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因测序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5-27 06:40
持续督导工作概述 - 保荐人中信证券制定了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明确了现场检查要求 [2] - 保荐人与公司签订保荐协议并报备交易所,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2] - 2025年5月19日完成现场检查,核查内容包括公司治理、财务内控、募集资金使用等8个方面 [2] 财务表现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295,688.50万元,其中基因测序仪业务收入234,787.72万元(+2.47%),实验室自动化业务收入20,936.91万元(+36.69%),新业务收入39,963.86万元(+57.05%) [19] - 研发投入占比同比下降4.34个百分点,因实施效率优化措施 [19][29] 核心竞争力 - 全球首个同时拥有短读长(DNBSEQ系列)与长读长(CycloneSEQ/G400)测序产品的企业,构建"全读长"工具矩阵 [19][21] - 拥有988项境内外专利(境内553项/境外435项),DNBSEQ技术具备准确性高、重复序列低等优势 [20] - 全球布局9大研发中心、7大生产中心、13个客户体验中心,覆盖90多个地区市场 [25] - 研发团队812人(占员工总数31.2%),60.5%为硕士及以上学历,跨学科覆盖12个专业领域 [26][28]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基因测序仪市场被Illumina(活跃设备2.2万台)和Thermo Fisher垄断超80%份额 [8] - 公司在中国及部分海外市场实现装机量快速增加,但欧美市场面临用户习惯和地缘政治挑战 [8][17] 研发进展 - 发布中通量纳米孔测序仪CycloneSEQ-WT02及高通量G400-ER,完成长短读长技术布局 [19] - 实验室自动化业务升级为GLI智能系统,提供AI驱动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22] 风险因素 - 国际诉讼风险:与Illumina在德/英/瑞/瑞典受和解协议约束,涉诉产品业务受限 [7] - 供应链风险:境外原材料采购占比8.75%(10,279.95万元),贸易摩擦可能影响供应 [18] - 汇率风险:海外收入占比较高,结算涉及美元/日元/欧元等多币种 [14][16] 战略布局 - 被认定为广东省基因测序仪产业链"链主"企业,推动上游原材料国产化 [26] - 与全球500+机构合作,包括崖州湾实验室、临港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及吉因加等临床企业 [24] - 在农业、脑科学等领域落地DCS Lab示范项目,拓展多组学应用场景 [24]
融资近亿元!基因测序完成B++轮
思宇MedTech· 2025-03-04 11:52
公司融资与资金用途 - 2025年3月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 由国生资本领投 川创投跟投 资金将用于加速单碱基纳米孔测序(SNS)技术平台的商业化落地 [2] - 2024年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 由华创资本领投 红杉中国 国药资本等跟投 [8] - 此前完成凯风创投独投的天使轮和苇渡资本领投的A轮融资 [8] 公司背景与技术优势 - 公司成立于2017年 总部位于成都 目标为开发"人人用得起的基因测序仪" 核心团队包括留美博士 诺奖工作参与者及纳米孔测序专家 [3] - 核心技术基于蛋白纳米孔和核酸碱基相互作用的特征电流信号 实现高通量测序 单次准确率99.9% 校正后达99.99% 每Gbp成本低于5元 全基因组测序成本可降至数百元 [4] - 测序时间从几天缩短至几小时 深度改造生化系统消除虚假信号 [4] 市场拓展与商业化进展 - 临床领域与头部企业合作推动血液肿瘤等诊断应用 科研服务为机构提供高精度低成本方案 2025年Q1测序平台进入海外市场并完成客户验收 [4] - 2024年启动成都产业化基地建设 预计2025年3月投产 年产能1000台测序仪及120万人份试剂 [5] 产品规划与全球战略 - 2025年计划推出高通量测序平台G-seq1K 直测RNA试剂盒和甲基化试剂盒 [5] - 推进全球化战略 与海外合作伙伴拓展标杆客户 [5] 行业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基因测序分析市场规模达80.3亿美元 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为247亿元人民币 [6] - 基因测序技术从第一代Sanger发展到第四代纳米孔测序 持续优化速度 成本与准确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