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

搜索文档
马本斋:抗战楷模 民族脊梁(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人民日报· 2025-06-27 06:00
马本斋的军事成就 - 率领回民支队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7万余名[1] - 1939年7月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司令员,采用炸桥梁、破公路、打伏击等战术屡创日伪军[1] - 1940年康庄伏击战以零伤亡歼灭日伪军8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2] - 1943年八公桥战斗中提出"牛刀子剜心"战术,直插敌军总部取得胜利[4] 马本斋的生平与信仰 - 1902年生于河北献县贫苦回族农民家庭,1938年1月组建回民抗日义勇队[1] - 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申请书中表达为民族解放奋斗的决心[1] - 母亲白文冠1941年被日军抓走后绝食殉国,马本斋写下"儿承母志"誓言继续抗战[4] - 1944年2月因积劳成疾逝世,年仅42岁[4] 马本斋纪念馆现状 - 纪念馆位于献县本斋回族乡本斋东村,包含主馆和母子烈士陵园[4] - 累计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4] - 2024年9月启动升级改造工程,持续搜集核实马本斋战斗故事[5]
新疆:抗日战场上的国际物资重要通道
新华社· 2025-06-24 16:58
抗日战争时期新疆的交通建设与物资运输 - 抗日战争爆发后,新疆成为连接中国与苏联的重要陆上通道,承担了国际援华物资运输的关键任务 [1] - 1937年至1944年间,新疆建成可通车公路5301公里,为飞机、坦克、弹药等重型装备的运输提供了保障 [1] - 西北国际通道的主要运输路线从霍尔果斯进入新疆,经迪化、吐鲁番、哈密等地,最终运往抗日前线 [1] 新疆各族群众在交通建设中的贡献 - 新疆各族群众积极投身筑路运动,在戈壁沙漠、高原山区等恶劣地形条件下义务参与公路建设 [2] - 果子沟区域作为西北国际通道的必经之路,各族群众在人拉肩扛的条件下完成修筑,部分人员甚至献出生命 [2] -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前就重视新疆的战略地位,组织动员各族群众参与通道建设,为抗战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2] 新疆现代交通运输发展成就 - 当前新疆公路总里程超过23万公里,实现所有乡镇和具备条件建制村通硬化路和客车 [3] - 铁路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线全长2712公里并形成闭环 [3] - 霍尔果斯口岸成为中欧班列重要通道,新疆建成27个民用机场,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3]
吉鸿昌:“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人民日报· 2025-06-24 06:10
吉鸿昌生平事迹 - 吉鸿昌1895年生于河南省扶沟县 1913年入伍因骁勇善战从士兵升至军长 人称"吉大胆" [2] - 1930年9月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 因不愿打内战对"围剿"红军态度消极 1931年8月被解除兵权强令出国"考察" [2] - "九一八"事变后请命北上抗日未获批准 遂环游欧美发表抗日演说寻求国际声援 [2] - 1932年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5月任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第2军军长 率部进攻察北日伪军 [3] - 1934年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 秘密印刷《民族战旗》报宣传抗日 [4] - 1934年11月9日在天津被捕 24日在北平陆军监狱被害 时年39岁 [4] 纪念馆展示内容 - 馆前广场矗立7米高戎装铜像 馆内设模拟实景展示吉鸿昌就义场景 [2] - "浴血奋战 收复河山"展厅陈列抗日战争时期军旗 军衣 军帽 臂章等实物 [4] - 激光装置投射吉鸿昌就义诗"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2] 社会影响与纪念活动 - 扶沟县将城区主干道命名为"鸿昌大道"和"将军路" [4] - 成立思政教育工作室挖掘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4] - 实验小学学生表示要发扬革命先辈优良传统 [4]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马本斋:抗战楷模 民族脊梁
新华社· 2025-06-21 16:37
马本斋军事成就 - 组建回民抗日义勇队并发展为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后任回民支队司令员[1] - 率部经历870余次战斗,歼灭日伪军3.67万余名[1] - 1940年康庄伏击战以零伤亡歼灭日伪军80余人[2] - 1943年八公桥战斗运用"牛刀子剜心"战术攻克敌军总部[2] 马本斋个人经历 - 1902年生于河北献县贫苦回族家庭,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 - 入党申请书中宣誓为民族解放事业奉献一切[1] - 母亲白文冠被日军抓捕后绝食殉国,激发其抗战决心[2] 纪念与传承 - 马本斋纪念馆累计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3] - 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3] - 2024年9月启动升级改造工程以扩充史料展示[3]
岁月不曾模糊英雄身影 白山黑水间铸就中国人挺立的精神丰碑
央视网· 2025-06-20 14:04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格式整理的要点总结: 历史背景 -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1] - 杨靖宇将军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8] - 1929年杨靖宇从河南奔赴东北开展革命工作 [8] 军事活动 - 1932年秋杨靖宇被派往南满地区领导抗日武装斗争 [7] - 1936年初指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歼灭关东军"肉弹十勇士" [7] - 1938年8月指挥长岗战斗,以450多人兵力歼灭伪军索旅,击毙西田重隆和高冈武治 [14] - 1939年夏被日军列为伪满洲国第一心腹大患,悬赏两万元收买其人头 [16] - 1939年10月至1940年2月与日伪军作战达47次 [24] 精神象征 - 提出"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的著名言论 [5] - 创作《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鼓舞士气 [13] - 在断粮6天情况下仍坚持战斗直至牺牲 [24] - 牺牲后胃中仅发现枯草、树皮和棉絮,无一粒粮食 [26] - 日军战犯岸谷隆一郎在遗书中承认"中国拥有像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 [28] 纪念活动 - 濛江县更名为靖宇县以纪念将军 [32] - 1948年杨靖宇将军头颅在长春被找到 [32] - 1958年头颅安葬于吉林省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 [32]
“牺牲是光荣的,我参军就不怕死”(时空对话)
人民日报· 2025-06-20 05:51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没有涉及公司和行业的相关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总结关键要点。文档主要讲述的是百岁老兵孙文秀的个人经历和抗战故事,属于人物传记和历史事件范畴。
桌子被子当掩护 迎着弹雨往前冲(时空对话)
人民日报· 2025-06-19 05:53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这是一篇关于抗战老兵孙业满的人物专访,主要讲述其革命经历和战斗故事,不涉及公司和行业相关内容。因此无法按照您要求的格式输出分析报告。 建议提供与公司经营、行业发展、经济数据等相关的新闻素材,以便进行专业的投资分析。如需分析其他类型内容,请明确具体需求。
首战平型关 威名天下扬(山河显影)
人民日报· 2025-06-18 06:10
八路军战略部署与作战行动 - 八路军由工农红军改编而成,基本任务为创建抗日根据地、钳制消耗敌人、配合友军作战,初定作战区域为晋冀察绥四省交界的恒山、五台山地区 [4] - 在日军沿铁路线大举进攻、国民党军溃退的危急形势下,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山西前线 [4] - 115师采用一翼伏击战术,在平型关东北13公里公路沿线设伏,成功全歼进入伏击圈的日军第5师团部队 [4] 平型关战役战术细节 - 115师于1937年9月24日确定伏击方案,25日拂晓日军进入预设伏击地域后发起突袭 [4] - 战斗地点涉及关沟至东河南镇约13公里的乔沟路段,此处成为主战场 [3][4] - 独立团同时向灵丘以东的腰站地区开进,形成协同作战态势 [3] 战役成果与历史意义 - 115师以400余人伤亡代价歼灭日军100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 [5] - 此役是八路军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实施的成功的伏击战 [5] - 战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显著提升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5]
起来!起来!
辽宁日报· 2025-06-13 10:20
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 - 纪念馆名录墙上镌刻2235个义勇军将士姓名 这些名字是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打捞出的极小部分 [4][5] - 最新增补的两个名字是王介予和孙忠臣 后者经查证曾参加义勇军大刀队及东北抗联 是"西江惨案"幸存者 [4][5] - 馆内陈列《血肉长城》群雕版画 以及残破衣帽、锈蚀刀枪等文物 展现14年抗战悲壮史诗 [3][5] 义勇军武装斗争 - 九一八事变后 东北军民自发组建"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武装 成员涵盖军官、农民、乡绅、学生等阶层 [5] - 辽宁民众自卫军在唐聚五领导下半年内发展至37路10万余人 收复东边道20余县 [6] - 1931-1933年义勇军向沈阳发起17次进攻 虽未成功但重创日军气焰 [8] - 武器装备极度匮乏 某次战斗中300名战士仅87支步枪 其余使用砍刀、红缨枪 [7] 重要历史人物 - 邓铁梅与苗可秀在辽东三角地带率部作战 后者通过米汤密信传递情报 现存5封密信记录战况与困境 [9][10] - 苗可秀被捕后为儿子取名"苗抗生" 凤城市现保留"苗可秀街"与"邓铁梅路"纪念二人 [10] - 乡绅王冠五变卖家产组建武装 黄显声在中共党员协助下两个月组建20余路义勇军 [6][11] 中国共产党作用 - 中共满洲省委派遣200余名党团员骨干加入义勇军 近半数被派往辽宁各部 [12] - 冯基平、李兆麟等直接领导辽阳武装 高体乾在建平发展二三百人队伍 [11] - 党组织通过宣传动员、物资支援等方式 使党的影响在1932年3月覆盖辽宁各主要义勇军 [11][12]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举行
新华网· 2025-06-12 20:19
国际学术研讨会概况 - 会议主题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香港举行 [1] - 参会人员包括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及俄罗斯、英国、塞尔维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逾百位专家学者和新闻出版界人士 [1] 香港特区政府的纪念活动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香港在抗战时是向祖国和盟军运送物资的重要渠道和交通动脉 [1] - 特区政府将举办官方纪念仪式、大型主题展览、抗战电影放映会及优化抗战历史旅游配套等活动 [1] 学术研讨与主题发言 - 中国史学会前会长张海鹏发言主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枢纽" [2] - 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夏春涛发言主题为"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 - 香港地方志中心副总编辑刘蜀永发言主题为"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的历史贡献" [2] - 澳门理工大学人文及社科学院院长林发钦发言主题为"新史料下澳门抗战史观的重建" [2] 研讨会的组织与主办方 - 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香港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岭南大学联合主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