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社会救助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赵一德在调研民政工作时强调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陕西日报· 2025-09-29 06:53
调研活动核心观点 - 省委书记赵一德在西安市调研民政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全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1] 社区社会救助工作 - 在碑林区黄雁社区,对“融救联助”服务模式及“三张清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做法给予肯定 [1] - 指出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需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 [1] - 强调要统筹政府、市场、社会、社区干部等力量,推动救助对象覆盖更全面、“政策找人”更精准、资源匹配更高效 [1] 社会组织培育发展 - 在陕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了解管理运行和孵化情况,并与多家社会组织负责人交流 [2] - 强调要把党的领导贯穿社会组织运行全过程,坚持培育扶持与监督管理并重,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2] - 勉励社会组织健全管理制度、优化内部治理、提高服务能力,更好为群众谋福祉、为社会添正能量 [2] 儿童福利事业 - 在西安市儿童福利院,听取建设管理汇报,察看智能档案室,看望孤残儿童 [2] - 要求福利院积极探索“开门办院”,深化“养、治、康、教、社”一体化、专业化服务,满足孤残儿童多元化需求 [2] - 强调全社会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情,为孤残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2] 民政系统工作部署 - 强调全省民政系统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完善政策制度、服务保障、监督管理、社会参与四大体系 [3] - 要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着力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工作水平 [3] - 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领导,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切实答好民生答卷 [3]
黑龙江鹤岗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力度(民生一线)
人民日报· 2025-08-15 06:10
民生保障政策实施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并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1] - 鹤岗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通过加大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作应对就业压力与老龄化挑战 [1] 社会救助机制与覆盖 - 组建由民政助理、协理员、社工、网格员构成的"大救助"入户探访队伍 区级民政助理入户抽查率达50% 街道协理员每年走访困难群众 网格员每周入户走访困难群体 [3] - 依靠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系统将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等群体纳入关注范围 实现监测、预警、帮扶闭环工作机制 [4] - 2025年全市累计精准保障低保家庭32952户、特困人员1166人 帮扶低保边缘家庭3550户及刚性支出困难家庭1001户 [12] 医疗与生活保障措施 - 低保户洪柏涛每月领取780元低保金 享受每年240元医疗保险资助金 看病吃药最高报销75% [3] - 为失能老人提供每月1600余元照护标准 半失能老人1400余元照护标准 爱心护养院2023年开始接收失能半失能低保老人 [9] 就业帮扶与创新服务 - 创新推出"邻里直聘窗口"服务模式 已推广到60个社区 通过网格员走访企业建立用工需求台账并摸排失业群体就业需求 [12] - 通过第三方为近2000名重病重残、贫困独居老人等困难群众提供清洁居所、洗浴、剪发等多元服务并制定"一户一档"服务档案 [11] - 相关部门合力帮扶低保群体打通无障碍求职路 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11] 财政投入与产业转型 - 2024年全市财政支出超80%投向民生 逐步改变一煤独大产业格局 加快推进生物医药、寒地食品等产业发展 [12] - 煤矿职工数量最多时占全市人口近三成 当前通过民生保障支撑城市转型发展 [1][12]
我国拟立法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增强社会救助兜底功能
新华网· 2025-06-24 13:26
社会救助法草案核心内容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旨在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1] - 草案共7章76条 包括总则 救助对象和内容 救助程序 社会力量参与 救助管理和服务 法律责任 附则等内容 [1] 救助对象与范围 - 草案明确扩大社会救助范围 在特困人员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基础上 增加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 刚性支出困难家庭作为救助对象 [1] - 对不同救助对象分别给予基本生活救助 专项社会救助 急难社会救助 [1] 救助程序优化 - 草案要求县级人民政府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 协同办理"机制 提高救助效率 [2] - 优化审核确认程序 县级民政部门可依法核对社会救助家庭收入 财产等状况 [2] - 已确认的救助对象信息在管理部门间共享互认 [2] 社会力量参与 - 草案规定建立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 加强政府救助与社会力量协同 [2] - 动员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救助 [2]
经济日报:织密低收入群体兜底保障网
快讯· 2025-06-16 05:57
社会救助体系发展 - 帮扶对象从低保和特困人员延伸至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等各类低收入人口 [1] - 对象认定采用"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方式,实现"人找政策"与"政策找人"相结合 [1] - 帮扶内容从单一物质帮助升级为"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 [1] 政策效果与方向 - 社会救助体系功能从"保生存"向"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拓展 [1] - 制度设计以改善民生为标尺,将群众问题清单转化为改革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 [1] - 民生政策落地见效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