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桑达(000032)
icon
搜索文档
深桑达A(000032) - 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8 07:32
分组1: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单位有中信建投、中信保诚等 [2] - 活动时间为2022年6月2日15:00 - 16:00 [2] - 活动地点为公司16楼会议室及电话会议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马劲、曹心驰等 [2] 分组2:中国电子云基本情况 - 依托中国电子PKS自主安全计算体系及网信产业资源,基于自研技术架构和操作系统推出数字底座“中国电子云”,具备IaaS、PaaS、SaaS全栈能力 [2] - 作为系统性输出平台,为政企客户提供高安全数字基础设施,助力转型 [3] 分组3:中国电子云产品体系 - 构建涵盖安全防护、IaaS、PaaS、政府应用、企业应用的体系化云数产品、全栈技术及运营服务 [3] - 提供具备信创能力的公有云服务和专属云产品,有全栈安全等优势 [3] 分组4:中国电子云快速发展原因 - 依托中国电子PKS体系及资源,有强大品牌优势 [3] - 高度市场化,以市场化原则吸纳和保存人才 [3] - 高度注重研发,保障技术先进性 [3] - 具有后发优势,基于先进架构研发,可快速竞争 [3] - 现代数字城市业务全国销售布局为云业务提供市场基础 [3] 分组5:超融合研发情况 - 已组建IT产品线,利用超融合架构提升性能、降低成本 [3] - 相关产品研发已起步,后续将替换底层基础设施架构 [3]
深桑达A(000032) - 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8 07:32
公司基本情况 - 2021年公司完成与中国系统重组,贯彻中国电子“坚底强链”战略部署,承担云计算及存储、数据创新、数字政府与行业数字化服务、高科技产业工程服务等四项主责主业 [1][2] - 在数字与信息服务领域,基于中国电子PKS体系构建安全数字基础设施,开展数据创新试点工程,打造标杆应用和“灯塔项目” [2] - 在产业服务领域,聚焦电子信息等行业,提升咨询规划和数字化管理交付能力,探索为制造业客户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2] 协同情况 - 中国电子战略使命是打造国家网信产业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战略任务是构建自主安全计算原创技术“策源地”和自主计算产业链“链长”,深桑达承担四项主责主业 [2] - “中国电子云”是中国电子PKS体系内唯一一朵“云”,是信创产业“集大成者”、技术能力输出平台和网信板块带货平台 [2] 技术优势 - 按“1个雨燕架构 + 1个分布式云原生云操作系统 + N个云产品”布局,提供“安全、先进、绿色”安全数字化底座 [2] - 云产品内置安全功能,安全融入研发全过程,依靠云原生能力重构安全产品,研发新一代云安全产品 [3] - 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云产品研发管理体系与方法 [3] 业务布局 - 2022年公司在全国多地有项目落地,比照数字广东模式参与全国省域数字政府建设,通过“百日百县”行动满足客户数字化转型需求 [3] 疫情影响 - 2022年疫情冲击下,客户可能缩减阶段性IT投入预算,但国产化、数字化等仍是行业发展方向,公司将努力开拓市场应对不利影响 [3]
深桑达A(000032) - 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8 07:3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0032,证券简称深桑达 A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时间为 2022 年 7 月 13:30 - 16:00,地点在小屯路 8 号科研楼一层报告厅 [1] - 参与单位包括惠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君联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马劲、朱国平、李安东等 [1] 公司业务介绍 主责主业 - 落实中国电子集团战略任务,承担云计算及存储、数据创新、数字政府与行业数字化服务、高科技产业工程服务四项主责主业 [2] 中国电子云 - 基于中国电子“PKS”体系等推出“中国电子云”高安全数字基础设施,提供云计算算力产品和服务,自研新一代分布式存储产品仓海 CeaStor 以及超融合产品仓山 CeaCube [2] - 目标客群为关键领域客户(党政、公共服务、重点行业央国企及企业集团),提供私有云、行业云产品及服务 [2] - 是基于中国电子 PKS 自主计算体系推出的“安全、先进、绿色”的安全数字底座,采用先进技术,有后发优势 [2] 存储产品 分布式存储 - 已打造四款产品,包括面向大容量的 4U36 节点 CeaStor 16036、面向高性能的 2U25 节点 CeaStor 16025、面向通用场景的 2U12 节点 CeaStor 16012 以及基于飞腾处理器平台的 CeaStor 16012 - F 国产处理器节点 [2][3] 集中式存储 - 打造四款产品,分别是面向核心应用的全闪存储 CeaStor 8050、面向中大型用户的终端存储 CeaStor 6050、面向中小型用户的中低端产品 CeaStor 6020 及基于飞腾处理器平台的 CeaStor 6020 - F [3] 设计理念及优势 - 秉持“安全、高效、绿色、节能”设计理念,在安全方面通过四个方面为数据提供全方位保障,高效方面聚焦软件优化提升系统性能 [3] - 绿色方面,除硬件降能耗,还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数据中心 PUE,支持性价比优的 QLC 介质,支持 32 + 2,大比例 EC 可用磁盘利用率高达 94% [3] - 能提供云硬盘、文件、对象的云存储功能,支持多样云化 [3] 超融合产品 - 中国电子云超融合 CeaCube 产品于 2022 年 6 月 8 日发布,具备“架构融合”“运维极简”“安全可靠”三大核心价值 [3] 公司机制保障 - 基于国企改革制度体系,建立市场化选人用人体制机制,引进众多一流人才,中电云数智于 2022 年初列入国资委科改企业名单 [4] - 后续将探索建立多层次、长效化中长期激励机制 [4] 交流情况 - 公司接待人员与投资者充分交流沟通,未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情况,已按深交所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 [4]
深桑达A(000032)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7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第三季度为115.11亿元,同比增长8.17%[4]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331.42亿元,同比增长18.68%[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三季度亏损2.15亿元,同比下降592.47%[4]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47亿元,同比下降10860.04%[4] - 营业收入331.42亿元,同比增长18.68%[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5.47亿元人民币[23] - 营业总收入331.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296.73亿元,同比增长18.32%[8] - 研发费用10.1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3.57%[8] - 管理费用11.35亿元,同比增长49.66%[8] - 研发费用10.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6%[23] - 营业总成本327.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23] - 利息费用2.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9%[23]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6.67亿元,现金净流出同比减少81.45亿元[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16.6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现金净流出8.15亿元[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8.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现金净流出7.43亿元[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22.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现金净流入12.49亿元[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16.67亿元人民币[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8.20亿元人民币[24]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22.27亿元人民币[2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301.89亿元人民币[2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64.67亿元人民币[24]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减少2.56亿人民币(3.38%),从75.75亿降至73.20亿[21] - 应收账款减少3.19亿人民币(3.18%),从100.32亿降至97.13亿[21] - 合同资产增加26.46亿人民币(21.42%),从123.55亿增至150.01亿[21] - 短期借款增加9.58亿人民币(64.45%),从14.86亿增至24.43亿[22] - 应付账款增加14.04亿人民币(9.64%),从145.59亿增至159.63亿[22] - 合同负债减少2.18亿人民币(4.02%),从54.31亿降至52.13亿[22] - 长期借款增加30.27亿人民币(84.62%),从35.78亿增至66.06亿[22] - 未分配利润减少6.55亿人民币(47.48%),从13.80亿降至7.26亿[2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7.12亿人民币(11.77%),从60.50亿降至53.37亿[22] - 少数股东权益增加3.85亿人民币(11.14%),从34.52亿增至38.36亿[22] - 短期借款报告期末为24.43亿元,较年初增长64.45%[7] - 预付账款报告期末为20.54亿元,较年初增长50.39%[7] - 长期借款66.0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4.62%[8] - 总资产报告期末为472.1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6.6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报告期末为53.37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1.78%[4] 非经常性损益和减值 - 政府补助相关的非经常性损益年初至报告期末为3560.93万元[5] - 投资收益亏损0.40亿元,同比下降147.22%[8] - 信用减值损失1.27亿元,同比增加计提10,683.64万元[8] 关联交易和融资活动 - 与中国电子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存款业务期初余额为524,781.24万元,发生额为-386,523.95万元和138,257.29万元,存款利率范围0.42%-3.30%[12] - 与中国电子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贷款业务期初余额103,211.26万元,发生额54,818.46万元,期末余额158,029.72万元,贷款利率LPR±0.20%[12] - 与中国电子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授信业务总额664,052.78万元,实际发生额276,370.67万元[13] - 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15,000.00万元[14] 投资和业务重组 - 公司以0.08元回购注销神彩物流原股东785,606股股份,总股本变更为1,137,959,234股[15] - 子公司中电云数智科技拟进行混改引入资金不超过20亿元,其中员工持股平台不超8亿元,中电信创不超8亿元,外部战略投资人不超4亿元[16] - 中国系统以现金对价38,560.10万元收购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71%股权[16] - 公司向子公司中国系统增资100,000.00万元,少数股东同比例增资3,392.73万元,增资后注册资本由7亿元增加至10亿元[17] - 公司以3,504万元收购中电(武汉)数字经济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17] - 公司申请深圳桑达国际电源科技有限公司破产清算,2019年11月20日被法院宣告破产[19]
深桑达A(000032)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5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216.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5%[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18.95%[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61.29%[1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915元/股,同比下降817.98%[1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69%,同比下降6.65个百分点[14]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5.1%至216.3亿元,去年同期为172.83亿元[16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亏损3.32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3612万元[16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5.63%至193.83亿元[39] - 研发投入同比大幅增长92.38%至6.64亿元[40]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8.32%至7.14亿元[40]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2.49%至4.21亿元[39]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5.6%至193.83亿元,去年同期为154.28亿元[164]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92.4%至6.64亿元,去年同期为3.45亿元[164] - 分包成本同比增长36.65%至87.78亿元,占营业成本45.29%[46] - 人工成本同比增长52.37%至12.84亿元,占营业成本6.62%[4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产业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8.15%至208.33亿元,占总收入96.31%[41] - 高科技产业工程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2.55%至193.72亿元,毛利率9.60%[41][42] - 数字与信息服务收入同比下降22.34%至7.97亿元,毛利率提升5.72个百分点至26.39%[41][42] - 高科技产业工程服务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55%[46] - 数字与信息服务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2.34%[46] - 中国电子云服务行业客户已超400家[21] - 繁星城市数字平台已覆盖18个场景域、243个细分场景及1000余个子方案[25] - 公司为半导体领域服务12寸芯片、8寸芯片等国内外企业包括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26] - 在平板显示领域服务京东方、TCL华星光电等面板制造企业[26] - 生物医药领域服务中国疾控中心、科兴控股、药明生物等百强药企和三甲医院[27] - 新材料领域服务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等客户包括中创新航、万华化学等[27] - 数据中心领域客户包括苹果技术服务、国家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心、平安银行等[27] - 汽车制造领域服务华晨宝马、大众汽车等高端制造客户[27] - 高科技工程服务业务承接生物制剂厂房洁净室工程建设[71] 各地区表现 - 境内收入同比增长26.28%至212.79亿元,占总收入98.38%[4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9] - 公司设置资产负债率警戒线和管控线强化财务风险管理[75]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79]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472.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6%[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5.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76%[14] - 短期借款较年初增长61.93%至24.06亿元[49] - 长期借款较年初增长43.73%至51.42亿元[49] - 合同资产增长至139.39亿元,占总资产29.5%[49] - 货币资金增至84.16亿元,占总资产17.81%[49] - 受限资产总额为21.84亿元,其中货币资金受限10.81亿元,应收账款受限6.14亿元,其他非流动资产受限2.84亿元,固定资产受限1.36亿元,无形资产受限0.69亿元[52] - 合并短期借款增加至24.0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61.9%[161] - 合并应付票据达43.5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0.8%[161] - 合并应付账款增至152.7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4.9%[161] - 合并合同负债为53.0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2.4%[161] - 合并长期借款增至51.4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43.7%[161] - 合并未分配利润减少至9.4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32%[161] - 合并负债总额增至380.4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9.8%[161] - 货币资金为84.1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75.74亿元增长11.2%[160]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10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11亿元减少0.3%[160] - 应收账款为102.2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00.32亿元增长1.9%[160] - 预付款项为20.40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3.66亿元增长49.3%[160] - 合同资产为139.3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23.55亿元增长12.8%[160] - 流动资产合计为371.5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43.90亿元增长8.0%[160] - 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00.9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97.40亿元增长3.6%[160] - 资产总计为472.4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441.30亿元增长7.1%[160] 现金流量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49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现金净流出113.56亿元[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减少113.56亿元[40] - 合并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33.7%至194.35亿元[166] - 合并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同比收窄40.8%至16.49亿元[166] - 合并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同比暴涨506.2%至28.13亿元[166] - 合并期末现金余额达73.35亿元 同比增长130.6%[166] - 合并支付职工现金同比增长41.7%至28.70亿元[166]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激增2992.4%至7.36亿元[167]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入同比下降19.5%至0.92亿元[167]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74642万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出52万元)[167]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2.32亿元 同比增长66.8%[167] - 母公司支付职工现金激增138.2%至0.49亿元[167] 投资与筹资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6.19亿元,较上年同期3.16亿元增长96.11%[53] - 收购蓝信移动科技公司35.51%股权,投资金额2.48亿元[54] - 中电洲际供热管线建设项目累计投入5267.23万元,项目进度18%[57] - 证券投资期末账面价值8.73亿元,其中天津港股票投资6.98亿元,华环电子股票投资1.54亿元[58][59] - 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10亿元,已累计使用7.32亿元,尚未使用2.74亿元[61] - 邯郸供热连接线项目投入2212.92万元,项目进度5%[57] - 衍生品投资报告期不存在[60] - 现代数字城市技术研发项目总投资额为70,031.33万元,募集资金投入70,000万元[62] - 偿还金融机构贷款项目调整后募集资金投入从50,000万元减少至29,983.24万元[62] - 高科技工程服务项目总投资额115,321.93万元,但未获得募集资金投入[6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现代数字城市技术研发项目累计投入43,407.51万元,投资进度达62.01%[64] - 偿还金融机构贷款项目累计投入29,800万元,投资进度达99.39%[64] - 募集资金净额为1,000,407,902.77元,与拟投入总额存在差异[63] - 中国系统获得募集资金借款100,240.40万元用于募投项目[63] - 募集资金实施方式变更:由向控股子公司提供借款100,240.40万元变更为增资100,000万元[137]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2,266.19万元人民币[16][17] - 获得中国电子核心科研项目资金支持4000万元[123] - 对中国电子信创产业有限合伙企业认缴出资2亿元,已实际出资1亿元[124] - 在中国电子财务公司存款期末余额258638.35万元,利率范围0.42%-3.30%[118] - 贷款业务期末余额172685.18万元,采用LPR利率±0.20%定价[119][121] - 授信业务实际发生额298463.91万元,总额度664052.78万元[122] 子公司表现 - 中国电子云公司报告期净亏损3.25亿元[68] - 中电二公司实现净利润3.62亿元[68] - 中电四公司实现净利润3.59亿元[68] - 中国系统营业收入2,112,042.3万元同比增长27.78% 净利润36,482.2万元同比增长24.02%[69] - 中电二公司营业收入951,780.3万元同比增长41.37% 净利润36,226.69万元同比增长31.44%[69] - 中电四公司营业收入909,302.91万元同比增长25.11% 净利润35,884.41万元同比增长25.58%[69] - 中电洲际净利润5,940.01万元同比增长3.7%[69] - 中国电子云公司营业收入2,800.56万元 净亏损32,523.7万元[69] - 易捷思达营业收入4,671.92万元 净亏损4,917.71万元[70] - 数字广东营业收入100,801.48万元同比增长61% 净亏损3,836.97万元[70] - 北京易水投资处置确认投资收益49.85万元[69]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公司涉及PKS体系、云原生、数据湖等技术创新领域[6] - 公司联合清华大学组织近百名专家进行跨学科研究,形成近20万字研究成果[23] - 德阳试点项目完成首批248个数据元件开发并引入63家数据市场主体[23] - 公司获得IDC中国数据治理市场占有率第二名荣誉[25] - 数据安全与数据要素化工程在武汉、德阳、大理等城市开展试点[35] - 公司与广东省、上海市等8个地方政府达成数据安全与数据要素化重点项目合作意向[35]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表现 - 供热面积超过9500万平方米[29] - 热耗较去年同期下降1%[30] - 水耗较去年同期下降7.73%[30] - 电单耗较去年同期下降22.9%[30] - 生物质热电联产总装机容量65MW[30] - 2022年上半年累计发电2.55亿kwh,较去年同期增长1.31%[30] - 综合厂用电率及度电标杆耗指标较去年同期进一步下降[30] - 公司及其子公司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80] - 中电武强氮氧化物排放浓度66.74mg/m³,排放总量2.30吨,年核定排放总量33.2吨[81] - 中电武强二氧化硫排放浓度7.99mg/m³,排放总量18.14吨,年核定排放总量33.2吨[81] - 河北煜泰氮氧化物排放浓度24.56mg/m³,排放总量11.64吨,年核定排放总量189.10吨[81] - 中电京安氮氧化物排放浓度77.85mg/m³,排放总量50.2029吨,年核定排放总量92.018吨[81] - 中电行唐二氧化硫排放浓度34.92mg/m³,排放总量23.373737吨,年核定排放总量72.299吨[81] - 中电洲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铁西第一热源厂二氧化硫年核定排放总量112.515吨[82] - 公司支付生物质燃料收购资金8587万元,设立22个秸秆收购站并增加5500余个就业岗位[86] - 公司募集定点帮扶资金110万元用于乡村振兴[86] - 公司支付专项燃料款近300万元,发动1100余名散户交售燃料[86] - 健康码上报速度从40分钟降至10秒内,正确率从30%提升至100%[88] - 公司核酸筛查覆盖670万人,累计2365万人次[88] - 公司处理分析1.2亿余条疫情数据,提供14大类数据服务[88] - 公司捐赠抗疫医疗物资1000余件及生活物资200余件[88] - 区大数据管理中心人工成本降低50%[88] - 移动核酸采集舱可实现1-2小时快速搬迁部署[87] 诉讼与仲裁 - 中电四公司因未编制建筑垃圾处理方案被罚款10万元,对生产经营无重大影响[85] - 神彩物流原自然人股东文超业绩承诺补偿安排于2015年5月14日作出并于2017年12月31日履行完毕,公司通过司法途径强制回购并注销补偿股份[90] - 中电四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涉案金额2.2亿元,一审判决支持工程款2.356亿元及利息670.54万元[93] - 中电二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仲裁纠纷涉案金额2.44亿元,目前处于一审庭审阶段[94] - 中电四公司对其承建工程在2.356亿元范围内享有优先受偿权[93] - 重大诉讼事项均未形成预计负债[93][94] - 中电二公司诉融基(烟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案涉案金额1181.86万元[95] - 江苏金泉诉苏州龙泉及中电二公司案涉案金额1260.99万元,一审判决支付955.7万元及逾期利息[95] - 深桑达诉文超股权转让纠纷案涉案金额1067.3万元,公司以0.08元回购785,606股股份并收回分红收益28,805.56元[95] - 深圳桑达国际电源科技有限公司破产案涉案金额3033.66万元[96] - 中国光大银行无锡分公司诉中电二公司等保证合同纠纷案涉案金额7500万元[96] - 光大银行案一审判决中电二公司等支付7500万元及逾期利息[96] - 江苏金泉案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中电二公司已履行完毕[95] - 深桑达诉文超案一审判决支持公司诉讼请求并已强制执行完毕[95] - 中电二公司对光大银行案重审二审提起再审[96] - 桑达电源破产案处于管理人处置资产阶段,尚未进行财产分配[96] - 马士基航运公司诉广东捷达和中山天贸电池有限公司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涉及索赔金额人民币827.1万元[97] - 中山天贸电池有限公司诉广东捷达和马士基航运公司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涉及索赔金额人民币544.8万元[97] - 广东捷达基本账户被法院冻结人民币794.6万元[97] - 中电二公司诉浙江遨优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施工合同纠纷案一审判决返还履约保证金人民币132.5万元和支付工程款人民币2,138.8万元[98] - 中电二公司诉山东晶泰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已回款人民币840万元[98] - 中电二公司诉华夏易能(南京)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二审确认享有债权人民币4,516.95万元及利息[98] - 山东润中药业有限公司破产重整,确认中电二公司普通债权金额1360.06万元,已回款107.5万元[99] - 广东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中电二公司获确认优先债权2171.64万元[99] - 河北润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需支付中电洲际集中供热工程建设费1014.2万元及利息,暂未执行回款131万元[99] - 前途汽车(苏州)有限公司需支付中电二公司899.8万元及利息,暂未执行回款[100] - 龙能科技(宁夏)有限责任公司需支付中电二公司1427.84万元及利息,法院已裁定终结执行[100] - 襄城县汉达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需分期支付中电二公司工程款971万元,已执行回款300万元[100] - 江苏时代芯存半导体有限公司需支付中电二公司工程款11672.3万元及利息,已回款243万元[100] - 江苏时代全芯存储科技有限公司需支付中电二公司工程款1180.8万元及利息,已回款437万元[100] - 江苏时代芯存半导体有限公司需支付中国系统9433.7万元,暂未回款[100] - 中国系统与时代芯存仲裁案涉及工程款9433.7万元,已申请查封设备及厂房[101] - 中国系统与宁波时代仲裁案裁决支付工程款2631.4万元,时代芯存承担连带责任[101] - 联奇开发专利诉讼索赔2820万元,二审维持原判驳回全部请求[101] - 中电二公司与张家港康得新合同纠纷获判支付2420万元及利息,债权确认为普通债权286.16万元及有担保债权2420万元[101] - 中电二公司与德科码合同纠纷获判支付4884.07万元及利息,被告破产清算中[102] - 中电四公司与福州志品调解案涉及工程款4665.3万元,已回
深桑达A(000032)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2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427.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2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48%[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2.64%[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3.28%[18] - 总资产为441.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2%[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0.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02%[18] - 整体营业收入427.04亿元,同比增长33.21%[6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2亿元,同比增长69.48%[62]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47.7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2亿元[6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3.28%至9401万元[9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现金净流出94,802万元[9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现金净流入169,558万元[9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加133,770万元[93] - 合同资产同比增长64.20%至123.55亿元[95] - 长期股权投资同比增长34.35%至13.97亿元[95] - 使用权资产同比增长33.26%至1.67亿元[95] - 租赁负债同比增长74.39%至1.35亿元[95] - 报告期对外股权投资额同比下降43.25%至5.38亿元[10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研发费用投入超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25%[2] - 数字与信息服务营业成本33.68亿元同比增长155.68%[67][71] - 数字与信息服务毛利率22.70%同比下降6.61个百分点[67][71] - 数字与信息服务业务设备及分包成本309.63亿元,同比增长149.22%,占该业务营业成本比重91.92%[78][81] - 产业服务业务设备及原材料成本162.12亿元,同比增长39.21%,占营业成本比重43.10%[78] - 高科技产业工程服务分包成本136.93亿元,同比增长29.44%,占该业务成本比重39.99%[79] - 数字与信息服务人工成本同比增长328.73%至1.35亿元,占该业务成本比重4.01%[78][81] - 货运代理成本同比增长114.68%至7.10亿元,占产业服务成本比重1.89%[78][80]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2.72%至8.56亿元,主要因业务增长及市场拓展导致团队扩张[87]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3.96%至12.55亿元[87]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1.57%至2.90亿元[8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0.25%至10.11亿元,因持续加大自有产品和技术投入[87] - 研发投入金额达到10.1126亿元,同比增长40.25%[9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37%,较上年增加0.12个百分点[9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聚焦云计算及存储、数据创新、数字政府与行业数字化服务、高科技产业工程服务四项主责主业[2] - 公司构筑数字与信息服务、产业服务两个业务板块[2] - 公司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基建、新能源等行业提升产业服务能力[2] - 公司2021年业务聚焦云计算及存储、数据创新、数字政府与行业数字化服务、高科技产业工程服务四大主责主业[14] - 公司形成数字与信息服务、产业服务两大业务布局[14] - 数字与信息服务业务收入43.58亿元,同比增长133.80%,占营业收入比重10.20%[62] - 产业服务业务收入383.46亿元,同比增长27.00%,占营业收入比重89.80%[62] - 高科技产业工程服务收入354.68亿元,同比增长30.23%,占营业收入比重83.06%[62] - 数字供热与新能源服务收入18.86亿元,同比增长2.41%,占营业收入比重4.42%[62] - 数字与信息服务营业收入43.58亿元同比增长133.80%[67][71] - 产业服务营业收入383.46亿元同比增长27.00%[67] - 高科技产业工程服务营业收入354.68亿元同比增长30.23%[67] - 总承包业务收入178.05亿元毛利率9.75%[68] - 专业承包业务收入156.48亿元毛利率9.64%[68] - 数字业务承载中国电子云计算及存储 数据创新等四项主责主业[55] - 数字与信息服务业务布局为"1+1+N"模式,聚焦安全数字底座与数据创新[42] - 中国电子云具备全栈安全、一云多芯能力,支持ARM和X86架构芯片[43][44] - 公司数据创新业务包含数据基础设施、安全合规及认知智能三大产品体系[45] - 公司数据要素工程在湖北武汉、四川德阳开展试点[45] - 公司数字政府业务重点打造"通系列"产品,涵盖一网统管、一网通办等解决方案[46] - 数字供热业务覆盖供热面积超过9000万平方米[51] - 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总装机容量为65MW[51] - 公司政务云市场成为主要厂商 数据治理市场排名前五[48] - 公司数字城市方案已覆盖17个场景域 200余个细分场景 1000余个子方案[47] - 公司服务覆盖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 新能源领域头部客户包括京东方 中芯国际 宁德时代等[49][50] - 数字政府2.0解决方案覆盖17个场景域,包含200余个细分场景、1000余个子方案[59] - 公司研发推出新一代分布式存储产品CeaStor仓海[132] - 公司自研推出中国电子云数字底座基于PKS底座构建[132] - 公司计划在数字政府及金融、能源等关键行业打造示范性"灯塔项目"[2] - 公司基于PKS体系自研推出安全先进绿色的中国电子云产品[56] - CECStack专属云平台3.0版本已交付,提供全栈信创云服务能力[88] - 云原生操作系统CCOS支持单集群10万级服务器超大规模部署[88] - 分布式存储产品性能指标达国内领先水平[88] - 数据中台研发项目已构建全栈数据治理工程能力体系[89] - 繁星城市数字平台实现城市数字资源"一本账"管理运营[89] - 交通大脑具备多源数据快速接入及全生命周期治理能力[89] 各地区表现 - 境内收入426.29亿元,同比增长35.18%,占营业收入比重99.83%[62] - 境外收入7441.51万元,同比下降85.75%,占营业收入比重0.17%[62] - 境内整体营业收入426.29亿元同比增长35.18%[6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顺利完成与中国系统重组融合[2] - 公司联合国内一流高校开展数据安全与数据要素化工程研究[2] - 公司发布基于云原生的新一代云计算技术架构[2] - 公司以健全完善"五位一体"风控体系实施全面风险管理[2] - 公司完成发行股份购买中国系统96.7186%股权事项[14]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需追溯调整以前年度会计数据,原因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17] - 公司收购中国系统产生非经常性损益1.18亿元人民币[21] - 公司完成对中国系统的并购导致报告期资产负债率较并购前提升[133] - 高科技产业工程服务业务因行业特点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133] - 公司设置资产负债率警戒线和管控线强化考核约束机制[134] - 公司成立应收账款清收专班每年拟订应收账款压降目标[133] - 按月按项目跟进应收账款回收进展明确每个项目回收责任人[133] - 公司客户多为政府机关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等资信良好实力雄厚[133] - 公司建立覆盖全国主要地市级的销售网络增强本地团队配备[131] - 公司聚焦云计算及存储、数据创新、数字政府与行业数字化服务四项主责主业[122] - 2022年公司将加强自有产品研发投入以提高竞争力[123] - 在云计算领域将自研云操作系统并完善安全产品[124] - 在数据创新领域将研发数据智能、数据安全等产品体系[124] - 产业服务板块将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基建、新能源等行业[125] - 公司薪酬政策坚持与经营状况和绩效挂钩,利润与职工薪酬总额同向增长[178] - 公司培训体系要求人均不少于50课时的学习需求[179] 研发投入与进展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至2183人,同比增长33.84%[91] - 本科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数量显著增长,其中硕士学历807人同比增长45.67%[91]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916人同比增长40.49%,30-40岁研发人员851人同比增长49.3%[92] - 锂电洁净厂房高精度湿度控制研发项目进入第一阶段调研阶段[91] - 半导体切片拉晶炉厂房环境控制技术研发项目处于第一阶段资料收集阶段[91] - 纯水制备工艺研发项目旨在实现12寸半导体超纯水国产化替代[91]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保持0%[92] - 研发人员占比提升至11%,较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91] 重大投资与资产交易 - 公司收购中国系统投资金额为7.43亿元持股比例96.72%[101] - 公司新设中国电子云公司投资金额2亿元持股比例100%[101] - 公司收购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投资金额3635.5万元持股比例29.92%[101] - 公司投资中电聚信股权投资基金1.03亿元持股比例19.96%[102] - 公司重大股权投资总额达8.1亿元[102] - 中电洲际供热复线工程本期投入5606.41万元累计投入1.84亿元项目进度97.43%[103] - 中电洲际东热西输供热管线建设本期投入2971.67万元项目进度10.25%[104] - 公司持有天津港股票期末账面价值7.3亿元累计公允价值变动2839.14万元[105] - 公司持有华环电子股票期末账面价值1.6亿元累计公允价值变动1.38亿元[105] - 公司证券投资期末总账面价值9.15亿元[105] - 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10.004亿元人民币[107] - 募集资金总额为10.1亿元人民币,发行费用为959.2万元人民币[107] - 截至2021年末累计使用募集资金6.79亿元人民币,占募集资金总额的67.9%[107][111] - 现代数字城市技术研发项目累计投入3.81亿元人民币,投资进度为54.43%[111] - 偿还金融机构贷款项目累计投入2.98亿元人民币,投资进度为99.39%[111]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余额为3.239亿元人民币[107][110] - 募集资金专户产生利息收入56.15万元人民币[110] - 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3.649亿元人民币已完成置换[112] - 调整后募投项目总投资额从20亿元人民币降至9.998亿元人民币[109] - 高科技工程服务项目原计划投入8亿元人民币,调整后未使用募集资金投入[109] - 中国系统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12.22亿元,净利润11.07亿元[119] - 中国系统总资产414.43亿元,净资产66.98亿元[118] - 中电二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168.30亿元,净利润6.87亿元[118] - 中电四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170.47亿元,净利润6.59亿元[118] - 出售中电三公司71%股权获得交易价格3.16亿元,贡献净利润296.64万元[116] - 出售中电任丘科技园建设开发有限公司80%股权获得交易价格5007.57万元,投资损失38.85万元[116] - 出售无锡桑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70%股权获得交易价格3065.84万元,投资损失9.77万元[117] - 处置河北房地产确认投资收益5909.78万元[119] - 处置中电任丘科技园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确认投资收益1513.06万元[119] - 中电洲际2021年营业收入8.75亿元,净利润8712.55万元[118] - 中国系统实现营业收入4122.19亿元,同比增长34.89%,净利润11.04亿元,同比增长52.30%[120] - 中电二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30亿元,同比增长27.36%,净利润6.87亿元,同比增长34.53%[120] - 中电四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47亿元,同比增长40.93%,净利润6.59亿元,同比增长22.02%[120] - 中电洲际净利润8712.55万元,同比增长38.80%[120] - 桑达设备营业收入3.81亿元,同比增长18.16%,净利润6618.56万元,同比下降17.32%[121]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 - 公司法定代表人陈士刚[10] - 2021年12月21日多名高管离任,包括原副董事长曲惠民、韦海东等[142] - 2021年12月22日新任命多名董事及高管,包括董事姜军成、张向宏等[142]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有股份49,942,230股[144] - 报告期内不存在任期内董事、监事离任和高级管理人员解聘的情况[144] - 2021年5月20日原总经理徐效臣离任[142] - 2021年12月21日公司副董事长、独立董事、董事、监事会主席、监事、职工监事、总工程师、财务总监、总法律顾问等10名高管因任期满离任[145] - 2021年5月20日总经理徐效臣因工作变动解聘[145] - 2021年12月22日选举陈士刚为副董事长、赵磊、孔繁敏为独立董事、姜军成、张向宏、郑曦为董事、崔辉为监事会主席[145] - 2021年12月22日聘任王晓亮为高级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李知谕、马劲、朱国平为高级副总裁、李安东为总会计师[146] - 2021年5月24日聘任陈士刚为公司总裁[145] - 2022年3月28日董事会秘书钟彦因工作变动离任[146] - 公司现任董事长刘桂林同时担任中国中电国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等职务[147] - 公司总裁陈士刚同时担任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147] - 独立董事赵磊现任北京市君泽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147] - 独立董事孔繁敏现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148] - 姜军成现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资产经营部副主任及中电金投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149][153] - 张向宏现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专职董事[149][153] - 郑曦现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办主任助理兼数字技术处处长[150][153] - 崔辉现任中国中电国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150][153] - 邹志荣现任深圳市龙岗区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经理[150][153] - 陈扬现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审计部治理审计处副处长[150][153] - 李安东现任本公司总会计师代为履行董事会秘书职责[152] - 刘桂林在中电信息担任董事长党委书记任期自2020年1月8日起[153] - 周浪波在中南大学商学院担任副教授及高层管理教育中心执行主任[154] - 赵磊在北京市君泽君律师事务所担任合伙人[154]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2466.78万元[159] - 副董事长兼总裁陈士刚税前报酬为472.33万元[158] - 高级副总裁李知谕税前报酬为356.42万元[159] - 高级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王晓亮税前报酬为332.57万元[159] - 高级副总裁马劲税前报酬为241.99万元[159] - 原总经理徐效臣税前报酬为134.82万元[159] - 原董事会秘书钟彦税前报酬为120.75万元[159] - 原总工程师何兵税前报酬为109.29万元[159] - 原财务总监李卫生税前报酬为101.75万元[159] - 高级副总裁朱国平税前报酬为102.31万元[159]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开17次会议[160][161] - 董事刘桂林应参加董事会17次 现场出席2次 通讯出席15次 出席股东大会5次[162] - 董事曲惠民应参加董事会16次 通讯出席14次 委托出席2次 出席股东大会0次[162] - 董事韦海东应参加董事会16次 现场出席1次 通讯出席15次 出席股东大会2次[162] - 董事江小军应参加董事会16次 通讯出席16次 出席股东大会3次[162] - 董事宋晓风应参加董事会16次 通讯出席16次 出席股东大会5次[162] - 董事周浪波应参加董事会17次 现场出席1次 通讯出席16次 出席股东大会5次[163] - 董事谢庆华应参加董事会17次 现场出席1次 通讯出席16次 出席股东大会4次[163] - 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召开12次会议[165]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64] 关联交易与内部控制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对中国电子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进行风险评估[168] - 公司2021年第二季度对中国电子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进行风险评估[169]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对中国电子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进行风险评估[169] - 公司2021年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及会计政策变更对已披露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169] - 公司2021年计提信用及资产减值准备[169]
深桑达A(000032)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2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为110.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72%[3] - 营业总收入为110.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7%[19] - 净利润为6599.8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0.7%[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64.02%[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63.9%[19] - 少数股东损益为1.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5%[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127元/股,同比下降388.97%[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15%,同比下降3.11个百分点[4] - 投资收益为-0.2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6.19%[7] 成本和费用(同比) - 研发费用为3.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92%[7] - 研发费用为3.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0%[19] - 利息费用为8480.9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19] 现金流表现(同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为19.0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现金流出73,547.98万元[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27.8%至-19.04亿元[2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47.5%至102.09亿元[21]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长24.4%至101.18亿元[21]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增长38.8%至17.03亿元[21] - 支付的各项税费增长61.7%至3.5亿元[2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大幅增长293.8%至14.09亿元[21]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激增310.8%至13.78亿元[2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7亿元[21] 资产负债项目变化(期初对比)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6,499,836,196.50元,较年初减少约14.2%[16]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9,106,859,536.76元,较年初减少约9.2%[16] - 合同资产期末余额为13,604,096,127.68元,较年初增长约10.1%[16] - 预付款项为19.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56%[7] - 短期借款为18.6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25.4%[18] - 应付票据为40.2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11.7%[18] - 合同负债为49.8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8.3%[18]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24.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37%[7]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24.1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42.4%[18] - 总资产为440.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17%[4]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8,321名[10] - 中国中电国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7.80%,持股数量为202,650,154股[10]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7.50%,持股数量为199,241,427股[10] - 中电金投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7.19%,持股数量为81,863,640股[10] 重大项目进展 - 杭州吉海半导体制造厂房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总金额为4,136,375,155.00元,履行进度为6.75%[12] - 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合同总金额为3,264,500,964.65元,履行进度为39.87%[12] - 钦州中伟南部产业基地一期项目合同总金额为392,139,723.49元,履行进度为77.09%[12]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4.86亿元[21]
深桑达A(000032)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6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6.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00%[3]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279.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70%[3]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07.3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2.73%[3]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8.8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9.22%[3]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01.8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7.70%[3]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0.7%至279.25亿元[23] - 净利润同比下降9.5%至5.03亿元[23]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89.2%至1018.82万元[23]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92.0%至0.0107元[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4.27%至250.74亿元,随收入增长相应增加[7]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4.3%至250.74亿元[2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9.7%至5.50亿元[23] - 公司研发和市场投入增加导致净利润下降,部分信息服务项目处于交付阶段尚未实现收入[4] 现金流表现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现金流出117.42亿元[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恶化至-24.77亿元,因采购付款及职工现金支付增幅较大[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7684.56万元,因处置子公司股权及固定资产现金流入增加[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247.69亿元[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7.68亿元[2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入97.16亿元[24]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38.64亿元[24]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401.6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1.41%[4]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46.5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62.14%[4] - 预付款项同比增长86.48%至22.01亿元,因业务规模增加导致预付项目设备及材料款项增加[7] - 合同资产同比增长47.45%至110.95亿元,因信息服务及高科技工程业务规模增加导致已完工未结算金额增加[7]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48.96%至21.33亿元,因业务发展资金需求增加[7] - 应付职工薪酬同比下降80.13%至1.41亿元,因发放上年计提的年终奖[7]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同比增长99.29%至2.24亿元,因新增对中电聚信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的投资[7] - 公司货币资金为49.19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66.271亿元减少25.7%[21] - 应收账款为103.20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91.259亿元增长13.1%[21] - 合同资产为110.94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75.244亿元增长47.5%[21] - 短期借款为21.32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4.319亿元增长48.9%[22] - 应付账款为123.16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20.093亿元增长2.6%[22] - 合同负债为67.88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47.988亿元增长41.5%[22] - 资产总计401.6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60.482亿元增长11.4%[21] - 负债合计324.14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288.342亿元增长12.4%[22] - 货币资金从8.59亿元增至66.27亿元,增长671.3%[26] - 应收账款从2.59亿元增至91.26亿元,增长3429.2%[26] - 合同资产从3.03亿元增至75.24亿元,增长2385.2%[26] - 流动资产总额从17.88亿元增至272.03亿元,增长1421.2%[26] - 资产总计从25.86亿元增至361.58亿元,增长1298.3%[26] - 短期借款从1.33亿元增至14.32亿元,增长977.5%[27] - 应付账款从3.05亿元增至120.09亿元,增长3839.3%[27] - 合同负债从0.79亿元增至47.99亿元,增长5973.8%[27] - 长期借款从0元增至44.44亿元[27] - 在建工程重分类2.43亿元至其他非流动资产[28] 非经常性损益和投资收益 - 年初至报告期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收益1.50亿元人民币[5] - 投资收益大幅增长4290.33%至8457.37万元,因处置河北房地产等子公司股权产生收益[8] 关联方交易和金融安排 - 关联方中国电子财务公司授信总额46.5亿元,实际使用19.823亿元[19] - 关联方贷款期末余额11.988亿元,较期初4.311亿元增长178.1%[18] - 公司在中国电子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存款每日最高限额800,000万元,期末余额152,572.46万元[17] - 公司在中国电子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存款利率范围为0.42%至4.20%[17] 业务项目和投资 - 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合同总金额2,239,318,127.98元,履行进度23.15%,累计确认销售收入475,700,756.48元[12] - 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续建项目合同总金额1,025,182,836.67元,履行进度0%[12] - 中电四公司中标项目部分合同金额38,830.65万元[12] - 中国系统投资4,900万元设立合资公司,持股占比49%[15] 法律诉讼 - 中电四公司涉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涉案金额22,000万元[14] 股东信息 - 中国中电国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人民币普通股202,650,154股[10] - 中国电子进出口有限公司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人民币普通股38,391,238股[10] - 公司完成发行658,011,817股普通股份购买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96.7186%股权[11]
深桑达A(000032) - 2021 Q2 - 季度财报
2021-08-31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72.83亿元,同比增长31.13%[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26.12万元,同比下降1.50%(调整前)或同比增长144.19%(调整后)[13][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209元/股,同比下降54.27%(调整前)或同比增长94.74%(调整后)[1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55%,同比下降1.52个百分点(调整前)或同比上升0.41个百分点(调整后)[1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54.57%,主要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增加[13][14] - 利润总额为5.83亿元,同比增长64.19%(调整后)[1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13%至172.83亿元,主要因高科技产业工程服务和信息服务业务规模扩大及上年同期疫情导致基数较低[26]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13%,主要因高科技产业工程服务及信息服务业务规模扩大[32]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1.1%至172.83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131.80亿元人民币[13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44.2%至3626.12万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1485.0万元人民币[134]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94.7%至0.0407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0.0209元人民币[13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2.68%至154.28亿元,与收入增长同步[26] - 销售费用同比大幅增长74.99%至3.74亿元,因销售团队扩张和市场拓展投入增加[26]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3.90%至3.45亿元[26]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2.68%,主要因设备及原材料成本增22.16%至71.92亿元[32] - 分包成本同比大幅增长43.45%至64.24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41.64%[32] - 货运代理成本同比激增131.75%至3.64亿元[32] - 项目管理成本及其他同比增长53.34%至6.06亿元[32]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2.7%至154.28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116.28亿元人民币[13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9%至3.45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2.79亿元人民币[13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75.0%至3.74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2.14亿元人民币[13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信息服务业务收入同比激增547.23%至10.2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从1.20%提升至5.94%[28] - 数字化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519.40%至9.83亿元,但毛利率同比下降16.85个百分点至20.03%[29] - 高科技产业工程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6.82%至146.15亿元,毛利率微降1.37个百分点至9.32%[29] - 公司服务涵盖电子信息领域主要企业包括京东方、中芯国际、TCL华星光电等[21] - 生物医药领域服务过众多国内100强医药企业和海外企业[21] - 新能源领域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通威太阳能等[21] - 公司构建"关键数据资产管理、数据安全堡垒、数据风险控制、数据安全运营"四大安全能力[20] - 公司自研形成信创数字大脑、城市数字运营平台等一批特色解决方案[20] - 两家工程子公司业绩连续20多年快速增长[21] - 高科技工程服务业务承接众多生物制剂厂房洁净室工程建设[52] - 中国系统子公司总资产为363.26亿元,净资产为57.85亿元,营业收入为165.24亿元,净利润为2.94亿元[47][49] - 中电二公司总资产为135.15亿元,净资产为17.69亿元,营业收入为67.33亿元,净利润为2.76亿元[47] - 中电四公司总资产为106.13亿元,净资产为22.47亿元,营业收入为72.64亿元,净利润为2.85亿元[47] - 中电二公司营业收入67.33亿元同比增长18.48% 净利润2.76亿元同比增长35.39%[50] - 中电四公司营业收入72.64亿元同比增长36.60% 净利润2.85亿元同比增长27.45%[50] - 桑达无线营业收入4113.13万元同比增长35.00% 净利润1379.38万元同比略有下降[50] - 桑达设备营业收入7695.63万元同比增长252.00% 净利润1088.42万元同比增长391.44%[50] - 捷达运输营业收入4.03亿元同比增长118.43% 净利润732.66万元同比增长110.46%[50] - 中电桑飞营业收入823.09万元 净利润亏损47.56万元[51] - 易捷思达营业收入7953.70万元 净利润亏损4413.49万元[51] 各地区表现 - 境内收入同比增长30.81%至168.50亿元,占总收入97.49%[28] - 境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81%,主要受电子物流业务运费上涨影响[32] - 供热服务在河北邯郸、石家庄辛集、衡水及山东潍坊、淄博等区域形成稳定布局[2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且减少[12]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 公司法定代表人及总经理陈士刚、财务总监李卫生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栗克彩声明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2] - 公司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12] - 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12] - 中国系统2021年业绩承诺扣非归母净利润不低于5.2亿元[53] - 公司完成对中国系统并购导致资产负债率较并购前提升[54] 现金流和资金状况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且减少[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84亿元,同比增加现金流出270.44亿元(调整前)或142.18亿元(调整后)[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27.84亿元,同比增加14.22亿元,主要因采购和职工现金支付大幅增加[2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入6127.5万元,同比增加6.09亿元,因处置子公司股权和固定资产收入增加[27] - 货币资金占比下降6.85个百分点至44.82亿元,因经营性支出增加[33] - 短期借款增长0.68个百分点至18.06亿元,因业务发展资金需求增加[3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7.84亿元,同比扩大104.3%(2020年同期-13.63亿元)[13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6128万元(2020年同期-5.47亿元)[13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正为4.64亿元(2020年同期-4.23亿元)[13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45.41亿元,同比增长36.2%[13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148.11亿元,同比增长50.9%[136] - 支付职工现金20.26亿元,同比增长36.5%[13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1.82亿元,与年初基本持平[13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22.5%至2.44亿元[13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亏损收窄34.9%至-2379万元[13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478.3%至1.15亿元[13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120.6%至1.39亿元[137]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增长164.4%至3500万元[137]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98.0%至83万元[137]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388.72亿元,同比增长1403.30%(调整前)或7.83%(调整后)[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6.77亿元,同比增长195.73%(调整前)或62.79%(调整后)[13] - 合同资产增长6.84个百分点至107.73亿元,因信息服务及产业服务业务规模扩大[33] - 合同负债增长3.6个百分点至65.72亿元,因项目预收款及已结算未完工余额增加[34] - 受限资产总额达24.47亿元,其中货币资金受限13.00亿元(银行承兑保证金等),应收账款受限7.49亿元(借款质押)[37] - 固定资产受限3.36亿元(借款抵押及融资租赁),无形资产受限205万元(借款抵押)[37] - 应收票据受限500万元(票据质押),应收款项融资受限5,500万元(票据质押)[36][37] - 货币资金减少至44.8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6.27亿元下降32.4%[130] - 合同资产增长至107.7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5.24亿元增加43.2%[130] - 预付款项增至22.5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1.81亿元大幅增长91.2%[130] - 短期借款增至18.0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4.32亿元增长26.1%[131] - 合同负债增至65.7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7.99亿元增长37.0%[131] - 应付职工薪酬减少至1.4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10亿元下降79.1%[131] - 股本增至10.7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10亿元增长50.9%[131] - 资本公积增至22.9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64亿元增长164.9%[131] - 长期股权投资增至63.3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84亿元大幅增长616.5%[132] - 资产总额增至74.0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9.31亿元增长283.4%[132] - 负债总额同比下降5.5%至4.46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末4.73亿元人民币[133] - 所有者权益总额同比增长377.2%至69.60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末14.58亿元人民币[133] - 股本同比增长159.2%至10.71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末4.13亿元人民币[133] - 资本公积同比增长1101.2%至52.43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末4.36亿元人民币[13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长62.8%至46.77亿元[139] - 资本公积增长164.8%至22.90亿元[139] - 未分配利润增长3.5%至10.75亿元[139] - 少数股东权益下降31.9%至29.58亿元[139] 投资和并购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3.16亿元,较上年同期4.95亿元下降36.28%[38] - 重大股权投资总额7.44亿元,包括收购中国系统96.72%股权(投资额7.43亿元)[39][40] - 证券投资期末账面价值8.02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3,122万元[42][43] - 供热工程项目累计投入1.80亿元,项目进度达91.68%[41] - 新设子公司包括武汉航城智慧科技(投资1,470万元,持股49%)及浙江中电鄞工数聚科技(投资500万元,持股60%)[39][40] - 公司发行股份收购中国系统96.7186%股权,评估价值为742,825.93万元,最终交易价格为742,895.35万元[91] - 向中电信息出售房产,评估价值为9,086.46万元,最终交易价格为9,865.15万元,实现交易收益636.84万元[91] - 出售中电三公司71%股权,评估价值为31,601.39万元,交易价格为31,601.39万元[91] - 出售河北房地产100%股权,评估价值为4,835.67万元,交易价格为4,835.67万元,实现交易收益8,076.16万元[91] - 出售中电任丘科技园建设开发有限公司80%股权获得银行存款收入5,232.34万元,产生收益1,278.03万元[92] - 出售中电邯郸环保科技园开发有限公司70%股权获得银行存款收入521.51万元,产生亏损52.95万元[92] - 出售邢台中电科技园建设有限公司70%股权获得银行存款收入953.41万元,产生收益144.67万元[92] - 出售中电数科(北京)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获得银行存款收入700.21万元,产生收益1,414.27万元[92] - 出售四川成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40%股权获得银行存款收入312.00万元,产生收益5.27万元[92] - 出售石家庄北大中电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60%股权获得银行存款收入419.00万元,产生亏损15.15万元[92] - 出售无锡桑达房地产有限公司70%股权获得银行存款收入3,065.84万元,产生收益302.04万元[92] - 公司认缴出资1.03亿元参与设立中电聚信股权投资合伙企业,认缴比例19.96%,基金总规模5.16亿元[97] - 公司发行股份购买中国系统96.7186%股权完成过户[109] - 公司发行658,011,817股新股购买中国系统96.7186%股权并于2021年5月17日上市[114] - 中国证监会于2021年4月1日核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116] - 标的公司中国系统96.7186%股权于2021年4月15日完成过户[116] - 公司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中电云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工商登记[112] - 公司完成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新增股份658,011,817股,发行价格11.29元/股[121] - 新增限售股总数658,011,817股,涉及中国电子等16个股东[120] - 中国电子持有新增限售股199,241,427股,占总新增限售股的30.3%[120] - 中电金投持有新增限售股77,752,752股,占总新增限售股的11.8%[120] - 陈士刚持有新增限售股48,595,470股,占总新增限售股的7.4%[120] - 总股本增加至1,071,231,478股,较发行前增长159.2%[121]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股票简称为深桑达A,股票代码为000032[7] - 股份总数从413,219,661股增至1,071,231,478股增幅159.24%[114] - 有限售条件股份增至659,807,369股占总股本61.59%[114] - 国有法人持股增至345,027,837股占总股本32.21%[114] - 其他内资持股增至314,779,532股占总股本29.38%[114] - 境内自然人持股增至50,391,022股占总股本4.70%[114] - 无限售条件股份保持411,424,109股占比降至38.41%[114]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8,133名[122] - 中电信息持股202,650,154股,占比18.92%[122] - 中国电子持股199,241,427股,占比18.60%[122] - 中电金投持股81,863,640股,占比7.64%[122] - 陈士刚持股48,595,470股,占比4.54%[122][124] - 工银投资持股48,595,470股,占比4.54%[122] - 中电海河基金持股48,595,470股,占比4.54%[122] - 中电进出口持股38,391,238股,占比3.58%[122] - 宏图嘉业持股35,581,603股,占比3.32%[122] - 宏德嘉业持股35,581,603股,占比3.32%[122] 关联交易 - 关联交易中电进出口销售商品金额607.23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4%[86] - 关联交易中电三公司销售商品金额1060.36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7%[86] - 关联交易浙江确安科技销售商品金额578.61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3%[86] - 向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购软硬件设备金额为7118.02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8.79%[87] - 向中国电子采购商品/提供劳务并支付担保费金额为782.1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97%[87] - 向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采购软硬件设备金额为302.01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37%[87] - 向易捷思达采购服务金额为239.08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3%[87] - 向彩虹(延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提供运输服务收入为331.89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82%[88] - 向中电进出口提供货运代理服务收入为990.52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2.46%[88] - 向中电华大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销售商品及提供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75.39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1.25%[88] - 向冠捷视听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销售商品及提供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103.99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1.72%[88] - 向成都长城开发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货运代理服务收入为53.33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13%[88] - 向南京中电熊猫照明有限公司销售商品收入为28.32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22%[88] - 向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金额为232.94百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1.80%[89] - 向深圳桑达物业发展有限公司
深桑达A(000032) - 2021 Q1 - 季度财报
2021-04-23 00: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3.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24%[4]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5.2%至3.22亿元,上期为2.57亿元[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8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9%[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6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6%[4] - 净利润同比增长17.3%至1753.29万元,上期为1494.86万元[3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0.6%至1982.97万元,上期为1793.13万元[33] - 公司净利润为2403.07万元,同比增长39.3%[36] - 营业利润为3185.80万元,同比增长63.1%[36] - 基本每股收益0.048元/股,同比增长10.60%[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480元,同比增长10.6%,上期为0.0434元[3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5%,同比上升0.24个百分点[4] 成本和费用变化 - 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长24.5%至3.01亿元,上期为2.41亿元[32] - 研发费用增加239.86万元,增幅46.77%[1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6.8%至752.73万元,上期为512.87万元[32] - 财务费用由负转正,本期为-87.45万元,上期为-191.79万元[32] - 所得税费用增加581.48万元,增幅122.22%[13] - 支付给职工现金3826.12万元,同比增长18.9%[39]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47.38万元[36] 现金流量变动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同比减少3134万元人民币[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3134万元[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398.17万元,同比改善56.6%[3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8095万元[1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374.9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886.3%[3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3,986,737.07元,同比增长3169.1%[4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4.06亿元,同比增长92.1%[38] - 收到税费返还2116.08万元,同比增长23.1%[38]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484.32万元[41]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832,876.71元,同比下降56.8%[42] -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为1,930元,同比下降98.1%[42] -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22,633,333.34元,同比增长21.1%[4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04,126,540.05元,同比增长0.4%[42]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39,802.98元,同比增长31.6%[42]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00,000,000元,与去年同期持平[4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69,150,518.73元,去年同期为净减少20,658,598.49元[4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56亿元,较期初增长16.1%[4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7,861,601.24元,同比增长28.1%[42]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25.5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1.26%[4] - 资产总计减少1.3%,从25.86亿元降至25.53亿元[26] - 货币资金增加2.01亿元,从8.59亿元增至8.80亿元[25] - 母公司货币资金增加16.5%,从2.91亿元增至3.39亿元[29]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5047.38万元,降幅100%[13] - 预付款项增加786.23万元,增幅58.23%[13] - 预付款项大幅增加58.6%,从1.18亿元增至1.86亿元[25] - 合同资产减少19.8%,从3.03亿元降至2.43亿元[25]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减少1.6%,从8.84亿元降至8.70亿元[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0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25%[4] - 未分配利润增加2.4%,从8.31亿元增至8.51亿元[28] - 负债合计同比下降8.5%至4.32亿元,上期为4.73亿元[31] - 短期借款减少15.1%,从1.33亿元降至1.13亿元[26] - 合同负债增加4416.08万元,增幅55.91%[13] - 合同负债大幅增加55.9%,从0.79亿元增至1.23亿元[26] - 应付职工薪酬减少49.7%,从0.34亿元降至0.17亿元[27] 投资收益和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520.6万元人民币,主要包含处置无锡桑达股权收益299.9万元[5] - 高新公寓拆迁过渡期临时安置费收入185.5万元人民币[7] - 投资收益增加239.28万元,增幅169.28%[13] - 母公司投资收益大幅增长960.8%至1697.33万元,上期为160.06万元[35] 资金管理相关 - 在中国电子财务公司存款余额6.59亿元[14][15] - 银行理财产品委托理财发生额5000万元[21] 母公司单独表现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7.2%至1.03亿元,上期为1.42亿元[35] 报告相关说明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