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泰裕集团(08081)

搜索文档
恒泰裕集团(0808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22:23
2024 Annual Report 年報 2024 ai174583218819_8081 HANG TAI YUE GP-2024AR-Cover-16.3mm-output.pdf 4 28/4/2025 17:23:08 CHARACTERISTICS OF GEM OF 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 ("STOCK EXCHANGE") GEM has been positioned as a market designed to accommodate small and mid-sized companies to which a higher investment risk may be attached than other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Stock Exchange. Prospective investors should be aware of the potential risks of investing in such companies and should make the decision ...
恒泰裕集团(0808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2:4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约为6830万港元,较上年度增加5.9%[6] - 本年度亏损约为8750万港元,上年度溢利约为1250万港元[6]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发现金股息[6]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及已终止经营业务总收入为6.8328亿港元,较2023年的6.4587亿港元增长5.8%[20][23]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8.7536亿港元,而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1.2452亿港元[20][23] - 2024年折旧及摊销总额为1.257亿港元,较2023年的1.1919亿港元增长5.5%[20][23] - 2024年公司资产总值为36.9409亿港元,较2023年的44.1502亿港元减少16.3%[24][25] - 2024年公司负债总额为14.6137亿港元,较2023年的12.4522亿港元增加17.4%[24][25]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本年度亏损87,562千港元,2023年溢利12,644千港元[36]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公司股东应占亏损81,732千港元,2023年溢利16,173千港元[36] - 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公司股东应占亏损5,830千港元,2023年亏损3,529千港元[36] - 2024年公司亏损约87,536,000港元(2023年:溢利12,452,000港元),主要因未确认2023年视作出售附属公司收益约72,145,000港元及确认2024年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约29,567,000港元(2023年:约8,558,000港元)[5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约为3.69409亿港元,2023年为4.41502亿港元[8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股东权益约2.23276亿港元,2023年为3.17506亿港元[8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0.40倍,2023年为0.28倍;债务净额相对股本比率为0.56倍,2023年为0.34倍[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为3863.5万港元,2023年为3773.2万港元,增幅约2.4%[96]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发末期股息,2023年也无[99]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68328千港元,上年度为64530千港元[7] - 销售成本为10890千港元,上年度为9613千港元[7] - 行政开支为83759千港元,上年度为83721千港元[7] - 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为1581千港元,上年度为175千港元[7] - 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2459千港元,上年度为280千港元[7] - 本年度其他全面亏损为6668千港元,上年度其他全面收益为25856千港元[8] - 本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94204千港元,上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38308千港元[8]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亏损)╱收益总额为亏损94,230千港元,上一年为收益38,500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亏损94,204千港元,上一年为收益38,308千港元[9]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盈利为亏损1.70港仙,上一年为盈利0.24港仙[9]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22,161千港元,2023年为296,752千港元;流动资产总值2024年为147,248千港元,2023年为144,750千港元[10]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138,521千港元,2023年为95,958千港元[10] - 2024年流动资产净额为8,727千港元,2023年为48,792千港元;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2024年为230,888千港元,2023年为345,544千港元[11]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7,616千港元,2023年为28,564千港元;资产净值2024年为223,272千港元,2023年为316,980千港元[11] 各地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香港外部客户持续经营业务收入6202千港元,2023年为5814千港元;2024年澳洲为62126千港元,2023年为58773千港元[27] - 2024年香港特定非流动资56195千港元,2023年为97145千港元;2024年澳洲为164907千港元,2023年为166361千港元[27]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提供酒店及相关服务收入35169千港元,2023年为34473千港元;2024年酒店业务销售餐饮收入26957千港元,2023年为24300千港元[29] - 2024年贷款利息收入6164千港元,2023年为5709千港元;2024年来自按公平值透过损益列账之金融资产的股息收入38千港元,2023年为48千港元[29]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7431千港元,2023年为2289千港元[29] - 2024年销售存货成本10447千港元,2023年为9377千港元;2024年提供服务成本443千港元,2023年为236千港元[34] - 2024年核数服务酬金923千港元,2023年为1135千港元;2024年其他服务酬金229千港元,2023年为291千港元[34]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8768千港元,2023年为8055千港元;2024年使用权资产折旧3802千港元,2023年为3864千港元[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酒店及相关服务和餐饮销售分部收入约6212.6万港元,较2023年的5877.3万港元增加约335.3万港元或约6%[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借貸業務利息收入约6,164,000港元,2023年为5,709,000港元[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應收貸款及利息減值虧損撥備约1,581,000港元,2023年为175,000港元[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資產投資業務分部虧損约50,592,000港元,2023年为31,631,000港元[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按公平值透過損益列賬之金融資產公平值虧損约29,567,000港元,2023年为8,558,000港元[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分佔聯營公司虧損约20,573,000港元,2023年为14,692,000港元[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按公平值透過其他全面收益列賬之金融資產公平值虧損约885,000港元,2023年为公平值收益28,054,000港元[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應佔Luck Key投資全面虧損總額约17,345,000港元,2023年为12,521,000港元[74] 应收贷款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应收贷款为43,343千港元,2023年为50,897千港元[39] - 2024年应收贷款利息为280千港元,2023年为569千港元[39] - 2024年减值为2,218千港元,2023年为637千港元[39] - 应收贷款按固定年利率12%至12.5%计息,2023年为10.5%至12%[41] - 2024年一项账面价值约15,283,000港元应收贷款以上市股份作抵押,2023年为19,000,000港元[41] - 2024年12月31日预期信贷亏损率为7.74%-7.85%,账面总值43,623千港元,预期信贷亏损2,21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预期信贷亏损率为1.18%-1.31%,账面总值51,466千港元,预期信贷亏损637千港元[49] - 2024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约15,283,000港元的应收贷款及利息分类为第3阶段(2023年:无),其他应收贷款及利息分类为第1阶段(2023年:第1阶段)[49] - 2024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约15,283,000港元(2023年:19,000,000港元)的应收贷款及利息以市值高于贷款账面价值的上市股份作抵押,集团未确认亏损拨备[50]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应收账款亏损拨备无变动[51] - 应收贷款及利息亏损拨备:2023年1月1日为462千港元,确认减值亏损175千港元后,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1月1日为637千港元,再确认减值亏损1,581千港元后,2024年12月31日为2,218千港元[52] 应付账款及负债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4,842千港元(2023年:5,091千港元),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28,289千港元(2023年:29,281千港元)[53] - 2023年额外诉讼拨备4,819千港元,视作出售附属公司后终止确认诉讼拨备51,982千港元,2024年无相关情况[53] - 2024年12月31日须于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之借贷约为9554.6万港元,2023年为3843.9万港元,平均年利率8.3%(2023年:7.7%)[80] - 2024年12月31日借贷总额中约75%(2023年:89%)以澳元计值,约25%(2023年:11%)以港元计值[8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额度为约1.04392亿港元,2023年为8991万港元,已动用额度中约1.03091亿港元,2023年为6595.9万港元[80] - 2024年固定利率借贷平均实际年利率为10.6%,2023年为9.5%;浮动利率借贷平均实际年利率为7.3%,2023年为7.4%[8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若干借贷融资以永久业权土地、楼宇及汽车约7561.1万港元抵押,2023年12月31日以永久业权土地及楼宇约8516.2万港元抵押[8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也无[95] 股本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法定股本: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法定股本为20,000,000,000股,对应2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款方面,2023年1月1日为5,336,235,108股(53,362千港元),2023年购回及注销180,200,000股(1,80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为5,156,035,108股(51,560千港元)[56]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盈利的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156,035,108股,2023年为5,260,699,218股[36] 酒店业务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通过位于澳洲亚拉河谷的博尔基尼从事酒店业务,其拥有29公顷永久业权土地、7公顷葡萄园、70间豪华客房及多种设施[58][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葡萄酒俱乐部”约有1500名成员加入[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博尔基尼入住率约72%,较2023年的74%减少约2%[61] - 博尔基尼拥有70间豪华客房、一间餐厅、一个酒窖及日间水疗中心[61] - 博尔基尼餐厅连同现有宴会中心可接待约270名顾客,“葡萄酒俱乐部”已有约1500名成员加入[77] - 物业、厂房及设备翻新博尔基尼花费15166千港元[88] 公司投资及股权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6月
恒泰裕集团(0808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11-11 17:44
Luck Key投资 - 公司投资于Luck Key的账面值为30,707,000港元,占资产总值约7.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应占Luck Key投资亏损额为9,580,000港元[2] - 中期报告第30页中披露的Luck Key投资账面值和亏损额存在误差,已进行澄清[2] 中期报告 - 中期报告中的其他资料维持不变[3] 公司董事会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一名非执行董事、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
恒泰裕集团(08081)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27 21:12
收入与成本 - 收入为38,07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1%[6] - 销售成本为5,57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4%[6] - 行政开支为41,34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0%[6] - 酒店及相關服務收入为32,95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1,562千港元增长4.4%[21][23] - 网络媒体提供服务收入为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3千港元大幅下降[21][23] - 借貸業務收入为5,11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665千港元增长91.9%[21][23] - 資產投資業務收入为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0千港元持平[21][23] 利润与亏损 - 除税前亏损为23,712千港元,去年同期盈利为46,664千港元[6] - 期内亏损为23,712千港元,去年同期盈利为46,664千港元[6]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46港仙,去年同期每股盈利为0.87港仙[7] - 股東應佔期內虧損为23,672千港元,去年同期盈利为46,743千港元[7] - 非控股權益應佔期內虧損为40千港元,去年同期虧損为79千港元[7] - 公司期内亏损为23,71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盈利46,664千港元大幅下降[21][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东应占期内亏损为23,672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盈利为46,743千港元[31]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91,26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96,752千港元有所减少[8] - 流动资产总额为136,85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4,750千港元有所减少[8] - 流动负债总额为86,74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5,958千港元有所减少[9] - 流动资产净额为50,11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8,792千港元有所增加[9] - 资产净额为291,39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16,980千港元有所减少[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291,39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16,980千港元有所减少[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本及储备总额为291,96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17,506千港元有所减少[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控股权益为56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26千港元有所增加[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亏损为945,42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82,939千港元有所增加[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综合储備为240,402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297,428千港元有所减少[11] - 公司总资产为428,124,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41,502,000港元有所减少[9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35,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569,000港元大幅减少[90] - 一年内到期的借款为24,799,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8,439,000港元有所减少[90] - 借款利率范围为7.23%至11.00%,其中19%为固定利率[90] - 资产负债比率为0.32倍,较2023年12月31日的0.28倍有所增加[90] - 净债务与股本比率为0.43倍,较2023年12月31日的0.34倍有所增加[90] - 股东权益为291,962,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17,506,000港元有所减少[91] - 固定利率借款为13,906,000港元,浮动利率借款为60,853,000港元[91] - 借款中87%以澳元计值,13%以港元计值[91] - 借款的实际利率范围为固定利率10.00%至11.00%,浮动利率7.23%至7.40%[94] 现金流量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6,361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为-23,962千港元[12] - 投资活动所耗现金流量净额为-15,298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为34,669千港元[12]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3,832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为-19,313千港元[12] - 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之减少净额为-5,105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为-8,606千港元[12] - 期末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1,435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为5,713千港元[12] 财务报表编制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HKFRSs)编制未审计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3] - 公司未提前采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5] - 公司未提前采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7] 经营分部 - 公司组织为四个可报告经营分部:澳大利亚酒店及相关服务、网络媒体服务、借贷业务、资产投资业务[18] - 分部业绩以调整后税前利润计量,不包括银行利息收入、非租赁相关融资成本、集团金融工具股息收入、出售子公司收益净额及总部和企业开支[18] 业务计划与策略 - 公司计划继续扩展酒店及相關服務业务,并探索新的网络媒体服务机会[24] - 公司将继续执行现有业务计划和策略,以发展、维持和增强现有业务,创造价值和投资回报[87] 税务 - 公司于香港经营的实体须按16.5%的税率缴纳香港利得税,但由于有足够的过往年度税项亏损,本期并无计提香港利得税[28] - 公司于澳洲经营的附属公司须按30%的税率缴纳税项[28] 股息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9] 折旧与摊销 - 折旧及摊销总额为6,40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796千港元增长10.6%[21][23] 金融资产 - 按公平值透過損益列賬之金融資產之公平值虧損为3,71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027千港元大幅增加[21][23] - 其他全面收益为1,870千港元,去年同期为28,596千港元[7] - 期內全面收益總額为25,582千港元,去年同期为75,260千港元[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透過其他全面收益列賬之金融資產为1,93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87千港元[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透過損益列賬之金融資產为55,65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1,697千港元[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上市投資主要为于環球生物科技再生醫療集團有限公司3.32%股權,包括溢利擔保[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作为有限合夥人投資於私募股權基金Kingkey Fund,该基金投资于多种工具,包括上市及非上市股權[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衍生金融資產主要指授出人就出售子公司及視作出售聯營公司授出的認沽期權的公平值[4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录得按公平值透過損益列賬之金融資產的公平值虧損约3,714,000港元,主要由于香港上市股本证券的公平值减少[7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录得按公平值透過其他全面收益列賬之金融資產的公平值虧損约503,000港元,主要由于香港上市股本证券的公平值减少[78] - 2023年5月失去对迹象的控制权,迹象已从公司的综合财务报表中停止综合入账[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重大证券投资包括環球生物科技再生醫療集團有限公司,投资成本为28,697,000港元,公平值为29,190,000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6.8%[79] - 2024年上半年,環球生物科技再生醫療集團有限公司的未變現收益为零港元[7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环球生物科技再生医疗35,650股股份,公平值总额约29,190,000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约6.8%[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Luck Key Investment Limited 10,650股,占48.33%股权,投资成本约56,511,000港元,账面值约60,740,000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约14.2%[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应占Luck Key投资亏损约7,051,000港元,无已变现收益及股息[83] - 公司将继续维持现有投资组合,除非投资策略有变或出现变现机会[85] 应收账款与贷款 -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少于1个月的应收账款为76千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175千港元[44] -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3个月以上的应收账款为4,302千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2,963千港元[44] - 应收贷款及利息账龄分析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尚未逾期的应收贷款及利息为53,764千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50,829千港元[47] - 应收贷款及利息账龄分析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少于1个月的应收贷款及利息为642千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0千港元[47] - 应收贷款及利息账龄分析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1至2个月的应收贷款及利息为319千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0千港元[47] - 应收贷款及利息账龄分析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3个月以上的应收贷款及利息为319千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0千港元[47] - 应收贷款及利息的减值损失拨备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期末减值损失拨备为713千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637千港元[47] 合同负债与应付账款 - 合約負債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合約負債为8,312千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10,190千港元[49] - 应付贸易账款账龄分析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3个月之内的应付贸易账款为13,783千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4,109千港元[50] - 应付贸易账款账龄分析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3个月以上的应付贸易账款为1,312千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982千港元[50] 可换股票据与股本 - 公司附属公司Endless Foison Limited(EFL)发行本金总额7,600,000港元的可换股贷款票据,到期日为2024年9月30日[54] - 可换股票据的负债部分在2023年1月1日为7,715,613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328,373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8,358港元[54] - 可换股票据的衍生工具部分在2023年1月1日为402港元,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月1日及2024年6月30日为0港元[54] - 公司法定股本为20,0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总面值为200,000千港元[55]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款股份为5,156,035,108股,总面值为51,560千港元[55] - 公司于2020年6月9日采纳购股权计划,但报告期内无尚未行使、已授出、已行使、注销或失效的购股权[56][58] - 公司附属公司Endless Foison Limited(EFL)发行了本金总额为7,600,000港元的可换股贷款票据,用于提供集团的一般营运资金[1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可换股票据获转换,本金额300,00
恒泰裕集团(0808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7 21:09
业绩公布 - 公司公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业绩[7] 收入与成本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3807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4270千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557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835千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3807.2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3427万港元[22][24] - 2024年上半年酒店及相关服务收益为3295.8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3156.2万港元[22][24] - 2024年上半年网络媒体服务收益为1000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4.3万港元[22][24] - 2024年上半年借贷业务收益为511.3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266.5万港元[22][24] - 2024年上半年资产投资业务无收益,2023年上半年也无收益[22][2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为40192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37216000港元[25] - 2024年上半年酒店及相关服务收入为13525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3308000港元;酒店业务餐饮销售为19433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8254000港元;网络媒体服务收入为1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43000港元;借贷利息收入为5113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2665000港元[25] - 2024年上半年澳洲酒店及相关服务、餐饮销售业务收入约3295.8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156.2万港元,增长约139.6万港元或约4%[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酒店及相关服务和餐饮销售分部收益约3295.8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139.6万港元或约4%[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网络媒体平台运营收入约1000港元,2023年为43000港元[74][77] - 回顾期内,借贷业务利息收入约511.3万港元,2023年为266.5万港元,主要因发放贷款增加[75][78] - 回顾期内公司收入约为9487.9万港元,较2023年的1.15085亿港元减少约18%[85][89] 开支与亏损 - 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4134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5905千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23712千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为46664千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23712千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为46664千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2.3672亿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4.6743亿港元[8] - 2024年上半年每股亏损0.46港仙,2023年同期每股盈利0.87港仙[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净亏损23,672千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46,743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2371.2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4666.4万港元[22][24] - 2024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总额为640.8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579.6万港元[22][24] - 2024年上半年分占联营公司业绩亏损995.1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亏损712.9万港元[22][24]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在扣除销售成本、员工成本等项目后得出,股东应占期内亏损23672000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46743000港元[27][3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亏损约2371.2万港元,2023年同期盈利4666.4万港元,主要因2023年有处置子公司收益约7214.5万港元,2024年无此收益[64][67] - 2024年上半年董事薪金及其他短期福利、退休计划供款为128.3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15万港元[63] - 2024年上半年博尔基尼入住率约74%,较2023年同期的约75%略微下降[73][7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公平值透过损益列账之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约371.4万港元,2023年为102.7万港元[7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公平值透过其他全面收益列账之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约50.3万港元,2023年为收益约2846.6万港元[79] - 回顾期内,公司应占Luck Key投资亏损约705.1万港元,2023年为847.4万港元[8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就Luck Key投资无已变现收益,未收到股息,2023年收到股息3431.3万港元[84] - 股东应占亏损约为1982.1万港元,2023年为1458.8万港元[85][89]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2.9126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96752亿港元有所减少[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1.3685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475亿港元有所减少[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8674.2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595.8万港元有所减少[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5011.4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879.2万港元有所增加[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4998.4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856.4万港元有所增加[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2.9139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1698亿港元有所减少[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股东应占权益2.9196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17506亿港元有所减少[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为亏损564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亏损526万港元有所增加[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透过其他全面收益列账的金融资产非流动部分为193.2万港元,按公平值透过损益列账的金融资产非流动部分为2919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88.7万和2919万港元有变化[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非上市投资主要为环球生物科技再生医疗集团有限公司3.32%股权(含溢利担保)[41][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437.8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42.6万港元有所增加[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贷款及利息为5504.4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082.9万港元有所增加[44]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中3个月以上账龄的为430.2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96.3万港元增加[45]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贷款及利息中尚未逾期的为5376.4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082.9万港元增加[48] - 2024年应收贷款及利息亏损拨备期末为71.3万港元,较期初63.7万港元增加[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合约负债为831.2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19万港元减少[50]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为4.172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372亿港元[51] - 2024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为7.475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5959亿港元[52] - 2024年6月30日固定利率借贷为1.3906亿港元,浮动利率借贷为7.4759亿港元;固定利率借贷实际利率为10.00 - 11.00%,浮动利率借贷为7.23 - 7.40%[52][53] - 2024年6月30日可换股贷款票据负债部分为835.8万港元,衍生工具部分为0[55] - 法定股本方面,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月1日及6月30日每股面值0.01港元之普通股法定股份数目为200亿股,法定股本为2亿港元[56]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月1日及6月30日股份数目为51.56035108亿股,股本为5156万港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为4.2812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41502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43.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56.9万港元[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须于一年内偿还的借贷约为2479.9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843.9万港元,借贷年利率介乎7.23%至11.00%,2023年12月31日为6.00%至11.00%[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贷额度约为9345.2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991万港元,已动用额度约为7475.9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595.9万港元[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0.32倍,2023年12月31日为0.28倍,债务净额相对股本比率为0.43倍,2023年12月31日为0.34倍[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股东权益约为2.9196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7506亿港元[92][9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固定利率借贷为1390.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18.8万港元,浮动利率借贷为6085.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577.1万港元[9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抵押借贷为6085.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577.1万港元,无抵押借贷为1390.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18.8万港元[92] - 2024年6月30日,固定利率借贷实际利率范围为10.00 – 11.00%,2023年12月31日为6.00 – 11.00%;浮动利率借贷实际利率范围为7.23 – 7.40%,2023年12月31日为6.27 – 7.40%[9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若干借贷融资以约8237.3万港元永久业权土地及楼宇作抵押,2023年12月31日为8516.2万港元[97][99] - 2024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翻新博尔基尼已订约未确认负债的重大资本开支为1082.9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16.6万港元[100] 现金流量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6,361千港元,2023年同期所耗现金流量净额为23,962千港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耗现金流量净额为15,298千港元,2023年同期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34,669千港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3,832千港元,2023年同期所耗现金流量净额为19,313千港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1,43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713千港元[13] 会计政策 - 公司采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多项新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报表,董事预计这些修订对报表无重大影响[15]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法编制,部分金融工具按公平值计量[14][17] - 编制中期业绩的主要会计政策与2023年经审核年度财务报表一致[14][17] - 公司未提前采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6] - 公司采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预计对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8] 经营分部 - 公司有四个可报告经营分部,包括澳洲酒店及相关服务、网络媒体服务、借贷业务和资产投资业务[19][20] 税务与股息 - 公司在香港经营实体按16.5%税率缴纳
恒泰裕集团(0808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3-28 21:26
财务业绩 - 2023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收入约6458.7万港元,较2022年的1.34373亿港元下降约52%[12] - 2023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溢利约1245.2万港元,2022年为992.5万港元[12] - 公司在澳洲酒店及相关服务和餐饮销售业务收入约5877.3万港元,较2022年的6383.4万港元减少约506.1万港元或8%[15] - 借贷业务利息收入约570.9万港元,较2022年的338.7万港元增加,主要因发放贷款增加[19] - 分占联营公司业绩从2022年溢利约1147.6万港元变为2023年亏损约1699.4万港元[20] - 公司溢利约1245.2万港元,较2022年的992.5万港元增加,受多项因素综合影响[22] - 2023年因视作出售前全资附属公司迹象信息产生收益约7214.5万港元,2022年因视作出售附属公司产生收益约2690.7万港元[22] - 提供行政及管理服务收入从2022年约1600.5万港元大幅减少至2023年约122.8万港元[22] - 2023年集团溢利约为1245.2万港元,2022年为992.5万港元,溢利增加主要受多项因素综合影响[33] - 2023年集团因视作出售附属公司吉祥确认收益约7214.5万港元,2022年因视作出售附属公司Dynamic Indonesia Holdings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确认收益约2690.7万港元[33] - 集团分占联营公司溢利从2022年约1147.6万港元变为2023年约1699.4万港元亏损[33] - 提供行政及管理服务的收入从2022年约1600.5万港元大幅减少至2023年约122.8万港元[33] - 回顾年度公司在澳洲酒店及相关服务和餐饮销售分部收入约5877.3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506.1万港元或8%[46] - 网络媒体服务分部收入约5.7万港元,2022年为6713.3万港元,大幅减少因Walletku出售事项[49] - 2023年应收贷款及贷款利息结余(扣除拨备)约为5082.9万港元,较2022年的3790万港元有所增加[87] - 2023年五大借款人款项占应收贷款及贷款利息总额约99.4%,2022年四大借款人占比为100%[87] - 2023年最大借款人款项占应收贷款及贷款利息总额约37.1%,2022年占比为50.6%[87] - 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公司均有一项应收贷款有抵押[88]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固定期限为12个月,年利率在10.5% - 12%之间,2022年期限为6 - 12个月,年利率在10.5% - 11%之间[89] - 2023年度公司录得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拨备约17.5万港元,2022年为7万港元[90] - 2023年资产投资业务分部亏损约3163.1万港元,2022年为约185.6万港元[96] - 2023年按公平值透过损益列账之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约828.2万港元,2022年为约224.4万港元[97] - 2023年按公平值透过其他全面收益列账之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约2805.4万港元,2022年为公平值亏损约4027.7万港元[97] - 2023年2月完成出售Heals Healthcare (Asia) Limited约7.69%股权,代价约3983.8万港元[98][99] - 回顾年度,公司应占Luck Key投资全面收益总额约1252.1万港元(2022年:1416.5万港元),收到股息收入约3431.4万港元(2022年:3600.5万港元)[123] - 回顾年度,Luck Key收益约2.18216亿港元(2022年:4.10754亿港元),减少约47%,股东应占亏损约2609万港元(2022年:溢利2957.6万港元)[12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4.41502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656.9万港元[134]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中约47%以港元计值、14%以美元计值、39%以澳元计值[13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须于一年内偿还的借贷约3843.9万港元,借贷年利率介乎6%至11%[134] - 2023年12月31日,借贷总额中约89%以澳元计值,11%以港元计值[13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额度约8991万港元,已动用额度约6595.9万港元[1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0.28倍,2022年为0.50倍;债务净额相对股本比率为0.34倍,2022年为0.76倍[14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股东权益约为3.17506亿港元,2022年约为2.96239亿港元[14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约为6595.9万港元,2022年约为1.15329亿港元[147] - 2023年固定利率借贷为1018.8万港元,2022年为7850万港元;2023年浮动利率借贷为5577.1万港元,2022年为3682.9万港元[148] - 2023年须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的借贷账面价值为3843.9万港元,2022年为8382.2万港元[148] - 2023年固定利率借贷实际利率为6.00 - 11.00%,2022年为3.65 - 11.00%;2023年浮动利率借贷实际利率为6.27 - 7.40%,2022年为2.90 - 6.04%[1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若干借贷融资以永久业权土地及楼宇约8516.2万港元抵押,2022年以永久业权土地及楼宇约8545万港元和按公平值透过其他全面收益列账之金融资产约9170.1万港元抵押[1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订约但尚未确认为负债的物业、厂房及设备翻新博尔基尼重大资本开支为1516.6万港元,2022年无此项开支[153] 业务策略与发展 - 公司继续采用多元化业务发展策略,主要业务包括在澳洲提供酒店及相关服务、通过网络媒体提供服务、借贷业务和资产投资业务[13][14] - 集团与Endota Spa合作,预计获得更多以收益为基础的租金收入,并出售其产品和服务创造额外收入[26] - 集团推出新“休闲养生”产品/服务,是亚拉河谷首家提供此类服务的度假村[26] - 博尔基尼餐厅连同现有宴会中心可接待约270名顾客,集团将提供宴会服务拓宽收入来源[26] - 2023年4月博尔基尼引入新“葡萄酒俱乐部”,截至2023年12月底已获超700名成员,预计未来24个月会员基数增至超3000名[26][27] - 集团主要业务包括在澳洲提供酒店及相关服务、通过网络媒体提供服务、借贷业务和资产投资业务[32] - 集团将继续通过制定和实施业务计划与策略开展现有业务,为股东创造价值和投资回报[28] - 2022年6月底日間水療中心开业,公司与合作方推出新“休闲养生”产品/服务[39] - 2023年4月引入“葡萄酒俱乐部”,截至12月底超700名成员,预计24个月内增至超3000名[41] - 2023年7月公司订立翻新协议对博尔基尼进行翻新工程[44] - 博尔基尼与水疗合作伙伴合作,预计带来更多以收益为基础的租金收入[134] - 2023年集团与水疗合作伙伴推出新“休闲养生”产品/服务,是亚拉河谷首家提供此类服务的度假村[134] - 博尔基尼餐厅(连同现有宴会中心)可接待约270名顾客,将提供宴会服务拓宽收入来源[134] - 2023年4月博尔基尼引入新“葡萄酒俱乐部”,截至12月底已获超700名成员,预计未来24个月成员基数增至超3000名[134][135] - 2024年集团将聚焦保持运营弹性、竞争力和前瞻性,探索新机会[139] 市场与行业展望 - 展望未来,全球疫情稳定等因素将促进国内消费,但可能被资产价格下跌和不确定因素抵消[24] - 全球经济复苏受全球经济情况主要不确定因素影响[25] - 展望未来,全球疫情稳定等因素将促进国内消费,但可能被资产价格下跌及不确定因素抵消,全球经济复苏受疫情和经济情况影响[132][133] 酒店业务情况 - 博尔基尼入住率从2022年的约75%降至约74%,公司预计装修完成后情况将改善[17] - 博尔基尼拥有约29公顷永久业权土地和7公顷葡萄园,提供70间豪华客房[37] - 回顾年度博尔基尼入住率约74%,较2022年的75%下降约1%[43] 业务出售事项 - 收入下降是由于公司于2022年6月进行的视作出售Dynamic Indonesia Holdings Limited事项[12] - 因2022年6月Walletku出售事项,网络媒体服务收入大幅减少,2022年产生视作出售附属公司收益净额约2690.7万港元[18] - 2022年6月2日签订认购协议,以100万美元分五批发行5000股认购股份,占扩大后股本20% [50] - 第一批认购完成后,第一、二认购人分别持股51.43%和48.57%,构成视作出售事项[50] - 2022年完成第一批认购,确认出售附属公司收益净额约2690.7万港元[51] - 授出人授予第二认购人认沽期权,可要求购买期权股份和未偿还股东贷款约205万美元[52] - 第二认购人决定不进行第二至五批认购,完成后第一、二认购人分别持股59.2%和40.8% [55] - Dynamic Indonesia Holdings Group主要业务为电子钱包、销售产品和网上购物平台[56] - 2023年5月10日上海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上海华皓会计师事务所获委任为吉祥破产清算管理人[103] - 2023年5月15日吉祥收到需移交资产等的清单[105] - 2023年5月31日起吉祥被视作出售并从公司综合财务报表中剔除[106] - 2023年2月,利欧向上海三中院申请迹象破产清算,因迹象未在45天内偿付仲裁裁决且无力偿付[192] - 2023年5月10日,上海三中院宣布上海华皓会计师事务所就公司全资附属公司迹象的破产清算事项获委任为管理人[194] - 2023年5月15日,迹象收到管理人的移交物清单,需将资产、印章等移交给管理人[195] - 截至2023年5月31日移交生效后,公司对迹象失去控制,迹象被视作出售并从综合财务报表入账中剔除[196] - 迹象持有的按公平值透过其他全面收益列账之金融资产视作由集团出售[196] 借贷业务情况 - 借贷业务通过百利财务在港开展,回顾年度利息收入约570.9万港元,2022年为338.7万港元[58] - 借贷业务利息收入增加因回顾年度发放贷款增加[58] - 公司密切关注市场,监控资源,用审慎信贷程序发展借贷业务[58][59] - 公司向企业及个人客户发放贷款,放贷前会对借款人进行信贷评估[60] - 信贷委员会成员由董事会委任,法定人数至少2名[62] - 信贷评估程序包括文件要求、一般要求和信贷要求三部分[65] - 无抵押贷款最高期限12个月,延期需重新评估;有抵押贷款最高金额为抵押品价值80%,最高期限20年[66][67] - 个人客户需年满21岁[68] - 无抵押个人贷款还款能力评估需符合15项放债人牌照许可条件[71] - 公司会采取合理步骤确定借款人收入和开支,必要时考虑资产[72][73] - 有抵押贷款信贷评估会考虑抵押品估值、合法性等多项标准[75] - 贷款条款根据市场利率、借款人背景等因素确定[76] - 有良好付款记录和财务背景的重复借款人违约率可能较低,利率相对较低[77] - 2023年12月31日贷款组合中各笔贷款年利率在10.5% - 12%之间,期限均为1年,还款时间表多为每季度,未偿还结余总计约为各笔贷款未偿还结余之和[8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6名借款人,均为具商业及专业背景的个人[87] - 个人客户需年满21岁,目标/潜在客户无特殊基准,贷款申请按个案基准评估[83] 资产投资业务情况 - 2023年资产投资业务分部亏损约3163.1万港元,2022年为约185.6万港元[96] - 2023年按公平值透过损益列账之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约828.2万港元,2022年为约224.4万港元[97] - 2023年按公平值透过其他全面收益列账之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约2805.4万港元,2022年为公平值亏损约4027.7万港元[97] - 2023年2月完成出售Heals Healthcare (Asia) Limited约7.69%股权,代价约3983.8万港元[98][99] - 公司将账面价值超2023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5%的证券投资视为重大证券投资,环球生物科技再生医疗投资占集团总资产6.61%[109] - 2023年公司对环球生物科技再生医疗指定为按公平值透过损益列账之股本工具投资,未变现收益及变现收益分别约12万港元及33.5万港元[109]
恒泰裕集团(0808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1:22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业绩公布[1] - 公司2023年收入为64,587,000港元,较2022年的134,373,000港元下降约52%[16] - 公司2023年溢利为12,452,000港元,较2022年的9,925,000港元有所增加[16] - 公司2023年酒店及相关服务收入为58,773,000港元,较2022年的63,834,000港元下降约8%[19] - 公司2023年博尔基尼入住率为74%,较2022年的75%有所下降[21] - 公司2023年利息收入为5,709,000港元,较2022年的3,387,000港元有所增加[23] - 公司2023年分占联营公司亏损为16,994,000港元,较2022年的分占溢利11,476,000港元有所变化[24] - 公司2023年因视作出售前全资附属公司迹象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确认收益72,145,000港元[26] - 公司2023年提供行政及管理服务收入为1,228,000港元,较2022年的16,005,000港元大幅减少[26] - 公司2023年因视作出售前全资附属公司Dynamic Indonesia Holdings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确认收益26,907,000港元[26] - 公司2023年分占联营公司溢利为11,476,000港元,较2022年的分占亏损16,994,000港元有所变化[2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溢利约为1245.2万港元,较2022年的992.5万港元有所增加,主要由于视作出售子公司迹象确认的收益增加[37] - 公司因视作出售子公司迹象确认的收益约为7214.5万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2690.7万港元[37] - 公司分占联营公司亏损约为1699.4万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溢利1147.6万港元[37] - 公司提供行政及管理服务的收入由2022年的1600.5万港元大幅减少至2023年的122.8万港元[37] - 博爾基尼的入住率為約74%,與去年相比減少約1%[47] - 公司於澳洲的酒店及相關服務收入約58,773,000港元,減少約5,061,000港元或約8%[50] - 收入減少主要由於翻新工程導致博爾基尼入住客房數目減少[50] - 公司通过网络媒体提供服务的分部收入从2022年的67,133,000港元减少至2023年的57,000港元,主要由于出售事项[53] - 公司通过全资附属公司百利财务有限公司在香港从事借贷业务,2023年利息收入为5,709,000港元,较2022年的3,387,000港元有所增加[6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组合的未偿还余额总计约为50,829,000港元,较2022年的37,900,000港元增长了34.1%[91] - 公司五大借款人的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占比约为99.4%,其中最大借款人的应收款项占比约为37.1%[91] - 公司2023年录得应收贷款及利息的减值亏损拨备约为175,000港元,较2022年的70,000港元增加了150%[94] - 公司资产投资业务录得分部亏损约31,631,000港元,较2022年的1,856,000港元有所增加[100] - 公司录得按公平值透过损益列账的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约8,282,000港元,主要由于认沽期权产生的公平值亏损约4,676,000港元[101] - 公司录得按公平值透过其他全面收益列账的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约28,054,000港元,其中约28,348,000港元为未变现收益[10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约为441,502,000港元,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约为6,569,000港元,其中47%以港元计值,14%以美元计值,39%以澳元计值[147] - 公司须于一年内偿还的借贷款项约为38,439,000港元,利率介于6%至11%之间,其中15%按固定利率计息[147] - 公司借贷款项中,89%以澳元计值,11%以港元计值[147] - 公司拥有借款额度约为89,910,000港元,已动用额度约为65,959,000港元[14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0.28倍,较2022年的0.50倍有所下降[1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净债务对股本比率为0.34倍,较2022年的0.76倍有所下降[1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约为317,506,000港元,较2022年的296,239,000港元有所增加[14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借贷总额约为65,959,000港元,较2022年的115,329,000港元有所减少[151] - 2023年固定利率借贷的实际利率范围为6.00%-11.00%,浮动利率借贷的实际利率范围为6.27%-7.40%[1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抵押借贷为55,771,000港元,无抵押借贷为10,188,000港元[1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借贷中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的金额为38,439,000港元,第二年偿还的金额为5,759,000港元,第三至第五年偿还的金额为21,761,000港元[1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借贷融资以永久业权土地及楼宇约85,162,000港元抵押[15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订约但尚未确认负债的重大资本开支为15,166,000港元[157]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一名非执行董事、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2] - 公司年度报告全文符合香港联合交易所GEM证券上市规则的相关要求[2] - 公司董事确认公告所载资料在各重要方面均属准确完备,并无误导或欺诈成分,亦无遗漏任何事项[3] - 公司董事共同及个别地承担公告资料的全部责任[3] - 公司年度报告将自刊发日期起计最少七天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网站及本公司网站[12] - 公司网站和香港联合交易所网站将刊载本公告至少七天[4] - 公司资料包括非执行董事、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监察主任、授权代表、公司秘书、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核数师信息[14]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百慕达汉密尔顿Clarendon House 2 Church Street[14] - 公司核数师为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務所有限公司,位于香港湾仔骆克道188号兆安中心24楼[14]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通过博尔基尼从事酒店业务,并计划继续通过制定及实施自身的业务计划与策略,利用自身的业务模式、竞争力和优势开展现有业务[36][32] - 公司与澳洲最大的日间水疗品牌Endota Spa合作,预计随着客户访问量增加,将带来更多以收益为基础的租金收入,并计划在水疗中心出售合作品牌的产品及服务以增加收入[30] - 公司推出新的“休閒養生”产品/服务,成为首家在亚拉河谷提供此类服务的度假村,并计划利用水疗合作伙伴的品牌及客户基础,进一步拓展休闲及企业领域[30] - 博尔基尼餐厅及宴会中心可接待约270名顾客,公司将提供宴会服务如婚礼或活动,以扩大收入来源[30] - 博尔基尼在2023年4月引入新的“葡萄酒俱乐部”,截至2023年12月底,已有超过700名俱乐部成员加入,预计未来24个月会员基数将增加至超过3000名,有助于产生额外收入并推动度假产品及服务增长[30][31] - 博爾基尼擁有70間豪華客房,餐廳、酒窖及日間水療中心[47] - 博爾基尼的餐廳及宴會中心最大容量約270名顧客[45] - 博爾基尼的「葡萄酒俱樂部」截至2023年底已獲得超過700名俱樂部成員加入[45] - 公司預期未來24個月「葡萄酒俱樂部」會員基數將增加至超過3,000名成員[45] - 博爾基尼與擁有超過120個日間水療中心的合作夥伴合作,公司將按收入百分比收取租金[42] - 博爾基尼於2022年6月底開設日間水療中心,並推出新的「休閒養生」產品/服務[43] - 公司於2023年7月訂立翻新協議,第三方承包商將進行翻新工程[48]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Walletku Digital应用(电子钱包)、销售Indosat Ooredoo Hutchison产品(印尼第二大移动网络运营商)及Walletku E-commerce(印尼在线购物平台)[60] - 公司向企业及个人客户发放贷款,并在贷款前进行详细的信用评估[64][65][66] - 信用评估包括借款人当前收入、还款能力、还款对整体财务状况的影响等因素[64] - 无抵押贷款的最高期限为12个月,有抵押贷款的最高金额为抵押品价值的80%,最高期限为20年[70][71] - 个人客户申请贷款需年满21岁[72] - 无抵押贷款的信用评估标准包括借款人的财务背景、收入水平、资产及还款能力等[73] - 无抵押个人贷款的负担能力评估考虑本金及利息总额、贷款期限、还款频率及金额等因素[75] - 有抵押贷款的信用评估标准包括抵押品估值、土地查册记录、抵押品的合法性及市场流通性等[79] - 贷款条款(如金额、利率及期限)根据市场利率、借款人背景及提供的担保等因素确定[80] - 具有良好付款记录及财务背景的重複借款人可能获得较低利率的贷款[81] - 公司对个人客户的年龄限制为21岁及以上,对目标/潜在客户无特殊基准[87] - 公司贷款组合中,贷款1至贷款12的未偿还余额从504,274港元至19,074,959港元不等,年利率从10.5%至12%,还款周期为每季度[89] - 公司贷款组合中,贷款7为有抵押贷款[90] - 公司贷款组合中,6名借款人均为独立于公司的个人,且与公司无过往业务或交易[91] - 公司将聚焦于在不可预测及充满挑战时期保持运营弹性,保持竞争力及前瞻性,并探索新机会[143][144] - 公司重点将放在成功实施策略计划,并与监管机构及其他持份者共同努力,支持市场及社区的繁荣与可持续发展[145] - 公司致力于提高竞争力,这将是未来几年的核心重点[146] 公司风险与不确定性 - 公司预计全球疫情稳定、取消社交距离限制及劳动力市场恢复将促进国内消费,但主要经济体的量化紧缩措施可能导致资产价格下跌,以及经济和银行动荡、俄乌战争、以巴冲突和红海危机带来的不确定性将抵消部分正面影响[28] - 公司预计全球疫情稳定、取消社交距离限制及劳动力市场恢复将促进国内消费[136] 公司投资与资产 - 公司于2022年12月23日出售Heals Healthcare (Asia) Limited的159,720系列B股,占7.69%股权,代价为5,120,623美元(约39,838,000港元)[102] - 公司于2023年2月完成出售Heals Healthcare (Asia) Limited的股权[103] - 公司于2023年5月10日被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宣布进入破产清算,管理人已获委任[107] - 公司于2023年5月15日收到管理人移交物清单,包括资产、印章及账簿等[108] - 公司于2023年5月31日失去对迹象的控制,迹象被视作被公司出售,其持有的按公平值透过其他全面收益列账的金融资产视作由公司出售[110]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的总资产中,重大证券投资占6.61%,其中环球生物科技再生医疗集团的投资占3.32%[113] - 环球生物科技再生医疗集团的投资成本为35,65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的公平值为29,190千港元[113] - 2023年,公司出售25,000股环球生物科技再生医疗集团股份,录得出售收益约335,000港元[118] - 2023年,公司持有的环球生物科技再生医疗集团股份的公平值变动为120,000港元未实现收益和335,000港元实现收益[11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的环球生物科技再生医疗集团股份及溢利担保的公平值总额约为29,190,000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6.6%[119] - 环球生物科技再生医疗集团的溢利担保估值参数包括:届满日期为2026年3月31日,估值日期为2023年12月31日,剩余期限为2.25年,贴现率为5.875%,实现溢利担保的概率为50%[123] - 2021年10月15日,公司认购50,000股环球生物科技再生医疗集团股份,投资成本为40,000,000港元,占其股权的4.65%[115] - 2022年,公司收到环球生物科技再生医疗集团10,650股股份作为2021年末期股息的一部分[116] - 环球生物科技再生医疗集团的溢利担保要求其在2025年9月30日
恒泰裕集团(08081)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11-10 19:50
香港聯合交易所特色 -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的特色是为中小型公司提供一个上市市场,这些公司相比其他在聯交所上市的公司带有较高投资风险[1] - 在聯交所上市的公司普遍为中小型公司,因此其证券可能更容易受到高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无法保证证券会有高流通量的市场[3] 财务表现 - 恆泰裕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公布了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和三个月的未经审计的综合收益表,显示收入为45,147千港元,成本为6,532千港元,其他收入和收益为2,385千港元,行政开支为65,285千港元,出售附属公司的净收益为72,145千港元[9] - 本集团截至九月三十日止九个月的收入为47,53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1,309千港元有所下降[16] - 本集团截至九月三十日止九个月的其他收入和收益为2,38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6,003千港元有所下降[16]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股东应占盈利为25,477,000港元,较2022年的11,402,000港元有所增长[23] - 公司通过出售全资附属公司迹象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获得约72,145,000港元收益[23] - 公司视作出售Dynamic Indonesia Holdings Limited(前称TNG Indonesia Holdings Limited)获得约26,907,000港元净收益[23] - 公司的联营公司利润份额从2022年的约14,058,000港元下降至2023年的约13,047,000港元[23]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博尔基尼的入住率约为74.8%,略有下降[3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在澳大利亚提供酒店及相关服务以及酒店业务餐饮销售的收入约为40,879,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9.3%[35] - 公司通过网络媒体提供服务的收入约为53,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37] - 公司子公司Dynamic Indonesia Holdings完成了一项认购协议,决定发行5,000股认购股份,总计1,000,000美元[38] - 第一批认购事项完成后,第一认购人和第二认购人分别拥有Dynamic Indonesia Holdings约51.43%和48.57%的股权[38] - 第二认购人获得了购买第二至第五批认购事项下的认购股份的权利,但决定不进行这些认购[44] - Dynamic Indonesia Holdings集团主要从事Walletku Digital应用、Indosat Ooredoo产品销售和Walletku电子商务[45] - 在回顾期间,集团通过电子平台提供微贷款服务,收入约为53,000港元[46] - 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Mark Profit Finance Limited在香港从事借贷业务,利息收入约为4,167,000港元[47] - 2023年前9个月,公司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透过损益列示产生约3608万港元的公允价值损失[49] - 2023年前9个月,公司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透过其他全面收益列示产生约2823.8万港元的公允价值收益[49] - 2023年5月31日,公司失去对迹象的控制权,迹象被视作出售,从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中除名[50] - 公司将继续持有投资组合中的投资,以优化投资回报并为股东创造价值[51] 借款及财务纠纷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迹象在2018年和2019年违反了贷款契约,贷款本金约为7986.86万元人民币,贷款人要求迹象偿还未偿还贷款本金约7089.3万元人民币[54] - 借款人需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偿还约人民币7100万元的未偿还本金和利息,利息包括自2019年6月20日至9月16日累计约100万人民币,以及自2019年9月16日至偿还日期的约7100万人民币按年利率6%计算的利息[56] - 借款人需支付未偿还利息的每日3/10,000的违约金,金额约为100万人民币,计算时间为2019年9月16日至偿还日期[56] - 借款人需支付未偿还本金的每日3/10,000的违约金,包括2019年6月19日至8月19日应付的约100万人民币,以及从2019年8月19日至偿还日期的约7100万人民币[56] 公司业务及发展 - 公司将继续通过制定和实施自身的业务计划和策略,利用业务模式、竞争力和优势开展现有业务,以发展、保持和加强现有业务[69][70] - 公司已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中的企业治理守则,包括设立了符合规定的审计委员会[10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未经审计简明综合业绩已得到审计委员会审阅[105] - 本报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一名非执行董事、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6] - 公司采用了股票期权计划,旨在激励合格参与者为公司做出贡献,招聘和留住高素质员工,并吸引对公司和任何投资实体有价值的人力资源[77][80] - 股票期权计划的最大参与者权益不得超过任何12个月期间内已发行和可发行股份总数的1%[81] - 股票期权的行使价格由董事决定,但不得低于授予期权当日股票在GEM上的收盘价最高值或前五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或股票面值[8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在联交所回购了总计1.802亿股股份,总代价为1,707
恒泰裕集团(08081)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1-10 19:44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入为45,147千港元,同比下降60.8%[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销售成本为6,532千港元,同比下降91.1%[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为2,385千港元,同比下降85.1%[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行政开支为65,285千港元,同比下降17.2%[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出售附属公司之收益净额为72,145千港元,同比增长182.3%[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按公平值透过损益列账之金融资产的公平值亏损为3,608千港元[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分占联营公司业绩亏损为13,047千港元[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融资成本为5,081千港元,同比下降26.5%[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25,477千港元,同比增长123.4%[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25,477千港元,同比增长123.4%[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总收入为45,14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5,306千港元大幅下降[19]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客户合约收入为9,32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4,448千港元下降[19]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为-56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728千港元大幅下降[19]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每股亏损为0.41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0.02港仙亏损扩大[13]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股东应占期内亏损为21,15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83千港元亏损扩大[13]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按公平值透过其他全面收益列账的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为22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365千港元亏损大幅减少[13]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来自按公平值透过损益列账的金融资产的股息收入为48千港元,与2022年同期持平[19]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借贷利息收入为1,50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98千港元增长[19]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股东应占盈利为25,58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902千港元增长115%[23]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的股东应占亏损为21,15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83千港元亏损大幅增加[23] - 公司未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派发中期股息,与2022年同期一致[21]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加权平均普通股数为5,295,970,639股,较2022年同期的5,336,235,108股略有减少[23]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全面收益总额为51,78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6,097千港元显著改善[24]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为28,23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0,993千港元大幅改善[24]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汇兑差额为-2,03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521千港元有所下降[24]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溢利为25,477,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402,000港元显著增长[26] - 公司确认自视作出售全资附属公司迹象信息技术的收益为72,145,000港元[26]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视作出售附属公司收益净额为26,907,000港元,而2023年同期无此收益[26]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分占联营公司亏损为13,047,000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溢利14,058,000港元[26] - 公司两个平台在2023年前九个月收入约为53,000港元,较2022年的22,000港元增长141%[49] - 公司借贷业务在2023年前九个月利息收入为4,167,000港元,较2022年的2,306,000港元增长81%[50] - 公司资产投资业务在2023年前九个月按公平值透过损益列账的金融资产亏损3,608,000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收益25,000港元[52] - 公司资产投资业务在2023年前九个月按公平值透过其他全面收益列账的金融资产收益28,238,000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亏损40,993,000港元[52] 博尔基尼酒庄水疗度假村 - 博尔基尼酒庄水疗度假村的入住率在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为74.8%,略低于2022年同期的75.0%[35] - 博尔基尼拥有70间豪华客房、一间餐厅及日间水疗中心[35] - 公司与澳洲最大日间水疗品牌Endota Spa合作,提供日间水疗服务,并按收入百分比收取收入[30] - 公司计划将博尔基尼打造为提供经典体验、养生静修及举办活动的综合性度假旅游胜地[33] - 博尔基尼的新餐厅可接待约270名顾客,提供宴会服务以拓宽收入来源[33] - 公司定期检视并完善博尔基尼的产品、服务及室内设计,以保持市场竞争力[35] - 公司在2023年7月与第三方承包商签订了博尔基尼的翻新协议[36][3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九个月内,公司在澳大利亚的酒店及相关服务及餐饮销售分部录得收入约40,879,000港元,同比下降9.3%[38] - 收入下降主要由于博尔基尼的翻新工程导致客房入住数减少[39] - 于2023年9月30日,已订约但尚未确认为负债的重大资本开支包括翻新博尔基尼的1149.5万港元[70] 网络媒体服务 - 公司在网络媒体服务分部的收入从2022年的67,888,000港元大幅下降至2023年的53,000港元,主要由于Walletku出售事项[40] 投资与股权 - 2022年6月2日,公司与Dynamic Indonesia Holdings签订了认购协议,涉及5,000股认购股份,总认购价为1,000,000美元[41] - 第一批认购事项完成后,Dynamic Indonesia Holdings的股权结构为第一认购人持有51.43%,第二认购人持有48.57%[41] - 2022年6月2日,公司与第二认购人签订了期权契据,涉及2,050,000美元的股东贷款[44] - 第二认购人有权在2022年10月3日、2023年2月3日、2023年6月5日及2023年10月5日认购第二至第五批认购股份,但决定不进行认购[47] - 完成四批认购事项后,第一认购人持有Dynamic Indonesia Holdings约59.2%的股权,第二认购人持有约40.8%[47] - Dynamic Indonesia Holdings集团主要业务包括Walletku Digital应用、Indosat Ooredoo Hutchison产品销售及Walletku电子商务平台[48] - 公司于2023年5月31日失去对迹象的控制权,迹象不再为公司的附属公司[53] - 公司将继续维持其现有投资组合,除非投资策略有变或出现变现现有证券投资的潜在机会[54]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迹象在2018年和2019年违反贷款契约,涉及未偿还贷款本金约70,893,000人民币(约79,216,000港元)[57] - 贷款人要求迹象支付自2019年6月20日起至偿还日期的未偿还贷款本金利息,按年利率6%计算[57] - 贷款人要求迹象支付自2019年9月16日起至偿还日期的未偿还利息违约赔偿金约1,042,000人民币(约1,164,000港元)[57] - 贷款人要求迹象支付自2018年6月19日起至偿还日期的本金违约赔偿金[57] - 借款人需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偿还未偿还贷款本金约7100万人民币及利息,包括自2019年6月20日至2019年9月16日的累计利息约100万人民币,以及自2019年9月16日起至偿还日期按年利率6%计算的利息[59] - 借款人需支付自2019年9月16日起至偿还日期未偿还利息总额约100万人民币的按日利率3/10,000计算的违约赔偿金[59] - 借款人需支付自2019年6月19日起至2019年8月19日应付的违约赔偿金约100万人民币,以及自2019年8月19日起至偿还日期未偿还贷款本金总额约7100万人民币的违约赔偿金[59] - 诉讼费用总额约为47.3万人民币,其中约46.5万人民币由借款人承担,约8000人民币由贷款人承担[59] - 公司于2021年3月完成出售共计8137.8万股康健国际医疗集团有限公司股份,总现金代价(不包括交易成本)约为2288.9万港元,以按判决规定偿还部分贷款及贷款项下结欠贷款人的负债[62] - 公司于2023年5月31日完成视作出售迹象,且迹象所持之抵押资产亦被视作出售[64] - 迹象自2023年5月31日起已从公司的综合财务报表中停止综合入账,而迹象作出之索偿拨备亦因此不再计入公司综合财务报表[69] 税务 - 公司在中国、澳洲和印尼的子公司及联营公司分别适用15%或25%、30%和22%的税率[20] 未来展望 - 展望未来,预期全球疫情稳定、取消与疫情有关的社交距离限制及劳动力市场恢复将促进国内消费,但主要经济体的量化紧缩措施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可能抵消部分正面影响[70] - 公司将继续通过制定和实施业务计划与策略,利用自身的业务模式、竞争力和优势来发展和增强现有业务,以可持续的方式为股东创造价值和投资回报[72][73]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董事及行政总裁均未持有或被视为持有公司或其任何关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及债券的任何权益或淡仓[7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主要股东吴廷杰持有公司670,28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3.00%,并通过其全资拥有的深盛控股有限公司持有288,800,000股,占5.60%[76][78]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5,156,035,108股[77] 购股权计划 - 公司于2020年6月4日通过了一项购股权计划,旨在激励合资格参与者并为公司招聘和留任高素质员工[80][83] - 根据购股权计划,每位参与者在任何12个月期间可享有的最高股份数目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及可发行股份总数的1%[84] - 购股权计划的行使价将由董事决定,但不得低于授出购股权当日股份在GEM的收市价或前五个交易日的平均收市价或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86] - 购股权计划自2020年6月9日起生效,有效期为10年[8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可授出的购股权数目为533,623,51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约10%[89] - 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期间,公司未根据现有计划上限授出任何购股权[89] - 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期间,公司未有任何购股权被授予、行使、注销或失效[92] 股份回购 - 公司在2023年5月至6月期间回购了180,200,000股股份,总代价为17,076,460港元,并于2023年7月31日注销[95][96] 企业管治 - 公司已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条文[104] - 公司审计委员会由至少三名非执行董事组成,其中至少一名具备专业资格或会计及财务管理专长[105] - 公司已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并确保董事在回顾期间遵守相关标准[101][102]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认为其遵循了适用的会计准则和GEM上市规则,并已作出充分披露[108]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一名非执行董事吴廷浩先生、两名执行董事林静仪女士和方泽翘先生,以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兆强先生、陈铭杰先生和汤显森先生[10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黄兆强先生担任主席[107]
恒泰裕集团(08081)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11 21:48
联交所特点及公司风险 -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的特色是为中小型公司提供一个上市市场,这些公司相比其他在聯交所上市的公司带有较高投资风险[1] - 在聯交所上市的公司普遍为中小型公司,因此其证券可能更容易受到高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无法保证证券会有高流通量的市场[3] 财务表现 - 恆泰裕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公布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和三个月的未经审计的简明综合损益表,显示收入为34,270千港元,成本为4,835千港元,利润为46,664千港元[9] - 恆泰裕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公布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和三个月的未经审计的其他全面收益表,显示其他全面收益净额为28,596千港元,总全面收益为75,260千港元[10] - 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88,877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8,136千港元[11] - 流动资产总值为156,841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0,976千港元[11] - 流动负债总额为63,184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91,798千港元[12] - 资产净值为350,377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4,472千港元[12] - 股东应占权益为350,790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4,551千港元[12] - 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350,377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4,472千港元[12] - 股本为53,362千港元,未发生变化[13] - 实繳盈餘为1,203,541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03,541千港元[13] - 累计虧損为848,739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1,710千港元[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23,962千港元的净流出[15]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34,669千港元的净流入[15] - 公司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19,313千港元的净流出[15] - 公司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在期末为5,713千港元,较期初减少8,606千港元[15] 公司业务及收入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在澳大利亚提供酒店及相关服务、通过网络媒体提供服务、借贷业务和资产投资业务[28] - 公司收入来源包括与客户合同收入和其他来源的收入,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37,216千港元[29] - 公司除税前溢利计算后包括销售成本、员工成本、折旧、资产减值损失、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等因素,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46,664千港元[30] 公司投资及财务风险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非上市投资主要包括对另一家私人公司(“World Biotech”)的3.32%股权,价值约为零港元(2012年12月31日:39,838,000港元)[38] - 2023年6月30日,衍生金融资产约为12,978,000港元(2012年12月31日:12,978,000港元),主要代表了一项认沽期权的公平价值,该期权是由公司的一家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授予,涉及公司子公司的出售和联营公司的收购[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贷款和利息应收款项为56,177,000港元,其中应收账款根据发票日期分析,包括不同账龄的款项,如少于1个月的482,000港元,1至2个月的98,000港元,2至3个月的44,000港元,3个月以上的852,000港元[40] - 公司进行了应收账款的减值分析,根据逾期日的不同客户分组,制定了撥備率,以衡量预期信贷损失[41] 公司股本及股权结构 - 公司股本为20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50] - 公司已发行并全额支付的股份为53.36亿股[50]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持有1802万股庫存股份[50]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前通过其子公司在联交所回购了1802万股股份[50] 公司法律诉讼及索赔 - 公司涉及的法律诉讼和索赔包括康宏環球控股有限公司等对公司提起的诉讼[143] - 康宏要求撤销2015年10月29日向公司配发的康宏股份等[144] - 利歐集團就收購智趣公司的总代价调整向公司提出索赔[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