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半导体

搜索文档
【太平洋科技-每日观点&资讯】(2025-04-07)
远峰电子· 2025-04-06 20:12
② 鸿海,2025年3月销售额5521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23%/2025年第一季 度销售额1.64万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24.2%/鸿海表示/第二季度的运营前 景预计将实现环比和同比增长/但需持续密切关注全球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变化 影响/ ③ 集微网,据多家媒体报道/立讯精密计划于2025年在香港上市/预计融资 20亿至30亿美元(约合145亿至218亿元人民币)/目前已与多家投行磋商/ 即将委任承销商启动流程/ ④ 电子工程专辑,复旦大学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周鹏/包文中联 合团队/宣布成功研制全球首款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 32 位 RISC-V 架构 微处理器"无极"/该芯片集成 5900 个晶体管,突破二维半导体电子学工程 化瓶颈/ 行情速递 ① 主板领涨,读者传媒(+5.69%)/横店影视(+4.60%)/深圳华强(+3.99%)/振华科技 (+3.93%)/ ②创业板领涨, 四方精创(+6.84%)/果麦文化(+5.93%)/ ③科创板领涨, 智明达(+4.44%)/纳芯微(+3.68%)/ ④活跃子行业, SW教育出版(+1.69%)/ SW半导体设备(+1.01%)/ 国内新闻 ① 芯智讯 ...
交流两天 可能还是自主
小熊跑的快· 2025-04-06 09:15
文章核心观点 市场针对关税热烈讨论,A股品类看法多样,延续国产替代进口方案,美股下跌与美债收益率有关,中国芯片材料有新突破 [1][2][4] 市场情况 - 市场针对关税热烈讨论,对A股品类看法包括对关税习以为常、全球征收或差别对待、出口企业股价反应及美股下跌与美债收益率关系等 [1] - 周五晚中概金龙指数跌幅受美股边缘品种流动性波及,目前中国国债收益率1.7%,沪深300为12倍,标普跌完还有25倍,美债收益率4% [2] 进口数据 - 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11640.61亿元商品,涉及机械电子、农副食品等多类产品 [3] - 机械电子类产品中集成电路、发动机及零部件等进口额有不同占比,农副食品类中转基因黄大豆、肉类等进口额有不同占比 [3] - 高端芯片特别是AI高端芯片进口多,2024年进口NV芯片171亿美金,CPU进口占比超80%,还有半导体材料和车载芯片 [3] 芯片突破 - 复旦大学团队成功研制全球首款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32位RISC - V架构微处理器“无极(WUJI)” [4] - 该成果突破二维半导体电子学工程化瓶颈,实现5900个晶体管集成度,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技术 [4] - 二维半导体是国际公认应对摩尔定律逼近物理极限的破局关键 [4]
新型3D晶体管,突破极限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19 08:54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编译自ucsb,谢谢。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研究人员利用二维 (2D) 半导体技术,研发出新型三维 (3D) 晶体管,这是 半导体技术的重大进步。他们的方法为具有前所未有的微型化潜力的节能、高性能电子产品铺平了 道路。 "这一突破代表着我们朝着下一代晶体管技术迈出了重要一步,这种技术能够支持计算和人工智能应 用的快速发展,"电气与计算机工程教授、纳米电子学和二维材料领域知名专家 Kaustav Banerjee表 示。"通过将原子厚度的二维半导体集成到三维架构中,我们为性能提升、晶体管可扩展性和能源效 率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班纳吉和他的团队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电子》杂志上。 突破晶体管小型化的极限 为了提高现有设备的性能并推动新技术的进步,选择的策略是将晶体管(现代电子产品的基本元 件)小型化,以便更密集地封装它们,并在相同尺寸的芯片上实现更多操作。 事实上,微型化领域一些最重要的进步已经促成了应变硅和高 k/金属栅极场效应晶体管 (FET) 的设 计和开发,这些晶体管解决了尺寸缩小难题并提高了性能。然而,就主流硅技术而言,晶体管只能 缩小到一定尺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