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将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新华网财经· 2025-04-29 14:02
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全面清理违反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的各类规定和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做法 [4] - 清理整治重点包括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等违反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的文件,以及各级政府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情形 [4] - 清理整治主要步骤包括全面清理违规规定文件、开展线索归集、个案核实整改、典型案例公开通报 [5] - 国家发展改革委累计向社会公开通报7期115个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破除了一批市场准入障碍 [5] 清理整治行动的具体措施 - 对违规增设准入事项或条件、违规扩大准入范围的情况一律纠正,对无上位法依据且无相应法定程序设立的市场准入规定一律废止 [5] - 通过政府部门自查、公开征集等方式全面归集问题线索,各省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推动限时核实整改 [5]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公开通报,并纳入全国城市信用监测范围 [5] - 邀请新华社全程参与宣传报道和舆论监督,建立线索共享、案例同查、典型共报、经验同推工作机制 [5]
剑指15类重点情形!三部门集中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为期半年
证券时报· 2025-04-29 13:23
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将开展为期半年的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1][3] - 行动重点清理整治15类违反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的做法情形,包括准入要求设置矛盾、审批依据法律效力不足、行业壁垒造成准入规则不平等、违规扩大审批范围等[2][7] - 清理整治工作结束后,市场准入壁垒核实、整改、清理等工作将转为常态化机制[3] "非禁即入"政策落地 - 三部门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明确清单之外的领域各类经营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4] -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累计公开通报7期115个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4] - 部分领域壁垒破除后企业投资积极性提高,但清单外"玻璃门""弹簧门"等问题尚未完全消除[4] - 清理整治行动旨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让"非禁即入"真正落地生根[5] 线索征集机制 - 社会公众可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有违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问题线索征集"专栏反映问题[6][11] - 各省级部门需在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APP等平台发布线索征集公告[11] - 省级发展改革委需畅通信访渠道,公开邮寄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信访途径[11] - 鼓励各级地方部门主动组织辖区内问题线索公开征集[11] 15类重点清理情形 - 国家层面已放开但地方仍在审批[7] - 审批依据法律效力不足[7] - 行业壁垒造成准入规则不平等[7] - 政府监管能力不足不敢进行审批[7] - 违规扩大审批范围、变更或增设审批条件[7] - 审批权下放形成区域间市场壁垒[7] - 对外地企业设置准入限制[7] - 违规设置外资企业准入限制[7] - 新业态新领域监管空白导致政府不作为[7] - 准入要求设置矛盾,互为前置条件[2] - 告知承诺制审批要求不清晰不透明[7] - 准入标准过高、审批流程过长[7] - 无故拖延审批或拒绝办理相关手续[7] - 与国家通报典型案例类似的违规情况[7] - 其他违背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的情形[7]
重点是这15类!三部门将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
第一财经· 2025-04-29 11:08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更新与清理整治行动 -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发布,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117项缩减至106项,全国性具体管理措施由486条缩减至469条,地方性管理措施由36条缩减至20条 [5] - 自2018年首次发布以来,清单事项数量累计压减约30%,从151项降至106项,放宽行业准入限制 [5] - 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重点整改15类违规情形,包括地方审批滞后、准入规则不平等、区域壁垒等问题 [3][5] 政策执行机制与成效 - 建立省级市场准入壁垒台账,分级核实整改,对重点难点问题督办,拒不整改者将通报约谈或上报国务院 [5] - 已累计通报7期115个违背负面清单典型案例,破除市场准入障碍 [5] - 清理整治后转为常态化机制,定期向省级政府报告进展 [5] 改革影响与行业反馈 - "非禁即入"模式简化准入流程,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但"玻璃门""弹簧门"等隐性壁垒仍存在 [5] - 负面清单管理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减少行政干预,提升市场准入效能,企业获得感增强 [6] - 政策目标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支持"两个毫不动摇",营造公平准入环境 [3][5]
重点是这15类,三部门将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
第一财经· 2025-04-29 11:02
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 国家发改委联合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开展为期半年的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重点清理地方性法规、规章等违规设置准入壁垒的15类情形[2][4] - 行动目标包括通报典型违规案例、建立线索归集/核实整改/案例通报长效机制,推动"非禁即入"落地,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2][5] - 整改机制采用省级台账分级管理,对重点难点问题由国家发改委督办,拒不整改者将通报约谈并向国务院报告[4] 负面清单制度进展 - 2025年版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缩减至106项(较2018年压减30%),全国性管理措施减至469条,地方性措施减至20条[7] - 2018年以来累计公开通报7期115个违规案例,放宽大批行业准入限制,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4][7] -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简化准入流程,缩短企业进入市场时间,成为标志性改革举措[7] 现存问题与政策方向 - 当前仍存在"玻璃门""弹簧门"现象及企业投诉渠道不畅等问题,"非禁即入"尚未完全落实[5] - 政策强调通过长效机制破除壁垒,为"两个毫不动摇"和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支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