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etition Policy in Digital Markets
经合组织· 2024-10-05 12:0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 核心观点 - 近年来,监管机构对大型数字平台的市场力量及其在各自市场内外的影响力日益关注,推动了关于是否以及如何监管的讨论 [3] - 2022年,OECD竞争部门受德国G7主席国委托,编制了G7司法管辖区为解决数字竞争问题而提出或颁布的立法改革清单 [4] - 2024年,意大利G7主席国下的联合竞争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峰会旨在通过考虑事前和事后工具的综合效果,提供G7司法管辖区如何应对大型平台市场力量使用的全景 [5] - 报告分析了多个反垄断案例,以了解哪些行为被认为最具问题性,并评估了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实施的补救措施 [7] 目录总结 事前与事后工具的综合效果 - G7当局在数字市场中进行了大量的事后竞争法执法,重点关注与事前监管重叠的行为 [11] - 反引导行为和最惠国条款(MFNs)是G7司法管辖区竞争执法的主要焦点 [13] - 苹果的反引导要求和亚马逊的MFN要求是执法机构的主要关注点 [14][15][16] - 苹果和亚马逊在不同司法管辖区采取了类似的补救措施,如移除相关合同条款 [18][19] - 数据使用是G7司法管辖区反垄断执法的另一个重点,亚马逊和Meta因使用商业用户的非公开数据而受到调查 [23][24] - 自我偏好行为在数字市场中日益突出,亚马逊和谷歌的自我偏好行为是当局的主要关注点 [30][31][32] - 捆绑和互操作性限制是数字市场的常见特征,苹果和谷歌的移动操作系统和应用商店是近期执法的重点 [37][38][39] 平台合规策略及其影响 - 平台通常根据相关司法管辖区的要求调整其运营、服务和实践,这些变化可能具有域外效应 [45] - 平台通常仅在相关司法管辖区实施所需的变化,很少自愿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施相同的措施 [48][56] - 平台合规策略受到维持差异化运营和合规的成本与收益的影响 [57][58] 结论 - 事前条款的范围广泛反映了迄今为止事后执法案件的主要竞争关切 [61] - 对于某些问题,如反引导行为和数据使用,事后执法补救措施与新的事前义务和禁令之间存在显著趋同 [61] - 对于自我偏好和捆绑行为等关切,由于许多主要调查仍在进行中,潜在补救措施的设计和实施存在不确定性 [62] - 数据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义务在未来可能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62]
Domestic Laws and Protectionism in Government Procurement
世界银行· 2024-10-05 07:0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政府采购规则对国际贸易有显著影响 保护主义措施如对国内投标者的优惠待遇和强制国内采购在141个国家中广泛存在 其中124个国家采用了优惠待遇条款 [2][11] - 保护主义政策与贸易开放度呈负相关 保护主义程度较高的国家在政府采购市场中更倾向于国内贸易而非国际贸易 [2][13] - 保护主义对商品的影响比对服务的影响更强 [2][18] 数据与分析 - 报告基于141个国家的政府采购法律文本分析 识别出三种主要的保护主义措施 缺乏平等待遇条款 对国内投标者的优惠待遇 以及国内采购要求 [11][29] - 描述性分析显示 141个国家中有124个采用了优惠待遇条款 37%的法律体系缺乏基本的国民待遇条款 60%的国家实施了国内采购条款 [11] - 高收入国家和参与WTO GPA及欧盟的国家保护主义指数较低 制度质量较好的国家保护主义程度也较低 [12][33] 实证分析 - 通过跨国回归分析发现 保护主义法律与进口份额呈负相关 保护主义法律较多的国家在政府采购中的外国渗透率较低 [45][47] - 重力模型估计显示 保护主义法律增加了国内采购与国际采购之间的差距 优惠待遇条款的影响最为显著 [17][59] - 行业层面的分析表明 保护主义对初级和制造业的影响比对服务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18][49] 结论与政策启示 - 保护主义在政府采购中普遍存在 且与贸易开放度呈负相关 优惠待遇条款对贸易的影响最为显著 [70][71] - 政府采购法律对国内企业的采购决策有重要影响 保护主义政策可能掩盖其他政策领域的保护主义 [72]
Trade Intervention for Freer Trade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 2024-10-04 11: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无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的国际贸易体系存在严重问题,允许和鼓励资本从最需要和最有生产力的地方流向最富裕的地区[5][6][7] - 这种情况导致了美国制造业的衰落,失业率上升,债务增加[6][9] - 这是因为盈余国通过各种间接补贴手段,如货币贬值、压低利率、基础设施投资过度等,补贴本国制造业,从而损害了消费者利益[15][16][17][18] - 这种做法使得盈余国国内需求不足,不得不通过大量出口来消化过剩产能,从而造成了持续的贸易顺差[20][27] - 相比之下,赤字国如美国则被迫为本国消费者买单,制造业竞争力下降[36][39][40] 行业概况分析 - 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中国28%,美国11%,德国20%,韩国26%[20][21][22] - 消费占GDP的比重:中国54%,美国82%,德国73%,韩国65%[20][21][22] - 盈余国制造业占比高,消费占比低,赤字国则相反[20][21][22] - 这反映了盈余国通过压制国内需求来补贴制造业的做法[27] - 日本在上世纪80-90年代贸易顺差时,制造业占GDP比重达25-27%,后来顺差下降,制造业占比也下降到19%[25]
Mission Bozio-Wasmer | Les politiques d'exonérations de cotisations sociales : une inflexion nécessaire
法国战略与预见总署(CGSP)· 2024-10-04 10:3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 核心观点 - 报告指出法国自1990年代以来实施的降低雇主社保缴费政策在初期对就业有显著影响 特别是在低技能劳动力失业率较高的时期 但随着就业市场的改善和当前社保缴费减免水平较高 该政策在创造就业方面的效果已不如1990年代 [12] - 报告认为当前政策导致工资分布压缩 可能与社会保险缴费减免的强递减性及其他社会福利的逐步取消有关 这引发了各方对高边际税率 低工资动态以及可能抑制培训 晋升和生产力提升的担忧 [13] - 报告建议改革社会保险缴费减免政策 降低其递减性 以促进就业和工资的动态增长 同时简化社会保险融资体系 提高其可读性和稳定性 [16] 政策历史 - 1993-1995年 法国首次实施针对接近最低工资水平的社保缴费减免政策 即"巴拉迪尔减免" 该政策通过减免家庭社保缴费来降低低工资劳动力的成本 [57] - 1996-2005年 法国逐步采用递减性减免政策 并与35小时工作制改革相结合 最终在2005年形成统一的"菲永减免"政策 其减免率在最低工资水平为26% 减免上限为1 6倍最低工资 [66] - 2006-2012年 法国的社保缴费减免政策保持相对稳定 减免上限维持在1 6倍最低工资 减免率在最低工资水平约为20% [69]
How Improved Household Surveys Influenc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overty Rates
世界银行· 2024-10-04 07:0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家庭调查的设计对贫困测量有重大影响 改进的调查方法通常会导致消费数据的显著增加 例如 12个国家的平均消费在改进调查后增加了46% [5][6] - 国家贫困线通常会随着调查改进而上调 10个国家的平均贫困线在改进调查后增加了50% [7] - 国际贫困线是固定的 因此当消费数据增加时 国际贫困率会显著下降 例如几内亚比绍的国际贫困率从67%降至22% [11] - 国际贫困率的时间比较应谨慎 因为改进调查可能导致贫困率下降被夸大 [12] - 建议各国实施高质量的家庭调查 以提高贫困估计的质量和可比性 [16] 调查设计的影响 - 问卷设计对收集的数据有重大影响 包括食品和非食品消费的测量方式 耐用品的包含 以及住房支出的计算 [5] - 改进的调查方法通常会导致消费数据的显著增加 例如 12个国家的平均消费在改进调查后增加了46% [6] - 国家贫困线通常会随着调查改进而上调 10个国家的平均贫困线在改进调查后增加了50% [7] 国际贫困线的挑战 - 国际贫困线是固定的 因此当消费数据增加时 国际贫困率会显著下降 例如几内亚比绍的国际贫困率从67%降至22% [11] - 国际贫困率的时间比较应谨慎 因为改进调查可能导致贫困率下降被夸大 [12] - 如果重新估计 国际贫困线可能会从2.15美元增加到2.53美元 甚至2.73美元 [13] 改进建议 - 建议各国实施高质量的家庭调查 以提高贫困估计的质量和可比性 [16] - 各国可以采取多种策略来减轻调查设计变化对贫困率时间比较的影响 例如保留旧问卷的小样本或使用插值模型 [17] - 跨国建模可以减轻调查设计变化对跨国比较的影响 例如通过调查间插值或使用缩放因子 [18] 其他社会经济统计的类似修订 - 其他关键社会经济统计也会因质量改进而进行类似修订 例如尼日利亚2014年GDP重估后经济规模增加了89% 相当于5100亿美元 [19]
Morgan Stanley Fixed-Global Macro Commentary September 16-110348309
摩根士丹利· 2024-09-30 11:2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多个行业和市场的投资评级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政府债券、外汇市场等 报告显示,UST 2y、UST 5y、UST 10y、UST 30y等政府债券均处于战术性牛市,但长期来看仍处于熊市 [27] - 外汇市场中,DXY、USDJPY、USDCAD等货币对处于熊市,而EURUSD、GBPUSD、AUDUSD等则处于牛市 [28] 核心观点 - 报告指出,市场对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市场隐含概率倾向于50个基点的降息,但仍有高度不确定性 [3] - 中国8月经济活动数据疲软,工业产出、零售销售和固定资产投资均出现超预期下滑,但对中国经济的担忧对市场影响有限 [7] - 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Lane倾向于采取渐进式宽松政策,市场预期12月将再次降息 [3] 政府债券市场 - 美国国债在数据清淡的交易日中上涨,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推动了USTs的反弹 [3] - 加拿大2年期收益率首次低于10年期收益率,反映出市场对加拿大央行进一步降息的预期 [2] - 欧洲政府债券与美国国债同步上涨,10年期德国国债收益率下降3个基点 [3] 外汇市场 - 美元指数(DXY)下跌0.4%,风险敏感的G10货币受益于美元走弱,澳元和英镑表现突出,分别上涨0.7% [3] - 尽管中国经济数据疲软,但澳元仍走强,反映出市场对风险资产的偏好 [10] - 亚洲新兴市场货币在假期期间普遍上涨,韩元表现最佳,美元/韩元下跌0.9%至1319 [11] 经济数据与预期 - 美国8月零售销售预计下降0.3%,工业产出预计增长0.6%,制造业产出预计增长0.8% [16] - 新加坡8月非石油国内出口预计同比增长15.0%,环比下降2.7% [17] - 印度8月批发价格通胀预计放缓至1.7%,主要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影响 [17] 市场策略与交易模型 - 报告提出了G4 10年期政府债券期货的“更智能”交易策略,通过5日和20日移动平均线的交叉信号进行交易,策略在2000年以来的表现优于政府债券指数 [41] - 美国假日交易策略显示,自1987年以来,该策略在10年期国债期货上的表现没有出现下跌年份 [46] 其他市场动态 - 美联储的反向回购计划余额降至2390亿美元,为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主要受9月16日企业税日的影响 [4] - 瑞典政府计划从明年开始降低边际税率,预计将花费47亿瑞典克朗,以刺激经济 [19]
Recombinant Type III Triple-Helix Collagen Whitepaper
沙利文· 2024-09-30 07:2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 核心观点 - III型胶原蛋白作为细胞外基质的关键结构成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医疗美容、功能性护肤和健康食品等领域 [3][7][8] - 重组III型胶原蛋白因其低免疫原性和高安全性,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合成生物学技术的推动下,其生产技术和应用潜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3][7][15] - 重组III型胶原蛋白的三螺旋结构为其在多个行业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在医疗美容和功能性护肤领域 [3][8][16] 行业概述 - 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所有组织和器官中,提供强度、耐久性和弹性 [3][29] - 目前已发现28种不同类型的胶原蛋白,III型胶原蛋白是其中最早被识别和应用的胶原蛋白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3][33][37] - III型胶原蛋白的三螺旋结构与其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特别是在维持皮肤和组织弹性、促进细胞粘附和迁移、支持伤口愈合等方面 [3][42][47] 重组III型胶原蛋白的生产与技术 - 重组III型胶原蛋白的生产过程涉及基因序列设计、表达系统选择和优化、表达、纯化和检测等关键步骤 [116][117][121] - 重组III型胶原蛋白的生产技术门槛较高,尤其是在三螺旋结构的形成和稳定性方面 [100][102][116] - 重组III型胶原蛋白的生产系统包括原核、酵母、植物、昆虫和哺乳动物细胞系统,每种系统都有其优缺点 [117][118] 应用领域 - 重组III型胶原蛋白在医疗美容、功能性护肤、严重医疗应用和其他消费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49][148] - 在医疗美容领域,重组III型胶原蛋白被用于注射材料、伤口修复和疤痕预防等 [149][148] - 在功能性护肤领域,重组III型胶原蛋白因其优异的修复和抗衰老效果而备受青睐 [143][144][145] 市场分析 - 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近年来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关注 [149] - 截至2024年8月31日,中国已批准约170种基于重组III型胶原蛋白的医疗器械,涵盖疤痕凝胶、敷料、软膏、修复液和冻干纤维等 [149] - 重组III型胶原蛋白的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在医疗美容和功能性护肤领域 [149][148]
Cooler Finance
世界银行· 2024-09-28 07: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发展中国家对可持续制冷的需求迫切,满足这一需求不仅能带来商业机会,还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13][14][25] - 可持续制冷市场规模有望在2050年达到至少6000亿美元,但目前面临融资缺口,需动员私人投资 [14][15][51] - 报告旨在帮助投资者和融资者识别可持续制冷的商业潜力,提供融资解决方案和创新模式,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可持续制冷的发展 [17][60][6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发展中国家对可持续制冷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 - 全球气温上升,发展中国家制冷缺口导致大量与热相关的死亡、疫苗储存困难和食物损失,迫切需要可持续制冷解决方案 [25][26][43] - 实施可持续制冷对发展中国家实现气候目标和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包括改善健康、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生产力等方面 [45][48][50] - 融资是推广可持续制冷的关键,但目前资金有限,需动员私人投资并克服相关障碍 [51][53][57] 2. 多样化的来源和部门意味着多样化的制冷融资需求 - 制冷市场复杂,包括多个细分市场和不同类型的供应商与消费者,他们的融资需求各异 [68][71][74] - 预计到2050年,发展中经济体的制冷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2720亿美元增长到6000亿美元,其中非洲和南亚将经历显著增长 [88][91][96] - 加速采用可持续制冷可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如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同时也存在融资缺口,需创新融资机制 [97][98][100] 3. 推广可持续制冷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 发展中经济体在可持续制冷领域吸引私人投资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可负担性、电力供应、技能短缺和监管薄弱等 [60][70][80] - 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包括改善数据、制定综合战略、提高意识、提供技术援助和采用混合融资等 [20][21][23] 4. 融资解决方案和创新 - 报告提供了一个设计可持续制冷融资方法的蓝图,包括识别特定融资需求、采用不同的融资工具和商业模式 [61][65][76] - 发展金融机构和多边开发银行在可持续制冷融资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提供专业知识、资源和创新金融工具 [65][104][106] 5. 结论和建议 - 报告强调可持续制冷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呼吁各方采取行动,包括改善数据、制定战略、提高意识和提供融资支持等 [141][146][152] - 建议多边组织、发展金融机构和政府与当地企业和金融部门合作,共同推动可持续制冷的发展 [20][21][23]
South Korea 150 2024
Brand Finance· 2024-09-27 08:5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报告的核心观点是通过品牌价值评估,帮助企业理解品牌的市场地位和潜在增长机会,特别是在南韩市场 [8][9][10] - 品牌价值评估结合了消费者感知和财务分析,帮助企业优化品牌定位和营销策略 [9][10] - 报告强调了品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特别是三星集团在可持续发展感知价值方面的领先地位 [28][29][30] 行业分析 零售行业 - 南韩零售行业在2024年经历了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在线零售平台的推动,尤其是Coupang品牌价值增长了12%,达到72亿美元 [20][23] - 在线零售平台如Naver Shopping Live和Kakao Shopping Live通过结合直播和实时购物,创造了更具吸引力的消费者体验 [20][23] 银行行业 - 南韩银行业在2024年贡献了267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占南韩150强品牌总价值的8.4% [33] - KB金融集团品牌价值增长了17%,达到54亿美元,主要得益于家庭和企业贷款的扩张 [34] - Woori银行品牌价值增长了44%,达到31亿美元,主要得益于其在国际市场的扩展 [36] 物流行业 - 南韩物流行业在2024年表现强劲,主要得益于出口增长和技术创新 [38] - CJ物流通过实施南韩首个全规模私有5G网络,提升了运营效率20% [39] 软饮料行业 - 南韩软饮料行业在2024年实现了显著增长,品牌价值增长了2.5倍 [42] - Cantata品牌价值增长了91%,达到8.69亿美元,主要得益于其在即饮咖啡市场的领先地位 [42][43]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 - 南韩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在2024年表现出色,主要得益于电动汽车技术的创新和全球市场扩展 [45] - 现代汽车品牌价值增长了45%,达到229亿美元,主要得益于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强劲表现 [45] 品牌价值排名 - 三星以822亿美元的品牌价值继续位居南韩品牌榜首,尽管其品牌价值下降了1% [24] - Naver以33亿美元的品牌价值成为南韩最强品牌,尽管其品牌价值下降了27% [25] - Cantata品牌价值增长了91%,达到8.69亿美元,成为南韩增长最快的品牌之一 [26]
China Brief: The Truth About Chinese Consumption | Greater China
麦肯锡· 2024-09-27 08:0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中国消费市场整体增长放缓,但部分领域仍表现出色 2024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5%,零售额增长3.7%,但消费者信心处于历史低位 [2][3] - 尽管整体消费增长放缓,但服务和旅游等行业表现强劲,显示出经济并非全面衰退 [6][7] - 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需求未减,但更多选择在海外购买 2024年上半年中国消费者海外奢侈品消费已超过2019年水平 [11][12][13] - 外国公司并未大规模撤离中国,部分欧洲公司甚至加大投资 2024年上半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达73亿欧元,超过2023年全年 [15][16] 行业细分表现 - 食品、化妆品、服装、家电和汽车等消费品类在2024年上半年表现各异 食品增长1%,化妆品增长9.6%,服装增长1.3%,家电增长3.1%,汽车增长2.9% [7] - 运动服饰、城市户外服饰和消费健康等领域实现两位数增长 [7] - 不同城市层级和收入群体的消费者信心差异显著 一线城市高收入群体信心指数达86%,而农村低收入群体仅为51% [9] 全球对比 - 中国消费者信心在全球范围内相对较高 59%的中国消费者预计经济将在2-3个月内反弹,高于美国的41%和日本的13% [10] 行业趋势 - 奢侈品品牌调整策略,减少新店开设,增加营销投入 2024年上半年新开111家门店,低于2023年同期的150家,但线下活动和艺术装置从36次增加到53次 [14] - 本地运营的外国品牌在运动服饰领域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2019年至2023年,本地运营的外国运动品牌市场份额从4%增至12%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