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周大福(01929.HK):于第四季度,宏观经济外部因素及黄金价格高企持续影响消费意欲。然而,季内我们的产品优化措施取得积极成效,带动定价产品展现强劲的增长势头及需求,加上我们开展有效的农历新年营销活动,中国内地的同店销售跌幅有所收窄。季内,内地直营店及加盟店的同店销售分别同比下降13.2%及8.7%。
快讯· 2025-04-24 16:59
文章核心观点 - 第四季度宏观经济外部因素及黄金价格高企影响消费意欲,但产品优化措施和营销活动使中国内地同店销售跌幅收窄 [1] 分组1:销售情况 - 第四季度内地直营店同店销售同比下降13.2% [1] - 第四季度内地加盟店同店销售同比下降8.7% [1] 分组2:影响因素 - 第四季度宏观经济外部因素及黄金价格高企持续影响消费意欲 [1] 分组3:积极举措 - 第四季度产品优化措施取得积极成效,带动定价产品增长及需求 [1] - 开展有效的农历新年营销活动 [1]
民生国际盘中最高价触及1.17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4-24 16:53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民生国际股价表现、资金流向及公司业务情况,包括物业收购、发展计划和业务策略 [1][2] 股价表现 - 截至4月24日收盘,民生国际(00938.HK)报0.970港元,较上个交易日下跌11.01%,当日盘中最高价触及1.17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1] 资金流向 - 4月24日主力流入16.800万港元,流出7.226万港元,净流入9.57万港元 [1] 公司概况 - 民生国际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在百慕大注册成立为获豁免之有限责任公司 [2] 业务情况 - 集团专注于发展、销售及租赁中国内地物业,2016年7月完成收购重庆物业 [2] - 重庆物业位于渝中区解放碑商业区,正进行重新发展,包括将商用楼宇翻新为商业/住宅大厦 [2] - 预期重新发展将于2019年第一季度或之前完成,完成后将包括住宅公寓、服务式公寓及零售单位 [2] - 住宅公寓自2017年3月起可供出售,集团策略为放慢并逐步推售,以受惠于重庆物业价格预期升势 [2] - 余下服务式公寓及购物商场预期2019年第一季度或之前完成及可供租赁,估计将带来稳定及长远收入 [2]
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论坛在巴黎召开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4-24 16:52
文章核心观点 第二届第三次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国际金融与前沿技术论坛暨联盟大会在法国巴黎举办,聚焦中外新能源合作、前沿技术融合与绿色金融创新,探讨可持续发展路径与合作机遇,各方提出倡议并分享合作经验与建议 [1][2]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为第二届第三次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国际金融与前沿技术论坛暨联盟大会 [1] - 会议于4月23日在法国巴黎举办,主题是“双碳向新 聚智而生” [1] - 近百人出席会议,包括中法两国能源企业代表、商协会、金融机构等 [1] - 会议由中国能建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共同主办,隆基绿能等联盟成员单位承办 [4] 行业现状与趋势 - 2024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预计达700吉瓦,连续第22年刷新纪录,中国新能源装机容量首次超越火电,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转变 [2] - 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处于历史性机遇期,新能源产业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纽带 [2] 各方倡议与观点 - 中国能建国际集团董事长吕泽翔提出加强中欧前沿技术合作、优化国际产业分工、深化金融赋能三点倡议 [1] -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张钰晶表示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成立七年来为国际新能源产业搭建合作平台 [2] - 法国施耐德电气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莉娜·亨利指出可再生能源是应对双重挑战的核心力量,将继续挖掘合作机会 [2] - 隆基绿能欧洲地区部总裁崔萌介绍公司已落地多个标杆项目,未来探索“金融+技术+市场”协同模式 [2] - 法国AA&W战略咨询集团总裁理查德·阿比特博尔认为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是欧洲绿色转型不可或缺的合作力量,并给出合作建议 [3] - 大巴黎国际业务署亚太投资部负责人阿尔诺·梅利利强调法中能源合作潜力大,可在多领域深化协同 [3] 联盟情况 - 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于2018年成立,汇聚龙头企业,整合全产业链资源,构建国际化新能源合作平台 [4] - 联盟企业累计孵化项目20GW,打造示范性项目,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输出中国方案、技术和装备 [4]
环球产业观丨洪九果品多名高管涉刑案 阿里投资的港股“水果第一股”要凉?
环球网资讯· 2025-04-24 16:40
文章核心观点 洪九果品多位核心高管因涉嫌骗取贷款及/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公司从巅峰跌落陷入危机,存在停牌、市值蒸发、财务困境、家族治理失控等问题 [1][5][7] 分组1:高管涉案情况 - 公司董事长邓洪九、董事彭何、江宗英等5名执行董事及监事会主席余利霞均被采取不同刑事强制措施,原因与涉嫌骗取贷款及/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立案侦查相关 [1][3][4] - 邓洪九负责整体战略规划并主持董事会等事宜,江宗英负责监管营运及管理,杨俊文负责渠道拓展等,彭何负责监督日常运营,谭波负责财务管理等 [3][4] 分组2:公司发展及现状 - 公司2022年在港交所上市,被誉为港股“水果第一股”,上市当年营收达150.8亿元,纳税4.17亿元,进口额32.8亿元,股价最高达41.80港元/股,总市值超670亿港元 [1][5] - 公司自2024年3月20日起停牌,停牌前总市值为27.95亿港元,停牌原因是未能披露2023年全年及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 [5] - 2025年1月6日起,公司主要办公场所被公安机关限制人员出入,无法正常办公 [6] 分组3:财务困境 - 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向供应商支付预付款约34.2亿元,占全年预付款的76%,引发毕马威疑虑并辞任审计师,中汇安达也对财务数据有疑虑 [7] - 2019 - 2022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2023年上半年营收85.38亿元,同比增长19.37%,但现金流净额为 - 3.14亿元 [7] - 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银行贷款金额达27.76亿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约101.51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5.57亿元 [7] 分组4:家族治理问题 - 公司创始人邓洪九及其妻子、女儿、儿子、侄子等家族成员位居公司高管之列,权力高度集中 [8] - 业内认为高管集体涉案暴露公司家族治理严重缺陷,家族式管理架构易滋生财务操控等风险,此次事件是家族治理失控的体现 [8][9]
王石代言“总裁燕窝”遇冷 燕之屋天价产品缘何销量惨淡?
南方都市报· 2025-04-24 16:37
文章核心观点 - 燕之屋推出的“总裁碗燕”虽营销声势浩大但销量远不及预期,反映出公司转型困境和高价滋补品市场接受度问题,行业需在研发创新与渠道变革中寻找突破口 [2][5][12] 高价定位被质疑与市场脱节 - “总裁碗燕”主打男性高端滋补市场,定价528元/碗,远超普通燕窝产品及同品牌“尊享款” [2][6] - 燕之屋此前深度绑定女性群体,2023年以来业绩大幅下滑,此次借力王石攻入男性市场 [6] - 高价策略忽视男性对燕窝传统认知,男性市场教育成本高,多数男性对燕窝功效存疑 [8] 营销重金难掩业绩颓势 - 燕之屋频繁签约当红明星,2024年销售及经销开支达6.7亿元,占总营收32.7%,但年内利润同比下滑24.18%至1.6亿元 [9][10] - 2024年燕之屋纯燕窝系列收入仅微增0.06%,“燕窝+”产品因性价比优势成为少数增长亮点 [10] - 燕之屋2024年研发投入仅2854万元,不足营销费用的5%,滋补燕窝产品功效描述模糊,行业食品安全信任度未完全恢复 [10][11] 男性市场开拓需长期深耕 - 男性滋补品市场预计2025年规模达996亿元,但燕窝品类需突破固有标签 [12] - 燕之屋产品定位与消费者认知错位,高价阻碍市场爆发,需更精准的场景化营销和功效验证 [12] - 燕窝行业依赖营销驱动、产品同质化严重,2023年市场规模增速从15%降至12%,品牌需在研发创新与渠道变革中寻找突破口 [12]
松原安全(300893):2024Q4经营整体稳健 自主被动安全龙头持续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4-24 14:42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Q4营收同环比大幅增长但业绩稍低于预期,安全带业务量价齐升,气囊+方向盘成第二曲线,维持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 [1][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9.71亿元,同比增长53.94%;实现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增长31.65% [1] - 2024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1亿元,同比增长41.93%,环比增长30.41%;实现归母净利润0.70亿元,同比下降13.66%,环比增长3.37% [1] 营收增长原因 - 2024Q4主要下游表现良好,奇瑞批发82.68万辆,环比增长31.09%;吉利批发68.69万辆,环比增长28.63%;上汽通用五菱批发50.01万辆,环比增长85.22%;长城批发37.95万辆,环比增长29.04% [1] 财务指标情况 - 2024Q4单季度毛利率26.56%,环比下降2.45个百分点,预计因产品结构变化和年底部分客户返利 [2] - 2024Q4单季度期间费用率为9.77%,环比下降2.40个百分点,因收入环比大幅增长带来规模效应 [2] - 2024Q4计提信用减值损失0.35亿元,预计因对部分客户应收账款计提减值 [2] - 2024Q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率10.54%,环比下降2.76个百分点 [2] 业务发展情况 - 安全带业务凭借竞争优势有望提升市场份额,实现国产替代,高性能安全带价值量高,业务有望量价齐升 [3] - 方向盘+气囊业务是公司第二曲线,2021年量产,已突破吉利、上通五菱、奇瑞等客户,后续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3] 盈利预测与评级 - 基本维持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3.92亿元、5.21亿元的预测,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6.98亿元 [3] - 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1.73元、2.30元、3.09元,市盈率分别为19.21倍、14.46倍、10.79倍,维持“买入”评级 [3]
2025年4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时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经济碎片化和贸易紧张局势加剧,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各方应加强合作,努力避免全球经济滑向“高摩擦、低信任”的轨道。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没有出路,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坚定支持自由贸易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维护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
快讯· 2025-04-24 12:38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高,各方应加强合作避免经济滑向“高摩擦、低信任”轨道,中国坚持开放支持自由贸易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1] 相关内容总结 全球经济现状 - 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经济碎片化和贸易紧张局势加剧,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动能 [1] 应对态度 - 贸易战、关税战无赢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没出路,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 [1] 中国举措 -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坚定支持自由贸易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维护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 [1]
鞍钢联众:锻造不锈钢产业的绿色基因
中国环境报· 2025-04-24 12:04
文章核心观点 鞍钢联众作为专业不锈钢生产基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响应“双碳”目标,通过技术创新、加强管理和优化流程等措施实现节能减排,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未来将持续推进节能减排为行业提供经验 [1] 技术创新 - 采用超滤 + 二级反渗透工艺替代传统阴阳离子制水技术,提升水质、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水资源浪费,自 2024 年 1 月投运累计增效超 400 万元 [3] 加强管理 废水处理 - 优化废水处理工艺并升级设备,2024 年钢产量增加 5.5 万吨时污泥处理量同比持平,通过精细化管理与技术创新降低废酸浓度及处理量 [4] 气体排放 - 优化反应炉降温模式、升级加热炉燃烧设备及调整空燃比降低 LPG 消耗,2024 年吨钢 LPG 单耗创历史最优 [5] 优化流程 - 实施循环水系统优化管理方案,推出“梯级用水”模式,推进再生水替代工程,自 2023 年 7 月运行累计节水降本 227.6 万元,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30%,减少废水排放量 45% [8] 未来展望 - 探索余热回收、氢能冶炼等前沿技术,推进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深化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能效水平 [9]
*ST中迪(000609.SZ)2024年净利润为-2.50亿元,同比亏损扩大
新浪财经· 2025-04-24 11:48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ST中迪最新毛利率为0.06%,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51。截至2024 年12月31日,*ST中迪最新ROE为-176.41%,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50,较去年同期ROE减少 129.12个百分点。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ST中迪摊薄每股收益为-0.83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43,较去年 同报告期摊薄每股收益减少0.21元。 2025年4月23日,*ST中迪(000609.SZ)发布2024年年报。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ST中迪最新总资产周转率为0.14次,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26。截 至2024年12月31日,*ST中迪最新存货周转率为0.17次,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36。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ST中迪营业总收入为3.05亿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50。截至 2024年12月31日,*ST中迪归母净利润为-2.50亿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38,较去年同报告期 归母净利润减少6551.10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ST中迪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4169.46万元,在 已披露的同业公司 ...
远洋集团发布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多项ESG评级保持内房企第一
新浪证券· 2025-04-24 10:49
4月23日,远洋集团发布《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这也是连续第15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远洋 集团GRESB、CDP、Sustainalytics等多项ESG评级均保持内房企第一或最优评级。 报告以"责任担当 共享健康"为主题,系统呈现了在房地产行业充满挑战与变革的2024年,远洋集团积 极响应国家ESG政策要求,将环境、社会与治理(ESG)理念全面融入企业经营,推动可持续发展。 远洋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作为行业内第一个提出"2050净零排放"目标的房企,在产品营造过 程中始终坚持"建筑·健康"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健康建筑并持续推动碳减排。截至2024年底,远 洋绿色建筑占比已超过75%,累计注册面积超过 3,987 万㎡,其中,远洋北京CBD核心区Z6项目成为 中国第一个获"净零碳卓越级认证"的超高层写字楼,通过一系列绿色低碳措施的设计及应用,预计年度 整体节能率超20%。此外,《远洋健康建筑体系》已应用在全国 51 个城市、150 个项目,覆盖面积超 2,786 万㎡。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列入重大工程。作为城市服务者与建设者,远洋集团在 坚持产品绿色低碳的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