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电动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注销!蔚来,最新回应!
DT新材料· 2025-07-07 23:57
【DT新材料】 获悉,7月7日, 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江来公司)宣布注销,与蔚来此前获得 独立生产资质有关。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近日,江来公司新增1条注销备案公告,提及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公告期自2025年6 月10日起至2025年7月24日止。 江来公司的注销,印证了蔚来与江淮汽车在制造层面的合作终止: 蔚来与江淮汽车在制造层面的合作始于2016年。彼时,双方达成协议,蔚来旗下车型由江淮汽车代工生产,尾部需贴 有"江淮汽车"的标识。 虽然当前蔚来与江淮汽车在制造层面的合作已经结束,但是不影响双方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其他层面合作: 2024年,蔚来与江淮汽车签署换电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持续深化换电业务的合作。 说明: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于蔚来汽车 及网络公开信息,由作者重新编写,系作者个人观点,本平台发布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观点,不代表对该观点赞 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15355132586(微信号:dtmaterial) 2021年,蔚来与江淮汽车签署合资意向书,在新能源汽车制造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资本层面的合作。 2021年,蔚来与江淮汽车联合成立江来公 ...
蔚来与江淮合资公司拟注销:蔚来已实现独立生产,双方制造层面合作结束
新浪财经· 2025-07-07 18:28
合资公司注销事件 - 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于2024年7月7日新增注销备案 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 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3月31日 [1] - 合资公司注销与蔚来汽车实现独立生产直接相关 标志着双方在制造层面的合作正式结束 [1][3] - 接近蔚来人士表示注销不影响已有合作进展 双方将继续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深化合作 如2024年1月签署的换电战略协议 [3] 合作历程与背景 - 2016年4月蔚来与江淮签署《制造合作框架协议》 江淮长期作为蔚来代工方 [3] - 2021年3月双方成立江来制造 旨在探索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商业模式 [3] - 2023年12月蔚来以31.6亿元收购江淮两座工厂资产 同期获得工信部生产资质 [4] 独立生产影响 - 蔚来CEO李斌称自主生产可使制造成本下降10% [5] - 2023年12月交易完成后 蔚来完全掌握第一、第二先进制造基地的生产设备 [4] - 公司2023年6月交付量达2.49万辆 同比增长17.5% 其中乐道和萤火虫品牌均创年内新高 [5] 业务数据表现 - 蔚来2024年上半年累计交付11.42万辆 同比增长30.57% [5] - 6月蔚来品牌交付1.46万辆 乐道交付0.64万辆 萤火虫交付0.39万辆 [5]
吴晓波×李斌:一场关于中国智能制造未来的深度对话丨明日直播
吴晓波频道· 2025-07-05 01:22
中国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200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4 4%和35 5% 连续九年全球第一 [1] - 行业以"中国速度"领跑全球赛道 展现强劲发展势头和领先优势 [1] 蔚来F2工厂核心亮点 - 位于合肥NeoPark园区 占地1720亩 从动工到首车下线仅用17个月 [5] - 每分钟下线1台整车 生产效率提升10% [1][5] - 支持近370万种个性化配置组合 订单到下线仅需14天 [5][6] - 实现100%无纸化作业 年减碳8 5万吨 [5][6] 四大工艺车间技术突破 冲压车间 - 采用6900吨高速钢铝混合冲压线 换模仅需3分钟 [5][6] 车身车间 - 941台机器人实现100%自动化 98秒完成四门智能装配 精度达±0 5毫米 [7] 涂装车间 - 全球首创"魔方"车辆存取平台 智能调度753台车身 [8] 总装车间 - "飞地"智能装配岛实现多车型柔性化共线生产 装配精度全球顶尖 [9] 工厂可持续性表现 - 每日绿化吸收13 5吨二氧化碳 [6] 行业活动预告 - 7月6日将直播展示工厂如何破解"大规模生产与个性化定制"难题 [3][11] - 活动将解读中国智能制造从跟跑到领跑的时代跃迁 [11]
赛力斯汽车完成50亿元B+轮融资;三花智控登陆港交所,最新市值1049.13亿港元丨06.21-06.27全球投融资周报
创业邦· 2025-06-29 08:45
一级市场投融资概览 - 本周国内一级市场披露融资事件78个,较上周减少33个,其中36个事件披露金额,总融资规模142.70亿元人民币,平均融资金额3.96亿元人民币 [5] - 历史对比:05.31-06.06周融资事件160个(45.54亿),06.14-06.20周111个(61.24亿) [6] 行业分布 - 融资数量前三行业:人工智能(18个)、智能制造(18个)、材料(9个) [7] - 融资规模最高行业:汽车交通(89.55亿),主要因赛力斯汽车获50亿B轮融资 [7] - 人工智能行业融资总额26.65亿,银河通用机器人获11亿A轮融资 [7][9] 地区分布 - 融资事件集中地区:江苏(16起)、广东(16起)、北京(12起) [13] - 融资规模最高地区:上海(52.57亿)、北京(13.13亿)、广东(11.20亿) [16] 阶段分布 - 早期融资占比最大(56个),成长期17个,后期5个 [17] 大额融资事件 - 国内:赛力斯汽车(50亿B轮)、银河通用(11亿A轮)、Gentle Monster中国(1亿美元B轮) [20] - 海外:Thinking Machines Lab(种子轮20亿,估值100亿)、Kalshi(B轮1.85亿,估值20亿) [24] 活跃机构与IPO - 活跃投资机构:麓山投资(3起)、宁德时代(3起)、红杉中国(2起) [26] - 本周国内IPO公司11家,市值最高为三花智控(1049.13亿港元),曾获中信证券等投资 [28][29] 并购事件 - 本周完成并购16起,金额最高为东莞证券22.72亿被收购 [34] - 其他重点并购:亿力科技(18.53亿)、乐橙(11.49亿)、重工能源(4.67亿) [36]
赛力斯汽车完成50亿融资:工银金融加持 集团正冲刺港股IPO
搜狐财经· 2025-06-24 20:45
战略投资者引入 - 赛力斯汽车完成战略投资者引入,合计增资50亿元,投资者包括工银金融、交银金融等9家机构,分别投资10亿元、10亿元、5亿元、5亿元、2亿元、6亿元、2亿元、5亿元、5亿元 [2][3] - 增资后赛力斯集团仍为控股股东,持股93.6328%,工银金融和交银金融分别持股1.0404%,国开制造业基金持股1.1652%,北京中移数字新经济基金持股0.6242% [4][5] - 其他投资者持股比例分别为农银金融0.5202%、建投投资0.2081%、上海中移数字转型基金0.2081%、鑫麦穗投资0.5202%、宝武绿碳基金0.5202%、光曜致新汇京基金0.5202% [5] 港股上市计划 - 赛力斯已递交招股书,准备在港交所上市,将成为继蔚来、理想等之后又一家登陆港股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6] 龙盛新能源并购 - 2025年初赛力斯完成并购龙盛新能源100%股权,交易金额81.64亿元,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 [7][8] - 交易对方及金额:重庆产业母基金35亿元(42.99%股权)、两江投资集团21.49亿元(26.32%股权)、两江产业集团25亿元(30.69%股权) [8] - 交易后股权结构变化:重庆小康控股持股24.52%、东风汽车20.04%、渝安工业4.05%、重庆产业母基金3.25%、香港中央结算2.43% [9][10] 超级工厂资产 - 龙盛新能源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实施主体,拥有生产新能源汽车所需的土地、房产及配套设施 [11] - 超级工厂采用"四位一体"智能制造架构,拥有3000台机器人协同,关键工序100%自动化 [11] - 并购后公司将不再支付超级工厂租金,可改善经营性现金流 [11] 市场表现 - 截至公告日赛力斯股价132.89元,市值2170.58亿元 [11]
【投融资动态】阿维塔科技C+轮融资,投资方为渝富高质产业母基金、杭州资本等
搜狐财经· 2025-06-12 19:53
阿维塔科技融资动态 - 阿维塔科技完成C+轮融资 参与机构包括渝富高质产业母基金 杭州资本 南方德茂资本 合肥高新集团 合肥建设投资 国投聚力 南方科创 南方工业产业基金 芯能创投 金浦投资 深圳瑞业数金资产 芯联集成等12家投资方 [1][2] - 公司C轮融资于2024年12月16日完成 金额达111亿人民币 投资方包括南方资产 渝富高质产业母基金 交银投资 长安汽车 两江资本等 [2] - B轮融资于2023年8月29日完成 金额为30亿人民币 投资方包括渝富高质产业母基金 交银投资 广州开发区金控 粤开资本 长安汽车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 国投聚力 招商资本等 [2] - A轮融资于2022年8月2日完成 金额25.47亿人民币 投资方包括中信新未来投资 两江资本 韦豪创芯 凯得南方工业基金 安和基金 长安汽车 蔚来汽车 西证投资等 [2] - 天使轮融资于2021年11月4日完成 金额24.2亿人民币 投资方包括南方资产 两江资本 宁德时代 南方德戊资本 南方工业产业基金等 [2] 公司背景与发展战略 - 公司前身为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现整合长安汽车 华为 宁德时代三方技术优势 覆盖研发制造 智能解决方案 能源管理生态三大领域 [2] - 三方联合打造CHN智能电动网联汽车平台 目标构建全球领先的自主可控技术平台 产品线涵盖智能汽车系列 智慧生活生态 智慧能源生态 [2] - 品牌名称"阿维塔"源自英文Avatar 寓意打造用户智慧平行世界的虚拟化身 产品定位强调情感化人机交互 前瞻设计美学 智能驾乘体验 [2] - 技术路线聚焦智能电动汽车(Smart Electric Vehicle)领域 致力于成为"超越移动空间的新世代智能终端" [2] 资本市场关联产品 - 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人民币指数相关ETF产品A50ETF(159601)近五日涨幅0.72% 最新份额38.8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193.8万元 [5]
时报观察|明确行业标准 平息车企“骂战”
证券时报· 2025-06-10 08:28
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现状 - 行业竞争白热化催生车企高管在社交平台隔空论战 形式包括技术路线辩论 产品定义讨论甚至演变为"口水战"[1] - 监管部门通过完善行业标准引导企业回归理性竞争 例如工信部近期就《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公开征求意见[1] 监管政策动态 - 近年监管覆盖多个细分领域 包括汽车数据安全 自动驾驶分级 动力电池回收等 填补标准"洼地"限制企业打擦边球行为[1] - 政策制定体现对产品安全的重视 同时释放推动行业从低水平竞争转向技术提升的信号[1] 产业升级方向 - 中国汽车产业处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关键阶段 需政策法规与企业自律双轮驱动[2] - 车企应转向技术标杆建设 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通过合作共赢推动产业有序发展[2] 相关阅读推荐 - 文章底部提供多个深度报道链接 涉及中美经贸磋商 A股市场动态 民生政策等[5]
时报观察 明确行业标准 平息车企“骂战”
证券时报· 2025-06-10 01:53
行业竞争态势 - 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 催生车企高管通过社交平台隔空论战 涉及技术路线和产品定义等话题 [1] - 部分高管论战演变为"口水战" 出现隔空"互怼"和舆论场挑刺现象 [1] 监管政策动向 - 工信部公开征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意见 旨在规范智能电动汽车产品设计 [1] - 监管部门围绕汽车数据安全 自动驾驶分级 动力电池回收等细分领域出台多项标准 [1] - 监管标准完善有效填补产业细分领域标准"洼地" 减少企业打擦边球空间 [1] 行业发展方向 - 产业标准不断完善细化 将减少企业钻空子和互相拆台现象 [2] - 中国汽车产业面临从"大"到"强"的关键跃升 需车企主动以高标准自我约束 [2] - 车企应专注提升核心竞争力 以合作共赢姿态推进产业升级 [2]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609
国证国际· 2025-06-09 11:47
报告核心观点 - 中美展开贸易谈判利好投资情绪,维持港股正起动新一波行情,预期港股有力挑战 5 月中高位;小米集团 2025Q1 业绩超预期增长,各业务板块均较快增长,按 SOTP 估值给予公司 60.5 港元每股目标价,有 17.4%上涨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4][8] 国证视点 - 连涨 3 日后,上周五港股转跌,恒指于 24000 点心理关口前遇压,高开 34 点后最高升 44 点,买盘高位承接力不足,最低跌 133 点,收报 23792 点,跌 114 点或 0.48%,恒生科指全日跌 0.63%跑输大盘;全周港股涨 502 点或 2.16%,恒生科指涨 2.25%与大盘基本持平 [2] - 港股通交易连续八日净流入,上周五北水净流入 67.66 亿港元,较上周四大增 813%;净买入最多的个股依次是比亚迪 1211.HK、美团 3690.HK、建行 939.HK;净卖出最多的依次是腾讯 700.HK、理想汽车 2015.HK、中芯 981.HK [2] - 12 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 6 个上扬 6 个下跌,领涨板块为材料、医疗保健综合企业及地产建筑,涨幅 2.44%-0.52%;领跌板块包括可选消费、电信、资讯科技及公用事业,跌幅 0.91%-0.42% [3] - 上周五美股重回升轨,科技股反弹带动大盘向好,三大股指道指、标指及纳指分别涨 1.05%、1.03%及 1.20%;5 月非农业职位增加 13.9 万个超预期,失业率 4.2%连续三月持平符合预期,显示劳工市场稳健,美联储可能推迟降息决策,特朗普批评美联储应立即减息 1%,数据公布后美国长债息率走高,十年债息重回 4.5%之上 [3] - 今周市场焦点是关税谈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 6 月 8 至 13 日访问英国期间将与美方举行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美国与日本及印度等国家的谈判进度也受关注 [3] 公司点评(小米集团 1810.HK) - 手机业务量价齐升,高端化持续突破,2025Q1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 506 亿元(+8.9%YoY),全球出货量 4180 万台(+3.0%),国内出货量份额同比提升 4.7 个百分点至 18.8%重回第一,全球连续 19 个季度位居前三,Q1 全球智能手机 ASP 达 1211 元(+5.8%),毛利率 12.4%同比下降 2.4 个百分点,因核心零部件价格上升 [6] - IoT 与生活消费规模效应推动盈利提升,2025Q1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 323 亿元(+58.7%YoY),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 113.8%,洗衣机、冰箱出货量创历史新高;AIoT 平台连接设备数 9.4 亿(+20.1%YoY),5 件以上设备用户数 1930 万(+26.5%YoY),米家 APP 月活 1.06 亿(+19.5%YoY),生态粘性持续增强;期间分部毛利率 25.2%,同比提升 5.4 个百分点,因智能大家电及若干生活消费产品毛利率上升及收入占比增加 [7] - 汽车交付量强劲,盈利扭转在即,2025Q1 智能电动汽车收入 181 亿元,交付 75,869 辆 SU7 系列,累计交付超 25.8 万台,ASP 约 23.8 万元,毛利率 23.2%显著高于行业平均;豪华 SUVYU7 系列 5 月发布;截至 3 月底,中国大陆 65 个城市布局 235 家汽车销售门店;25Q1 汽车及 AI 创新业务毛利率为 23.2%,同比提升 10.6 个百分点,分部经营亏损为 5 亿元 [8]
小米汽车进入盈利倒计时,YU7定价反映品牌升维战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7 12:54
小米汽车业务盈利预测 - 雷军预测小米汽车业务将在2025年三四季度实现盈利,释放积极信号 [1] - 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收入达181亿元,环比增长10.7%,经营亏损收窄至5亿元,毛利率达23.2% [1] - SU7系列第一季度交付75869辆,4月和5月交付量均超2.8万辆,为盈利预测提供现实基础 [1] 小米YU7定价策略 - 雷军否定网传23.59万元定价,表示正式定价将在开售前确定 [1] - 小米YU7将对标Model Y配置,售价三十几万较为合理 [1] - YU7定位豪华高性能SUV,较高定价区间有助于塑造高端形象 [1] 比亚迪网络侵权案件 - 比亚迪公布6起网络侵权案件,打击有组织恶意攻击和造谣抹黑 [2] - 此举旨在维护市场秩序与品牌声誉,响应国家反不正当竞争号召 [2] 晶科能源储能订单 - 晶科储能在德国签署150MWh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2] - 将部署30套G2蓝鲸系统,计划于2025年10月底至11月中旬分批交付 [2] - 标志欧洲高端市场对其技术实力的认可 [3] 京东广东荔枝销售 - 广东荔枝在京东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60% [3] - 京东"产地直采+源头直发+高效物流+全渠道销售"供应链能力验证 [3] 阿里巴巴AI模型 - 通义千问3全新的向量模型系列Qwen3-Embedding开源 [3] - 性能较上一版本提升40%,揽获同类模型SOTA最佳性能表现 [3] 格力电器健康家门店 - 董明珠健康家郑州中原店开业,总面积531平方米 [5] - 通过个人IP强化品牌认知,但存在个人言行波及品牌的风险 [5] 中国船舶人事变动 - 胡贤甫当选中国船舶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 [6] - 财务背景出身,在资本运作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6] 上海医药战略合作 - 上药控股与日健中外制药围绕骨骼健康产品达成战略合作 [6] - 整合日健公司创新药研发能力与上药控股全国医药商业网络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