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搜索文档
关键战场|八字桥、四行仓库、吴淞炮台……同仇敌忾 血沃淞沪
央视新闻· 2025-08-02 12:07
淞沪会战背景 -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侵占北京天津 随后制造事端进攻上海企图进逼南京 [1] - 淞沪会战又称"八 一三"淞沪抗战 是全国抗战开始后规模空前的一次战役 [1] - 国民政府调集70多万兵力 日军投入9个师团25万人 [1] - 会战历时三个月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企图 [1] 八字桥战役 - 八字桥是虹口通往闸北的咽喉要道 中国守军第88师与日军在此展开第一次争夺战 [3] - 日军一度占领八字桥 中国守军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 [5] - 88师主力识破日军战略 死守八字桥阵地 [7] - 日军攻击重点为天通庵车站八字桥水电路一线 试图包抄中国军队 [7] 空军作战 - 中国空军飞机仅100多架 日军飞机400多架 [11] - 8月14日中国空军从南京浙江起飞轰炸日军据点军械库和军舰 [13] - 三天内击落击伤日军飞机30多架 [13] - 第一个月共击落60多架日军飞机 炸毁多艘军舰 [21] - 海军击落7架日机 重创两艘日舰 [21] 兵力部署 - 8月15日日军增援300多门大炮200多架飞机和数十艘军舰 总兵力25万人 [21] - 国民政府投入78个师3个海军舰队 总兵力75万人 [21] - 来自全国各地的部队包括桂军川军湘军粤军东北军等迅速向上海集结 [9] 罗店战役 - 8月22日日军在浏河吴淞等地登陆企图占领罗店 [22] - 第18军严防死守 旅长蔡炳炎牺牲 [24] - 18军伤亡超过12000人 日军伤亡至少6000人 [24] 四行仓库保卫战 - 10月26日88师524团400多名官兵据守四行仓库 [26] - 对外宣称800人 全体官兵写下遗书誓死决战 [27] - 21岁士兵陈树生身绑手榴弹跳楼与敌同归于尽 [29] - 四天击退日军数十次进攻 击毙200多人 [29] 战略意义 - 为沿海工厂学校内迁争取时间 多抵抗一天可多转移七八十华里 [31] - 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100多所大学迁往大后方保存文化血脉 [31] - 11月12日中国军队完全撤离淞沪地区 日军占领上海 [3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应该被更多人了解”(伟大胜利·历史贡献)
人民日报· 2025-08-02 06:20
二战历史出版 - 德国出版商弗兰克·舒曼筹备出版关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罪行的图书 旨在让二战亚洲战场历史在全球获得更多关注 [2] - 舒曼强调需铭记中国抗战中牺牲的3500万军民 警示世界避免战争重演 [2] - 舒曼通过儿子在广岛留学的经历开始研究中国抗战史 并多次访华考察731部队罪证陈列馆等历史遗址 [2] 抗战历史研究 - 舒曼在《新德国》发表系列文章 向德国读者介绍中国抗日战争历史 [2] - 宛平城弹坑遗迹等实地见闻使舒曼深刻认识到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的残酷性 [2] - 舒曼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广泛动员反法西斯力量 [3] 国际援助与历史影响 - 约翰·拉贝等国际友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设立安全区 庇护20多万中国人 《拉贝日记》成为重要历史证据 [3] - 中国人民长期铭记拉贝的援助 拉贝故居成为德中友好交往的象征 [3] - 抗战记忆深刻影响中国现行政策 包括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与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 [4] 和平发展倡议 - 舒曼主张通过外交而非武力解决冲突 反对将战争作为国家利益工具 [5] - 中国通过金砖合作机制和"一带一路"推动全球公平发展与持久和平 [5]
与敌血战,鼓舞抗战斗志(山河显影)
人民日报· 2025-07-25 06:41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背景 -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日军于次年1月登陆缅甸进攻仰光 应英方请求中国派遣远征军入缅支援 [4] - 中国远征军第1路副司令长官杜聿明率领第5 第6 第66军共10个师10万余人入缅作战 [4] 仁安羌战役 - 1942年4月16日日军攻占仁安羌油田并包围英缅军第1师及坦克营一部 [4] - 远征军第113团奉命驰援 于18日拂晓发起进攻 激战至中午击溃日军 [4] - 至19日14时收复油田区 解救被围英军7000余人 汽车100辆 战马1000余匹 被俘英美人员500余人 [4] - 此役远征军击毙日军1000余人 [4] 缅北滇西反攻战役 - 1943年10月为控制滇缅公路 中国远征军与英美军队联合发起对缅北 滇西日军的反攻 [5] - 1943年10月14日中国驻印军新编第38师攻取新平洋进入缅北 [5] - 1944年初攻占坚布山隘 逼迫日军向孟拱河谷撤退 [5] - 1944年8月4日中美突击支队占领密支那 [5] - 1944年5月下旬远征军强渡怒江越过高黎贡山 [5] - 1944年6月至9月进攻并占领松山 [5] - 1944年9月14日攻克腾冲 [5][6] - 1944年11月至1945年3月连续攻克龙陵 八莫 南坎 腊戍等重镇 [5] 战役成果 - 缅北滇西会战历时一年半 [5] - 攻克日军盘踞的缅甸北部城镇50余座 [5] - 收复云南西部失地8万余平方公里 [5] - 打通西南国际陆路交通线 [5]
忆我心中的一位中国英雄(我和中国的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7-22 06:31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位英国作者对中国及中国人民的深厚情感,以及通过卢彩文老先生的个人经历展现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由于内容主要涉及个人情感和历史回顾,与公司和行业无关,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相关关键要点。
美国华裔青少年跨越万里“触摸”中国抗战记忆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10:08
美国华裔青少年参访建川博物馆聚落 - 200余名美国华裔青少年参加"第二期美国华裔青少年巴蜀文化品悟之旅"活动,参观展出大量抗战文物的建川博物馆聚落[1] - 活动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旨在让华裔青少年"触摸"中国抗战记忆[1] 华裔青少年对抗战历史的认知 - 15岁的李昊阳表示通过参观更直观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中国军人的英勇牺牲,认为了解这段历史对珍视和平具有重要意义[1] - 耶鲁大学学生蒋心怡从选修的中国近代史课程中了解到中国抗战历史,敬佩中国军人在装备不精良条件下的英勇战斗[2] - 18岁的刘祖奕最初通过父母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参观后被历史深深震撼,计划将了解到的史实分享给美国同学[5] - 17岁的黎子轩从小在母亲教导下学习中国历史,参观后更清晰认识到中国人的坚强和团结,认为华裔青少年都应了解这段祖辈历史[5] 中国抗战历史在国际视角下的认知 - 蒋心怡指出美国初高中课程未从中国角度讲述二战,中国贡献常被西方世界忽视[2] - 蒋心怡观察到选修中国近代史课程的国际学生增多,可能反映对中国历史关注度提高[2] - 刘祖奕认为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值得强调,对日本侵略的抵抗值得铭记[5]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
人民日报· 2025-07-07 06:52
抗日战争起点与初期抵抗 - 1931年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点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2] - 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对日战争宣言 号召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 [2] - 东北抗日联军在1937年秋发展到11个军3万余人规模 [2] 全面抗战爆发与战略部署 - 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 [4] - 中共中央次日发布通电呼吁全民族抗战 [4] - 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南方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形成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协同作战格局 [6] 重要战役与军事行动 - 1937年平型关大捷歼灭日军1000余人 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 [8] - 1938年台儿庄大捷成功阻击日军进攻 [12] - 1940年百团大战投入105个团20余万兵力 沉重打击日军 [15] 战略物资与后勤保障 - 1942-1945年驼峰航线运输80多万吨战略物资支援中国抗战 [15] 抗战胜利与历史意义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签署投降书 [17] - 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 [17] - 抗战展现出空前民族觉醒与战斗意志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 [18]
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快讯· 2025-06-24 11:29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中国贡献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展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1] - 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1] - 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按1937年比值折算)[1] - 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按1937年比值折算)[1] 中国战场的战略作用 - 歼灭日军150多万人[1] - 长期牵制和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主要兵力[1] - 对日本侵略者覆灭起到决定性作用[1] - 战略上策应和支持盟国作战[1] - 配合欧洲战场和亚洲其他地区战略行动[1] - 制约日本法西斯与德、意法西斯的战略配合企图[1] 国际影响 -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产生巨大影响[1] - 为争取世界和平事业作出重大贡献[1]
中国驻印尼大使王鲁彤向棉兰抗日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0 16:30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事件属于外交纪念活动范畴,不涉及公司经营或行业动态信息。经核查,全文未出现任何与企业运营、市场数据或产业发展相关的实质性内容,不符合投资分析所需的商业要素提取标准。 根据任务要求,当内容不包含公司/行业相关信息时应当跳过分析环节。因此本次无需生成结构化摘要。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举行
新华网· 2025-06-12 20:19
国际学术研讨会概况 - 会议主题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香港举行 [1] - 参会人员包括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及俄罗斯、英国、塞尔维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逾百位专家学者和新闻出版界人士 [1] 香港特区政府的纪念活动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香港在抗战时是向祖国和盟军运送物资的重要渠道和交通动脉 [1] - 特区政府将举办官方纪念仪式、大型主题展览、抗战电影放映会及优化抗战历史旅游配套等活动 [1] 学术研讨与主题发言 - 中国史学会前会长张海鹏发言主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枢纽" [2] - 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夏春涛发言主题为"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 - 香港地方志中心副总编辑刘蜀永发言主题为"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的历史贡献" [2] - 澳门理工大学人文及社科学院院长林发钦发言主题为"新史料下澳门抗战史观的重建" [2] 研讨会的组织与主办方 - 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香港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岭南大学联合主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