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数据集团(CD)

搜索文档
东阳光集团斥资280亿元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
证券日报· 2025-09-12 00:08
行业并购交易 - 东阳光集团牵头银团以280亿元现金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经营主体 标志着中国数据中心行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并购交易 [2][5] - 交易为秦淮数据注入产业端稀缺资源 在AI革命与能源革命深度融合阶段获得强劲发展新动能 [2] - 收购是东阳光集团主动融入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布局 服务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的关键一步 [2] 战略协同与业务整合 - 双方在绿色低碳领域形成资源互补与战略协同 驱动"算电协同"新模式构建 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定义新范式 [2] - 秦淮数据冷却技术与东阳光液冷材料、精密制造积淀结合 显著提升算力基础设施能效水平 [2] - 整合双方液冷材料、AIDC领域及清洁能源资源 构建"绿电-硬件-技术-算力-人工智能-运营"协同的数字基础设施生态 [3] - 依托上下游优势资源向以AIDC为核心的AI全产业链拓展业务 释放多元协同价值 [2] 行业发展趋势 - 数据中心行业进入资本整合深化期 未来并购逻辑转向"区位价值+客户黏性+能效水平"综合评估 [1] - 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中小厂商生存空间压缩 资本与技术双轮驱动特征显著 [1] - 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核心算力基础设施 市场需求持续快速扩容 行业增长前景广阔 [4] - 液冷、AI芯片等细分领域成为增长主力 液冷已成为高功率数据中心散热核心解决方案 [4][6] 政策与技术方向 - 国家四部门联合印发《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鼓励液冷等高效制冷散热技术应用 [4] - 需严控无序扩张 新建项目必须满足严格能耗标准 避免只追求高功率密度而忽略散热 [6] - 秦淮数据联合生态伙伴启动冷板液冷系统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规范行业标准立项 加速标准化进程 [6]
280亿,张一鸣供应商卖了
投资界· 2025-09-11 16:44
交易概览 - 贝恩资本以40亿美元(约280亿元人民币)出售秦淮数据中国业务全部股权给东阳光集团牵头的银团 成为中国数据中心行业迄今规模最大的并购交易 [1][4] - 交易通过东阳光旗下东数一号增资75亿元(东阳光实业增资40亿元 东阳光增资35亿元)并设立多层子公司结构完成最终收购 [6] - 秦淮数据中国股东权益评估值为290.93亿元 最终交易作价280亿元 [8] 贝恩资本投资历程 - 2019年以约10亿元人民币收购秦淮数据股份 随后追加投资5.7亿美元 创当时国内数据中心单笔最大融资纪录 [4][9] - 2020年推动秦淮数据与Bridge Data Centers合并后在纳斯达克上市 IPO当日市值达58亿美元 贝恩持股49.1%对应市值约28.5亿美元 [12] - 2023年8月以228亿元人民币完成私有化 两年后以280亿元出售实现超额回报 [4][10] 秦淮数据业务特征 - 作为第三方超大规模算力基础设施运营商 覆盖环首都/长三角/粤港澳及西北地区"东数西算"枢纽节点 [13] - 高度依赖第一大客户字节跳动:2018-2020年字节跳动贡献收入占比从33%跃升至82% 2022年总营收达45.5亿元 [13] - 2018年营收仅9848万元 2019年增至8.53亿元(同比增长766%)体现爆发式增长 [13] 行业背景与趋势 - AI发展驱动算力需求爆发 数据中心成为AI系统的物理基座和数字文明"发电厂" [16] - 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预计2025-2029年间增长2740亿美元(约1.9万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超38% [18] - 国际资本加速布局:黑石以160亿美元收购亚洲最大运营商AirTrunk 普洛斯募集26亿元中国数据中心基金 [17] 交易结构特点 - 采用"先锁价后募资"模式 东阳光交易后持股比例不超过30% 预留不低于41亿元融资空间 [8][9] - 收购主体通过东数一号→东创未来→东数三号三层子公司结构完成最终股权交割 [6] - 标的资产包含梧桐数基科技/河北思达歌数据科技等8家企业组成的中国业务体系 [8]
【立方早知道】世界首富盘中易主/A股现280亿收购/11连板大牛股再次停牌核查
搜狐财经· 2025-09-11 09:25
全球富豪排名变动 - 甲骨文联合创始人拉里·埃里森身家盘中飙升至3930亿美元 一度超越马斯克的3850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富 [1] - 马斯克当日收盘前重新夺回首富宝座 此前已连续近一年蝉联全球首富 [1] 算力基建领域收购 - 东阳光及控股股东对东数一号增资75亿元 分别持股46.67%和53.33% [3] - 通过多层子公司架构最终以280亿元收购秦淮数据中国100%股权 [3] 上市公司信披违规处罚 - ST华扬因未披露1.82亿元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虚增利润被罚1450万元 [5] - 公司2021年和2022年分别虚增利润1733万元和6939万元 [5] - 董事长被罚750万元 董秘被罚200万元 [5] 宏观政策动向 - 国家发改委提出加快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7] - 财政部强调用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快培育新动能并防范领域风险 [11] - 六部门联合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 重点打击虚假宣传等行为 [13] 企业战略合作与规划 - 工信部召开"十五五"规划座谈会 小米/中石化/中国稀土等企业参与 [9][10] - 与会企业建议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链韧性 [9][10] 重大投资项目 - 盾安环境拟投资50亿元建设智能制造总部基地 含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项目 [15] - 金风科技签署189.2亿元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规划3GW风电产能 [27] - 大金重工获12.5亿元海外海上风电订单 锁产协议覆盖40万吨产能 [28] 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 蔚来拟发行1.818亿股A类普通股 融资用于研发及充换电网络建设 [21] - 比亚迪37名高管及核心人员增持48.82万股 总额5232.78万元 [16] - 珠江股份拟出售多只股票资产 预计收益超去年净利润50% [29] 股价异常波动 - 天普股份11连板后再度停牌核查 累计涨幅达185.29% [18] - 首开股份提示债务风险 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185.71亿元 [20] 控股权变更及立案调查 - ST浩丰控股权变更至至芯网络 转让价款3.31亿元 [23][24] - 白银有色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25]
600673,战略入股数据服务商,估值280亿!
证券时报· 2025-09-10 22:58
交易概述 - 东阳光及控股股东深圳东阳光实业拟对东数一号增资35亿元和40亿元 增资完成后分别持股46.6654%和53.3332% [1] - 增资款将用于全资子公司东创未来 并通过东数三号作为主体以280亿元收购秦淮数据中国100%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东阳光将间接持有秦淮数据中国部分股权 [1] 标的公司价值 - 秦淮数据系中国算力中心服务商十强 在集约发展 国际布局和绿色低碳三大分项指数均居行业第一 [5] - 秦淮数据为字节跳动主要数据中心服务商 系国内第三家赴美上市的IDC供应商 [5] - 截至2024年5月末总资产218.71亿元 净资产95.04亿元 2024年度营业收入60.48亿元 净利润13.09亿元 [6] - 前5月营业收入26.07亿元 经评估股东全部权益为290.93亿元 交易作价280亿元 [6][7] 战略协同 - 深圳东阳光实业在液冷材料 超级电容领域的技术储备可为秦淮数据提供高密度AI算力核心解决方案 [6] - 东阳光新能源布局具备清洁能源供应能力 未来可将绿电资源与算力设施整合提升盈利空间 [6] - 交易有利于公司快速切入数据中心领域 形成多维互补协同体系 [7] 行业地位 - 秦淮数据是"东数西算"工程中投运规模最大的第三方IDC运营商之一 深度布局马来西亚 印度等海外市场 [5] - 2023年8月贝恩资本以228亿元估值完成私有化 2024年5月中国区业务出售估值超290亿元 [5] - 竞标者包括多家产业资本 互联网企业和地方国资平台 反映市场对算力战略前景的高度认可 [5]
东阳光:与关联方共同增资合资公司用于收购秦淮数据中国100%股权 交易作价280亿元

格隆汇APP· 2025-09-10 18:55
公司投资与增资 - 公司与关联方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增资宜昌东数一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增资金额分别为35亿元和40亿元 [1] - 东数一号通过全资孙公司宜昌东数三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经营主体100%股权 交易作价为280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成为东数一号的参股股东 间接持有秦淮数据中国参股股权 [1]
东阳光:与关联方共同增资合资公司用于收购秦淮数据中国100%股权
新浪财经· 2025-09-10 18:36
公司投资与交易结构 - 公司与关联方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增资宜昌东数一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增资金额分别为35亿元和40亿元 [1] - 东数一号通过全资孙公司宜昌东数三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经营主体100%股权 交易作价为280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成为东数一号的参股股东 间接持有秦淮数据中国参股股权 [1]
北京领跑《财富》中国科技50强,字节跳动等10家京企上榜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3 06:36
北京科技企业上榜情况 - 北京企业在2025年《财富》中国科技50强榜单中占据10席 数量领跑全国 [1] - 上榜企业包括字节跳动 京东方 利亚德 中国种子集团 联想集团 滴普科技 秦淮数据 中关村科金 玻色量子 神州数码 [1] 榜单评选标准 - 榜单聚焦根植中国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企业 [1] - 从技术创新 市场表现 商业落地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估 [1] 企业技术优势 - 字节跳动以强大算法和数据处理能力闻名 [1] - 联想集团在个人电脑 智能设备和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领域创新 [1] - 京东方为物联网创新企业 提供智慧端口产品和专业服务 [1] - 中关村科金垂类大模型已为2000多家行业头部企业服务 包括50%中国百强银行和70%省市级公安机关 [1] 北京科技创新地位 - 北京 上海 深圳领跑2024年度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 [2] - 北京已连续多年稳居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榜首 [2] 行业分布特征 - 上榜企业覆盖人工智能 互联网 智能制造 生物医疗等前沿领域 [1] - 行业领导者涌现彰显北京在全国科技产业版图中的核心地位 [1]
《财富》中国科技50强榜单揭晓 ,北京企业数量居首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2 12:45
北京科技企业上榜情况 - 北京企业在2025年《财富》中国科技50强榜单中占据10席 名列第一 [1] - 上榜北京企业包括中国种子集团 联想集团 京东方 字节跳动 滴普科技 利亚德 秦淮数据 中关村科金 玻色量子 神州数码 [1] 榜单评估维度与企业影响力 - 《财富》中国科技50强从技术创新 市场表现 商业落地等多维度综合评估根植中国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企业 [1] - 上榜企业集中在人工智能 互联网 智能制造 生物医疗等前沿领域 彰显北京在全国科技产业版图中的核心地位 [1] - 字节跳动以算法和数据处理能力闻名 联想集团在个人电脑与智能设备领域创新 京东方提供物联网智慧端口产品 [1] 企业具体成就与行业地位 - 中关村科金垂类大模型服务2000多家行业头部企业 包括50%中国百强银行及70%省市级公安机构 [2] - 中关村科金在IDC《中国智能客服市场份额报告(2024)》中位列垂类大模型厂商第一 智能客服领域排名第四 [2] 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排名 - 北京 上海 深圳领跑2024年度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 北京连续多年稳居榜首 [2]
大同:“算”出一片新天地
搜狐财经· 2025-08-22 11:39
核心观点 - 大同市依托区位、气候、能源和电力优势,积极发展算力产业,构建覆盖服务器制造、数据中心建设、云服务、数据标注等全产业链生态,推动经济从能源输出向算力服务转型 [6][8][11] - 通过政策引导、基础设施投资和技术创新,已形成规模化的算力集群,并计划通过"电力与算力融合""算力与数据融合""数据与产业融合"三大路径深化发展 [8][11][21][22] 算力产业战略布局 - 将算力产业作为经济转型核心抓手,成立市级算力工作组,出台《数据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 [8] - 明确"硬件制造—算力服务—数据应用—配套服务"全链条发展方向,目标实现从"输煤炭、输电力"向"输算力、输服务"的转变 [8][11][21] 基础设施与投资规模 - 累计完成算力中心投资超282亿元,建成标准机架超32.6万架,投运服务器73.6万台,2024年用电量突破43亿千瓦时 [11] - 引进秦淮数据、京东智能算力中心、抖音火山云、中联数据等标杆项目,覆盖数据中心建设、服务器制造及云服务终端 [6][11] 全产业链生态构建 - 上游引进服务器制造产业,在经开区及阳高县布局两条年产超10万台的高端服务器产线 [13] - 下游培育67家呼叫标注企业(如京东物流、上海润迅、软通动力),带动超3万人次就业,形成"算力+标注"双轮驱动模式 [13] 绿色算力与技术创新 - 秦淮数据研发"无水冷却"技术,降低内风机功耗45%,中联绿色大数据基地获"2024年度绿色算力基础设施奖" [13] - 新能源装机容量1038.65万千瓦,占比56.46%,计划2027年提升至60%以上,满足算力中心绿电需求 [18] 数据要素应用与赋能 - 归集数据59亿条,形成1600多张数据表,赋能综治、文旅、养老等领域;DeepSeek大模型应用于政务、公共资源交易等场景 [15] - 煤矿场景采集图片147.33万张、数据样本11.01万个,形成248个数据集;云冈石窟构建354万张图片数据集及4971.39GB三维模型,支撑文物保护与文旅创新 [14] 区位与资源优势 - 气候冷凉(年均温5.5℃),年300天以上优良天气,自然冷源制冷可节约能耗30%;地质稳定,适宜数据中心建设 [17] - 电网总装机1839.65万千瓦,拥有3座500千伏变电站及4717公里输电线路,储能类型多样(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等) [18] - 网络直连北京,拥3ms时延专线及双路由骨干光纤,距北京250公里(灵丘),高效承接京津冀算力需求 [19] 人才与产学研融合 - 建成大同数据科技职业学院,年培养超3000名数据人才,与秦淮、中联等企业签订人才输送协议 [15] - 创新"1学院+N基地"培养体系,推动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实训室,实现"理论+实习"无缝衔接 [15] 未来发展规划 - 深化"数基提质""数标扩容"等五大行动,加快"煤—电—算—数—产"价值链整合 [21] - 探索算网融合、存算一体及跨区域调度,建设数据枢纽节点,赋能能源、文旅、金融等重点行业 [22]
Chindata Group(CD) - 2023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9-01 02:02
业绩总结 - 公司第二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15.538亿元,同比增长49.7%[15] - 调整后的EBITDA为人民币8.161亿元,同比增长49.9%[15] - 净利润为人民币2.192亿元,同比增长9.8%[15] - 第二季度总容量承诺比率为90%,较上一季度的91%和去年同期的84%略有下降[23] - 第二季度新增48兆瓦利用容量,总利用容量达到585兆瓦,同比增长45.9%[24] -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9.7%,达到人民币1553.8亿元,与利用容量同比增长45.9%相符[32] - 第二季度总成本费用同比增长51.3%,达到人民币911.2亿元,主要由公用事业成本和折旧摊销费用增加驱动[33] - 第二季度总营业费用同比增长56.9%,达到人民币197.6亿元,主要由公司开展更多营销活动、专业服务费用增加、研发人员增加和股权激励费用增加驱动[34] - 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9.8%,达到人民币219.2亿元,净利润率为14.1%[36] - 调整后的EBITDA利润率保持在50%以上水平,维护和其他成本占营收比例为7.5%,调整后的销售和管理费用占营收比例为9.7%[37] - 调整后的EBITDA同比增长49.9%,达到人民币816.1亿元,利润率为52.5%[38] - 第二季度资本支出为人民币1254.6亿元,与上一季度相比略有下降[39] - 第二季度经营现金流为人民币11.868亿元,较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6.933亿元增长了约145%[40] - 第二季度融资现金流为人民币2.591亿元,投资现金流为人民币13.964亿元[40] - 截至季末,公司总现金为人民币59.153亿元,净债务为人民币55.693亿元[41] - 公司总在役产能利用率为80%,税前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较上一季度的18.7%上升至19.3%[43] - 2023年营收预期为人民币58.8亿元至60.8亿元,调整后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预期为人民币31亿元至32.2亿元[44] 用户数据 - 总容量达到945兆瓦,其中在建项目214兆瓦[18] - 在建项目中,预计2023年还将新增50兆瓦的容量[18] - 公司现有的730兆瓦在用容量中,95%已被客户承诺使用[22] - 第二季度总容量承诺比率为90%,较上一季度的91%和去年同期的84%略有下降[23] - 第二季度新增48兆瓦利用容量,总利用容量达到585兆瓦,同比增长45.9%[24] - MY06 Phase 2在开放后的第一季度利用率为76%,显示出海外需求强劲[25] - 27个运营项目中,16个利用率超过90%,海外业务占总利用容量的14%[26] 未来展望 - 公司在中国市场持续观察市场状况,等待市场复苏的信号[21] - 公司预计2023年全年的资本支出将在人民币70亿元至90亿元之间[58] - 公司正在与某客户进行讨论,预计未来将有更多订单与项目,其中一部分与AIGC相关[66] - 公司计划将重点放在协同服务上,目前不会提供计算能力业务[67] - 公司希望在东南亚市场获得更大的份额,预计在2025年公司海外业务将占整体业务的30%左右[75] - 公司致力于在亚太地区成为最佳IDC领导者[7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AI相关服务器预计占当前总容量的约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