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政治
icon
搜索文档
乌克兰成“弃子”?泽连斯基没等来援助,等来欧盟的关税大棒,俄白化肥及农产品加税!
搜狐财经· 2025-05-26 05:10
更深层次的不安则源于国际局势的变幻。随着俄乌冲突逐渐进入一种"慢性死亡"的状态,目前俄罗斯已控制乌克兰18%的国土面积。这种僵持不下的局面使 得欧盟在向乌克兰提供援助的策略上开始动摇。在这种微妙而复杂的情况下,面对持续增加的战争成本,欧盟最终选择了收紧关税这个手段,试图在维护自 身利益与继续援助乌克兰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一场关税战的背后,真实揭示了国际政治的残酷法则: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远存在的利益。乌克兰在与俄罗斯的冲突中,曾被视为遏制俄罗斯扩张 的"先锋",然而如今却沦为欧洲各国博弈中的牺牲品。特朗普团队的介入及停火谈判的讨论,让乌克兰的存在感逐渐减弱,甚至动摇了那些曾经鼎力支持它 的国家的底线。 在这场利益博弈中,乌克兰显得愈发孤立无援。泽连斯基必须意识到,单靠依赖国际社会的"施舍"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需要制定独立自主的经济发 展战略,通过加强自身的努力来摆脱当前的困境。这不仅是对国家未来的负责,更是对那些曾忱怀"盟友"信念的警钟。 泽连斯基总统一直在积极寻求来自西方国家的援助,希望借此改变战局的态势。然而,6月6日突如其来的恶劣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重创了他寄予厚望的经济 复苏计划。欧盟决 ...
二等强权的悲哀
虎嗅· 2025-05-22 08:20
印度在当前国际政治的地位有点类似于1930年至1940年代初的日本,属于"第二等强国",看起来"独立自主"、饱 受拉拢,实则是各方利用的对象。 1930年代,欧洲是大国对抗的主战场,英法、德国、苏联以及大西洋对岸的美国四股力量纵横捭阖,暗流涌动。 日本所处的东亚地区有点像今天的南亚次大陆,算不上国际政治风暴眼,因此当时的日本和今天印度一样,都有 一种趁机扩张的冲动。 以印度为例,新德里其实是把整个南亚次大陆——连同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一起——当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二战后极少发生某一个国家被邻国吞并的情况,而这极少数案例中就有印度吞并锡金。 设想一下,假如目前的国际大环境是二十世纪初那样,印度可能早就发起一场区域内征服战争了,至少也得把孟 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不丹等变成自己的"被保护国",然后集中火力打击巴基斯坦。 1930年代日本的战略目标就是择机扩张,在巩固对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占领后,悍然发起了全面侵华。 可不打不知道,一打才发现低估了中国的力量,在侵华战争中持续消耗大量人员物资,搞得骑虎难下。 为了打破僵局并获取战略资源,日军高层因不同战略主张而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向西伯利亚扩张,另一派则主张 南下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