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测序仪

搜索文档
华大智造20250917
2025-09-17 22:59
**华大智造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一 公司基本情况与业务布局** * 公司为国产基因测序仪龙头企业 实控人为华大集团创始人汪建[2] * 公司成立于2016年 其前身源于2013年华大集团收购美国公司所获核心测序技术 2022年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3] * 主营业务涵盖三大板块:基因测序仪业务(设备及耗材) 实验室自动化业务(样本处理仪器及智能平台) 新兴业务(细胞组学 时空组学 蛋白组学及超声机器人等前沿领域)[4][5] * 公司在基因测序仪领域实现了低通量到超高通量的全通量覆盖 是全球唯二 国产唯一实现此布局的企业[4] **二 财务表现与近期经营状况** * 收入端受疫情影响波动较大 2023年后回归正常规模 2024年有所增长[6] * 2025年上半年因价格竞争导致收入同比下滑 但预计下半年将有所改善[2][6] * 2025年上半年利润端实现盈亏平衡 同比亏损显著收窄[2][6] * 近两年整体毛利率受价格压力影响有所下降[8] * 销售与管理费用因全球市场拓展及股权激励增加而提升较快 但2025年上半年这些费用同比减少 加之汇兑收益 助力亏损收窄[8] **三 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格局** * 全球基因测序市场预计保持较快增速 至2030年达600多亿美元 其中上游测序仪及耗材市场约140亿美元[2][7] * 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GS)仍是主流 在成本与准确度上相比三代技术具优势 短期内难以被替代[10] * 地缘政治因素显著影响行业发展 导致项目开展和国际贸易受阻 行业增速未达预期的20%以上[9] * 长期来看 测序成本下降和下游新质需求增加将推动产业规模扩张[9] * 中国市场增速预计快于全球平均水平 未来30年内行业市值可能突破千亿人民币 到2032年国内测序仪及耗材市场有望超100亿元[2][11] * 2025年2月中国商务部将竞争对手Illumina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禁止其向中国出口产品 其2024年在华收入约为3亿美元[12][14] * Illumina自2021年以来营收增长停滞并出现亏损 原因包括投资环境放缓 收购Grail触犯反垄断条例 以及与华大的专利纠纷败诉等[14] **四 公司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凭借核心DMBSEQ技术形成差异化路线 产品性能指标与Illumina相近 无明显差距[2][13] * 新一代测试试剂进入Q40时代 为高精度科研和临床诊断提供保障[13] * 截至2024年 公司已连续三年占据国内新增装机量第一 市占率领先Illumina[2][11] * 海外专利诉讼取得阶段性胜利 全球化进程障碍减少[2][15] **五 增长动力与未来展望** * 公司七成收入来自国内 海外市场(亚太 欧非为主)是未来重要增长点 短期地缘政治可能带来扰动[2][8] * 本土厂商短期受益于Illumina被禁 但引发了部分国产厂商之间的价格战[12] * 随着地缘政治风险缓和 行业增速有望回到较快增长水平[9] * 实验室自动化业务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随着AI应用落地 有望迎来系统性升级和迭代[2][15] * 新兴业务板块旨在捕捉未来行业热点 预计实验室自动化和新业务板块能保持两位数上下的增长 若某些领域需求爆发 可能带来显著业绩增长[16] **六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公司成长驱动主要依赖基因测序业务 全年业绩增长预期接近股权激励目标[17] * 公司处于高成长初期 还未盈利阶段[17] * 采用PSG估值法 给予0.45~0.5倍PSG 对应合理市值区间为320到355亿元 合理股票价值区间为77~82元[17]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13 11:55
持续督导工作概述 - 中信证券作为保荐人制定了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明确现场检查要求 与华大智造签订保荐协议并报备上海证券交易所[1] - 持续督导职责包括查阅公司治理制度、财务内控制度、资金往来文件、募集资金管理文件 进行高管访谈及公开信息查询等[2] 问题及整改情况 - 保荐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问题[3] 重大风险事项 业绩风险 - 因研发投入及市场拓展费用高 若遇国际关系紧张、法规不利变化或需求低迷 可能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4] 核心竞争力风险 - 技术更新快且研发投入高 新产品可能面临投资回报率低风险 需应对法律法规变化[5][6] -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可能导致研发停滞或技术泄露 行业人才竞争加剧此风险[6] - 与Illumina的知识产权诉讼已结案 但公司在德国、英国等地的业务仍受承诺协议限制 可能影响海外销售业绩[7] 经营风险 - 全球基因测序行业竞争激烈 Illumina和Thermo Fisher占超80%市场份额 公司面临地缘政治、集采降价及出海成本增加等挑战[8][9] - 新业务拓展受法规、设备替换周期及数据安全政策制约 临床市场依赖检测试剂盒批准和医保审批[10] - 关联交易占比高 若关联方采购下降且第三方收入未增长 将影响业绩[11] 财务风险 - 2025年上半年因调整价格策略及产品结构变化 毛利率同比下滑[12] - 应收账款存在坏账风险 已加强信用管理和催收力度[13] - 存货规模较高 若需求下滑或价格下跌可能计提减值损失[14] - 海外业务以外币结算 汇率波动影响汇兑损益[15] -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 公司被美国列入"涉军企业"清单 可能面临贸易限制及客户信任度下降[15] - 国际贸易摩擦可能导致原材料采购成本上升 境外子公司技术受管制影响[16] 财务指标变动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亏65.28% 因降本增效措施见效[16] - 基本每股收益亏损减少65.28% 因亏损同比减少[16] 核心竞争力 - 拥有短读长和长读长测序技术 构建"全读长"产品矩阵 为全球首个同时商业量产两类产品的企业[18][20] - DNBSEQ核心技术包括DNA单链环化、纳米球制备及双色测序技术 提高测序效率和可靠性[19] - 实验室智能自动化业务通过AI技术重构 开发纳升级移液技术并构建全流程AI解决方案[21][22] - 合作伙伴生态覆盖科研、临床、公卫及健康领域 全球已建设30座DCS Lab及32家认证服务商[24][25] - 全球布局9大研发中心、7大生产中心及13个客户体验中心 产品获多国资质认证[26] - 拥有境内外专利1,080项 国内临床测序仪中59%基于公司技术[27] - 研发团队665人(占员工总数29.2%) 60.6%为硕士及以上学历[28] 研发进展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同比增加11.83个百分点[30]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使用符合制度要求 决策程序及信息披露合规 进度与原计划一致[32] 持股情况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高管持股无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34]
基因测序仪国产替代进程加快,但价格拼得更狠了,厂商如何突围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0 17:05
基因测序仪国产替代进程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基因测序仪招投标市场中标总金额约2.49亿元 中标设备数量达179套 [1] - 国产厂家华大智造和贝瑞基因合计市占率达59.31% 进口厂家赛默飞市占率为14.44% [1] - 对比2024年国产厂家仅华大智造占50.05% 进口厂家因美纳和赛默飞合计占16.24% [1]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因美纳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禁止向中国出口基因测序仪 加速行业格局重构 [1] - 国产基因测序仪市场份额呈现扩大趋势 华大智造2025年上半年装机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行业价格战加剧 华大智造2025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52.85% 同比下降8.03个百分点 [3] 企业业绩表现 - 华大智造2025年上半年全读长测序仪销售总量超700台 同比增长60.35% [2]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亏65.28% [2] - 贝瑞基因和诺禾致源2025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分别下降2.67和0.91个百分点 [3]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华大智造发布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T7+ 24小时内可交付超14Tb测序数据 [4] - T7+每年可完成3.5万例人全基因组测序 平均每10分钟完成1例 [4] - 新技术路线避免DNA复制错误 未来将进一步降低单Gb测序成本 [4] 行业商业模式特征 - 基因测序仪采用"设备入口+耗材盈利"的超级剃须刀商业模式 [3] - 设备市场份额抢占是驱动后续试剂销售及收入增长的关键前置条件 [3] - 超低价竞争策略对行业试剂销售和生态健康度构成挑战 [3]
华安证券:给予安图生物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9-05 18:2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60亿元,同比下降6.65%,归母净利润5.71亿元,同比下降7.83%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0.64亿元,同比下降4.79%,归母净利润3.01亿元,同比增长1.97%,经营性现金流2.44亿元,同比增长45.9% [1]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11.7%,营业收入环比增长6.9% [2] 业务表现分析 - 境内市场收入19.04亿元,同比下降8.32%,受国内行业政策环境影响 [2] - 境外市场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19.78%,得益于全球市场布局拓展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收入结构持续优化,主动收缩低毛利代理业务,高毛利试剂业务占比提升 [2] - 2025年第二季度期间费用率显著改善,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8.21%/4.11%/11.25%,环比下降1.40/1.77/1.86个百分点 [2] 研发与产品进展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5.72亿元、6.56亿元和7.3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从12.87%提升至16.37% [3] - 2025年上半年新获试剂证书88项,覆盖磁微粒化学发光法、质谱法、分子诊断等多个技术平台 [3] - 检测项目涵盖血栓疾病、骨代谢、肿瘤、高血压、呼吸道疾病、传染病及优生优育等领域 [3] - 推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系统AutomsTQ6000及全自动样本前处理设备 [3] - 全资子公司思昆生物完成四款基因测序仪布局,包括Sikun2000/1000/500/RapidGS480型号 [3] - 全自动基因测序文库制备仪AISPre3200进入试产阶段 [3]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01亿元、49.75亿元和55.31亿元,同比增长0.7%、10.5%和11.2%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0亿元、14.03亿元和16.17亿元,同比增长2.2%、14.9%和15.3% [4] - 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2.14元、2.45元和2.83元,市盈率估值分别为19倍、17倍和14倍 [4] - 90天内9家机构给出评级,其中8家买入、1家增持,目标均价51.38元 [6]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将扩围升级 “低税率”享惠条件再优化
第一财经· 2025-09-05 16:28
全岛封关运作时间表 - 海南自贸港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进入成型起势新阶段 [1] - 全岛面积达3.39万平方公里 分别为中国香港的31倍和新加坡的47倍 [1] 零关税政策升级 -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范围改为负面清单管理 覆盖税则中74%的进口商品(6637项) 较封关前提升53个百分点 [2] - 零关税享惠主体扩大至企业/事业单位/科技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 [2] - 截至2025年5月零关税进口货值累计226.9亿元 减免税额43.2亿元 [2] - 零关税货物经"一线"进口免征关税/增值税/消费税 加工制成品经"二线"进入内地需补缴进口税收 [3]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优化 - 取消企业60%营收占比门槛 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享受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政策 [3] - 截至2025年7月加工增值内销货值达104.6亿元 免征关税8.1亿元 [4] - 珍珠加工企业案例:货值8.36万元产品减免关税1.76万元 关税成本立减21% [4] 双15%所得税政策实施 - 鼓励类企业(主营业务占比60%以上)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 [6] - 高端人才实际税负超15%部分免征 居住天数计算优化(离岛出差/培训可计入) [6] - 截至2024年底近4300户次企业和3.9万余人次享受优惠政策 [6] 重点产业受益案例 - 生物医药企业可享受生产研发设备零关税(进口成本降5%-10%)及所得税双重优惠 [7] - 医药企业适用15%企业所得税 年收入30万元以上人才享受个税优惠 [7] - 加工增值政策利好医药/高端食品加工/种业等高进口关税行业 [6] 贸易枢纽定位 - 封关运作实现进出口税收成本与贸易便利水平双优化 推动海南成为全球贸易枢纽节点 [8] - 政策体系背靠内地统一大市场 面向世界促进贸易资源和要素聚集 [8]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将扩围升级,“低税率”享惠条件再优化
第一财经· 2025-09-05 14:49
海南自贸港税收政策体系 - 特殊税收制度安排是自贸港建设保障 以零关税为核心 低税率为重点的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已初步建立 [1][2] - 全岛封关运作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 封关后享惠主体范围明显扩大 包括企业 事业单位及科技类 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 [1][2] - 双15%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 鼓励类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实际税负超过15%部分予以免征 [6][7] 零关税政策实施进展 - 截至2025年5月累计零关税进口货值226.9亿元 减免税额43.2亿元 [2] -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改为负面清单管理 零关税商品达6637项 占全部商品税目74% 较封关前提高53个百分点 [2] - 三类主体可申请享惠资格 零关税货物经一线进口免征进口关税 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2][3]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 - 截至2025年7月加工增值内销货值累计104.6亿元 免征关税约8.1亿元 [4] - 封关后取消60%营收占比要求 加工增值达30%即可免征进口关税 利好多元化经营企业 [3][4] - 珍珠制造企业案例显示 货值8.36万元产品可减免关税1.76万元 相当于立减21%关税成本 [4] 产业影响与机遇 - 政策惠及医药 高端食品加工 种业等重点发展产业 生物医药企业可享受全流程税收优惠 [7][8] - 企业建设研发阶段可享受生产设备零关税 进口环节节省5%-10%成本 还可申请财政支持或参与自贸港基金申报 [7] - 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可拓展"乐城研用+海口/琼海生产"模式 打造医疗对外开放新高地 [7] 政策优化特点 - 居住满183天核算方法优化 合理离岛天数可计入居住天数 实际居住不少于90天即可 [6] - 截至2024年底近4300户次企业和3.9万余人次享受双15%所得税优惠政策 [7] - 封关运作将实现进出口税收成本与贸易便利水平双优化双提升 促进贸易资源和要素聚集 [8]
华大智造(688114):三大业务战略升级 静待行业回暖
新浪财经· 2025-08-29 12: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1.14亿元同比下降7.90% 归母净利润-1.04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减亏 [1] - 第二季度收入6.59亿元同比下降2.93% 归母净利润0.30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0.58亿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全读长测序业务(SEQ ALL)收入8.94亿元同比下降12.15% [1] - 智能自动化业务(GLI)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0.39% [1] - 多组学业务(OMICS)收入0.85亿元同比增长40.01% [1] 测序业务详细分析 - 测序仪器设备收入29,765.96万元同比下降23.18% 试剂耗材收入55,455.76万元同比下降6.30% [2] - 全读长测序仪销售总量超700台创历史同期新高 同比增长60.35% [2] - 纳米孔测序仪新增销售近50台 国内招标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翻倍 [2] - 全球基因测序仪累计销售总量超5,300台 [2] 海外市场拓展 - 四大业务区域新引进12家经销商 累计建成30座DCS Lab实验室 [3] - 新增用户超160家 累计服务用户超3,560家 [3] - 国内地区测序仪新增销售超600台同比增长82.47% 完成反应数超35,000个同比增长超200% [3] - 亚太地区新增基因测序客户22家 37家核心渠道商完成签约 渠道收入占比升至60% [3] - 欧非地区新增15项CE认证 新增客户22家 T1+首次销至捷克地区 [3] - 美洲地区新增客户28家 与多家机构开展T1+新产品测试 [3] 行业前景 - 地缘政治 宏观环境 临床转化周期及价格竞争等因素使测序业务短期承压 [2] - 全球降息周期开启 科研经费投入增加 医院自建测序平台需求释放 新兴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将驱动行业重回两位数增长 [2]
华源晨会精粹20250828-20250828
华源证券· 2025-08-28 20:47
核心观点 - 白酒行业基金持仓占比降至2017年水平,食品饮料超配比例回落至3.2%,较2019年高峰的11%大幅回落,行业重新具备周期特征,当前或是绝对收益起点 [2][6] - 恒瑞医药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157.61亿元(同比+15.88%),归母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29.67%),创新药收入占比60.66%,国际化进程加速 [2][18] - 金风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5.4亿元(同比+41.3%),归母净利润14.9亿元(同比+7.3%),风电设备毛利率大幅改善4.22个百分点至7.97% [2][30][31] - 蜜雪集团2025年上半年收入148.75亿元(同比+39.3%),净利润27.18亿元(同比+44.1%),门店总数达53014家,海外门店侧重优化调改 [4][44] - 三祥科技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930万元(同比+89%),国内主机业务大幅增长带动境内营收增长40% [4][47] 食品饮料行业 - 白酒行业25Q2基金持仓占比降至2017年水平,食品饮料超配比例回落至3.2%,较2019年高峰的11%大幅回落 [2][6] - 白酒板块估值自2021年2月至今下跌四年,估值回调72%,基本面缓步变化 [6] - 白酒周期调整需经历经销商盈利下滑至亏损、回款下滑、酒厂收入下滑、真实需求好转四个阶段,当前处于第二阶段 [7] - 建议关注报表风险出清、去渠道库存较早、股息率较高的泸州老窖,估值较低、渠道库存清理的迎驾贡酒 [2][8] - 酒鬼酒绑定胖东来捕获新渠道需求,珍酒李渡依靠新品大珍及新渠道营销打法 [2][8] 医药行业 - 恒瑞医药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95.61亿元,占比60.66%,其中创新药销售收入75.70亿元(同比+21.80%) [2][18] - 公司累计达成15笔创新药对外交易,2025年至今达成3项对外授权,包括授权GSK的5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120亿美元收益 [19] - 翰森制药2025年上半年收入74.34亿元(同比+14.3%),归母净利润31.35亿元(同比+15.0%),创新药收入占比82.7% [39][40] - 派林生物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36亿元(同比-27.89%),短期产能受限导致业绩承压,新产能投产后有望回升 [22][23] - 华大智造2025年上半年测序仪器销售总量超700台(同比+60.35%),全球累计销售超5300台,但营收11.14亿元(同比-7.90%) [14][15] 新能源与公用环保 - 金风科技风电设备收入218.5亿元(同比+71.2%),总交付容量10.64GW(同比+106.6%),其中6MW及以上交付8.67GW(同比+187%) [31] - 公司风电服务板块收入28.96亿元,后服务业务在运项目容量近46GW(同比+37%),后服务收入17.5亿元(同比+9.6%) [2][32]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6.6/38.5/44.7亿元,原预测为25.8/33.3/38.8亿元 [2][33] - 光大环境2025年上半年营收143亿港元(同比-8%),归母净利润22.1亿港元(同比-10%),中期分红每股15港仙,同比提升1港仙 [34][36] 新消费行业 - 蜜雪集团商品和设备销售收入144.95亿元(同比+39.6%),加盟和相关服务收入3.80亿元(同比+29.8%),毛利率31.64% [4][44][45] - 国内门店48281家,净增6697家,海外门店4733家,净关店162家,重点优化东南亚市场存量门店 [4][44] - 古茗2025年上半年收入56.63亿元(同比+41.2%),归母净利润16.25亿元(同比+121.5%),门店11179家,较2024H1增长17.5% [26][27] - 古茗在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81%,乡镇门店比例从39%增至43%,下沉市场扩张能力显著 [27] 高端制造与北交所 - 三祥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收5.29亿元(同比+22%),总成产品业务收入4.27亿元(同比+25%),胶管产品收入0.97亿元(同比+16%) [47][48] - 国内主机业务大幅增长,境内营收2.52亿元(同比+40%),主要客户吉利、比亚迪产销量大幅增长 [4][48] - 预计2025年我国汽车胶管市场规模259亿元,新兴市场国家汽车产业及车后市场发展带来新机遇 [4][49] - 克莱特2025年上半年营收2.78亿元(同比+8%),归母净利润2898万元,在手订单5.77亿元(同比+28.79%) [52][53] - 海达尔2025年上半年营收1.82亿元(同比-1%),归母净利润3306万元(同比+4%),服务器滑轨收入稳健,毛利率提升1.8个百分点至28.6% [57][58] 房地产行业 - 2025年8月16-22日,42个重点城市新房成交168万平米(环比+19.5%),21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191万平米(环比+7.2%) [10] - 8月1-22日,42城新房累计成交475万平米(同比-19.6%),21城二手房累计成交573万平米(同比+0.8%) [10] - 中央政策强调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多管齐下释放改善性需求,高品质住宅或将迎来发展浪潮 [11][13] - 建议关注核心城市布局重、拿地能力强、产品力强的房企,如滨江集团、建发股份、保利发展等 [13]
华大智造(688114):设备销量快速增长,费用优化盈利能力改善
华源证券· 2025-08-28 17:3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公司测序业务产品力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装机数量持续增加 为后续科研和临床端试剂消耗奠定基础 [5][7] 核心财务数据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1.14亿元 同比下降7.90% 归母净利润亏损1.04亿元 [7]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5.60亿元、43.15亿元、53.26亿元 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8.17%、21.20%、23.45% [6][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亿元、0.97亿元、1.80亿元 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9.72%、153.20%、85.45% [6][7]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52.85% 同比下降10.31个百分点 [7] - 当前总市值301.97亿元 流通市值154.38亿元 每股净资产18.58元 [3] 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测序业务收入8.94亿元 同比下降12.15% 其中仪器收入3.00亿元(同比下降23.18%) 试剂耗材收入5.55亿元(同比下降6.30%) [7] - 自动化业务收入1.12亿元 同比增长0.39% 多组学业务收入0.85亿元 同比增长40.01% [7] - 2025年上半年测序仪器销售总量超700台 同比增长60.35% 其中科研领域91台(同比增长30%) 临床领域553台(同比增长72.81%) [7] - 截至2025年上半年 全球基因测序仪累计销售总量超5300台 [7] 区域市场表现 - 国内测序业务收入5.93亿元 同比下降13.56% [7] - 海外测序业务收入3.01亿元 同比下降9.23% 其中亚太地区下降28.71% 欧非地区增长2.82% 拉美地区下降3.26% [7] 成本与费用控制 - 2025年上半年期间费用(不含财务费用)8.27亿元 同比下降17.04% [7] - 销售费用率29.99% 同比下降3.71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24.38% 同比下降6.37个百分点 [7] - 公司通过内部控制和预算管理优化费用 [7]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S分别为8倍、7倍、6倍 [7] - 2025-202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65.96倍、311.96倍、168.22倍 [6] - 2025-2027年预测ROE分别为-2.36%、1.24%、2.25% [6]
华大智造: 华大智造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8-27 19:25
核心观点 - 公司拟修订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的业绩考核指标 新增2025年剔除关联方的基因测序仪销量增长率作为核心考核指标之一 以提升市场份额和长期竞争力 [7][9][16][17] - 修订原因基于基因测序行业"设备+耗材+服务"的强绑定特性 抢占设备市场份额被视为锁定下游客户长期价值的关键战略 [9][17] - 公司预期行业将重回两位数增长轨道 驱动因素包括全球降息周期开启、科研经费增加、医院自建测序平台需求释放及新兴应用领域拓展 [9][17] 业绩考核指标修订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归属期(2025年)新增考核指标:以2023年剔除关联方的基因测序仪销量532台为基数 考核销量增长率(B) 公司层面归属比例取营业收入增长率(A)或销量增长率(B)中的较高值 [10][11][12] - 员工持股计划第二个解锁期(2025年)同步新增相同销量考核指标 公司层面解锁比例同样取营业收入或销量增长率考核的较高值 [18][19] - 原营业收入考核基准维持不变:以2023年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相关的营业收入27.09亿元为基数 2025年触发值和目标值增长率分别为32%和44% [10][18] 行业特性与战略聚焦 - 基因测序上游行业具有"精密仪器+专属耗材+高粘性服务"的强绑定特性 商业模式本质是以设备为入口、耗材服务为盈利核心的"超级剃须刀"体系 [9][17] - 测序仪新增销售市场份额是驱动后续试剂销售及收入增长的关键前置条件 公司现阶段最核心战略目标为提升测序仪及配套设备的新增销售市场份额 [9][17] - 基因测序仪是跨光学、机械、电子、流体、软件、算法等多学科的复杂系统 对研发、生产、营销人员要求较高 保持员工稳定性和积极性对业务发展至关重要 [9][17] 会议基本信息 - 现场会议时间:2025年9月8日15时00分 地点:深圳市盐田区梅沙街道云华路9号华大时空中心C区国际会议中心419会议室 [6] - 网络投票系统: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系统 投票时间:交易系统平台为9:15-9:25,9:30-11:30,13:00-15:00 互联网平台为9:15-15:00 [6] - 会议审议四项议案 均涉及关联股东回避表决 其中议案一和议案二为特别决议事项 [7][14][15][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