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润啤酒(CRHKY)
icon
搜索文档
华润啤酒(00291)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06 16:47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華潤啤酒(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00291(HKD)和80291(RMB)[1] - 公司专注于生产、销售和分销酒类产品[2] - 公司致力于与消费者、股东、员工和商业伙伴共同引领商业进步,共创美好生活[3] 财务概要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營業額达到人民幣23,871百萬元,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13.6%[7]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幣4,649百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3%[7] - 每股基本盈利(人民幣)为1.43,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2%[7] - 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人民幣30,710百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6%[7] - 公司總權益达到人民幣34,771百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5%[7] 业务表现 - 公司啤酒业务在2023年上半年的毛利较去年同期上升16.6%,毛利率上升至45.2%[13] - 公司白酒业务于2023年上半年的营业额为人民币977,000,000元[15] - 公司白酒业务于2023年上半年的未计利息及税前盈利为人民币71,000,000元[15] 股东相关 - 公司宣布向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幣0.287元[10] - 公司股本于2023年6月30日为3,244百万股,面值为14,090百万人民币[94] 环境保护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本集团溫室气体排放总量同比下降超过4%[129] - 本集团增设碳排放管理专兼岗位,加强碳管理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126] 企业管治 - 公司自2003年11月起实施了自己的企业管治标准和目标,并于2005年4月8日采纳了《企业管治常规手册》[172] - 公司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个月期间遵守了企业管治守则所载的守则条文,但在某些情况下未完全遵守[175]
华润啤酒(00291)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8 12:08
财务业绩 - 2023年上半年未经审计综合营业额为238.71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3.6%[2][5] - 2023年上半年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和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62.45亿元和46.49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21.1%和22.3%[2][5] - 2023年上半年集团营业额238.71亿元,2022年同期为210.13亿元[11]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本期溢利46.98亿元,2022年同期为38.03亿元[11]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1.43元,2022年同期为1.17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为238.71亿元,2022年同期为210.13亿元[16]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63.18亿元,2022年同期为52.75亿元;本期溢利为46.98亿元,2022年同期为38.03亿元[16][17] - 2023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2.08亿元,2022年同期为1.4亿元;财务成本为1.35亿元,2022年同期为0.24亿元[16][17][18][19] - 2023年上半年税项为16.2亿元,2022年同期为14.72亿元;中国内地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16][17][19] - 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为27.83亿元,2022年同期为27.48亿元[21] - 2023年上半年已售货品成本为128.8亿元,2022年同期为121.35亿元[21] - 2023年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287元,总额约9.31亿元;2022年每股0.234元,总额7.59亿元[2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46.49亿元,2022年为38.02亿元;每股基本盈利1.43元,2022年为1.17元[22]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未经审计综合营业额238.71亿人民币,同比上升13.6%,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和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62.45亿和46.49亿人民币,同比分别上升21.1%和22.3%[32] 啤酒业务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整体啤酒销量约657.1万千升,较去年同期上升4.4%[2] - 2023年上半年次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约144.4万千升,较去年同期增长26.4%[2] - “喜力®”品牌销量录得接近60%增长[2] - 2023年上半年啤酒平均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上升4.4%[2] - 2023年上半年整体啤酒销量较去年同期上升4.4%,次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增长26.4%[7] - 2023年上半年啤酒业务毛利较去年同期上升16.6%,毛利率上升2.9个百分点至45.2%[7]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整体啤酒销量约657.1万千升,同比上升4.4%,次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约144.4万千升,同比增长26.4%,平均销售价格上升4.4%[33]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啤酒业务营业额228.94亿人民币,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62.02亿人民币,同比分别约上升9.0%和20.0%,毛利同比上升16.6%,毛利率上升2.9个百分点至45.2%[32][33]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啤酒业务销售及分销费用受市场推广及广告费影响,同比上升10.0%,已确认产能优化相关费用约9400万人民币[33] - 2023年6月底集团在中国内地24个省、市、区运营63间啤酒厂,年产能约1900万千升[33] 白酒业务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白酒业务营业额和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分别为9.77亿元和7100万元[2] - 剔除收购贵州金沙无形资产摊销影响,白酒业务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为3.95亿元[2] - 2023年上半年白酒业务营业额为9.77亿元,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为7100万元,剔除无形资产摊销影响后为3.95亿元[7]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完成贵州金沙股权交割,白酒业务营业额9.77亿人民币,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7100万人民币,剔除无形资产摊销影响为3.95亿人民币[32][35] - 自收购日至报告日,贵州金沙贡献营业额和溢利分别为9.77亿和1.02亿人民币[30] - 2023年6月底集团白酒业务在贵州运营两个生产厂区,年产能约2万千升[35] 区域营业额 - 2023年上半年东区、中区、南区营业额分别为111.96亿元、66.09亿元、58.87亿元[4]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宣派付中期股息每股0.287元(2022年上半年为0.234元)[2][6] - 董事会宣布2023年10月20日向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87元(相当于每股港币0.312元),2022年为每股人民币0.234元(相当于每股港币0.272元)[41][42] 收购事项 - 2023年1月10日完成贵州金沙股权交割,其成为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并纳入财务合并范围[7] - 2023年1月10日公司完成对贵州金沙50.58%股权的收购,连同2022年收购的4.61%股权,共持有55.19%股权;起始临时现金对价约112.73亿元,调整后约为112.25亿元,最终代价未达成一致[29] - 因收购贵州金沙产生的临时商誉约73.57亿元[29] - 公司完成收购贵州金沙55.19%股权,贵州金沙成为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40] 公司战略 - 2023年下半年增长为第一策略,目标全年均好增长[8] - 啤酒业务继续巩固“做啤酒新世界的领导者”地位,白酒业务构建“啤白双赋能,白白共成长”模式[8] - 坚持“增长、重构、求精、均好、规则”发展方针,用三年探索、提升和发展[8] - 未来集团以“决胜高端、卓越发展”为战略管理主题,推动各业务举措落地,优化小酒馆策略并推动其在其他城市落地[34] - 未来集团定位“做白酒新世界的探索者”,推进白酒相关体系探索实践,推动多品牌策略和“啤白双赋能”“白白共成长”模式,拓展业务[35] 资产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固定资产为153.1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0.5亿元有所增加[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商誉达167.4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3.85亿元大幅增长[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存货为90.94亿元,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74.02亿元[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43.3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30.02亿元增加[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长期银行贷款为71.87亿元,远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5.88亿元[13] - 2023年上半年添置非流动资为194.44亿元,其中因收购贵州金沙产生175.41亿元[16] - 2023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为11.17亿元,白酒分部含收购贵州金沙产生的无形资产摊销3.24亿元[16] - 2023年上半年已确认固定资产及存货减值亏损为2.12亿元[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对价公允价值约为37.14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11亿元;2023年上半年计入损益的公允价值收益约300万元,2022年同期为9900万元[2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71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8亿元[2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47.23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4.41亿元[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无抵押银行贷款一年以内为16.88亿元,一年以上至两年内为1.08亿元,两年以上至五年内为70.79亿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5.12亿元、0.12亿元、5.76亿元[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以人民币为单位的固定利率银行贷款息率为每年1.75%,浮息无抵押银行贷款实际年利率为每年2.40%,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27][2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综合现金及银行结存达129.85亿元,贷款为88.75亿元,其中16.88亿元须一年内偿还,71.87亿元须一年后但五年内偿还[3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固定利率贷款年利率为1.75%,浮息贷款实际年利率为2.40%,均以人民币计值[3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结余分别有0.1%以港币、99.2%以人民币及0.7%以美元持有[3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为264.93亿元,流动比率为0.89[3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抵押账面价值为5300万元的资产,用于在建工程及获取应付票据(2022年12月31日为2100万元)[37] 会计政策与审核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未经审核,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并无异议[14] - 编制中期财务资料采用的会计政策与2022年全年报表基本一致,新准则及修订未构成重大影响[15] - 完成收购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55.19%股权后,公司功能货币自2023年1月1日起由港币变更为人民币[15] 人员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聘用约27000人(2022年12月31日为24000人),超99%在中国内地聘用[39] 股本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本无变动[39] 企业管治 - 公司自2003年11月起实行企业管治规范及目标,企业管治手册于2023年8月18日作出修订[44] - 公司不定时向董事会提供日常业务资料以履行职责[45] - 董事会将继续检讨及监察公司的企业管治常规[45] - 2005年4月8日公司采纳《道德与证券交易守则》,多次修订[45]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遵守指定准则[45] 证券交易与后续事项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46] - 2023年6月30日后无重大后续事项[46]
华润啤酒(00291)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19 16: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32.8%[14] - 毛利同比增长3.7%[14] - 2022年营业额为352.63亿元,较2021年增长5.6%[58][67][68][70] - 2022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43.44亿元,较2021年减少5.3%,剔除一次性收益后较去年约增加32.8%[58][68][70] - 2022年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为52.27亿元,较2021年减少12.8%,剔除一次性收益后较去年约增加23.4%[67][68][70]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34元,2021年为1.41元,2020年为0.65元[58] - 2022年每股股息中期为0.234元,末期为0.302元,全年为0.536元[58] - 截至2022年底,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270.39亿元,每股资产净值账面价值为8.33元[60][61] - 2022年综合现金净额为91.29亿元,流动比率为0.88[61] - 2022年东区、中区、南区营业额分别为179.59亿元、94.99亿元、94.95亿元,较2021年分别增长4.3%、12.9%、4.8%[67] - 2022年整体啤酒销量约1109.6万千升,较2021年上升0.4%[69] - 2022年次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约210.2万千升,较2021年增长约12.6%[69] - 2022年公司整体啤酒销量约1109.6万千升,同比增长0.4%[71] - 2022年次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约210.2万千升,同比增长约12.6%[72] - 2022年公司整体平均售价同比增长5.2%,整体毛利润同比增长3.7%至135.61亿元,毛利率下降0.7个百分点[72] - 2022年销售及分销费用与2021年大致持平,销售费用率较2021年下跌1.1个百分点至19.1%[74][76] - 2022年一次性确认员工补偿及安置费用和关厂相关固定资产减值亏损约2.35亿元,较2021年下降39.3%,行政及其他费用较去年下跌8.3%[74][76]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综合现金净额达91.29亿元人民币,贷款为11亿元人民币,其中5.12亿元须一年内偿还,5.88亿元须一年后但五年内偿还[86][88]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存款结余分别有0.3%以港币、98.6%以人民币及1.1%以美元持有[86][89]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为236.67亿元人民币,流动比率为0.88[91][9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抵押账面价值为2100万元人民币的资产(2021年12月31日为2000万元人民币)用于在建工程及获取应付票据[92][9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92][95] - 2022年公司股息总额达每股人民币0.536元,派息比率为40%[114] - 2022年公司总股息达每股0.536元人民币,股息支付率为40%[118] - 2018 - 2022年公司年末收市价分别为27.35港元、43.10港元、71.40港元、63.85港元、54.55港元,市值分别为8.8728亿港元、139.824亿港元、231.634亿港元、207.141亿港元、1769.7亿港元[119] - 2018 - 2022年公司每股盈利分别为1.41元人民币、0.65元人民币、0.40元人民币、0.165元人民币、1.34元人民币,每股年度股息分别为0.566元人民币、0.30元人民币、0.259元人民币、0.12元人民币、0.536元人民币[12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次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同比增长12.6%[14] - 啤酒销量为1110万千升[14] - 2022年“勇闯天涯superX”和“雪花纯生”销量持续增长,“喜力®”产品销量实现良好两位数增长[73][75] 公司收购事项 - 10月25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华润酒业以123亿元收购贵州金沙55.19%股权[16][17] - 2022年10月25日公司签订收购贵州金沙55.19%股权协议,2023年1月10日完成交割[79][82] - 2023年1月10日,公司完成收购贵州金沙55.19%股权,贵州金沙成为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98][100] - 公司收购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55.19%股权[107][110] 公司业务发展举措 - 公司开创的“雪花之路”全面实施,升级生产管理体系[18] - 公司落地组织二次转型,推进智能化工厂建设[18][19] - 公司优化营销业务系统,打造消费者数据平台助力高端化发展[19] - 2022年公司推出多款新产品,如1月“小啤汽”新口味、3月“黑獅703櫻桃緋果啤”、9月“X-code意識代碼”啤酒、12月“醲醴”超高端烈性啤酒[21][23][24][25] - “勇闖天涯superX”IP开展多项活动,包括冠名《這就是街舞5》、落地高校电竞赛事、与X Games China合作等[26] - 7月公司召开“华润啤白模式”战略伙伴合作洽谈会,展现“啤+白”双轮驱动新业务模式[41][42] - 2022年公司推出多款新产品,包括“醲醴”“黑獅果啤”“雪花全麦纯生”“雪花小啤汽”新口味等[74][77] - 公司预计2023年上半年首间小酒馆Joy Brew开始营业[80][83] 公司荣誉奖项 - 7月公司获2021年度“中國酒業協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奖,9月获“第三屆現代工業企業創新成果 • 現代工業企業管理創新成果”二等奖[29][31] - 10月公司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33] - 11月公司获香港董事学会“2022年度杰出董事奖(上市公司董事会类别)”[36] -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获多个奖项,包括“全国数字化学习应用标杆企业”等[34][36] - 公司在2022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总榜中名列第71位[48] - 公司在《福布斯》全球2000强企业中名列第1684位[48] - 公司在中国500强企业中名列第368位[50] - 公司2021年年报在2022 ARC国际年报大奖中,财务资料获啤酒/葡萄酒/烈酒金奖,印刷及制作获饮料及食品生产商金奖等[53] - 公司2021年报在2021年报视觉奖中,全球年报100强排93位,亚太区年报50强排23位[54] - 公司获第八届香港投资者关系大奖多个奖项,包括最佳投资者团队-大型股等[55] - 公司在2022年度获IR Magazine大中华地区最佳整体投资者关系大奖(大型企业)等[56] - 公司获香港董事学会“2022年度杰出董事奖(上市公司董事会类别)”[108][111] - 公司连续五年获《机构投资者》杂志亚洲最佳管理团队调查七项大奖[108][111] - 公司获香港投资者关系协会大型股类别十三项大奖[108][111] - 公司连续四年获《IR Magazine》杂志大中华地区三项殊荣[108][111] - 公司获《亚洲企业管治》杂志四项大奖[112] - 2022年公司年度报告获MerComm, Inc. “2022 ARC国际年报大奖”两金两铜奖[112] - 公司在2022年ARC Awards International年报评选中获2金2铜奖,位列福布斯全球2000强第1684位、财富中国500强第368位[115] 公司项目建设情况 - 2022年公司有7个搬迁新建项目启动,如蚌埠80万千升/年、济南100万千升/年等项目[37][38] - 2022年公司有8个项目投产运营,如杭州工厂20万千升/年喜力啤酒升级改造项目等[39][40] 公司文化相关 - 1月记录华润雪花发展历程的书籍《雪花的故事》出版[41] 公司人才情况 - 公司人才平均年龄下降至36.8岁,本科率提升至42%[46][47] - 公司举办的“数智大讲堂”课程累计直播覆盖超44,000人次[46][47] 公司高管任职情况 - 侯孝海现年54岁,2016年4月任公司执行董事及CEO,2023年1月任贵州金沙窖酒酒业董事长等职[121] - 魏强现年53岁,2021年11月任公司执行董事及CFO,2023年1月任贵州金沙窖酒酒业董事,2023年3月任华润酒业控股总经理[123] - 黎汝雄自2016年6月起由公司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曾于2009年6月至2016年5月任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等职[125][126] - Richard Raymond Weissend自2020年6月26日起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Heineken N.V.间接持有华润集团(啤酒)有限公司40%权益[127][128] - 张开宇于2021年11月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有近30年管理经验[130][131] - 唐利清于2021年11月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在华润怡宝工作至2021年10月,有逾25年相关经验[132][133] - 黄大宁先生现年69岁,1988年获委任为公司董事[134] - 李家祥博士现年69岁,2003年3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曾担任政协第十届至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36] - 赖显荣先生现年66岁,2022年8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在法律界执业超40年[138] - 陈智思先生现年58岁,2006年11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担任多家公司主席及董事[139] - 萧炯柱先生现年77岁,2006年11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曾在政府服务逾36年,2002年退休[141] - 李季现年59岁,2021年12月获委任为公司副总裁,1993年加入集团[143] - 刘有泰现年58岁,2021年12月获委任为公司副总裁,2002年加入集团[145] - 曾申平现年49岁,2021年12月获委任为公司副总裁,2000年加入集团[147] - 赵春武现年51岁,2022年5月获委任为公司副总裁,2003年加入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有近20年市场营销经验[148][149] 公司风险管理与企业管治 - 董事会致力于企业管治达卓越水平,认为风险管理是企业管治不可或缺部分[150] - 集团风险管理采取各自执行、中央监察模式,实施简化风险管理程式[150] - 集团坚持稳健、审慎经营策略,追求效益、质量与规模均衡发展[151] - 集团认为实现战略及业务目标需承受合理风险,且风险要符合策略和能力等[151] - 公司董事会致力于实现卓越的企业管治,认为良好的企业管治是集团业务长期成功的关键[153] - 公司认为风险管理是企业管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管理风险有助于业务发展和维护声誉[153] - 公司管理层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和重大风险,采取降低、转移、规避等风险管理策略[155][157] - 公司的风险管理架构基于“三道防线”模式,明确各部门风险管理职责[156][158] - 董事会持续监控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每半年通过审核委员会检讨其有效性[160][162] - 公司每年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程序进行风险评估,将风险管理纳入业务规划[161][165] - 年末业务单位对潜在风险进行检讨,年初汇报认定的风险及管理策略[161][165] - 识别风险后,指定责任人分析风险可能性和影响,优先处理高风险[166][168] - 完成风险处理程序后,建立监控指标定期预警,业务单位定期汇报评估结果[167][169] - 为防止风险复发,将预防措施和提高效率的程序纳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167][169] 公司战略与应对措施 - 2022年公司持续推进“决战高端”战略,采取降本增效措施,拓展非啤酒业务,实现啤酒、非啤酒“双赋能”发展[170][173] - 2022年整体啤酒行业容量下降,但公司销量保持稳定,经营利润、次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均实现上升[170][173] - 受国际地缘政治、汇率、疫情、环保等因素影响,2022年生产物资价格上涨、供应紧张、运输不畅,影响生产经营并增加成本[170][173] - 公司密切跟踪原材料和包装物料市场动态,制定采购策略和应急预案,拓展采购产地和新渠道,加强供应商合作管理,控制采购成本上涨幅度[171][173] - 若销售策略未按计划执行或费用投入对销售刺激不达预期,可能影响公司产品销量及收入[175][178] - 公司以法规及成本效益为原则,控制营销活动风险,完善销售费用管控,建立投入效果评估机制,提高销售费用使用效率[176][179] - 2022年因新冠变异株等因素疫情反复,年末防控政策调整后出现传染高峰,影响员工健康和企业生产经营秩序[177][180] - 公司配合政府疫情管控,加强内部应急管理,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关怀员工身心健康[177][181] - 因黑客攻击等因素,公司存在信息系统功能故障、资料丢失等信息安全风险,影响生产经营[182][184] - 疫情影响下啤酒行业销量下行,但市场消费升级,新兴产品和销售渠道变化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动态调整竞争策略提升竞争力[183][186][187] 公司ESG报告情况 - 报告为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报告期为2
华润啤酒(00291)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4 12:04
综合营业额相关 - 2022年综合营业额为352.63亿元,较2021年增长5.6%[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营业额352.63亿元[14] - 2022年综合营业额为352.63亿元,较2021年增长5.6%[38] 盈利及溢利相关 - 剔除一次性初始补偿收益后,2022年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和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分别较去年约增加23.4%及32.8%[2] - 2022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43.44亿元,2021年为45.87亿元[3]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1.34元,2021年为1.41元[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分部业绩52.76亿元[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除税前溢利55.28亿元[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年度溢利43.50亿元[14] - 2021年除税前溢利62.15亿元,本年度溢利45.9亿元[15] - 2022年公司股东应占综合溢利43.44亿元,较2021年减少5.3%;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52.27亿元,较2021年减少12.8%[38] - 剔除一次性初始补偿收益后,2022年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和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分别较去年约增加23.4%及32.8%[38] 啤酒销量相关 - 2022年整体啤酒销量较2021年上升0.4%至约1109.6万千升[2] - 2022年次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约210.2万千升,较2021年增长约12.6%[2] - 2022年整体啤酒销量约1109.6万千升,较2021年上升0.4%[38] - 2022年次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约210.2万千升,较2021年增长约12.6%[38] 销售价格及毛利率相关 - 2022年整体平均销售价格较2021年上升5.2%[2] - 2022年整体平均销售价格较2021年上升5.2%[38] - 2022年整体毛利率较2021年下跌0.7个百分点,整体毛利较2021年上升3.7%至135.61亿元[38] 股息相关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302元,2022年度派息总额为每股0.536元[2] - 2022年已派中期股息75.9亿元,2021年为85.6亿元[20] - 2022年拟派末期股息98亿元,2021年为98亿元[20]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1.34元,2021年为1.41元[21] - 董事会建议2023年7月7日或前后派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0.302元(2021年同),2022年度派息总额达每股0.536元(2021年为0.566元)[48] - 建议末期股息将派予2023年5月25日下午4时30分办公时间结束后名列公司股东名册内的股东,2023年5月2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符合资格的过户文件须于2023年5月24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49] 成本及费用相关 - 2022年销售成本217.02亿元,2021年为203.13亿元[6] - 2022年毛利135.61亿元,2021年为130.74亿元[6] - 2022年销售及分销费用与2021年大致持平,销售费用率较2021年下跌1.1个百分点至19.1%[39] - 2022年一次性确认员工补偿及安置费用和关厂相关的固定资产减值亏损共约2.35亿元,较2021年下降39.3%[39] - 2022年行政及其他费用较2021年下跌8.3%[39] 资产及负债相关 - 2022年末非流动资产364.35亿元,2021年为351.56亿元[8] - 2022年末流动资产中存货74.02亿元,2021年为64.58亿元[8] - 2022年末流动负债208.78亿元,2021年为158.97亿元[8] - 2022年末流动负债净值-27.89亿元,2021年为-52.73亿元[8] - 2022年末总权益270.77亿元,2021年为244.89亿元[8] - 2022年12月31日综合资产总值573.13亿元,综合负债总值302.36亿元[14] - 2021年综合资产总值510.53亿元,综合负债总值265.64亿元[1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综合现金净额达91.29亿元,贷款为11亿元,其中5.12亿元须一年内偿还,5.88亿元须一年后但五年内偿还[4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存款结余0.3%以港币、98.6%以人民币及1.1%以美元持有[4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为236.67亿元,流动比率为0.88[4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账面价值2100万元的资产用于在建工程及获取应付票据(2021年12月31日为2000万元)[4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45] 利息及税项相关 - 2022年利息收入38亿元,2021年为24.3亿元[16] - 2022年银行贷款利息3.3亿元,2021年为0[17] - 2022年中国内地本年度税项124.8亿元,2021年为95.5亿元[18]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算(2021年:16.5%),中国内地附属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2021年:25%)[18] 投资及股权相关 - 2021年10月27日,公司附属公司完成注资山东景芝白酒40%股权,公司有权对其施加重大影响[25] - 华润酒业向贵州金沙注资10.267亿元取得4.610%股权,将购买50.58%股权(增资后),代价112.733亿元,完成后将持有55.19%股权[28] - 2022年10月25日签订协议收购贵州金沙55.19%股权,2023年1月10日完成交割[40][46] - 截至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集团就深圳润雪借贷担保额分别约为24.25亿元及21.09亿元[2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润慧投资的投资成本为1.02亿元(2021年:1.02亿元)[24] - 截至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一间联营公司的投资成本均为13亿元[2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华润雪花投资与深圳润投对深圳润雪投资成本均为5亿元(2021年:5亿元)[30] - 2021年5月26日,处置土地产生约35.1亿元使用权资产处置收益,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负债约8.78亿元,确认处置收益17.55亿元[3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应收对价款公允价值约37.11亿元(2021年:36.11亿元),2022年计入损益的公允价值收益约1亿元(2021年:公允价值亏损0.29亿元)[30] 其他财务数据相关 - 2022年及2021年应收第三方贸易账款分别为1.44亿元及1.5亿元[31] - 短期银行存款存款年利率2022年介乎1.2%至3.1%(2021年:1.85%至3.5%)[31] 业务运营相关 - 2022年停止运营2间啤酒厂,年底在中国内地24个省、市、区运营63间啤酒厂,年产能约1841.4万千升[40] - 预计首间小酒馆将于2023年上半年开始营业[40] 员工相关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约24000人,超99%在中国内地雇用,员工成本约57.29亿元[47] 企业管治相关 - 2005年4月8日公司采纳《企业管治常规手册》,分别于2009年3月31日、2010年11月18日、2012年3月21日、2015年12月7日、2016年3月18日、2018年11月21日、2021年11月5日及2022年1月1日作出修订[50][51] - 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就企业管治守则第C.2.1项至C.2.9项,自2019年7月11日陈朗先生辞任董事会主席后,主席职位一直悬空[51] - 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就企业管治守则第C.3.3项,公司未向董事发出正式董事委任书,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51] - 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就企业管治守则第D.1.2项,公司不定时向董事会提供更新资料而非每月提供[51] - 2022年6月21日股东周年大会时,主席职位悬空,执行董事侯孝海先生担任大会主席[51] - 2005年4月8日公司采纳《道德与证券交易守则》,分别于2006年4月6日、2007年4月4日、2008年3月31日、2009年3月31日、2010年11月18日、2015年12月7日、2021年11月5日及2022年12月20日再次修订[52] 证券交易及董事相关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公司的上市证券[53]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侯孝海先生(首席执行官)及魏强先生(首席财务官),非执行董事为黎汝雄先生等,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黄大宁先生等[53] 股份过户及股东大会相关 - 2023年5月15日至5月1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确定出席2023年5月19日股东周年大会股东身份的过户文件须于2023年5月12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49]
华润啤酒(00291)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07 16:45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营业额为210.13亿元,2021年同期为196.34亿元,同比增长7.0%[8][1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38.02亿元,2021年同期为42.91亿元[8]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17元,2021年同期为1.32元[8] - 2022年6月30日每股中期股息为0.234元,2021年12月31日为0.264元[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273.62亿元,2021年同期为244.32亿元[8] - 2022年6月30日综合现金净额为136.28亿元,2021年同期为53.96亿元[8] - 2022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0.93,2021年同期为0.75[8] - 2022年6月30日每股资产净值账面价值为8.43元,2021年同期为7.53元[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未经审计的综合营业额为210.13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约7.0%[14][1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和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51.59亿元和38.02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约减少12.8%和11.4%[14][16] - 剔除一次性初始补偿收益后,2022年上半年公司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和公司股东应占溢利较去年同期分别约增加24.1%和27.8%[14][16] - 2022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121.35亿元,2021年同期为113.29亿元[25]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88.78亿元,2021年同期为83.05亿元[25]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52.75亿元,2021年同期为59.91亿元[25] - 2022年上半年本期溢利为38.03亿元,2021年同期为42.96亿元[25] - 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17元,2021年同期为1.32元[25] - 2022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39.13亿元,2021年同期为43.00亿元[26] - 2022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为32.27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33.79亿元[27] - 2022年6月30日固定资产为138.27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37.17亿元[27] - 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4.08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53.76亿元[27]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 -17.1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 -52.73亿元[27]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64.78亿元,2021年同期为63.5亿元[28]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18.56亿元,2021年同期为12.66亿元[28]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7.36亿元,2021年同期为 -4.26亿元[28] - 2022年上半年净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90.7亿元,2021年同期为71.9亿元[28] - 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为144.08亿元,2021年6月30日为117.23亿元[28] - 2022年上半年购入固定资产支出8.21亿元,2021年同期为4.34亿元[28] - 2022年上半年汇兑差异为1.1亿元,本期全面收益总额为38.03亿元[2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合计273.62亿元,总权益274.04亿元[29] - 2021年1月1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合计212.17亿元,总权益212.74亿元[29] - 2021年上半年本期全面收益总额为43.00亿元[29] - 2021年6月30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合计250.87亿元,总权益251.49亿元[2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为210.13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96.34亿元增长6.92%[3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期溢利为38.03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42.96亿元下降11.48%[3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添置非流动资产8.71亿元,折旧及摊销7.76亿元[3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已确认固定资产及存货减值亏损1.06亿元[3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综合资产总值为566.46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10.53亿元增长10.96%[41] - 2022年上半年利息收入1.4亿元,2021年同期为1.07亿元[43] - 2022年上半年已确认政府补助1.48亿元,2021年同期为2.59亿元[43] - 2022年上半年出售固定资产所得溢利0.38亿元,2021年同期为0.24亿元[43] - 2022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利息0.06亿元,2021年同期为0.03亿元[43] - 2022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所得税本期税项11.17亿元,2021年同期为12.29亿元[44] - 2022年上半年递延税项3.55亿元,2021年同期为4.66亿元[44] - 2022年上半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27.48亿元,2021年同期为27.25亿元[49] - 2022年上半年已确认减值亏损(存货)1.06亿元,2021年同期为2.26亿元[49] - 2022年中期股息总额估计约7.59亿元,2021年为8.56亿元[52][54]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1.17元,2021年同期为1.32元[55]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自用楼宇、在建工程、机器设备、其他资产账面净值分别为49.2亿元、7.92亿元、77.73亿元、2.32亿元,合计137.17亿元;2022年6月30日,对应数据分别为48.05亿元、14.17亿元、73.97亿元、2.08亿元,合计138.27亿元[58] - 2022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中应收对价为37.1亿元,其他金融资产为0.02亿元,合计37.12亿元;2021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36.11亿元、0.02亿元,合计36.13亿元[59] 各区域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东区营业额为104.55亿元,同比增长5.8%;中区为61.07亿元,同比增长14.4%;南区为53.57亿元,同比增长3.2%[12] - 2022年上半年东区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为21.58亿元,同比减少33.2%;中区为16.33亿元,同比增长19.2%;南区为13.78亿元,同比增长2.5%[13] - 2022年上半年,东区、中区、南区营业额分别为104.55亿元、61.07亿元、53.57亿元[38] - 2022年上半年,东区、中区、南区分部业绩分别为21.58亿元、16.33亿元、13.78亿元[3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东区、中区、南区分部资产分别为349.11亿元、74.74亿元、107.56亿元[41] 啤酒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整体啤酒销量较去年同期轻微下降0.7%至约629.5万千升[15][17] - 2022年上半年次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约114.2万千升,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0.0%[1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整体平均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上升约7.7%[1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与去年同期持平,整体毛利较去年同期上升约6.9%至88.78亿元[1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及分销费用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2%[19]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因推行产能优化产生相关固定资产减值亏损和一次性员工补偿及安置费用2.45亿元,2022年上半年无此项费用,使行政及其他费用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7.8%[19] 公司业务运营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推出多个新产品,包括“黑狮果啤”及“雪花小啤汽”两款新口味[20] - 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在中国内地运营65间啤酒厂,年产能约1830万千升[20] - 2022年下半年公司计划推出“雪花全麦纯生”等产品[2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推进“华润雪花啤酒新时代3 + 3 + 3战略”开展业务赋能及人才规划项目[101][10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全职员工线上平台培训总时长达456,000小时[101][10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全职员工培训覆盖率维持在100% [101][102] - 截至2022年6月底,集团各工厂均通过国家安全生产标准达标认证,16家工厂取得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103] - 2022年上半年,集团各级员工参加安全教育培训约20万课时,超100000人次参加;应急演练约330次,超6500人次参加;投入安全生产专项资金22750000元;进行2545次安全检查[103] - 2022年上半年,所有啤酒产品出厂合格率为100%,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100%;产品总氧含量控制在40ppb以下[10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推出高端产品“黑狮果啤”(703樱桃绯)及碳酸饮料“雪花小啤汽”两款新口味[104] - 2022年5月,“黑狮白啤”获小麦类啤酒全场最佳及比利时小麦组金奖,“雪花脸谱系列啤酒(花脸)”获美式拉格组银奖,“雪花脸谱系列啤酒(旦角)”获国际拉格组铜奖,“拉维邦黑啤”获德式黑啤组铜奖[104] - 公司旗下所有工厂已全面推广落实华润雪花特色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SnowMS·QFS),并获95项国际体系认证[104] - 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共培养内审员105人,并获得内审员资格证[104] - 2022年上半年对97家供应商进行食品安全抽检,超70家供应商开展现场质量审核,发现并整改超400项质量问题[106] - 每月对66项生产原料和149项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评估检查,2022年上半年开展第二期“精细化酿造赋能培训”,赋能551名技术人员[106] - 2022年上半年14家实验室参与“雪花之星”良好实验室创星活动,3家通过三星级认证,对66家实验室开展啤酒检验对标活动[107] - 截至2022年6月底,拥有35名国家级评委的品酒师队伍,其中4名终身荣誉评委[107] - 2022年上半年对超11家工厂进行“消灭不良体验”项目抽查[107] - 2022年上半年组织5次消费者品鉴及测评活动,对520批产品质量评价,覆盖30个销售城市和59家工厂[107] - 2022年上半年开展多个包装材料研究工作,与华润化学材料合作成立创新联合体[108] - 研发项目“啤酒瓶轻量化技术及品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中国酒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08] - 2022年上半年供应商引进率3.6%,淘汰率10.6%,进行三次供应商现场考察认证,初次认证4家,二次认证3家,现场认证16家[109] - 持续每月对供应商七项指标考核,确保有效履约[10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供应商引入率和淘汰率分别为3.6%和10.6%[11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共进行三次供应商现场检查和认证,4家供应商首次认证,3家二次认证,16家现场认证,每家供应商改进建议约10 - 20条[111] 公司财务报告相关情况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未经审核,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且无异议[31][3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资料根据上市规则及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33][35] - 中期财务资料应与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财务报告一并阅览[33][35] - 公司已向香港公司注册处递交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33][35] - 公司核数师就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意见的核数师报告[36] -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2021年一致,新准则修订对业绩和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36] 公司土地处置及相关收益情况 - 2021年1月22日,华润雪花投资与华润置地全资附属公司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搬迁补偿协议和代建服务合同[60][62] - 根据投资合作协议,华润雪花投资与深圳润投承诺向深圳润雪分别注资5亿元;2021年4月26日,双方分别注资5000万元,各持有深圳润雪50%股权[61][6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经深圳市政府批准,已成立深圳润雪并完成向其出售土地,集团有权获46.5亿元对价[64][65] - 若物业最终含税销售额超159.33亿元,集团收取的对价将增加超出157.75亿元部分的30.29%;若低于156.17亿元,对价将减少低于
华润啤酒(00291)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0 12: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19.1%[47] - 2021年毛利率提升0.8个百分点[47] - 2021年营业额为333.87亿元,2020年为314.48亿元,同比增长6.2%[93][94][102]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45.87亿元,2020年为20.94亿元[94] - 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41元,2020年为0.65元[93][94] - 2021年每股股息为0.566元,2020年为0.259元[94]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244.32亿元,2020年为212.17亿元[95] - 2021年每股资产净值(账面价值)为7.53元,2020年为6.54元[95] - 2021年东区营业额为172.16亿元,同比增长5.2%;中区为84.11亿元,同比增长6.6%;南区为90.63亿元,同比增长8.5%[102] - 2021年东区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为33.95亿元,同比增长199.4%;中区为11.87亿元,同比增长56.8%;南区为14.67亿元,同比增长11.8%[102] - 2021年公司总部费用净额为 - 5800万元,较2020年减少53.2%[102] - 2021年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总额为59.91亿元,2020年为30.79亿元,同比增长94.6%[102] - 2021年公司综合营业额为333.87亿元,按年增长6.2%[106]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综合溢利及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按年分别上升119.1%及94.6%,至45.87亿元及59.91亿元[106] - 2021年公司整体啤酒销量较2020年下降0.4%,至约1105.6万千升[106] - 2021年次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约186.6万千升,较2020年增长27.8%[106] - 2021年整体平均销售价格较2020年上升6.6%,整体毛利率上升0.8个百分点至39.2%,整体毛利上升8.3%至130.74亿元[106] - 2021年公司因出让地块收取初始补偿收益约17.55亿元,其他收入及收益较2020年增长110.0%,至35.43亿元[107][108] - 2021年公司销售及分销费用较2020年上升10.1%,关厂相关费用较2020年下降48.3%,至3.87亿元,行政及其他费用较2020年下降18.1%[107][10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综合现金净额达53.96亿元人民币,无借贷[112][114]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存款结余0.5%以港币、97.5%以人民币、2.0%以美元持有[112][115]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为211.7亿元人民币,流动比率为0.75[112][116]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人民币的资产用于在建工程及获取应付票据,2020年为7600万元人民币[11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118] - 2021年,集团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为56.92亿元人民币[118] - 2021年公司股息总额达每股人民币0.566元,按年增长118.5%,派息比率为40%[1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次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同比增长27.8%[47] - 2021年啤酒销量为1106万千升[47] 公司重大项目与合作 - 1月22日公司通过全资附属公司与华润置地全资附属公司订立协议发展深圳地块,8月项目启动[50][51] - 10月27日公司附属公司华润酒业控股注资13亿元收购山东景芝白酒40%股权[52] - 10月27日公司注资13亿元收购山东景芝白酒有限公司40%股权[110] - 2019年公司与Heineken集团完成交易并开展战略合作[43][44] 公司品牌与市场活动 - 2021年2月推出零酒精碳酸饮料「雪花小啤汽」,4月推出超高端新品「醴」和首款果啤产品「黑狮果啤」,引进国际品牌「红爵」,10月引进国际品牌「悠世」[56][57] - 2021年4月「雪花硬核啤酒公园」二期开业,7月「雪花皖美生活节」在合肥开幕、「成都雪花啤酒嘉年华」开幕且曝光量过亿,9月「第二届雪花深圳国际啤酒节」举办[59][60] - 2021年6月举办「喜力®同场,世界同频」欧洲杯品牌体验活动,12月举办「喜力®星电音」2021第一届电子音乐行业峰会并成立中国电子音乐共创联盟[61] 公司荣誉 - 2021年4月公司荣获「中国酒业科技突出贡献奖」,12月「消费升级下的啤酒瓶设计与质量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64][65] - 公司位列「2021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百强」总榜单第28名,获「2021中国品牌年度大奖啤酒NO.1」[70] - 3月公司2019年年报获MerComm, Inc. MERCURY Excellence Awards饮料组优异奖[86] - 4月公司获每日经济新闻2021中国酒业金樽奖最佳投资回报上市公司,雪花纯生为明星产品[86] - 7月公司位列《財富中國》雜誌中国500强企业第330位[86] - 8月公司获MerComm, Inc.国际ARC年报大奖多项奖项[86] - 9月公司获香港投资者关系协会第七届香港投资者关系大奖多项大型股奖项[87] - 12月公司获《亞洲企業管治》雜誌2021年度亚洲卓越表现表扬大奖多项奖项[89] - 2021年,公司获《机构投资者》杂志八项大奖、《IR Magazine》杂志三项大奖、香港投资者关系协会十四项大奖、《亚洲企业管治》杂志三项大奖及MerComm, Inc.六项年报大奖[123][127][128] 公司产能建设项目 - 2021年启动4个搬迁新建或升级改造项目,包括安徽蚌埠80万千升、四川凉山40万千升搬迁新建项目,杭州喜力20万千升产能升级改造项目,贵州黔南20万千升罐装线项目[73][74] - 2021年签约3个新建项目,包括山东济南一期70万千升、福建厦门40万千升新建项目,湖南工厂每小时6万罐罐装生产线项目[75] - 浙江嘉善10万千升产能扩建项目及温州工厂每小时9万罐罐装线项目2021年投产运营[76] - 2021年年产能为1820万千升,同比增长118.5%[47] - 2021年公司停止运营5间啤酒厂,年末在24个省市自治区运营65间啤酒厂,年产能约1820万千升[108][109]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啤酒厂年产能为1820万千升(不包括停止运营和决定关闭的)[119]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营运啤酒厂房总数为65个[121] 公司战略与会议活动 - 2021年7月28日公司召开高端大客户平台启动会,成立三级大客户平台[77] - 2021年10月公司召开「决战高端质量发展」战略落地经验交流会,提出做「啤酒新世界的领导者」战略目标[78] - 12月7日公司举办「成大勢、戰高端」2021雪花渠道夥伴大會,同月举办首届供应商大会并确立星级供应商体系[79][80] - 12月公司举办首届「雪花日」活动庆祝28岁生日,同月华润雪花啤酒共享运营中心揭牌[81] - 12月公司召集组织召开国产啤酒大麦产业研讨会[82] 公司人才培训 - 公司举办多层人才培训项目,包括「三級一把手」等项目[83] 公司股价与市值 - 2021年1月8日,公司股价创历史新高,达75.40港元,市值接近2500亿港元[128]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收市价为63.85港元,跑赢恒生指数,市值为2071.4亿港元[128] - 2017 - 2021年公司年末收市价分别为63.85、27.35、43.10、71.40、28.05港元[129] - 2017 - 2021年公司市值分别为207,141、88,728、139,824、231,634、90,999百万港元[129] 公司人员变动 - 侯孝海先生现年53岁,2016年4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131] - 魏强先生现年52岁,2021年11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133] - 黎汝雄先生现年60岁,2016年6月起由公司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34] - 张开宇女士现年53岁,2021年11月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有近30年管理经验[140] - 唐利清先生现年60岁,2021年11月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有逾25年财务、会计和人力资源经验[141] - 李季先生58岁,2021年12月获委任为公司副总裁,1993年加入集团,在啤酒酿造方面经验丰富[152] - 刘有泰先生57岁,2021年12月获委任为公司副总裁,2002年加入集团,在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方面经验丰富[155] - 曾某(文档未明确姓氏)2021年12月获委任为公司副总裁,2000年加入集团,在市场营销和投资并购方面经验丰富[156] - 曾申平48岁,2021年12月获委任为公司副总裁,在市场营销和投资并购方面经验丰富[157] 公司企业管治与风险管理 - 董事会致力于企业管治卓越,认为良好企业管治是集团业务长远成功之道[157] - 董事会认为风险管理是企业管治不可或缺部分,有效风险管理可促进业务发展[157] - 集团坚持稳健、审慎经营策略,追求效益、质量与规模均衡发展[157] - 集团管理层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和重大风险,采取降低、转移、规避等风险管理策略[158][159] - 集团风险管理架构基于“三道防线”模式,明确分工与职责[160][161] - 第一道防线由各级业务单位和职能部门组成,负责日常风险管理[160][161] - 第二道防线由风险管理职能组成,负责组织、推动和协调风险管理[160][161] - 第三道防线由内部审计职能组成,负责风险管理监督和检查[160][161] - 集团会根据策略制定有效风险管理措施,持续监控重大风险[158][159] - 董事会通过审核委员会每半年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163] - 集团的风险评估每年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程序进行[163] - 集团业务单位年末进行潜在风险检讨,年初汇报认定的风险及策略[163] - 识别风险后指定责任人分析并设计减缓风险程序[163] - 风险主责部门建立监控指标,业务单位定期汇报评估结果[164] 公司业务环境与策略 - 2021年集团持续践行高端化举措,推进产品结构升级和渠道建设[164] - 2021年受疫情等影响,生产物资供应紧张成本上升[164] - 2021年整体啤酒市场容量与2020年基本持平[164] - 2021年集团次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上升,整体经营利润上涨[164] - 2021年业务规划集中解决销售费用管控风险[164] - 公司严格控制营销活动风险,持续完善销售费用管控[165] - 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主要生产物资供应紧张或价格上升[165] - 公司积极开展信息化顶层设计,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165] - 公司全力配合政府疫情常态化管控,加强内部应急管理[166][169] - 公司高度重视生产安全,采取多项措施降低健康安全风险[167][169] 公司社会责任 - 2021年公司主动编撰社会责任行动指南,鼓励开展社会责任项目[171][173] - 2021年公司继续追踪超380项社会责任关键指标,超20项针对社区关爱[171][173] - 2021年公司对外捐赠超人民币80万元[174] - 2021年末晋陕区域公司抗疫捐赠物资折合超人民币20万元[174] - 2021年公司外部捐赠超80万元,其中金山(陕西和山西)区域公司捐赠物资价值超20万元[175] 公司环保与安全 - 截至目前公司在岗员工100%签订EHS目标责任书[179][181] - 2021年公司组织开展各类专题、专业培训18次,参加人员超3400人次[183][184] - 截至2021年末公司实施环保项目26项,投资近3000万元[183][184] - 2021年公司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超35%,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下降超20%[183][184] - 2021年各单位排查EHS问题隐患超47500项,整改完成率达99.9%[184][186] - 公司开展产能优化工厂EHS合规性排查,发现各类风险59项[186] - 各单位共识别出超47500个EHS问题,其中99.9%已整改[188] - 污水排入自然水体的工厂数量从2020年的5家降至2家,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同比均降超30%[192][193] - 3家生产工厂获“香港绿色企业大奖”[192][194] - 2021年公司累计汽油消耗量同比降超50%,柴油消耗量同比减超30%[194][197] - 啤酒生产产生的干酒糟和干废酵母回收率维持100%[195][197] - 公司鼓励工厂开展绿色工厂评价和节水型企业建设[18
华润啤酒(00291)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08 17:02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96.34亿元,2020年同期为174.08亿元,同比增长12.8%[8][11] - 2021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42.91亿元,2020年同期为20.79亿元[8] - 2021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32元,2020年同期为0.64元[8] - 2021年6月30日每股中期股息为0.264元,2020年12月31日为0.128元[8] - 2021年6月30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250.87亿元,2020年为212.17亿元[8] - 2021年6月30日综合现金净额为118.15亿元,2020年为46.14亿元[8] - 2021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0.86,2020年为0.68[8] - 2021年上半年未经审计综合营业额为196.34亿元,同比上升12.8%[14] - 2021年上半年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和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59.13亿元和42.91亿元,同比增长111.9%和106.4%[14] - 2021年上半年整体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升7.5%,整体毛利为83.05亿元,同比上升18.1%[14] - 2021年上半年出让地块收取初始补偿收益约17.55亿元,其他收入及收益达26.43亿元,同比增长377.1%[15] - 2021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费用同比上升12.4%,行政及其他费用同比下跌10.2%[15] - 2021年上半年毛利为83.05亿元,2020年同期为70.30亿元[30]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59.91亿元,2020年同期为28.31亿元[30] - 2021年上半年本期溢利为42.96亿元,2020年同期为20.84亿元[30]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63.50亿元,2020年同期为65.25亿元[36] - 2021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12.66亿元,2020年同期为4.73亿元[36] - 2021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42.60亿元,2020年同期为72.70亿元[36] - 2021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7.23亿元,2020年6月30日为85.97亿元[36] - 2021年上半年本期溢利为42.91亿元[3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为196.34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174.08亿元增长12.78%[51]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本期溢利为42.96亿元,2020年同期为20.84亿元,同比增长106.14%[51]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添置非流动资42.1亿元,2020年同期为42.7亿元[51]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折旧及摊销为81.6亿元,2020年同期为42.7亿元[51] - 2021年上半年已确认固定资产及存货减值亏损43.1亿元,2020年同期为89.7亿元[5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综合资产总值为528.93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437.75亿元[55] - 2021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1.07亿元,2020年同期为0.44亿元[51][56] - 2021年上半年已确认政府补助为2.59亿元,2020年同期为0.66亿元[56] - 2021年上半年出售持作自用的土地权益所得溢利为17.55亿元,2020年同期无此项收益[56] - 2021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及其他利息为300万元,2020年为1200万元;租赁负债利息2021年为300万元,2020年为400万元;融资支出2021年为200万元,2020年为300万元;净汇兑损失2021年为2100万元,2020年收益为1600万元[57] - 2021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所得税本期税项为12.29亿元,递延税项为4.66亿元,总计16.95亿元;2020年本期税项为9.08亿元,递延税项为 - 1.61亿元,总计7.47亿元[60] - 2021年上半年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为27.25亿元,2020年为25.14亿元;自置固定资产折旧2021年为7亿元,2020年为7.36亿元;使用权资产及其他无形资产摊销2021年为8800万元,2020年为1.29亿元[64] - 2021年上半年已确认减值亏损中自置固定资产为2.05亿元,存货为2.26亿元;2020年自置固定资产为2.63亿元,存货为1.81亿元;已售货品成本2021年为113.29亿元,2020年为103.78亿元[64] - 2021年已付2020年末期股息每股0.131元,总额4.25亿元;2020年已付2019年末期股息每股0.045元,总额1.46亿元[67] - 2021年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264元,预计总额8.56亿元;2020年中期股息每股0.128元,总额4.15亿元[68] - 2021年上半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42.91亿元,2020年为20.79亿元[71] - 2021年和2020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数目均为32.44176905亿股[72] - 2021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32元,2020年为0.64元[73] - 2021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2.19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1.96亿元[78] - 2021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42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23.37亿元[81] - 2021年6月30日和2020年12月31日已发行及缴足股本均为140.9亿元,股份数均为32.44亿股[82] - 2021年6月30日已签约但尚未拨备的资本及其他承担为15.09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11.96亿元[83] - 公司宣布2021年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64元(相当于每股港币0.317元),2020年为每股人民币0.128元(相当于每股港币0.143元)[161][163] 各区域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上半年东区营业额为98.83亿元,同比增长10.1%;中区为53.39亿元,同比增长14.1%;南区为51.93亿元,同比增长17.1%[11] - 2021年上半年东区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为32.31亿元,同比增长181.2%;中区为13.70亿元,同比增长69.1%;南区为13.45亿元,同比增长50.4%[12] - 2021年上半年东区、中区、南区对外销售分别为95.48亿元、50.24亿元、50.62亿元,2020年同期分别为86.21亿元、44.53亿元、43.34亿元[51] 公司运营相关数据变化 - 2021年上半年整体啤酒销量约633.7万千升,同比上升4.9%[14] - 2021年上半年次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达100万千升,同比增长50.9%[14] - 2021年上半年确认固定资产减值为2.05亿元,停止运营2间啤酒厂,6月底运营68间啤酒厂,年产能约1870万千升[15] 公司资金存放及负债情况 - 2021年6月30日综合现金及银行存款达118.15亿元,并无借贷[17] - 2021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存款结余分别有0.9%以港币、98.1%以人民币及1.0%以美元持有[1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合并现金及银行存款达118.15亿元,无借款[1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余额中,0.9%为港币,98.1%为人民币,1.0%为美元[1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219.37亿元,流动比率为0.86[21][2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抵押银行存款账面价值为9200万元(2020年12月31日为7600万元)[22][2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23][25]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员工约28000人,超99%在内地雇用[23][26] 财务报表编制及审核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业绩未经审核,已由公司审核委员会审阅[43][44][45] - 2021年中期财务资料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规则及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应与2020年度财务报告一并阅览[44][45] - 公司已向香港公司注册处递交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44][46] 公司合营及资产处置情况 - 2021年1月22日华润雪花投资与华润置地全资附属公司签订协议,承诺分别向合营企业注资5亿元,4月26日分别注资5000万元并各持50%股权[9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成立合营企业和出售土地完成,集团有权获46.5亿元对价[94][95] - 若物业最终含税销售额超159.33亿元,集团收取对价将增加超出157.75亿元部分的30.29%[94][95] - 若物业最终含税销售额低于156.17亿元,集团收取对价将减少低于157.75亿元部分的30.29%[94][95] - 土地处置于2021年5月26日完成,处置当日对价公允价值约为人民币3640百万元[96] - 处置土地账面价值约为人民币130百万元,产生固定资产处置收益约人民币3510百万元[96] - 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负债约人民币878百万元[96] - 处置使用权资产收益50%(扣除50%逆流交易后)约人民币1755百万元[96] -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约人民币439百万元[9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确认递延收入约人民币1705百万元并计入其他非流动负债[96] - 处置使用的折现率为6.5%,折现率增加/减少将导致对价公允价值减少/增加[96] - 市场交易价格为人民币23000元至人民币45000元/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增加/减少将导致对价公允价值增加/减少[96] 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情况 - 公司采用与美国COSO及香港会计师公会建议一致的监控架构作为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标准[99] - 2021年上半年董事会审查现有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且充足,未发现重大问题[99] 公司投资者关系及荣誉情况 - 2021年上半年公司通过电话会议及线上会议等方式,与超2800名基金经理及分析员举行约135次会议[100] - 公司获《机构投资者》杂志颁发亚洲区公司管理团队调查必需消费行业八项大奖,获《亚洲企业管治》杂志颁发三项大奖,财务年报获“MERCURY Excellence Awards 2020/2021”奖项[100] - 2021年6月30日公司股票收市价为港币69.75元[100] 公司社会责任情况 - 2021年4月公司浙江区域萧山工厂向当地慈善总会捐赠约人民币25万元[102] - 2021年5月公司贵州区域黔南工厂在龙里县光坡小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活动[102] 公司环保及节能减排情况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工厂立项或实施环保和节能减排项目12项,立项投资约2200万元人民币[103] - 2021年上半年公司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超35%,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下降超15%[103] - 2021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汽油消耗量同比下降超45%,柴油消耗量同比减少超25%,天然气消耗量同比减少超15%[105]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同比下降超20%[105]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干酒糟和干废酵母回收率维持100%[105] 公司员工培训及安全情况 - 2020年公司完成优化薪酬福利体系,统一薪酬科目和结构[106] - 2021年上半年员工培训总时长近13.6万小时,全职员工培训覆盖率100%[106] - 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所有工厂通过国家安全生产标准达标认证,8家工厂获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108] - 2021年上半年各级员工参加安全教育培训超10万课时,超4万人次参加[108] - 2021年上半年应急演练超300次,超6400人次参加[108] - 2021年上半年投入安全生产专项资金超人民币3000万元[108]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各层级进行超1700次安全检查[108] 公司产品质量情况 - 2021年上半年产品出厂合格率为100%,国家监督抽检147批次,抽检合格率100%[109] - 2021年上半年产品总氧含量控制在40ppb以下[109] - 2021年上半年累计通过FSSC22000、ISO、HACCP等国际体系认证共53项[111] - 2021年上半年共有105人
华润啤酒(00291)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16 16:3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营业额为3.1448亿人民币,2019年为3.319亿人民币,同比减少5.2%[23][30] - 2020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20.94亿人民币,2019年为13.12亿人民币[23] - 2020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65元人民币,2019年为0.40元人民币[23] - 2020年每股股息为0.259元人民币,2019年为0.165元人民币[23] - 2020年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212.17亿人民币,2019年为196.7亿人民币[25] - 2020年综合现金净额为46.14亿人民币,2019年为18.97亿人民币[25] - 2020年流动比率为0.68,2019年为0.49[25] - 2020年每股资产净值(账面价值)为6.54元人民币,2019年为6.06元人民币[25] - 2020年东区营业额为163.69亿人民币,较2019年减少5.3%[30] - 2020年各分部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总额为30.79亿人民币,较2019年增加42.3%[31] - 2020年公司综合营业额为314.48亿元,较2019年减少5.2%[33] - 2020年公司股东应占综合溢利及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较2019年分别上升59.6%及42.3%,至20.94亿元及30.79亿元[33] - 2020年公司整体啤酒销量较2019年下降2.9%,表现优于行业水平[33] - 2020年公司整体平均销售价格较2019年下降2.4%,整体销售成本较2019年下降7.6%[33] - 2020年公司毛利较2019年下降1.2%至120.75亿元,但整体毛利率及每千升平均毛利分别较2019年上升1.6个百分点及1.7%[35] - 2020年公司整体其他收入较2019年增加65.9%至16.87亿元[35] - 2020年公司整体销售及分销费用较2019年上升3.3%,行政及其他费用按年下跌12.4%[35] - 2020年公司已确认的固定资产减值及存货减值分别为5.74亿元及3.95亿元,年内已停止营运4间啤酒厂[35]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综合现金及银行结存达46.14亿元人民币,并无借贷[37][3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为195.72亿元人民币,流动比率为0.68[37][4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账面价值为7600万元人民币的资产(2019年12月31日为6800万元人民币)以获取应付票据[42][4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42][45] - 2020年12月30日公司股价达74港元新高,市值达2400亿港元;12月31日收盘价为71.4港元,同比上升65.7%,市值为2316.3亿港元[54] - 2020年公司股息总额达每股0.259元人民币,派息比率为40%[54] - 报告年度内,向公司核数师支付核数费约人民币1000万元,2019年约为人民币1300万元,报告年度无支付非审核服务费用,2019年也无[18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次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占比59.6%[8] - 2020年啤酒销量为1875百万千升[8] - 2020年公司次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达146万千升,较2019年增长11.1%[33] 产能相关 - 2020年年产能为1110百万千升[8] - 蚌埠工厂搬迁新建项目启动,年产能100万千升[15] - 兰州、黑龙江工厂每小时12万罐罐装生产线项目及运城工厂每小时6万罐罐装生产线项目投产[15] - 2020年底,公司在中国内地25个省、市、区营运70间啤酒厂,年产能约1875万千升[35] - 上海啤酒厂年产能为1875万千升[48] 战略合作与股权结构 - 2019年公司与Heineken集团完成交易并开展战略合作[5][6] - Heineken N.V.的附属公司Heineken Management China间接持有华润集团(啤酒)有限公司40%权益[67] 品牌荣誉 - 公司位列2020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总榜单第28名,品牌价值超1700亿元[14] - 公司在2020年“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排行榜”中位列第73名[14] - 2020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总榜排名前100,2020中国酒业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排名第4、啤酒行业排名第1[20] - 《财富中国》中国500强企业名列第295位[20] - 《福布斯》全球2000强企业名列第1954位[20] - 最佳首席执行官(必需消费行业第1名)、最佳首席财务官(必需消费行业第2名)[20] - 最佳投资者关系人员(必需消费行业第2名)、最佳投资者关系团队(必需消费行业第1名)[20] - 最佳环境、社会及管治(必需消费行业第2名)、最佳投资者关系工作(必需消费行业第3名)[20] - 国际ARC年报大奖封面图片/设计、内页设计、插图获金奖,印刷及制作获银奖,整体表现(传统格式)获铜奖[20] - 2020年公司获《机构投资者》《IR Magazine》《亚洲企业管治》等多家著名机构颁发多项权威奖项,财务年报获“国际ARC年报大奖”3金奖、1银奖及1铜奖[50][53] 人员相关 - 公司36名品酒师考取“2020届国家评委”[1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约27000人,其中超99%在中国内地聘用[43][46] - 简先生于2018年7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2007年加入华润集团[60] - 侯孝海先生现年52岁,2016年4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2001年加入华润集团[62] - 黎先生2016年6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及公司秘书,2008年9月加入公司[63] - 另一位黎先生2016年6月起由公司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2009 - 2016年曾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等职[65][66] - 侯孝海先生2018年5月获委任为华润创业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5月获委任为华润集团(啤酒)有限公司董事[62] - 侯孝海先生2016年3月获委任为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2001 - 2007年担任销售发展总监及市场总监[62] - 侯孝海先生2018年9月获委任为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及战略委员会委员[62] - 黎先生现为华润创业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及公司秘书,同时担任两家新西兰及澳大利亚上市公司非执行董事[63] - 另一位黎先生2016年6月获委任为大昌行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副行政总裁,2017年3月成为行政总裁[65][66] - 黎先生曾为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执行、非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及公司秘书[66] - Richard Raymond Weissend先生自2020年6月26日起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自2019年7月起获委任为Heineken Management China的董事总经理[67] - 端木先生自2019年7月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在企业融资及资金管理方面拥有逾20年经验,1997年获香港大学金融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香港城市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2009年加入华润集团[69][70] - 黄先生自1988年获委任为公司董事[71] - 李家祥博士自2003年3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现67岁[73][74] - 郑博士自2005年11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1994 - 2015年期间出任胡百全律师事务所的首席合伙人[75][76] - 陈智思先生自2006年11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现56岁[77] 风险管理 - 董事会通过审核委员会每半年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85] - 集团业务单位每年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程序进行风险评估[85] - 集团业务单位年底对业务及经营领域进行潜在风险检讨,年初汇报认定的风险及策略[85] - 识别风险后指定责任人分析风险可能性及影响,优先处理高风险[85] - 风险主责部门建立风险监控指标,定期监控、预警并采取措施[86] - 集团业务单位通过定期汇报机制向集团汇报评估结果[86] - 集团将预防措施和提高运营效率程序纳入风险管理及内控制度[86] - 集团审计职能对风险管理及内控系统进行独立检讨[86] - 2020年受疫情影响,整体啤酒市场容量较2019年显著下降[86] - 疫情缓和后集团整体啤酒销量快速恢复,减低疫情对运营及销售的不利影响[86] - 2020年业务规划聚焦解决市场竞争、销售费用管控、安全生产等主要风险[87] - 中国啤酒市场受疫情影响容量下降,但消费持续升级,市场竞争加剧[87] - 公司以法规及成本效益为原则,控制营销活动风险,完善销售费用管控[87] - 公司重视生产安全,采取多项措施最大限度减低健康安全风险[87] - 公司主动对声誉风险事件进行舆情监控,完善舆情与声誉风险管理体系[89] - 啤酒消费淡旺季差异大,公司探索运营体系创新发展,提升运营效率[89] - 国家环保管理严格,公司加大环保投入,确保环保达标排放[89] 社会责任 - 2020年公司明确“酿造美好生活”责任理念,提出超380项社会责任关键指标[91] - 超20项社会责任关键指标针对社区关爱,鼓励各单位开展关爱社区行动[91] - 2020年公司提出超380项关键社会责任指标,超20项针对社区关怀[93] - 公司向武汉相关慈善机构捐赠1500万元人民币用于采购疫情应急物资,向多地卫生防疫部门捐赠价值约100万元人民币的物资[94] - 公司结合业务优势履行社会责任,独立发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90][92] 环保相关 - 2020年公司25家生产工厂开展环保和节能交叉检查[96] - 煤改气专项规划累计投资超1.2亿元人民币,过去五年累计淘汰105台燃煤锅炉,淘汰能力超1300蒸吨[97] - 煤炭消耗量从2015年超23万吨降至2020年约2000吨,降幅达99%,同比降超70%[97] - 截至2020年,公司累计实施或正实施13项低氮燃烧改造项目,累计投资超1100万元人民币[97] - 2020年公司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超70%,氮氧化物同比下降超40%[97] - 回顾年度内,公司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95%[97] - 2020年公司实施24项环保项目,投资约4500万元[98] - 2020年萧山工厂光伏发电用电量占全厂总用电量超15%,全年减少碳排放3100吨二氧化碳当量[98] - 截至2020年公司有32家生产工厂配置沼气锅炉,同比增加5家,累计沼气回收利用量超725万立方米,同比增加13%[98] - 2020年公司新鲜水用量同比减少300万吨,千升酒水耗每千升低于2.7吨,同比下降约1.3%[99][100] - 截至2020年公司污水排入自然水体的工厂数量降至5家,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同比下降超40%,氨氮排放量同比减少近80%[99][101] - 2020年公司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超10%,煤炭使用量同比减少超70%,天然气消耗量同比下降超15%[99][102] - 2020年公司汽油消耗量同比下降超40%,柴油消耗量同比下降超25%,热力消耗量同比下降超10%[99][102] - 2020年公司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超5%[99][102] - 2020年公司三家生产工厂获“香港绿色企业大奖”[103][104] - 公司多家工厂获地方及国家相关环保荣誉称号[103][104] 员工福利与培训 - 公司为超16000人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106] - 2020年公司人均培训35.8小时,较2019年增加[108][110] - 公司全职员工培训覆盖率维持在100%[108][110] - 公司严格禁止招聘或雇用未满18岁人员[107][109] - 公司将违反用工规定行为纳入年度绩效考核[107][109] - 公司每年开展区域、生产工厂和营销中心二级用工检查管理[107][109] - 公司完成薪酬福利体系优化,实现薪酬科目和薪酬结构全国统一[106] - 公司建立基于岗位价值等的中基层薪酬套改定薪规则,实现中基层员工薪酬逆势增长[106] - 公司推进全国福利体系“三个统一”,提升福利基础保障水平及内部公平性[106] - 公司为基层增设意外、重疾和寿险等保障,为中层增设员工医疗健康类保障[106] 产品质量与研发 - 2020年产品出厂合格率为100%,国家监督抽检53间工厂,抽检合格率100%[114][116] - 产品总氧含量控制在十亿分之五十(50ppb)以下,达行业领先水平[114][116] - 2020年抽检原辅料、食品添加剂和触酒包装材料供应商接近180家,抽检样品超200份,检测指标超6500项,结果均符合国标[117][118] - 2020年研发并上市“雪花新脸谱”“老雪”,推出“喜力®星银™”“红爵”等新产品[117][119] - 2020年研究开发“活性干酵母”“线上无损卷封检测”和“包装线节碳”等新技术[117][119] - 2020年组织开展微小改善和精益改善项目超1000项[117][120] - 2020年开展“雪花之星”GLP和LIMS建设工作,提升实验室管理
华润啤酒(00291)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08 16:55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74.08亿元,2019年同期为188.25亿元,同比减少7.5%[9][13] - 2020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20.79亿元,2019年同期为18.71亿元[9] - 2020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64元,2019年同期为0.58元;2020年中期股息每股0.128元,2019年为0.12元[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216.12亿元,2019年末为196.7亿元[9] - 2020年上半年未经审计综合营业额为174.0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5%[15][16] - 2020年上半年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和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27.9亿元和20.7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0%和11.1%[15][16] - 2020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103.78亿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为117亿元人民币[32] - 2020年上半年毛利为70.3亿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为71.25亿元人民币[32] - 2020年上半年本期溢利为20.84亿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为18.72亿元人民币[32][34]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总营业额为174.08亿元,2019年上半年公司总营业额为188.25亿元[57]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总业绩为28.53亿元,2019年上半年公司总业绩为27亿元[57] - 2020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28.31亿元,本期溢利为20.84亿元[57] - 2020年6月30日未经审核综合资产总值47010百万元,2019年12月31日经审核为41591百万元[6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利息收入44百万元,2019年同期为39百万元;已确认政府补助66百万元,2019年同期为33百万元[6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利息12百万元,2019年同期为12百万元;租赁负债利息4百万元,2019年同期为6百万元[6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内地所得税本期税项908百万元,2019年同期为651百万元;递延税项 - 161百万元,2019年同期为126百万元[6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2514百万元,2019年同期为2861百万元;自置固定资产折旧736百万元,2019年同期为818百万元[71] - 已付2019年末期股息每股0.045元,金额146百万元,2019年支付2018年末期股息每股0.03元,金额97百万元[72] - 2020年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128元,总额约415百万元,2019年中期股息每股0.12元,总额389百万元[73] - 2020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20.79亿人民币,2019年同期为18.71亿人民币[75] - 2020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64元,2019年同期为0.58元[77] - 2020年上半年向母公司集团附属公司销售货品为3400万人民币,2019年同期为5500万人民币[88] - 2020年上半年接受一间控股公司及关联公司提供服务分别为5200万人民币和600万人民币,2019年同期分别为5600万人民币和500万人民币[88] - 2020年上半年向关联公司购入货品为1400万人民币,2019年同期为1200万人民币[88] 各区域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上半年东区营业额为89.8亿元,同比减少7.7%;中区为46.79亿元,同比减少6.8%;南区为44.35亿元,同比减少2.6%[13] - 2020年上半年东区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为11.49亿元,同比减少16.6%;中区为8.1亿元,同比增加7.9%;南区为8.94亿元,同比增加56.3%[14]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总营业额为174.08亿元,其中东区86.21亿元、中区44.53亿元、南区43.34亿元[57]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总业绩为28.53亿元,其中东区11.49亿元、中区8.1亿元、南区8.94亿元[57]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添置非流动资产4.27亿元,其中东区2.07亿元、中区1.62亿元、南区3500万元[57]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折旧及摊销8.97亿元,其中东区4.76亿元、中区2.2亿元、南区1.97亿元[57]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已确认减值亏损4.44亿元,其中东区1.64亿元、中区2.13亿元、南区6700万元[57]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总营业额为188.25亿元,其中东区95.75亿元、中区48.36亿元、南区44.14亿元[57]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总业绩为27亿元,其中东区13.77亿元、中区7.51亿元、南区5.72亿元[57] 资产相关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6月30日,综合现金净额为86.63亿元,2019年末为18.97亿元[9] - 2020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0.70,2019年末为0.49[9] - 2020年6月30日每股资产净值账面价值为6.66元,2019年末为6.06元[9] - 2020年6月30日固定资产为150.76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58.18亿元有所下降[35] - 2020年6月30日商誉达94.54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94.22亿元略有上升[35] - 2020年6月30日存货为59.27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60.18亿元稍有减少[35] - 2020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5.97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23.4亿元大幅增加[35] - 2020年6月30日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216.12亿元,较2020年1月1日的196.7亿元有所增加[35][39] - 2020年6月30日总权益为216.73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97.27亿元有所上升[3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合并现金及银行存款达86.63亿元人民币[2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余额中,0.3%为港币,97.0%为人民币,2.7%为美元[2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为224.81亿元人民币,流动比率为0.70[26][2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已抵押账面价值为6600万元人民币的银行存款(2019年12月31日为6800万元人民币)以获取应付票据[27][2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7][2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为150.76亿人民币,2019年12月31日为158.18亿人民币[7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4.16亿人民币,2019年12月31日为3.29亿人民币[8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45.76亿人民币,2019年12月31日为27.13亿人民币[8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股本股份数目为32.44亿股,金额为140.9亿人民币,与2019年12月31日相同[8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固定资产已签约但尚未拨备的资本承担为12.79亿人民币,2019年12月31日为13.63亿人民币[85] - 2020年6月30日应收母公司集团附属公司贸易账款为3.6亿人民币,较2019年12月31日的2.6亿人民币增长38.46%[91] - 2020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存放于一间母公司集团之附属公司为5亿人民币,2019年12月31日为0[91] - 2020年6月30日应付母公司集团附属公司贸易账款为0.1亿人民币,较2019年12月31日的0.3亿人民币下降66.67%[91] 现金流相关指标变化 - 2020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65.25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58.64亿元有所增长[37] - 2020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4.73亿元,而2019年同期为使用41.13亿元[37] - 2020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7.27亿元,2019年同期为产生4.36亿元[37] - 2020年上半年净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62.71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21.87亿元大幅提升[37] 啤酒业务销售数据变化 - 2020年上半年整体啤酒销量下降5.3%至约603.9万千升,表现优于行业水平[18] - 2020年上半年中高档啤酒销量下降6.2%,次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增长2.9%[20] - 2020年上半年整体平均销售价格下降2.4%,销售成本下降11.3%,毛利下降1.3%至70.3亿元[20] 费用相关指标变化 - 2020年上半年产能优化和组织再造相关员工补偿及安置费用为2600万元,2019年为3.48亿元;固定资产减值为2.63亿元,2019年为8800万元[10][11] - 2020年上半年行政及其他费用下跌6.2%,产能优化和组织再造相关员工补偿及安置费用下降3.22亿元[20] - 2020年上半年已确认固定资产减值为2.63亿元,停止运营2间啤酒厂[21][22] 公司战略与合作 - 公司将以“决战高端,质量发展”为战略,借助与Heineken集团合作提升高端市场竞争力[23] - 2020年上半年公司与Heineken集团就收购喜力中国的最终对价达成共识,最终对价为23.9亿元,商誉为9.97亿元[52][53] 公司运营与工厂情况 - 截至2020年6月底,公司在中国内地25个省、市、区运营72间啤酒厂,年产能约1960万千升[21][22] 财务报告编制与审核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业绩未经审核,已由公司审核委员会审阅[42][44] - 2020年中期财务资料按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规则附录16及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应与2019年度财务报告一并阅览[43][45] - 公司核数师对2019年度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意见核数师报告[47] - 2020年编制中期财务资料会计政策与2019年一致,采用新修订对业绩和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47] 疫情影响与业务恢复 - 疫情使整体啤酒市场容量较去年同期显著下降,公司二季度整体啤酒销量恢复且较去年同期有较好增长[48] 公司股价与市值表现 - 2020年6月30日公司股价收市价为港币43.2元,总市值为港币1401.5亿元[98] - 2020年6月4日公司股价录得港币45.65元,创上市以来新高[98] - 2020年上半年公司股价持续跑赢恒生指数表现[98] - 2020年7月公司股价进一步上涨至超过港币53元,市值突破港币1700亿元[9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收盘价为43.2港元,总市值为1401.5亿港元[101] - 2020年6月4日,公司股价达上市以来新高45.65港元[101] - 2020年7月,公司股价超53港元,市值超1700亿港元[101] 公司社会责任与捐赠 - 2020年2月1日,公司向武汉及东湖高新区政府慈善机构捐赠1500万元人民币抗疫[103] - 回顾期内,公司向陕西、湖北等地政府捐赠物资价值约100万元人民币[103] 环保与节能减排 - 2020年集团立项或实施环保和节能减排项目12项,立项投资金额3100万元人民币,上半年工厂污水处理系统提升改造投资超1000万元人民币[107][109] - 2020年上半年六安和宁夏2家下属工厂实施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大连和泉州等下属工厂立项实施污水处理除臭系统升级改造[107][109] - 回顾期内集团煤炭消耗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下降超40%,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超70%[107][109] - 2020年上半年集团总体汽油消耗量同比下降接近45%[108][110] - 集团目前仍在使用燃煤锅炉的工厂数量下降至1家[108][110] - 集团将水源水质作为新建工厂选址重要评价指标,制定《生产工厂设计规范》[112] - 回顾期内集团水耗同比有所下降[112] - 回顾期内5家下属工厂污水由排入自然水体改为城镇污水处理集中处理设施,使排入自然水体工厂数量降至5家[112] - 2020年上半年集团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自然水体)同比下降超60%[112] 员工管理与培训 - 公司禁止招聘雇佣未满18岁人员,并定期开展三级用工检查管理[113] - 202
华润啤酒(00291)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20 16:57
啤酒业务财务数据关键指标 - 2019年啤酒平均销售价格为2903元/千升[8] - 2019年啤酒销量及年产能为2050万千升,毛利率为36.8%[8] - 2019年公司营业额为331.9亿元,2018年为318.67亿元,2017年为297.32亿元[29] - 2019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3.12亿元,2018年为9.77亿元,2017年为11.75亿元[29] - 2019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40元,2018年为0.30元,2017年为0.36元[29] - 2019年每股中期股息为0.120元,末期股息为0.045元,合计0.165元;2018年中期股息为0.09元,末期股息为0.03元,合计0.12元;2017年中期股息为0.07元,末期股息为0.07元,合计0.14元[29]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196.7亿元,2018年为188.48亿元,2017年为184.21亿元[31] - 2019年12月31日非控股股东权益为5700万元,2018年为6200万元,2017年为6400万元[31] - 2019年12月31日总权益为197.27亿元,2018年为189.1亿元,2017年为184.85亿元[31] - 2019年12月31日综合现金/(借款)净额为18.97亿元,2018年为12.12亿元,2017年为 - 10.3亿元[31] - 2019年和2018年负债比率为净现金,2017年为5.6%[31] - 2019年每股资产净值账面价值为6.06元,2018年为5.81元,2017年为5.68元[31] - 2019年公司综合营业额为331.9亿元,较2018年增长4.2%[41] - 2019年公司股东应占综合溢利及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较2018年分别上升34.3%及47.6%,至13.12亿元及21.63亿元[41] - 2019年公司整体啤酒销量较2018年上升1.3%,至约1143.4万千升[41] - 2019年公司中高档啤酒销量较2018年增长8.8%,整体平均销售价格较2018年上升2.8%[41] - 2019年公司毛利较2018年上升9.2%,至122.26亿元[41] - 2019年公司整体销售及分销费用较2018年上升6.4%[41] - 2019年公司员工补偿及安置费用约8.26亿元(2018年:约4.83亿元),一般及行政费用与2018年大致持平[41] - 2019年公司已确认的固定资产减值及存货减值分别为7亿元及3.52亿元[42][44] - 2020年前两个月未经审核综合营业额及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较2019年同期下降约26%及42%[47][49]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综合现金及银行结存达24.08亿元,借贷为5.11亿元且须一年内偿还[48][51]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为198.56亿元,流动比率为0.49[52][53]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账面价值为6800万元的资产获取应付票据(2018年为6700万元)[53][54]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54]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收市价为港币43.10元,同比上升57.6%,跑赢恒生指数,市值增加超港币500亿元至港币1398.24亿元[65] - 2019年公司股息总额达每股人民币0.165元,派息比率为41%[66] - 2019年派息比率为41.192%[8] 啤酒业务发展与合作 - 2019年公司与Heineken集团完成交易,推动啤酒产品高档细分发展[11] - 公司与安徽省怀远县人民政府签订蚌埠分公司一期搬迁新建项目投资合作协定,年产能约80万千升[11] - 公司与深圳市宝安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投资约10亿元在深圳建立总部基地及工坊啤酒厂[11] - 2019年4月29日公司完成收购喜力中国股份交易,Heineken商标许可协议和框架协议同日生效[42] - 2019年4月29日完成收购喜力中国,喜力商标许可协议和框架协议同日生效[45] - 2019年公司开展与Heineken集团的战略合作,通过多种方式与近1600名基金经理及分析师举行超250次会议[58][60] 品牌推广与活动 - “匠心年夜饭”主题活动传播覆盖7000万人次[12] - “雪花马尔斯绿啤酒”和“黑狮白啤”分别上市[12][13] - 《这就是街舞2》由“勇闯天涯superX”冠名,播放量近60亿[14] 公司荣誉 - 2019中国酒业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公司排名第3位[16] - 《财富中国》中国500强企业,公司名列第274位[16] - 2018年年报视觉奖,公司在全球年报100强中排名第45位,亚太区年报50强中排名第22位[16] - 2019年度亚洲区公司管理团队调查,公司在必需消费品行中获最受尊崇企业、最佳投资者关系工作、最佳企业治理、最佳环境等多个第一名[17] - 2019年IR Magazine大中华地区奖项,公司获最佳整体投资者关系大奖(大型企业)等多个奖项[17] - 《镜报》第八届杰出企业社会责任奖,公司获杰出企业社会责任奖[17] - 《经济一周》2019年度香港杰出企业巡礼,公司获香港杰出上市企业、非凡企业大奖[17] - 《资本壹周刊》杰出上市企业大奖2019,公司获业绩表现大奖[17] - 公司“啤酒包装线高效运行技术研究与实践”专案获2018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 - 2019年公司获《机构投资者》《IR Magazine》《亚洲企业管治》《香港投资者关系协会》等机构颁发多项大奖,财务年报获“国际ARC年报大奖”“国际Galaxy奖项”[58][61] 公司历史交易与数据调整 - 2015年9月1日集团出售非啤酒业务[64] - 2016年供股后相关数据进行调整计算[64] - 2016年10月11日公司完成收购韩润雪花啤酒49%股权,当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按收购前后股权比例计算[64] 公司管理层任职情况 - 简先生于2018年7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还在多家关联公司任职[69] - 侯孝海于2016年4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2018年5月获委任为华润创业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5月获委任为华润集团(啤酒)有限公司董事[71] - 侯孝海年龄为51岁[72] - 黎柏成于2016年6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及公司秘书,2014年6月获委任为公司财务总监,2008年9月加入公司[73] - 黎柏成年龄为53岁[73] - 黎理明自2016年6月起由公司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曾于2009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75] - 黎理明年龄为58岁[75] - 侯孝海于2016年3月获委任为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担任该公司销售发展总监及市场总监[71] - 侯孝海于2018年9月获委任为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及战略委员会委员[71] - 黎柏成现为华润创业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及公司秘书,亦为Scales Corporation Limited和New Zealand King Salmon Investments Limited非执行董事[73] - 黎理明于2016年6月获委任为大昌行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副行政总裁,2017年3月成为该公司行政总裁[75] - van den Brink先生于2019年4月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2020年6月1日起将接替他人担任Heineken N.V.执行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78] - 端木先生于2019年7月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在企业融资及资金管理方面拥有逾20年经验,1997年获香港大学金融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香港城市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2009年加入华润集团[79] - 黄先生于1988年获委任为公司董事[80] - 李博士于2003年3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现66岁,为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名誉主席及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82] - 郑慕智博士1994 - 2015年担任高级合伙人,现70岁,担任多家香港上市公司董事[83] - 陈先生于2006年11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现55岁,为亚洲金融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及亚洲保险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84][85] 公司风险管理与策略 - 董事会致力于企业管治卓越,认为良好企业管治是集团业务长远成功之道[89] - 董事会认为风险管理是企业管治不可或缺部分,有效风险管理可促进业务发展和运营[89] - 集团风险管理采取各自执行、中央监察模式,实施简化风险管理程式[89] - 集团坚持稳健、审慎经营策略,追求效益、质量与规模均衡发展[89] - 集团管理层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和重大风险,采取降低、转移、规避等策略管理风险[90] - 集团风险管治架构基于“三道防线”模式,明确风险管理分工与职责[90] - 第一道防线由各级业务单位和职能部门组成,负责日常风险管理[90] - 第二道防线由风险管理职能组成,负责风险管理组织、推动和协调[90] - 第三道防线由集团内审职能组成,负责风险管理监督和检查[90] - 集团会持续检讨治理常规,根据最新监管要求不断改善[89] - 董事会通过审核委员会每半年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93] - 集团的风险评估每年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程式进行[93] - 每年年底业务单位对业务及经营领域进行潜在风险检讨,年初汇报认定的风险及策略[93] - 识别风险后指定责任人分析风险可能性及影响,优先处理高风险[93] - 责任人设计并执行减低风险的程式,考虑执行成本及风险利益平衡[93] - 风险主责部门建立风险监控指标,定期监控预警并采取措施[95][96] - 业务单位通过定期汇报机制向集团汇报评估结果[95][96] - 集团将预防措施及提高营运效率的程式纳入风险管理及内控制度[95][96] - 审计职能对风险管理及内控系统进行独立检讨[95][96] - 2020年1月下旬起疫情影响啤酒销售等,集团将采取措施降低影响[95][96] - 中国啤酒市场变化使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动态调整竞争策略[99] - 公司主动监控声誉风险事件,完善舆情与声誉风险管理体系[99] - 生产物资采购价格上涨使公司面临生产成本上升压力,公司控制采购成本[99] - 公司产能规划、组织架构及人员重组可能引发劳资纠纷,公司建立应急预案[101] - 销售策略执行不佳可能影响产品销量及收入,公司完善销售费用管控[101] - 生产管理不善或设施故障可能导致污染物排放超标,公司采取措施降低风险[101] 公司社会责任与公益 - 2019年公司推进慈善公益活动预算管理、项目过程管理和评估[103][104] - 2019年公司首次发布社会责任管理制度,明确将社区作为核心利益相关方[103][104] - 公司结合业务优势履行社会责任,发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03][104] - 公司自愿披露气候变化影响、生产综合能耗和职业安全健康中期目标等资料[104] - 公司于2020年2月1日向湖北武汉相关慈善机构捐赠1500万元用于采购疫情应急物资[144] 公司环保与节能减排 - 2019年使用外购蒸汽或天然气的工厂占比达97%[112][113] - 2019年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超70%[112][113] - 2019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约10%[112][113] - 2019年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下降超20%[112][113] - 2019年啤酒生产产生的酒糟、废酵母等回收利用率达100%[112][113] - 2019年5家工厂污水改由城镇污水处理集中处理设施处理[112][113] - 2019年化需氧量(排入自然水体)同比下降超60%[112][113] - 2019年氨氮排放量(自然水体)同比下降超50%[112][113] - 2019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同比下降约10%[112][114] - 2019年各区域公司、工厂立项审批环保和节能减排项目27项,投资2415万元[112][114] - 2019年公司总水耗同比下降约5%,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超10%[116] - 公司六家生产工厂获香港绿色环保大奖,多家工厂获环保相关荣誉称号[116] 公司人才培养与员工管理 - 2019年公司人均培训小时为18.7小时,全职员工培训覆盖率维持在100%[119][120] - 公司招聘明确禁止招聘雇佣未满18岁人员,招聘信息化系统已上线[118] - 公司每年开展总部、区域、业务单位三级用工检查管理[118] - 公司建立了人才长效激励机制和企业年金制度[118] - 公司举办“三级一把手”人才培养专案和“三个驱动轮”人才培养项目[119][120] - 公司针对关键岗位专业人员开展多项培训项目[119][120] - 公司为一线业务员工和生产工厂班组长提供线上微课、线下专业技能培训[119][120] - 公司“三级一把手”人才培养项目获全国学习设计大赛金奖第一名,《雪花啤酒业务发展之道》系列微课获华润集团微课一等奖[119][120] 公司安全生产与质量控制 - 2019年公司投入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约6300万元[122] - 2019年华润雪花啤酒各级员工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共计约46万课时[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