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数据集团(CD)

搜索文档
Chindata Group(CD) - 2023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9-01 02:02
业绩总结 - 公司第二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15.538亿元,同比增长49.7%[15] - 调整后的EBITDA为人民币8.161亿元,同比增长49.9%[15] - 净利润为人民币2.192亿元,同比增长9.8%[15] - 第二季度总容量承诺比率为90%,较上一季度的91%和去年同期的84%略有下降[23] - 第二季度新增48兆瓦利用容量,总利用容量达到585兆瓦,同比增长45.9%[24] -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9.7%,达到人民币1553.8亿元,与利用容量同比增长45.9%相符[32] - 第二季度总成本费用同比增长51.3%,达到人民币911.2亿元,主要由公用事业成本和折旧摊销费用增加驱动[33] - 第二季度总营业费用同比增长56.9%,达到人民币197.6亿元,主要由公司开展更多营销活动、专业服务费用增加、研发人员增加和股权激励费用增加驱动[34] - 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9.8%,达到人民币219.2亿元,净利润率为14.1%[36] - 调整后的EBITDA利润率保持在50%以上水平,维护和其他成本占营收比例为7.5%,调整后的销售和管理费用占营收比例为9.7%[37] - 调整后的EBITDA同比增长49.9%,达到人民币816.1亿元,利润率为52.5%[38] - 第二季度资本支出为人民币1254.6亿元,与上一季度相比略有下降[39] - 第二季度经营现金流为人民币11.868亿元,较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6.933亿元增长了约145%[40] - 第二季度融资现金流为人民币2.591亿元,投资现金流为人民币13.964亿元[40] - 截至季末,公司总现金为人民币59.153亿元,净债务为人民币55.693亿元[41] - 公司总在役产能利用率为80%,税前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较上一季度的18.7%上升至19.3%[43] - 2023年营收预期为人民币58.8亿元至60.8亿元,调整后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预期为人民币31亿元至32.2亿元[44] 用户数据 - 总容量达到945兆瓦,其中在建项目214兆瓦[18] - 在建项目中,预计2023年还将新增50兆瓦的容量[18] - 公司现有的730兆瓦在用容量中,95%已被客户承诺使用[22] - 第二季度总容量承诺比率为90%,较上一季度的91%和去年同期的84%略有下降[23] - 第二季度新增48兆瓦利用容量,总利用容量达到585兆瓦,同比增长45.9%[24] - MY06 Phase 2在开放后的第一季度利用率为76%,显示出海外需求强劲[25] - 27个运营项目中,16个利用率超过90%,海外业务占总利用容量的14%[26] 未来展望 - 公司在中国市场持续观察市场状况,等待市场复苏的信号[21] - 公司预计2023年全年的资本支出将在人民币70亿元至90亿元之间[58] - 公司正在与某客户进行讨论,预计未来将有更多订单与项目,其中一部分与AIGC相关[66] - 公司计划将重点放在协同服务上,目前不会提供计算能力业务[67] - 公司希望在东南亚市场获得更大的份额,预计在2025年公司海外业务将占整体业务的30%左右[75] - 公司致力于在亚太地区成为最佳IDC领导者[7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AI相关服务器预计占当前总容量的约5%[65]
Chindata Group(CD) - 2023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3-08-31 23:15
财务业绩 - 公司在2023年第二季度的营收达到15.5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9.7%[8] - 2023年第二季度调整后的EBITDA达到8.16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9.9%,调整后的EBITDA利润率为52.5%[8] - 2023年第二季度的净利润为2.19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8%,GAAP净利润率为14.1%[8] - 公司连续超过市场预期,营收和调整后的EBITDA均超出市场共识[9] - 公司在2023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145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7%[51] - 总营收成本为91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3%[51] - 毛利润为64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4%[51] - 营业收入为44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5%[51] - 净利润为21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51] - 净利润率为14.1%[51] - 23Q2的调整后EBITDA为81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9%[52] - 23Q2的调整后净收入为258.2亿元人民币,占调整后净收入比例为16.6%[5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在2023年第二季度将两个数据中心投入使用,总容量增加了91MW[11] - 公司在高密度机柜部署和能源布局方面有丰富经验,并应用各种冷却技术[28][29] - 公司拥有自主的全套能源布局能力,以满足潜在的高计算需求[30] - 公司与张家口地方国有企业签署了为期10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土地和水资源开发、能源开发、数据中心合作运营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43] - 公司在中国-大北京地区、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国-大湾区、APAC地区的总容量分别为722MW、653MW、131MW、20MW[4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在马来西亚柔佛州的MY06-2项目,设计容量为42MW,客户100%承诺,23Q2时利用率为76%[13] - 公司在马来西亚柔佛州的现有项目MY06-3,设计容量为43MW,在23Q2扩建至53MW,目前100%承诺[17] - 公司在中国张家口市校园的新项目CN23,设计容量为26MW,预计从25Q1开始交付,目前已有49%的合同[16] - 公司在海外业务带来了有意义的新需求,其中包括MY06-3项目新增了10MW的合同和IOI容量[21] - 公司在2030年和2040年分别计划实现100%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79] 用户数据 - 2022年ESG报告发布,绿色电力采购量达到2.2亿千瓦时,总用电量为30.32亿千瓦时[37] - 22Q1至23Q2期间,公司总债务从5535.5亿人民币增长至11668.2亿人民币[58] - 现金和短期投资从4404.0亿人民币增长至6162.3亿人民币[58] - 年化息税前利润率从15.7%增长至19.3%[58]
Chindata Group(CD) - 2023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5-31 23:2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6.8%至人民币14.44亿元 [15] - 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64.6%至人民币8.14亿元,创历史新高,连续11个季度超过市场预期 [15] - 净利润同比增长167.5%至人民币2.53亿元,净利率达17.5% [38] - 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77.9%至人民币3.16亿元,净利率达21.9% [4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海外业务占总利用容量约9%-10% [34] - 公司正致力于马来西亚Johor项目二期和三期的按时交付 [1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数据中心主要位于河北和山西等能源富集地区 [64][65] - 这些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已超60% [64] - 公司计划与电力、储能等领域的合作伙伴合作,更好利用当地丰富的可再生能源 [64][6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坚持"能源端布局"战略,致力于最高效地将电力转化为计算能力 [13] - 公司在高密度机柜部署等AIGC相关需求方面拥有丰富实践经验 [10][24] - 公司认为客户在AIGC领域的发展将为公司带来潜在增量需求 [9][23][2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AIGC等新兴技术带来的行业需求保持乐观 [9] - 公司有信心完成2023年的产能扩张目标,并对未来业务多元化持积极态度 [11] - 公司预计未来EBITDA利润率将维持在50%-55%的健康水平 [82][83]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Yang Liu 提问** 对于调整后EBITDA指引上调的原因 [49] **Nick Wang 回答** 1) 客户入驻进度超预期 [50] 2) 公司预留的柴油发电成本未实际发生 [51][52] 3) 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措施持续发挥作用 [53] 问题2 **Edison Lee 提问** 对于全年EBITDA增速预期较低的原因 [87][88] **Nick Wang 回答** 公司预留了一定柴油发电成本作为保守预估,实际情况可能会好于预期 [89][90]
Chindata Group(CD) - 2023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3-05-31 18:04
财务业绩 - 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4.4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8%[2]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7.5%[2] - 2023年第一季度调整后的EBITDA为8.1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6%[2] - 2023年第一季度总容量达到898MW,同比增长27.6%[3] - 2023年第一季度利用容量达到537MW,同比增长56.1%[4] - 2023年第一季度总承诺容量达到816MW,同比增长31.8%[5] - 调整后的EBITDA连续11个季度超出市场共识[6] - 调整后的EBITDA利润率达到56.4%[7] - 2023年财年调整后的EBITDA预期范围为31-32.2亿元人民币[7] 未来展望 - 公司计划在2023年继续扩大容量[8] - 2023年全年业务展望中,公司预计总收入为人民币58.8-60.8亿,较2022年全年增长29.2-33.6%;调整后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为人民币31-35.6亿,较2022年全年增长26.4-31%[39] 用户数据 -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公司在各地区的总容量(投入使用和在建)分别为:大北京地区:696MW(77%),长江三角洲地区:37MW(4%),大湾区:5MW(1%),马来西亚和印度:160MW(18%)[11] - 第一季度末,总签约和IOI容量增加了16MW,达到816MW,同比增长31.8%(FY22Q4为800MW,FY22Q1为619MW)[1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3年第一季度研发支出为人民币2.49亿(约合360万美元),同比2022年同期的1.92亿人民币增长了29.5%[29]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将于2023年5月31日举行电话会议,讨论财务业绩[40] 其他新策略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制的现金为人民币57.69亿(约合8.09亿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0.64亿人民币有所增长[37]
Chindata Group(CD) - 2022 Q4 - Annual Report
2023-04-29 05:11
公司风险 - 公司面临外汇汇率波动风险,可能对业务、运营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118] - 公司需实施和维护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体系,否则可能无法准确或及时报告业绩,导致投资者信心和ADS股价受到重大不利影响[119] - 公司管理层和独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认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有效的,但可能会发现其他弱点和缺陷[120] - 公司面临整合业务、服务和人员的挑战,可能无法实现合并预期的协同效应,历史运营和财务结果可能不代表未来表现[122] - 遵守适用于上市公司的规则和要求可能导致公司增加成本,对业绩产生负面影响[124] - 公司主要业务在中国大陆,受中国政府政策影响,可能会对业务、财务状况和运营结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30] - 面临来自不断发展的法律法规挑战,如不遵守或法律变化可能对业务和前景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31] - 面临网络安全、信息安全、隐私和数据保护法规的监管挑战,任何实际或声称的违反数据隐私和保护法律可能会对业务和运营结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33] -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可能导致合规成本显著增加,迫使公司改变业务实践,对业务表现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可能受到负面宣传影响[134] - 公司认为自身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数据隐私和保护方面符合中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但存在法律法规的不确定性,无法保证完全或及时遵守这些监管要求[135] - 中国政府对公司业务运营的监管可能导致公司运营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影响公司价值[137] - 公司通过与VIEs和其股东的合同安排在中国大陆开展业务[142] - 公司的合同结构和合同安排可能被认定为违反任何现行或未来的中国法律或法规[139] - 公司的合同安排可能导致对我们不利的税务后果[141] - 公司依赖VIEs和其股东的合同安排进行业务,可能不如直接所有权提供运营控制[142] - 公司存在与中国外商投资法解释和实施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公司的现行公司结构、公司治理、业务运营和财务结果[145] - 中国政府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运营结果和增长前景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57] - 公司未来海外融资活动可能需要获得中国证监会或其他政府机构的批准或完成相关程序[159] - 中国政府对海外上市公司进行监管,新规定可能对公司的海外融资活动产生影响[159] - 公司海外股权或债务融资活动可能需要获得中国证监会或其他政府机构的批准,未能及时获得批准可能导致处罚[160] - 公司业务受中国政府政策和法规影响广泛,政策或法规变化可能导致公司承担重大合规成本[161] - 公司在中国业务中需遵守的法律法规可能导致资本支出增加或其他义务[162] - 中国政府对货币兑换的控制和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对公司的运营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63] - 中国居民海外投资活动的相关规定可能限制公司在中国大陆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或向公司分配利润[164] - 公司未能遵守中国关于员工股权激励计划或股票期权计划的注册要求可能导致员工或公司受到罚款和其他法律或行政制裁[166] 公司运营 - 公司是开曼群岛的豁免公司,公司的运营在美国以外,资产大部分也在美国以外[197] - 公司的第五次修订的公司章程规定,开曼群岛法院和美国联邦法院将是公司和股东之间几乎所有争议的专属法院[198] - 公司是外国私人发行人,豁免了适用于美国国内上市公司的某些规定[201] - 公司必须在每个财政年度结束后的四个月内提交20-F表格的年度报告[202] 法律法规 - 2018年和2019年,公司相继获得了涵盖互联网接入服务和IDC服务的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280] -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了《国家安全法》,旨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网络安全发展利益[281] - 2021年6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数据安全法》,旨在规范从事数据活动的实体和个人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义务[282] - 数据安全法引入了基于数据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数据被篡改、破坏、泄露、非法获取或使用时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个人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的危害程度的数据分类和分级保护制度[283] - 近年来,中国政府机构出台了关于互联网使用的法律法规,以保护个人信息免受未经授权的披露[285] - 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要求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必须经用户同意[287] - 2019年1月23日,CAC、MIIT、公安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开展APP违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整治的通告》,强调APP运营商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收集个人信息[287] - 2020年5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了《民法典》,规定个人信息应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在必要时应合法获取他人个人信息[287] - 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了个人信息的处理范围和条件,强调个人信息
Chindata Group(CD) - 2022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3-16 02: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四季度营收为13.903亿元,同比增长77.8%;全年营收为45.517亿元,同比增长59.6%,超指引上限2.7% [7] - 2022年第四季度调整后EBITDA为7.209亿元,同比增长78.4%,利润率为51.9%;全年调整后EBITDA为23.742亿元,同比增长67.3%,超指引上限5.1%,利润率为52.2% [7] - 2022年第四季度净收入为1.165亿元,同比增长1.6%,环比下降51.7%;全年调整后净收入为9.499亿元,同比增长99%,利润率从16.7%提升至20.9% [26][28] - 2022年第四季度资本支出为13.547亿元,全年为49.128亿元;预计2023年资本支出约为50亿元 [29] - 2022年第四季度经营现金流为3.894亿元,上一季度为 - 1.738亿元 [29] - 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末,总债务为83.715亿元,净债务为122.706亿元;净债务与过去12个月调整后EBITDA之比为1.8,总债务与过去12个月调整后EBITDA之比为3.5,过去12个月调整后EBITDA与利息之比为7.9 [30][31] - 预计2023年全年营收在58.8 - 60.8亿元之间,调整后EBITDA在30 - 31.1亿元之间,较2022年增长约30% [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四季度新增1个项目,新增50兆瓦容量,总容量达871兆瓦,数据中心总数达32个 [5] - 2022年第四季度马来西亚两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投入使用,在役容量增至613兆瓦,季度增加34兆瓦 [6] - 2022年第四季度客户承诺新增100兆瓦,总签约和意向容量达800兆瓦,客户承诺率达92% [6] - 2022年第四季度新增71兆瓦使用容量,总使用容量达525兆瓦,使用率达86% [6] - 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末,613兆瓦在役容量中96%已被客户通过合同或意向书承诺;总容量承诺率为92% [12] - 超过90%的合同期限为10年或更长,当前签约容量的加权平均剩余期限为8.3年,到2027年底预计现有签约容量到期比例低于7% [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四季度海外业务使用容量占总使用容量的9%,此前季度低于5%;长期来看,海外业务在签约容量或总容量中的贡献可达20% [14][2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积极参与国家“东数西算”计划,在甘肃庆阳规划150兆瓦园区,2023年预计无重大相关资本支出 [18] - 公司重视东南亚市场,将资源投入马来西亚柔佛州的MY06项目,使其成为旗舰产品,以获取更多东南亚市场机会 [21]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实现新增120 - 150兆瓦容量,现有关键锚定客户占80%,新客户占20%;中国市场占70%,海外市场占30% [3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现有客户业务的数据密集型性质带来需求动力,独特合同模式提供长期业务可见性,为客户多元化提供缓冲 [19][20] - 公司凭借在关键园区的运营历史、在“东数西算”集群中的作用以及电力基础设施能力,确保资源提前锁定以支持未来需求 [20] - 管理层对东南亚市场有信心,正在推进该地区关键项目的高质量交付以获取更多机会 [35] - 管理层认为新兴AI技术将推动长期算力需求,公司现有客户是这一趋势的先驱,有望带来需求增长 [36] 其他重要信息 - 2月完成3亿美元高级无抵押票据发行,票面利率10.5%,为公司开辟新融资渠道 [6] - 2月13日灵丘园区自建220千伏变电站建成,采用模块化技术,6个月完成建设,节省60%变电站空间,可支持360兆瓦IT能耗 [1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未来两年新增120 - 150兆瓦预订量按客户和地点的细分情况 - 现有关键锚定客户占80%,新客户占20%;中国市场占70%,海外市场占30% [38] 问题2: AI和数据科学对锚定客户的影响以及是否有相关应用场景带动更多需求 - 长期来看,AI技术将带来算力需求,对数据中心行业是积极机遇;公司凭借独特超大规模模式和能源侧部署,能为未来客户需求提供支持 [41] - 公司认为高密度机架、带GPU的高密度计算中心和AI算力设施将创造大量需求,公司在相关领域有长期经验和技术创新,能受益于AI技术发展 [42] - 虽然难以量化AI对公司业务的增量需求,但未来IDC业务潜力巨大;当前预测的年度增量容量未考虑AI技术带来的潜在爆发式增长;公司客户中有在AI领域领先的企业,一旦趋势明确,公司将率先受益 [44][45] 问题3: 2023年资本支出指引、营收和EBITDA指引背后的假设以及第四季度资产减值的细节 - 预计2023年资本支出约为50亿元,基于当前业务计划、项目交付进度和历史成本水平 [49] - 第四季度一次性长期资产减值约8400万元,主要针对公司制造业务Chinidea的工厂装修和设备投资,公司决定与外部战略供应商合作,不再运营这些工厂,未来预计无类似减值情况 [49][50] - 2023年营收和EBITDA指引增长约30%,虽较过去几年增速可能略低,但仍高于行业平均;这是基于现有合同和在建项目执行的保守预测,项目交付后平均需9个月爬坡;公司今年积极寻求多元化战略,下半年将增加业务发展、研发等方面的人员投入,虽会使相关费用增加,但将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带来益处,且现有指引增长是有保障的,还有上行潜力 [51][52][53] 问题4: 非中国项目的EBITDA利润率是否对整体EBITDA利润率造成压力 - 公司未单独披露海外EBITDA利润率,但海外扩张带来业务和长期潜力,实现地理和客户多元化 [55] - 与区域基准同行相比,公司在单位财务回报方面表现良好 [55] - 公司有信心在企业层面将EBITDA利润率保持在50%以上;海外市场与中国市场的竞争模式不同,海外市场将电力成本转嫁给客户,虽可能使EBITDA利润率略低,但增加了利润率的确定性 [56]
Chindata Group(CD) - 2023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3-03-15 18:30
财务业绩 - 2022财年总收入为人民币45.517亿,同比增长59.6%[2] - 2022财年净利润为人民币6.516亿,同比增长105.9%[2] - 2023年营收指引为人民币58.8亿至60.8亿,同比增长31.4%[2] - 2023年调整后EBITDA指引为人民币30亿至31.1亿,同比增长28.7%[2] - 2022年第四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77.8%至人民币13.903亿[22] - 2022年第四季度总成本同比增长88.5%至人民币8.205亿[24] - 2022财年总营业费用增长34.3%,达到人民币704.4百万元(约合102.1百万美元)[29] - 2022财年净利润增长105.9%,达到人民币651.6百万元(约合94.5百万美元)[36] - 2022财年调整后的EBITDA增长67.3%,达到人民币2,374.2百万元(约合344.2百万美元)[41] - 2022财年调整后的净收入增长99.0%,达到人民币949.9百万元(约合137.7百万美元)[44] - 2023全年业务展望:总收入预计为人民币5,880百万元至6,080百万元,较2022全年增长29.2-33.6%;调整后的EBITDA预计为人民币3,000百万元至3,110百万元,较2022全年增长26.4-31.0%[47] 公司资产情况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为人民币4,064百万元(约合589.3百万美元),较2022年9月30日的4,987.9百万元有所下降[4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金数据集团的总资产为2330.02亿人民币(RMB)和334.92亿美元(US$)[61] 金数据集团财务表现 - 2022年12月31日,金数据集团的营收为139.03亿人民币(RMB)和20.16亿美元(US$),同比增长约48.8%[62] - 2022年12月31日,金数据集团的净利润为11.65亿人民币(RMB)和1.69亿美元(US$),同比增长约16.9%[62] - 2022年12月31日,金数据集团的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38.94亿人民币(RMB)和5.65亿美元(US$)[63] - 2022年12月31日,金数据集团的调整后EBITDA为72.09亿人民币(RMB)和10.45亿美元(US$),调整后净利润为23.62亿人民币(RMB)和3.42亿美元(US$)[64] - 金数据集团的净利润率为8.4%,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51.9%[64] - 金数据集团的调整后净利润率为17.0%,较去年同期提升了2.7个百分点[64] - 调整后的净利润主要受到资产折旧和摊销、股权激励、长期资产减值等因素影响[64] - 非GAAP调整主要包括资产折旧和摊销、利息支出、所得税开支、股权激励、长期资产减值等[64] - 非GAAP调整后的EBITDA和净利润率反映了金数据集团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64]
Chindata Group(CD) - 2022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11-23 05:16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营收为12.0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4%;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6.1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8%,利润率为51.1%;GAAP净利润为2.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7.4%,利润率提升20%创新高 [9] - 2022年全年营收指引上调至43.3 - 44.3亿元人民币,中点较之前指引增加2亿元人民币;全年调整后EBITDA指引上调至22 - 22.6亿元人民币,中点较之前指引增加9000万元人民币 [9] - 第三季度总营收成本同比增长74.2%至7.365亿元人民币;销售和营销费用同比下降43.7%至1510万元人民币;一般和行政费用同比增长36.1%至1.161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2%至3.175亿元人民币,利润率为26.4%;净利润同比增长207.4%至2.41亿元人民币,净利率达20%创历史新高 [18] - 第三季度公用事业成本同比增长97.3%,占总营收的32.8%;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66.8%至6.145亿元人民币,利润率为51.1%;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62.8%至2.943亿元人民币,利润率达24.5%创历史新高 [19] - 第三季度资本支出(CapEx)为13.254亿元人民币,2022年前九个月CapEx累计达35.581亿元人民币,接近2021年全年水平;第三季度末总债务为84.161亿元人民币 [20] - 第三季度因客户付款延迟和疫情影响,经营现金流为负,但10月和11月已基本恢复;季末现金头寸为49.879亿元人民币,净债务头寸为33.804亿元人民币 [20] - 净债务与过去12个月调整后EBITDA比率为1.6,总债务与过去12个月调整后EBITDA比率为4.1;过去12个月调整后EBITDA与利息比率升至8;总债务与资本比率为44.1% [21] - 第三季度末IT容量利用率为78%,税前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为16.5% [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新增一个项目,新增45兆瓦容量,总容量达821兆瓦,数据中心总数达31个;投入运营三个数据中心,在运营容量增至579兆瓦,季度内增加68兆瓦 [8] - 第三季度获得额外49兆瓦客户承诺,总签约和意向书(IOI)容量达700兆瓦,客户承诺率为85%;季度内新增53兆瓦使用容量,总使用容量达454兆瓦,使用率为78% [8] - 2022年前九个月共投入约139兆瓦容量运营;预计2022年剩余时间交付35兆瓦,2023年交付164兆瓦,2024年交付43兆瓦 [10] - 2022年前九个月共获得约110兆瓦客户承诺,较去年底增长19%;第三季度末,在运营的579兆瓦容量中,96%有客户合同或IOI承诺;总容量的85%有客户承诺 [11] - 第三季度新增53兆瓦使用容量,同比增长69.3%,环比增长13.1%;2022年投入运营的部分项目如CN11 - C、CN12、CN14等达到较高利用率的时间较快;2020年以来的超大规模项目,签约容量平均2.94个季度达到超90%利用率 [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第三季度末,大北京地区业务占总容量的75%和使用容量的94%,利用率为83%;亚太地区项目在在建项目中占比49% [15] - 截至第三季度末,亚太新兴市场除MY06一期交付外,有40兆瓦在运营容量和120兆瓦在建容量,泰国项目待进一步扩展;该地区客户承诺率为65% [1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继续发挥超大规模业务优势,正确做事以提升能力、加强研发、增强竞争力,为利益相关者创造长期价值 [7] - 公司制定零碳战略和D - A - T - A的ESG战略生态系统,包括脱碳、与行业和供应链伙伴合作、技术创新和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15] - 公司在大北京地区持续投资锁定资源,关注中国东部和南部资源分配;在海外市场围绕主要园区确保资源,在印尼和泰国适度支付土地定金,有明确客户需求才进行大量投资,保持每年120 - 150兆瓦的增长速度 [2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全球对数字基础设施需求增加,“东数西算”政策为公司带来机遇,公司超大规模业务优势更明显 [6] - 公司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入住率健康强劲,在建项目进展顺利,未来需求持续旺盛,预计初始战略将持续发挥作用,带来更高盈利能力和资产回报率 [43] 其他重要信息 - 10月18日公司发布第三份年度ESG报告 [15] - 9月公司与银行就河北园区项目达成绿色贷款协议,贷款符合2021版绿色贷款原则,用于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和能效相关项目 [15] - 11月9日公司的混合蒸发冷却技术获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CDCC)峰会数据中心科技成果一等奖,该技术拥有18项专利,预计年自然冷却358天,年PUE为1.16 [1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需求前景是否可持续,有无提前拉动未来需求,未来几年新订单情况,中国和海外市场需求是否不同 - 不存在提前拉动未来需求的情况,中期来看每年新增120 - 150兆瓦容量是可持续的 [24] - 短期来看,中国和海外客户需求较小;长期来看,中国将利用河北和山西的优势锁定资源,关注东部和南部资源分配;海外将围绕主要园区确保资源,在印尼和泰国适度支付土地定金,有明确客户需求才大量投资,保持每年120 - 150兆瓦的增长速度 [25] 问题:第四季度和2023年电价趋势及占营收比例,马来西亚项目公用事业费用占营收比例与中国业务的比较 - 第三季度电价变化已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中国数据中心园区所在地区电力资源丰富且有成本优势,预计近期和中期电价相对稳定,若中国出现电力短缺,公司受影响较小 [29] - 海外项目采用电力成本转售模式,电力成本波动对EBITDA无影响 [29] 问题:10月开业的马来西亚项目入住率、未来几年海外业务营收贡献,以及明年的扩张计划和国内外CapEx分配 - 马来西亚MY06一期项目入住率提升快,通过合理合同安排能更快收取费用,运营顺利 [31] - 2021年海外业务营收占总营收约5%,截至今年前九个月,海外数据中心占总容量约19%,客户IOI占比近15%,在建容量近50%来自海外;预计明年海外营收占比将超10%且后续持续增长 [32] - 公司明年资本支出与今年相当,海外项目CapEx将略高于中国项目 [32] 问题:第三季度毛利率环比和同比下降,EBITDA利润率环比和同比上升,解释河北项目电力成本计算方式,含电力成本和不含电力成本项目的比例,以及全年指引中点暗示第四季度EBITDA利润率环比下降的原因 - 第三季度河北地区电价上涨约15%,因国家电网收费机制改变,已反映在全年指引中;EBITDA利润率受其他费用和规模经济影响,与上季度差异超1% [36] - 全年指引采取谨慎保守估计,考虑到新变电站可能因疫情推迟投入使用;若变电站按时投入使用,业绩将好于预期 [36] - 建设220千伏变电站是为保护未来容量,公司已在山西签约500兆瓦容量,目前约250兆瓦,还有250兆瓦待建设,提前锁定资源和基础设施有利于获得未来订单 [37] 问题:过去两个季度国内新合同定价与历史水平比较,马来西亚离岸项目与国内市场租赁价格水平比较 - 国内项目销售价格稳定,暂无变化 [41] - 海外项目采用电力成本转售模式,各地价格有竞争力,因涉及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和特定客户,无法披露具体价格;服务相关价格高于中国 [41][42]
Chindata Group(CD) - 2022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2-11-22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2.4%至12.02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增长207.4%至2.41亿元人民币,利润率为20.0%,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66.8%至6.145亿元人民币,利润率为51.1%[2] - 2022年全年营收指引中点上调2亿元人民币,增幅4.8%,范围为43.3亿至44.3亿元人民币;全年调整后EBITDA指引中点上调9000万元人民币,增幅4.2%,范围为22亿至22.6亿元人民币[3] - 2022年前九个月总营收同比增长52.7%至31.614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62.4%至12.027亿元人民币[19] - 2022年前九个月总营收成本同比增长51.0%至18.383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总营收成本同比增长74.2%至7.366亿元人民币[20] - 2022年前九个月毛利润同比增长55.1%至13.231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毛利润同比增长46.6%至4.662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毛利率为38.8%[21] - 2022年第三季度总运营费用同比增长11.4%至1.487亿元人民币(2090万美元),前九个月同比增长11.1%至4.44亿元人民币(6240万美元)[22] - 2022年第三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同比下降43.7%至1510万元人民币(210万美元),前九个月同比下降25.5%至5290万元人民币(740万美元)[22] - 2022年第三季度一般及行政费用同比增长36.1%至1.161亿元人民币(1630万美元),前九个月同比增长25.0%至3.351亿元人民币(4710万美元)[22] - 2022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8.6%至1750万元人民币(250万美元),前九个月同比下降7.4%至5600万元人民币(790万美元)[22] - 2022年第三季度运营收入同比增长72.2%至3.175亿元人民币(4460万美元),前九个月同比增长93.8%至8.791亿元人民币(1.236亿美元)[24] - 2022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07.4%至2.41亿元人民币(3390万美元),前九个月同比增长165.2%至5.352亿元人民币(7520万美元)[25] - 2022年第三季度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66.8%至6.145亿元人民币(8640万美元),前九个月同比增长62.9%至16.533亿元人民币(2.324亿美元)[27] - 2022年第三季度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62.8%至2.943亿元人民币(4140万美元),前九个月同比增长113.5%至7.138亿元人民币(1.003亿美元)[2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为50亿元人民币(7.012亿美元),低于6月30日的58亿元人民币[29] - 公司将2022年全年总营收指引上调至43.3 - 4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8 - 55.3%;调整后EBITDA指引上调至22 - 2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0 - 59.3%[31][3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31.29749亿美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8.681951亿人民币有所增长[43]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为1.69073亿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7.40768亿人民币增长明显[45] -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7523.2万美元,而2021年同期为2.01755亿人民币[4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16.28022亿美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567319亿人民币有所增加[43]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 - 2444万美元,而2021年同期为2.88783亿人民币[47] -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4.88002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28.52491亿人民币[47] -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3.63517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12.88251亿人民币[47]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05美元,2021年同期为0.11人民币[4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期末余额为7.01193亿美元,较期初的8.1027亿美元有所减少[47] -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收益为5759.3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1.37665亿人民币[45] - 2022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41,036元人民币(33,884美元),净利率为20.0%[50] - 2022年前九个月净利润为535,168元人民币(75,232美元),净利率为16.9%[50] - 2022年第三季度调整后EBITDA为614,522元人民币(86,387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51.1%[50] - 2022年前九个月调整后EBITDA为1,653,311元人民币(232,418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52.3%[50] - 2022年第三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为294,286元人民币(41,369美元),调整后净利率为24.5%[51] - 2022年前九个月调整后净利润为713,762元人民币(100,338美元),调整后净利率为22.6%[51] - 2022年第三季度折旧和摊销为233,505元人民币(32,826美元)[50] - 2022年前九个月折旧和摊销为589,192元人民币(82,827美元)[50] - 2022年第三季度净利息费用为56,485元人民币(7,941美元)[50] - 2022年前九个月净利息费用为201,630元人民币(28,345美元)[50] 业务线容量及客户承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三季度总容量增加45MW至821MW,同比增长39.7%,亚太新兴市场(不包括中国)容量占总容量的19%,达到160MW[3] - 2022年第三季度已使用容量增加53MW至454MW,同比增长69.3%,整体利用率为78%[3] - 2022年第三季度从现有客户获得49MW新承诺,总客户承诺(合同和意向容量)增加50MW至700MW,同比增长41.9%[3] 项目开业及技术获奖情况 - 10月20日,公司位于马来西亚柔佛州的MY06项目盛大开业,其中19MW于10月投入使用[12] - 11月9日,公司的混合蒸发冷却技术获中国CDCC峰会数据中心科技成果一等奖,该技术拥有18项专利[16]
Chindata Group(CD) - 2022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8-26 00:04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营收为10.3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2%,环比增长12.8% [8][21] - 调整后EBITDA为5.4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8%,利润率为52.4% [8] - GAAP净利润为1.9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6.3%,利润率达历史新高19.2% [8] - 第二季度总营收成本增至6.0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7% [21] - 2022年第二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降至154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5% [22] - 2022年第二季度一般及行政费用增至911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 [22] - 2022年第二季度运营收入增至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2%,利润率为29.9% [22] - 调整后净收入同比增长114.1%至2.419亿元人民币,利润率达历史新高23.3% [24] - 第二季度资本支出为10.078亿元人民币,2022年上半年累计达22.327亿元人民币 [25] - 截至第二季度末,现金和债务分别增至57.639亿元人民币和74.608亿元人民币,净债务为17.588亿元人民币 [25] - 截至季度末,总债务与资本比率增至41.6%,债务与EBITDA相关比率上升,利息覆盖率提高,过去12个月调整后EBITDA与利息比率从6.1升至6.7 [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第二季度末,总容量增至776MW,本季度增加72MW [6] - 资产组合中有30个数据中心,一个项目投入使用,使在役容量增至511MW,增加13MW [7] - 总签约和意向容量本季度增加32MW至619MW,总容量承诺率为84% [7] - 本季度新增57MW使用容量,使总使用容量达401MW,使用率为78% [7][14] - 截至季度末,获批和待批专利总数达361项,去年同期为256项 [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第二季度末,亚太新兴市场容量部署约占总容量的15%,其中89%已获客户承诺 [1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围绕“东数西算”政策制定进一步计划,巩固现有园区和关键热点地区的地位,利用技术优势和建立商业伙伴生态系统获取新关键枢纽地区业务机会 [16] - 8月19日与山西大同当地政府达成协议,将在大同园区扩建超500MW容量,建成后有望成为亚洲最大的IDC园区 [17] - 7月27日与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拓展新政策下的潜在行业客户 [18] - 7月29日与Vertiv Technology联合发布无水冷却技术X - Cooling,可优化能源和水效率 [19] - 公司认为东南亚市场需求和供应未来将趋于平衡,有望成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市场的领导者,国际互联网和高科技公司将是关键目标客户 [33][3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客户业务表现出色且有韧性,公司业务持续健康增长,对全年营收和调整后EBITDA指引保持不变 [14][26] - 行业平台经济过去两年受到冲击,但近期有积极的监管动态和消息,公司将关注市场机会并推进多元化战略 [5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5亿美元银团贷款于6月下旬正式完成,为进一步扩张提供资金 [8][20] - 惠誉重申公司投资级BBB - 评级,展望稳定;穆迪重申Ba2评级,展望稳定 [8][20]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数据中心利用率爬坡速度的展望 - 利用率加速提升反映了客户强劲的业务需求和公司业务的良好势头,但公司预测仍按平均九个月的入驻率进行 [28][29] 问题2: 除锚定客户外,东南亚市场潜在客户及竞争格局,与太极计算机战略合作的量化目标 - 公司看好东南亚市场,认为需求和供应将趋于平衡,有望成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市场的领导者,国际互联网和高科技公司将是关键目标客户;目前公司在该地区已有117MW容量,部分服务于国际客户,正在争取更多国际客户订单 [33][34][35] - 与太极计算机的合作发挥了双方优势,目前有具体项目正在洽谈,会定期沟通并向市场报告进展 [35] 问题3: 大同园区的交付计划和需求情况,不同园区公用事业成本的未来趋势 - 与大同政府的协议是为未来合作做准备,旨在确保该地区的资源;大同市正在申请“东数西算”国家政策的第二批关键实验点;项目将持续满足关键客户和潜在客户的需求 [38] - 公司数据中心主要位于资源供应充足的地区,电力供应相对充足;7月部分园区因电力政策调整出现公用事业成本上升,公司已在之前的全年指引中考虑了潜在影响,并采取措施优化数据中心电力设计结构以对冲成本上升 [39][40] 问题4: 大同IDC园区与政府的协议及完工时间,香港上市计划的进展 - 预计到2025年底,大同园区总容量将超500MW,在建项目将在今明两年逐步交付 [42] - 公司管理层、董事会和主要股东认为香港上市将为所有相关方带来明确利益,可有效降低《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带来的潜在退市风险;目前正在进行内部准备工作,包括成立内部工作组、进行预A1咨询和评估上市选项等;若一切按计划进行,外部工作流程最早可能在10月启动,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提交A1申请,若通过香港和证监会的聆讯,有望在2023年4月初上市 [43][44][45] 问题5: 未来几个季度电力成本的展望,第二季度税率波动的驱动因素及2022年全年合理税率 - 第二季度与第一季度相比,公用事业成本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大致相同,公司已在全年指引中考虑了部分园区潜在的公用事业成本上升影响 [48] - 税率波动是由于公司在不同国家运营,适用不同税率,且部分国家有可利用前期亏损抵消未来利润的税收政策 [49] - 税率是复合税率,会随实际税收政策波动,无法给出固定范围 [51] 问题6: GDS调整全年指引对公司的影响,市场近期稀释情况及公司作为潜在收购目标的管理层和大股东初步看法 - 公司通过累加客户实际承诺或确认订单进行谨慎预测,与同行依赖行业趋势的预测方法不同;公司认为关键客户需求健康,且行业有积极监管动态,将关注市场机会并推进多元化战略 [56][57] - 公司业务增长主要通过有机增长和绿地开发项目,并购是备选而非核心;本季度并购活动较上季度无显著增加,价格变化不大;对于此前提及的并购案例有进一步进展;公司认为自身基本面和前景良好,股价被低估,虽有投机性收购兴趣,但暂无实质性进展,如有将进行披露 [58][59][60] 问题7: 大同园区建设新能源或太阳能、风能农场的形式及相关资本支出 - 大同项目将与合作伙伴在生态电力开发方面进行合作,公司将作为消费引导方,不会过度投资,而是专注于与政府合作并利用当地资源 [64] 问题8: X - Cooling技术的全生命周期分析及大规模应用计划 - 该技术在研发时平衡了资本支出成本和潜在运营成本节约,不会显著增加成本甚至可能降低成本;能节省电力和水资源,符合政府对水资源消耗的监管要求;公司预计随着该技术在更多项目中应用,公司整体平均PUE将进一步下降 [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