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残疾人就业
icon
搜索文档
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残疾人家庭年均纯收入持续增长,2020年至2023年年均增速超6.9%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05
残疾人保障水平提升 - 残疾人家庭年均纯收入持续增长,2020年至2023年年均增速超过6.9%,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2] - 残疾人两项补贴分别惠及1188.4万困难残疾人和1640万重度残疾人 [2] - 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稳定在90%和95% [2] 就业与培训 - 全国每年新增城乡残疾人就业稳定在40万人以上,残疾人就业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 [6] - 按比例就业残疾人人数增长超20%,217万城乡残疾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6] - "十四五"期间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累计达231万,已就业残疾人达901万 [7] 教育与康复服务 - 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辅助器具进校园工程"为近10万名残疾学生提供服务 [5] - 3446万人次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657.89万人次获得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5] - 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每生每年7000元以上 [5]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中央安排21.46亿元支持122个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及省级盲人按摩医院建设 [6] - 全国已竣工残疾人服务设施4614个,总建设规模1664.8万平方米 [6] - 10个省级盲人按摩医院中8个已开工建设 [6] 无障碍环境建设 -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颁布后,3000多家网站和手机APP完成无障碍改造 [8] - 无障碍督导或促进员达20608人 [8] - 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完成128万户,超额完成110万户目标 [3] 农村残疾人保障 - 99.1万易返贫致贫残疾家庭纳入监测和帮扶范围 [3] - 1050万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200万以上残疾人受益于低保边缘户认定 [3] - 持续开展东西部残疾人帮扶协作,建立精准帮扶项目库 [4]
残疾人事业交出“十四五”亮眼答卷:保障与发展实现双提升
华夏时报· 2025-07-23 01:00
五年镌刻,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每一步都坚实有力,踏出了令人动容的温暖足迹。 7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残联主席程 凯,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周长奎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保障与发展双向发力显成效 三是残疾人就业规模稳中有升。"十四五"期间,全国已经就业的残疾人达到了901万,城乡新增残疾人 就业累计达到231万,三年行动计划也完成了164.8万的新增残疾人就业,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进入到互联 网平台等新形态就业,一批残疾人技术能手在国内外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美丽工坊"中国残疾妇女 文创作品精彩亮相巴黎残奥会和纽约联合国总部。 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国残疾人的保障水平和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朝着高质量发展要求 和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方向迈出了坚实步伐。程凯表示,具体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成效明显。将易返贫致贫残疾人全部纳入国家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 制。相关部门持续开展数据比对和数据共享,共有99.1万易返贫致贫残疾家庭纳入监测和帮扶范围,并 持续加大帮扶力度,守住了不发生残疾人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
技能培训和特殊教育新举措将赋能残疾人就业
新华社· 2025-07-17 17:24
残疾人职业培训与教育发展 - 2022至2024年全国实名培训城乡残疾人142.7万人次 [1] - 《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将实施残疾人职业能力提升行动作为单设项目 [1] - 方案明确大力开展适合残疾人、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相关补贴 [1] 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 加强各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建设,鼓励用人单位参与残疾人职业培训体系建设 [1] - 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增设职教部(班),支持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增设特教部(班) [1] - 引导能够稳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对残疾人职工开展师带徒和定岗定向培训 [1] 残疾人就业能力提升 - 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已能为残障学生打下较好基础,增加高中及以上阶段特教资源和学位供给有助于更多孩子升学深造 [2] - 经过中职以至大学教育的系统化专业培养,轻度障碍学生可达到企业岗位要求,中重度障碍学生也能融入其他就业方式 [2] - 随着培训和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更多残疾人将更好就业、实现自我价值 [2]
4方面13项政策举措 着力解决残疾人就业急难愁盼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6 22:12
政策方案概述 - 《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围绕四个方面提出13项政策举措 [1] - 新增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个部委协同推进残疾人就业 [1] - 明确农村残疾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的差异化帮扶路径 [1] - 专设"权益保障""辅助性就业"等专项行动解决残疾人就业痛点 [1] 十大行动内容 - 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和企业助力残疾人就业行动 [2] - 实施促进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行动和辅助性就业行动 [2] - 实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帮扶行动、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行动和盲人就业帮扶行动 [2] - 实施残疾人就业服务提升行动和职业能力提升行动 [2] - 实施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益保障行动 [2] 责任分工与保障措施 - 十大行动中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和地方政府职责分工 [3] - 地方政府需将促进残疾人就业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并提供资金和信息保障 [3] - 中国残联将协同各地各部门优化完善行动方案 [3] 地方与社会力量参与 - 推动各地研究出台细化措施支持惠残就业增收 [4] -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就业以扩大服务供给 [5] - 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平台提供精准服务 [6] 宣传与活动 - 组织开展残疾人就业宣传月、爱心助残义卖和专场招聘会活动 [7] - 着力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就业环境与社会氛围 [7]
中国残联:既要解决“有没有岗位”,更要解决“适不适合”“稳不稳定”
央视网· 2025-07-16 11:11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7月16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 动方案(2025-2027年)》有关情况。 · 对有安排残疾人就业潜力的用人单位至少开展一次走访拓岗。 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主任任占斌表示,第二期三年行动在优化提升就业服务方面可以概括为"三个一", 包括: · 对有就业服务需求的残疾人至少提供一次就业服务。 · 对连续三年不履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义务的用人单位至少开展一次雇主培训。 其次,在服务方式上更加突出多元化。线上线下融合是一大特色,比如每年组织残疾人招聘会,不仅有 线下面试,还通过直播带岗、云招聘扩大机会。同时政府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对残疾人创业者开绿灯, 减免加盟费、提供流量扶持,甚至放宽审核条件,帮助他们搭上数字经济快车。另外,像京津冀、长三 角这些区域还会定期举办跨地区就业交流活动,让残疾人能跨省匹配更多岗位。 最后,在服务效能上更加突出兜底功能。一方面要求市辖区和残疾人较多的县至少设置一个辅助性机 构,为智力、精神障碍等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庇护性岗位,甚至配备就业辅导员手把手指导。另一方面, 就业权益保障也得到加强,比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严查招聘中的歧 ...
一期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取得哪些成果?官方回应
央视网· 2025-07-16 10:57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7月16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促进残疾人就业三 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有关情况。 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李东梅介绍,残疾人事业发展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持续完善政策、优化 服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积极发展。具体到一期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取得的主要成果,可以用"三 个突破"这样的关键词进行概括: 第一个突破是推动残疾人实现更为充分的就业。2022-2024年全国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164.8万人,三年 间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率提升了4.8%。 第二个突破是残疾人就业技能进一步得到提升。三年间实名培训城乡残疾人142.7万人次。 · 参与部门更广:新增了文旅、工信等5个部委协同推进,进一步突出部门协同,共同发力助残就业; · 目标更精准:明确农村残疾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差异化帮扶的路径,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加强针 对不同类型的特定残疾人群体的差异化就业服务; · 组织开展残疾人就业宣传月活动、爱心助残义卖系列活动、助残就业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助力构建更 具包容性的就业环境与社会氛围。 · 措施更加聚焦:专设了"权益保障""辅助性就业"等专项行动,围绕制约当前残 ...
3年间全国城乡残疾人新增就业164.8万人,就业率提高4.8个百分点
快讯· 2025-07-16 10:23
今天(7月16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 2027年)》有关情况。 残疾人就业技能进一步提升。三年间实名培训城乡残疾人142.7万人次。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 五年超过85%。 同时,残疾人就业难、就业不稳定、就业质量总体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就业权益容易受到侵犯,亟须 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帮扶。(央视新闻) 据中国残联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中国残联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快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提质 增效,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持续提升。 残疾人就业状况明显改善。2022—2024年全国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164.8万人,就业率提高了4.8个百分 点。 ...
新一轮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出台—— 生活无碍也要就业无碍
经济日报· 2025-07-06 06:15
政策方案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十项举措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促进自主创业、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帮扶等[1] - 方案覆盖关键就业领域和残疾人大学生、农村残疾人、盲人等重点群体,重点培育新形态就业[1] - 2022-2024年第一期行动方案累计新增164.8万残疾人就业,就业率提高4.8个百分点[1] 就业品牌建设 - "美丽工坊"项目由残联和妇联发起,通过扶持手工制作机构帮助残障女性就业,已带动1.24万人灵活居家就业和3359人机构就业[2][3] - 2024年参与"美丽工坊"妇女人均增收1.58万元,机构平均增收111.13万元[3] - 该品牌通过统一建设和专业营销提升了产品市场认知度和价值[3] 职业技能发展 - 浙江省平湖市景兴包装材料有限公司首席技师陈良杰培养数十名残疾员工获得中高级职业技能证书[2] - 该公司现有120多名残疾人员工,其中30多名为听障员工[2] - 北京"希望之家"文创工作室参与多项国际赛事礼品制作,被评为全国首批"美丽工坊"[3] 专业支持体系 - 方案提出建立残疾人就业辅导员队伍和职业能力评估师队伍,2022年已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3] - 就业辅导员可提高残疾人就业成功率、稳定性和质量,帮助用工单位营造包容环境[4] - 北京、湖南、四川等地已进行相关探索实践[3]
从“稳就业”到“较高质量就业”:新一轮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延续经验谋突破
华夏时报· 2025-07-02 16:40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质量,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1] - 新方案在政策扶持、岗位拓展、服务优化、权益保障等多维度发力,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1] - 2025年是收官"十四五"、布局"十五五"的关键之年,残疾人就业面临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和经济下行压力[5] 前期成果 - 第一期三年行动方案累计新增1648万残疾人就业,就业率提高48个百分点[4] - 吉林省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19%,通过"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等精细化服务实现就业率三连增[3] - 福建、青海、浙江等地将残疾人就业纳入政府考核或民生实事项目,江苏将残疾人纳入"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帮扶对象[3] 新方案重点措施 - 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要求国有企业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助残专场招聘[6][7] - 鼓励国企优先采购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产品,烟草专卖部门为残疾人零售许可证提供便利[7] - 铁路客运站商铺招商优先支持残疾人创业,并给予适当帮扶[7] - 对连续三年未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强制开展雇主培训[7] 实施保障 - 要求地方政府将促进残疾人就业纳入民生实事项目,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8] - 建设全国统一的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平台,实现就业数据互联互通[7] - 各级残联需主动搭建服务平台,探索适合残疾人的就业项目[8] 行业影响 - 方案将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扩大残疾人招聘规模[6][7] - 烟草零售、铁路商铺等特定行业需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政策倾斜[7] - 新兴产业就业场景开发成为重点方向,通过"政策+服务+科技"组合拳提升就业质量[8]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新华网· 2025-06-30 17:11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质量并加强就业帮扶 [1] - 政策目标为实现残疾人"较为充分较高质量的就业",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 [1] - 工作思路包括政府扶持、部门协同、市场推动和社会参与,强调优化就业结构和权益保障 [1] 核心行动措施 - 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和企业助力残疾人就业行动,落实比例安排要求 [2] - 推动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及辅助性就业,促进就业形式多样化 [2] - 针对重点群体开展专项帮扶,包括残疾人大学生、农村残疾人和盲人群体 [2] - 完善就业服务与职业能力提升,解决结构性矛盾 [2] - 加强劳动权益保障行动,确保就业公平 [2] 实施保障机制 - 要求地方政府落实就业补贴奖励政策并制定实施细则 [2] - 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残疾人就业数据互联互通 [2] - 建设统一的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平台,提升服务效率 [2] 组织执行要求 - 地方政府需将残疾人就业纳入民生实事项目,明确部门职责分工 [2] - 各级残联组织需主动搭建服务平台,探索创新就业项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