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
搜索文档
国防部正告赖清德当局:搞“台独”没有好下场
快讯· 2025-05-29 15:23
5月29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答记者问。记者:赖清德近日发 表讲话称,台湾会持续不断强化防卫力量,以备战来避战。请问解放军是否会像以往一样举行反制性军 事演习?张晓刚:赖清德谋"独"挑衅行径一日不消停,台海就一日不得安宁,台湾同胞就一日不得安 生。正告民进党当局,搞"台独"没有好下场。解放军保持"时刻准备着"的战斗姿态,加强练兵备战,捍 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防部发布) ...
国台办:赖清德当局如继续一意孤行,必遭民意反噬
新华网· 2025-05-29 06:31
两岸政策与民意反应 - 赖清德当局上台一年来多项民调显示多数台湾民众对其表现不满 被岛内媒体评价为失望之年和愤怒之年[1] - 赖清德当局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和倚外谋独错误路线 推动两岸经济脱钩断链并阻挠限制两岸交流合作[1] - 赖清德当局面对美国高关税政策采取妥协态度 被指损害台湾企业和民众切身利益[1] 大陆配偶权益事件 - 民进党当局要求逾8000名大陆配偶限期补缴丧失原籍证明 否则将面临注销在台户籍处分[2] - 大陆配偶权益事件频发 民进党当局被指控以政治操弄干预正常司法程序[2] - 大陆方面强调将维护两岸婚姻家庭群体合法权益 并依法追责配合迫害行动的台独打手[2] 教育交流限制措施 - 台教育部门公开表态不鼓励甚至禁止岛内中小学和大学与大陆进行教育交流[3] - 民进党当局被指控将政治黑手伸入教育领域 蓄意破坏两岸正常教育交流并损害台湾青年学子利益[3] - 大陆方面承诺为两岸青年学生交流创造便利环境 并提供更好就学就业创业条件[3] 旅游交流阻碍 - 赖清德当局拒不解除赴大陆旅游禁团令 并将大陆旅游警示调升为橙色级别[3] - 当局发布2025中国大陆旅行安全手册 阻挠两岸客运直航航点航班全面恢复[3] - 民进党当局以各种借口抵制福建上海居民赴台团队游 并要求旅游业者劝阻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3] 两岸交流前景 - 两岸只隔海峡且同属一家人 恢复正常旅游交流有利于旅游业发展和两岸关系[4] - 只要撤除对两岸人员往来设置的障碍 旅游住宿民航航运等行业及从业者就能从中获利[4] - 大陆方面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 积极推动恢复两岸旅游和交流合作[4]
国台办:以外谋“独”、以武谋“独”,必遭民意反噬
快讯· 2025-05-28 11:12
政治立场与两岸关系 - 赖清德当局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和以外谋"独"、以武谋"独"错误路线 [1] - 极力渲染大陆威胁并编造"民主对抗威权"虚假叙事 [1] - 挑动两岸对立对抗并推动两岸经济脱钩断链 [1] 经济政策影响 - 面对美国高关税采取妥协态度被指坐实卖台专业户 [1] - 阻挠限制两岸交流合作损害台湾企业及民众切身利益 [1] - 经济政策导致岛内媒体评价为"失望之年"和"愤怒之年" [1] 民意反应 - 多项民调显示台湾社会各界对当局表现强烈不满 [1] - 施政措施被指严重背离岛内主流民意 [1] - 持续现行政策将面临民意反噬风险 [1]
赖清德当局的下一次挑衅,大约在夏末秋初
经济观察报· 2025-05-26 19:33
台湾政治局势分析 - 岛内"台独"势力挑衅大陆及冲撞一个中国原则底线的行为存在规律性[2] - 赖清德当局下一次挑衅可能出现在夏末秋初 与台湾"立委"罢免投票时间点相关[3][4] - 绿营通过将国民党"立委"冠以"中共同路人"帽子并发动宣传机器挑衅大陆[4] 民进党政治操作策略 - 绿营最大报纸《自由时报》发表社论称"大罢免治百病" 将罢免行动与对抗中共并台图谋相关联[6] - 赖清德当局司法系统可能通过对统派人士判刑或审理连署造假案件来配合政治操作[6][7] - 选务部门可能将投票时间设定在夏末秋初开学前后以催高投票率[4] 国民党面临挑战 - 国民党31席"立委"达到第二阶段罢免连署门槛 民进党则零席[12] - 国民党可能失去"立法院"第一大党地位及"立法院长"职位[11] - 党内出现主席朱立伦提议罢免赖清德及蒋万安提出"倒阁"等分歧方案[10] 两岸关系走向 - 大陆对"台独"挑衅采取逐步加重惩戒措施 具体应对工具多样[1][8] - 统派高安国将军被赖清德当局羁押并面临10年以上刑罚[6] - 蓝绿阵营互相罢免"立委"行动进入关键阶段 第二阶段连署截止后需40天内完成名册查对[4]
台海观澜 |赖清德当局的下一次挑衅,大约在夏末秋初
经济观察网· 2025-05-26 19:15
核心观点 - 赖清德当局预计在夏末秋初通过政治操作和舆论宣传挑衅大陆 以提升罢免投票率 同时打压国民党 [2][3][4][6][7][8] 台湾政治罢免进程 - 蓝绿阵营互相罢免"立委"的第二阶段连署截止时间近期陆续到期 [4] - 台湾选务部门需在40天内完成连署人名册查对 确认无误后宣布罢免案成立 [4] - 宣布成立后需在20至60天内举行投票 全程最长耗时100天 [4] - 投票时间可能安排在夏末秋初(开学前后)以利用民众结束暑期出游的时间提升投票率 [4] 民进党政治策略 - 通过将国民党"立委"标签为"中共同路人"发动宣传攻势 同时挑衅大陆冲撞一个中国原则 [5][6] - 绿营媒体《自由时报》社论宣称大罢免可"治百病" 包括改变政治板块和对抗中共 [8] - 司法系统可能配合政治 timing:对统派人士高安国案宣判(求刑10年以上)或审理国民党地方党部连署造假案以制造舆论 [8] 国民党应对困境 - 党主席朱立伦提出罢免赖清德被视作不可行 [11] - 台北市长蒋万安提出"倒阁"方案引发党内震动且可能适得其反 [12] - 10月党主席选举导致党内派系分散 无力应对罢免潮 [12] - 当前31席国民党"立委"达罢免连署门槛 民进党则零席 恐失去立法院第一大党地位及院长职位 [13] 大陆方面反应 - 对"台独"挑衅的惩戒措施将随每次事件升级 具体应对工具多样但未明确 [9]
述评:赖清德当局上台一年恶行累累
新华社· 2025-05-19 21:28
两岸政策立场 - 赖清德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并鼓吹"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1] - 将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并提出所谓"17项策略"[1] - 篡改台湾人口组成表述 将占比逾九成五的"汉人"改为"其余人口"[1] 军事与安全政策 - 炒作大陆"军事威胁"并叫嚣"全民防卫"[2] - 意图恢复"军事审判制度"引发台湾民众对"准戒严状态"的担忧[4] - 被指为"麻烦制造者""危险制造者""战争制造者"[2] 两岸交流限制 - 拒不解除赴大陆旅游"禁团令"并阻挠两岸客运直航恢复[3] - 禁止岛内与大陆高校交流合作并查处岛内艺人言行[3] - 滥用行政司法资源迫害支持两岸交流的团体与人士[3] 能源与经济政策 - 执意关停核电导致能源危机无解[5] - 岛内面临"五缺"问题(缺水缺电缺地缺工缺人才)且贫富差距扩大[5] - 近八成受访民众对施政不满意[5] 产业与贸易政策 - 将台积电等核心产业向美国转移投资或合资[6] - 屈从美方高额关税霸凌被批"掏空台湾家底"[6] - 推动所谓"非红供应链"企图搞经济"小圈子"[7] 国际关系操作 - 妄称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未提到台湾"[6] - 操弄参与世卫大会问题进行谋"独"挑衅[6] - 以窜访"过境"为名勾结外部势力寻求"台独"背书[7]
台海观澜| 赖清德就职一年,大陆三次出重手惩戒“台独”
经济观察报· 2025-05-19 12:42
大陆对台政策立场 - 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在就职讲话中将大陆称为"中国"并宣称两岸互不隶属 引发大陆方面强烈反对 [2] - 赖清德在所谓"国庆讲话"中再次宣称两岸互不隶属 大陆方面认定为"台独"分裂行径 [3] - 赖清德出台"拒统17条"策略并将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 大陆方面认定其为"两岸和平破坏者" [4] 军事演训活动 - 东部战区于2024年5月23日至24日开展"联合利剑-2024A"演训 出动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 演练联合海空战备警巡等三个科目 [2] - 东部战区于2024年10月14日开展"联合利剑-2024B"演训 组织舰机多向抵近台岛 演练要港要域封控等科目 [3] - 东部战区于2025年4月1日再次开展大规模联合演训 组织舰机多向抵近台岛 重点演练夺取综合制权等科目 [4] 演训战略意义 - 演训活动是大陆在穷尽和平方式后使用的雷霆手段 必须保证一击必中并做到随时由训转战 [8] - 军事演训使得岛内"台独"势力虽然百般挑衅但始终不敢碰触两岸关系红线 [9] - 演训对维持岛内政坛阵营平衡具有强大影响力 防止民进党一党独大导致台湾问题激化 [10][11] 官方表态 - 国台办发言人指出赖清德就职讲话"顽固坚持'台独'立场 大肆宣扬分裂谬论 煽动两岸对立对抗" [2] - 东部战区发言人表示演训是对"台独"分裂势力谋"独"行径的有力惩戒和对外部势力干涉的严重警告 [2][3] - 国台办发言人强调演训是对"台独"挑衅的坚决惩戒和对破坏台海和平的严正警告 [5]
赖清德歪曲二战历史骗得了谁(日月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19 06:02
演讲内容与历史叙事 - 演讲聚焦欧洲战场胜利80周年 对亚洲战场抗日战争及台湾光复历史只字未提 [1] - 讲话通篇使用“自由民主”“珍视和平”等口号 被指意在偷渡“台独”主张 [1] - 将民进党谋求分裂国家的行为与二战反法西斯正义历史相提并论 属于偷换概念 [2] 政治策略与立场 - 讲话一再高举“民主”旗号 宣称与欧洲民主国家共享价值 意图抱大腿和拉帮结派 [2] - 提出强化在“民主国家供应链”中的战略角色 打造半导体行业“非红色”全球供应链 [2] - 结论被指是要“倚外谋独”“以武谋独” 升高两岸对立对抗 破坏台海和平稳定 [3] 内部行为与舆论评价 - 岛内舆论将其行为比作“纳粹” 指控其在台湾制造“绿色恐怖”搞“独裁政治” [3] - 具体行为包括调查羁押在野党人士 豢养网军攻击霸凌蓝营民众 阻挠两岸交流 [3] - 被定性为“两岸和平破坏者”“台海危机制造者” 其“珍视和平”言论被认为违和 [3]
民进党当局又拿在大陆发展艺人开刀,锁定20多人,并点名艺人欧阳娜娜
环球网· 2025-05-16 08:46
台湾当局对在大陆发展艺人的调查行动 - 台湾陆委会锁定超过20名在大陆发展的艺人进行行政调查 并点名欧阳娜娜已被列为重要调查对象 [1][2] - 调查标准界定两条红线:明确主张消灭台湾主权或支持武力统一 以及破坏自由民主的宪政秩序 [2] - 若认定违法将处以10万至50万元新台币罚款 陆委会将联合文化部组成行政查核小组按程序查处 [1] 事件背景与政治动因 - 此次调查行动被视为赖清德当局"抗中"策略的组成部分 旨在打造"非红供应链"并铲除所谓"红色在地协力者" [2][3] - 行动背景包括今年3月外交部长王毅称"中国台湾省"后 多名台湾艺人转发"台湾必归"帖文 [2] - 美国政府对华关税政策转变导致赖清德"脱中入北"策略触礁 转而加强对岛内目标的政治管控 [2] 涉及艺人的具体表现 - 欧阳娜娜刚接下江西吉安老家旅游大使职务 并表示"每一次回到这里 都有一种家的感觉" [2] - 陆委会指控艺人在特定时刻转贴图卡 甚至在军演时呼应大陆立场 利用台湾培育的知名度"回头威胁这块土地" [1] 各方反应与立场表达 - 国台办发言人表示台湾同胞表达国家认同和反对"台独"是民族大义的体现 批评民进党威胁恫吓暴露其民主自由的虚伪 [3] - 台湾媒体称大明星人人自危 民进党磨刀霍霍 欧阳娜娜可能成为"头号祭旗"目标 [2]
时评|生造“其余人口”尽显民进党当局“去中”入魔
新华社· 2025-05-15 17:01
人口统计数据修改 - 台湾地区行政机构网站将原人口表述"汉人为最大族群 占总人口96 4%"修改为"2 6%为原住民族群 另外来人口占1 2% 其余人口占96 2%" [1] - 修改后内容避谈汉族主体地位 将占比逾九成五的汉族群体归类为"其余人口" [1] - 该操作被指违背常识和逻辑 引发岛内各界批评 [1] 政治意图分析 - 修改行为被解读为企图斩断两岸血缘亲缘和历史文化联结 [1] - 民进党当局以"促进族群平权"为由进行辩解 [1] - 操作被视为"去中国化"政治手段的一部分 旨在为"台独"分裂铺路 [2] 历史文化背景 - 台湾同胞保留修族谱 拜祖先 刻大陆祖籍地等传统文化习俗 [2] - 每年大量台湾同胞跨越海峡到大陆寻根探亲 [3] - 两岸共同民族和文化认同被描述为"与生俱来的基因" [3] "去中国化"系列举措 - 推行"台独课纲" 大幅删减古文名篇并肢解中国史内容 [2] - 掩盖台湾民众抗日历史 美化日本殖民统治 [2] - 将妈祖 关帝等民间信仰污名化为"中共统战工具" [2] - 投重金炮制篡改历史的影视产品 [2] 社会反应 - 台湾社会批判声浪持续 指责操作丧失理智 [3] - 有识之士指出无法通过文字修改删除2000万汉族人口的身份认同 [3] - 网友评论强调"改得了文字 改不了血脉"的文化韧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