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就业

搜索文档
10名优秀残疾人大学生代表分享励志故事
广西日报· 2025-06-21 09:51
残疾人大学生励志活动 -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与自治区残联联合举办"我在南宁上大学"残疾人大学生分享活动,展现残疾人大学生励志求学、勇敢逐梦的精神风貌 [1] - 10名在南宁就读的优秀残疾人大学生代表获颁助学金及学习礼包,并分享各自的励志求学故事 [1] - 广西中医药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虞亚楠6岁时因车祸导致双下肢高位截肢,但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考入大学并取得优异成绩,还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等赛事中斩获佳绩 [1] - 虞亚楠本科毕业后考取硕士研究生,硕士毕业后又成功考取博士研究生 [1] - 活动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立雄教授为大学生作残疾人就业指导讲座 [1] 广西残疾人就业情况 - "十四五"以来,广西创新举办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求职能力提升训练营,提供"一人一策"精准就业指导,服务率达100% [2] - 目前广西全区有37.45万名持证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实现就业,就业率为60.23%,较"十三五"末提高12.16% [2]
“大厂”助力残障人士跨越就业门槛
中国青年报· 2025-06-05 22:40
数字经济与残疾人就业 -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为残疾人提供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美团、滴滴、百度等互联网平台通过多种举措吸纳残疾人就业[1][4][5] - 美团平台共有9564位残障骑手,喜马拉雅有超过1万名残障主播,残疾人还参与在线教育、网店微商等工作[5] - 外卖骑手因时间自由、收入较高(月收入过万)且受歧视较少,成为听障人士热门职业选择[4][5] 平台技术支持 - 美团上线"听障骑手关怀"功能,支持IM即时通讯语音转文字,解决骑手送餐沟通难题,98%骑手愿意展示残障标识[8] - 滴滴为听障司机提供车内提示牌、智能语音播报器,并探索产品功能协助沟通[6][9] - 百度推出"文心快码"无障碍版,帮助视障开发者自主编程,提升工作效率[10][11] 行业政策支持 - 《"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提出扶持残疾人通过新就业形态实现就业[9]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2024年通知强调开发电商、直播等适配岗位,引导平台企业提供便利[14] - 《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实施后全国新增1648万残疾人就业,就业率提升48个百分点[14] 企业具体举措 - 饿了么启动"无声骑士"项目,为5000多位听障骑手提供无障碍沟通系统[9] - 京东"春晓计划"为10万名残疾人提供电商技能培训[9] - 腾讯2022年发起"自立小店"行动,帮扶残障小商家提供经营工具和关爱险[15] 就业成效案例 - 美团九龙山配送站9名听障骑手中,有人单量排前3名,日均80单远超普通骑手50单水平[4] - 滴滴听障司机李松松5年驾龄收入稳定,乘客好评率达高水平[6] - 盲人程序员钟科借助文心快码参与真实项目开发,承担核心职责[12][13]
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914.4万人 数字经济为残疾人就业注入新动能
央广网· 2025-06-04 08:53
数字经济与残疾人就业 - 我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914.4万人,一年新增51.2万人 [1][2] - 数字经济规模超50万亿元,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为残疾人就业注入新动能 [2] - 直播电商等新兴业态成为残疾人就业重要渠道,例如江西省吉水县残疾人通过直播销售洗鞋店消费券,单日售出100单 [1] 职业技能培训与政策支持 - 安徽省芜湖市残联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覆盖短视频策划与剪辑、DeepSeek智能工具操作等内容 [2] - 学员通过培训掌握技术(如视频剪辑),计划拍摄乡村生活内容实现就业 [2]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实施"一对一"就业援助,对残疾人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并提供补贴支持 [2] 典型案例 - 肢体残疾主播李三根通过基地培训转型网络直播,实现收入提升 [1] - 学员张胜从零基础学习剪辑技术,计划以短视频创作作为职业方向 [2]
北京市事业单位助残就业模式升级,专设岗位激活残疾人潜能
华夏时报· 2025-05-29 23:41
北京市事业单位残疾人定向招聘活动 - 北京市人社局与残联联合举办2025年度事业单位残疾人定向招聘现场咨询会 124家事业单位参会 提供500个面对面交流机会 [1] - 招聘会设置防火管理岗等针对性岗位 肢体四级残疾人郝智杰等求职者表示对有编制岗位的强烈需求 [1] 岗位设置与招聘政策 - 2025年度招聘取消残疾类别/等级限制 年龄限制放宽至45周岁 39个岗位不限学位 88个岗位仅面试 93个岗位免专业考试 [2] - 岗位专业要求大幅放宽 35个岗位仅需专业大类 5个岗位不限专业 126个岗位无专业工作年限要求 [2] - 医疗卫生机构开发17个非医学岗位及14个盲人医疗按摩等技能岗位 体现用人灵活性 [2] - 55个应届生定向岗位中53个精准匹配计算机/会计/法学等专业 覆盖270名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同比增长11%) [2] 政企协作机制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用人单位建立残疾人定向招聘长效机制 过往录用残疾人获得用人单位高度评价 [3] - 北京市建立"人社统筹+残联参与+部门支持"工作机制 人社局统筹招聘 残联对接服务 行业部门主动开发岗位 [3] 就业促进政策成效 - 北京市2022-2024年残疾人三年行动方案成效显著 完成16819人次职业技能培训 新增就业17599人 就业率提升4% [6] - 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带头执行按比例就业制度 通过单列岗位和定向招聘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 [6] 未来发展规划 - 北京市将制定新一轮三年行动方案 重点覆盖3.8万就业困难残疾人 建立就业统计监测与绩效评价机制 [7] - 计划培育残疾人就业辅导员 依托公益岗位托底安置 联合筹办2027年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 [7] - 事业单位定向招聘发挥示范作用 促进残健融合社会氛围 推动残疾人向高技能人才转型 [7]
用AI打破信息壁垒,让每个残疾人的潜力都“被看见”
华夏时报· 2025-05-19 13:47
招聘会概况 - 全国残疾人专场公益招聘会主题为"职达无忧,同心筑梦",旨在通过技术赋能打破就业壁垒,助力残疾人实现人生价值[2] - 招聘会由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指导,北京市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中心、珠海万达商业管理集团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3] - 活动当日汇集60余家企业,提供300余个适合残疾人的岗位[3][10] 科技赋能就业 - 通过智能推荐算法消除信息差,全面整合招聘数据,打破信息壁垒[2] - 设置无人招聘区依托智能终端实现岗位精准匹配,AI面试区运用智能技术分析匹配度[10] - 宜生无忧从2016年起持续开发适合残障群体的岗位,如居家电话外呼、网络营销等[5] 政企协同机制 - 政企协同在残疾人就业中扮演"政策托底、市场驱动、社会融合"的关键角色[5] - 珠海万达商管集团通过数智化服务构建无障碍就业生态,彰显"发展经济与共筑民生"的双向价值[5] - 万达集团已通过宜生无忧平台招聘多名残疾人,并利用全国商业网络为招聘会提供支持[7] 岗位与行业分布 - 提供岗位覆盖销售、普工、微信营销、数据标注、UI设计、加工制造等多个行业[10] - 职业类别包括标书制作、客户服务、保安、财务、文员等[10] - 大众汽车集团为残疾人开辟仓储物流、试制工程师、质保审核等5个工作岗位[12] 活动规模与影响 - 全国23个城市万达广场将陆续开展残疾人招聘活动,预计释放超1万个就业岗位[12] - 此次招聘会企业收到上千份简历[12] - 活动标志着我国残疾人就业服务向专业化、精准化、智能化迈出坚实步伐[12]
江苏12名个人7个集体获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
新华日报· 2025-05-18 07:24
残疾人创业与就业 - 苏州纸制品公司创始人陆鸿通过残联培训掌握PS、PR、AE等技能,从报亭、电脑店到照相馆逐步创业,最终成立年业绩1400万元的纸制品公司,团队从6名残疾人扩展到48人 [1][2] - 公司设计的定制相册等工艺品进入故宫、清华大学、华为等机构,并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出口海外 [2] - 开发"机关卡相册"辅助性就业项目,生产线设计使工人日产量达200-300本,带动100多名残疾人就业 [2] 政校企合作模式 - 南京市鼓楼区通过政府机关食堂开辟15个公益性岗位,解决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生就业难题 [3] - 基层工作者王影推动"政校企"共育模式,实现残疾人"毕业即就业",提升就业安置率 [3] 新媒体与残疾人职业发展 - 盲人主播高梓涵创办"明珠朗读"直播间,通过喜马拉雅工作室发布4本有声书,并在BOSS直聘残障专场分享经验 [4] - 在泰州市残联支持下筹建"全国盲人朗读者集结地·明珠朗读",利用短视频平台传播内容 [4] 社会支持体系 - 苏州残联设立"陆鸿基金",阿里巴巴协助成立"陆鸿帮扶工作室",强化残疾人创业支持 [2] - 省级残联通过表彰活动展示残疾人自强案例,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事业 [5]
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实施成效显著 82.4万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
四川日报· 2025-05-16 11:16
政策实施成效 - 《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推动全省开展残疾人职业能力测评6.3万人、职业培训5.9万人,82.4万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 [1] 区域就业策略 - 四川因地制宜打造残疾人就业"五区"(标杆区、创新区、骨干区、特色区、共富试验区),根据区域特点建立就业支点 [2] - 过去3年投入3000万元财政衔接资金,建成300多个股权量化基地和160多个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 [2] - 新一轮计划将重点推进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就业帮扶基地建设,并与金融机构合作拓展金融助残服务 [2] 跨区域合作 - 成渝地区联合举办招聘活动提供2000余个岗位,吸引400余名求职者参与 [3] - 川渝通过联合招聘、技能培训、技能比赛等深化就业合作,探索"成渝方案"实现人力资源协同配置 [3][4] - 计划在川渝高竹新区开展"异地同城化"试点,破除跨省就业壁垒,提供职业培训、创业扶持等服务 [4]
2025年省市国有企业及社会用人单位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举行
杭州日报· 2025-05-16 11:14
招聘会现场 5月15日,2025年省市国有企业及社会用人单位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举行,吸引了550多名残疾人及其 家属参加。现场,482人次与招聘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其中277人次与国企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招聘岗位、企业均有"新气象" 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更多选择 浙江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物产中大数字安全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杭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杭 州久灵数梦科技有限公司……此次招聘会共有74家单位参与,提供行政管理、财务、软件工程、客服、 餐饮服务、后勤服务等300多个工作岗位,其中省属国有企业25家,提供岗位近50个;市属国有企业16 家,提供岗位60多个。 杭州易护科技有限公司此次计划招聘2名养老热线客服。客服主管赵女士表示,此前已入职的视障 同事小朱给她的印象很不错,"小朱和团队相处得很融洽,自己也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她向我表达过走 出家门、自食其力给她带来的满足感。公司希望再招两名伙伴,我们将给予相应的培训。" 全国技术能手、杭州久灵数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蔡璐坐着轮椅,在现场开启"Boss直聘"。成立于 今年年初的久灵数梦是第一次参加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招聘会与蔡璐的初心不谋而合。"在创业初期, 我就希望尽 ...
逆境向前 绽放光彩——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
新华社· 2025-05-15 21:05
残疾人社会保障与关爱服务 - 我国8500万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残疾人事业全面蓬勃发展 [1]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3] - 截至2024年底,2748.9万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246.1万残疾人领取养老金,703.8万重度残疾人和277.2万非重度残疾人得到参保缴费资助 [4] 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权益保障 -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颁布实施,城市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等领域对无障碍环境建设作出具体规定 [4] - 38部法律法规在制定修订过程中增加残疾人特殊保护规定,各地制定修改专门法规规章61件 [4] - 残疾人法律援助、教育等领域权益保障显著提升,多省区市残联348家调解组织入驻法院调解平台 [4] 残疾人教育与就业 - 2024年底1.25万残疾人在特殊教育普通高中就读,2.69万人在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就读,3.08万人接受高等教育 [10] - 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914.4万,过去一年新增51.2万人,46.4万人接受实名培训 [10] - "美丽工坊"项目带动超1.24万残障女性灵活居家就业,3359人机构就业,2024年人均增收1.58万元 [10] 残疾人体育与文化参与 - 我国残疾人健身示范点累计建设1.1万个,培养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12.5万名 [9] - 我国连续六届夏残奥会位列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参赛规模是2014年的9.6倍 [9] - 全国公共图书馆配备盲人阅览室坐席3.8万个、盲文图书1.5亿册、智能听书机近19万台 [12] 科技赋能残疾人生活 - 超3000个与残疾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站和App完成无障碍功能改造 [13] - 脑机接口技术、中文构音障碍语音识别系统等科技成果帮助残疾人跨越"数字鸿沟" [14] - 智能仿生机械、辅助诊断系统等技术提升残障人士生活质量和康复可能性 [14]
郑州市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宣传活动暨残疾人就业招聘会举行
郑州日报· 2025-05-15 08:49
郑州市残疾人就业招聘会 - 郑州市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宣传活动暨残疾人就业招聘会在二七万达举行 市委副书记吕挺琳出席并致辞 [1] - 招聘会主题为"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 凝聚团结奋进力量" 共有21家企业和单位参与招聘 [2] - 招聘会提供电话客服 针推医师等200多个就业岗位 [2] 政府支持政策 - 各级党委政府要支持残疾人事业 加大就业创业帮扶力度 构建无障碍环境 [1] - 市残联将持续加大残疾人就业服务力度 完善就业支持政策 搭建更多就业平台 [2] 企业社会责任 - 呼吁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创造更多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 [1] - 希望企业帮助残疾员工解决职业发展 权益维护等实际问题 让残疾员工共享发展成果 [1] 残疾人就业服务 - 要求残联组织发挥"代表 服务 管理"职能 为残疾人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 [1] - 下一步将帮助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想 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