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正商实业(0018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22:00
2024 ANNUAL REPORT 年報 Zensun Enterprises Limited Annual Report 2024 正商實業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年報 目錄 TABLE OF CONTENTS Zhengzhou Zensun Fenghuashangjing 鄭州正商豐華上境 In case of any inconsistency between the English text and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is annual report, the English text shall prevail. 本年報之英文版本與中文版本如有歧義,概以英文版本為準。 Corporate Profile 公司簡介 2 Corporate Information 公司資料 3 Chairman's Message 主席致詞 6 Hong Kong and Overseas Property Portfolio 香港及海外物業組合 11 Property Development Project Summary in the PRC 在中國物業發展之項目概要 14 ...
七牛智能(0256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22:00
2024 年 報 2024 ANNUAL REPORT 2024 目 錄 | 公司資料 | 2 | | --- | --- | | 財務摘要 | 4 | | 主席報告 | 5 |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10 | |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 | 24 | | 董事會報告 | 29 | | 企業管治報告 | 73 | | 釋義 | 87 |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92 | | 合併損益表 | 97 | | 合併綜合收益表 | 98 | | 合併財務狀況表 | 99 | | 合併權益變動表 | 101 | | 合併現金流量表 | 103 | 財務報表附註 105 公司資料 董事會 執行董事 許式偉先生 (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陳伊玲女士 (首席運營官) 非執行董事 呂桂華先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魏少俊先生 史清博士 周正先生 審核委員會 周正先生 (主席) 史清博士 魏少俊先生 薪酬委員會 史清博士 (主席) 許式偉先生 魏少俊先生 周正先生 提名委員會 許式偉先生 (主席) 魏少俊先生 史清博士 周正先生 上市規則第3.05條項下的授權代表 許式偉先生 何 倩 彤 女 士(於2025年1月20日獲委任) 譚 思 慧 ...
鞍钢股份(00347)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29 21:55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 容 概 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股份編號:0347) 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或「公 司」)董事會(「董事會」)欣然宣佈本公 司及其子公司截至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止三個月(「報告期」)根 據《中 國企業會計準則》編 製 的 未 經 審 計 業 績。本 公 告 乃 根 據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13.09及13.10B條及香港法例第571章證券及期 貨條例第XIVA部的內幕消息條文作出。 本 公 告 的 內 容 與 於 深 圳 證 券 交 易 所 刊 發 的 公 告 所 載 者 一 致。本 公 告 於 香 港 及 深 圳 同 步 刊 發。 重 要 內 容 提 示: – 1 – 1. 董 事 會、監 事 會 及 董 事、監 事、高 級 管 理 人 員 保 證 季 度 報 告 的 真 實、 準 確、完 整,不 存 ...
潍柴动力(02338)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29 21:54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74.6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7%[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8%[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6.4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88.24%[9]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3534.5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79%[9]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894.8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21%[9]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资产总计3534.59亿元,较上期3438.79亿元增长2.78%[23] - 营业总收入574.64亿元,较上期563.80亿元增长1.92%;营业总成本540.41亿元,较上期522.24亿元增长3.48%[25] - 营业利润30.83亿元,较上期41.11亿元下降24.99%;利润总额31.29亿元,较上期41.77亿元下降25.09%[25] - 净利润28.22亿元,较上期33.45亿元下降15.6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7.11亿元,较上期25.99亿元增长4.29%[25][26] -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3.04亿元,较上期5.86亿元下降48.02%;综合收益总额31.26亿元,较上期39.31亿元下降20.48%[26]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31元,上期均为0.30元[26] - 流动负债合计1593.24亿元,较上期1548.39亿元增长2.89%;非流动负债合计689.94亿元,较上期670.81亿元增长2.85%[23] - 递延所得税资产61.85亿元,较上期58.01亿元增长6.60%;递延所得税负债42.82亿元,较上期39.11亿元增长9.50%[23] - 应付职工薪酬78.83亿元,较上期69.69亿元增长13.12%;应交税费28.55亿元,较上期22.45亿元增长27.18%[2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894.81亿元,较上期866.96亿元增长3.21%;少数股东权益356.60亿元,较上期352.62亿元增长1.13%[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449.49亿元,上期为505.32亿元,本期较上期减少10.9%[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495.95亿元,上期为489.21亿元,本期较上期增加1.38%[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46.46亿元,上期为16.12亿元,本期较上期减少388.21%[2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48.27亿元,上期为77.21亿元,本期较上期增加92.04%[2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202.82亿元,上期为76.39亿元,本期较上期增加165.51%[2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54.54亿元,上期为8.19亿元,本期较上期减少761.3%[2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21.80亿元,上期为5.76亿元,本期较上期增加278.48%[2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7.70亿元,上期为30.88亿元,本期较上期减少42.68%[2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4.097亿元,上期为 - 25.12亿元,本期较上期增加116.31%[2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 - 94.67亿元,上期为 - 9.24亿元,本期较上期减少924.57%[28] 特定事项对财务影响 - 控股子公司KION GROUP AG因效率计划本期计提相关支出14.65亿元,影响公司净利润4.72亿元[9] - 应收账款较上年度末增长34.61%,主要系部分配套客户按信用期还款[15] - 管理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56.61%,主要系KION GROUP AG计提相关支出[1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减少6762.66%,主要系购买理财产品增加[15]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24,105名[1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65%,持股数量为580,651,427股[17] - 潍坊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40%,持股数量为296,625,408股[17]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87%,持股数量为163,608,906股[17] 资产项目余额变化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62,483,025,502.93元,期初余额为72,066,926,728.68元[22] - 2025年3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8,564,235,392.17元,期初余额为16,488,504,978.97元[22]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41,563,231,890.72元,期初余额为30,877,182,388.79元[22]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91,858,384,410.29元,期初余额为184,749,684,708.12元[22] - 2025年3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5,745,599,325.13元,期初余额为4,914,614,355.00元[22] 子公司分拆事项 - 公司于2025年3月18日暂时终止分拆所属子公司潍柴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至创业板上市事项,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20]
中国中铁(00390)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29 21:54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未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为248,564,203千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21%[2][3][6]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25,119千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9.46%[6]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553,117千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2.54%[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7,399,254千元,上年同期为 -68,065,449千元[6]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45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15.22%[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96%,较上年同期减少0.54个百分点[6]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2,272,225,394千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70%[8] - 本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363,876,266千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58%[8]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92.83亿元,同比减少6.16%,综合毛利率8.61%,同比减少0.12个百分点[2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49283230千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265645522千元下降6.15%[3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241254020千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256079842千元下降5.79%[3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7850202千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9810137千元下降20%[33] - 2025年第一季度利润总额8048394千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9861266千元下降18.38%[34]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6559072千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8027061千元下降18.29%[34]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25119千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7481215千元下降19.46%[34] - 2025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6378933千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7950276千元下降19.76%[35]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245元/股,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0.289元/股下降15.22%[35]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37,632,328千元,较2024年的265,972,677千元有所下降[37]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315,031,582千元,较2024年的334,038,126千元有所减少[37]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7,399,254千元,2024年为 -68,065,449千元[37]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504,328千元,2024年为3,078,835千元[37]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8,268,761千元,2024年为15,689,011千元[37]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0,764,433千元,2024年为 -12,610,175千元[37]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8,011,381千元,2024年为53,358,828千元[38]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39,323,419千元,2024年为17,287,295千元[38]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687,962千元,2024年为36,071,534千元[38]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477,197,041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00,257,193千元有所减少[4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196561,2024年第一季度为8670786[45]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651170,2024年第一季度为940755[46] - 2025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1645636,2024年第一季度为899645[46]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114789,2024年第一季度为 -6083263[48]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02231,2024年第一季度为4789460[48]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5682257,2024年第一季度为 -11058684[49]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912129,2024年第一季度为6682179[48] - 2025年第一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28500000,2024年第一季度为15000000[49] - 2025年第一季度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31876000,2024年第一季度为16500000[49] - 2025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9174997,2024年第一季度为22693766[49] 股东相关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67,991股[13] -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1,623,119,890股,持股比例为46.98%,为第一大股东[14] 合同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一季度公司新签合同额5601.0亿元,同比下降9.9%,其中境内4944.3亿元,同比降13.6%,境外656.7亿元,同比增33.4%[2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未完合同额72341.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20]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一季度设计咨询业务收入62.2亿元,同比下降17.1%[23] - 2025年一季度工程建造业务收入4214.3亿元,同比下降10.4%[23] - 2025年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务收入117.7亿元,同比下降18.7%[23] - 2025年一季度特色地产业务收入69.2亿元,同比增长2.8%[23] - 2025年一季度资产经营业务收入269.6亿元,同比增长123.7%[23] 资产项目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175080867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50061988千元减少[29]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283376611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46194352千元增加[29]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1033973886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992321135元增长4.2%[30]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2272225394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256413630元增长0.7%[30]
中播数据(0047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21:5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4年的收入为6394千美元,较2023年的7338千美元有所下降[12] - 公司2024年的毛利为2904千美元,较2023年的2524千美元有所增长[12] - 公司2024年的除税前亏损为8786千美元,较2023年的74448千美元大幅收窄[12] - 公司2024年的年度亏损为9459千美元,较2023年的74968千美元大幅收窄[12] - 公司2024年的每股亏损为0.10美元,较2023年的0.80美元有所减少[12] - 2024年公司净亏损约950万美元,较2023年的约7500万美元大幅收窄[37] - 2024年公司每股亏损约0.10美元,较2023年的约0.80美元减少[37] - 2024年公司每股净资产约0.26美元,较2023年的约0.02美元增加[37] - 2024年公司营收约640万美元,较2023年的约730万美元减少约90万美元[38] - 2024年集团年内亏损约950万美元,2023年约7500万美元;每股亏损约0.10美元,2023年约0.80美元;每股资产净值约0.26美元,2023年约0.02美元[41] - 2024年集团收入约640万美元,2023年约730万美元,减少约90万美元,主要因贸易业务减少[42] - 2024年毛利约290万美元,2023年约260万美元,因播放服务收入增加[44][5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4年的财务成本为731千美元,较2023年的862千美元有所下降[12] - 2024年销售成本减少约130万美元,因直接成本及销售成本减少[43][51] - 2024年行政开支约90万美元,2023年约300万美元,因实行成本控制减少[45][53] - 2024年财务成本约70万美元,2023年约80万美元,主要为可换股票据实际利息开支[47][55] - 公司持有Silkwave 20%权益,2024年分担亏损约50万美元,2023年约4960万美元[49][57] - 2024年无形资产减值损失约480万美元,2023年约2020万美元[62] - 2024年员工平均人数约为17人,2023年约为22人,2024年员工成本约为60万美元,2023年约为230万美元[90] - 2024年集团雇员平均数约为17人,较2023年的约22人有所减少[96] - 2024年集团员工成本约为0.6百万美元,较2023年的约2.3百万美元大幅降低[9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从事CMMB、PCB和AI产品贸易、卫星资讯娱乐多媒体技术及服务[24][29] - CMMB业务LPTV节目丰富,公司致力于与美国其他广播公司合作,保持竞争力[25][26][30] - 贸易业务含PCB和AI技术零部件,公司将探索新机会,聚焦高科技零部件和连接设备[27][28][31] - 公司与Silkwave合作开展卫星广播服务业务,虽仅持股20%,但为主要战略和增值服务提供商[34] - 营收减少主要因贸易业务下滑,尤其是AI产品贸易受经济低迷影响[38] - 随着物联网等发展,高质量PCB需求攀升,环保PCB和AI零部件贸易有成长机会,集团将探索扩展贸易产品种类[102][107] - 美国LPTV市场变革,集团与当地合作提升节目丰富度,把握数字电视需求趋势,还可向服务不足地区扩展[103][104][105][108] - 卫星多媒体服务发展机遇大,新兴市场需求强,集团谨慎评估卫星联网汽车多媒体服务业务前景[109][110][114][11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在2025年继续前进,为股东和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大价值[20][22] - 董事目前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未来计划,但会监察行业发展并审查业务扩展计划[98] - 董事会由六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0] - 公司致力于建立良好企业管治常规及程序,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董事会将不时检讨及改善集团企业管治常规[137][140] - 董事会采纳的企业管治常规符合或严于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要求,除守则条文C.2.1外,公司在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遵守守则条文[138][141] - 企业管治守则C.2.1条规定主席和行政总裁角色应分开,但公司黄先生兼任两职,董事认为此举利于公司业务决策和管理,且不影响权力制衡[139][141] - 董事会将集团日常运营管理授权给管理层,双方在内部监控及制衡机制下权责明确[144][150] - 董事会监控集团业务发展和财务表现,制定战略方向,重大投资决策、批准财务报表、宣派股息等事项由董事会决定[145][151] - 管理层执行董事会决定,提出商业计划并向董事会报告集团整体表现,日常经营和行政工作由执行董事和管理层负责[146][151] - 董事会每年至少安排4次定期会议[147] - 定期董事会会议至少提前7个工作日通知董事,会议文件提前至少3天发送[148] - 主席主持董事会会议,确保讨论时间充足,董事发言机会平等,公司秘书负责确保董事会程序合规及提供合规建议[149] - 董事会成立三个委员会,各委员会职责及职权范围已在指定网站登载[170]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2024年中期及年度业绩报告等多项财务事项[173] - 提名委员会已检讨董事会架构、规模及组成等并提出建议[179][180] - 董事会采纳提名政策,包括提名标准、程序及继任计划,将定期检讨[181][183][184] - 评估候选人时会综合考虑资质等因素,独立非执行董事需符合上市规则独立性标准[182][184] - 董事会负责集团企业管治职能日常运作,董事确认编制集团综合财务报表责任[188,191] - 编制综合财务报表基于持续经营基准,挑选合适会计政策并一贯应用,作出审慎公平合理判断及估计[193,195] - 企业管治相关工作包括制定检讨政策、监察培训发展、合规情况等[192,194] - 董事会强调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重要性,承担相关系统及有效性审查的总体责任[20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5年2月11日公司与认购方订立认购协议,以每股0.85港元的认购价认购合共570万股新股份,总代价约为484.5万港元,2月24日完成认购[94] - 2025年2月11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协议,认购5700000股新股份,总代价约为4845000港元,2月24日完成认购[99] - 本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买卖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01][106] - 报告期内公司无持有重大投资,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97]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7] - 黄秋智先生60岁,2007年5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现任集团首席执行官等职[118][121] - 胡兰英女士57岁,2024年5月1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副主席,在多家上市公司任职[119][122] - 吕振邦先生56岁,在金融和地产行业有超30年经验,现为中国海洋集团发展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123][124][128] - 李珺博士63岁,2007年6月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11年5月调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7][129] - 周健荣先生43岁,有超15年财务管理等经验,2020年5月至10月曾任香港财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31] - 谭汉华先生58岁,2021年9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多个公司及社区职务[132] - 李群女士负责公司中国业务运营,有超20年CMMB/DTH芯片组设计等经验[133] - 本年度召开9次董事会会议[153] - 黄秋智、吕振邦、李珺、周建荣、谭汉华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9/9)[154] - 本年度召开3次公司股东大会[157] - 黄秋智、胡兰英、吕振邦、李珺、周建荣、谭汉华股东大会出席率100%(3/3)[157] - 公司已取得全体独立董事独立确认书,符合独立标准[157][158] - 全体董事确认报告期对公司事务投入充足时间精力[159][1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体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包括出席培训和阅读材料[162] - 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初始任期1年,可自动续期1年[165] - 何咏恩女士于2024年5月14日结束服务合同并辞任公司秘书,韦汉森先生同日获任[196] - 公司采用《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规范董事证券交易[197] - 所有董事确认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完全遵守标准守则[198] - 可能掌握集团内幕信息的相关员工需遵守不低于标准守则的书面指引[198]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发现相关员工违反指引情况[199] - 2024年末集团及公司无重大或有负债、重大资本承担、资产抵押质押、重大资产负债表外交易[78][79][80][81][84][85][86][87] - 集团大部分资产、负债及交易以美元计值,2024年未作外汇对冲安排[82][88]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减少至约1890万美元,2023年约为2780万美元[69][74] - 2024年流动资产约为730万美元,2023年约为1000万美元[70][74] - 2024年流动负债约为310万美元,2023年约为270万美元,2024年流动比率约为2.33,2023年约为3.66[71][74] - 2024年可换股票据约为960万美元,2023年约为890万美元,资产负债率约为26.4%,2023年约为19.9%[77][84]
新确科技(0106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21:50
Annual Report 年 報 2024 SunCorp Technologies Limited 新確科技有限公司 ANNUAL REPORT 2024 年報 Contents 目錄 | Director's Statement | 2 | | --- | --- | | 董事報告 | |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4 |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 | Corporate Information | 16 | | 公司資料 | | | Details of Directors and Chief Executives | 18 | | 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員簡歷 | | | Corporate Governance Report | 20 | | 企業管治報告 | | | Directors' Report | 42 | | 董事會報告 | | | 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t | 50 |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 |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Profit or Loss and Other ...
东方电气(0107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21:4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4.03元(含税),2023年为每10股4.75元(含税)[1] - 以截至2025年4月29日公司总股本3,390,360,326股为基数测算,共计派发现金股息1,366,315,211.38元[1] - 2024年营业总收入696.95亿元,较2023年增长14.86%[14] - 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22亿元,较2023年下降17.70%[14] - 2024年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387.96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4.17%[14]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94元/股,较2023年下降17.54%[15]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71%,较2023年下降2.11个百分点[15]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15.67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7亿元[17]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4.95亿元,主要是木垒100万千瓦风电项目转让51%股权[19]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73亿元[19]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696.95亿元,同比增长14.86%;利润总额38.84亿元,同比下降3.04%;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保持5%以上;在手订单1526.06亿元[25] - 2024年公司新生效订单1011.42亿元,同比增长16.88%,其中清洁高效能源装备占38.71%,可再生能源装备占26.19%,工程与国际供应链产业占12.00%,现代制造服务业占8.67%,新兴成长产业占14.42%[26] - 营业总收入为696.95亿元,同比增长14.86%,主要因清洁高效能源装备、可再生能源装备等板块收入增长[47] - 营业成本为588.76亿元,同比增长17.58%,随销量增长相应增加[47][48] - 财务费用为4454.79万元,同比增加0.37亿元,主要因汇兑损失同比增加[47][50] - 投资收益为15.77亿元,同比增长110.80%,因木垒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实现转让[47][52]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 -2.04亿元,因持有股票本年股价下跌产生浮亏[47][53] - 销售费用8.22亿元,同比增长7.22%;管理费用35.23亿元,同比增长3.50%;研发费用30.09亿元,同比增长9.44%;财务费用4454.79万元,同比增长497.80%;所得税费用5.97亿元,同比增长64.63%[86]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30.77亿元,资本化研发投入7.40亿元,研发投入合计38.16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5.56%,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19.38%[8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733.59亿元,同比增长22.10%;购买商品、接收劳务支付的现金562.09亿元,同比增长12.01%[95]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29.99亿元,同比增长170.17%;投资支付的现金356.51亿元,同比增长41.36%[95] - 货币资金268.56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18.91%,较上期期末增长56.78%;交易性金融资产16.98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1.20%,较上期期末增长95.80%[97] - 预付款项58.77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4.14%,较上期期末下降25.79%;其他应收款5462.80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0.38%,较上期期末增长32.57%[97]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23.41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1.65%,较上期期末增长341.02%;长期股权投资29.24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2.06%,较上期期末增长63.99%[97] - 应付账款248.33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17.49%,较上期期末增长28.63%;吸收存款及同业存放22.61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1.59%,较上期期末增长281.81%[97] - 合同负债本期期末数为40,665,996,771.34元,占总资产比例28.64%,较上期期末增长26.40%[100] - 应交税费本期期末数为782,649,173.71元,占总资产比例0.55%,较上期期末增长77.96%[100] - 长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2,167,176,895.80元,占总资产比例1.53%,较上期期末增长56.65%[100] - 租赁负债本期期末数为415,958,899.80元,占总资产比例0.29%,较上期期末增长80.86%[100] - 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69.62%[105] - 境外资产为1,219,994,943.77元,占总资产比例为0.86%[103] - 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余额合计5,419,620,702.41元,包括货币资金、票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104]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年初增长95.80%,主要是新增川能动力股票[100] - 预付款项较年初下降25.79%,主要是本年预付款项结算导致减少[10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为867176939.12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204160425.88元,本期增加金额为1158451915.23元,本期出售/赎回金额为123497249.95元,期末数为1697971178.52元[114]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数为495874463.26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9187522.06元,本期增加金额为39569000.00元,本期出售/赎回金额为36625.00元,期末数为544594360.32元[114]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合计期初数为1363051402.38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204160425.88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9187522.06元,本期增加金额为1198020915.23元,本期出售/赎回金额为123533874.95元,期末数为2242565538.84元[114] - 公司证券投资合计最初投资成本243,957.24元,期末账面价值212,860.95元[11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子公司东方风电海上新增装机量跻身前三,市场占有率突破10%;抽水蓄能整体市场占有率41.6%,常规水电市场占有率45%[26] - 清洁高效能源装备业务收入增加77.69亿元,同比增长37.73%,气电、煤电、核能业务同比增长[62] - 工程与供应链业务收入减少60.03亿元,同比下降49.93%,供应链管理与服务业务同比下降[63] - 现代制造服务业业务收入增加21.81亿元,同比增长40.51%,电站服务业务同比增长[63] - 水轮发电机组生产量为3801兆瓦,同比下降32.13%,销售量为5766.2兆瓦,同比增长12.29%[65] - 风力发电机组生产量为10032.6兆瓦,同比增长100.65%,销售量为8976.7兆瓦,同比增长83.63%[65] - 大唐郓城630℃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国家电力示范项目设备采购合同总金额202,440万元,合计已履行金额61,732万元,本报告期履行金额61,732万元,待履行金额140,708万元[68] - 发电设备制造行业原材料费用本期金额4,904,511.22万元,占总成本比例83.27%,较上年同期变动18.55%[72] - 可再生能源装备原材料费用本期金额1,308,339.57万元,占总成本比例22.21%,较上年同期变动27.05%[73] - 清洁高效能源装备原材料费用本期金额2,086,441.74万元,占总成本比例35.42%,较上年同期变动52.03%[73] - 工程与供应链原材料费用本期金额531,861.82万元,占总成本比例9.03%,较上年同期变动 - 48.37%[76] - 现代制造服务业原材料费用本期金额139,069.59万元,占总成本比例2.36%,较上年同期变动60.08%[76] - 新兴成长产业原材料费用本期金额838,798.52万元,占总成本比例14.24%,较上年同期变动35.75%[76] - 水轮发电机组产量同比下降,因2024年大型水电设备制造较2023年减少,库存量同比下降[66] - 风力发电机组产量、销量同比上升,因公司大力发展风电产业,风电设备订单增加[66] 各地区表现 无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预计全社会用电量比2024年增长6%左右[121] - 2025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规模有望超4.5亿千瓦,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超3亿千瓦[121] - 202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有望超38亿千瓦,同比增长14%左右[121] - 公司实施「11256」发展战略,坚持传统产业转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两端发力[123] - 2025年预计完成发电设备产量7300万千瓦[125] - 公司深化「1+N+X」科研创新体系建设,聚焦多领域加快攻关应用和迭代升级[123][125] - 动态优化改革「1+10」工作机制,组织第二批改革试点项目「竞优揭榜」和改革共建结对活动[126] - 4家综改示范企业冲刺「四标杆」[126] - 健全「一全四精两融合」精益运营管理体系,推进「强基、提升、树标」行动提质扩面[126] - 实施业务监督、职能监督、执纪监督拒腐防变「三道防线」建设工作[126] - 战略性新兴产业部分产品销售价格和原材料价格存在波动,影响产品成本[128] - 新兴产业存在技术路线和市场应用不确定性,产业孵化期长、初期回报率低[129] - 公司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对接政府拓展场景等措施提升新兴产业竞争力[12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注册地址与办公地址邮编为611731,网址为www.dec - ltd.cn,电子邮箱为dsb@dongfang.com[9]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390,360,326元[9] - 董事会秘书为冯勇,证券事务代表为刘志,联系电话均为028 - 87583666,电子邮箱均为dsb@dongfang.com[10]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上交所网址为www.sse.com.cn,联交所指定网址为www.hkexnews.hk[11] - 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为600875;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代码为01072[12]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办公地址在中国上海市南京东路61号4楼[12] - 香港H股股份过户登记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办公地址在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17楼1712 - 1716号铺[12] - 世界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入选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率先完成全球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水轮机模型开发[28] - 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累计安全运行超6000小时,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点火成功[28] - 公司提前完成年度“双70%”改革目标,多个子企业获评国务院国资委“科改企业”标杆、“双百企业”标杆[30] - 公司产品和服务遍及全球近80个国家和地区,连续30年入选“ENR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累计产出能源装备规模超7亿千瓦[33] - 202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4.6%,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9个百分点[34] - 2024年公司研发经费投入38.1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超5.56%[40] - 2024年新增有效专利507件,其中发明专利205件[40] - 截至2024年底拥有有效专利4053件,其中发明专利1777件[40] - 公司可批量研製5 - 100万千瓦等级水轮发电机组、13.5 - 135万千瓦等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等[37] - 国内首台自主研製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首次点火成功[40] - 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实现满功率并网运行[40] - 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下线[40] - 世界最大5兆瓦化学链碳捕集装备系统实现自热稳定运行[40] - 世界首台单机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配水环管通过验收并交付[40] - 公司煤电、水电、风电、核电部件国产化率均达100%[4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07.9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5.49%;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64.82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1.00%,其中关联方采购额28.83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89%[84]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427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23.7%[89] - 公司对东方电气(成都)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投资9500万元[106] - 公司对东方电气(武汉)核设备有限公司投资12000万元[108] - 公司对上海东燃绿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投资3250万元[108] - 公司对东方电气(德阳)电动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投资9900万元[109] - 公司对东方电气清洁能源(山东)有限公司投资20000万元[111] - 报告期内公司及所属子公司无重大股权投资和非股权投资[11
天齐锂业(09696)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29 21:4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2,584,202,662.39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0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4,274,617.9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2.68%[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4,425,496.0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1.13%[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102.52%[9] - 稀释每股收益为0.06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102.52%[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25%,较上年同期增长8.10%[9]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4,274,617.91元,上年同期为 -3,896,784,834.74元,变动率为102.68%[17]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4,425,496.09元,上年同期为 -3,916,733,916.55元,变动率为101.13%[1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元/股,上年同期为 -2.38元/股,变动率为102.52%[18] - 稀释每股收益为0.06元/股,上年同期为 -2.38元/股,变动率为102.52%[18] - 公司本期营业总收入为25.84亿元,上期为25.85亿元[63] - 公司本期营业利润为11.01亿元,上期亏损5.14亿元[64] - 公司本期利润总额为10.97亿元,上期亏损5.07亿元[64] - 公司本期净利润为7.82亿元,上期亏损8.31亿元[6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本期净利润为1.04亿元,上期亏损38.97亿元[64] - 公司本期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 -1.98亿元,上期为 -4.78亿元[64]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5.85亿元,上期为 -13.09亿元[65]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06元,上期为 -2.38元[65] - 公司稀释每股收益本期为0.06元,上期为 -2.38元[6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本期营业总成本为16.64亿元,上期为17.30亿元[6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TLEA间接持有文菲尔德和泰利森26.01%的股份[18][19] - 2023年泰利森格林布什化学级锂精矿按前一季度平均报价确定,与市场价格有滞后性[20][23] - 2024年1月起泰利森格林布什化学级锂精矿按前一月度平均报价确定,贴近市场价格[20][23] - 2023 - 2024年锂化工产品及锂精矿定价周期错配对公司净利润有负面影响[21] - 2025年第一季度泰利森锂矿定价周期缩短,定价周期错配影响降低[22] - 2023年末库存中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对应锂化工产品加工成本高,定价周期错配对合并层面归母净利润产生负面影响[24] - 2025年第一季度,泰利森缩短锂精矿定价周期,往年定价周期错配对归母净利润的影响逐渐减小[2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17年公司拟投资建设澳大利亚奎纳纳工厂二期项目,总投资概算3.28亿澳元,折合人民币约17.09亿元,建设周期26个月[43][44] - 2020年初公司调整一期项目调试进度和目标,放缓节奏,同时暂缓二期项目建设[43][44] - 2023年9月TLEA董事会通过二期项目前端工程设计合同,11月TLK正式签订合同[45][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二期项目相关投入累计约2.0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4.84亿元[45][46] - 2025年1月23日公司决定终止投资建设二期项目[46][4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A股288,280股、H股44股,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26] - 成都天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5.37%,持股数量416,316,432股[26]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比例10.00%,持股数量164,110,645股[26] - 张静持股比例4.18%,持股数量68,679,877股[2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42%,持股数量56,120,924股[26]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70%,持股数量27,853,574股[26]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1.03%,持股数量16,849,057股[29]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0.72%,持股数量11,814,278股[29]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有8,021,473股,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嘉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有7,460,400股,中国邮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7,444,934股[31] - 2024年10月14日、12月30日公司分别召开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议案[32][34] - 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46.7966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164,122.1583万股的0.0285%[35][36] - 首批授予45.9766万股,约占计划授予总量的98.2%;预留0.82万股,约占1.8%[37][38] - 首批授予激励对象26人,预留激励对象后续12个月内确定[37][38]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16.71元/股,有效期最长不超过60个月[37][38] - 2025年3月27日董事会同意以该日为首批授予日,向24名激励对象授予44.1366万股[39][41] - 2025年4月3日公司完成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批授予登记[39][41] - 2024年4月12日公司发行2024年第一期短期融资券,总额3亿元,利率2.35%,期限1年[40] - 2025年4月14日公司完成2024年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兑付,本息共307,050,000元[40] - 2024年4月12日公司成功发行第一期2024短期融资债券,总额3亿元,利率2.35%,期限一年,2025年4月14日完成赎回,本息支付3.0705亿元[42]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81.9702213331亿元,期初余额57.672152193亿元[54] - 2025年3月31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0.1651361201亿元,期初余额6.5508406441亿元[54]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应收票据期末余额2.8710110687亿元,期初余额2.5574565978亿元[54]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150.0046548168亿元,期初余额128.5024319346亿元[54] - 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569.31亿元,期初余额为558.28亿元,期末较期初增长2.00%[56] - 公司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719.32亿元,期初余额为686.78亿元,期末较期初增长4.74%[56]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59.45亿元,期初余额为50.41亿元,期末较期初增长17.93%[58] - 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165.89亿元,期初余额为144.54亿元,期末较期初增长14.77%[58] - 公司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225.34亿元,期初余额为194.96亿元,期末较期初增长15.58%[58]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493.98亿元,期初余额为491.82亿元,期末较期初增长0.44%[59] -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263.83亿元,期初余额为262.51亿元,期末较期初增长0.50%[56] - 公司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124.05亿元,期初余额为124.80亿元,期末较期初下降0.60%[56] - 公司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62.71亿元,期初余额为51.37亿元,期末较期初增长22.08%[56] - 公司无形资产期末余额为45.13亿元,期初余额为42.99亿元,期末较期初增长5.00%[5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31.0388060186亿美元,上期为51.3239286134亿美元;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21.5219935088亿美元,上期为19.8802440999亿美元;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9.5168125098亿美元,上期为31.4436845135亿美元[7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7240.53172万美元,上期为2.4523049749亿美元;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2.3951403323亿美元,上期为23.386259449亿美元;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11.6710871603亿美元,上期为 - 20.9339544741亿美元[7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43.6513473994亿美元,上期为35.0159431392亿美元;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7.4191665935亿美元,上期为45.4337686659亿美元;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26.2321808059亿美元,上期为 - 10.4178255267亿美元[71]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本期为280.938799万美元,上期为 - 22467.232555万美元[7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24.1060000353亿美元,上期为 - 2.1548187428亿美元[71]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56.3512746亿美元,上期为93.3047951673亿美元[7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80.4572746353亿美元,上期为91.1499764245亿美元[7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27.3747074239亿美元,上期为48.2497416043亿美元[70] - 收到的税费返还本期为2.504264969亿美元,上期为2.2264864278亿美元[70]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72][73]
佰达国际控股(0194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21:4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109,067千泰铢,较2023年的484,762千泰铢大幅减少[3] - 2024年公司毛利为23,999千泰铢,毛利率为22.0%;2023年毛利为88,885千泰铢,毛利率为18.3%[3]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264,190千泰铢,2023年除税前溢利10,676千泰铢[3]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年内亏损286,080千泰铢,2023年为溢利7,894千泰铢[3] - 2024年公司总资产为1,236,986千泰铢,较2023年的1,634,253千泰铢有所减少[4] - 2024年公司总负债为872,609千泰铢,较2023年的1,156,764千泰铢有所减少[4] - 2024财年集团总收益约109.1百万泰铢,较2023财年的约484.8百万泰铢减少约77.5%或375.7百万泰铢[17] - 2024财年集团毛利约24.0百万泰铢,占收益的22.0%;2023财年毛利约88.9百万泰铢,占收益的18.3%[18] - 2024财年集团其他收入约47.9百万泰铢,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6.3百万泰铢[19] - 2024财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5.8百万泰铢,较去年同期减少3.9百万泰铢[20] - 2024财年行政开支约55.4百万泰铢,与去年相若[21] - 2024财年集团财务成本约41.7百万泰铢,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1百万泰铢[22] - 2024财年集团确认减值亏损223.9百万泰铢[23] - 2024财年PFS亏损净额204.9百万泰铢,2023财年为42.1百万泰铢;财务状况从净资产83.3百万泰铢恶化至净负债约72.0百万泰铢[28] - 2024财年确认合约成本全额减值亏损6020万泰铢,录得除税后亏损净额约2.861亿泰铢,2023财年录得除税后纯利约790万泰铢[31]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额约1.843亿泰铢,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2.52亿泰铢减少,主要因合约资产减少约1.298亿泰铢、融资租赁项下应收租金减少约1350万泰铢[32]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约8.447亿泰铢,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9.344亿泰铢减少约8970万泰铢,主要因合约资产和应收租金减少,被现金及存货增加抵销[33]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约6.604亿泰铢,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6.823亿泰铢减少,主要因银行及其他借贷减少约7270万泰铢,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和租赁负债增加[34]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约3.923亿泰铢,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6.999亿泰铢减少,主要因贸易应收款项等减少,被使用权资产增加抵销[36]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减少至约2.122亿泰铢,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4.744亿泰铢减少,主要因ATM项目非流动贸易应付款项和银行及其他借贷减少,被租赁负债增加抵销[37]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和有抵押银行存款总额约1.476亿泰铢,资产负债率约为71.7%,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9660万泰铢和86.9%[38]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代表集团作出约1.45446亿泰铢的未履行银行担保,2023年约为1.29629亿泰铢[4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约7280万泰铢银行存款已抵押,2023年为8390万泰铢[4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56名雇员,2023年为60名;劳工成本约4160万泰铢,占2024年集团收益的38.2%[5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持有任何重大投资[51] - 董事会未就2024年度宣派股息,2023年也无[53] - 2024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54]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股息(2023年:零)[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就审核服务已支付/应支付外聘核数师酬金4479千泰铢[1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对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总收益的87.1%,对最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总收益的37.7%,2023年分别为100%和74.1% [1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五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的62.2%,单一最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36.4%,2023年分别为88.6%和38.3% [180] - 董事会未建议就本年度派付股息(2023年:无)[18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约为2.988亿泰铢[188] 公司业务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系统项目成本减值76.8百万泰铢,因BAAC新项目延误且系统过时[24][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与PFS贸易应收款项124.1百万泰铢未支付,确认减值亏损约86.9百万泰铢[26][30] - PFS应收款项违约概率为100%,其他应收款项违约概率约为1.0%,违约损失率约为70%[35] 公司业务发展与投资 - 2024年公司收购江苏微纳宏信半导体有限公司60%股权以实现业务多元化[8][13]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以1元收购江苏微纳宏信半导体有限公司60%股权,交易完成后将承担1200万元注资责任[46] - 2025年3月3日,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以1200万元人民币收购八套化学气相沉积(CVD)长晶炉[149] - 2025年3月17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按每股0.08港元(较收市价0.082港元折让约2.44%)配售最多1.2亿股股份[149] 公司人员变动与治理 - Prapan Asvaplungprohm先生66岁,在IT行业有逾26年经验,于2019年1月24日调任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56] - 阮国权先生51岁,在会计等相关事宜方面有逾25年经验,于2024年6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9] - 蔡琛诚于2024年6月2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同时担任薪酬委员会主席等职[64] - Surawitchai Sutthasilp于2020年5月加入集团担任财务总监,有逾31年财务及会计经验[65] - Soontaree Treesub于2007年8月加入集团,2013年7月晋升为销售经理,在集团积累逾11年销售经验[66] - Nonthiaud Chomwattana于2006年7月加入集团,2016年9月晋升为技术总监,在集团积累逾13年实践经验[67] - Suvaphat Ngen - ngam于2010年11月加入集团,2016年7月晋升为行政总监[68] - 陈星能于2021年11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在香港公司相关领域拥有逾20年经验[70] - 2024年10月18日,Wison Archadechopon先生辞任,刘贵香女士获委任[152] - 2024年6月30日,汤以铭先生辞任,阮国权先生获委任[152] - 2024年6月21日,蔡琛诚先生获委任[152] - 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上,Julapong Vorasontharosoth先生退任[152] - 刘贵香女士、阮国权先生及蔡琛诚先生将于2025年6月27日举行的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且合资格并同意膺选连任[155] 公司治理相关政策与执行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作为企业管治常规基准[75] - 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守规条文C.2.1条,Prapan Asvaplungprohm身兼主席及行政总裁[75] - 公司已采纳不逊于上市规则附录C3的证券交易守则[77] - 全体董事确认本年度内遵守标准守则及证券交易守则规定,未发现雇员不遵从书面指引情况[78]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2] - 董事会六名董事中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超上市规则规定的三分之一[85] - 各董事按三年期限服务合约或委任书受聘,可续期,须符合公司组织章程细则规定[88] - 当时三分之一董事(或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的董事人数)将轮值退任并可膺选连任[88] - 本年度公司召开十一次董事会会议并以书面决议案方式通过决议案,将按季度每年至少召开四次[93] - Prapan Asvaplungprohm先生和张斌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11/11[95] - Wison Archadechopon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7/11[95] - 洪怡纹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9/11[95] - 刘贵香女士和Julapong Vorasontharosoth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2/11[95] - 本年度公司举行一次股东大会,即2024年6月21日的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96] - 本年度股东大会中,Prapan Asvaplungprohm等5位董事出席次数/会议次数为1/1,刘贵香等4位董事为0/1[97] - 审核委员会由阮国权、张斌和蔡琛诚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举行7次会议[101] - 审核委员会成员中,阮国权出席次数/会议次数为3/4,张斌为4/4,蔡琛诚为3/4,Julapong Vorasontharosoth为1/4,汤以铭为1/4[102] - 薪酬委员会由蔡琛诚、阮国权、张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执行董事Prapan Asvaplungprohm组成,本年度举行2次会议[103][106] - 薪酬委员会成员中,蔡琛诚出席次数/会议次数为2/4,阮国权为1/4,张斌为4/4,Prapan Asvaplungprohm为4/4,Julapong Vorasontharosoth为2/4[107] - 提名委员会由蔡琛诚、阮国权、张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执行董事Prapan Asvaplungprohm组成,本年度举行4次会议[109][111]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审阅集团2023财年全年、2024年Q1、H1、Q3财务业绩等多项工作[104] - 薪酬委员会本年度审阅并向董事会建议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薪金调整方案等[106] - 提名委员会本年度审阅董事委任及辞任事项、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等多项工作[112] - 董事会于2019年6月17日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有相应提名政策和可计量目标[111] - 提名委员会成员出席会议情况:张斌先生和Prapan Asvaplungprohm先生出席率100%(4/4),阮国权先生出席率25%(1/4),蔡琛诚先生和Julapong Vorasontharosoth先生出席率50%(2/4)[113] - 公司每季度对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进行评估[122]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守则相关职能,审查公司多方面政策及遵守情况[114] - 审核委员会协助董事会管理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本年度委聘Dharmniti审查其充足性及有效性[115] - 集团进行正式风险评估,制定行动计划提升特定主要风险管理能力[116] - 集团内部监控未识别重大不足之处,已向审核委员会呈报预算与控制程序改进空间[117] - 公司采纳股息政策,董事会决定股息时考虑多方面因素[125][127] - 为保障股东权益,公司就重大独立事项提呈独立决议案,决议案以投票表决并公布结果[132] - 公司设有股东沟通政策并定期审阅以确保有效性[139] - 公司已采纳并执行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并编制企业管治报告[196]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按上市规则规定维持最低公众持股量百分比[197] - 组织细则和开曼群岛相关法律无优先购买权条文规定公司须按比例向现有股东发售新股份[198] 公司股权结构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Prapan Asvaplungprohm先生和Wison Archadechopon先生分别持有公司102,000,000股股份,股权百分比均为15.0% [168] - 2024年12月31日,Asvaplungprohm先生、Archadechopon先生及Talomsin女士分别拥有Pynk 96%、2%及2%权益[168] - 2025年3月8日,Archadechopon先生向Asvaplungprohm先生出售其于Pynk的2%权益[169] - 截至报告日期,Asvaplungprohm先生及Talomsin女士拥有Pynk 98%及2%权益[170] - 2024年12月31日,Asvaplungprohm先生、Archadechopon先生分别持有Pynk 96%、2%的普通股权益,Asvaplungprohm先生持有IAH 92%的优先股权益和4%的信托受益权,Archadechopon先生持有IAH 2%的优先股权益[171] - 2024年12月31日,Pynk和Talomsin女士分别持有公司1.02亿股股份,股权百分比均为15.0%,Pynk由Asvaplungprohm先生、Archadechopon先生及Talomsin女士分别实益拥有96%、2%及2% [173] - 2025年3月8日,Archadec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