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DADA)

搜索文档
Why Dada Nexus Stock Was Gaining Again Today
The Motley Fool· 2024-10-01 03:2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股市连续上涨,主要受益于上周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的50个基点利率降低以及中国股指在交易日期间的大涨[1][2] - 达达集团(Dada Nexus)股价也随之上涨,但涨幅有所回落[1] - 中国股市的反弹主要源于投资者在节前调仓,以及对中国政府刺激政策的乐观预期[2] - 中国央行要求银行降低现有房贷利率,有助于缓解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困境[2] - 达达集团主要从事即时零售和配送业务,与京东有密切合作关系,京东股价也随之大涨[2][3] 行业总结 - 中国股市整体呈现反弹态势,上证综指单日涨幅达8.1%,为2008年以来最大涨幅[2] - 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刺激政策,如降息和要求银行降低房贷利率,有助于提振中国经济[2] - 中国经济仍然疲软,加上美国对中国芯片出口限制,中国股市仍存在较大风险[4] 公司总结 - 达达集团主要从事即时零售和配送业务,与京东有密切合作关系[2] - 达达集团股价在中国股市整体上涨的带动下也有所上涨,但涨幅有所回落[1] - 京东股价大涨,受到投资者的乐观预期[2][3]
Why Dada Nexus Stock Rocketed Almost 22% Higher on Tuesday
The Motley Fool· 2024-09-18 05:55
公司动态 - 中国配送公司达达集团(Dada Nexus)的股价在周二大幅上涨近22% 成为市场中的异类 而同期标普500指数表现平平 [1] - 达达集团的前战略投资者将其全部股份出售给达达的同行 这一举动令投资者兴奋 导致大量资金涌入达达的美国存托凭证(ADS) [1] 股权变动 - 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的子公司Global Pinnacle Corporation出售了其在达达集团的全部股份 包括约8750万股普通股和略低于190万股的ADS [2] - 沃尔玛此前持有达达集团略高于9%的股权 此次出售后 京东作为达达集团的主要股东 将其持股比例提高至63%以上 [2] - 沃尔玛中国区总裁朱晓静立即辞去了达达集团董事会席位 [2] 战略调整 - 沃尔玛此前在8月出售了其在京东的类似比例股份 这两次出售表明沃尔玛在亚洲市场的战略发生了明确变化 [3] - 沃尔玛可能认为在中国市场已经站稳脚跟 不再需要持有同行和竞争对手的股份 [3] - 京东对达达集团的收购强烈表明了其对达达集团潜力的信心 [3]
达达:即时配送业务稳健;京东场域渗透为首要战略,短期调整影响持续
交银国际证券· 2024-08-28 11: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达达集团(DADA US)中性评级 [9] - 目标价下调至1.5美元,较当前收盘价1.32美元有13.6%的潜在涨幅 [2] 报告核心观点 - 达达集团2024年仍处于业务调整阶段,京东场域表现优异,但受到京东场域广告变现及免运影响,变现效率提升仍需时间 [6] - 预计2024年全年收入同比下降9%,调整后净利润率约-7.4%,对应71亿元亏损 [6] - 公司短期业绩仍将受到京东秒送业务调整影响,短期战略以京东场域GMV规模、单量及用户粘性为主,收入增长仍需时间 [6] 业务表现分析 1. 京东秒送业务: - 京东场域月均下单用户数和单量同比增100%+,线上日单峰值创新高,得益于对京东用户渗透率持续提升 [5] - 京东app场域高频用户同比增100%+,并逐月加速,6月下单的日均Plus用户较3月增40% [5] - 秒送频道在京东app首页上线,场域日均曝光用户同比增70%+,转化率提升20%+,推动支付用户增100%+ [5] 2. 达达快送业务: - 完单量/毛收入同比增21%/23%,深化与餐饮等行业KA合作,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5] 财务数据分析 - 2024年预计收入同比下降9%至95.65亿元,调整后净利润率约-7.4%,对应71亿元亏损 [6][7] - 2025年预计收入增长17.4%至112.29亿元,调整后净利润率约-2.9%,对应3.29亿元亏损 [7] - 2026年预计收入增长14.7%至128.8亿元,调整后净利润率约-0.02%,对应300万元亏损 [7]
Dada(DADA) - 2024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08-21 16:13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总营收为23亿元人民币,其中JD NOW营收为9.12亿元,Dada NOW营收为14亿元,同比增长47% [42][43] - 非公GAAP净亏损为1.42亿元,环比收窄5300万元,非GAAP净亏损率为6.1%,环比下降1.8个百分点 [1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亿元人民币,并在2024年3月宣布的4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中回购了9.8亿美元 [4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JD NOW - 月活跃用户和通过JD App下单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8] - JD NOW在JD用户中的渗透率持续提升 [8] - 通过JD App渠道的日均付费用户同比增长超过100% [28] - 通过JD App渠道的30天复购率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 [28] - 高频用户同比增长超过100% [29] - 平均履约时间同比缩短15% [25] Dada NOW - 营收同比增长47%至14亿元,主要由于餐饮和饮料KA客户的增加 [33][37] - 订单量同比增长21%至6.79亿单,总交易额同比增长23%至30亿元 [35] - 餐饮和饮料KA客户营收同比增长近80% [3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线上实物商品销售同比增长6.4%,7月份增速略有提升至8.1%,反映消费信心和意愿的持续稳定恢复 [48] - 便利店、超市等新零售模式受到消费者青睐,公司加强与之合作 [62] - 非超市品类的增速持续高于超市,主要由于消费者对便利性的需求不断提升 [6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聚焦核心业务,持续优化用户体验,深化与京东生态的融合,提升用户渗透率和品牌影响力 [39][55][57] - JD NOW依托京东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优质供给,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50][52] - Dada NOW在网络覆盖和配送成本方面具有优势,有信心保持行业领先的增长 [54] - 公司有信心长期实现盈亏平衡和盈利 [7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消费意愿和趋势保持稳定,线上消费持续增长,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支撑 [48][49] - 公司有信心进一步提升JD NOW在京东用户中的渗透率,并持续优化用户体验和供给 [51][52][57] - Dada NOW的网络优势和成本优势将支撑其长期保持行业领先增长 [54] - 公司有信心长期实现盈亏平衡和盈利 [7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管理层发生变动,但公司战略未发生变化,仍将专注于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即时零售和配送服务 [77]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Thomas Chong 提问** 提问了消费者情绪和竞争格局的变化,以及JD NOW和Dada NOW在下半年的业务趋势 [47] **Henry Jun Mao 回答** - 消费者意愿和趋势保持稳定,线上消费持续增长 [48][49] - JD NOW依托京东生态优势,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50][52][57] - Dada NOW网络和成本优势明显,有信心保持行业领先增长 [54] 问题2 **Alicia Yap 提问** 提问了JD NOW各品类的消费趋势,以及Dada NOW各业务线的毛利情况 [60] **Henry Jun Mao 回答** - 超市品类较为稳定,非超市品类增速持续高于超市 [62][63] - Dada NOW餐饮和饮料KA业务保持快速增长 [65] 问题3 **Jiulu Li 提问** 提问了公司的财务指引、与京东的合作以及管理层变动对公司战略的影响 [67] **Henry Jun Mao 回答** - 公司短期内JD NOW收入增长面临压力,但长期看有信心提升用户渗透率和广告变现能力 [69][70][71] - 公司持续深化与京东的合作,JD NOW在京东用户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 [74][75] - 管理层变动不会影响公司的战略,仍将专注于即时零售和配送服务 [77]
Dada Announces Unaudited Second Quarter 2024 Financial Results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4-08-21 06:00
财务表现 - 2024年第二季度总净收入为23.49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9.5% [3][4] - JD NOW平台净收入为9.124亿人民币,同比下降43.5%,主要由于在线广告和营销服务收入下降以及配送服务收入减少 [4] - Dada NOW平台净收入为14.37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6.6%,主要得益于连锁商户的城际配送服务订单量增加 [4] - 2024年第二季度总成本和费用为26.6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4.9% [5] - 运营和支持成本为17.35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5.5%,主要由于城际配送服务订单量增加导致骑手成本上升 [6] - 销售和营销费用为7.81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1.2%,主要由于JD NOW平台促销活动减少 [6] - 2024年第二季度运营亏损为3.105亿人民币,同比扩大57.6% [7] - 非GAAP运营亏损为1.645亿人民币,同比扩大475.2% [7] - 2024年第二季度净亏损为2.862亿人民币,同比扩大80.3% [7] - 非GAAP净亏损为1.423亿人民币,而2023年同期为盈利840万人民币 [7] 业务表现 - JD NOW平台在2024年第二季度通过京东App的月交易用户和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2] - Dada NOW在2024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 [2] - 2024年第二季度配送订单量为6.792亿单,同比增长20.7% [9] - 2024年第二季度配送服务总账单金额为30.0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2.9% [9] 公司治理与战略 - 公司于2024年3月宣布了4000万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回购约980万美元的美国存托股票 [9] - 公司于2024年5月发布了2023年ESG报告,这是公司连续第三年发布ESG报告 [10] - 2024年6月,JD NOW与伊利高端牛奶品牌Satine等有机食品饮料品牌合作,在北京成立了"绿色联盟",推动行业绿色发展 [11] - 2024年7月,公司在上海推出了首辆冰饮车,为骑手和其他户外工作者提供免费冷饮、防晒和防暑产品 [11] 财务结构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1.051亿人民币,限制性现金为4.358亿人民币 [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66.543亿人民币,总负债为17.063亿人民币,股东权益为49.48亿人民币 [23]
Dada Announces Certain Management Changes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4-08-21 05:55
文章核心观点 达达集团宣布董事会人事变动,郭庆当选董事、薪酬委员会成员及董事会主席,傅兵因个人原因辞去临时总裁职务,董事会正评估公司领导架构 [1] 人事变动 - 郭庆当选公司董事、薪酬委员会成员及董事会主席,接替Ian Su Shan,Ian Su Shan继续担任董事及提名与公司治理委员会成员,变动后董事会由六名成员组成,其中三名是独立董事 [1] - 傅兵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临时总裁职务,自2024年8月20日起生效 [1] - 董事会正根据公司长期发展计划评估领导架构 [1] 新主席履历 - 郭庆自2024年4月起担任京东和达达顾问,是Robot - X联合创始人、董事兼首席执行官,2014 - 2021年就职于美团,2020 - 2021年为美团S团队成员 [2] - 郭庆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应用化学和国际工程管理双学位,后获北京邮电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2] 公司介绍 - 达达集团是中国领先的本地即时零售和配送平台,运营京东到家和达达快送两大平台,二者相互连接、互利共赢 [3] - 京东到家平台大量即时配送订单增加达达快送订单量和密度,达达快送为京东到家参与者提供更好配送体验 [3]
Dada to Announce Unaudited Second Quarter 2024 Financial Results on August 20, 2024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4-08-14 19:14
文章核心观点 达达集团将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并召开财报电话会议 [1] 分组1:财报与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4年8月20日美国股市收盘后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 [1] - 公司将于美国东部时间2024年8月20日晚上9:30(北京时间2024年8月21日上午9:30)召开电话会议讨论财报 [1] - 需通过链接https://s1.c-conf.com/diamondpass/10041142-brxl5o.html 提前注册会议,会议开始前10分钟拨入 [1] - 注册后参与者将收到电话会议详情,包括拨入号码、会议密码和唯一访问PIN [1] 分组2:会议回放与直播 - 电话会议结束后至2024年8月28日可收听电话会议回放,提供美国/加拿大、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的拨入号码及回放PIN [2][5] - 会议的直播和存档网络直播将在达达官网投资者关系板块https://ir.imdada.cn/ 上提供 [2] 分组3:公司介绍 - 达达集团是中国领先的本地即时零售和配送平台,运营着京东到家和达达快送两大平台,二者相互连接、互利共赢 [3] 分组4:联系方式 - 投资者咨询可联系达达集团的Caroline Dong,邮箱ir@imdada.cn ;或联系Christensen的Rene Vanguestaine(中国)、Linda Bergkamp(美国) [6] - 媒体咨询可发邮件至PR@imdada.cn [6]
达达:2季度业绩预览:快送业务表现优异,京东场域结合仍未大规模变现
交银国际证券· 2024-07-21 14: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中性 [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2季度业绩预览快送业务表现优异,京东场域结合仍未大规模变现 [1] - 预计2季度收入23亿元,与彭博市场预期基本一致,同比下降12%,下调4个百分点因京东到家广告收入低于预期,达达快送/京东到家收入分别同比+44%/-46%,经调整净亏损1.7亿元,对应亏损率7.4%,对比彭博市场预期亏损1.9亿元 [1] - 微调2024年收入预期,维持2025 - 26年总收入预期,将估值基准调整至2025年,对标京东物流0.27倍市销率,下调目标价至1.7美元,维持中性评级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份资料 - 52周高位6.69美元,52周低位1.26美元,市值351.23百万美元,日均成交量1.78百万,年初至今变化(59.94)%,200天平均价1.91美元 [3] 财务数据一览 |年份|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收入(百万人民币)|9,368|10,506|9,819|11,631|13,322| |同比增长(%)|36.4|12.2|-6.5|18.5|14.5| |净利润(百万人民币)|(1,326)|(1,299)|(753)|(561)|(111)| |每股盈利(人民币)|(1.31)|(4.99)|(2.89)|(2.20)|(0.44)| |同比增长(%)|-40.9|282.3|-42.1|-24.0|-80.0| |前EPS预测值(人民币)|||(2.89)|(1.06)|0.19| |调整幅度(%)|||0.0|107.2|-333.7| |市盈率(倍)|NA|NA|NA|NA|NA| |每股账面净值(人民币)|6.89|21.36|18.78|15.95|15.02| |市账率(倍)|1.40|0.45|0.51|0.61|0.64| [4] 2季度分业务线情况 - 达达快送预计收入14亿元,同比增44%,上调4个百分点,得益于持续渗透KA客户获取市场份额,带动同城配送单量增加 [2] - 京东到家下调收入预测14%,因广告收入低于预期,预计收入同比降46%至8.7亿元,降幅高于1季度,主要受低效业务渠道清理及战略变化影响,2季度是业务调整影响最大季度,预计下半年降幅收窄,京东秒送持续聚焦京东app场域,秒送专区上线新品类咖啡奶茶,布局全品类 [2] 利润层面情况 - 预计2季度经调整净亏损1.7亿,亏损率7.4%,对比此前预期亏损率5.6%,主要因广告收入预期下调,达达快送UE呈改善趋势,京东到家渠道调整、用户体验投入加大对利润产生负面影响,维持2024年全年7.5亿元经调整净亏损预期,对应亏损率7.7% [2] 估值情况 - 微调2024年收入预期,维持2025 - 26年总收入预期,上调2024年达达快送收入约3个百分点,下调京东到家收入约6个百分点,将估值基准调整至2025年,对标京东物流0.27倍市销率,下调目标价至1.7美元,维持中性评级 [2]
Dada Nexus: An Overlooked Middleman In China's Digital Retail Revolution
Seeking Alpha· 2024-06-15 15:29
文章核心观点 - 达达集团因审计揭露潜在欺诈案致股价下跌,但负面情绪使其成为强力买入标的,当前是理想买入时机 [2][19] 公司历史 - 2014年7月推出达达快送成立达达集团,2016年与京东、沃尔玛建立合作关系,二者分别投资3.8亿美元和3.7亿美元,同年收购京东到家 [3] - 2020年创始人兼CEO神秘辞职,现由京东物流元老领导,6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此后因与京东合作获5.46亿美元现金及客户流量支持 [3] - 2023年年报显示,京东和沃尔玛实体分别持有53.1%和9.0%的流通股,成立十年来持续采用新技术为合作零售商增值 [3] 业务战略 - 达达集团运营京东到家和达达快送两大互补业务平台,是中国本地即时配送平台第三,市场份额20%,落后于美团和饿了么 [5] - 2023年中国线上到线下市场超4.3万亿元(5920亿美元),其中到家服务贡献约3万亿元 [5] 京东到家 - 占达达总收入56%,嵌入京东多个应用程序,与各类零售商合作,主要是领先超市 [6] - 通过采用海波系统,产品管理和促销管理劳动效率分别提高10倍和12倍 [6] - 为客户提供即时满足感和高性价比交易,通过数据分析提供个性化推荐和搜索结果 [6] - 为零售商带来线上流量,增加每平方英尺销售额,其CRM服务助零售商适应客户偏好变化和开展精准营销活动,库存不足时自动补货 [6] 达达快送 - 占总收入44%,提供同城和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主要在一二线城市,采用众包系统,成本低于竞争对手但配送时间较慢 [7] - 为物流服务提供商(主要是京东物流)提供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京东物流供应链及与京东零售等部门的合作有望带来显著增长 [8] 盈利能力 - 达达所处市场进入壁垒低,现进入利润率提升和健康增长阶段,2023年在低迷环境下仍同比增长12.2% [9] - 新管理团队消除低效,通过京东应用的资产管理规模和商品交易总额显著加速,与京东密切合作使京东到家应用重新设计,提高转化率、点击率和总曝光率 [9] - 达达快送一季度收入创纪录增长,持续获得市场份额,消费者趋势缓慢复苏但更追求性价比,拼多多受益,京东到家需求减弱但盈利能力同比改善 [9] 行业环境 - 中国面临债务问题,债务与GDP比率达创纪录的286%,房地产泡沫破裂,政府采取措施稳定房地产市场,零售销售2024年前两个月同比增长5.5% [11] - 中国经济正从依赖低成本制造业和房地产向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和锂电池“新三大”产业转型,消费者信心仍低,内部贫富差距扩大 [13] - 中国老龄化人口带来挑战,但中产阶级将继续增长,2022 - 2030年预计新增8000万人 [15] 中美关系 - 中美关系紧张,投资者因潜在冲突风险对投资中国持谨慎态度,Ray Dalio估计未来10年发生军事战争的概率为35%,经济制裁也会带来通胀后果 [16] 估值 - 达达集团难以估值,股票波动性高,市销率0.28,市净率0.58,估值便宜,与京东物流相当,远低于美团,分析师预计2025年盈利转正 [17] 欺诈案件 - 2023年前三季度审计发现10亿元(1.4亿美元)可疑收入和成本,占总收入5%,股价较公告前下跌约50%,市场反应过度,带来买入机会 [18] 结论 - 股价情绪触底,理想情况下在每股1.36美元的技术支撑位是买入达达集团股票的理想时机,4000万美元回购计划还有3000万美元可推动股价上涨 [19] - 达达集团是京东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持续创新和成本效益高的众包模式,将在中国零售市场数字化中占据一席之地 [19]
Dada Publishes 2023 ESG Report
Newsfilter· 2024-05-30 18:15
文章核心观点 达达集团发布2023年ESG报告,展示在股东、用户、合作伙伴、员工、骑手和社区等方面的ESG进展及对可持续未来的承诺 [1] 各部分总结 加强治理与责任框架 - 重视董事会独立性与多样性,独立董事占60%,女性董事占80% [2] - 严格执行商业道德标准,合规培训覆盖全体员工 [2] - 加强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核心系统获ISO 27001和ISO 27701认证 [2] - 定期开展利益相关者调查,报告期内识别并更新24项重大ESG问题 [2] 提升服务质量与用户体验 - 加强产品质量管理,23Q1至23Q4京东到家所有订单中质量相关问题的每单呼叫率下降超30% [3] - 保障履约质量,达达快送即时配送服务履约率超95% [3] - 提高客户服务水平,通话后满意度约90% [3] - 全交易流程优化使京东到家用户净推荐值从23Q1至23Q4提升15% [3] 建立行业价值链共赢合作 - 加强供应链ESG管理,将ESG因素纳入供应商招标和绩效评估 [4] - 与超50万家商户门店和超300个品牌合作,推动即时零售行业高质量发展 [4] - 与大学平台和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合作探索前沿技术 [4] - 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助力行业发展 [4] 赋能员工发展与提升职场幸福感 - 营造多元公平职场,女性占全体及中高级员工的40%,女性员工中位薪酬比全体员工高0.2% [5] - 落实员工权益保护,建立投诉和快速响应渠道,集体协议覆盖率达100% [5] - 采用有效员工激励制度,绩效可变薪酬覆盖全体员工,股权激励覆盖19%员工 [5] - 开发多元化培训体系,培训覆盖率100%,人均年培训时长7.6小时 [5] - 年度员工平均满意度4.39分(满分5分),自愿离职率同比下降超3个百分点 [6] 维护骑手权益支持灵活就业 - 作为包容性灵活就业平台,全年超120万骑手在达达快送完成订单,其中12%为女性骑手 [7] - 升级骑手端到端安全管理机制,骑手对平台安全措施平均满意度超85% [7] - 优化骑手培训内容和渠道,开展11.4万场线下培训,覆盖超34万人,线上培训内容全年访问超千万次 [7] - 实施骑手关怀计划,全年开展约1000场线下关怀活动,启动教育基金等新项目 [7] 推动绿色发展与积极回馈社会 - 对范围1、2、3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全面分析并获第三方验证,实现范围1和2碳排放减少18% [8] - 增加绿色包装覆盖,全年可生物降解塑料使用比例增至92% [8] - 利用即时配送服务低碳优势,全年配送距离超22亿公里,减少碳排放60万吨 [8] - 借助平台力量实施“达达公益”项目,参与扶贫、教育支持、生态保护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