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r Leaf Acquisition (FORL)

搜索文档
Four Leaf Acquisition Corporation Announces Receipt of Nasdaq Delisting Determinations
Globenewswire· 2025-08-28 04:15
公司合规与监管状态 - 公司于2025年8月21日收到纳斯达克上市资格部门的通知 因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季度报告(10-Q表格)而违反上市规则 [1] - 此次通知是纳斯达克对该公司证券退市的额外依据 此前已因违反上市规则收到过退市通知并获延期上诉 [1] - 公司于2025年8月27日正式提交了10-Q表格 [2] 公司业务背景 - 公司为特拉华州注册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 专注于通过合并、资产收购或重组等方式与物联网(IoT)领域企业达成业务整合 [3] - 管理层由临时首席执行官Bala Padmakumar、首席财务官Coco Kou及首席战略官Robert de Neve组成 [3] 公司声明性质 - 新闻稿包含符合《1933年证券法》第27A条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21E条的"前瞻性陈述" 涉及未来事件预期但受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 [4] - 前瞻性陈述基于管理层当前预期和假设 但明确提示实际结果可能因风险因素与预期存在重大差异 [4]
Four Leaf Acquisition (FORL) - 2025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5-08-27 21:48
首次公开募股及私募配售 - 公司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共发行542.1万个单位,每个单位售价10.00美元,总募集资金5421万美元[175] - 私募配售向保荐人发行357.69万个认股权证,每个认股权证价格1.00美元,总募集资金357.7万美元[176] - 承销商部分行使超额配售权使公司发行127,400份私募认股权证,产生额外127,500美元收益[246] 交易及发行成本 - 交易成本总额为401.91万美元,其中承销佣金271.05万美元,其他发行成本103.81万美元[177] 信托账户资金变动 - 信托账户初始存入金额5583.63万美元(每单位10.30美元)用于投资美国政府证券[179] - 2024年6月股东特别会议后,275.23万股公众股份行使赎回权,约3020万美元(每股约10.97美元)从信托账户移除[190] - 初始扩展期间保荐人存入54.21万美元至信托账户换取可转换票据[188] - 2024年每月扩展期间保荐人分五次各存入7.5万美元至信托账户,累计存入37.5万美元[191][192][193][194][195] - 2024年从信托账户提取1031029美元利息和股息收入用于支付税费[215] - 2025年8月额外提取271346美元信托账户利息和股息收入用于支付税费[21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信托账户现金为11354936美元,不包括19856826美元限制用于待处理A类普通股赎回的现金[214] 业务合并要求及进展 - 公司须完成至少占信托账户资产80%公允价值的初始业务合并(不含应缴税款)[180] - 业务合并后公司净有形资产需至少达到500.0001万美元[183] - 2024年12月17日公司与Smart Station签订合并协议[173] 合并期限延期及条款 - 公司为完成初始业务组合多次延期,每次延期需向信托账户存入75000美元[196][197][198][199][200][201][205][206][207] - 股东批准2025年延期修正案,允许将合并期限延长12次至2026年6月22日,每次延期需支付75000美元[203] 股份赎回及资金限制 - 2024年6月18日股东赎回2,752,307股A类普通股,总额30,194,356美元[240] - 2025年6月27日股东赎回1,708,386股A类普通股,约1990万美元资金被限制用于赎回支付[241] - 1708386股公众股行使赎回权,约1990万美元资金被限制用于赎回(每股约11.62美元)[204] 税务相关负债 - 2025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确认与2025年赎回相关的198,569美元消费税负债[242] - 2024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确认与2024年赎回相关的301,944美元消费税负债[242] 财务状况及流动性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仅9804美元,营运资本赤字达4597916美元[211] - 公司有3116100美元未偿还的营运资本贷款[213] - 若未在2025年9月22日(或2026年6月22日)前完成业务组合,公司将强制清算和解散[208][2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信托账户外资金9804美元不足以支持公司未来12个月运营[218] 季度及半年度净损益 - 2025年第二季度净亏损88,824美元,主要由信托账户股息和利息收入320,723美元被组建及行政成本343,812美元和所得税费用65,735美元抵消所致[221] - 2024年第二季度净利润166,656美元,主要由信托账户股息和利息收入737,335美元被组建及运营成本424,028美元和所得税费用146,651美元抵消所致[221]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148,054美元,主要由信托账户股息和利息收入637,205美元被组建及行政成本658,628美元和所得税费用126,631美元抵消所致[222]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297,258美元,主要由信托账户股息和利息收入1,495,275美元被组建及运营成本876,445美元和所得税费用321,572美元抵消所致[222] 应付及应收款项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应付赞助方的行政支持协议款项为242,180美元[226] - 应付承销商的递延承销佣金总额为1,897,350美元[22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和2024年12月31日,未付行政支持费用分别为242,180美元和182,180美元[25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和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付关联方本票金额分别为1,116,100美元和195,100美元[252] 股份及认股权证安排 - 保荐人没收373,750股创始人股份,使保荐人和董事共持有1,495,000股创始人股份,其中195,000股可能因承销商未全额行使超额配售权而没收[244] - 承销商部分行使超额配售权后55,250股创始人股份没收失效,剩余139,750股被没收,保荐人和董事最终持有1,355,250股创始人股份[245] - 保荐人以每股1美元价格认购3,449,500份私募认股权证,总购买价格3,449,500美元[246] 营运资金贷款及使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期间公司获得保荐人921,000美元营运资金贷款,其中471,000美元用于营运资金需求,450,000美元用于六次月度延期[2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获得保荐人1,923,100美元营运资金贷款,其中856,100美元用于营运资金需求,542,000美元用于初始延期,525,000美元用于七次月度延期[25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和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2,000,000美元未偿还营运资金贷款可转换为私募认股权证[251] 行政支持费用 - 公司每月向保荐人支付10,000美元行政支持费用,2025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费用均为30,000美元和60,000美元[253]
Four Leaf Acquisition (FORL) - 2025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5-05-20 18:04
公司合并相关 - 2024年12月17日,公司与小雨嘀嗒互联国际有限公司等签订合并协议,涉及两次合并[156] - 合并前,公司B类普通股将自动转换为A类普通股,单位将自动分离[158] - 合并生效时,公司A类普通股将换为小雨嘀嗒A类普通股,认股权证将转换为小雨嘀嗒认股权证[159][160] - 合并需满足多项条件,包括获得股东批准、公司至少有5000001美元的有形净资产等[162] 首次公开募股相关 - 2023年3月16日,公司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发行5200000个单位,承销商部分行使超额配售权,额外购买221000个单位,总收益54210000美元[168] - 首次公开募股同时,公司向赞助商私募3576900份认股权证,收益3577000美元[169] - 交易成本达4019087美元,包括2710500美元的承销佣金等[170] - 首次公开募股后,55836300美元(每单位10.30美元)存入信托账户[172] 业务合并条件相关 - 公司必须完成至少一项初始业务合并,其总公允价值至少为信托账户资产的80%[173] - 公司仅在交易后公司拥有或收购目标公司50%或以上的有表决权证券时才会完成业务合并[173] - 公司进行业务合并需满足合并完成时有形净资产至少为5000001美元,若寻求股东批准,需多数已发行和流通股份投票赞成[177] - 若公司寻求股东对初始业务合并的批准且不按要约收购规则进行赎回,公众股东及其关联方赎回股份不得超过首次公开募股中出售股份的15%[180] 业务合并期限延长相关 - 2024年3月19日,公司将完成初始业务合并的期限延长3个月至2024年6月22日,赞助商存入542100美元[182] - 2024年6月18日,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将完成初始业务合并的期限最多再延长12次,每次1个月,每次延长需向信托账户存入75000美元[184] - 2024年6月20日至2025年5月19日期间,公司多次将完成初始业务合并的期限延长1个月,每次赞助商存入75000美元[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 股东赎回相关 - 2024年特别股东大会上,持有2752307股公众股的股东行使赎回权,约3020万美元(每股约10.97美元)从信托账户中取出[185] - 2024年6月18日,公司股东赎回2752307股A类普通股,总金额为30194356美元,2024年产生301944美元消费税负债,截至2025年3月31日和2024年12月31日,消费税负债均为301944美元[229] 未完成业务合并后果相关 - 若公司在2025年6月22日前未完成业务合并,需赎回A类普通股,赎回价格为信托账户存款总额除以当时流通的A类普通股数量[198] - 若公司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业务合并,初始股东放弃B类普通股的清算分配权,承销商放弃递延承销佣金[199] 赞助商责任相关 - 赞助商同意在第三方索赔使信托账户资金低于每股10.30美元或清算时实际每股金额时对公司负责[2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截至2025年3月31日)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现金为1264美元,营运资金赤字为3848205美元,不包括特许经营和所得税负债[20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有255.11万美元未偿还的运营资本贷款[20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信托账户中有3066.6039万美元的有价证券形式的现金等价物[204] - 2025年3月31日和2024年12月31日,分别有12.615万美元和9.9006万美元资金被误用于支付一般运营费用[20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和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2000000美元未偿还营运资金贷款来自发起人[23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和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关联方本票中分别有551100美元和195100美元[23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和2024年12月31日,分别有21.218万美元和18.218万美元未支付行政支持费用[21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和2024年12月31日,分别有212180美元和182180美元未支付行政支持费用[23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收益与费用)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从信托账户提取103.1029万美元利息和股息收入用于支付特许经营和所得税负债[205] - 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净亏损5.9229万美元,主要与31.4815万美元的组建和运营成本以及6.0896万美元的所得税费用有关,部分被信托账户31.6482万美元的股息和利息收入抵消[211] - 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净收入13.0602万美元,主要与75.794万美元的信托账户股息和利息收入有关,被45.2417万美元的组建和运营成本以及17.4921万美元的所得税费用抵消[211] 承销商相关 - 承销商的递延承销佣金总计189.735万美元,仅在公司完成首次业务合并时从信托账户支付[214] 会计标准相关 - 公司于2025年1月1日采用ASU 2023 - 09标准,确定该采用对未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21] - ASU 2024 - 03标准将于2026年12月15日后的年度报告期和2027年12月15日后的中期报告期生效,公司正在评估其潜在影响[222] 股份与认股权证相关 - 2022年5月,发起人支付25000美元获得2156250股B类普通股,经多次变动后,截至2023年4月30日,发起人及董事共持有1355250股[230][231] - 2023年3月16日,发起人在私募中以每股1美元的价格购买3449500份私募认股权证,总价3449500美元;3月17日,承销商部分行使超额配售权,公司发行127400份私募认股权证,产生额外收益127500美元[232] 营运资金贷款相关 - 为资助业务合并交易成本,发起人等可能向公司提供最高2000000美元的营运资金贷款,可按1美元每份的价格转换为认股权证[234]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从发起人处获得356000美元营运资金贷款,其中131000美元用于营运资金需求,225000美元用于月度延期[235] - 2024年,公司从发起人处获得1923100美元营运资金贷款,分别用于营运资金需求、初始延期和月度延期[236] 行政支持费用相关 - 2023年3月22日,公司与发起人签订行政支持协议,每月支付10000美元,2025年和2024年第一季度相关费用均为30000美元[239] 报告披露相关 - 公司是较小报告公司,无需提供市场风险的定量和定性披露信息[240]
Four Leaf Acquisition (FORL)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2025-05-01 03:5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现金仅28,407美元且营运资金赤字达3,334,790美元(不含特许经营税和所得税流动负债)[8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余额为28,407美元[105] - 信托账户当前每股赎回金额为11.25美元[106][107] - 信托账户现金余额为30,124,557美元(未计赎回、未付承销费及税费)[168] - 需支付1,897,350美元递延承销费用[168] - 公司有形资产净值超过500万美元,已提交包含经审计资产负债表的8-K表格[101] - 公司净有形资产要求至少为500万美元以完成初始业务合并[149] 业务合并相关条款与风险 - 仅需683,827股(占A类普通股25.1%)赞成票即可通过业务合并,因初始股东承诺支持[85] - 已支付11笔延期款项合计825,000美元存入信托账户,业务合并截止日延至2025年5月22日[94] - 每延期1个月需向信托账户存入75,000美元,最长可延至2025年6月22日[93] - 业务合并可能以每股10美元进行PIPE融资,显著低于市价[89] - 延期票据542,100美元无利息,仅成功完成业务合并时需偿还[92] - 信托账户赎回触发条件要求合并后有形净资产不低于5,000,001美元[87] - 赎回触发条件可能使每股可用现金低于5美元门槛[149] - 若未在2025年5月22日前完成业务合并将触发股份赎回[191] - 完成初始业务合并截止日期为2025年5月22日(或完全延长后至2025年6月22日)[114][119] - 公司完成初始业务合并的最终期限为2025年5月22日(可延至6月22日)[151][156] - 初始业务合并后公司可能仅持有目标业务50%或以上投票权证券而非100%股权[170] - 业务合并目标可能不符合公司既定筛选标准[133] - 公司可能合并财务不稳定或缺乏营收记录的企业[134] - 业务合并后可能因资产减计、重组或减值费用对财务状况产生重大负面影响[166] - 公司明确排除通过VIE架构运营的企业作为初始业务合并目标[210] 赎回与清算条款 - 若业务合并失败,公众股东每股清算回报可能仅为10.40美元或更低,权证将作废[96][97] - 2,752,307股A类普通股在特别会议期间被行使赎回权[93] - 清算时公众股东每股仅可获约11.25美元[119] - 若未能在2025年5月22日(或完全延长合并期限至6月22日)前完成初始业务合并,公众股东每股清算收益约10.40美元[132] - 若业务合并失败,公众股东每股清算收益约11.25美元,特定情况下可能低于此金额[133][137][138] - 清算时认股权证将作废[132][133][137][138] - 信托账户清算时公众股东每股仅能获得约11.25美元[157] - 若未完成业务合并,每股赎回金额可能低于11.25美元[195] - 信托账户资金可能因债权人索赔导致每股赎回金额低于11.25美元[106][107] - 信托账户中每股可分配资金可能低于11.25美元[110] - 债权人索赔可能优先于股东分配[113] - 解散费用优先扣除10万美元利息(税后净额)[114] - 根据DGCL第280条需预留60天第三方索赔通知期[122] - 非法分配情况下债权人索赔时效可延长至6年[123] 融资与资本结构 - 首次公开募股和私募认股权证销售净收益974,028美元未存入信托账户[105] - 公司已从保荐人借款总计2,195,100美元用于运营资金需求[105] - 最高200万美元贷款可在业务合并完成后按每份认股权证1.00美元价格转换[105] - 营运资本贷款可转换为私募认股权证,最高200万美元按1.00美元/权证换算(如200万美元票据可转换200万份权证)[161] - 公司通过私募配售权证融资约358万美元(发行3,576,900份权证,单价1美元)[189] - 债务融资可能导致现金流主要用于偿债而非股息支付[150] - 公司可能发行额外普通股或优先股导致股东权益稀释[136] 认股权证条款 - 私募认股权证行权价为每股11.50美元[190] - 认股权证协议修改需多数公开认股权证持有者批准[151] - 认股权证条款修改需获得当时流通公众权证至少50%持有人的批准[201] - 若业务合并时新股发行价低于9.20美元且融资额超可用股权收益60%,认股权证行权价将调整为市价与新发行价中较高者的115%[164] - 公司可赎回未到期认股权证价格为每股0.01美元,前提是A类普通股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内20天达到或超过18美元[202] - 现金less行权可能导致股东获得较少A类普通股[197] - 认股权证行权登记需在业务合并后15个工作日内提交[196] - 认股权证诉讼专属管辖法院为纽约州法院[198]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发起人持有约19.1%的流通股[127] - 初始股东集体持有约33.2%的普通股[154] - 初始股东持有约33.2%的已发行普通股[158] - 发起人以25,000美元总价购入创始人股份,单价约0.011美元/股[159] - 创始人股份转换后需保持合计占业务合并后总流通股20%的比例[160] - 现有1,355,250股创始人股份可按1:1比例转换为A类普通股[161] - 公司创始人股份初始发行2,156,250股,经多次调整后最终持有1,355,250股,约占IPO后流通股20%[188] - 公司章程修正需至少65%普通股持有者批准[151][153][154] 持续经营与审计风险 - 独立审计报告对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疑虑[83] - 公司独立会计师事务所Adeptus Partners LLC未签署信托账户资金豁免协议[106] - 董事可能决定不执行保荐人赔偿义务,影响信托账户分配金额[109] - 保荐人承担第三方索赔责任的最低保障为每股11.25美元[107] - 公司独立审计师Adeptus Partners LLC为美国新泽西会计师事务所不受PCAOB无法检查影响[273] - 公司明确排除2022年起连续两年无法被PCAOB检查的审计师所审计的标的公司[273] 法律与监管风险 - 公司可能因CFIUS审查导致初始业务合并被阻止、延迟或强制剥离资产[131] - 公司可能因外国投资限制无法与美国目标公司完成业务合并[127][131] - 国家安审新规于2021年1月18日生效,扩大外商投资安全审查范围[212] - 根据2006年并购规定,外资收购中资企业需经商务部等多部门审批[214] - 网络安全审查要求可能导致公司难以完成业务合并[208] -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要求掌握超100万用户信息的网络平台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申报审查[244] - 数据安全法于2021年9月1日生效对数据出境实施限制[244] - 个人信息保护法(PIPL)于2021年11月1日生效建立个人信息出境监管框架[244] - 2023年3月31日生效的《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要求所有境外上市企业向证监会备案[252] - 境外上市需在提交申请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手续[252] - 备案材料包括备案报告法律意见书及监管部门意见书等5类文件[252] - 并购规则要求特殊目的载体(SPV)境外上市前需获得证监会批准[250] - 美国PCAOB无法直接检查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底稿,存在连续两年无法检查将触发《外国公司问责法》退市条款[264][266] - 《外国公司问责法》规定若连续三年无法接受PCAOB检查,公司证券将面临强制退市和交易禁令[265] - 2021年SEC通过6100规则,明确PCAOB认定无法实施检查的司法管辖区认定框架[268] - 若与中国企业合并且PCAOB无法检查审计底稿公司可能被禁止在美国交易所或场外市场交易[274] - SEC可能提出比《外国公司问责法》更严格的规则例如2022年1月1日前强制退市过渡期[275] - PCAOB检查缺失可能导致投资者对审计程序及财务报表质量失去信心[278] - 中国《证券法》第177条禁止境外证券监管机构直接在中国境内调查取证[280] - 中国法院可能以违反公共利益为由拒绝承认和执行美国法院的证券判决[282] - 公司CFO常驻中国一名董事常驻香港可能增加法律程序送达难度[282] - 合并后公司资产及管理层可能位于美国境外导致投资者追责困难[282] - 中美缺乏司法判决互认条约使跨境法律执行存在重大不确定性[282] 国际业务与地缘政治风险 - 国际业务合并可能面临跨境管理成本增加、货币兑换管制及双重征税等风险[172][177] - 合并后若资产位于海外,公司业绩将完全受该国经济政治状况影响[175] - 公司为特拉华州注册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目前未持有任何中国公司股权或在中国运营业务[255] - 若与中国境内目标公司合并,合并后公司需根据中国法律法规获得相关政府机构许可[255] - 非居民企业间接转让中国应税资产可能被重新定性,需按10%或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56] - 国家税务总局2015年发布7号公告,明确间接转让中国应税资产的合理商业目的判定标准[256] - 2017年国家税务总局37号公告废止698号文,修订了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程序[257] - 中国居民境外投资需根据外汇管理局37号文办理外汇登记,未合规登记将影响利润汇出和资本注入[260] - 外汇登记手续自2015年6月起由银行直接受理,简化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流程[260] - 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限制外资进入禁止类领域并设限制类行业准入要求[218] - 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要求向商务部提交初始/变更/注销及年度报告[218] - 现行法规存在解释与执行不确定性可能延迟交易审批[215][224] - 政府干预可能显著影响公司证券价值[220][222][230] - 交易对价支付期限受严格限制通常不超过一年[216] - 收购价格不得明显低于目标资产评估价值[216] - 中国子公司必须每年拨备至少10%税后利润至法定储备金直至达到注册资本50%上限[232] - 股息支付仅限于累计可分配利润且受债务条款约束[232][233] - 法定储备金不可作为现金股息进行分配[232] - 人民币兑换受政府管制可能影响公司利用收入能力及投资价值[234] - 资本项下外汇支付需经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批准[235] - 2016年资本外流导致外汇政策收紧跨境资本流动审查加强[236] 管理层与运营风险 - 管理层可能因缺乏上市公司运营经验导致合并后业务价值下跌[171] - 关键人员流失风险:无全职员工且未签署雇佣协议或购买关键人保险[179] - 管理层存在时间分配冲突:高管同时参与多家实体运营[181][182] - 潜在关联交易风险:可能收购与管理层关联实体,存在利益冲突[185][187] - 承销商EF Hutton在业务合并服务中可能存在利益冲突[186] - 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导致合并目标减少及成本上升[139] - 公司目前无运营收入且无经营历史记录[203] - 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成本上升且条款恶化[143][144] 上市与合规要求 - 纳斯达克持续上市要求股东权益至少250万美元[192] - 业务合并后需满足纳斯达克初始上市要求包括股价不低于4美元/股[192] - 纳斯达克初始上市要求股东权益至少500万美元[192] - 公司作为新兴成长企业豁免部分披露要求,非关联方持有A类普通股市值超7亿美元时将失去该资格[204] - 公司作为较小报告企业需满足非关联方持股市值低于2.5亿美元或年收入低于1亿美元[206] - 公司需在2024年12月31日后年度报告开始遵循《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第404条内控要求[207] - 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对股票回购征收1%的消费税[142] - 信托账户资金不得用于支付消费税及其他税费[142] 信托账户投资与使用限制 - 信托账户资金仅投资于185天以内到期美国政府证券[119] - 信托账户资金仅投资于185天或更短期限的美国国债[195] - 投资证券占比限制为总资产40%以下(不含美国政府证券和现金)[118]
FOUR LEAF ACQUISITION CORPORATION ANNOUNCES RECEIPT OF NASDAQ DELISTING DETERMINATIONS
Prnewswire· 2025-04-24 09:40
核心观点 - Four Leaf Acquisition Corporation因未能按时提交2024财年10-K年报及支付相关费用 收到纳斯达克退市通知 公司计划及时提出上诉以暂缓退市程序[1][2][3] 纳斯达克退市通知 - 2025年4月17日收到纳斯达克上市资格部门通知 因未提交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财年的10-K年报 构成退市依据[1] - 2025年4月21日再次收到通知 因未支付Listing Rule 5250(f)要求的费用 构成额外退市依据[2] - 若未及时上诉 公司证券将从纳斯达克资本市场退市 普通股交易将暂停 并提交Form 25-NSE从交易所除名[1]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计划依据纳斯达克5800系列规则及时提出上诉 以在专家组决定前暂缓证券交易暂停及Form 25-NSE的提交[3] 公司背景 - 为特拉华州注册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 专注于通过合并、资产收购等方式与一个或多个企业进行业务组合[4] - 专注于物联网(IoT)领域的标的公司 认为存在许多可成为有吸引力上市企业的目标[4] - 管理层由Bala Padmakumar(临时CEO)、Coco Kou(CFO)和Robert de Neve(CSO)领导[4]
Four Leaf Acquisition (FORL) - 2024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5-01-15 06:49
IPO及资金募集 - 公司于2023年3月16日完成首次公开募股(IPO),发行5,200,000单位,每单位10.00美元,总募集资金为54,210,000美元[160] - 公司同时完成私募配售,发行3,576,900份私募认股权证,每份1.00美元,总募集资金为3,577,000美元[161] - 公司IPO后,将55,836,300美元(每单位10.30美元)存入信托账户,用于投资美国政府证券[164] 初始业务合并及延期 - 公司必须在完成初始业务合并时,确保合并后的公司拥有至少5,000,001美元的净有形资产[169] - 公司于2024年3月19日延长初始业务合并期限三个月,至2024年6月22日,并存入542,100美元至信托账户[175] - 公司于2024年6月18日召开特别股东大会,批准延长初始业务合并期限至2025年6月22日,每次延长一个月需存入75,000美元至信托账户[176] - 公司于2024年6月20日、7月16日、8月16日和9月18日分别延长初始业务合并期限一个月,每次延长存入75,000美元至信托账户[178][179][180][181] - 公司于2024年10月17日、11月16日和12月20日分别延长了初始业务合并的期限,每次延长一个月,并分别向信托账户存入75,000美元[182][184][185] - 如果公司未能在2025年1月22日(或2025年6月22日,如果公司选择进一步延长)完成初始业务合并,公司将停止运营并清算[186] 股东赎回及资金使用 - 公司股东在2024年特别股东大会上赎回2,752,307股公众股,赎回金额约为30.2百万美元(每股约10.97美元)[177] - 公司在2024年6月18日赎回了2,752,307股A类普通股,总金额为30,194,356美元[221] - 公司在2024年9月30日确认了301,944美元的消费税负债,与2024年6月18日的赎回相关[221] 财务状况及资金需求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现金为125,986美元,营运资本赤字为2,695,136美元[19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信托账户中的现金为29,555,985美元,计划用于完成初始业务合并[193] - 公司在2024年第三季度和九个月内分别从信托账户中提取了464,229美元和1,031,029美元的利息和股息收入用于支付税款[194] - 公司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净收入为131,457美元,主要来自信托账户的380,258美元利息和股息收入[200] - 公司在2024年九个月内的净收入为428,715美元,主要来自信托账户的1,875,533美元利息和股息收入[201] - 公司预计在完成初始业务合并之前不会产生任何营业收入[191] - 公司可能需要通过贷款或额外投资来筹集资金,以应对未来的营运资本需求[197] 行政支持协议及费用 - 公司已与赞助商签订行政支持协议,每月支付10,000美元,直至完成初始业务合并或清算[206] - 公司在2024年9月30日未支付的行政支持协议费用为152,180美元[231] - 公司在2024年9月30日的行政支持协议费用为30,000美元,而2023年同期为30,000美元[231] - 公司在2024年9月30日的行政支持协议费用为90,000美元,而2023年同期为60,000美元[231] 营运资本贷款及用途 - 公司在2024年9月30日未偿还的营运资本贷款为1,800,100美元,而2023年12月31日为272,000美元[230] - 公司在2024年9月30日的营运资本贷款中,686,000美元用于营运资本需求,542,100美元用于初始延期,300,000美元用于2024年每月延期[230] - 公司在2024年9月30日的营运资本贷款中,225,000美元用于2024年第二、第三和第四个月的延期[230] - 公司在2024年9月30日的营运资本贷款中,1,528,100美元来自赞助方[230] - 公司在2024年9月30日的营运资本贷款中,2,000,000美元可转换为私募认股权证,价格为每份1.00美元[230]
Four Leaf Acquisition (FORL) - 2024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4-08-15 04:50
IPO和融资情况 - 公司于2023年3月16日完成首次公开募股(IPO),发行5,200,000个单位(Units),每个单位包含一股A类普通股和一份可赎回认股权证,募集资金总额为54,210,000美元[144] - 公司同时完成了3,576,900份私募认股权证的私募配售,募集资金3,577,000美元[145] - 公司将IPO和私募配售所得净收益55,836,300美元(每单位10.30美元)存入信托账户,用于未来的业务合并[148] - 公司需要额外融资以完成首次业务合并或赎回大量公众股份,但无法保证能以可接受的商业条款获得新的融资[173] - 公司可能获得高达200万美元的工作资本贷款,用于支持业务合并[202][203] 业务合并和清算 - 公司必须在2024年8月22日(或2025年6月22日如果行使延期选择权)之前完成首次业务合并,否则将清算公司并将信托账户资金分配给股东[163] - 公司于2024年6月18日召开股东特别会议,获得股东批准将合并期限延长至2025年6月22日,同时给予股东赎回权[159,160] - 公司于2024年6月20日和7月16日分别再次延长合并期限一个月,每次需向信托账户存入75,000美元[161,162] - 公司将使用信托账户中几乎全部资金完成首次业务合并,如果未能在2024年8月22日(或2025年6月22日如果行使延期选择权)之前完成业务合并,将进行强制清算和随后解散[172] 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拥有现金862美元,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2,579,796美元[167] - 公司自2022年3月3日成立至2024年6月30日仅进行组织活动和完成IPO并寻找业务合并目标公司,尚未产生任何营业收入[16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收益297,258美元,主要来自信托账户的1,495,275美元股息和利息收入[176] 会计处理 - 公司发行的公众认股权证和给承销商的超额配售权选择权在IPO日被确定为权益工具[184] - 公司根据ASC Topic 480的指引对可能被赎回的普通股进行会计处理[185][186] - 公司采用了ASU 2020-06会计准则,该准则对可转换工具和实体自身权益合同的会计处理进行了简化[187] - 公司正在评估ASU 2023-09所带来的潜在影响,该准则对所得税信息披露进行了改进[188] - 公司作为"新兴成长公司"可以选择延迟采用新的会计准则[190][191] 其他事项 - 2022年通过的通胀减免法案可能对公司未来的股票回购产生影响,公司将密切关注相关法规的发展[192][193][194][195] - 公司创始人持有的创始人股份经历了多次变动[196][197][198] - 公司进行了私募配售,发行了3,576,900份私募认股权证[199][200][201] - 公司与发起人签订了行政支持协议,每月支付1万美元的费用[204]
Four Leaf Acquisition (FORL) - 2024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4-05-16 05:00
首次公开募股相关 - 2023年3月16日公司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发行520万个单位,次日承销商部分行使超额配售权,额外购买22.1万个单位,发行价为每个单位10美元,总收益达5421万美元[138] - 首次公开募股同时,公司向发起人私募357.69万个认股权证,价格约为每个认股权证1美元,总收益为357.7万美元[139] - 交易成本达401.9087万美元,首次公开募股时,97.4028万美元现金存于信托账户外[140] - 首次公开募股后,5583.63万美元(每个单位10.3美元)存入信托账户,投资于美国政府证券或货币市场基金[142] 业务合并期限及资金相关 - 2024年3月19日,公司将完成首次业务合并的期限延长三个月至6月22日,发起人存入54.21万美元,获得不可转换无担保本票[143] - 若公司未能在2024年6月22日(或9月22日)前完成业务合并,将进行清算和解散[15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现金、营运资金等)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现金为5244美元,营运资金赤字为181.5886万美元,不包括特许经营税和所得税负债[14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有113.41万美元未偿还的营运资金贷款来自发起人[15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信托账户现金为5936.3777万美元,公司拟用其完成首次业务合并[151] - 2024年3月31日后,公司从信托账户提取56.6万美元以支付所得税义务[152] 净收入与净亏损情况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净收入为130,602美元,主要源于信托账户757,940美元的股息和利息收入,扣除452,417美元的组建和运营成本以及174,921美元的所得税费用[158]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净亏损为42,784美元,主要是由于58,384美元的组建和运营成本、39,181美元的超额配售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以及7,039美元的所得税费用,部分被信托账户61,820美元的股息和利息收入抵消[159] 承销佣金相关 - 承销商递延承销佣金总计1,897,350美元,仅在公司完成首次业务合并时从信托账户支付[162] 行政支持协议相关 - 公司自2023年3月22日起与发起人签订行政支持协议,每月支付10,000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相关费用为30,000美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尚有92,180美元未支付[163] - 2023年3月22日公司与发起人签订行政支持协议,每月支付1万美元直至首次业务合并或清算[186] - 2024年第一季度行政支持协议相关费用为3万美元[186] - 2023年第一季度行政支持协议相关费用不重大[18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行政支持协议下欠发起人9.218万美元未支付[186] 会计准则相关 - 公司于2024年1月1日采用ASU 2020 - 06,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正在评估2024年12月15日后生效的ASU 2023 - 09对财务报表的潜在影响[172][173] - 公司符合《创业企业融资法案》(JOBS Act)中“新兴成长公司”的条件,可选择延迟采用新的或修订后的会计准则,并正在评估该法案其他减少报告要求的好处[175][176] 股份与认股权证相关 - 2022年5月,发起人支付25,000美元获得2,156,250股B类普通股(创始人股份),经多次变动后,截至2023年4月30日,发起人及董事共持有1,355,250股[178][179][180] - 2023年3月16日,发起人在私募中以每股1美元的价格购买3,449,500份私募认股权证,总价3,449,500美元;3月17日,承销商部分行使超额配售权,公司额外发行127,400份私募认股权证,获得127,500美元收益[181] 营运资金贷款相关 - 为资助业务合并交易成本,发起人或其关联方、公司部分高管和董事可能向公司提供最高2,000,000美元的营运资金贷款,贷款可转换为认股权证[183]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从发起人处获得86.21万美元运营资本贷款,其中54.2万美元用于首次延期[184] - 运营资本贷款在业务合并完成时偿还,无利息,最高200万美元未偿还贷款可按每股1美元转换为私募认股权证[18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从发起人处的未偿还运营资本贷款分别为113.41万美元和27.2万美元[184] 公司业务活动相关 - 公司自首次公开募股(IPO)后主要活动为寻找潜在业务合并对象,最早在完成首次业务合并后才会产生运营收入[157]
Four Leaf Acquisition (FORL) - 2023 Q4 - Annual Report
2024-04-02 05:2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为10,622美元,营运资金赤字为851,869美元[67] - 首次公开募股和私募结束时,公司信托账户外原可用资金为974,028美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现金为10,622美元,已向发起人借款272,000美元[95][9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假设无赎回且未支付189.735万美元递延承销费、未缴纳特许经营税和所得税、未支付初始业务合并相关费用和开支前,信托账户现金为5806.3737万美元[170] 业务合并时间与延期 - 2024年3月19日,公司行使首次业务合并的第一次延期,将完成业务合并的日期从3月22日延至6月22日,赞助商向信托账户存入542,100美元延期资金[80] - 每次延期需赞助商向信托账户存入542,100美元,每次延期三个月,每次0.10美元,总计最多可延期两次,共0.20美元,投资者无投票权和赎回权[80] - 公司必须在2024年6月22日前完成首次业务合并,若行使第二次延期选项,则需在9月22日前完成[83] - 若行使第一次延期选择权,公司必须在2024年6月22日前完成首次业务合并;若行使第二次延期选择权,则需在2024年9月22日前完成[127] - 若2024年6月22日前未完成首次业务合并,或行使第二次延期选择权后于2024年9月22日前仍未完成,公司将赎回100%公众股份[154] 业务合并批准条件 - 若寻求股东批准首次业务合并,初始股东同意投票赞成,只需2,059,981股(假设所有流通股都投票,占比37.6%)或352,366股(假设只有代表法定人数的最低股份数投票,占比6.4%)的公开发行股份和代表股份投票赞成,业务合并即可获批[71] 业务合并赎回条件与风险 - 公司赎回公众股份需满足合并后有形净资产至少为5,000,001美元的条件[75] - 公众股东行使大量股份赎回权可能使公司无法完成最理想的业务合并或优化资本结构[76] - 公众股东行使大量股份赎回权可能增加首次业务合并失败的概率,股东可能需等待清算才能赎回股票[78] - 若未完成初始业务合并,公司将停止运营、赎回公众股份(每股或仅获10.40美元)、解散清算,认股权证将失效[85] - 若股东未收到赎回通知或未遵守程序,其股份可能无法赎回[89] - 若寻求股东批准初始业务合并且不按要约收购规则进行赎回,持有超15% A类普通股的股东,超出部分股份将无法赎回[92] - 若第三方对公司提出索赔,信托账户资金可能减少,股东每股赎回金额可能低于10.40美元[97][98] - 信托账户清算时若每股价值低于10.40美元,保荐人可能需承担赔偿责任,但公司无法确保保荐人有能力履行义务[99] - 若独立董事决定不执行保荐人的赔偿义务,信托账户可供分配给公众股东的资金可能降至每股10.40美元以下[100][101] - 若在分配信托账户资金给公众股东后公司破产,破产法院可能追回资金,董事会可能面临惩罚性赔偿索赔[103] - 若在分配信托账户资金给公众股东前公司破产,债权人的索赔优先,股东清算所得每股金额可能减少[105][106] - 若公司在2024年6月22日未能完成首次业务合并,或行使第二次延期选择权后在2024年9月22日仍未完成,公众股东可能需等待更长时间才能从信托账户赎回资金[107] - 若无法完成首次业务合并或对公司章程进行某些修订,公众股东有权获得信托账户收益的按比例份额,每股赎回金额可能低于10.40美元[204] 业务合并相关交易与发行 - 公司在首次业务合并相关的私募交易中可能以每股10.00美元或接近当时信托账户每股金额的价格向投资者发行股份[77] - 第三方借款最高200万美元可在公司完成初始业务合并时按贷款人选择以每股1.00美元转换为认股权证[96] - 公司可能发行额外普通股或优先股完成首次业务合并或用于员工激励计划,还可能因反稀释条款以大于1:1的比例转换B类普通股为A类普通股,这将稀释股东权益并带来其他风险[132] - 公司可能发行债务证券完成首次业务合并,这会对杠杆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股东投资价值[143] - 若发行A类普通股或股权关联证券筹资,新发行价格低于9.20美元/股、发行总收益超总股权收益60%且市值低于9.20美元/股,认股权证行使价格和赎回触发价格将调整[165] 业务合并面临的困难与风险 - 因资源有限和竞争激烈,公司完成初始业务合并可能困难,若无法完成,公众股东或仅获信托账户清算资金按比例分配额,认股权证失效[93] - 若首次公开募股和私募认股权证销售净收益不足以支撑运营至2024年6月22日或行使第二次延期选择权至2024年9月22日,公司可能无法完成初始业务合并[94] - 若被认定为投资公司,公司需承担繁重合规要求,活动受限,可能难以完成首次业务合并[110][111][112] - 法律法规变化或不遵守法律法规可能对公司业务、完成首次业务合并的能力及经营结果产生不利影响[113][114] - 授予初始股东注册权可能使首次业务合并更困难,未来行使这些权利可能对A类普通股市场价格产生不利影响[118] - 公司可能与不符合评估标准和准则的目标公司进行业务合并,这可能导致合并不成功,更多股东行使赎回权,难以获得股东批准[128] - 公司可能与财务不稳定或缺乏收入、现金流、盈利记录的企业进行业务合并,这可能导致收入、现金流、盈利不稳定,难以留住关键人员[130] - 因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增多,有吸引力的目标可能稀缺,竞争加剧,可能增加首次业务合并成本,甚至导致无法完成[135] - 董事和高级职员责任保险市场变化不利,保费增加、条款变差,可能使业务合并谈判更困难、成本更高[139] - 若同时与多个潜在目标完成业务合并,可能阻碍首次业务合并完成,增加成本和风险,影响运营和盈利能力[144] - 公司可能与信息有限的私人公司完成首次业务合并,可能导致合并的公司不如预期盈利[146] 业务合并目标与范围 - 公司拟与物联网行业或相邻行业公司进行首次业务合并,但也会考虑其他机会,不过不能与空白支票公司或类似名义运营公司合并[119] - 公司有意将目标业务搜索重点放在物联网领域或相邻领域的公司,包括发展中市场(如中国和印度)和发达市场(如美国和欧洲)的公司[226] 股东相关权益与影响 - 公司初始股东合计实益持有约19.8%的普通股,可参与公司章程和/或信托协议的修订投票[153] - 修订公司章程需至少65%普通股持有人批准,修订认股权证协议需至少多数公共认股权证持有人投票通过[149] - 公司章程中与业务合并前活动相关的条款,经至少65%普通股持有人批准可修订,这可能使公司更易完成部分股东不支持的业务合并[152] - 初始股东持有约19.8%已发行和流通普通股,可能对股东投票事项产生重大影响[157] - 公司股东可能需在其赎回股份所获分配范围内对第三方索赔承担责任[115] - 若公司未完成首次业务合并,在2024年6月22日(或行使第二次延期选择权后在2024年9月22日)后赎回公众股份,未遵守相关程序,股东潜在责任可能超过三年[115][116] - 公司可能在完成首次业务合并后才召开股东大会,这可能延迟股东选举董事的机会,若股东想在合并前召开会议,可向特拉华衡平法院申请[117] 创始人股份与私募认股权证 - 发起人以25,000美元总价购买创始人股份,约每股0.011美元[158] - 首次业务合并时,创始人股份将按1:1转换为A类普通股,转换比例可能调整使转换后A类普通股约占总数20%[160] - 初始股东目前持有1,355,250股创始人股份,最高200万美元营运资金贷款可转换为私募等价认股权证[161] - 2022年5月,赞助商支付25000美元(约每股0.011美元)获得2156250股创始人股份,后经多次变动,截至2023年4月30日,赞助商和董事共持有1355250股创始人股份,预计占首次公开募股后流通股约20%[197] - 赞助商以每股1美元的价格购买3576900份私募认股权证,为公司带来约358万美元的总收益[198] - 每份私募认股权证可按每股11.50美元的价格购买一股普通股[199] 上市要求与条件 - 公司需维持股东权益至少250万美元和至少300名证券持有人以继续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次业务合并时,股价需至少4美元,股东权益至少500万美元,且至少有300名整手股持有人[201] 认股权证相关规定 - 公司目前未对认股权证行权时可发行的A类普通股进行注册,需在首次业务合并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提交注册声明,并在60个工作日内使其生效[205] - 若认股权证行权时发行的股票未注册,持有人只能以无现金方式行权,且可能无法行权导致认股权证无价值[207] - 若以无现金方式行使公开认股权证,获得的A类普通股数量将少于现金行权[208] - 认股权证协议指定纽约州法院或美国纽约南区联邦地方法院为某些诉讼的唯一专属管辖法院[210] - 公司可经至少多数已发行流通的公开认股权证持有人批准,以对持有人不利的方式修改认股权证条款,如提高行权价格、缩短行权期、减少可购买A类普通股数量等[213][215] - 公司可在认股权证可行权后至到期前赎回未到期认股权证,赎回价格为每份0.01美元,条件是A类普通股最后报告的销售价格在30个交易日内的任何20个交易日等于或超过每股18.00美元(经调整)[216] 公司性质与法规豁免 - 公司是新成立的公司,无运营历史和收入,在完成首次业务合并前将无运营和运营收入,若无法完成合并将无法产生运营收入[217] - 公司是新兴成长公司,可享受某些披露要求豁免,可能使证券对投资者吸引力降低,交易价格可能更低、市场活跃度更低且更具波动性,新兴成长公司身份最长可达五年,若非关联方持有的A类普通股市值在6月30日超过7亿美元,次年12月31日起将不再是新兴成长公司[218][220] - 公司是较小报告公司,可享受某些减少披露义务,将保持该身份直至满足特定条件,如非关联方持有的普通股市值在6月30日等于或超过2.5亿美元,或财年收入等于或超过1亿美元且非关联方持有的普通股市值在6月30日超过7亿美元[222] - 《萨班斯 - 奥克斯利法案》第404条要求公司从2024年12月31日结束的财年年度报告开始评估和报告内部控制系统,仅在被视为大型加速申报公司或加速申报公司且不再符合新兴成长公司条件时,才需遵守独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鉴证要求[223] 与中国企业业务合并相关风险 - 公司不与通过可变利益实体(VIE)运营的目标公司进行首次业务合并,这可能限制在中国的收购候选池,使与中国目标企业完成业务合并更困难和昂贵[227] - 2006年通过并于2009年修订的《并购规则》及其他相关法规为外国投资者收购中国公司设定复杂程序,可能使公司与中国企业进行业务合并更困难[229][230] - 若未来与中国企业进行业务合并,遵守相关法规要求完成交易可能耗时,审批流程可能延迟或阻碍交易完成,影响公司业务扩张和市场份额维持[231] - 2006年9月8日实施的并购规则使收购时间变长且需经中国政府经济审查,获批有有效期,完成交易后需短时间内向相关机构报告[232][234] - 并购规则限制公司谈判收购条款的能力,要求特定交易结构下对价支付一般不超一年,禁止以明显低于评估值的价格收购[235] - 2020年1月1日起实施的《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明确了外商投资监管框架,但实施和解释存在不确定性[236][237] - 中国政府政策、法规变化可能影响公司在中国的盈利运营能力,包括互联网、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规[239] - 中国政府对企业经营有重大监督和干预权,近期政策影响了教育和互联网行业,未来可能出台更多限制政策[242][252] - 目前公司管理层认为高管寻找目标公司无需中国政府批准,但不能保证政府结论一致,政府可能出台新规或干预搜索活动[243][244][245] - 若与中国企业完成业务合并,公司运营、资产和收入将受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法律条件影响[247][248] - 亚洲经济增长不均衡且未来可能无法持续,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减少公司潜在客户需求,降低净收入[249][250][251] - 中国政府对海外证券发行和外资投资加强监管,可能限制公司业务合并和证券发行能力,导致证券价值下降[242][252] - 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面临的诉讼和负面宣传可能影响公司股价,分散管理资源,增加成本[253] - 公司与中国内地目标企业完成业务合并后,中国内地子公司需每年将至少10%的税后利润用于法定储备金,上限为各自注册资本的一半[254] - 中国政府对人民币兑换外币及货币汇出实施管控,公司未来合并后的中国内地子公司向境外实体偿还非人民币债务或进行非人民币资本支出需获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257][258] - 2016年人民币贬值引发资本外流后,中国政府实施更严格外汇政策,加强对重大资本外流审查,未来可能进一步限制经常账户交易获取外币[259] - 若公司收购中国内地公司,中国政府可能随时对合并后公司运营进行重大干预,新政策法规可能导致公司运营重大变化、证券价值大幅下降或丧失价值[260] - 中国政府通过监管和国有化对经济各领域实施重大控制,公司合并后在中国内地运营能力可能受法律法规变化影响[261] - 2021年7月2日中国网络安全监管机构对滴滴全球展开调查,7月24日禁止外资通过并购等方式进入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行业[263] - 未来合并后公司业务可能受政府和监管机构干预,需承担合规成本或违规处罚,若被调查可能影响业务运营和证券价值[264] - 目前无中国法律法规要求公司首次公开募股或向外国投资者发行证券需获中国当局许可,但未来合并后公司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否需获许可不确定[265] - 中国证监会等政府机构可能加强对海外发行和外资投资中国内地发行人的监管,公司与中国内地实体进行业务合并可能需获批准,影响业务和证券价值[266] 公司治理与人员相关风险 - 公司成功完成首次业务合并及后续发展依赖关键人员,关键人员流失可能影响合并后业务运营和盈利能力[169] - 公司运营依赖少数高管和董事,且未与他们签订雇佣协议或购买关键人员保险,其离职可能影响公司运营[186] - 公司关键人员可能与目标业务协商就业或咨询协议,可能导致在确定业务合并时
Four Leaf Acquisition (FORL) - 2023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3-12-26 00:00
首次公开募股相关 - 2023年3月16日公司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发行520万个单位,次日承销商部分行使超额配售权,额外购买22.1万个单位,发行价为每个单位10美元,总收益5421万美元[142] - 首次公开募股同时,公司向发起人私募357.69万个认股权证,每个认股权证约1美元,总收益357.7万美元[143] - 交易成本达401.9087万美元,首次公开募股时,97.4028万美元现金存于信托账户外,用于支付票据、应计发行成本和营运资金[144] - 首次公开募股结束后,5583.63万美元(每个单位10.3美元)存入信托账户,投资于美国政府证券或货币市场基金[147] 公司运营期限与清算条件 - 若公司未能在首次公开募股结束后12个月(或最多18个月)内完成初始业务合并,将停止运营、赎回A类普通股并清算解散[148][155] 财务关键指标(截至2023年9月30日)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现金4552美元,营运资金赤字41.82万美元,信托账户现金5730.148万美元[149][15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有9.5万美元未偿还的营运资金贷款[152] 净收入情况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净收入27.8301万美元,主要来自信托账户的73.6855万美元股息和利息收入,扣除30.9757万美元的组建及一般行政成本和14.8797万美元的所得税费用[160] - 2023年前九个月,公司净收入68.8628万美元,主要来自信托账户的146.518万美元股息和利息收入以及13.4583万美元超额配售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扣除62.1276万美元的组建及一般行政成本和28.9859万美元的所得税费用[161]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净亏损80美元,2022年3月3日至9月30日,净亏损6421美元,均为组建及一般行政成本[162] 递延承销佣金 - 承销商行使超额配售权后,公司需支付递延承销佣金1897350美元,仅在完成初始业务合并时支付[165] 行政支持协议费用 - 公司与保荐人签订行政支持协议,每月支付10000美元,最多支付12个月,2023年第三季度和前九个月相关费用分别为30000美元和60000美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应计费用35000美元,扣除保荐人欠款2820美元[166][191] 股权与认股权证交易 - 2022年5月,保荐人支付25000美元获得2156250股B类普通股,后经多次变动,截至2023年4月30日,保荐人和董事共持有1355250股[178][179][181] - 2023年3月16日,保荐人在私募中以每股1美元的价格购买3449500份私募认股权证,总价3449500美元[182] - 2023年3月17日,承销商部分行使超额配售权,公司发行127400份私募认股权证,获得额外收入127500美元[183] 保荐人欠款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公司记录的保荐人欠款分别为0美元和2820美元[185] 保荐人贷款情况 - 2023年3月前,保荐人同意向公司提供最高400000美元贷款,3月修订后可额外借款40000美元,最高达440000美元,2023年3月24日公司还清欠款[186][187][188] - 为资助业务合并交易成本,保荐人或关联方可向公司提供最高2000000美元营运资金贷款,可转换为认股权证,截至2023年9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借款分别为95000美元和0美元[189][190] - 2023年8月17日和9月20日,保荐人分别向公司提供30000美元和65000美元营运资金贷款[190] 会计准则与报告要求 - 公司作为新兴成长公司,可选择延迟采用新的或修订的会计准则,部分报告要求豁免期为IPO完成后五年或不再是新兴成长公司为止,以较早者为准[176][177]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披露控制与程序因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而无效[194] - 公司管理层认定现金支出审核与批准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195] - 管理层已投入并计划继续投入大量精力和资源来补救和改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195] - 公司需额外时间确保新实施的控制措施有效解决重大缺陷[196] - 最近完成的财季内,除重大缺陷补救活动外,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无重大影响变化[197] - 公司实施了与供应商验证相关的额外控制措施[197] - 公司实施了由多名授权人员对每笔付款进行额外审核的措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