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建设

搜索文档
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看中国经济之“美”
人民日报· 2025-08-18 06:24
新时代的中国,美在山川,美在生活,美在每个人的心里。 2024年全国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约60%;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 际增长5.4%,"跑赢"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对每孩每年发放3600元育儿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一个个暖 心数字、一项项惠民政策,生动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点做好全方位扩大内需、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 新深度融合发展、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多措并举保障改善民生等工作。"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人的全面 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我们 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生活之美——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落实好惠民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 系"。 家住安徽宿州市泗县的小钟出生时被确诊血友病,需终身治疗。当地民政部门为他申请了低保;医保部 门为他办理了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医药费用可报销约9 ...
从“一进一退”看民生建设(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04 05:53
公共交通服务优化 - 上海推出定制公交服务 通过"随申行"平台实现个人定制 凑够最少乘坐人数后最快3天即可开通新线路 [1] - 部分城市如安徽马鞍山 山东东营宣布公共自行车停运 因灵活性不足 运营效率偏低而被共享单车取代 [1] - 公共交通服务呈现"一进一退"格局 体现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协同并进 [1] 民生服务市场化运作 - 苏州姑苏区老年食堂采用公司运营模式 老人充值会员可享每餐减免2元及优惠增值服务 [2] - 深圳整合全市体育场馆资源 打造"一键预约"平台 支持在线预订 支付 导航及惠民券发放 [2] - 市场化运作使企业获得盈利空间 政府专注监管 提升社会事业可持续性 [2] 民生服务精准化改进 - 天津临时救助新政取消户籍限制 任何在津遭遇急难的家庭或个人均可向发生地直接申请救助 [3] - 杭州滨江区通过体验式调研发现骑手需求 在活动密集区建驿站 增设换电柜和维修服务 [3] - 民生服务需注重"百姓视角" 通过换位思考解决便捷性和实用性问题 [3] 政策导向与实施 - 国家出台10项举措重点解决教育 医疗 养老等领域急难愁盼问题 推动民生服务普惠化 [4] - 政策强调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结合 通过治理效能提升实现"投资于人"的目标 [4]
“关键小事”托起稳稳的幸福
经济日报· 2025-06-14 05:03
民生政策导向 - 将民生"关键小事"上升到国家治理高度,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 -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强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求将细微琐碎事项作为"头等大事"抓实 [1] - 政策注重系统化、协同化和精准性,加强统筹协调避免碎片化,提升可操作性 [2] 民生建设成就 - 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0.7亿、13.2亿 [1] -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14年,人均预期寿命79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万元 [1] 现存挑战与改进方向 - 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仍存在急难愁盼问题,需补足短板并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1] - 强调公平原则,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 [2] - 推行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推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和医疗资源共享 [2] 实施路径 - 提出公平、均衡、普惠、可及四大原则,发展社区服务提高生活品质 [2] - 需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协同,共建共享培育治理新生态 [2] - 聚焦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改进,通过解决"关键小事"提升民生获得感 [3]
从“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发力点
经济日报· 2025-06-13 06:04
民生政策核心方向 - 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将提升至不低于80% 嵌入式普惠托育服务目标覆盖80%以上社区 [1] - 政策聚焦"一老一小"等家庭核心需求 通过精准措施解决养老难、托育难问题 [1] - 推动教育公平化 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 扩大优质高校本科招生规模 [3] 教育领域改革 - 挖潜扩容优质中小学及公办幼儿园学位 提高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 [3] - 2025年全国教育支出预算达4.5万亿元 同比增长6.1% [5] 社会保障体系 - 推行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保障农民工同等享有教育、社保、住房权利 [3] - 2025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算4.5万亿元 同比增长5.9% [5] 财政资源投入 - 卫生健康支出保持高增长 国家财政持续增加民生领域投入比重 [5] - 政策强调"投资于人"导向 资金资源向教育、社保等民生领域倾斜 [5] 制度设计理念 - 构建系统性制度安排 推动民生建设实现"公平、均衡、普惠、可及" [4] - 政策涵盖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关键民生服务 形成完整"施工图" [4] 经济发展联动 - 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形成正向循环 通过稳定预期激发内需潜力 [1][5] - 高质量发展需同步补齐民生短板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5]
全球生育率空前下降,银行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6-11 00:40
民生领域投资 - 国家发改委预计今年支持社会事业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比"十三五"末提高30%以上 [1] - 发改委将提出一批民生领域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政策举措和重大工程项目 [1] - 《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提出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等四方面10条意见 [1] 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 - 七部门联合印发《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目标到2027年重点食品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 [3] - 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均达到75% [3] - 目前食品行业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63.3%、72.8% [3] 全球生育率下降 - 联合国调查显示近五分之一的人表示家庭规模未达预期,39%因经济拮据导致生育数量少于预期 [5] - 养育孩子成本高、工作不稳定、住房昂贵等因素阻碍人们拥有理想家庭规模 [5] - 欧美高校学费高昂,学费贷成为家庭常见贷款项目 [5] 京东进军酒旅业务 - 京东以3倍薪资大规模招募酒店旅游行业人才,部分岗位月薪达5万至7万元 [7] - 京东App已上线生活旅游服务,酒店预订提供官方补贴,部分酒店优惠超80元 [7] - 京东外卖业务利润率低但用户流量可观,酒旅业务旨在为电商引流 [7][8] 苹果AI功能进展 - Siri的AI升级功能短期内不会推出,苹果基础模型框架将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 [9] - 苹果推出"Liquid Glass"设计语言,增强跨设备用户界面连贯性 [9] - 苹果采取自研AI应用和开放AI模型生态两手准备 [10] OpenAI财务表现 - OpenAI年度经常性收入达100亿美元,较去年55亿美元增长近80% [11] - 拥有300万付费商业用户,目标2029年达到1250亿美元年收入 [11] - ChatGPT销售额和API服务仍是主要收入来源 [12] 银行大额存单调整 - 工商银行等大中型银行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部分银行最长期限缩短至2年期 [14] - 招商银行下架3年期和5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均低于2.15% [14] - 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80个基点 [14] 股市行情 - 沪指跌0.44%报3384.82点,深成指跌0.86%报10162.18点 [16] - 两市成交额1.42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290亿元 [16] - 港口航运股和创新药概念股表现强势,军工和半导体板块跌幅居前 [16]
一财社论:民生是发展之基、信心之源
第一财经· 2025-06-10 20:58
民生政策与经济内生动力 - 《意见》提出通过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等措施推动民生建设 [2] - 增加民生支出有助于改变消费与预防性储蓄观念,缓解经济体系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并为经济增长提供长期内生动力 [2] - 决策层持续聚焦民生领域,《意见》为社会政策和公共服务指明方向,落实后将极大发挥社会政策的支撑作用和托举效果 [2] 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改革 - 财政部明确开展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剂,覆盖超过3亿老年人,并取消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健全灵活就业人群社保制度 [3] -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优化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建立权责清晰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体系 [4] - 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需平衡教育医疗卫生供需双方权益,避免政策倾斜抬高服务获取成本 [4] 财政与国资改革 - 需全面推进公共财政体系改革和国资改革,将国有资本从生产型资源转变为公共服务消费型支撑资源 [5][6] - 发挥国有资本收益权在社会保障中的积极作用,解决公共民生资金不足问题,同时完善国企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6] - 加快推进零基预算等财税体制改革,优先安排公共民生支出,提高财政资源使用效率 [6] 市场化与公共服务效率 - 完善政府采购市场体系建设,培育社会型企业,通过市场化采购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财政资源使用效率 [6] - 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需推动政府采购市场全面市场化改革,用市场化手段培育社会企业家 [4] - 《意见》吹响全面深化改革号角,通过民生政策落地唤醒经济社会内生潜力 [1][6]
重磅民生文件释放强烈信号 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
中国青年报· 2025-06-10 08:52
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 - 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会保险制度,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 [1] - 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按程序直接发放给参保人 [1] - 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1] - 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 [1] - 实施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发式帮扶提能增收行动,建立农村低收入家庭劳动力劳动伤害帮扶机制 [1] - 采取常住地直接提供、跨区域协同经办、完善转移接续等方式,逐步将基本公共服务调整为常住地提供 [2] - 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 [2] - 稳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 [2] 教育发展 - 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挖潜扩容扩大现有优质中小学校、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 [2] - 将义务教育基础薄弱学校纳入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或托管帮扶 [2] - 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2] - 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 [2] - 加快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 [2] 养老与托育服务 - 增加护理型床位供给,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原则上不低于80% [2] - 用10年左右时间,推动有条件的大城市逐步实现嵌入式等普惠托育覆盖80%以上社区 [2] 青年发展 - 完善青年发展促进政策,为青年在求学工作、婚恋生育、社会融入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 [3] - 引导支持在保障性住房中加大兼顾职住平衡的宿舍型、小户型青年公寓供给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