,969千港元,较2021年下降43.2%;证券经纪、配售、包销、投资顾问和资产管理服务收入为221千港元,较2021年增长179.7%;提供融资服务的利息收益为5,764千港元,较2021年下降3.6%[1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其他收入总额为9,477千港元,较2021年增长305.6%[19] 成本支出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本集团的工资及薪金支出为28,757千港元,较2021年下降15.1%[21] - 2022年度的财务成本包括银行借贷利息1,909千港元,较2021年增长33.8%[24] 公司发展 - 公司致力成为香港龙头评估及顾问服务供应商,继续探索扩大顾问服务范围以保持增长[45] - 预期“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政策将为公司创造新机遇[46] - 公司将继续采取措施以减少COVID-19传播风险,并相信未来融资服务将更为稳固[47] 其他事项 - 公司已完成出售百升控股有限公司和Fantastic Adventure Holdings Limited的股份交易[48] - 公司在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九个月内未进行其他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50] - 公司未进行任何股份贖回或购买操作[57] - 公司董事会已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58] - 公司董事会认为由一人兼任主席和行政总裁有助于提供强大的领导,并提高业务决策和策略执行的效率[63]
罗马元宇宙集团(0807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1-14 16:3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约为30.4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4.3%[3] - 2022年六个月总收入为30,419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6,301千港元下降34.3%[34] - 总分部收入同比下降34.3%至3041.9万港元[37][39] - 集团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34.3%[106] - 亏损约为3.6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利润0.8百万港元[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净亏损为357.2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76.1万港元[5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6百万港元,去年同期利润0.8百万港元[11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成本增加至3.2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4百万港元[5] - 未分配财务成本同比激增125.5%至321.1万港元[41] - 财务成本上升,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321.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42.4万港元增长125.5%[50] - 雇员福利开支同比下降13.8%至1994.7万港元[47] - 雇员福利开支减少13.8%,因出售附属公司[113] - 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19.9百万港元(2022年)较23.1百万港元(2021年)下降13.9%[144] - 顾问费开支大幅下降,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297.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244.2万港元下降76.1%[49] - 专业费开支显著减少,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82.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90.9万港元下降90.7%[49] - 折旧摊销微降2.0%[114] - 其他开支减少30.1%,与收入降幅一致[118] - 已付利息支出为885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52千港元增长251.2%[17] 各业务线表现 - 评估及顾问服务收入为17,993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2,295千港元下降44.3%[34] - 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服务收入为173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694千港元大幅下降89.8%[34] - 融资服务利息收益为12,253千港元,与2021年同期的12,312千港元基本持平,微降0.5%[34] - 公司证券经纪、配售及包销与投资顾问服务分部收入同比下降44.3%至1799.3万港元[37][39] - 融资服务分部业绩同比增长8.8%至1187.3万港元[37][39] - 资产管理服务分部收入暴跌89.8%至17.3万港元[37][39] - 评估及顾问服务收入减少44.3%至18.0百万港元,占总收入59.2%[110] - 融资服务利息收益稳定为12.3百万港元,占总收入40.2%[110] - 证券经纪及投顾服务收益减少至0.2百万港元,降幅88.2%[110] - 评估及顾问服务收入同比减少15.9百万港元,导致亏损[11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从2021年同期的77,666千港元改善至2022年的7,985千港元,降幅达89.7%[17]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971千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8,664千港元现金流出,改善幅度达157.4%[17]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4千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74,441千港元现金流入,下降幅度达100.2%[1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5,285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1,521千港元下降54.1%[17] - 银行借贷所得款项净额为9,604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7,000千港元增长37.2%[17]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至5.9百万港元,较期初9.1百万港元下降[8]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5.3百万港元(2022年9月30日)和8.4百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12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资本支出为2.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7万港元下降80.4%[58] 资产和债务状况 - 应收购款及利息为397.9百万港元,占资产主要部分[8][10] - 计息借贷增至89.7百万港元[8][10] - 资产净值为362.1百万港元,较期初365.7百万港元略有下降[10] - 累计亏损增至279.5百万港元[13] - 综合资产总额微增0.05%至48.55亿港元[41] - 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为6.385亿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2.406亿港元,拨备覆盖率为37.7%[65] - 应收贷款及利息中即期部分为2.576亿港元,较期初增长11.9%[68] - 应收贷款及利息中1至5年到期部分为1.403亿港元,较期初下降9.2%[68] - 应收贸易款项总额为449.9万港元,较期初下降47.6%[70] - 应收贸易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368.7万港元,拨备覆盖率为82.0%[70][72] - 应付贸易款项总额为148.5万港元,较期初增长16.4%[77] - 租赁负债现值为232.9万港元,较期初下降49.4%[81] - 计息借贷总额为8968.6万港元,其中银行借贷5881.6万港元[85] - 银行借贷非即期部分为162.2万港元,占银行借贷总额的2.8%[85] - 银行借贷总额为49,212,000港元,以银行存款52,106,000港元作抵押,利率为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0.9厘[88] - 新增银行借贷9,604,000港元,以投资物业及保险转让抵押,利率为香港同业拆息加1.5厘至4厘[88] - 其他借贷金额为30,870,000港元,无抵押,年利率介于5厘至15厘[90] - 已偿还抵押借贷6,565,000港元,年利率12.0厘[90] - 公司净流动资产为204.9百万港元(2022年9月30日)和188.3百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129] - 已抵押银行存款为52.1百万港元(2022年9月30日)和56.6百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129] - 流动比率为2.7(2022年9月30日)和2.6(2022年3月31日)[129] - 银行借贷总额为58.8百万港元(2022年9月30日)较49.2百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增长19.5%[130] - 其他借贷为30.9百万港元(2022年9月30日)较37.4百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下降17.4%[130] - 资产负债比率为0.25(2022年9月30日及2022年3月31日)[130]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0.6百万港元[5]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为减少600万港元(上年为增加100万港元)[37][39]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60万港元,从期初1060万港元降至期末1000万港元[59] 其他收益和损失 - 其他收益从1.1百万港元增至6.0百万港元,主要因出售资产及政府补贴[111] - 政府补贴收入大幅增长至136.6万港元(上年为6万港元)[45] - 汇兑净亏损增加,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599.2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87.5万港元[49] - 拨回应收贷款减值亏损净额锐减90.6%至80.2万港元[37][39] - 所得税开支为3.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所得税抵免4.7万港元[52] 每股和股份相关数据 - 每股基本亏损为0.52港仙[3] - 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加权平均股份数为684,542千股,较去年同期的657,641千股增长4.1%[55][56] - 公司通过供股发行526,561,245股股份,认购价为每股0.125港元[9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702,081,660股,面值0.01港元[93] - 旧购股权计划下9,842,908份购股权(供股调整后)已于2022年6月18日失效[96] - 股份奖励计划动用2,574,000港元收购17,540,000股股份[99] - 购股权行使价经调整后为1.23港元,初始行使价为0.064港元[149] - 股份奖励计划持有17,54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2.50%[152][155] - 已发行股份总数702,081,660股[157][161] - 股份奖励计划年度认购股份上限为已发行股份总数10%[151] - 单个雇员获授股份上限为已发行股份总数1%[151] - 报告期内未授出或行使任何购股权[150] - 报告期内未购买或出售任何上市股份[16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决定不派发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股息[53] - 2017年供股款项未动用余额55.9百万港元,拟于2023年3月前使用[123] 公司治理和董事信息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兼任违反企业管治守则C.2.1条[164] - 独立非执行董事钟文礼月薪由10,000港元降至5,000港元降幅50%[166] - 独立非执行董事高伟伦月薪由10,000港元降至5,000港元降幅50%[166]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德贤月薪由10,000港元降至5,000港元降幅50%[166] - 报告期内董事及关联方未持有重大交易权益[167] - 董事及紧密联系人未从事竞争业务[16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6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C.2.1条外所有条款[164]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2,264,000港元,其中薪金及福利占2,111,000港元[102] - 董事余季华通过受控法团持有17,540,000股股份,权益占比2.50%[155][157] - 主要股东Aperto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210,000,000股,权益占比29.91%[159] - 陆纪仁先生通过Aperto持有210,000,000股,权益占比29.91%[159][161] 雇员信息 - 雇员总数69名(2022年9月30日)较80名(2021年9月30日)下降13.8%[144] 汇率敏感性 - 人民币兑港元汇率波动10%将导致亏损变动约1.986百万港元(2022年9月30日)[139]
罗马元宇宙集团(08072)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2-08-12 16:4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13.49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9.6%[2][5] - 亏损为3.129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1.009百万港元,亏损扩大210%[2][5]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46港仙[2][5]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29.6%至1349.4万港元(2021年:1915.6万港元)[23][37]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3.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百万港元增加2.1百万港元[50] - 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7百万港元[50] - 每股基本亏损0.005港元(2022年亏损312.9万港元/加权平均股数6.845亿股)[3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评估及顾问服务收入同比下降47.0%至730.6万港元(2021年:1379.0万港元),占总收入54.1%[23][39] - 融资服务利息收入同比增长37.3%至611.2万港元(2021年:445.0万港元),占总收入45.3%[23][39] - 证券经纪及投顾服务收入同比下降91.7%至7.6万港元(2021年:91.6万港元)[23][4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成本为1.510百万港元,同比增加212.6%[5] - 雇员福利开支为9.96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2.3%[5] - 折旧及摊销为1.223百万港元,同比增加10.2%[5] - 雇员福利开支同比下降12.3%至996.4万港元(2021年:1135.7万港元)[26] - 财务成本同比增长212.6%至151.0万港元(2021年:48.3万港元)[30] - 折旧及摊销微升10.2%[45] - 财务成本增加,与新增其他借贷相符[48] 其他收益 - 其他收益为3.524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14千港元大幅增加474%[5] - 其他收益同比增长474.1%至352.4万港元(2021年:61.4万港元),主要来自政府抗疫基金补助48.8万港元及出售汽车收益126.0万港元[25] - 其他收益由0.6百万港元增加至3.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一次性收益1.3百万港元和政府补贴[43] 其他财务数据 - 累计亏损为279.053百万港元[7] - 股本为7.021百万港元[7] - 汇兑净亏损282.5万港元(2021年:收益86.1万港元)[27] - 所得税抵免1.9万港元(2021年:开支11.4万港元)[32] - 2017年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58.0百万港元,其中135.0百万港元已用于授出贷款,27.0百万港元用于投资潜在业务,33.0百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5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未动用的2017年供股所得款项为63.0百万港元,预计将于2023年3月31日前动用[54]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不宣派任何股息[2] - 董事余季华先生拥有公司2.50%的权益,通过Fast and Fabulous Company Limited持有17,540,000股[61] - 董事钟文礼先生通过配偶权益持有1,250股,约占0.00%[6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Aperto Investments Limited实益持有2.1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29.91%[64] - 陆纪仁先生通过控股公司权益间接持有2.1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29.91%[64]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702,081,660股[64] - 报告期间公司未赎回任何GEM上市股份[67] - 报告期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或出售任何上市股份[67] - 余季华先生同时担任董事会主席和集团行政总裁职务[71]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钟文礼、高伟伦、李德贤)[76]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包含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7] 运营相关费用变动原因 - 雇员福利开支减少12.3%,主要由于出售附属公司所致[44]
罗马元宇宙集团(08072)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6-29 17: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收入为91.3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轻微下跌约3.0%[32] - 公司收入同比减少3.0%至约91.4百万港元(计算得出)[3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减少19.2百万港元至34.9百万港元[43] - 流动比率2.6(2022年)vs 2.5(2021年)[51] - 公司银行借贷总额从2021年3月31日的43.2百万港元增加至2022年3月31日的49.2百万港元,增长13.9%[54] - 公司其他借贷从2021年3月31日的22.8百万港元大幅增加至2022年3月31日的37.4百万港元,增长64.0%[54] - 公司租赁负债从2021年3月31日的8.9百万港元减少至2022年3月31日的4.6百万港元,下降48.3%[54]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从2021年3月31日的0.22上升至2022年3月31日的0.25,增长13.6%[54] - 公司全职雇员人数从2021年3月31日的80名减少至2022年3月31日的62名,下降22.5%[64] - 公司雇员福利开支从2021年的42.8百万港元微增至2022年的43.4百万港元,增长1.4%[64] - 雇员购股权持有量从810.12万股增至843.68万股,增加33.56万股[193] - 其他合资格参与者购股权持有量从135.02万股增至140.61万股,增加5.59万股[19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评估及顾问服务收入下降10.6%至64.0百万港元,占总收入70.1%[34] - 融资服务利息收益增长18.6%至25.2百万港元,占总收入27.5%[34] - 证券经纪及包销服务收益大幅增长至2.2百万港元,占总收入2.4%[35] - 公司证券经纪、配售及包销与投资顾问及资产管理服务表现于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已有提升[76] - 公司评估及顾问服务在未来数年仍将作为主要收入来源[76] 成本和费用 - 雇员福利开支微升1.4%[3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期一带一路倡议及粤港澳大湾区政策将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枢纽创造新机遇[76] - 公司已推行有效监控制度包括管理架构和稳健管理制度[125] - 公司设立内部监控制度旨在对重大错误陈述或损失提供合理保证[125] - 公司采用三级风险管理方法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125] - 董事会通过审核委员会对截至2022年3月31日年度的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年度检讨[12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已检讨董事承诺执行情况并信纳获遵守[126] - 公司严格禁止未经授权使用机密或内幕消息[131] - 公司股息政策规定宣派股息须考虑集团实际及预期财务表现等8项因素[134] - 公司2022财年不派发末期股息[147] 公司治理 - 公司连续第三年获得BDO环境、社会及管治大奖中的ESG最佳表现大奖(GEM)及最佳报告大奖(GEM)[24] - 公司获得平等机会委员会认可为性别平等和家庭岗位平等的平等机会雇主[24] - 公司还荣获由Society Next Foundation颁发的2021年Inno ESG奖[24] - 公司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内所有守则条文(除偏离守则条文A.2.1外)[89]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于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内遵守证券交易规定标准及行为守则[90] - 董事会成员共5人,包括1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比例为60%[91][94] - 年度内举行8次董事会会议,所有董事出席率为100%[93] - 年度内举行1次股东周年大会,所有董事出席率为100%[93]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兼任[99] - 全体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计划,培训参与率为100%[102]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4]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业绩[104] - 公司已投购董事责任保险,承保范围按年检讨[95]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4次会议,符合每季度至少1次的要求[93][96] - 审核委员会在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了5次会议,所有成员出席率为100%[107] - 薪酬委员会在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了1次会议,所有成员出席率为100%[111] - 提名委员会在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了1次会议,所有成员出席率为100%[115] - 公司委任独立顾问作为内部审计部门以评估内部监控制度[107] - 审核委员会认为公司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制度基本符合企业管治守则C.2.1条规定[107] - 薪酬委员会负责检讨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政策并提供推荐意见[111] - 提名委员会负责检讨董事会架构、规模及组成,并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115] - 董事会已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考虑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112] - 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守则[148] 董事及关键管理人员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为余季华先生[10] - 公司执行董事余季华具备逾20年会计及融资经验[79] - 公司执行董事李尚谦自2010年1月起于集团担任项目总监[80]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钟文礼于审计及会计方面拥有逾21年经验[81]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高伟伦于英格兰、威尔士及香港拥有执业律师资格[84]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德贤拥有逾14年销售及营销经验[85] - 执行董事薪酬范围:1人位于1,000,001港元至2,000,000港元区间,1人位于2,000,001港元至3,000,000港元区间[121] - 董事及五名最高薪酬人士薪酬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5[174] 股权结构与激励计划 - 公司股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GEM上市,股份代号为8072[1][12] - 余季华先生持有公司股份1754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5%[178] - Fast and Fabulous Company作为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持有1754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2.5%[178] - 钟文礼先生通过配偶权益持有1250股公司股份,占比不足0.01%[178] - Aperto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2.1亿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29.91%[181] - 陆纪仁先生通过Aperto控制2.1亿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29.91%[181]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截至2022年3月31日为702,081,660股[178][181] - 旧购股权计划于2021年9月25日届满,未行使购股权继续有效[183] - 新购股权计划于2021年9月27日采纳,有效期10年[18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新购股权计划项下尚未授出任何购股权[183] - 新购股权计划下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上限为7020.81万股,占公司2021年9月27日已发行股份702,081,660股的10%[186] - 任何承授人12个月内行使购股权所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186] - 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授出购股权时,若12个月内发行股份超过已发行股份0.1%且总值超过500万港元需经股东批准[18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涉及984.29万股股份,相当于已发行股份约1.40%[194] - 购股权行使价经调整后为每股1.23港元,原行使价为1.28港元[193][195] - 股份奖励计划下各历年认购股份上限不得超过年初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96] - 股份奖励计划中单个雇员可获奖励股份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196] - 购股权行使期自2019年6月19日起至2022年6月18日止[195] - 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动用约257.4万港元从市场收购1754万股股份[197] - 截至报告日期未向合资格雇员授出股份奖励计划股份[197] - 公司未安排董事通过购买股份或债权证获利的安排[198] 其他财务数据 - 出售附属公司获得一次性收益3.5百万港元[38] - 流动资产净值188.3百万港元,含一般现金8.4百万港元[51] - 已抵押银行存款56.6百万港元[51] - 人民币兑港元汇率变动10%将导致公司年度亏损变动约4.7百万港元(2021年:3.5百万港元)[60] - 2021年供股筹集净额62.6百万港元,其中47.1百万港元用于增加营运资金,15.5百万港元用于偿还债务[65][66] - 2017年供股筹集净额258.0百万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仍有63.0百万港元未动用[68][69] - 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2.637亿港元[165] - 五大客户收入占总收入低于9.9%[166] - 最大供应商占顾问费总额约24.8%[166] - 五大供应商占顾问费总额约80.6%[166] - 公司已付/应付独立核数师全年业绩审计服务费用为56万港元[12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总办事处及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湾仔[10] - 公司财政年度截至2022年3月31日[23] - 公司核数师为先机会计师行有限公司[12]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及提供金融服务[144] - 公司2022年3月31日无重大或然负债(2021年:无)[59] - 公司秘书在年度内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130] - 股东特别大会通知期要求普通决议案至少14个整日特别决议案至少21个整日[137] - 公司2022财年宪章文件无重大变动[141] - 公司股本变动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30[158] - 公司储备变动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32[164] - 公司确认负责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真实公平的综合财务报表[122] 公司行动与资产处置 - 公司出售了从事提供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及其他风险咨询服务的若干附属公司[24]
罗马元宇宙集团(08072)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02-14 17:0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收入为66.85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约4.5%[3] - 同期亏损为0.045百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1.883百万港元亏损大幅收窄[3][4] - 第三季度(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收入20.550百万港元,同比减少12.9%[4]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01港仙,2020年同期为1.22港仙[3][4]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总收入为20550千港元,同比下降23.6%,2020年同期为23590千港元[17] - 公司2021年前九个月总收入为66851千港元,同比下降4.5%,2020年同期为70033千港元[17]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其他收益为1238千港元,同比下降64.0%,2020年同期为3441千港元[18]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0年同期的1.9百万港元减少至2021年的0.1百万港元,降幅约94.7%[39] - 2021年第三季度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806千港元,加权平均股份数为684,542千股[26] - 2021年前九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45千港元,加权平均股份数为669,114千股[26]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收入为66.9百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减少约4.5%[28] - 其他收益同比下降63.7%,主要由于2021年未获得政府补贴[3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确认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拨回净额,去年同期则为确认减值亏损净额[3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成本增至2.853百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1.408百万港元增长102.6%[4] - 雇员福利开支增至33.82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1%[4] - 其他收益降至2.339百万港元,同比减少63.7%[4]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雇员福利开支为10691千港元,同比增长6.8%,2020年同期为10007千港元[19]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财务成本为1429千港元,同比增长236.2%,2020年同期为425千港元[22] - 其他借贷利息2021年第三季度为1252千港元,同比增长406.9%,2020年同期为247千港元[22] - 雇员福利开支同比微升3.1%,公司为留聘高资历人士发放花红[34] - 折旧及摊销同比微升3.6%[3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评估及顾问服务收入2021年第三季度为14027千港元,同比下降23.8%,2020年同期为18415千港元[17] - 提供融资服务利息收益2021年第三季度为6444千港元,同比增长30.4%,2020年同期为4943千港元[17] - 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服务收入2021年第三季度为79千港元,同比下降66.0%,2020年同期为232千港元[17] - 评估及顾问服务收入贡献总收入的69.3%,金额为46.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4%[30] - 融资服务收入贡献总收入的28.1%,金额为18.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8.2%[30] - 证券经纪、配售及包销与投资顾问服务收入贡献总收入的2.6%,金额为1.8百万港元,同比大幅增加[32] 融资活动与资本结构 - 供股融资62.646百万港元,股本增至7.021百万港元[5] - 累计亏损增至242.459百万港元[5] - 2021年供股筹集净额约62.6百万港元,其中47.1百万港元用于增加营运资金,15.5百万港元用于偿还债务[42][44] - 2021年供股所得款项中,原计划用于业务收购及投资的5.1百万港元未动用[44] - 2017年供股筹集净额约258.0百万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其中135.0百万港元已用于授出贷款,27.0百万港元用于投资潜在业务,33.0百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47][4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17年供股所得款项中仍有63.0百万港元未动用,原因为COVID-19导致商机寻求延迟[48][49] - 公司计划于2022年12月31日前动用未使用的2017年供股所得款项63.0百万港元[48]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702,081,660股[57] 投资物业与资产变动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增加0.100百万港元,2020年同期减少1.000百万港元[4] - 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2021年第三季度为3812千港元,同比下降70.3%,2020年同期为12830千港元[20]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余季华通过受控制法团持有17,54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702,081,660股的2.50%[54][55] - 公司董事钟文礼通过配偶权益持有1,25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0%[54] - Aperto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21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29.91%[57] - 陆纪仁先生通过Aperto实际控制21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29.91%[57][58] - 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由余季华先生一人兼任[64][65]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9] - 公司确认全体董事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63] - 公司声明董事未在竞争业务中拥有权益[67] - 公司声明董事未在重大交易中存在利益冲突[66]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未就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派付任何股息[25] - 公司未提供构成GEM上市规则下须予披露交易的财务援助[4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内公司未赎回任何上市股份[62] - 公司未购买或出售任何上市股份[62]
罗马元宇宙集团(08072) - 2022 - 中期财报
2021-11-12 16:3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约46.3百万港元,与去年同期46.443百万港元相比保持稳定[3] - 利润约0.8百万港元,与去年同期0.784百万港元基本持平[3] - 公司期间利润为78.4万港元[1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46,30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46,443千港元略微下降0.3%[33] - 除所得税前综合利润为714千港元,同比下降15.1%[39] - 可报告分部利润为7,482千港元,同比下降7.6%[39] - 每股基本盈利761千港元,同比下降2.9%[5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保持0.8百万港元[109] - 公司收入为4630万港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稳定[9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利息收益570千港元,同比增长10.9%[42] - 雇员福利开支23,136千港元,同比增长1.4%[43] - 顾问费12,442千港元,同比增长119.5%[44] - 财务成本1,424千港元,同比增长44.9%[45] - 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回8,557千港元[44] - 其他收益同比下降63.4%,主要因缺少政府补贴[101] - 雇员福利开支同比微升1.4%,主要因员工人数增加[104] - 折旧及摊销同比上升6.2%[105] - 财务成本增加与新增其他借贷相符[106] - 其他开支减少8.1%主要由于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拨回净额超出专业费用及顾问费用增幅[10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评估及顾问服务收入为32,295千港元,同比增长5.7%(2020年同期:30,541千港元)[33] - 融资服务利息收益为12,312千港元,同比下降20.5%(2020年同期:15,483千港元)[33] - 证券经纪、配售及投资顾问服务收入大幅增长304.3%至1,694千港元(2020年同期:419千港元)[33] - 分部业绩显示融资服务表现最佳,贡献10,911千港元利润,而评估及顾问服务分部亏损3,139千港元[35] - 融资服务分部资产达415,131千港元,占总资产449,802千港元的92.3%[35] - 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净额转正为8,557千港元(2020年同期:计提减值4,639千港元)[35] - 评估及顾问服务收入贡献总收入的69.8%,达3230万港元,同比增长5.7%[99] - 融资服务收入贡献总收入的26.6%,利息收益为1230万港元,同比下降20.5%[99] - 证券经纪、配售及包销与投资顾问服务收入为170万港元,占总收入3.7%,同比大幅增长[100]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中所用现金净额为7766.6万港元[15]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66.4万港元[15]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444.1万港元[15] - 供股所得款项(扣除开支)为6264.6万港元[15] - 银行及其他借贷所得款项净额为1666.5万港元(700万+966.5万)[1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52.1万港元,较期初减少1188.9万港元[15] - 租赁现金流出总额为2,127千港元[75] 融资和借贷活动 - 计息借贷增至82,647千港元(对比期初65,982千港元)[8] - 供股融资净额62,646千港元(股本增加5,266千港元,股份溢价增加57,380千港元)[10] - 银行及其他借贷所得款项净额为1666.5万港元(700万+966.5万)[15] - 计息借贷82,647千港元,较期初增长25.3%[39] - 计息借贷总额从2021年3月31日的65,982千港元增至2021年9月30日的82,647千港元,增长25.3%[78] - 银行借贷从2021年3月31日的43,212千港元增至2021年9月30日的50,212千港元,增长16.2%[78][80] - 其他借贷从2021年3月31日的22,770千港元增至2021年9月30日的32,435千港元,增长42.5%[78][82] - 无抵押其他借贷利率从1.5%-5%升至5%-15%,抵押借贷利率从13.8%降至12%[82] - 银行借贷总额从2021年3月31日的43.2百万港元增加至2021年9月30日的50.2百万港元,增长16.2%[123] - 其他借贷从2021年3月31日的22.8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9月30日的32.4百万港元,增长42.1%[123]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应计负债及其他应付款项减少至32,718千港元(对比期初42,323千港元)[8]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一般账户)减少至11,521千港元(对比期初23,410千港元)[6] - 应收购贸易款项减少至9,341千港元(对比期初29,596千港元)[6] - 资产净值增至401,276千港元(对比期初340,443千港元)[8] - 公司总负债从2020年9月的60,796千港元降至2021年9月的36,512千港元,降幅达40%[35][37] - 综合资产总值528,242千港元,较期初增长11.0%[39] - 应收贸易款项总额截至2021年9月30日为9,341,000港元[64] - 证券经纪业务应付贸易款项从2021年3月31日的16,687千港元降至2021年9月30日的2,859千港元,降幅达82.9%[71] - 评估及顾问业务应付贸易款项从2021年3月31日的933千港元增至2021年9月30日的1,463千港元,增幅56.8%[71][72] - 租赁负债现值从2021年3月31日的8,906千港元降至2021年9月30日的6,862千港元,减少23.0%[74] - 已发行普通股从175,520,415股增至702,081,660股,增幅300%,主要因供股发行526,561,245股[85] - 银行借贷抵押存款从49,512千港元增至58,639千港元,增幅18.4%[80] - 流动净资产从199.7百万港元降至184.5百万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3.4百万港元降至11.5百万港元[122] - 已抵押银行存款从49.5百万港元增至58.6百万港元[122] - 流动比率保持2.5不变[122] - 租赁负债从2021年3月31日的8.9百万港元减少至2021年9月30日的6.9百万港元,下降22.5%[123] - 资产负债比率(租赁负债总额加计息借贷除权益总额)为0.22[123] 投资和公允价值变动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增加100千港元(去年同期减少1,000千港元)[4]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亏损144.5万港元[12] - 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为15千港元,全部归类为第2层级估值[27] - 购股权估值采用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使用105.22%的预期波幅作为重大不可观察输入数据[28]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增加截至2021年9月30日为100,000港元[56] - 投资物业账面值截至2021年9月30日为10,100,000港元[58] - 应收贷款及利息账面总值截至2021年9月30日为642,217,000港元[60] - 应收贷款及利息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截至2021年9月30日为234,081,000港元[60] - 应收贷款及利息年利率范围为6%至48%[60] - 应收贸易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截至2021年9月30日为9,411,000港元[66] 资本和股本变动 - 股本由135万港元增至175.5万港元,主要因配售及购股权行使[12] - 股份溢价账户由56990.9万港元增至57973.8万港元[12]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入总成本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107,000港元[54] - 第二批购股权下有9,842,908份购股权(供股调整后)未行使且可予行使[87] - 第二批购股权公允值为211.6万港元,第三批为121.7万港元[87] - 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动用257.4万港元收购1754万股股份[91] - 2021年供股筹资净额62.6百万港元其中45.2百万港元用于增加营运资金15.5百万港元用于偿还债务[112] - 2021年供股未动用款项1.9百万港元拟于2022年3月31日前动用[113] - 2017年供股筹资净额258.0百万港元其中135.0百万港元已用于授出贷款27.0百万港元用于投资潜在业务[115] - 2017年供股未动用款项63.0百万港元拟于2022年3月31日前动用[116] - 尚未行使购股权总数从2021年4月1日的9,451,429份增至2021年9月30日的9,842,908份[137] - 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于报告期内动用约257.4万港元从市场收购1754万股股份[14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702,081,660股[143][148] - 股份奖励计划年度认购上限不超过年初已发行股份总数10%[141] - 单个雇员获授股份上限不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1%[14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人民币兑港元升值10%将使公司利润增加约4.815百万港元,贬值10%将使利润减少约4.815百万港元[131]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资本承担及重大投资[124][126][130] - 短期租赁承担为84,000港元[124] 公司治理和人员 - 公司全职雇员人数从2020年9月30日的79名增加至2021年9月30日的80名[134]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20年9月30日的22.8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9月30日的23.1百万港元,增长1.3%[134] - 董事长与行政总裁职位由余季华一人兼任[155] - 报告期内未发生涉及董事的重大关联交易[15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及报告日期,公司董事及紧密联系人未从事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或利益冲突的活动[157] - 公司审核委员会于2011年9月26日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60]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钟文礼(主席)、高伟伦及李德贤[160]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中期财务报表及本报告[160] - 公司执行董事为余季华(主席兼行政总裁)及李尚谦[161]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钟文礼、高伟伦及李德贤[161] - 报告发布日期为2021年11月10日[161] - 报告涵盖期间为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157][161] - 公司采纳举报政策供雇员及利益相关者以保密方式举报不当事宜[160] - 审核委员会负责检讨集团财务制度、会计政策及财务申报程序[160] 股东信息 - 董事余季华通过受控制法团持有1754万股股份,占总股本2.50%[143] - 主要股东Aperto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2.1亿股股份,占总股本29.91%[146] - 股东陆纪仁通过控股公司持有2.1亿股股份,占总股本29.91%[146] - 报告期内公司未进行任何股份回购或赎回操作[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