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数据集团(CD)
搜索文档
600673,战略入股数据服务商,估值280亿!
证券时报· 2025-09-10 22:58
交易概述 - 东阳光及控股股东深圳东阳光实业拟对东数一号增资35亿元和40亿元 增资完成后分别持股46.6654%和53.3332% [1] - 增资款将用于全资子公司东创未来 并通过东数三号作为主体以280亿元收购秦淮数据中国100%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东阳光将间接持有秦淮数据中国部分股权 [1] 标的公司价值 - 秦淮数据系中国算力中心服务商十强 在集约发展 国际布局和绿色低碳三大分项指数均居行业第一 [5] - 秦淮数据为字节跳动主要数据中心服务商 系国内第三家赴美上市的IDC供应商 [5] - 截至2024年5月末总资产218.71亿元 净资产95.04亿元 2024年度营业收入60.48亿元 净利润13.09亿元 [6] - 前5月营业收入26.07亿元 经评估股东全部权益为290.93亿元 交易作价280亿元 [6][7] 战略协同 - 深圳东阳光实业在液冷材料 超级电容领域的技术储备可为秦淮数据提供高密度AI算力核心解决方案 [6] - 东阳光新能源布局具备清洁能源供应能力 未来可将绿电资源与算力设施整合提升盈利空间 [6] - 交易有利于公司快速切入数据中心领域 形成多维互补协同体系 [7] 行业地位 - 秦淮数据是"东数西算"工程中投运规模最大的第三方IDC运营商之一 深度布局马来西亚 印度等海外市场 [5] - 2023年8月贝恩资本以228亿元估值完成私有化 2024年5月中国区业务出售估值超290亿元 [5] - 竞标者包括多家产业资本 互联网企业和地方国资平台 反映市场对算力战略前景的高度认可 [5]
东阳光:与关联方共同增资合资公司用于收购秦淮数据中国100%股权 交易作价280亿元

格隆汇APP· 2025-09-10 18:55
公司投资与增资 - 公司与关联方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增资宜昌东数一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增资金额分别为35亿元和40亿元 [1] - 东数一号通过全资孙公司宜昌东数三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经营主体100%股权 交易作价为280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成为东数一号的参股股东 间接持有秦淮数据中国参股股权 [1]
东阳光:与关联方共同增资合资公司用于收购秦淮数据中国100%股权
新浪财经· 2025-09-10 18:36
公司投资与交易结构 - 公司与关联方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增资宜昌东数一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增资金额分别为35亿元和40亿元 [1] - 东数一号通过全资孙公司宜昌东数三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经营主体100%股权 交易作价为280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成为东数一号的参股股东 间接持有秦淮数据中国参股股权 [1]
北京领跑《财富》中国科技50强,字节跳动等10家京企上榜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3 06:36
北京科技企业上榜情况 - 北京企业在2025年《财富》中国科技50强榜单中占据10席 数量领跑全国 [1] - 上榜企业包括字节跳动 京东方 利亚德 中国种子集团 联想集团 滴普科技 秦淮数据 中关村科金 玻色量子 神州数码 [1] 榜单评选标准 - 榜单聚焦根植中国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企业 [1] - 从技术创新 市场表现 商业落地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估 [1] 企业技术优势 - 字节跳动以强大算法和数据处理能力闻名 [1] - 联想集团在个人电脑 智能设备和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领域创新 [1] - 京东方为物联网创新企业 提供智慧端口产品和专业服务 [1] - 中关村科金垂类大模型已为2000多家行业头部企业服务 包括50%中国百强银行和70%省市级公安机关 [1] 北京科技创新地位 - 北京 上海 深圳领跑2024年度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 [2] - 北京已连续多年稳居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榜首 [2] 行业分布特征 - 上榜企业覆盖人工智能 互联网 智能制造 生物医疗等前沿领域 [1] - 行业领导者涌现彰显北京在全国科技产业版图中的核心地位 [1]
《财富》中国科技50强榜单揭晓 ,北京企业数量居首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2 12:45
北京科技企业上榜情况 - 北京企业在2025年《财富》中国科技50强榜单中占据10席 名列第一 [1] - 上榜北京企业包括中国种子集团 联想集团 京东方 字节跳动 滴普科技 利亚德 秦淮数据 中关村科金 玻色量子 神州数码 [1] 榜单评估维度与企业影响力 - 《财富》中国科技50强从技术创新 市场表现 商业落地等多维度综合评估根植中国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企业 [1] - 上榜企业集中在人工智能 互联网 智能制造 生物医疗等前沿领域 彰显北京在全国科技产业版图中的核心地位 [1] - 字节跳动以算法和数据处理能力闻名 联想集团在个人电脑与智能设备领域创新 京东方提供物联网智慧端口产品 [1] 企业具体成就与行业地位 - 中关村科金垂类大模型服务2000多家行业头部企业 包括50%中国百强银行及70%省市级公安机构 [2] - 中关村科金在IDC《中国智能客服市场份额报告(2024)》中位列垂类大模型厂商第一 智能客服领域排名第四 [2] 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排名 - 北京 上海 深圳领跑2024年度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 北京连续多年稳居榜首 [2]
大同:“算”出一片新天地
搜狐财经· 2025-08-22 11:39
核心观点 - 大同市依托区位、气候、能源和电力优势,积极发展算力产业,构建覆盖服务器制造、数据中心建设、云服务、数据标注等全产业链生态,推动经济从能源输出向算力服务转型 [6][8][11] - 通过政策引导、基础设施投资和技术创新,已形成规模化的算力集群,并计划通过"电力与算力融合""算力与数据融合""数据与产业融合"三大路径深化发展 [8][11][21][22] 算力产业战略布局 - 将算力产业作为经济转型核心抓手,成立市级算力工作组,出台《数据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 [8] - 明确"硬件制造—算力服务—数据应用—配套服务"全链条发展方向,目标实现从"输煤炭、输电力"向"输算力、输服务"的转变 [8][11][21] 基础设施与投资规模 - 累计完成算力中心投资超282亿元,建成标准机架超32.6万架,投运服务器73.6万台,2024年用电量突破43亿千瓦时 [11] - 引进秦淮数据、京东智能算力中心、抖音火山云、中联数据等标杆项目,覆盖数据中心建设、服务器制造及云服务终端 [6][11] 全产业链生态构建 - 上游引进服务器制造产业,在经开区及阳高县布局两条年产超10万台的高端服务器产线 [13] - 下游培育67家呼叫标注企业(如京东物流、上海润迅、软通动力),带动超3万人次就业,形成"算力+标注"双轮驱动模式 [13] 绿色算力与技术创新 - 秦淮数据研发"无水冷却"技术,降低内风机功耗45%,中联绿色大数据基地获"2024年度绿色算力基础设施奖" [13] - 新能源装机容量1038.65万千瓦,占比56.46%,计划2027年提升至60%以上,满足算力中心绿电需求 [18] 数据要素应用与赋能 - 归集数据59亿条,形成1600多张数据表,赋能综治、文旅、养老等领域;DeepSeek大模型应用于政务、公共资源交易等场景 [15] - 煤矿场景采集图片147.33万张、数据样本11.01万个,形成248个数据集;云冈石窟构建354万张图片数据集及4971.39GB三维模型,支撑文物保护与文旅创新 [14] 区位与资源优势 - 气候冷凉(年均温5.5℃),年300天以上优良天气,自然冷源制冷可节约能耗30%;地质稳定,适宜数据中心建设 [17] - 电网总装机1839.65万千瓦,拥有3座500千伏变电站及4717公里输电线路,储能类型多样(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等) [18] - 网络直连北京,拥3ms时延专线及双路由骨干光纤,距北京250公里(灵丘),高效承接京津冀算力需求 [19] 人才与产学研融合 - 建成大同数据科技职业学院,年培养超3000名数据人才,与秦淮、中联等企业签订人才输送协议 [15] - 创新"1学院+N基地"培养体系,推动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实训室,实现"理论+实习"无缝衔接 [15] 未来发展规划 - 深化"数基提质""数标扩容"等五大行动,加快"煤—电—算—数—产"价值链整合 [21] - 探索算网融合、存算一体及跨区域调度,建设数据枢纽节点,赋能能源、文旅、金融等重点行业 [22]
Chindata Group(CD) - 2023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9-01 02:02
业绩总结 - 公司第二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15.538亿元,同比增长49.7%[15] - 调整后的EBITDA为人民币8.161亿元,同比增长49.9%[15] - 净利润为人民币2.192亿元,同比增长9.8%[15] - 第二季度总容量承诺比率为90%,较上一季度的91%和去年同期的84%略有下降[23] - 第二季度新增48兆瓦利用容量,总利用容量达到585兆瓦,同比增长45.9%[24] -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9.7%,达到人民币1553.8亿元,与利用容量同比增长45.9%相符[32] - 第二季度总成本费用同比增长51.3%,达到人民币911.2亿元,主要由公用事业成本和折旧摊销费用增加驱动[33] - 第二季度总营业费用同比增长56.9%,达到人民币197.6亿元,主要由公司开展更多营销活动、专业服务费用增加、研发人员增加和股权激励费用增加驱动[34] - 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9.8%,达到人民币219.2亿元,净利润率为14.1%[36] - 调整后的EBITDA利润率保持在50%以上水平,维护和其他成本占营收比例为7.5%,调整后的销售和管理费用占营收比例为9.7%[37] - 调整后的EBITDA同比增长49.9%,达到人民币816.1亿元,利润率为52.5%[38] - 第二季度资本支出为人民币1254.6亿元,与上一季度相比略有下降[39] - 第二季度经营现金流为人民币11.868亿元,较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6.933亿元增长了约145%[40] - 第二季度融资现金流为人民币2.591亿元,投资现金流为人民币13.964亿元[40] - 截至季末,公司总现金为人民币59.153亿元,净债务为人民币55.693亿元[41] - 公司总在役产能利用率为80%,税前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较上一季度的18.7%上升至19.3%[43] - 2023年营收预期为人民币58.8亿元至60.8亿元,调整后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预期为人民币31亿元至32.2亿元[44] 用户数据 - 总容量达到945兆瓦,其中在建项目214兆瓦[18] - 在建项目中,预计2023年还将新增50兆瓦的容量[18] - 公司现有的730兆瓦在用容量中,95%已被客户承诺使用[22] - 第二季度总容量承诺比率为90%,较上一季度的91%和去年同期的84%略有下降[23] - 第二季度新增48兆瓦利用容量,总利用容量达到585兆瓦,同比增长45.9%[24] - MY06 Phase 2在开放后的第一季度利用率为76%,显示出海外需求强劲[25] - 27个运营项目中,16个利用率超过90%,海外业务占总利用容量的14%[26] 未来展望 - 公司在中国市场持续观察市场状况,等待市场复苏的信号[21] - 公司预计2023年全年的资本支出将在人民币70亿元至90亿元之间[58] - 公司正在与某客户进行讨论,预计未来将有更多订单与项目,其中一部分与AIGC相关[66] - 公司计划将重点放在协同服务上,目前不会提供计算能力业务[67] - 公司希望在东南亚市场获得更大的份额,预计在2025年公司海外业务将占整体业务的30%左右[75] - 公司致力于在亚太地区成为最佳IDC领导者[7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AI相关服务器预计占当前总容量的约5%[65]
Chindata Group(CD) - 2023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3-08-31 23:15
财务业绩 - 公司在2023年第二季度的营收达到15.5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9.7%[8] - 2023年第二季度调整后的EBITDA达到8.16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9.9%,调整后的EBITDA利润率为52.5%[8] - 2023年第二季度的净利润为2.19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8%,GAAP净利润率为14.1%[8] - 公司连续超过市场预期,营收和调整后的EBITDA均超出市场共识[9] - 公司在2023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145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7%[51] - 总营收成本为91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3%[51] - 毛利润为64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4%[51] - 营业收入为44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5%[51] - 净利润为21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51] - 净利润率为14.1%[51] - 23Q2的调整后EBITDA为81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9%[52] - 23Q2的调整后净收入为258.2亿元人民币,占调整后净收入比例为16.6%[5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在2023年第二季度将两个数据中心投入使用,总容量增加了91MW[11] - 公司在高密度机柜部署和能源布局方面有丰富经验,并应用各种冷却技术[28][29] - 公司拥有自主的全套能源布局能力,以满足潜在的高计算需求[30] - 公司与张家口地方国有企业签署了为期10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土地和水资源开发、能源开发、数据中心合作运营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43] - 公司在中国-大北京地区、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国-大湾区、APAC地区的总容量分别为722MW、653MW、131MW、20MW[4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在马来西亚柔佛州的MY06-2项目,设计容量为42MW,客户100%承诺,23Q2时利用率为76%[13] - 公司在马来西亚柔佛州的现有项目MY06-3,设计容量为43MW,在23Q2扩建至53MW,目前100%承诺[17] - 公司在中国张家口市校园的新项目CN23,设计容量为26MW,预计从25Q1开始交付,目前已有49%的合同[16] - 公司在海外业务带来了有意义的新需求,其中包括MY06-3项目新增了10MW的合同和IOI容量[21] - 公司在2030年和2040年分别计划实现100%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79] 用户数据 - 2022年ESG报告发布,绿色电力采购量达到2.2亿千瓦时,总用电量为30.32亿千瓦时[37] - 22Q1至23Q2期间,公司总债务从5535.5亿人民币增长至11668.2亿人民币[58] - 现金和短期投资从4404.0亿人民币增长至6162.3亿人民币[58] - 年化息税前利润率从15.7%增长至19.3%[58]
Chindata Group(CD) - 2023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5-31 23:2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6.8%至人民币14.44亿元 [15] - 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64.6%至人民币8.14亿元,创历史新高,连续11个季度超过市场预期 [15] - 净利润同比增长167.5%至人民币2.53亿元,净利率达17.5% [38] - 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77.9%至人民币3.16亿元,净利率达21.9% [4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海外业务占总利用容量约9%-10% [34] - 公司正致力于马来西亚Johor项目二期和三期的按时交付 [1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数据中心主要位于河北和山西等能源富集地区 [64][65] - 这些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已超60% [64] - 公司计划与电力、储能等领域的合作伙伴合作,更好利用当地丰富的可再生能源 [64][6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坚持"能源端布局"战略,致力于最高效地将电力转化为计算能力 [13] - 公司在高密度机柜部署等AIGC相关需求方面拥有丰富实践经验 [10][24] - 公司认为客户在AIGC领域的发展将为公司带来潜在增量需求 [9][23][2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AIGC等新兴技术带来的行业需求保持乐观 [9] - 公司有信心完成2023年的产能扩张目标,并对未来业务多元化持积极态度 [11] - 公司预计未来EBITDA利润率将维持在50%-55%的健康水平 [82][83]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Yang Liu 提问** 对于调整后EBITDA指引上调的原因 [49] **Nick Wang 回答** 1) 客户入驻进度超预期 [50] 2) 公司预留的柴油发电成本未实际发生 [51][52] 3) 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措施持续发挥作用 [53] 问题2 **Edison Lee 提问** 对于全年EBITDA增速预期较低的原因 [87][88] **Nick Wang 回答** 公司预留了一定柴油发电成本作为保守预估,实际情况可能会好于预期 [89][90]
Chindata Group(CD) - 2023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3-05-31 18:04
财务业绩 - 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4.4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8%[2]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7.5%[2] - 2023年第一季度调整后的EBITDA为8.1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6%[2] - 2023年第一季度总容量达到898MW,同比增长27.6%[3] - 2023年第一季度利用容量达到537MW,同比增长56.1%[4] - 2023年第一季度总承诺容量达到816MW,同比增长31.8%[5] - 调整后的EBITDA连续11个季度超出市场共识[6] - 调整后的EBITDA利润率达到56.4%[7] - 2023年财年调整后的EBITDA预期范围为31-32.2亿元人民币[7] 未来展望 - 公司计划在2023年继续扩大容量[8] - 2023年全年业务展望中,公司预计总收入为人民币58.8-60.8亿,较2022年全年增长29.2-33.6%;调整后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为人民币31-35.6亿,较2022年全年增长26.4-31%[39] 用户数据 -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公司在各地区的总容量(投入使用和在建)分别为:大北京地区:696MW(77%),长江三角洲地区:37MW(4%),大湾区:5MW(1%),马来西亚和印度:160MW(18%)[11] - 第一季度末,总签约和IOI容量增加了16MW,达到816MW,同比增长31.8%(FY22Q4为800MW,FY22Q1为619MW)[1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3年第一季度研发支出为人民币2.49亿(约合360万美元),同比2022年同期的1.92亿人民币增长了29.5%[29]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将于2023年5月31日举行电话会议,讨论财务业绩[40] 其他新策略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制的现金为人民币57.69亿(约合8.09亿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0.64亿人民币有所增长[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