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安全倡议

搜索文档
丰富中俄战略协作内涵 坚定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人民日报· 2025-05-05 05:52
中俄元首外交与战略协作 -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5月7日至10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1] - 元首外交是引领俄中关系行稳致远的关键 两国元首为关系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规划部署[2] - 习近平主席此访将进一步丰富俄中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内涵 为双方高水平合作开启新篇章[2] 中俄经贸与务实合作 - 俄中发展战略对接不断深化 经贸合作提质升级[2] - 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将为俄中合作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3] - 俄中关系的强大内生动力和独特价值在国际局势严峻背景下更加凸显[3] 中俄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 - 2024年—2025年是中俄文化年 双方已举办数百项各类人文交流活动[4] - 俄罗斯目前共开设19家孔子学院、5个孔子课堂 两国"双向留学"规模持续扩大[4][5] - 人文交流日益密切 为两国关系高水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3] 中俄国际协作与全球治理 - 俄中将继续加强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的协调配合[6] - 两国共同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6] -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得到全球广泛认同和支持[6]
筑牢维护亚洲安全稳定的基石(和音)
人民日报· 2025-05-04 05:40
文章核心观点 安危与共、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亚洲安全模式吸收中华文明智慧,融合外交实践创新,传承亚洲和平传统,符合亚洲各国共同利益,中国将以此为支撑与各方筑牢亚洲安全稳定基石,捍卫地区和平稳定,为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安全保证 [1][2][5] 亚洲安全模式提出背景 - 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 [2] - 2022年4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 [2] - 今年4月中央周边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安危与共、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亚洲安全模式 [2] 亚洲安全模式内涵及意义 安危与共 - 是维护亚洲共同安全的根本共识,中国与周边国家地缘、人文、利益、命运相连,安全问题关乎各国人民福祉 [3] - 面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谁都无法独善其身,中国追求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3] - 中方强调各方安危与共,致力于走出新型安全之路,超越零和博弈思维,体现安全共同体意识 [3] 求同存异 - 是亚洲国家携手共进的前提要义,亚洲多样性突出,各国差异大,但维护和平、安全、发展是共同追求 [4] - 中方主张求同存异,超越西方安全观同质化倾向,历史上亚洲以此解决不少争议问题 [4] - 各方应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汲取智慧,寻求共同利益最大公约数,推动安全合作 [4] 对话协商 - 是妥善处理周边分歧的正确途径,以协商解决争端,摒弃强权政治、单边主义 [4] - 中国呼吁加强战略沟通,增进互信,化解矛盾,管控分歧,消除危机根源 [4] - 中国推动团结协作解决地区安全问题,为维护区域长治久安贡献智慧 [4] 中国行动与目标 - 中国积极倡导践行新安全观,以亚洲安全模式为支撑推进同周边国家安全合作 [1] - 亚洲安全模式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与国际关系实践,为维护亚洲安全、破解全球安全困境指明路径 [1] - 中国将同各方共同筑牢亚洲安全稳定基石,捍卫地区和平稳定,为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安全保证 [5]
“刘鸣放、杜照宇、申亮亮等17名官兵献出生命”
人民日报· 2025-04-25 08:04
4月24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答记者问。 记者:今年是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5周年,中国军队1990年4月首次派出军事观 察员,现已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关键力量。请发言人介绍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情况。 张晓刚: 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5年来,执行25项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5万余人 次,赴刚果(金)、黎巴嫩、南苏丹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完成排雷排爆、医疗救治、警 戒护卫、保护平民等任务。中国"蓝盔"不惧艰险、勇毅前行,为世界和平出征, 先后有刘 鸣放、杜照宇、申亮亮等17名官兵为联合国维和事业献出热血青春和宝贵生命。 维护和平、守护人民。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维和行动出兵国,也是联合国 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常态保持8000人维和待命部队,涵盖步兵、医疗、快反等10类28支分 队;与90余个国家、10余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维和交流与合作,打造"共同"系列维和行动 国际品牌,现有近1800名中国维和官兵在联合国7个任务区和联合国总部执行任务。中国军 队将持续提升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深度与广度,为积极践行全球安全倡议、服务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力 ...
定了!互免签证!
券商中国· 2025-04-23 16:09
2025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和阿塞拜疆外交部长巴伊拉莫夫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 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塞拜疆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持普通护照公民签证的协定》。协定将在两国政府履 行必要程序后正式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塞拜疆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阿塞拜疆共和国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于2025年4月22日至24日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 两国元首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举行会谈,高度评价建交33年来中阿关系发展成果,重申两国视彼此为优 先、可靠、合作共赢的战略伙伴。为不断巩固政治互信、加强相互支持、开展全方位合作,更好造福两 国人民,双方一致同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一、双方坚定支持彼此走本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定支持彼此维护本国核心利益, 保障两国各自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阿方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 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阿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坚定支持 中国政府实现国家统一。 中方坚定支持阿方提出的和平议程,认为旨在支持对抗的地缘政治图谋只会 ...
蓝厅观察丨全球安全倡议三周年 中国携手各方团结应对挑战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4-22 09:12
文章核心观点 全球安全倡议为弥补和平赤字、破解全球安全困境提供中国方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安全领域的生动体现,中国积极践行该倡议并取得丰硕成果,未来将继续与世界爱好和平国家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1][16][18] 全球安全形势与倡议提出 - 当今世界地区安全热点问题多、局部冲突频发,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叠加 [1] - 中方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主张走对话、结伴、共赢的新型安全之路 [1] 全球安全倡议核心要义 - 以“六个坚持”为核心要义,包括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等内容 [3] 倡议理念落实与支持情况 - 中国携手各方打造区域安全合作样板,如与中亚、非洲国家等合作 [5] - 全球安全倡议得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支持,写入120多份双多边文件 [5] 国际人士评价 -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图尔克认为倡议非常及时且至关重要,世界迫切需要和平 [8] - 联合国副秘书长盖·莱德指出倡议为应对和平安全问题提供有效思路和方案,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契合 [11] 中国践行倡议成果 - 积极斡旋推动沙特和伊朗和解、发起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等,推动政治解决热点问题 [11] - 作为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蓝盔”维护世界和平,且中国是唯一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写入宪法的国家 [13] - 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明确合作方向和平台机制,构建安全治理体系 [14] 倡议意义与未来展望 - 倡议为破解国际安全难题探索新思路,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安全之基,体现中国使命担当 [16] - 倡议是国际公共产品,与全球发展、文明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战略引领 [16] - 中国将继续与爱好和平国家携手守护和平、共创未来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