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lene(CLNN)
icon
搜索文档
Clene (CLNN) Investor Presentation - Slideshow
2022-08-17 23:33
业绩总结 - 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如ALS和多发性硬化症)的商业机会超过10亿美元[5] - 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和投资总额为2630万美元[79] - CNM-Au8的临床试验中,超过350名患者参与了该产品的临床研究[80] 用户数据 - CNM-Au8在RESCUE-ALS II期试验中显示出统计学显著的生存益处,ALS患者死亡风险降低70%[5][19] - CNM-Au8在稳定性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的VISIONARY-MS II期试验中显示出神经功能改善[6][20] - CNM-Au8在ALSFRS-R评分中显示出显著的生存益处,P值为0.2237[3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CNM-Au8的专利保护强大,拥有超过150项已授予的专利和制造商业秘密[6] - CNM-Au8的机制可能与现有疗法互补,以实现更好的疾病控制[17] - CNM-Au8治疗显示出显著的长期生存影响,死亡风险降低70%[4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在2023年准备进行可能的商业化,制造扩展正在进行中[80] - HEALEY ALS平台试验处于2/3期阶段,预计将提交新药申请(NDA)[79] 负面信息 - 在研究中,CNM-Au8 30 mg组的治疗出现不良事件的比例为100%[74] - 研究因COVID-19疫情提前结束,实际招募73名参与者,低于计划的150名[51] 其他新策略和有价值的信息 - CNM-Au8治疗在低对比度字母视力(LCLA)方面的48周LS均值差异为3.13,p值为0.056[57] - CNM-Au8在改良多发性硬化功能复合体(mMFSC)中显示出0.28的LS均值差异,p值为0.0207[60] - CNM-Au8治疗的安全性良好,未出现剂量限制性不良事件[73]
Clene(CLNN) - 2021 Q4 - Annual Report
2022-03-11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和2020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840万美元和1520万美元[269] - 公司2021年和2020年运营亏损分别为5000万美元和2020万美元[271] - 公司2021年和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970万美元和1930万美元[27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亏损1.633亿美元[27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受限现金共计5030万美元[273] - 2021年和2020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分别为3460万美元和1890万美元[27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美国联邦净运营亏损结转1.101亿美元,州净运营亏损结转7710万美元,研发税收抵免结转260万美元[307] 公司运营资金情况 - 若无额外资金,公司现有资源可支撑运营至2023年第二季度[274] - 公司可能最早于2022年第三季度实施成本节约措施[274] 公司盈利依赖与收入现状 - 公司主要依赖候选药物CNM - Au8®等未来商业化成功来实现盈利[264] - 公司目前无商业化销售药物,仅从膳食(矿物质)补充剂供应协议获得少量收入[268] 公司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 - 公司面临信息安全风险,可能导致数据丢失、声誉受损和收入损失,且保险可能不足以弥补损失[285][286][290][292] 公司生产相关风险 - 公司自行制造药物候选产品,新设施建设可能延迟,设备损坏或无法及时更换会影响生产[293][294] - 公司需大幅扩大生产规模,若无法实现或成本过高,可能无法满足未来需求[295] - 公司制造设施需接受监管检查,不遵守规定可能导致制裁,影响业务[296][298] 宏观经济对公司的影响 - 重大通胀可能增加公司成本,高利率也会对业务产生不利影响[301] 公司人员依赖风险 - 公司依赖关键高管和合格人员,人员流失可能导致产品开发延迟[302][303] 税收政策对公司的影响 - 公司受益于税收和财政激励,其到期或变更可能影响盈利能力[304][306] - 美国联邦净运营亏损可无限期结转,但2020年后产生的扣除有限制,所有权变更可能限制净运营亏损使用[308] - 公司未确定是否发生所有权变更,若发生且净运营亏损使用受限,将增加未来税务负担[308] - 2017年12月22日生效的TCJA法案将美国联邦企业所得税税率降至21%[309] 新冠疫情对公司的影响 - 新冠疫情可能导致公司药物候选物供应链中断,影响临床试验计划和业务运营[314] - 新冠疫情可能使公司在招募或留住临床试验患者方面面临困难,影响临床试验进度[315] 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问题 - 2021年和2020年公司管理层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中发现重大缺陷,或影响财务报告准确性和投资者信心[318] 公司产品获批风险 - 公司主要产品CNM - Au8®作为金属纳米晶体治疗候选物,获批存在风险,可能影响盈利能力[324] - 公司药物候选物长期使用效果不确定,未完成生殖或致癌性研究,负面结果将影响公司业务[327] - 公司此前未获得药物候选物的监管批准,未来获批时间不可预测且可能失败[330] - 药物候选物可能因多种原因无法获得监管批准,如临床试验问题、数据不足等[331] - 监管机构可能要求更多信息支持批准,这可能延迟或阻止批准及商业化计划[332] - 新的不良事件或监管要求变化可能需要修改临床试验方案,影响试验成本、时间和完成情况[334] - 临床试验延迟或终止会损害候选药物商业前景,增加成本,延缓销售和营收[335] - 公司无法保证能成功识别、发现、开发或引进新的候选药物[336] - 研究项目虽有潜力,但可能因多种原因无法为临床开发带来成果[337] - 临床前和临床开发过程漫长、昂贵且结果不确定,公司无法预测候选药物能否成功开发和商业化[339] - 临床试验可能因多种因素被暂停或终止,导致监管审批延迟或被拒[340] - 早期临床试验结果不能预测后期结果,不同试验结果可能存在显著差异[344] - 临床试验可能无法证明候选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导致额外成本和延迟[346] - 患者招募困难可能导致临床试验延迟或受不利影响[351] - 未能及时获得监管批准将无法商业化候选药物,严重损害创收能力[354] - 有利的指定可能不会授予,或授予后可能被撤回,且不一定能加快开发或监管审查及批准[358] 公司产品获批后的相关情况 - 公司的CNM - Au8®于2019年5月获FDA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ALS,美国孤儿药获批后有7年市场独占期,欧盟为10年(满足特定条件可减至6年),美国罕见病患者群体一般少于20万[363] - 公司药物获批后需遵守持续或额外监管义务和审查,包括生产、标签、包装等多方面要求,涉及美国联邦和州以及欧盟、中国、澳大利亚等市场的监管机构[365] - 公司药物获批可能有使用限制或需进行上市后测试和监测,监管机构可能要求制定风险评估缓解策略计划[367] 公司产品报销相关问题 - 全球医疗行业有成本控制趋势,第三方支付方限制药物覆盖范围和报销金额,美国第三方支付方无统一报销政策,获取报销审批耗时且成本高[371][372] - 第三方支付方要求公司提供预定折扣并质疑医疗产品价格,公司无法保证获批药物能获得报销及报销水平[373] - 公司药物获批后报销可能延迟,覆盖范围可能受限,支付率可能无法覆盖成本,无法及时获得报销会对业务、经营结果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374] 公司产品市场认可风险 - 公司药物获批后可能无法获得医生、患者、第三方支付方等的市场认可,市场机会可能小于预期,市场接受程度取决于临床适应症、安全性等多因素[377] 公司产品不良副作用风险 - 若公司药物导致或被认为导致不良副作用,可能导致监管审批延迟或失败,或限制获批标签的商业概况[379] - 临床试验样本有限,获批后发现不良副作用或药物效果不如预期,可能导致监管机构撤回或限制批准、要求更改标签等一系列负面后果[380][382] - 上述负面事件会阻碍公司药物获得或维持市场认可,增加商业化成本,影响公司成功商业化药物和创收的能力[383] 公司产品标签外使用风险 - 产品的标签外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和负面结果,损害公司声誉、品牌、运营和财务状况,还可能面临责任[384] - 产品的标签外使用可能使公司面临政府调查或起诉[385] 公司产品商业化能力风险 - 公司缺乏药物上市和营销经验,若无法发展销售、营销和分销能力或与第三方合作,可能无法成功商业化药物或产生收入[386] - 公司需与其他制药和生物制药公司竞争招募、培训和留住营销及销售人员,且无法保证能发展分销能力或建立有效合作安排[387] 公司市场竞争风险 - 公司面临来自其他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的激烈竞争,若无法有效竞争,经营业绩可能受影响[389] 公司面临的法律合规风险 - 公司可能直接或间接受到美国和其他司法管辖区的反回扣、虚假索赔等法律和法规约束,违规可能面临刑事制裁、民事处罚等[392] 美国相关法案对公司的影响 - 美国《平价医疗法案》对生物制品引入低成本生物类似药竞争,改变了医疗融资和交付方式,制造商需提供70%的销售点折扣[400][402] - 《2011年预算控制法案》规定自2013年4月1日起,每年削减2%的医疗保险支付给供应商,但2020年5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因新冠疫情暂停[404] - 《2012年美国纳税人救济法案》进一步削减了医疗保险对部分供应商的支付,并将政府追回多付款项的诉讼时效从三年延长至五年[404] - 《2021年美国救援计划法案》自2024年1月1日起,取消单一来源和创新多来源药物的法定医疗补助药品回扣上限(目前设定为药品平均制造商价格的100%)[404] - 美国国会和拜登政府有意控制药品成本,HHS发布了解决高药价的综合计划[405] - 《平价医疗法案》若维持现状,会给公司产品覆盖范围和价格带来下行压力,影响业务[406] 公司生产质量控制风险 - 公司生产过程需严格质量控制,否则会影响业务和财务结果[407][409][410] 公司国际业务风险 - 公司国际业务聚焦美、欧、加、澳、日、韩和中国等市场,面临多种风险[411] 非法进口及假冒药品对公司的影响 - 非法和平行进口及假冒药品会降低公司未来获批药品需求,影响声誉和业务[412][414][415] 公司第三方合作风险 - 公司依赖第三方进行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若第三方未履行职责,会影响药品获批和商业化[416][417][418] - 公司与合作者的安排对产品上市和商业化至关重要,合作者若违约或终止协议,会影响业务[419][421] - 公司CRO、临床研究人员和第三方供应商可能受COVID - 19疫情影响[421] - 公司未来可能进行合作、合资或授权安排,但不一定能实现预期收益[421] - 更换或增加CRO或临床研究人员会增加成本和延误时间,影响临床开发进度[418] - 公司在寻找合适战略合作伙伴方面面临重大竞争,谈判过程耗时且复杂,药物候选物可能因开发阶段过早而难以达成合作[422] - 公司与第三方合作开发和商业化药物候选物时,可能需放弃部分或全部控制权,且合作面临多种风险,如合作方决策、资源投入、知识产权等问题[422] - 若无法与合适合作者及时达成协议,公司可能需缩减药物候选物开发、延迟商业化或增加开支自行开展活动[424] 公司原材料供应风险 - 公司业务依赖原材料供应,原材料供应减少、成本增加或质量问题会对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425] 公司知识产权风险 - 公司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保护知识产权,专利申请过程昂贵、耗时且复杂,可能无法获得足够专利保护[426] - 专利可能因多种原因被无效或申请不被授予,第三方可能先于公司获得相关专利[427][429] - 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可能在授权前后被缩减或重新解释,专利地位高度不确定[430] - 公司专利可能在法庭或专利局受到挑战,不利裁决会影响专利权利和业务[431] - 专利有效期有限,过期后可能面临仿制药竞争,公司可能无法独家开发或销售相关产品[432] - 部分专利和专利申请可能与第三方共有,若无法获得独家许可,可能影响公司竞争地位和业务[433] - 公司可能无法在全球保护知识产权,面临第三方不公平竞争[434] - 公司可能卷入知识产权诉讼,费用高昂、耗时且可能失败[437] - 若被诉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诉讼成本高,可能阻碍药物研发和商业化[440] - 知识产权诉讼可能带来不利宣传,损害声誉,导致股价下跌[443] - 未遵守专利机构要求,可能导致专利保护减少或消除[444] - 若无法获得专利期限延长和数据独占权,公司业务可能受损[445] - 专利法变化可能削弱专利价值,影响公司保护药物候选物的能力[447] - 若无法保护商业秘密,公司业务和竞争地位将受损害[448] - 公司可能面临员工不当使用或披露前雇主商业秘密的索赔[451] - 知识产权权利有局限性,不一定能保护公司竞争优势[453] 公司规模相关情况 - 公司作为新兴成长公司,持续至以下较早时间:首次公开募股结束后第五个财年的最后一天、年度总营收至少达10.7亿美元、被视为“大型加速申报公司”(非关联方持有的普通股市值超7亿美元)或前三年发行超10亿美元非可转换债务证券[45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非关联方持有的公司股票市值低于7亿美元,2021财年年度营收低于1亿美元,公司为“较小规模报告公司”[458] - 若某财年6月30日非关联方持有的公司股票市值低于2.5亿美元,或该财年年度营收低于1亿美元且6月30日非关联方持有的公司股票市值低于7亿美元,公司可能继续为较小规模报告公司[458] 公司章程规定 - 修订和重述的公司章程及细则规定,修改某些条款需至少66⅔%有表决权的已发行普通股持有人赞成票[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