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技术(300124)

搜索文档
大国重器背后的深市力量丨智能制造龙头集群以自主创新破垄断,激活工业变革新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10-14 17:56
行业核心观点 - 深市智能制造龙头企业通过集群式创新,正成为构筑中国“智”造底座的核心力量,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1] - 这些企业在工业自动化控制、激光装备、工业机器人等关键领域打破海外垄断,为新能源、半导体、汽车等高端制造产业提供中国方案 [1] - 行业正实现从核心部件到整体解决方案的全链条自主可控,重塑全球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格局 [3] - 国家政策与行业需求的双重利好为智能制造企业开辟了广阔发展空间 [6] 公司市场地位与业务突破 - **汇川技术**:通用伺服系统以32%的中国市场份额位居第一,低压变频器市场份额达22% [2] - **汇川技术**:打造“PLC+HMI+伺服+机器人”多产品打包方案,成为3C电子、汽车制造等行业设备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 [2] - **埃斯顿**:2025年上半年以10.2%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越外资品牌,成为中国市场出货量最高的工业机器人品牌 [2] - **埃斯顿**:700KG负载六轴机器人成功入选《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版)》,业务覆盖智能制造系统全产业链 [2] - **华工科技**:构建覆盖“单机-产线-智慧工厂”的激光智能制造体系,成功打造全球首台智能三维五轴激光切割装备 [2] - **华工科技**:三代半SiC/GaN半导体智能装备实现批量交付,打破海外垄断并成功打入海外市场 [2]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汇川技术**: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9.66亿元,研发费用率9.58%,研发团队规模达6118人 [4] - **华工科技**: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4.61亿元,同比增长19%,申请发明专利77件 [4] - **埃斯顿**: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稳定在10%左右,研发及工程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31.12% [4] - **埃斯顿**:累计获得授权专利597件、软件著作权418件 [4] - 企业通过精准技术攻关,在工业自动化核心系统、激光装备、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4] 资本市场支持 - **华工科技**:自上市以来累计融资34.24亿元 [5] - **埃斯顿**:通过两次非公开发行募集17.45亿元,用于智能装备研发、机器人产业化等项目 [5] - **华工科技**:凭借AAA主体信用评级,发行多期短期融资债券、科技创新债券,利率保持行业较低水平 [5] - 资本市场为企业提供了“融资+激励”的双重支撑,是扩大产能、拓展产业链的重要推手 [5] 未来发展战略与政策环境 - 《政府工作报告》将工业机器人定位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7] -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将工业机器人纳入智能装备创新核心领域 [7] - **华工科技**战略:聚焦激光及智能制造、信息通信等技术攻关,强化创新链及产业链融合,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 [7] - **埃斯顿**战略:坚持“内生发展+外延并购”并举,积极延拓全产业链布局 [7] - 企业正从工业自动化的“进口替代”转向智能制造的“全球竞争”,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7]
2025深圳“湾芯展”亮点纷呈,半导体产业迈向全球创新高地
中国发展网· 2025-10-14 14:21
产业战略定位与政策支持 -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被定位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和国家安全的基石 [1] - 深圳通过构建“一基金、一展会、一论坛、一协会、一联盟、一团队”的“六个一”工作机制推动创新要素聚集和产业生态完善 [1] 深圳产业发展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深圳市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2564亿元,同比增长26.8% [2] - 2025年上半年产业规模达1424亿元,同比增长16.9%,细分领域规模相比2020年均实现翻番 [2] 2025年湾芯展概况与目标 - 展览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过600家,预登记观众超6万人 [2] - 目标是成为全球半导体科技产业创新的前沿观察站、市场风向标和合作交易场 [2] 展会核心特点 - 特点包括更加市场化、更加前沿化、更加国际化和更加品牌化 [3] - 市场化方面引进国际光刻大会、芯片学术大会等高端论坛,并提供定制化对接服务 [3] - 前沿化方面设置AI芯片与边缘计算、RISC-V、Chiplet与先进封装三大特色展区,举办近30场前沿技术论坛 [3] 展会国际化与品牌建设 - 吸引来自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企业,包括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国家的顶尖企业 [4] - 创新升级“线上+展间+线下”三位一体的全年全域资源对接服务机制,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半导体自主品牌第一展 [4] 龙岗区产业集群实力 - 龙岗区已形成千亿级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截至2025年上半年相关企业达215家 [6] - 重点推出以罗山科技园为核心的半导体产业集聚区,占地面积138公顷、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 [6] 展会亮点与重要活动 - 吸引重投系企业、比亚迪、富士康、大疆、长江存储、华虹集团等5000名头部企业专业采购商参展 [6] - 万里眼、启云方、汇川技术、阿里巴巴达摩院等企业将携多款重量级新品首发 [7] - 揭牌启动50亿规模的深圳市赛米产业投资基金和深圳先进制造业供应链创新服务平台 [7]
创业50ETF(159682)开盘涨1.07%,重仓股宁德时代涨1.74%,东方财富涨0.31%
新浪财经· 2025-10-14 09:41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 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 议。 创业50ETF(159682)业绩比较基准为创业板50指数收益率,管理人为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 金经理为汪洋、张晓南,成立(2022-12-23)以来回报为40.16%,近一个月回报为2.06%。 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 10月14日,创业50ETF(159682)开盘涨1.07%,报1.415元。创业50ETF(159682)重仓股方面,宁德 时代开盘涨1.74%,东方财富涨0.31%,汇川技术涨1.21%,中际旭创涨2.12%,迈瑞医疗涨1.06%,新易 盛涨2.04%,阳光电源涨2.56%,胜宏科技涨2.95%,亿纬锂能涨0.10%,同花顺涨0.56%。 ...
双创龙头ETF(588330)开盘涨0.78%,重仓股宁德时代涨1.74%,中芯国际涨0.36%
新浪财经· 2025-10-14 09:41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 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 议。 10月14日,双创龙头ETF(588330)开盘涨0.78%,报0.904元。双创龙头ETF(588330)重仓股方面, 宁德时代开盘涨1.74%,中芯国际涨0.36%,迈瑞医疗涨1.06%,海光信息涨1.97%,中际旭创涨2.12%, 寒武纪涨0.78%,新易盛涨2.04%,汇川技术涨1.21%,阳光电源涨2.56%,澜起科技涨2.15%。 双创龙头ETF(588330)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收益率,管理人为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 司,基金经理为胡洁,成立(2021-06-29)以来回报为-10.24%,近一个月回报为3.88%。 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 ...
强达电路:公司客户包括华兴源创、大富科技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08:58
强达电路(301628.SZ)10月1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客户中,电子产品制造商主要包括华兴 源创(688001.SH)、大富科技(300134.SZ)、Scanfil(斯凯菲尔)、Phoenix(菲尼克斯)、一博科 技(301366.SZ)、汇川技术(300124.SZ)、春兴精工(002547.SZ)、盛景微(603375.SH)和武汉凡 谷(002194.SZ)等客户,PCB贸易商主要包括Fineline、PCB Connect(科恩耐特)和ICAPE(艾佳普) 等客户,PCB生产商主要包括Würth(伍尔特)和HT(环球线路)等客户。具体情况请以公司最新公告 和披露信息为准。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记者 胡玲)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公司主要的客户都有哪些?公司和新凯来是否有合 作? ...
险资四季度投资路径浮现 双线布局科技与周期
中国证券报· 2025-10-14 04:56
险资对A股市场整体展望 - 宏观经济企稳向好且政策支持力度不减 险资对四季度权益市场整体持乐观态度 预计将加大权益资产配置力度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1] - 险资增配股票趋势明显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6.23万亿元 较一季度末增长3.73% 股票投资余额合计3.07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加6406亿元 [2] - 六部门联合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明确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力争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股市 险资净流入规模与新增保费收入关联性上升 [3] 险资核心投资主线 - 重点关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标的 具体看好AI产业包括国产算力产业链和AI应用等细分方向 [1] - 科技仍是一大投资主线 将重点关注信创与国产化方向的投资机会 [1] - 挖掘周期性行业的估值修复机会 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石油石化等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投资性价比显现 [1][2] 险资仓位操作与资金动向 - 今年以来险资在市场低位进行了加仓 权益投资比例较年初提升 四季度将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加仓保持合理配置比例 [2] - 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推动8月保费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为险资入市带来增量资金 权益市场将成为这些新增资金的重点配置方向 [3] 险资调研活动与个股偏好 - 险资机构频繁调研A股上市公司 截至10月13日调研次数超12000次 涉及超1700家公司 [3] - 电子行业成为调研重点 有200余只个股获调研 医药生物机械设备计算机基础化工电力设备等行业均有上百只个股获调研 [3] - 最受险资关注的个股是机械设备行业的汇川技术 获近百家险资机构调研 立讯精密中控技术深南电路德赛西威水晶光电等个股也获扎堆调研 [4]
险资调研偏爱高股息与科技成长类公司
北京商报· 2025-10-13 23:39
年内A股市场出现多轮行情,为险资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投资窗口。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表示, 险资调研热情高涨,直接反映出保险机构对当前资本市场的积极态度和强烈的投资意愿,年内监管多次 力推长期资金入市,险资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积极响应市场信号,试图在波动中捕捉投资机会,也 反映出险资对当前资本市场中长期价值的认可,他们正在积极寻找合适的投资标的,以实现长期投资目 标。 手握巨资的险企一直是市场风向标,年内A股市场出现多轮行情,险资密集调研上市公司,为中长期投 资蓄力。北京商报记者根据Choice数据统计,年内截至10月13日,保险公司及保险资管公司对上市公司 的调研次数总计超1.2万次。在这一轮牛市中,一向稳健的险资都在关注哪些行业?险资在权益市场方 面配置的策略有哪些调整变化?放眼市场,险资未来具备怎样的投资机会? 年内调研破万次 险资是我国A股市场第二大机构投资者,发挥着市场"压舱石""稳定器"作用。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保险 资金运用余额已突破36万亿元,其中股票投资余额约3.07万亿元。超3万亿险资如何选股?10月13日, 北京商报记者通过Choice数据梳理发现,年内保险公司及保险资管公司合计调研上市 ...
抢筹码啊!
Datayes· 2025-10-13 19:47
A股复盘 |抢啊 / 2025.10.13 刚准备写复盘文章,后台粉丝留言说,早上交易软件都卡了下,直接疯抢,虽然今天大部分人都亏了,但是大家害挺开心! 昨天刚准备发周报的时候 就收到了万斯的"服软"发言,随后特朗普更是发来"加仓"消息,哈哈哈,扼杀了A股股民抄底的机会。 高盛顶级政治经济学家Andrew Tilton与Alec Phillips预计最终结果将是在11月10日之后延长当前的关税暂停期,同时双方会做出一些新的 但有限的让步。 最可能的情景似乎是,双方都会在最激进的政策上有所收敛,而谈判将导致5月达成的 关税暂停协议的进一步(甚至无限期)延长 。 以丹尼尔·艾夫斯(Daniel Ives)为首的Wedbush分析师表示:"这次的雷声会远大于雨点。"他们相信**最终会会面,最新的关税威胁将被取 消。 大喇叭这个词该送给特朗普了!!! 周末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别担心C,一切都会没事的!"特朗普后来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表示,他预计最终会与C达成协议,称 11月1日"还很遥远",并表示"我认为我们与C之间会没事的"。 行情上,今天基本是开卷考试,就是反制题材和自主可控题材。午后银行狂拉,沪指差 ...
77家公司获海外机构调研
证券时报网· 2025-10-13 18:12
|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海外机构家数 | 最新收盘价(元) | 其间涨跌幅(%) | 行业 | | --- | --- | --- | --- | --- | --- | | 301308 | 江波龙 | 10 | 182.91 | 42.95 | 电子 | | 000021 | 深科技 | 1 | 31.39 | 41.33 | 电子 | | 601126 | 四方股份 | 1 | 23.34 | 30.76 | 电力设备 | | 300904 | 威力传动 | 3 | 89.84 | 26.54 | 电力设备 | | 688605 | 先锋精科 | 1 | 80.92 | 25.09 | 电子 | | 300073 | 当升科技 | 2 | 67.92 | 23.81 | 电力设备 | | 688392 | 骄成超声 | 6 | 103.40 | 19.50 | 电力设备 | | 688777 | 中控技术 | 1 | 59.70 | 18.50 | 机械设备 | | 688396 | 华润微 | 7 | 57.28 | 15.25 | 电子 | | 603786 | 科博达 | 8 | 92.9 ...
专论 || 张夕勇: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与机器人产业融合发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13 17:24
行业规模与前景 - 人形机器人产业被定位为下一个10万亿人民币规模的全新赛道,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2045年后中国仅人形机器人整机市场规模就可达10万亿人民币[3] -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年营业收入将突破5万亿美元,叠加供应链和服务网络后整体产业规模将远超汽车产业[3] -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明确指出AI加持下的机器人产业是一个10万亿美元级别的全新赛道[3] 技术与产业成熟度 - 当前机器人产业正处在类似“2010年智能手机”和“2016年新能源汽车”的前夜,AI大模型与机器人控制技术融合发展推动自动化和智能化“双轮”驱动[4] - “一机三器”(电机、减速器、传感器、控制器)逐步实现国产化和模块化,在规模上量的同时大幅降低成本[4] - 政策与资本双重加持,战略新兴产业“既有面子,又有里子”[4] 产业链协同优势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与人形机器人产业在硬件、软件、应用场景等多方面具备协同优势,汽车产业链将从多个环节赋能机器人产业[5] - 汽车与机器人共享超过50%的供应链资源,尤其在传感器、芯片、动力系统等核心领域高度重合[6] - 两者均采用“感知—决策—执行”的三层技术架构,且自动驾驶算法与人形机器人的具身智能技术路径趋同[6] 技术层面协同 - 智能网联汽车与机器人在感知层基础硬件相似,汽车领域的自动驾驶、芯片、传感器、激光雷达等技术可以与人形机器人相互赋能[5] - 在路径规划、运动轨迹预测等关键算法上,智能驾驶和机器人具有复用性,特斯拉目前在电动汽车与机器人两者算法相似度约为60%[6] - 激光雷达、传感器、动力电池、高强度轻量化材料等已在汽车企业大规模批量应用,将快速、大幅度降低机器人生产成本[7] 生产与渠道协同 - 汽车生产是自动化水平最高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其生产组织方式可为效率低、一致性差的传统机器人手工生产提供借鉴[7] - 全国汽车4S店总量为3.2万家,经过改造可承担机器人的经销,成熟的汽车售后维修服务模式可解决机器人可靠性痛点[8][9] - 汽车4S店承接机器人业务可缓解部分经销商因汽车业务萎缩带来的经营压力,实现汽车产业和机器人产业的双赢[9] 应用场景与案例 - 人形机器人已开始将其产品和服务应用于汽车产业链,例如优必选的Walker S在东风柳汽总装车间负责10多项工作[10] - 乐聚公司的“夸父”人形机器人在一汽红旗工厂使夜班生产效率从人工时代提升了约30%[10] - 特斯拉Optimus在电池分拣任务中达到每小时360个的处理速度,误差率仅0.5%,较人工操作提升50%,其每小时综合成本约为3美元,远低于美国制造业平均时薪[11] 未来应用拓展 - 人形机器人未来可超越制造环节,模拟人类驾驶员直接参与汽车自动驾驶系统测试、耐久性测试等研发环节[11] - 人形机器人可作为智能出行伙伴扮演车载助手角色,协助乘客完成物品取放、儿童老人照料等任务[11] - 在商用车长途物流领域,重型卡车驾驶员可配备人形机器人实现交替驾驶,达到“人休息车不停”的高效作业[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