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信网络诈骗
icon
搜索文档
4名男子向小学生借电话手表,被警方抓了!
环球网· 2025-07-16 10:55
犯罪手法 - 4名嫌疑人通过境外聊天软件获取高价收购小学生电话卡的信息后,流窜各地专挑放学时段作案 [4] - 作案时两人一组,一人以借电话为由偷取SIM卡,另一人分散学生注意力 [4] - 得手后通过境外聊天软件与诈骗团伙对接,将电话卡用于实施诈骗 [4] - 待电话卡被封停后直接丢弃 [4] 案件侦破 - 永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根据学生描述锁定同一伙嫌疑人 [1] - 民警追踪侦查后在外地抓获4名嫌疑人 [1] - 打掉一个横跨福建、江西、湖南三省的专门盗用儿童电话卡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 [1] 受害者情况 - 7名小学生家长收到电话卡涉诈被封停通知 [1] - 学生反映在放学途中被陌生人以借电话为由偷走SIM卡 [1] - 返还后电话手表无法使用,家长检查发现附属卡丢失 [1] 行业影响 - 随着公安机关对"两卡"管控加强,不法分子转向社会经验欠缺的小学生下手 [5] - 案件显示儿童智能穿戴设备存在被利用进行电信诈骗的风险 [1][4]
苏州市检察院举办“反诈先锋”主题党课
苏州日报· 2025-07-16 08:09
反诈工作成效 - 苏州检察机关2023年接收缅方移交电诈犯罪嫌疑人500余人 并在七天内完成批捕 形成可复制经验被上级单位纳入办案指引 [2] - 起诉阶段出台证据指引 评查51起案件 74件184人已被判决 [2] - 太仓市检察院为56名被害人追赃挽损800万元 创全省跨境电诈单笔追赃金额纪录 [2] 典型案例 - 昆山市检察院追捕三名电诈幕后金主 击破犯罪分子攻守同盟 [2] - 太仓专案从主犯家中水泥管 煤堆铁柜起获赃款400余万元 [2] - 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推动关停处罚黑中介 将诈骗"黑话"嵌入招聘平台审核系统 [2] 创新反诈手段 - 上线AI大模型"苏检智翼" 精准拦截涉诈资金3600余万元 [3] - 发布反诈地铁海报 动漫短片 张家港市检察院推出"预防掩隐洗钱犯罪宣传动漫" [3] - 姑苏区检察院推出"大学生防骗警示" 构建全链条社会共治格局 [3] 社会参与 - 主题党课邀请行业协会 企业代表 高校师生及社区群众参与 现场开展普法宣传 [1] - 检察机关联合公安机关发布反诈内容 人大代表肯定打击电诈犯罪成效 [3]
多名未成年学生被骗,最小仅11岁!紧急提醒
券商中国· 2025-07-13 09:51
学生兼职诈骗现象 - 近期多名未成年学生被诱骗发送电诈引流短信 涉及小学至高中各学段 最小11岁 最大17岁 [1] - 案件呈现蔓延趋势 需引起家庭 学校和社会高度警惕 [1] 诈骗手法分析 - 诈骗分子通过QQ等社交平台发布兼职信息 以"低门槛 高回报"为诱饵 如"发一条1元 熟练后日结150元" [3][5] - 诈骗短信内容多为"快递到件""订单异常"等 引导收件人回拨诈骗电话 [5] 典型案例 - 14岁中学生小雨被诱骗群发短信 内容为"你的物件已经到一个半小时了 回电话……" 发送几十条后意识到可能涉及骗局 [3] - 学生因涉世未深 在"轻松赚钱"诱惑下沦为诈骗帮凶 [3] 法律风险 - 学生参与此类兼职可能导致个人电话卡被限制使用或注册 已涉嫌违法犯罪 [5]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滥用实名制电话卡或银行账号协助诈骗需承担法律责任 [5] 防范措施 - 学生应警惕"轻松赚钱""高额回报"类兼职 抵制要求发送不明短信或提供个人信息的活动 [7] - 收到可疑信息时需与家长 老师沟通或向警方核实 发现被利用应立即报警 [7] - 公众收到含"快递回拨电话"类短信时 应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 避免财产损失 [7] 社会联动 - 家庭和学校需加强学生反诈教育 树立正确金钱观和法治观 [7] - 需多方联动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防火墙" [6]
这些兼职不能做!多名未成年学生被诱骗沦为电诈“传声筒”
央视新闻· 2025-07-12 11:50
多方联动筑防线 暑假来临,不少学生希望通过兼职丰富经历、赚取零花钱,却不料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的目标。记者 从北京市反诈中心获悉,近期已发现多名未成年学生被诱骗发送电诈引流短信,涉及小学、初中、高中 各学段,最小仅11岁,最大17岁,且此类案件呈蔓延趋势,需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警惕。 "轻松赚钱"背后藏陷阱 学生误成诈骗"传声筒" 14岁的中学生小雨(化名)便是其中一例。假期里,他在QQ上被一名陌生人加好友,对方称急招线上 客服助理,工作内容仅是群发短信,"发一条1元,熟练后日结150元,当天到账"。高额回报让小雨心 动,随即按照对方提供的视频教程,用自己和父母的手机号,向指定号码群发"你的物件已经到一个半 小时了,打你电话一直不通。回电话……"的短信。 发送几十条后,小雨越想越不安,意识到可能涉及骗局,才紧急停止。然而,像小雨这样的并非个例, 更多学生因涉世未深,在"轻松赚钱"的诱惑下,不知不觉沦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骗子套路翻新 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反诈民警介绍,骗子通常利用QQ、微信等社交平台发布兼职信息,或潜伏在各类兼职群中物色目标, 以"低门槛、高回报"为诱饵,诱骗学生群发诈骗短信。这些短信多以" ...
缅北白家21人被公诉:致6名中国人死亡、涉案超百亿
券商中国· 2025-07-11 11:56
缅北果敢白家犯罪集团案件 案件核心事实 - 白家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白所成、白应苍等21人因涉嫌诈骗罪、开设赌场罪、敲诈勒索罪、故意杀人罪等多项罪名被提起公诉 [1] - 集团依托武装力量长期盘踞缅北果敢,针对中国境内公民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 [1][3] - 累计抓获5.7万余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缅北果敢"四大家族"犯罪集团遭毁灭性打击 [3] 犯罪规模与手段 - 2015年以来开发建设41个大型赌诈园区,包括苍胜科技园、百胜大厦等 [3] - 涉诈案件3.1万余起,涉诈资金超106亿元,涉赌资金超180亿元 [5] - 制造并贩卖毒品约11吨,致中国公民6人死亡 [5] - 通过果敢娱乐管理委员会向赌诈园区收取租金、人头费、安保费等攫取非法利益 [3] 案件侦办进展 - 2023年11月公安部部署深圳公安机关侦办专案,12月对白所成等人公开悬赏通缉 [4] - 2024年1月30日缅方将白所成、白应苍移交中方,已有36名重要犯罪嫌疑人归案 [4] - 公安机关5次赴缅北查获受害人尸骨、制毒工具等关键物证 [4] - 深圳警方抽调千余名警力赴全国200多地市调查数千名电诈受害人 [4]
缅北白家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白所成等21人被提起公诉!
证券时报· 2025-07-11 11:49
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被公诉 -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对盘踞缅北果敢的白家犯罪集团21名首要分子及重点涉案人员提起公诉 [1] - 涉案罪名包括诈骗罪、开设赌场罪、敲诈勒索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绑架罪及贩卖制造毒品罪等 [1] - 犯罪集团主要针对中国境内公民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 [1] 案件涉及人员 - 首要分子白所成(外文名BAY SAW CHAIN)和白应苍(外文名BAY YIN CHIN)被明确点名 [1] - 其他重点涉案人员共计21人 [1] 法律依据 - 公诉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规定 [1]
白家犯罪集团专案,细节披露
中国基金报· 2025-07-11 10:51
缅北果敢白家犯罪集团专案侦破情况 - 中缅警方合作累计抓获5.7万余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对缅北果敢"四大家族"犯罪集团实施毁灭性打击 [1] - 白家犯罪集团专案已提起公诉,案件侦办工作由公安部统一指挥推进 [1] 白家犯罪集团运营模式 - 2015年以来利用家族影响力开发41个大型赌诈园区,包括苍胜科技园、百胜大厦等,招揽犯罪团伙实施电信诈骗和网络赌博 [2] - 成立果敢娱乐管理委员会,通过颁发推广证收取租金、人头费、安保费,攫取巨额非法利益 [2] - 以诈养兵、以兵护诈,对赌诈园区实施武装管控,放任暴力虐待底层电诈人员 [2] 案件侦办过程 - 2023年11月公安部部署深圳公安机关侦办专案,12月10日对白所成等3人公开悬赏通缉 [3] - 2024年1月30日缅方将白所成、白应苍移交中方,目前36名重要犯罪嫌疑人归案 [3] - 公安机关5次赴缅北联合调查,查获受害人尸骨、制毒工具等关键物证 [3] - 深圳警方抽调千余名警力赴全国200多地市取证,舟山警方协助缉捕审讯 [3] 犯罪集团涉案规模 - 涉嫌诈骗、故意杀人、绑架等多项罪名,致6名中国公民死亡 [4] - 涉及电信诈骗案件3.1万余起,涉诈资金超106亿元 [4] - 涉赌资金超180亿元,制造贩卖毒品约11吨 [4]
企业人员请注意!警惕新型诈骗手法,保护企业财产安全
招商银行App· 2025-07-10 15:42
核心观点 - 近期针对企业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诈骗分子通过木马病毒入侵公司电脑,冒充企业老板或客户实施诈骗,造成企业巨大财产损失 [1][2] - 诈骗手法隐蔽且迷惑性强,包括冒充领导、冒充客户、领取补贴等多种形式,需提高警惕 [4][7][10] - 诈骗套路分为钓鱼攻击、监控分析、伪装潜伏、欺骗转账四个步骤,最终诱导财务人员转账 [10][11] 常见诈骗模式 冒充领导骗局 - 诈骗分子将木马病毒伪装成报税工具、办公软件等,通过邮件或链接诱骗企业人员下载,入侵企业电脑后远程监控,窃取企业及人员信息 [2] - 随后远程操控财会人员社交软件,添加诈骗账号,伪装成老板以业务往来款、资金周转等理由要求转账 [2] - 案例:上海某公司财务总监收到冒充老板的微信好友申请,对方以支付货款为由要求转账498.6万元,因财务人员及时核实身份避免损失 [3] 冒充客户骗局 - 诈骗分子盗取企业业务员邮箱,长期监控邮件往来,掌握业务细节后伪造高仿邮箱发送“收款账户变更”虚假邮件 [5] - 案例:江苏某外贸企业因财务人员未仔细核实邮箱细节,将数十万元货款转入诈骗分子提供的账户 [6] 领取补贴骗局 - 诈骗分子冒充税务、社保等部门,以领取劳动补贴或报税为名,向员工群发附带二维码或链接的虚假邮件 [8] - 受害者进入伪造网页填写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信息后,钱款被转走 [8] - 案例:刘先生因扫描邮件中的二维码并输入个人信息,银行卡内7000多元被盗刷 [9] 诈骗套路拆解 - 钓鱼攻击:通过伪装成常用软件或文件诱导下载,或投递钓鱼文件到企业邮箱、群聊 [10] - 监控分析:入侵成功后远程监控企业电脑,获取办公文件、聊天记录,分析公司基本情况及人员关系 [11] - 伪装潜伏:将诈骗账号伪装成“文件助手”等形式,远程控制员工社交账号添加好友 [11] - 欺骗转账:伪装成公司领导或客户,要求财务人员转账 [11] 防范措施 - 核实身份:对自称熟人、领导的转账要求,务必通过致电或当面沟通核实身份 [12] - 健全制度:企业需建立严谨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资金审批权限和支付流程,加强财务人员培训 [12] - 保护隐私:不点击不明链接、不扫描陌生二维码,不在不可信平台填写银行卡号、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12] - 及时报警:遭遇诈骗后保留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并立即报警 [13]
跨境电商“零成本”代运营?民警力劝帮男子挽回逾21万元
环球网资讯· 2025-07-06 18:25
跨境电商代运营骗局 - 诈骗手法以"零成本"为诱饵 宣称无需货源 仓储和本金投入即可通过虚拟店铺赚钱 [1][5] - 受害者被引导下载操控型手机软件 账户数据和盈利金额均为虚拟显示 [11] - 初期通过小额取现(100-200元)建立信任 诱导受害者加大投资至21 65万元 [7][1] 诈骗实施过程 - 通过短视频平台投放"跨境电商代运营"广告 吸引潜在受害者 [5] - 要求受害者注册虚假国际版店铺 以"垫付购物款"名义骗取资金 [7] - 最终环节要求现金交付 诈骗分子派遣人员直接取走21 65万元现金 [1] 受害者特征 - 商铺经营者 具有副业需求 易被高回报承诺吸引 [5] - 初期拒绝配合警方调查 对诈骗项目深信不疑 [3][4] - 经警方展示同类案例后才醒悟 终止21 65万元现金交付 [4] 行业风险特征 - 虚假宣传"低投入高回报""保证盈利"等投资承诺 [11] - 资金流向异常 包括私人账户和海外账户 [11] - 存在伪造专业指导老师身份的行为 [11]
中缅泰将全面清剿电诈园区 2025遣返中国籍涉诈人员5400余名
快讯· 2025-07-06 11:14
跨国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 中国、缅甸、泰国三国有关部门召开联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第二次部级会议,就深化警务执法合作达成系列共识 [1] - 三国将继续联手严厉打击妙瓦底等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面清剿电诈园区,全量抓捕涉诈人员 [1] - 今年以来中缅泰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对妙瓦底地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起猛烈攻势,抓获并集中遣返中国籍涉诈人员5400余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