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分红
搜索文档
公募基金年内已分红超1800次
快讯· 2025-04-08 18:53
按红利发放日计,截至4月8日,年内共有1600只公募基金合计分红超1800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近三 成;分红总金额达到702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幅近50%。从分红基金类别看,债基仍是主力军,在年 内公募基金分红总额中贡献了近八成;权益指数基金也是"大手笔",华夏沪深300ETF等4只宽基"巨无 霸"年内分红超10亿元,还有不少收益相对稳定的高股息ETF联接基金实现了"月月分红"。(银柿财经) ...
315投资者保护日|破解四大基金投资误区!
天天基金网· 2025-03-11 19:30
基金投资误区分析 误区一:频繁交易与追涨杀跌 - 追涨杀跌行为不符合科学投资原则,频繁波段操作会消耗精力并增加手续费成本[2] - 基金申购赎回费用较高,可能侵蚀收益,且对择时能力要求极高[2] - 长期持有优质基金可避免短期波动影响,等待净值回升是更优策略[2] 误区二:业绩排名依赖 - 历史收益排名不能预测未来表现,受市场行情和基金经理能力双重影响[3][4] - 高排名可能源于市场红利而非基金经理能力,需综合评估底层逻辑[4] 误区三:过度分散持仓 - 持有过多基金导致管理难度增加,易形成"糊涂投资"[6][7] - 同类风格基金(如上证50/沪深300指数基金)持仓重叠,实际未分散风险[7] - 权益类基金本身已是股票组合,过度分散可能适得其反[6] 误区四:分红认知偏差 - 基金分红本质是净值再分配,并非额外收益,总资产保持不变[9][10] - 现金分红与红利再投资最终效果相同,分红频率不反映基金质量[10] - 过度关注分红可能错失资本增值机会,需理解分红机制本质[10] 投资行为建议 - 避免情绪化操作,建立系统化投资纪律[2] - 选择基金需穿透业绩归因,分析超额收益来源[4] - 组合构建应控制基金数量,注重底层资产差异化[6][7] - 正确认知分红机制,避免被表面数据误导[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