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塔(CTOWY)
搜索文档
中国铁塔(00788)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4-19 07:45
财务表现 - 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營業收入為人民幣231.99億元,同比增長2.5%[1] - EBITDA為人民幣161.12億元,同比增長2.7%[2] - 歸屬於本公司股東的利潤為人民幣25.06億元,同比增長15.0%[2] 塔站发展 - 塔類站址達到206.2萬個,塔類租戶達到362.3萬戶,較上年末淨增4萬戶[3] 业务收入 - 運營商業務收入實現人民幣205.33億元,同比下降1.1% - 智聯業務收入實現人民幣16.32億元,同比增長37.6% - 能源業務收入實現人民幣9.49億元,同比增長47.8%[4] 业务结构调整 - 兩翼業務收入佔營業收入比重由去年同期的8.1%提升到11.1%[4]
中国铁塔(00788)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3-31 16:30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達到人民幣921.70億元,同比增長6.5%[5][45] - 公司2022年EBITDA達到人民幣62,844百萬元,同比下降0.3%[5] - 公司2022年歸屬於本公司股東的利潤為人民幣87.87億元,同比增長19.9%[5][45] - 公司2022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人民幣65,134百萬元,同比增長7.7%[5] - 公司2022年每股盈利為0.0503元,同比增長20.0%[5] - 公司2022年資本開支為人民幣26,207百萬元,同比增長4.0%[5] - 公司2022年全年可分配利潤派息比率為72%[13] - 公司2022年自由現金流達到人民幣389.27億元,同比增長10.2%[12] - 公司2022年營業利潤實現133.12億元,同比增長2.1%[45] - 公司2022年營業開支累計發生788.58億元,同比增長7.2%[50] - 公司2022年營業開支中,折舊及攤銷佔比53.0%,維護費用佔比8.2%[51] - 公司2022年资本开支262.07亿元,同比增长4.0%[55] - 2022年,公司折旧及摊销累计发生495.32亿元,按可比口径较上年下降2.2%[52] - 2022年,人工成本累计发生79.40亿元,同比增长15.5%[52] - 2022年,维护费用累计发生75.93亿元,同比增长31.0%[53] - 2022年,站址运营及支撑费累计发生58.57亿元,同比增长13.5%[53] - 2022年,其他营业开支累计发生79.36亿元,同比增长38.4%[55] - 公司2022年營業開支中,折舊及攤銷佔比53.0%,維護費用佔比8.2%[51] - 公司2022年營業開支累計發生788.58億元,同比增長7.2%[50] - 公司2022年塔類業務收入實現772.04億元,同比增長1.8%[47] - 公司2022年室分業務收入實現58.27億元,同比增長34.3%[48] - 公司2022年智聯業務收入實現57.04億元,同比增長40.5%[47] - 公司2022年能源業務收入實現32.00億元,同比增長54.5%[48] - 公司2022年其他業務收入為2.35億元[49] - 公司2022年營業開支中,折舊及攤銷佔比53.0%,維護費用佔比8.2%[51] - 公司2022年營業開支累計發生788.58億元,同比增長7.2%[50] - 公司2022年全年可分配利潤派息比率為72%[13] - 公司2022年自由現金流達到人民幣389.27億元,同比增長10.2%[12] - 公司2022年智聯業務和能源業務保持強勁增長[14] - 公司2022年运营商业务收入达到830.31亿元,同比增长3.5%[15] - 塔类业务2022年实现收入772.04亿元,同比增长1.8%,塔类站址数达到205.5万个[16] - 室分业务2022年实现收入58.27亿元,同比增长34.3%,樓宇类室分覆盖面积累计达73.9亿平方米[17] - 公司两翼业务2022年实现收入89.04亿元,占營業收入比重为9.7%[18] - 智联业务2022年实现收入57.04亿元,同比增长40.5%,其中鐵塔視聯業務收入占比提升至64.8%[20] - 能源业务2022年实现收入32.00亿元,同比增长54.5%,其中鐵塔換電業務收入占比达56.3%[21] - 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達到921.70億元,同比增長6.5%[45] - 公司2022年營業利潤實現133.12億元,同比增長2.1%[45] - 公司2022年歸屬於本公司股東的利潤為87.87億元,同比增長19.9%[45] - 公司2022年營業開支累計發生788.58億元,同比增長7.2%[50]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将继续抓住5G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及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深入推进战略落地,构建运营体系,打造企业新格局[24]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塔类站址数达到205.5万,同比增长0.8%;运营商塔类租户数达336.2万,同比增长3.1%[32] - 公司室分业务覆盖面积达73.9亿平方米,较上年增长48.1%;覆盖地铁总里程9,611公里,较上年增长20.0%;覆盖高铁隧道总里程10,429公里,较上年增长17.2%[36] - 公司智联业务实现收入57.04亿元,同比增长40.5%,占公司整体增量收入比率达29.4%[38] - 公司鐵塔視聯业务收入占智聯业务收入比率达64.8%,同比增长13.2个百分点[38] - 公司能源业务全年实现收入32.00亿元,同比增长54.5%,其中换电业务实现收入18.00亿元,同比增长44.8%;备电业务及其他实现收入14.00亿元,同比增长69.1%[42] 公司高管团队 - 顾曉敏先生是中國鐵
CHINA TOWER(CTOWY) - 2022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3-05 02:57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经营收入同比增长6.5%至92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9.9%至87.9亿元,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7.7%至651亿元,TSP业务租户率为每站点1.74个租户,较去年同期增加0.04个租户 [5] - 2022年总运营成本为788.6亿元,同比增长6.3%;折旧和摊销为495.3亿元,同比下降2.2%,占运营成本的比例从68%降至62.5%;维修和维护费用为75.9亿元,同比增长31%;员工福利和费用为79.4亿元,同比增长15.5%;站点运营和支持费用为58.6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他运营费用为79.4亿元,同比增长38.4% [45][47][48] - 2022年净融资成本同比下降22.7%,年度资本支出为262亿元,同比增长4%;新站点建设和扩建资本支出同比下降8.3%至146.6亿元;站点更换和改造资本支出同比增长64.4%至60.49亿元;智能塔和能源设施资本支出同比增长27.2%至38.6亿元 [53][54][56] - 2022年营业利润为133亿元,同比增长7%;EBITDA为628亿元,同比下降0.3%,EBITDA比率维持在68.2%;净利润为8790万元,同比增长17.6%,净利润率同比扩大0.9个百分点至9.5%;经营现金流为651亿元,同比增长7.7%,自由现金流为389亿元,同比增长10.2%;资产负债率为36.6%,资产负债率为27.7% [57][5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TSP业务 - 2022年TSP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5%至830亿元,占总收入的90.1% [6] - 截至2022年底,公司累计建设176万个5G基站,其中超96%使用现有站点资源;5G租户收入对TSP业务收入增量增长的贡献为84.3%,较去年同期增加9.7个百分点 [9] - 2022年塔业务收入为772亿元,同比增长1.8%;年底TSP租户数量达336.2万个,同比增长3.1%,每塔站点TSP租户从1.6个增至1.65个 [29][30] - 2022年DAS业务收入为58.3亿元,同比增长34.3%;截至年底,DAS覆盖面积增加24亿平方米,是去年同期的2.6倍,累计覆盖2万公里地铁和高铁隧道 [32] 智慧塔业务 - 2022年智慧塔业务收入为57亿元,同比增长40.5%,增速比去年高5.3个百分点 [12] - 2022年塔监测业务年收入为36.9亿元,占该业务总收入的64.8%;站点共享业务年收入为20.1亿元,占比35.2%;共享站点和租户数量持续增长,资源共享规模进一步扩大 [36] 能源业务 - 2022年能源业务收入为32亿元,同比增长54.5% [15] - 电池交换业务年收入为18亿元,同比增长44.8%,占该业务总收入的56%,用户超90万个,同比增长47.4%;电力备份及其他业务年收入为14亿元,同比增长69.1%,占比44%,共建设6.4万个电力备份站点,同比增长13.3% [40][4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实施“一核两翼”战略,加强TSP业务在通信基础设施行业的领先地位,开拓智慧塔业务数字化发展新空间,推动能源业务发展,致力于保持稳定经营收入,强化精益管理,提高盈利能力 [23] - 公司与TSP签订为期五年的商业定价协议,扩大合作范围,促进行业共赢发展,保障TSP业务长期稳定发展 [2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5G网络建设持续推进,预计到“十四五”末室内5G覆盖将达4G水平,带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增长;数字经济前景良好,各行业需用数字手段提升治理能力,为基于中高点站点资源的数字化智慧塔业务带来政策红利;双碳战略加速,电力需求增加,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为公司拓展新能源应用服务带来机遇 [20][21][22] - 2023年公司将继续实施“一核两翼”战略,专注发展专业、集约、高效、数字化的运营体系,加强有效投资和精益管理,提高效率和效益,推动公司可持续健康增长,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5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重视股东回报,维持积极的股息政策,董事会建议2022年每股末期股息为0.03232元,同比增长23.2%,派息率为年度可分配净利润的72% [19]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文档未提供问答环节的提问和回答内容。
CHINA TOWER(CTOWY) - 2022 Q4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3-03-04 23:13
业绩总结 - 2022年中国塔公司的营业收入为人民币92,170百万,同比增长6.5%[27] - 2022年公司净利润为8,78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9.9%[49] - 2022年公司自由现金流为38,92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0.2%[49] - 2022年公司EBITDA为13,312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0.3%[49] - 2022年公司运营费用为78,858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6.3%[50] - 2022年公司净利润率为9.5%,较2021年提高1.0个百分点[54] - 2022年公司资本结构稳健,负债率为36.6%[57] 用户数据 - 2022年塔租户数量达到3,583千,同比增长3.6%[27] - 2022年塔租户每站点数量为1.74,同比增长2.4%[27] - 2022年每个塔站点的收入为人民币40,512元,同比增长2.9%[27] - 2022年公司电池交换业务用户数量达到902,000,同比增长47.4%[48] - 2022年公司电力备份业务站点数量达到64,000,同比增长113.3%[48] 未来展望 - 2022年5G项目累计数量达到1,761个,5G租户对TSP业务增量收入的贡献率为84.3%[8] - 2022年中国电动自行车总数达到3.5亿,推动了充电和电池交换基础设施的建设[20] 分部业绩 - TSP业务的营业收入为人民币83,031百万,同比增长3.5%[27] - 智能塔业务的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704百万,同比增长40.5%[27] - 能源业务的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200百万,同比增长54.5%[27] 股息政策 - 2022年公司建议每股派发最终股息为人民币0.03232元,派息比率为70%[15]
中国铁塔(00788)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19 16: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首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86.82亿元,同比增长6.3%[1][2][3] - EBITDA为474.60亿元,EBITDA率为69.1%[3] - 归属公司股东的利润为63.99亿元,同比增长21.7%[1][2][3] - 2022年9月30日总资产3098.55亿元,总负债1186.50亿元,总权益1912.05亿元[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运营商业务收入为621.87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塔类业务收入579.53亿元,同比增长1.8%;室分业务收入42.34亿元,同比增长32.6%[1][2][3] - 智联业务收入为40.12亿元,同比增长41.4%[1][2][3] - 能源业务收入为23.03亿元,同比增长59.9%[1][2][3] - 两翼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6%提升到9.2%[3] 塔类业务运营数据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塔类站址数达205.2万个,塔类租户数达353.5万户,较上年末净增7.6万户[2][3] - 塔类站均租户为1.72户/站址[2][3]
中国铁塔(00788)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8-23 16:3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454.79亿元,同比增长6.6%;归属股东利润42.24亿元,同比增长22.2%[2][7] - 2022年上半年EBITDA为319.58亿元,同比增长2.5%,EBITDA率70.3%[7]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13.06亿元,同比增加29.2%;资本开支90.85亿元,同比减少12.3%[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3135.23亿元,带息负债924.28亿元,净债务杠杆率31.1%,较去年同期下降5.9个百分点[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成本为383.9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其中折旧及摊销248.69亿元,增长0.2%[17] - 2022年上半年维护费用为34.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5%[18] - 2022年上半年人工成本累计发生37.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19] - 2022年上半年站址运营及支撑费累计发生25.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3亿元,其中相关IT支撑及站址规划管理费等同比增长2.02亿元[20] - 2022年上半年其他营运开支为37.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73亿元,两翼业务相关费用增加7.19亿元[2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净财务费用为16.0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0%[2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利润70.89亿元,归属股东利润42.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2%,EBITDA为319.58亿元,增长2.5%,占比70.3%[23] - 2022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90.85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13.06亿元,自由现金流为222.21亿元[2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3135.23亿元,负债总额为1244.95亿元,净债务为855.20亿元,资产负债率由41.4%下降至39.7%[25]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4.79亿元,2021年同期为426.73亿元[29] - 2022年上半年营业利润70.89亿元,2021年同期为63.54亿元[29] - 2022年上半年税前利润55.62亿元,2021年同期为45.58亿元[29] - 2022年上半年本期利润42.24亿元,2021年同期为34.57亿元[29] - 2022年6月30日总资3135.23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3232.59亿元[30] - 2022年6月30日归属公司股东权益1890.28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893.54亿元[30] - 2022年6月30日负债总额1244.95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339.05亿元[31]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收益0.0242元,2021年同期为0.0198元[29]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2601.02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2749.15亿元[30]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534.21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483.44亿元[30]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31,306百万元,2021年为24,238百万元[38]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1,580百万元,2021年为18,685百万元[38]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9,288百万元,2021年为5,638百万元[38] - 2022年6月30日应付设备及建设供货商款项约14,487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16,699百万元[39]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192.39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278.38亿元[43] - 2022年6月30日,银行承诺的未动用无限制循环银行授信为2195.07亿元[43] - 2022年上半年薪金及福利28.38亿元,2021年同期为26.28亿元;退休后福利4.61亿元,2021年同期为4.10亿元;医疗保险2.60亿元,2021年同期为2.53亿元;住房公积金2.19亿元,2021年同期为1.98亿元;股权激励费用2022年上半年为0,2021年同期为0.85亿元[52] - 2022年上半年退休后福利中,设定受益计划为0.02亿元,设定提存计划为4.59亿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0.03亿元、4.07亿元[53] - 公司为内地退休员工实施新退休后福利计划,在合并资产负债表确认4000万元雇员福利[5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站址运营开支7.65亿元,较2021年同期8.02亿元有所下降[55] - 2022年上半年技术支撑服务费11.7亿元,较2021年同期6.61亿元大幅增长[56]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成本16.08亿元,较2021年同期18.75亿元有所降低[57]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13.38亿元,2021年同期为11.01亿元[58]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55.62亿元,按法定税率25%应缴纳13.91亿元[59]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收益0.0242元,2021年同期为0.0198元[6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增置物业、厂房及设备及在建工程成本84.23亿元,较2021年同期100.26亿元减少[66] - 2022年上半年报废及处置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约11.68亿元,产生报废/处置损失约8.52亿元[67] - 公司部分位于西部的省分公司、海南省分公司及子公司铁塔智联技术有限公司可享受15%的优惠所得税税率[60][61] - 2022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为321.33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328.77亿元;租赁负债2022年6月30日为22.441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22.59亿元[68] - 2022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为5.779亿元,2021年为5.422亿元;利息费用2022年为0.588亿元,2021年为0.637亿元;短期租赁及低价值租赁费用2022年为0.697亿元,2021年为0.712亿元[69] - 2022年6月30日其他非流动资产为5.34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40.18亿元;2022年上半年收到增值税留抵税额退款54.07亿元[70]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营业款净额为36.867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28.988亿元;其他应收款净额2022年为5.389亿元,2021年为5.206亿元;应收营业款及其他应收款2022年为42.256亿元,2021年为34.194亿元[7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应收营业款核销,2021年同期核销约0.2亿元[73] - 2022年6月30日3个月内应收营业款原值为17.322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4.218亿元;3至6个月2022年为10.321亿元,2021年为7.127亿元等[74] - 2022年6月30日应收中国移动集团款项为16.052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5.09亿元;应收中国电信集团2022年为9.375亿元,2021年为4.952亿元等[75] - 2022年6月30日待抵扣增值税即期部分为2.893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6.22亿元;预付款2022年为1.353亿元,2021年为1.455亿元;其他2022年为0.011亿元,2021年为0.004亿元[77] - 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存款中人民币为6.847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6.412亿元;港币2022年为0.05亿元,2021年为0.049亿元等[79] - 2022年和2021年已注册、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股份数目均为176,008百万股,股本均为176,008百万元[80] - 公司经股东批准派发现2021年末期股息每股0.02624元(约合每股0.03097港元)(税前),合计约4,618百万元;2022年上半年不派中期股息[82] - 2022年6月30日长期借款中一般借款为38,806百万元,优惠借款为4,278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分别为36,533百万元和5,150百万元[83] - 2022年6月30日短期借款为22,800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32,650百万元[8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全部长期借款实际年利率为2.10%至3.40%,2021年同期为2.35%至4.41%[8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全部短期贷款年利率区间为2.50%至3.48%,2021年同期为2.80%至3.70%[85] - 2022年6月30日借款1年内偿还34,077百万元,1 - 2年偿还21,090百万元,2 - 5年偿还14,820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分别为37,142百万元、28,356百万元和13,216百万元[86] - 2022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不超6个月为18,894百万元,6个月至1年为2,391百万元,1年以上为3,106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分别为18,204百万元、2,092百万元和4,968百万元[89] - 2022年6月30日暂收供应商押金保证金为1,721百万元,应付薪金及福利为1,608百万元等,总计6,336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总计6,342百万元[90] - 2022年6月30日已获授权已订约1年内资本承担为16.54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8.83亿元[96] - 2022年6月30日集团作为出租人未来应收最低租赁付款额约为332.08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669.68亿元[97] - 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与关联方提供塔类等服务收入416.71亿元,2021年同期为400.89亿元[99] - 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与关联方购买货品及服务支出26.98亿元,2021年同期为27.2亿元[9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应收营业款及其他应收款为383.76亿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302.67亿人民币增长约26.8%[10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预付款及其他流动资产为1.35亿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1.39亿人民币下降约2.9%[10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为3.96亿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4.17亿人民币下降约5.0%[10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33.07亿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35.01亿人民币下降约5.6%[10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预提费用及其他应付款为3.72亿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3.5亿人民币增长约6.3%[10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租赁负债为6.12亿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5.82亿人民币增长约5.2%[10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关联方短期借款结余为250亿人民币,与2021年12月31日持平[10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承建5G基站31.8万个,累计承建154.4万个,超97%通过共享已有资源实现[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塔类站址数204.9万个,较去年底净增1.1万个;运营商塔类租户330.2万户,较去年底增加4.2万户[9] - 2022年上半年运营商业务收入413.45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塔类业务收入385.92亿元,同比增长2.3%;室分业务收入27.53亿元,同比增长32.0%[10] - 2022年上半年两翼业务收入40.10亿元,同比增长46.5%,占营业收入比重8.8%,对整体营收增量贡献45.4%[11] - 2022
CHINA TOWER(CTOWY) - 2022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8-09 00:37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收454.8亿元,同比增长6.6%;净利润42.2亿元,同比增长22.2%;经营现金流31310亿元,同比增长29.2%;站点共址率稳步提升,每站点租户比率达1.72个,同比增长2.4% [5] - 运营费用同比增长5.7%至383.19亿元,运营费用与收入比率从85.1%降至84.4% [40] - 折旧和摊销同比增长0.2%至248.7亿元,主要因新增资产减少 [41] - 维护费用同比增长20.5%至34.9亿元,站点运营及支持费用同比增长7.0%至25.1亿元 [42] - 其他运营费用同比增长40.1%至3750亿元,主要受两翼业务快速增长驱动 [43] - 净融资成本同比下降14.0%至16亿元 [45] - 运营利润同比增长11.6%至70.9亿元,运营利润率同比增加0.7个百分点,EBITDA同比增长2.5%至319.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2.2%至42.2亿元,净利润率增至9.3%,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 [46] - 资本支出为90.9亿元,同比下降12.3%,主要因TSP业务5G建设需求通过现有资源扩充满足比例增加,新站点建设和现有站点扩充资本支出同比下降21.7% [47][48] - 上半年资本支出中资产置换和改进比例同比增加9.9个百分点 [49] - 经营现金流31310亿元,自由现金流22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2%和6.1%;截至6月30日,资产负债率39.7%,较去年底下降1.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比率31.1% [5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TSP业务 - 上半年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3.9%,占总收入90.9%;5G业务增量收入占比达84%,较去年同期增加20个百分点,较去年下半年增加10个百分点 [6][9] - 增量收入中TSP业务占54.8%,带动收入增长3.6个百分点,其中塔类业务占31.0%,贡献2.0个百分点;DAS业务占23.8%,较去年同期的12.7%增加,带动收入增长1.6个百分点 [24] - 塔类业务收入385.9亿元,同比增长2.3%;截至6月底,TSP租户330.2万个,净增2.3%,每塔站点TSP租户从去年上半年的1.59个增至1.62个 [27] - DAS业务收入27.5亿元,同比增长32.0%;上半年建筑物DAS覆盖增加98亿平方米,是2021年上半年的2.8倍,地铁和高铁隧道新增覆盖分别约667公里和703公里 [29] 两翼业务 - 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46.5%,占总收入8.8%,较去年同期增加2.4个百分点,较2021年底增加1.7个百分点 [7] - 对增量收入贡献增至45.4%,带动收入增长3.0个百分点,其中智能塔业务占比从去年同期的20.5%增至26.1%,带动收入增长1.7个百分点;能源业务占19.3%,带动收入增长1.3个百分点 [25] 智能塔业务 - 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39.4%,较2021年全年增速加快4.2个百分点 [11] - 截至6月底,使用的塔站点总数20.9万个,同比增长22.7%;租户数量稳步增至21.9万个,同比增长12.3% [32] - 塔监控业务收入15.8亿元,占智能塔业务总运营收入61.3%,较去年同期增长10个百分点 [33] 能源业务 - 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61.3% [14] - 电池换电业务收入8.02亿元,占比56%,同比增长61.4%,累计用户超78万个,部署换电站约4.5万个 [37] - 电力备份及其他业务收入6.24亿元,占比44%,同比增长61.2%,部署电力备份站点约4.1万个 [3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相关内容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进一步推进“一核两翼”战略,坚持成为三大业务服务提供商的定位,构建专业、集约、精细、高效、数字化的运营体系,围绕共享服务、创新、技术和价值创造发展企业 [20] - 在巩固TSP业务主导地位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和扩大两翼业务增长,持续提升盈利能力,为股东、客户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21] - 国家5G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和双碳目标等战略为公司发展带来空间,5G网络部署推动TSP业务增长,数字经济发展利于电信塔向数字塔升级,双碳目标推进为新能源应用服务拓展带来长期利好 [18][1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抓住5G基础设施发展、数字中国倡议和双碳目标推进机遇,保持整体业绩稳定增长 [4] - 下半年公司将抓住增长机会,专注于专业、集约、精细、高效、数字化运营体系发展,加强投资和成本管理,促进效率和效益持续提升,加速公司可持续健康增长,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5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加强资产运营管理标准化,通过全生命周期一码管理和动态监测,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通过智能运维等提升资产使用寿命和运营效率 [15] - 制定科技创新专项计划,建立3个关键实验室,增加研发投入,支持公司技术转型,推动数字化转型,利用自研系统支持整体业务运营,拥有全国统一塔监控平台和最大能源共享平台,有效支持两翼业务发展 [16] - 深化机制改革,通过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和人才专项培养保留计划激发公司活力,推进“双百行动”加快子公司体制机制改革 [17]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无相关内容
中国铁塔(00788)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19 20:5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26.33亿元,同比增长7.0%[1][2][3] - 2022年第一季度EBITDA为156.82亿元,EBITDA率为69.3%[3] - 归属公司股东的利润21.80亿元,同比增长28.7%[1][2][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总资3232.59亿元,总负债1339.05亿元,总权益1893.54亿元[2] - 两翼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由去年同期的5.9%提升到8.1%[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运营商业务收入207.56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塔类业务收入194.18亿元,同比增长3.1%;室分业务收入13.38亿元,同比增长35.7%[1][2][3] - 智联业务收入11.86亿元,同比增长34.9%[1][2][3] - 能源业务收入6.42亿元,同比增长70.3%[1][2][3] 塔类业务站址与租户数据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塔类站址204.5万个,塔类租户349.3万户,较上年末净增3.4万户,塔类站均租户1.71户/站址[2][3]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将围绕“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分别推动运营商、智联、能源业务发展[4]
中国铁塔(00788)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3-30 17: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865.85亿元,同比增长6.8%;营业利润为人民币130.35亿元,同比增长8.5%[3][18] - 2021年EBITDA为人民币630.17亿元,同比增长5.9%,EBITDA率为72.8%[3][18] - 2021年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利润为人民币73.29亿元,同比增长14.0%,净利润率为8.5%[3][18] - 2021年资本开支为人民币251.92亿元,同比减少32.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605.03亿元,同比增长5.1%[3][18] - 2021年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0419元,同比增长13.9%[3]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865.85亿元,同比增长6.8%;营业利润130.35亿元,同比增长8.5%;归属股东利润73.29亿元,同比增长14.0%;EBITDA为630.17亿元,同比增长5.9%;资本开支251.92亿元;自由现金流353.11亿元[46]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达865.85亿元,同比增长6.8%,非塔类业务收入占比由9.5%提升至12.4%[47] - 2021年营业开支735.50亿元,同比增长6.5%,占比降低0.3个百分点至84.9%[53] - 2021年折旧及摊销499.82亿元,同比增长5.2%,占比由58.6%降至57.7%[54] - 2021年人工成本68.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剔除影响后同比增长7.0%[56] - 截至2021年底,公司带息负债1013.0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15.67亿元,净财务费用37.23亿元,同比下降5.1%[59] - 2021年公司营业利润130.35亿元,比上年增长8.5%;EBITDA为630.17亿元,同比增长5.9%,占比72.8%[60] - 2021年归属股东利润73.29亿元,同比增长14.0%,每股基本盈利0.0419元[61] - 2021年资本开支累计支出251.92亿元,占比100%,2020年为371.22亿元,占比100%[63] - 2021年站址新建及共享改造支出159.96亿元,占比63.5%,2020年为259.24亿元,占比69.8%[63] - 2021年站址更新改造支出36.79亿元,占比14.6%,2020年为37.32亿元,占比10.1%[63] - 2021年智联业务及能源业务设施支撑及购置支出30.34亿元,占比12.0%,2020年为33.73亿元,占比9.1%[63] - 2021年综合生产用房等支出24.83亿元,占比9.9%,2020年为40.93亿元,占比11.0%[63] - 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05.03亿元,扣除本年资本开支后自由现金流为353.11亿元[64] - 截至2021年底,公司资产总额为3232.59亿元,负债总额为1339.05亿元,净债务为948.33亿元[65] - 截至2021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1.4%,净债务杠杆率为33.4%[6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塔类业务收入为人民币758.57亿元,同比增长3.4%;室分业务收入为人民币43.40亿元,同比增长23.0%;智联业务收入为人民币40.60亿元,同比增长35.2%;能源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0.71亿元,同比增长121.5%;其他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57亿元,同比下降1.5%[3] - 2021年塔类站址数同比增长0.7%,运营商租户数同比增长2.7%,运营商站均租户数同比增长1.9%,室分楼宇覆盖面积同比增长22.9%,室分地铁里程同比增长36.2%,室分高铁隧道里程同比增长30.5%,站均租户数同比增长2.4%,平均单站址年收入同比增长3.5%[9] - 2021年,运营商业务收入801.97亿元,同比增长4.3%;塔类业务收入758.57亿元,同比增长3.4%;室分业务收入43.40亿元,同比增长23.0%[21] - 2021年,两翼业务收入61.31亿元,同比增长55.6%,占营业收入比重7.1%,对整体营业收入增量贡献达40.0%[22] - 2021年,智联业务收入40.60亿元,同比增长35.2%;铁塔视联业务收入20.96亿元,占智联业务收入比重51.6%[23] - 截至2021年底,铁塔换电用户约61.2万户,较去年增加31.1万户[24] - 2021年,能源业务收入20.71亿元,同比增长121.5%;铁塔换电业务收入12.43亿元,同比增长239.6%[24] - 2021年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稳健,运营商业务收入801.97亿元,同比增长4.3%[34][37] - 2021年塔类业务收入758.57亿元,同比增长3.4%;室分业务收入43.40亿元,同比增长23.0%[37] - 截至2021年底,塔类站址数达203.8万,较上年增长0.7%[35][38] - 截至2021年底,运营商塔类租户数达326.0万,增长2.7%,新增8.5万户[35][38] - 截至2021年底,运营商塔类站均租户数达1.60户[35][38] - 截至2021年底,室分业务覆盖楼宇总面积达49.9亿平方米,较上年增长22.9%[35][38] - 截至2021年底,室分业务覆盖地铁总里程8007公里,较上年增长36.2%[35][38] - 截至2021年底,室分业务覆盖高铁隧道总里程8899公里,较上年增长30.5%[35][38] - 2021年平均单站址年收入39358元/年,同比增长3.5%[35] - 2021年智联业务收入40.60亿元,同比增长35.2%,占营业收入比重4.7%,在整体营业收入增量中贡献率达19.3% [40] - 截至2021年底,公司近17.5万站址承载智联业务应用[40] - 2021年能源业务收入20.71亿元,同比增长121.5%,占营业收入比重2.4%,在整体营业收入增量中贡献率达20.7% [45] - 截至2021年底,公司在全国280个城市开通换电业务,运营换电柜4.4万台,在网用户61.2万,累计发展重点行业备电点位2.96万个[45] - 2021年换电业务收入12.43亿元,同比增长239.6% [45] - 2021年塔类业务收入758.57亿元,较上年增长3.4%[49] - 2021年室分业务收入43.40亿元,同比增长23.0%,占比提升0.7个百分点至5.0%[50] - 2021年两翼业务收入61.31亿元,同比增长55.6%,占比提升2.2个百分点至7.1%[51] - 能源业务收入增长121.5%[74] 公司人员相关信息 - 张国厚59岁,2022年1月至今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三十年会计经验[82] - 邓实际67岁,2020年5月至今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在多政府部门任职[84] - 胡章宏53岁,2022年1月至今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多项社会职务[85] - 范晓青53岁,2022年1月至今任公司监事会主席,曾在贵州移动等任职[86] - 刘巍46岁,2022年1月至今任公司监事,曾任中国移动多职务,现任内审部总经理等[87] - 李张挺51岁,2020年10月至今任公司监事,曾在中国联通担任多职务[89] - 韩芳48岁,2022年1月至今任公司监事,曾任中国电信等多职务,现任审计部总经理[89] - 张国厚毕业于沈阳电力学校,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是高级会计师[82][83] - 邓先生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是高级经济师[84] - 胡先生持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是高级经济师[85] - 李铁南女士52岁,2019年7月至今任公司监事,2021年12月起任国新资产配置有限公司筹备组副组长[91] - 王宏伟先生55岁,2018年5月至今任公司监事,2019年12月至今任公司审计部总经理[93] - 高春雷先生55岁,2014年8月至今任公司总会计师,2020年1月至今任公司工会主席[94] - 孙宝田先生59岁,2016年11月至今任公司高级管理成员[96] - 刘国锋先生52岁,2019年6月至今任公司副总经理,2019年6月至今任铁塔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98] - 李铁南女士1992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于中国人民大学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92] - 王宏伟先生1989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经济专业,1994年4月获人事部颁发的中级经济师职称[93] - 高春雷先生1988年7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管理工程专业,2005年12月毕业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2年5月毕业于法国雷恩商学院获工商管理博士学位[95] - 孙宝田先生2000年12月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函授),1993年10月及1998年10月获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高级经济师评审委员会颁发的经济师和高级经济师职称[97] - 刘国锋先生取得西南交通大学铁道牵引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博士学位,具有高级工程师资格[98] 公司股权及股东相关信息 - 公司2014年7月15日成立,注册资本10000百万元,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分别持股40%、30.1%、29.9%[114] - 2015年公司向三家运营商及中国国新发行新股,股本增至129344615024元[115] - 2018年公司在港交所全球发售H股,共发行46663856000股,每股1.26港元[115]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为176008471024元,内资股占73.49%,H股占26.51%[115] - 中国移动相关公司持有内资股49,150,953,709股,占相关股份类别38.0%,占已发行股份总额27.9%[117] - 中国联通相关公司持有内资股36,345,836,822股,占相关股份类别28.1%,占已发行股份总额20.7%[117][118] - 中国电信相关公司持有内资股36,087,147,592股,占相关股份类别27.9%,占已发行股份总额20.5%[118] - 中国国新持有内资股7,760,676,901股,占相关股份类别6.0%,占已发行股份总额4.4%[118] - Citigroup Inc.持有H股好仓3,879,417,314股,占相关股份类别8.31%,占已发行股份总额2.20%;淡仓115,348,846股,占相关股份类别0.24%,占已发行股份总额0.07%;可供借出股份3,762,664,887股,占相关股份类别8.06%,占已发行股份总额2.14%[118] - GIC Private Limited持有H股3,267,502,000股,占相关股份类别7.00%,占已发行股份总额1.86%[118] - BlackRock, Inc.持有H股好仓2,877,289,973股,占相关股份类别6.17%,占已发行股份总额1.63%;淡仓163,298,000股,占相关股份类别0.35%,占已发行股份总额0.09%[118] 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信息 - 公司2019年4月18日采纳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为董事、高管、核心技术人才和管理骨干[120] - 第一批授予调整后授予价格为每股限制性股票人民币1.03元[121] - 2021年和2022年因集团营业收入指标未达解锁条件,相关限制性股票不能解锁,将由委托代理机构或第三方按授予价格购回[12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顾晓敏持有限制性H股930,000股,占相关股份类别和已发行股份总额的比例均为0.00%[124] - 2019年5月,顾晓敏接受限制性股票1,550,000股,李张挺配偶持有550,000股[12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顾晓敏和李张挺配偶获授的限制性股票40%被购回,分别持有930,000股和330,000股[126] 公司关连交易相关信息 - 2021年向中国移动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提供服务,铁塔产品交易金额为人民币39,071百万元,室分产品为2,175百万元,传输产品为42百万元,服务产品为830百万元,总计42,118百万元,为客户代缴电费款项年末余额为2,120百万元[152] - 2021年向中国联通公司提供服务,铁塔产品交易金额为人民币17,255百万元,室分产品为950百万元,传输产品为28百万元,服务产品为164百万元,总计18,397百万元,为客户代缴电费款项年末余额为737百万元[1
中国铁塔(00788)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8-24 16:30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426.73亿元,同比增长7.2%;归属股东利润34.57亿元,同比增长16.1%[5][9] - 2021年上半年EBITDA为311.84亿元,同比增长7.2%,EBITDA率73.1%[9] - 2021年上半年资本开支103.60亿元,同比减少27.6%;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42.38亿元,自由现金流138.78亿元,同比增长8.6%[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3331.95亿元,带息负债1141.91亿元,净债务杠杆率37.0%[9] - 2021年上半年营业开支为363.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0%[21] - 上半年折旧及摊销为248.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22] - 上半年维护费用为28.9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6%[22] - 上半年人工成本累计发生35.7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剔除限制性股票摊提成本影响,同比增长6.2%[23] - 上半年其他营业开支为50.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97亿元[23] - 上半年净财务费用为18.6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6%[24] - 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利润63.54亿元,归属股东的利润为34.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1%,EBITDA达311.84亿元,增长7.2%,占比73.1%[25] - 2021年上半年资本开支达103.60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42.38亿元,自由现金流为138.78亿元[2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3331.95亿元,负债总额为1473.41亿元,净债务为1092.33亿元,资产负债率由44.8%下降至44.2%[2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收入426.73亿元,2020年同期为397.94亿元[3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利润63.54亿元,2020年同期为58.41亿元[3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期利润34.57亿元,2020年同期为29.77亿元[3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收益为0.0198元,2020年同期为0.0170元[3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2812.45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2941.76亿元[3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519.50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432.04亿元[3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3331.95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3373.80亿元[3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520.02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444.99亿元[3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953.39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1066.35亿元[3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1473.41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1511.34亿元[35]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利润34.57亿元,2020年上半年为29.78亿元[37][36] - 2021年上半年股息分配39.34亿元,2020年上半年为25.61亿元[37][36] - 2021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858.54亿元,2020年6月30日为1829.43亿元[37][36]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42.38亿元,2020年上半年为270.83亿元[39] - 2021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186.85亿元,2020年上半年为142.96亿元[39] - 2021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56.38亿元,2020年上半年为146.30亿元[39] - 2021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9.58亿元,2020年6月30日为43.80亿元[39] - 2021年6月30日应付设备及建设供货商款项约为134.56亿元,2020年12月31日约为217.59亿元[40] - 2021年上半年新增使用权资产约为48.51亿元,2020年上半年约为38.10亿元[40] - 2021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1760.08亿元,与2020年6月30日持平[37][3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433.89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634.31亿元[43] - 2021年6月30日,银行承诺的未动用无限制循环银行授信为1479.03亿元[43] - 2021年上半年人工成本35.74亿元,2020年同期为34.69亿元[51] - 2021年上半年其他营业开支50.21亿元,2020年同期为42.24亿元[54] - 2021年上半年融资成本18.75亿元,2020年同期为20.94亿元;2021年上半年利息资本化年利率区间为2.93%-3.09%,2020年同期为3.20%-3.42%[55] - 2021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11.01亿元,2020年同期为9.20亿元;公司适用中国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为25%[57][58] - 2021年上半年归属公司股东的利润34.57亿元,2020年同期为29.78亿元;每股基本收益0.0198元,2020年同期为0.0170元[61] - 2021年上半年集团增置物业、厂房及设备及在建工程成本为100.26亿元,2020年同期为140.21亿元[65] - 2021年上半年注销及处置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约6.91亿元,产生注销/处置损失约6.72亿元,2020年同期注销及处置约5.84亿元,损失5.33亿元[66] - 2021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为337.85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345.53亿元[67] - 2021年6月30日租赁负债为231.78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237.51亿元[67] - 2021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为54.22亿元,2020年同期为55.9亿元[68] - 2021年上半年利息费用为6.37亿元,2020年同期为6.47亿元[68] - 2021年6月30日其他非流动资产为47.45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62.97亿元[69] - 2021年6月30日应收营业款及其他应收款为377.69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306.58亿元[7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核销应收营业款约2亿元,2020年同期约3亿元[72] - 2021年6月30日预付款及其他流动资产为92.23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75.04亿元[77] - 2021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9.58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50.42亿元[78] - 2021年6月30日,长期借款账面余额396.63亿元,短期借款账面余额558.56亿元;2020年12月31日,长期借款账面余额293.02亿元,短期借款账面余额619.99亿元[81] - 2021年6月30日,优惠借款账面价值为58.87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66.08亿元[8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全部长期借款实际年利率为2.35%至4.41%,2020年同期为2.75%至4.35%[8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全部短期贷款年利率区间为2.80%至3.70%,2020年同期为3.00%至3.92%[82] - 2021年6月30日,借款1年内偿还45.06亿元,1至2年偿还90.61亿元,2至5年偿还260.96亿元[83] - 2021年6月30日,应付账款264.02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314.60亿元[87] - 2021年6月30日,预提费用及其他应付款61.22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57.52亿元[88] - 截至2021年及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8500万元及1.85亿元[9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与被取消的限制性股票相关的4.88亿元应退款尚未退还计划参与者[91] - 2021年6月30日和2020年12月31日,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所持股份均为11.96亿股,价值19.54亿元[93] - 2021年6月30日,已获授权已订约1年内的资本承担为18.26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23.99亿元[95] - 2021年6月30日,集团作为出租人未来5年内应收最低租赁付款约为1259.77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1509.04亿元[96] - 2021年6月30日和2020年12月31日,短期租赁及低价值租赁1年内最低租赁付款分别为6.54亿元和6.25亿元[9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购买多种货品及服务支出27.2亿元,2020年同期为29.69亿元[10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租金及站址场地租赁费为1.9亿元,2020年同期为1.41亿元[10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应收关联方营业款及其他应收款为339.35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280.55亿元[10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应付关联方账款为29.99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54.14亿元[105] - 2021年6月30日关联方短期借款结余(非贸易)为人民币2500百万元,与2020年12月31日相同[106] - 2021年6月30日,集团并无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未以公允价值列账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以摊销成本计量,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若[108] - 于2021年6月30日,公司无或有负债[12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牵涉重大诉讼或仲裁,无针对公司的重大诉讼或索赔悬而未决、拟将进行或已进行[12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上半年完成5G建设需求约25.6万个,97%通过利用已有资源实现[11] - 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塔类站址数203.5万个,较去年底净增1.2万个;运营商塔类租户322.8万户,较去年底增加5.3万户[11] - 2021年上半年运营商业务收入398.08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塔类业务收入377.22亿元,同比增长3.7%;室分业务收入20.86亿元,同比增长21.3%[11] - 2021年上半年两翼业务收入27.37亿元,同比增长73.3%[1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跨行行业务租户19.5万户,上半年收入18.53亿元,同比增长46.6%[1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铁塔换电用户约46万户,较去年底增加16万户;铁塔备电点位1.7万个,较去年底增加5千个,上半年能源业务收入8.84亿元,同比增长180.6%[13] - 2021年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26.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其中运营商业务收入398.08亿元,增长4.5%,跨行行业及能源业务收入27.37亿元,增长73.3%,占比由4.0%提升至6.4%[20] - 2021年上半年,塔类业务收入377.22亿元,2020年同期为363.71亿元;室分业务收入20.86亿元,2020年同期为17.2亿元;跨行行业务收入18.53亿元,2020年同期为12.64亿元;能源经营业务收入8.84亿元,2020年同期为3.15亿元;其他业务收入1.28亿元,2020年同期为1.24亿元[47] - 2021年上半年,来自站址空间的收入为320.74亿元,2020年同期为309.74亿元;来自服务的收入为56.48亿元,2020年同期为53.97亿元[49] - 2021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公司产生的收入为400.89亿元,2020年同期为383.62亿元[5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三家通信运营商产生的收入占总收入的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