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东控股(08277)

搜索文档
骏东控股(0827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15 16:35
财务表现 - 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录得约38.6百万港元的亏损,较上一年度的29.2百万港元亏损增加[27]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约63.1百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404.8%[38]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录得虧損约38.6百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9.6百万港元[40] - 公司年内毛利增加约635.0%至约14.7百万港元[39] - 虧損增加主要由行政开支增加、其他虧損增加、其他收入减少、投资物业公平值虧損增加、非流动资产减值虧損等因素导致[41] 业务发展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国内市场,从事各种木製品的采购、制造及销售,并探索与产业价值链中下游市场参与者的策略合作机会[29] - 公司将尽最大努力寻找其他潜在业务发展,可能扩充产能或丰富贸易分销渠道,董事会相信公司的业务表现将逐渐恢复[30] - 公司将维持现有主要业务,持续物色新的商机以提升及巩固公司的业务,并可能考虑对业务及运营作出必要或适宜的变动[31]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9]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李月、薛兆强先生、丁洪泉先生、王围先生、董萍女士、朱达先生[70] - 公司董事会在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了三次董事会会议,其中主席李月先生出席率为0/0,行政总裁薛兆强先生出席率为3/3[73] - 公司董事会可寻求公司秘书的意见和服务,以确保董事会程序和规则得到遵守[76]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已确认独立性,并符合相关规定[78] 董事会委员会 - 審核委員會成立于2015年2月9日,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包括朱達先生、王圍先生和董萍女士[91] - 提名委員會成立于2015年2月9日,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包括朱達先生、王圍先生和董萍女士[95] - 薪酬委員會成立于2015年2月9日,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包括朱達先生、王圍先生和董萍女士[107] 公司股东及董事 - 公司于2015年2月9日批准并采纳了一份购股权计划,截至2024年3月31日,无董事或员工持有公司任何购股权[52] - 公司于2024年3月31日的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包括李月先生和薛兆强[54][56] - 王圍先生于2018年3月6日首次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9] - 董萍女士于2016年8月12日首次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0] - 朱达先生于2016年8月12日首次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2] - 陈玉晓先生为本公司首席财务官兼公司秘书[63] - 李月于2024年1月26日被任命为本公司执行董事兼合规主任[64]
骏东控股(0827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8 20:02
贸易应付款项情况 - 2024年3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571千港元,2023年为2242千港元,其中30日内分别为1千港元和207千港元,31至60日分别为0千港元和8千港元,61至90日分别为288千港元和2千港元,超过90日分别为2282千港元和2025千港元[2] - 2024年应付第三方款项为2571千港元,2023年为2242千港元[128] - 2024年应付员工相关成本为3954千港元,2023年为3877千港元[128] - 2024年应付河北优林当时关联方款项为0千港元,2023年为60千港元[128] - 2024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之应付款项为4759千港元,2023年为9625千港元[128] - 2024年应付利息为415千港元,2023年为436千港元[128] - 2024年其他应付税项为2464千港元,2023年为1037千港元[128] - 2024年其他应计开支及应付款项为1130千港元,2023年为1405千港元[128] - 2024年应计董事酬金为43千港元,2023年为0千港元[128]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69258千港元,2023年为47276千港元[128] 公司整体盈亏及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产生亏损约3861.5万港元,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1450.4万港元[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亏损约386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960万港元(2023年亏损约2900万港元)[11] - 2024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00万港元(2023年约60万港元),流动负债净值约1450万港元(2023年流动负债净额约1.724亿港元),银行借款总额约1.615亿港元(2023年约1.698亿港元),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15.8%(2023年约96.0%)[1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约631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404.8%(2023年约1250万港元)[9] - 年内毛利增加约635.0%至约1470万港元(2023年约200万港元)[1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63120千港元,2023年为12509千港元;毛利14745千港元,2023年为1989千港元;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年内亏损38615千港元,2023年为29194千港元[41] - 2024年行政开支约19.7百万港元,较2023年约16.9百万港元增加约2.8百万港元;其他亏损约5.6百万港元,较2023年约3.4百万港元增加约2.2百万港元;其他收入约1.1百万港元,较2023年约4.7百万港元减少约3.6百万港元;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2.8百万港元,较2023年约1.4百万港元增加约1.4百万港元;确认非流动资减值亏损约12.3百万港元,2023年为零港元;毛利增加约12.7百万港元至约14.7百万港元,2023年约2.0百万港元[46] - 2024年换算为呈列货币产生外汇差异为 - 2656千港元,2023年为1786千港元;年内其他全面(开支)/收益,扣除税项为 - 2656千港元,2023年为2010千港元;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年内全面开支总额为 - 41271千港元,2023年为 - 27184千港元[44][55][5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年内亏损38615千港元,2023年为28968千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年内亏损2024年为零,2023年为226千港元[41] - 2024年销售成本48375千港元,2023年为10520千港元;其他收入1107千港元,2023年为4666千港元;其他亏损净额 - 5612千港元,2023年为 - 3359千港元;销售开支 - 84千港元,2023年为 - 83千港元;行政开支 - 19682千港元,2023年为 - 16937千港元;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 - 2844千港元,2023年为 - 1373千港元;非流动资产减值亏损 - 12303千港元,2023年为零;经营亏损 - 24673千港元,2023年为 - 15097千港元;融资成本 - 15028千港元,2023年为 - 15016千港元;除税前亏损 - 39701千港元,2023年为 - 30113千港元;所得税抵免1086千港元,2023年为1145千港元[41] - 年内每股亏损为14.71港仙,上年为11.12港仙[66] - 2024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45,563千港元,上年为184,903千港元;流动资产总额为56,694千港元,上年为50,760千港元[68]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为83,343千港元,上年为114,065千港元;投资物业为30,284千港元,上年为34,795千港元[69] - 2024年存货为26,360千港元,上年为19,372千港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27,516千港元,上年为23,036千港元[69] - 2024年银行借款为161,500千港元,上年无;递延所得税负债为1,516千港元,上年为2,689千港元[7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亏损约38,615,000港元,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11,759,000港元[74]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14,504,000港元,负债净额约为31,957,000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约955,000港元[74]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亏损分别为 - 38,615千港元和 - 28,968千港元,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亏损分别为0和 - 226千港元[124] - 2024年和2023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262,473千股,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每股亏损分别为 - 14.71港仙和 - 11.03港仙,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每股亏损分别为0和 - 0.09港仙[124] 宏观经济数据 - 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 [7] 公司资产抵押情况 - 2024年3月31日,集团账面价值约31.5百万港元土地使用权、账面总值约75.1百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总值约8.3百万港元投资物业已抵押,获取银行借款约161.5百万港元[48]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共有21名雇员[22]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25] 公司资产构成情况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包括银行及手头现金、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及存货;流动负债包括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以及银行借款[47] 公司购股权计划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无董事或雇员根据购股权计划持有公司任何购股权[50] - 公司于2015年2月9日批准及采纳购股计划,若干雇员、咨询人员及顾问(包括执行董事)可获授购股权认购公司股份[50] 公司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于2015年2月9日成立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检讨及监督集团财务监控、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制度,就财务申报事宜向董事会提建议及意见[52] 公司银行融资及还款情况 - 2024年6月集团获得银行融资27,097,000港元,为期两年[80] - 股东承诺在集团有足够流动资金前,不要求偿还应付款项约53,922,000港元[81] - 银行借贷约108,389,000港元及53,111,000港元分别须于2025年6月28日及2025年10月13日偿还[81] 政策相关情况 - 香港強積金-長服金抵銷機制廢除將於2025年5月1日生效[85] - 截至2023年及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團於強積金-長服金抵銷機制下預期抵銷前的長期服務金負債不重大,應用指引對綜合財務報表無重大影響[88] 各业务线收入情况 - 2024年銷售結構板收入5661千港元,2023年為1860千港元;2024年定制木製產品收入26765千港元,2023年為7354千港元[97] - 2024年客戶A收入27446千港元,2023年為8250千港元;2024年客戶B收入11998千港元,2023年無;2024年客戶C收入11409千港元,2023年無[99] - 2024年中國內地收入63120千港元,2023年為12509千港元;2023年香港收入662千港元,2024年無[106] 业务其他收支及成本情况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亏损净额为6167千港元,2023年收益净额为972千港元[108] - 2024年外汇收益净额为548千港元,2023年亏损净额为4251千港元[108] - 2024年租赁收入766千港元,2023年为2661千港元[110] - 2024年政府补贴300千港元,2023年为99千港元[110] - 2024年其他收入合计1107千港元,2023年为4666千港元[110] - 2024年和2023年银行借款利息分别为15,004千港元和14,991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分别为24千港元和25千港元[113] - 2024年和2023年员工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分别为3,144千港元和3,828千港元,对定额供款退休计划的供款分别为108千港元和117千港元,集团按相关工资成本的5%向强制性公积金计划供款[115] - 2024年和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其他项目金额分别为4,866千港元和4,988千港元,存货成本分别为48,375千港元和10,520千港元[117] - 2024年和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即期税项分别为 - 1,086千港元和 - 1,145千港元,香港利得税溢利首2百万港元按8.25%征税,超过部分按16.5%征税,中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119][120] 资产减值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物业、厂房及设备、使用权资产及无形资产分别确认减值亏损约11,363,000港元、220,000港元及720,000港元[123] 贸易应收款项情况 - 2024年和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18,286千港元和2,252千港元,其他应收款项分别为9,230千港元和20,784千港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分别为27,516千港元和23,036千港元[126] - 截至2024年报告期末,贸易应收款项30日内、31 - 60日、61 - 90日、91 - 180日的金额分别为6,652千港元、6,266千港元、1,001千港元、4,367千港元,2023年超过180日的金额为1,184千港元[126] - 公司所授信贷期自交货日期起计介乎30至90日[126] 垫款偿付情况 - 来自李现锋先生持有20%股权之一间公司之垫款已于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内悉数偿付[129]
骏东控股(0827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1-13 16:42
公司整体收入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入为12,45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456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36,9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433千港元[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从第一季约2450万港元下跌约49.2%至第二季约1250万港元[3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370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101.1%(2022年约1840万港元)[40] 公司经营溢利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经营溢利为63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91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溢利为3,97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9,547千港元[5] 公司除税前亏损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2,85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99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为3,49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268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除税前亏损为75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27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为163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997千港元[27] 公司股东应占期内亏损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内亏损为2,85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99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应占期内亏损为3,49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229千港元[7] 公司资产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73,411千港元,3月31日为184,903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66,391千港元,3月31日为50,760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9283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23036千港元[32] - 2023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0.7百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0.6百万港元)[44] - 2023年9月30日,公司账面价值约3180万港元土地使用权、账面总值约7590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总值约870万港元投资物业已抵押,获取银行借款约1.604亿港元[46] 公司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23,746千港元,3月31日为223,159千港元[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10,675千港元,3月31日为3,190千港元[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66051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47276千港元[33]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574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1.724亿港元),减少归因于2023年6月30日提早重续银行借款约1.076亿港元[44] - 2023年9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总额约1.604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1.698亿港元)[44] 公司资产净值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5,381千港元,3月31日为9,314千港元[12] 公司每股亏损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本公司权益股东期内应占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每股亏损为1.09港仙,2022年同期为0.91港仙;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1.33港仙,2022年同期为6.58港仙[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09港仙,2022年同期为0.91港仙;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33港仙,2022年同期为1.99港仙[29] 公司全面开支与权益总额情况 - 2023年4月1日至9月30日全面开支总额为393.3万港元,权益总额从931.4万港元降至538.1万港元[14] - 2022年4月1日至9月30日全面开支总额为623.6万港元,权益总额从3649.8万港元降至3026.2万港元[14] 公司现金流量情况 - 2023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52.6万港元,2022年为所得1924.9万港元[16] - 2023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6.4万港元,2022年所用64.4万港元[16] - 2023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48.1万港元,2022年所用2547.6万港元[16]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1.9万港元,2022年减少687.1万港元[16] 公司银行借款续期情况 - 须于2023年7月2日偿还的约1.077亿港元银行借款已提早续期至2025年6月28日,须于2023年10月22日偿还的约5270万港元银行借款已提早续期至2025年10月16日[22] 公司股东应付款项情况 - 股东承诺在公司有充足流动资金前,不会要求偿还约4580万港元应付款项[22] 公司销售协议情况 - 公司与主要客户订立销售框架协议,总代价约1.222亿港元[22] 公司销售结构板收入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销售结构板收入为144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04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结构板收入为945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30千港元[24] 公司融资成本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融资成本为349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790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74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721千港元[26] 公司存货成本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存货成本为891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700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存货成本为2781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307千港元[27] 公司税务情况 - 公司及集团于香港注册成立的附属公司溢利首2百万港元按8.25%征税,超过2百万港元以上的余下溢利之税率为16.5%[2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于中国(不包括香港)成立的附属公司须按25%的税率缴纳中国企业所得税[28] 公司股息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之股息[28] 公司毛利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增加约80.4%至约920万港元(2022年约510万港元)[41] 公司亏损减少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约35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1380万港元(2022年亏损约1730万港元)[42]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情况 - 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97.7%(2023年3月31日约96.0%)[45] 公司重大投资与收购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或联属公司[50][51] 公司雇员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共有26名雇员[53] 公司股权持有情况 - 2023年9月30日,孙雪松女士持有公司123,041,695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46.88%;薛兆强先生持有27,978,425股,占10.66%[58]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为262,473,333股[58] 公司购股计划情况 - 购股计划下可能授出购股的股份总数不得超20,000,000股,约占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7.62%[66] - 任何一年向个人已授出及可能授出购股涉及的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数,不得超公司不时已发行股份30%[66] - 若合资格参与者接纳购股致其在任何十二个月内行使购股获发及将获发股份总数超当时已发行股份总数1%,需经公司股东按指定方式在股东大会批准[67] - 购股计划将于2025年2月23日届满[69] - 截至2023年4月1日及9月30日,无尚未行使购股[7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无根据购股计划授出购股[71]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2] 公司购股权持有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无董事或雇员根据购股权计划持有公司购股权[72] 公司报告期后重大事项情况 - 2023年9月30日之后至报告日期,无重大事项发生[73] 公司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于2015年2月9日成立审核委员会[74] - 截至报告日期,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4]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并给出推荐意见[74] 公司董事会成员情况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4]
骏东控股(0827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08 18:3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3年8月7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5年2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GEM上市[8] - 公司主要从事采购、生产及销售木制产品[8] 财务报告准则影响 - 多项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于本年度生效,对公司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9] - 部分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已颁布但未生效,公司预计应用后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0][12]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12,45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456千港元[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36,9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433千港元[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定制木製产品收入分别为1.2456亿港元和3.6966亿港元[1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370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101.1% [28]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从第一季约2450万港元下跌约49.2%至第二季约1250万港元[26] 经营亏损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经营亏损为3,49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790千港元[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亏损为7,4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721千港元[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除税前亏损分别为891.6万港元和2781万港元[1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产生除税后亏损约350万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为约5740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仅为约70万港元[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亏损约35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1380万港元(2022年亏损约1730万港元)[30] 资产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產为173,411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84,903千港元[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產为66,391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50,760千港元[4]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9,283千港元,3月31日为23,036千港元[22] - 贸易应收款项30日内2023年9月30日为4324千港元,3月31日为1068千港元[2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维持约7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60万港元)[3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账面价值约3180万港元的土地使用权、账面总值约7590万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总值约870万港元的投资物业已抵押,获取银行借款约1.604亿港元[33] 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23,746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223,159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 -57,355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 -172,399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10,675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3,190千港元[5]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66,051千港元,3月31日为47,276千港元[23] - 贸易应付款项30日内2023年9月30日为653千港元,3月31日为207千港元[23] - 2023年9月30日银行借款为160,370千港元,3月31日为169,762千港元[24] - 2023年9月30日来自关联方之垫款为19,536千港元,3月31日为23,531千港元[24] - 2023年9月30日偿还关联方款项为1991千港元,3月31日为72,201千港元[24] - 须于2023年7月2日偿还的银行借款约1.077亿港元已提早重续,延至2025年6月28日;须于2023年10月22日偿还的银行借款约5270万港元已提早重续,延至2025年10月16日[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574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1.724亿港元)[3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银行借款总额约1.604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1.698亿港元)[32] 权益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5,381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9,314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总额为5381千港元,较2023年4月1日的9314千港元减少3933千港元[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总额为30262千港元,较2022年4月1日的36498千港元减少6236千港元[6] 现金流量情况 - 2023年1 - 9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526千港元,2022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19249千港元[7] - 2023年1 - 9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64千港元,2022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为644千港元[7] - 2023年1 - 9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481千港元,2022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为25476千港元[7] - 2023年1 - 9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19千港元,2022年同期减少净额为6871千港元[7] 融资成本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融资成本分别为349.5万港元和746.6万港元[16] 税务情况 - 集团于中国(不包括香港)成立的附属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须按25%的税率缴纳中国企业所得税[19] 股息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股息[20] 每股亏损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33港仙[21] 毛利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增加约80.4%至约920万港元[2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增加约410万港元至约920万港元(2022年约510万港元)[30] 其他亏损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亏损减少约1240万港元至约10万港元(2022年其他亏损约1250万港元)[30] 资产负债比率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97.7%(2023年3月31日约96.0%)[32] 人员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共有26名雇员[3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概无董事或雇员根据购股权计划持有公司任何购股权[39] 股权持有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孙雪松女士持有公司普通股27,978,425股,占已发行股本10.66%;薛兆强先生持有123,041,695股,占46.88%[44]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47] 董事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全体董事已全面遵守标准守则规定交易准则[48]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所载企业管治守则[49] 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于2015年2月9日有条件批准及采纳购股计划,可能授出购股的股份总数不超20,000,000股,约占公布日期已发行股份7.62%[49][52] - 任何一年向个人已授出及可能授出购股所涉及股份数不超公司已发行股份30%[52] - 购股可在授出日或之后行使,自授出日起不超10年[53] - 若合资格参与者接纳购股致其12个月内获发股份超已发行股份1%,需经股东批准[54] - 已授出购股须于14日内接纳,并支付1港元作为代价[54] - 购股计划将于2025年2月23日届满,截至2023年9月30日无尚未行使购股[55] 流动资金保障情况 - 股东承诺在集团有充足流动资金前,不要求偿还应付款项约4580万港元[14] 销售协议情况 - 集团与主要客户订立销售框架协议,总代价约1.222亿港元[14]
骏东控股(08277)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3-08-11 16:4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入为24,51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977千港元,同比增长173.03%[5] - 2023年同期毛利为5,616千港元,2022年为1,370千港元,同比增长309.93%[5] - 2023年经营溢利为3,331千港元,2022年经营亏损为10,938千港元[5]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640千港元,2022年为14,869千港元,亏损同比收窄95.70%[5] - 2023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期内亏损为640千港元,2022年为14,869千港元,亏损同比收窄95.70%[5] - 2023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内亏损为640千港元,2022年为2,830千港元,亏损同比收窄77.39%[5] - 2023年期内其他全面开支为442千港元,2022年为收益646千港元[6] - 2023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1,082千港元,2022年为2,184千港元,开支同比收窄50.46%[6] - 2023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每股亏损为0.24港仙,2022年为5.67港仙,亏损同比收窄95.77%[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计为8,23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4,314千港元[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产生除税后亏损约0.6百万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为约56.8百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仅为约0.9百万港元[15]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24510千港元,2022年为8977千港元[18]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640千港元,每股亏损0.24港仙;2022年亏损2830千港元,每股亏损1.08港仙[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入约245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172.2%(2022年:约900万港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毛利增加约300.0%至约560万港元(2022年:约140万港元)[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亏损约6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1430万港元(2022年:约1490万港元)[3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9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60万港元)[3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568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1.724亿港元),因约1.08亿港元银行借款提前续期[3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总额约1.609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1.698亿港元)[3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96.7%(2023年3月31日:约96.0%)[3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销售结构板收入8008千港元,2022年为926千港元;定制木製產品收入14286千港元,2022年为7450千港元[18] 资金相关安排 - 集团与主要客户订立销售框架协议,总代价约124.4百万港元[17] - 股东承诺在集团有充足流动资金前,不要求偿还应付款项约39.2百万港元[17] - 银行借款金额约52.9百万港元须于2023年10月22日偿还,董事认为贷款可延期;约108.0百万港元借款已提前续期至2025年6月28日[17] 税务信息 - 香港利得税溢利首2百万港元按8.25%徵税,超2百万港元以上餘下溢利税率为16.5%;中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21]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股息[22] 资产抵押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账面价值约3210万港元土地使用权、账面总值约7710万港元物业厂房设备、账面总值约870万港元投资物业已抵押,获取银行借款约1.609亿港元[34] 重大投资与或然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无重大投资(2022年:无)[3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有关已订约但未于综合财务报表内拨备的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为零(2023年3月31日:无)[36][37] 股权结构 - 孙雪松女士实益拥有123,041,695股,占已发行股本46.88%;薛兆强先生实益拥有27,978,425股,占已发行股本10.66%[42] 购股计划 - 购股计划下可能授出购股的股份总数不得超20,000,000股,约占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7.62%;任何一年向个人已授出及可能授出购股涉及的股份数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份30%[51] - 截至2023年4月1日和6月30日,无尚未行使购股;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无根据购股计划授出购股;2023年6月30日,无董事或雇员根据购股计划持有公司购股[55] - 购股计划将于2025年2月23日届满[53]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46] 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全体董事已全面遵守标准守则规定交易准则[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守则条文[48] 后续重大事项 - 2023年6月30日之后至报告日期,无重大事项发生[56] 财务报表审核与董事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并向董事会作推荐意见[57] - 报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孙雪松女士及薛兆强先生等[57] 会计准则影响 - 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预计日后不会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3]
骏东控股(08277)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3-08-09 16:4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3年8月7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5年2月23日在港交所GEM上市[5] - 公司于2015年2月9日成立审核委员会,其书面职权范围符合相关规则及企业管治守则[4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持续经营收入为24,51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977千港元[2] - 2023年同期销售成本为18,894千港元,2022年为7,607千港元[2] - 2023年毛利为5,616千港元,2022年为1,370千港元[2] - 2023年经营亏损为3,971千港元,2022年为3,931千港元[2] - 2023年融资成本为640千港元,2022年为14,869千港元[2] - 2023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期内亏损为640千港元,2022年为2,830千港元[2] - 2023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内亏损为1,082千港元,2022年为14,869千港元[3] - 2023年期内每股亏损为0.24港仙,2022年为5.67港仙[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计为8,23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4,314千港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产生除税后亏损约0.6百万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为约56.8百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仅为约0.9百万港元[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入约245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172.2%(2022年:约900万港元)[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毛利增加约300.0%至约560万港元(2022年:约140万港元)[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亏损约6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1430万港元(2022年:约1490万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维持于约9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60万港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568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1.724亿港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总额约1.609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1.698亿港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96.7%(2023年3月31日:约96.0%)[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账面价值约3210万港元的土地使用权、账面总值约7710万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总值约870万港元的投资物业已抵押,获取银行借款约1.609亿港元[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关已订约但未于综合财务报表内拨备的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为零[27] 业务销售情况 - 集团与主要客户订立销售框架协议,总代价约124.4百万港元,预计销售将落实[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销售结构板收入8,008千港元(2022年:926千港元),销售建造辅助材料收入2,090千港元(2022年:368千港元),定制木製产品收入14,286千港元(2022年:7,450千港元)[12] 税务情况 - 公司及集团香港附属公司溢利首2百万港元按8.25%徵稅,超过部分按16.5%徵稅[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中国(不包括香港)附属公司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022年:25%)[15]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股息(2022年:零港元)[16] 财务准则影响 - 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将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公司预计应用后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6][8] 股东持股情况 - 孙雪松女士持有公司普通股123,041,695股,占已发行股本46.88%;薛兆强先生持有27,978,425股,占10.66%[33] 购股计划情况 - 购股计划可能授出购股的股份总数不超公司上市后已发行股份10%,即20,000,000股,约占公布日期已发行股份7.62%;任何一年向个人授出购股涉及股份数不超公司已发行股份30%[40] - 若合资格参与者接纳购股致其12个月内行使购股获发股份超当时已发行股份1%,需经公司股东按规定方式在股东大会批准,董事会才可授予[42] - 已授出购股须在授出日期起14日内接纳,并支付1港元作为代价[42] - 购股计划于2025年2月23日届满[42] - 截至2023年4月1日、6月30日,无尚未行使购股;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无根据购股计划授出购股;2023年6月30日,无董事或雇员根据购股计划持有公司购股[42] 重大事项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后至公布日期,无重大事项发生[43]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守则条文[38]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36]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45]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并向董事会作出推荐意见[45] 董事会情况 - 董事会成员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5] 公布日期信息 - 公布日期为2023年8月9日[45] 资金流动性支持情况 - 股东承诺在集团有充足流动资金前,不要求偿还约39.2百万港元应付款项[11] 银行借款情况 - 银行借款金额约52.9百万港元须于2023年10月22日偿还,预计贷款可获延期;约108.0百万港元借款已提前续期至2025年6月28日[11]
骏东控股(0827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6-29 16:3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财年,集团亏损约2920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500万港元[1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财年,集团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减少约86.7%至约1250万港元,2022年为约9380万港元[1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财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减少约91.9%至约200万港元,2022年为约2460万港元[1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约125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86.7%(2022年:约9380万港元)[19] - 年内毛利减少约91.9%至约200万港元(2022年:约2460万港元)[2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亏损约290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2340万港元(2022年:亏损约560万港元)[2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出售CD Enterprises Company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录得亏损约20万港元,去年溢利约50万港元[23] - 2023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6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810万港元)[24]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净值约1.724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约1840万港元)[24] - 2023年3月31日,公司银行借款总额约1.698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1.84亿港元)[24]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96.0%(2022年3月31日:约91.5%)[25]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12,509千港元,较2022年的93,832千港元大幅下降[191]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年内亏损为28,968千港元,2022年为5,560千港元,亏损扩大[191] - 2023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年内亏损为29,194千港元,2022年为5,039千港元,亏损增加[191]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84,903千港元,较2022年的209,554千港元有所减少[192] - 2023年流动资产总额为50,760千港元,较2022年的218,110千港元大幅下降[192] - 2023年流动负债总额为223,159千港元,较2022年的199,706千港元有所增加[192] - 2023年资产净值为9,314千港元,较2022年的36,498千港元减少[192]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来自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为11.03港仙,2022年为2.15港仙,亏损扩大[191]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为0.09港仙,2022年为盈利0.20港仙[191]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年内亏损为11.12港仙,2022年为1.95港仙,亏损增加[191] - 2023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30,113千港元,2022年为6,802千港元[197] - 2023年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2,753千港元,2022年为1,876千港元[197] - 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27,360千港元,2022年为4,926千港元[197] - 2023年经营所得现金5,333千港元,2022年为8,824千港元[197]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5,333千港元,2022年为9,143千港元[197] - 2023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50,197千港元,2022年为3,398千港元[197] - 2023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64,045千港元,2022年为14,805千港元[197]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8,515千港元,2022年为2,264千港元[197] - 2023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44千港元,2022年末为8,069千港元[197]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可分派儲備約為35.0百萬港元,2022年為零港元[12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團捐款約零港元,2022年為0.3百萬港元[121]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11] - 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溢利载于报告第30页,董事不建议派末期股息[113] 业务出售情况 - 2022年2月16日,集团订立买卖协议出售CD Enterprises Company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交易于2022年6月30日完成[17] 生产经营受影响情况 - 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期间,因河北疫情反复及春节长假,集团生产几乎完全暂停,2023年2月起逐步恢复[10][17] 业务发展策略 - 集团将专注国内市场,继续从事木制产品业务,丰富产品种类并开拓中国市场[12] - 集团会运用不同方法提高生产力,推动持续进步文化及内部流程自动化以提升效率和节省成本[18]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共有29名雇员[35] 公司治理相关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守则条文[50]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监管董事证券交易,全体董事于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全面遵守规定交易准则[51] - 董事会现由六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3] - 孙雪松女士、薛兆强先生、丁洪泉先生、董萍女士、朱达先生委任期限为6年零10个月,王围先生委任期限为5年零3个月[53] - 陈玉晓45岁,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兼公司秘书,在会计及核数方面拥有逾20年经验[46] - 丁洪泉51岁,拥有逾29年中国税务经验[38] - 王围39岁,2014年7月起担任鑫跃腾祥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39] - 董萍66岁,2012年退休,现时并无于任何公司担任职务[43] - 朱达35岁,2022年8月起加入共青城胜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高级研究员[44] - 孙雪松于2016年8月12日首次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兼合规主任[4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全体董事出席率均为100%(4/4)[56] - 根据细则,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三分之一的董事应轮值退任,每名董事最少每三年退任一次[58] - 执行董事薛兆强先生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董萍女士将在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并合资格且愿膺选连任[59] - 董事出席2022年8月2日股东周年大会的出席率均为100%(1/1)[64] - 公司于2015年2月9日成立审核委员会,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已举行四次会议,委员出席率均为100%(4/4)[65][68] - 公司于2015年2月9日成立提名委员会,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已举行一次会议,委员出席率均为100%(1/1)[69][70] - 董事会预期每年至少举行四次常规会议,大约每季度举行一次[56] - 公司每年举行股东周年大会,除此外的股东大会称为股东特别大会[6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朱达先生为主席[65]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王围先生为主席[69] - 公司于2015年2月9日成立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举行一次薪酬委员会会议,各成员出席率为100%[8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在零港元至100万港元的董事有7人[81] - 陈玉晓先生于2016年9月5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相关专业培训规定[89] - 公司采用三级风险管理方法应对风险,业务单位、管理层、审核委员会分别为三道防线[92] - 提名委员会评估董事候选人合适性时参考行业资格经验、可投入时间等因素[78]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就董事及高管薪酬待遇、政策架构向董事会作推荐建议[77] - 公司股息政策参考公司细则制订,可从溢利或储备等宣派及派付股息[84] - 各新任董事获委任时接受就职指引,年内所有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82] - 公司安排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保险范围每年审阅[83] 外部核数师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聘请立信德豪为外部核数师,年度审计服务费用约为118万港元[100] - 2020年4月17日,立信德豪获委任为公司核数师;截至2021、2022、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由其审核,其将退任并符合资格且愿获续聘[159][160][161] 股东相关规定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若董事会21天内未召开,提呈要求人士或占总投票权一半以上者可在送呈要求日期起计两个月内召开[101] 公司政策及文件情况 - 公司已审阅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股东沟通政策,认为其已适当实施且有效[10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组织章程文件无重大变更[106] 公司业务范围 - 集团目前主要从事采购、制造及销售木制产品,包括结构板、建造辅助材料及定制木制产品等[17]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业务主要从事采购、制造及销售木制产品[112] - 公司于2015年2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GEM上市,主要从事采购、生产及销售木制产品[198] 集团业绩及资产负债概要 - 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溢利载于报告第30页[113] - 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过往五个年度的业绩以及资产及负债概要载于报告第88页[114] 或有负债及诉讼情况 - 于2023年3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有负债、法律诉讼或潜在诉讼[115] 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变动详情载于报告财务报表附注14[116] - 2023年3月31日,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使用权资产及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分别约为1.14065亿港元、3458.9万港元及99.5万港元[173] - 财政年度内,中国及香港利润微薄或亏损的营运设施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存在减值迹象[173] - 基于管理层评估,2023年3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使用权资产以及无形资产并无减值亏损[173] 集团银行借款情况 - 集团于2023年3月31日的银行借款详情载于报告财务报表附注25[117] 公众持股情况 - 刊發報告前的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公眾最少持有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25%[130] 集团客户及供应商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團五大客戶銷售額約佔銷售總額的86%,最大客戶銷售額約佔66%[13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團五大供應商採購額約佔採購總額的85%,最大供應商採購額約佔26%[131] 公司股权持有情况 - 2023年3月31日,孫雪松女士持有公司普通股123,041,695股,佔已發行股本的46.88%[144] - 2023年3月31日,薛兆強先生持有公司普通股27,978,425股,佔已發行股本的10.66%[144] 购股计划情况 - 购股权计划下可能授出购股的股份总数不得超2000万股,约占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的7.62%,任何一年向个人授出购股涉及股份数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153] - 截至2022年4月1日及2023年3月31日,无尚未行使购股;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未根据购股计划授出购股;2023年3月31日,无董事或雇员根据购股计划持有公司购股[157] - 购股计划于2015年2月9日有条件批准及采纳,将于2025年2月23日届满[150][156] - 已授出购股须于授出日期起14日内接纳,并支付1港元作为代价[155] 董事及相关人员权益情况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无相关权益或淡仓记录[145] - 2023年3月31日,除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外,无人士有相关权益或淡仓记录[146]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47] 集团投资物业情况 - 集团拥有按公平值列账的投资物业,2023年3月31日公平值约3479.5万港元[170] 董事职责及核数师工作 - 董事负责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准则及规定编制综合财务报表,并对内部控制负责[181] - 董事负责评估
骏东控股(0827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28 20:23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12,509千港元,2022年为93,832千港元,同比下降约86.67%[4] - 2023年毛利为4,666千港元,2022年为3,703千港元,同比增长约26.01%[4] - 2023年经营亏损为15,016千港元,2022年为16,781千港元,同比收窄约10.52%[4]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1,145千港元,2022年为1,242千港元,同比收窄约7.81%[4]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的年内亏损为29,194千港元,2022年为5,039千港元,同比扩大约479.36%[4] - 2023年和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入分别为2,661千港元和3,523千港元[24] - 2023年和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分别为972千港元和2千港元[25] - 2023年和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分别为14,991千港元和16,762千港元[26] - 2023年和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员工成本分别为3,828千港元和4,555千港元,公司按相关工资成本的5%向强制性公积金计划供款[26] - 2023年和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其他项目成本分别为4,988千港元和5,944千港元,存货成本分别为5,668,000港元和6,567,000港元[28] - 2023年和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税项分别为 - 1,145千港元和 - 1,242千港元,中国内地附属公司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9][31] - 2023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之亏损为28,968千港元,2022年为5,560千港元[3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约1250万港元,较去年的约9380万港元大幅减少约86.7%[49] - 年内毛利减少约91.9%至约200万港元,2022年约为2460万港元[5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亏损约2900万港元,较去年的约560万港元增加约2340万港元[51] 资产与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84,903千港元,2022年为209,55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1.76%[6] - 2023年流动资产总额为50,760千港元,2022年为218,110千港元,同比下降约76.73%[6] - 2023年流动负债总额为223,159千港元,2022年为199,706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1.74%[6] - 2023年资产净值为9,314千港元,2022年为36,49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74.48%[7]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2,252千港元,2022年为27,746千港元[37]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23,036千港元,2022年为36,856千港元[37]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2,242千港元,2022年为2,749千港元[39]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47,276千港元,2022年为108,384千港元[39] - 2023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6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为810万港元[54]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净值约1.724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约1840万港元[54] - 2023年3月31日,公司银行借款总额约为1.698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为1.84亿港元[54]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96.0%,2022年3月31日约为91.5%[55]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账面价值约3390万港元的土地使用权等资产已抵押,获取银行借款约1.698亿港元[55] 已终止经营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出售出口销售业务分部权益,该分部列为“已终止经营业务”[19]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2年4月1日至完成日期期间收入为101,742千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为209,074千港元[33] - 2023年已终止经营业务经营现金流量为26,629千港元,2022年为2,512千港元[3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出售CD Enterprises Company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录得亏损约20万港元,去年溢利约50万港元[53] - 2022年公司出售CD Enterprises全部已发行股份及附属公司连同股东贷款,代价约47,708,000港元,产生减值亏损约9,214,000港元[31] - 2022年2月16日,公司订立买卖协议出售CD Enterprises Company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为现金47707803港元,6月30日出售事项完成[59] - 2022年3月31日分类为持作待售的出售集团资产总额为135,360千港元,负债总额为 - 87,652千港元[32] 业务销售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销售结构板收入186万港元,2022年为753.3万港元;2023年销售建造使用的辅助材料收入307.2万港元,2022年为3063.2万港元等[20] - 2023年客户A收入825万港元,2022年为4163.3万港元;2022年客户B收入1275.7万港元,2023年无[21] - 2023年无单个客户对集团收益贡献超10%,2022年有[21] - 2023年和2022年来自中国内地外部客户收入分别为12,509千港元和93,832千港元[23] 财务报告准则影响 - 多项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于本年度生效,对集团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2] - 多项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已颁布但未生效,董事预期日后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3][16] 集团资金与协议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亏损约2896.8万港元,流动负债净额约1.72399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仅约64.4万港元[9] - 集团与主要客户订立销售框架协议,总代价约1.27亿港元[9] - 股东承诺在集团有充足流动资金前,不要求偿还约2859.4万港元应付款项[10] - 银行贷款1.13934亿港元和5582.8万港元分别于2023年7月2日和2023年10月22日偿还,董事认为贷款有望延期[10] 每股亏损情况 - 2023年每股亏损为11.12港仙,2022年为1.95港仙,同比扩大约470.26%[5] 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42] 核数师意见 - 独立核数师认为综合财务报表已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真实而中肯地反映了集团财务状况、表现及现金流量[44] 人员与股权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共有29名雇员[6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董事或雇员无根据购股计划持有公司购股权[62] - 公司于2015年2月9日有条件批准及采纳一份购股计划[62]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4] 重大事项情况 - 2023年3月31日之后至公布日期,无重大事项发生[63]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守则条文[69] - 公司于2015年2月9日成立审核委员会,其书面职权范围符合GEM上市规则第5.28至5.33条及企业管治守则[70]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业绩及财务报表并向董事会作出推荐意见[70] 公布刊载情况 - 本公布将由刊登日期起计最少7日刊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70] 董事会成员情况 - 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孙雪松女士及薛兆强先生、非执行董事丁洪泉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王围先生、董萍女士及朱达先生[70]
骏东控股(08277)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02-13 16:41
STEED ORIENTAL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 駿 東 ( 控 股 ) 有 限 公 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成員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8277 2022 第三季度 2022 報告 HT 7 - 11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GEM之特色 GEM的定位,乃為相比起其他在聯交所上市的公司帶有較高投資風險的公司提供一個 上市的市場。有意投資者應了解投資於該等公司的潛在風險,並應經過審慎周詳的考慮 後方作出投資決定。GEM的較高風險及其他特色表示GEM較適合專業及其他資深投資 者。 由於GEM上市公司新興的性質使然,在GEM買賣的證券可能會較於聯交所主板買賣的 證券承受較大的市場波動風險,同時無法保證在GEM買賣的證券會有高流通量的市場。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聯交所對本報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 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報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 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未經審核) 駿東(控股)有限公司 2 | | | | VINIL - BAL | | | | --- | --- | --- | --- ...
骏东控股(08277)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1-11 16:49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GEM的特色 GEM的定位,乃為相比起其他在聯交所上市的公司帶有較高投資風險的公司提供一個 上市的市場。有意投資者應了解投資於該等公司的潛在風險,並應經過審慎周詳的考慮 後方作出投資決定。GEM的較高風險及其他特色表示GEM較適合專業及其他資深投資 者。 由於GEM上市公司新興的性質使然,在GEM買賣的證券可能會較於聯交所主板買賣的 證券承受較大的市場波動風險,同時無法保證在GEM買賣的證券會有高流通量的市場。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聯交所對本報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 無發表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會就本報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 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乃遵照聯交所GEM證券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之規定提供有關駿東(控股)有 限公司(「本公司」)之資料。本公司董事(「董事」)願對本報告所載資料共同及個別承擔全 部責任。董事在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確認,就彼等所深知及確信,本報告所載資料在各 重要方面均屬準確完備,並無誤導或欺詐成分,且並無遺漏其他事項,足以令本報告所 載任何陳述或本報告產生誤導。 1 二零二二年中期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