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NOK)

搜索文档
又有两家UWB厂商完成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7-03 15:45
纽瑞芯科技融资及业务进展 - 公司完成B+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正和颢源、中关村创投和北工投资 融资金额未披露 [1][3] - 累计完成5轮融资 包括2020年近亿元Pre-A轮和2022年2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3] - 已量产Ursa Major系列8款UWB芯片 覆盖智能手机、智能汽车、AR/VR及工业互联网等领域 核心性能和市场应用领先 [5] - 智能手机领域 2024年下半年在国内头部厂商旗舰机型量产 另有三家手机厂商处于技术验证阶段 [7] - 汽车领域 国内汽车市场覆盖率超80% 并形成UWB应用生态多种新功能研发落地 [7] - 消费IoT领域 为海信E8Q Pro提供UWB指向遥控解决方案 实现精准定位功能 [8] 全迹科技融资及业务进展 - 公司完成数千万元C轮融资 由芜湖建投投资 万创投行担任财务顾问 [2][9][11] - 累计完成5轮融资 包括2023年B轮和2020年数千万人民币战略融资 [12][13] - 全球首家实现UWB SiP全系统自主设计 拥有6颗FiRa联盟认证芯片 数量全球第一 [10] - 开创UWB-AOA单基站定位新品类 成本降低一个量级 业务覆盖工业、汽车、能源等十余个领域 [11] - 客户包括京东、博世、华为、比亚迪等 产品落地国内外数百家企业 [11] - 智能汽车领域 2024年5月与均联智行合作量产CPD儿童遗留检测产品 实现全车监测预警功能 [11] UWB行业动态 - 两家头部UWB企业近期相继完成融资 反映资本市场对技术商业化前景的认可 [1][2][12] - 应用场景加速拓展 涵盖智能手机、汽车电子、消费IoT及工业互联网等多元化领域 [5][7][11] - 技术突破显著 包括SiP全系统自主设计、单基站定位创新及多芯片量产能力 [10][11]
Ericsson: No Longer An Attractive Risk-Reward
Seeking Alpha· 2025-07-03 02:45
爱立信在5G领域的优势 -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之一,爱立信有望从5G转型中获益良多 [1] - 公司拥有数千项核心专利,与诺基亚等企业同为5G领域的领先企业 [1] 分析师背景 - 分析师拥有10年以上公司研究经验,深入研究过1000多家公司 [1] - 研究范围涵盖大宗商品(石油、天然气、黄金、铜)和科技公司(谷歌、诺基亚)等多个领域 [1] - 特别擅长金属和矿业股票分析,同时对消费、房地产信托和公用事业等行业也有研究 [1] 内容创作经历 - 分析师曾运营个人博客3年,后转向价值投资类YouTube频道 [1] - 在YouTube平台上已研究数百家不同公司 [1]
Microsoft to slash 9,000 jobs in latest brutal cut amid AI push: report
New York Post· 2025-07-02 23:20
裁员计划 - 微软宣布将裁员约9000人 占全球员工总数不到4% [1][4] - 此次裁员涉及不同团队和不同经验层次的员工 旨在减少管理层级 优化组织结构 [1][4] - 2023年5月已裁员6000人(约3%) 2023全年累计裁员10000人 [4][5] - 2023年1月曾裁减不到1%员工 效仿马斯克的"硬核"管理方式 [5] 财务表现 - 最近季度净利润达260亿美元 营收700亿美元 远超华尔街预期 [3] - 预计年营收将同比增长14% 主要得益于Azure云业务和企业软件订阅业务的扩张 [6]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已上涨超过17% [6] 战略调整 - 资源持续向人工智能领域倾斜 [1] - 正在评估是否终止与OpenAI的突破性合作关系 [6] - 若无法就未来持股比例达成一致 可能暂停与OpenAI的谈判 [7] - 现有OpenAI合作合同将持续至2030年 [7] 历史背景 - 2014年收购诺基亚后曾一次性裁员18000人 [5] - 截至2022年夏季 公司员工总数为228000人 [5] 行业动态 - 多家软件公司今年已裁员 包括Chegg和去年遭遇大规模服务中断的CrowdStrike [7]
“芯片大神”离去,但蔚来还有26个副总裁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7-02 19:03
以下文章来源于电动车主任 ,作者楼上安安 电动车主任 . 啥车都能聊 作者 | 楼上安安 来源 | 电动车主任 导语: "过去10年辞退20多个VP,现在继续干。" 蔚来26位副总之一,一个芯片圈的清华博士、教授、公司创始人、前赛灵思实验室主任,现蔚来汽车技术规划首席专家、助理 副总裁的胡成臣,在6月的最后一天在社交平台上发了条消息,"毕业了,江湖再见。" 26 个副总裁 的焦虑 你说厉不厉害? 比亚迪12个副总裁管理着近100万员工,而员工总数还不到3万的蔚来,有26个副总裁。 平均下来,蔚来每个副总裁管理的人数只有比亚迪的1/30。 这种"互联网化"的组织架构,在烧钱扩张期还能维持,但到了精细化运营阶段,就成了明显的负担。 李斌最近的几次内部讲话,话已经说得很重了。 "能不花的钱一分都不花。" "副总裁能合并的就合并。" "过去10年辞退20多个VP,现在继续干。" 李斌为什么这么急?换电站运维月耗5亿、研发投入月均数亿,还有庞大的高管薪资成本... 400多亿的现金能烧几个月? 26个副总,真正能创造核心价值的有几个?胡成臣算一个,那些分管用户关系、服务运营的其他人呢? 耐人寻味的离职时机 今年4月,蔚 ...
全球及中国电口模块行业研究及十五五规划分析报告
QYResearch· 2025-07-02 18:22
电口模块行业核心观点 - 电口模块是实现电信号接口连接、传输及处理的关键电子模块,与光模块并列应用于企业网络、数据中心、电信网络等领域 [1] - 电口模块采用铜缆作为传输媒介,支持30至100米的短距离高速传输,常见接口为RJ45,支持百兆至万兆等多种速率等级 [2] - 电口模块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9.31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到14.89亿美元,2025-2031年CAGR为7.02% [3][6] - 中国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5.92%,预计2031年规模达6.24亿美元,未来六年CAGR为9.70% [8]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0-2025年全球电口模块市场CAGR为6.03%,2025-2031年CAGR提升至7.02% [3][6] -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9.31亿美元,2031年预计达14.89亿美元 [3][6] - 中国产量占全球一半份额,主要制造基地集中在深圳、成都、武汉及马来西亚槟城地区 [8] 应用领域与竞争格局 - 数据中心与企业网络为核心应用市场,占据全球约60%份额 [9] - 工业通信、电信网络、安防监控为补充需求领域 [9] - 全球头部厂商包括思科、华为、博通和Coherent,前三大厂商占据50%市场份额 [12] 行业发展特点 - 受下游需求驱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15] - 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PLC、HMI等设备连接 [15] - 中国企业加速国际化布局,通过设立海外分支、参与国际展会提升竞争力 [16] 行业发展有利因素 - 全球数据流量增长推动高带宽需求,尤其在数据中心和5G网络建设中 [17] - 中国政策支持光通信产业国产化,推动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18] - 硅光、CPO等新技术应用提升模块性能,拓展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领域 [18] 行业发展不利因素 - 关键原材料和设备依赖进口,光芯片等核心器件国产化率不足 [19] - 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压缩利润空间 [19] - 技术门槛高,涉及高速信号处理、热管理、电磁兼容等复杂领域 [19] - 光模块在高数据速率和长距离传输场景中形成替代 [19] 产品类型与厂商 - 产品类型包括百兆、千兆、万兆等 [23] - 全球主要厂商涵盖Coherent、思科、博通、华为、中兴通讯等 [22]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01日(周二)美股热门股票行情一览(美股收盘)





快讯· 2025-07-02 04:10
公司市值数据 - 甲骨文市值8068.82亿,当前股价上涨0.47%至+0.46 [2] - VISA维萨市值6559.91亿,股价下跌3.42%至-45.79 [2] - 宝洁(P&G)市值3780.22亿 [2] - 万事达市值5127.02亿,股价上涨0.48%至+2.68 [2] - 美国银行市值3751.07亿,股价上涨2.06%至+3.15 [2] - 联合健康市值3085.30亿,股价下跌1.40%至-11.21 [2] - ASML阿斯麦市值3107.65亿,股价上涨1.31%至+0.93 [2] - 可口可乐市值2957.46亿,股价上涨4.50%至+14.05 [2] - T-Mobile US Inc市值2735.96亿 [2] - 思科市值2742.89亿,股价上涨1.39%至+3.31 [2] - IBM国际商业机器市值2706.40亿,股价下跌1.21%至-3.58 [2] - 富国银行市值2651.35亿,股价下跌3.24%至-8.35 [2] - 摩根士丹利市值2542.57亿,股价上涨1.68%至+2.40 [2] - 雪佛龙市值2259.26亿,股价上涨0.17%至+0.23 [2] - 美国运通市值2263.61亿,股价上涨1.10%至+3.50 [2] - 迪士尼市值2219.59亿 [2] - 麦当劳市值2127.79亿,股价下跌0.46%至-0.80 [3] - AT&T美国电话电报市值2077.37亿,股价下跌0.18%至-1.24 [3] - Uber优步市值1927.85亿,股价上涨0.53%至+0.70 [3] - 威瑞森通讯市值1840.82亿,股价上涨0.90%至+0.39 [3] - 高通市值1749.99亿,股价上涨0.08%至+0.12 [3] - 花旗集团市值1632.50亿,股价上涨1.33%至+5.15 [3] - 波音市值1581.60亿,股价上涨0.11%至+0.23 [3] - 美光科技市值1352.80亿,股价上涨1.79%至+0.64 [3] - 黑石集团市值1161.04亿,股价上涨2.48%至+2.23 [3] - 耐克市值1091.42亿,股价上涨0.58%至+2.69 [4] - 英特尔市值1076.20亿,股价上涨1.99%至+0.45 [4] - 戴尔科技市值904.03亿,股价上涨0.16%至+0.82 [4] - PayPal Holdings市值746.07亿,股价上涨1.28%至+1.16 [4] - 纽约梅隆银行市值654.78亿,股价下跌0.52%至-0.47 [4] - 德意志银行市值558.54亿,股价上涨3.24%至+3.86 [4] - 通用汽车市值494.87亿,股价上涨5.67%至+2.79 [4] - 塔吉特市值472.00亿,股价上涨5.30%至+5.23 [4] - 福特汽车市值451.14亿,股价上涨4.56%至+0.49 [4] - 本田汽车市值422.99亿,股价上涨1.27%至+0.36 [4] - 达美航空市值399.42亿,股价下跌0.46%至-0.74 [5] - 诺基亚市值309.51亿,股价上涨3.54%至+4.59 [5] - 沃达丰市值241.45亿,股价上涨2.30%至+0.24 [5] - 西部数据市值231.96亿,股价上涨4.25%至+1.04 [5] - 陶氏市值196.54亿,股价上涨5.00%至+1.32 [5] - Dropbox Inc-A市值77.96亿,股价上涨2.73%至+0.43 [5] 行业表现 - 金融行业公司如VISA、万事达、美国银行等市值普遍在5000亿至2000亿区间 [2][3] - 科技行业公司如甲骨文、ASML、英特尔等市值跨度从8000亿至900亿不等 [2][4] - 消费行业公司如宝洁、可口可乐、麦当劳等市值集中在2000亿至4000亿 [2][3] - 航空与汽车行业公司如达美航空、福特汽车等市值在400亿左右 [4][5] - 半导体行业公司如美光科技、恩智浦半导体市值在500亿至1300亿 [3][4]
布鲁盖尔研究所:中美欧关键技术前沿创新比较报告
欧米伽未来研究所2025· 2025-06-30 16:53
不同地区的创新生态系统差异 - 美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AI领域也有一定优势,关键创新多来自科技企业且较为集中,三家企业在三项关键技术领域均名列前茅 [2] - 欧洲在所有领域均滞后,但在量子计算领域相对表现较好,排名与中国接近,前沿创新者大多来自研究机构而非企业 [2] - 中国在半导体领域表现更优,三个领域的前沿创新者分布介于美欧之间 [2] 三大关键技术专利申请的总体趋势 - AI领域:中国专利申请量从2019年2.9万件增至2023年6.3万件,远超美国,但美国专利在AI细分领域新颖性更占优势,欧盟申请量最少 [3] - 半导体领域:美国专利总量每年超21万件占主导地位,欧盟芯片专利数量最少 [3] - 量子计算领域:美国专利数量最多,中国和欧盟紧随其后,欧盟与中国差距越来越大,美国创新专利较多 [3] AI领域专利格局及主要实体 - 中国AI突破性创新主要来自华为(2023年占比34.09%)、平安集团(2021年峰值29.94%)、腾讯(份额从2019年7.96%增至2023年18.18%)等企业 [4] - 中国十大AI创新者中除道通智能外,主要在"计算机视觉"或"图像处理"领域有贡献,字节跳动占比达75%居首 [5] - 美国AI突破性创新从2019年298件增至2023年571件,前沿创新者为谷歌(2023年23.86%)、微软(18.75%)、IBM(11.93%)等老牌科技企业 [6] - 欧盟AI突破性创新从2019年70件增至2023年90件,主要创新者为爱立信、诺基亚等 [7] 半导体领域专利格局 - 欧洲企业如欧司朗、西门子、英飞凌等在专利总量中占比较高 [8] - 美国知名半导体企业如IBM、美光技术、英特尔和德州仪器在前沿创新中占据重要地位 [8] - 中国中芯国际专利申请量领先,但仅0.29%被视为突破性创新 [8] 量子计算领域专利格局 - 欧盟突破性创新数量几乎与中国持平,主要参与者是公共研究机构如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爱立信等 [9]
Nokia signs revolving credit facility with its pricing mechanism linked to the company's sustainability targets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6-30 15:00
诺基亚签署可持续发展关联循环信贷协议 - 公司签署15亿欧元五年期多币种循环信贷协议(RCF),含两个一年期展期选项,取代2019年6月18日签署的14.12亿欧元RCF协议 [1] - 新RCF采用可持续发展定价机制,将贷款利率与公司两项关键可持续发展目标挂钩:范围1&2温室气体绝对排放量减少和范围3温室气体绝对排放量减少 [1][2] - 贷款利率将根据公司实现上述目标的进展情况进行上下调整,调整结果将影响下一年度定价 [2]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融资联动 - 此次融资延续公司2019年将RCF利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挂钩的做法,并建立在2022年首笔可持续发展关联担保融资和2023年可持续金融框架基础上 [3][9] - 公司承诺到204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该目标已获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认证,确保减排路径的独立验证 [4] - 2025年3月发布的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声明首次遵循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和《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要求 [5] 管理层表态 - 首席财务官表示此次再融资交易获得主要银行伙伴强力支持,成功将融资战略与可持续发展重点相连接 [6] - 可持续发展副总裁强调气候转型计划旨在提升价值链效率与创新,将RCF定价与基于科学的减排目标持续挂钩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承诺的重要举措 [7] 公司背景与网络技术 - 作为B2B技术创新领导者,公司通过移动/固定/云网络技术打造具备感知/思考/行动能力的网络体系 [8][10] - 凭借诺基亚贝尔实验室的长期研究,公司在知识产权领域持续创造价值 [8] - 开放式架构网络为服务提供商/企业/合作伙伴提供安全可靠且可持续的高性能网络解决方案 [10]
Equinor to Invest NOK 21B in Fram Sor Oil and Gas Project
ZACKS· 2025-06-27 21:06
Key Takeaways Equinor is investing over NOK 21B in the Fram Sor subsea oil and gas project on the NCS. Fram Sor will recover 116M barrels of energy with ultra-low CO2 emissions and full electrification from shore. The project supports 4,500 jobs and NOK 18B in contracts, mostly awarded to Norwegian-based suppliers.Equinor ASA (EQNR) and its partners have announced a major investment of over NOK 21 billion (~$2 billion) in the Fram Sør development, a new subsea oil and gas project in the North Sea. The pla ...
Chief People Officer, Lorna Gibb to leave Nokia
Globenewswire· 2025-06-26 15:00
文章核心观点 - 诺基亚首席人力官Lorna Gibb决定离职,公司已启动继任者招聘流程,首席法务官Esa Niinimäki将在过渡期承担其职责 [1][2] 人员变动 - 首席人力官Lorna Gibb决定离开公司并退出集团领导团队,自今日起生效,公司已启动继任者招聘流程 [1] - Lorna于2020年加入诺基亚,自2024年6月起担任首席人力官和集团领导团队成员,负责发展公司人才战略和推进人才与领导力项目 [2] - 首席法务官Esa Niinimäki将在搜索继任者期间临时承担Lorna的职责 [2] 公司介绍 - 诺基亚是B2B技术创新领导者,通过在移动、固定和云网络的工作,开创具有感知、思考和行动能力的网络 [3] - 公司凭借屡获殊荣的诺基亚贝尔实验室进行知识产权和长期研究创造价值,该实验室正庆祝成立100周年 [3] - 公司高性能网络拥有真正开放的架构,可无缝集成到任何生态系统,为货币化和规模化创造新机会 [4] - 全球服务提供商、企业和合作伙伴信赖诺基亚,公司为其提供安全、可靠和可持续的网络,并共同创造未来数字服务和应用 [4] 媒体咨询 - 媒体咨询可联系Nokia Communications的全球外部传播主管Maria Vaismaa,电话+358 10 448 4900,邮箱press.services@nokia.com [5] - 投资者关系咨询电话+358 931 580 507,邮箱investor.relations@nokia.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