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英烈精神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微评:让英烈精神薪火相传
新华社· 2025-09-30 12:20
事件概述 - 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 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各界代表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1] 核心精神 -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英烈精神需薪火相传 [1]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1] - 对英烈最好的纪念是创造新的历史 以不懈奋斗共赴理想 [1]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英烈故事
新华网· 2025-09-29 19:30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系统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讲述过的英烈事迹,旨在弘扬英雄精神,强调铭记牺牲和奉献的重要性 [1] 李大钊事迹 -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和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反帝反军阀斗争 [4] - 1927年4月,李大钊在北京被捕入狱,受尽严刑拷问仍坚贞不屈,惨遭反动军阀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6] - 李大钊的伟大人格和崇高风范永载史册,其故居成为后人缅怀学习的重要场所 [6] 陈树湘事迹 - 陈树湘是红34师师长,在湘江战役中担任中央红军总后卫,率6000多名闽西子弟兵与敌人重火力激战,几乎全师牺牲 [8][10] - 陈树湘在身负重伤被俘后,撕开腹部伤口绞断肠子壮烈牺牲,实现“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年仅29岁 [11] 杨靖宇事迹 - 杨靖宇是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建者,在零下四十摄氏度严寒中同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 [13][15] -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饥寒交迫中与敌人周旋五昼夜后壮烈殉国,敌人剖腹发现其胃里仅有草根、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 [16] - 为纪念杨靖宇,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其事迹震撼人心 [13][16] 邱少云事迹 - 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执行潜伏任务时,为不暴露目标,任凭烈火烧焦身体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 [22] - 邱少云的牺牲确保了部队当晚成功攻占391高地,全歼美军1个加强连,践行了“献出自己一切”的钢铁誓言 [22] 王杰事迹 - 王杰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和“在荣誉上、待遇上、物质上不伸手”的准则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 [24][28] - 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训练中为保护12名民兵和干部,扑向即将爆炸的炸药包献出生命,年仅23岁 [28] - 国防部命名其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王杰精神鼓励人们无私奉献 [28] 罗阳事迹 - 罗阳作为歼-15飞机现场研制总指挥,在圆满完成辽宁舰出海训练任务后,因积劳成疾不幸殉职,享年51岁 [31] - 他领导攻克舰载机技术难关,实现歼-15在辽宁舰成功起降,为中国航母建设作出里程碑式贡献 [32] - 航空工业组建“罗阳青年突击队”传承其遗志,不断占领航空技术制高点 [32] 王继才事迹 - 王继才守岛卫国32年,在面积仅两个足球场大的开山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祖国海防事业 [35][36] - 2018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去世,年仅58岁,后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36] - 其爱国奉献精神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激励后人接续守岛 [36]
红色九月 以行动传承薪火
四川日报· 2025-09-18 08:28
活动核心主题 - 四川省全省范围内开展“红色九月——传承英烈志 奋进新征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1] - 退役军人事务系统通过多种形式传承英烈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1] 英烈事迹展览与纪念活动 - 德阳市旌阳区光华社区广场举办德阳英烈事迹巡展 通过老照片、珍贵书信、勋章等展现英烈事迹 [1] - 广安市武胜县2025年秋季入伍新兵在烈士陵园开展“纪念碑下的思政课”活动 包括默哀、敬献鲜花、聆听英烈故事 [2] 新兵入伍与红色宣讲 - 眉山市东坡区为145名预定新兵举办“筑牢信念之基 扬帆军旅征程”主题活动 包含红色宣讲和政策辅导 [2] - 内江市资中县一级伤残军休干部唐茂良受邀走进驻资部队 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军人本色”主题宣讲 分享戍边守疆经历 [2] 校园红色教育 - 黄继光侄子黄拥军在第十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日 为德阳市中江县黄继光红军小学学生讲授思政课《归来》 [3] - 南充市在嘉陵区之江小学等10余所中小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课” 红色宣讲员讲述南充老兵抗战故事 [3] - 南充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联合大北街小学举办“大手牵小手,红色薪火传”主题活动 形式包括英雄事迹讲述、家书朗诵、互动问答 [3] - 凉山州雷波县多部门宣讲组走进多所初级中学 开展国防教育活动 为4000余名学生讲述红色故事 [3]
“让故事成为信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2 06:43
英烈讲解员工作内容与方法 - 讲解员通过查阅档案资料、走进英烈故里、采访英烈后人等方式深入挖掘尚未广为人知的英烈故事 [8] - 讲解员在全国英烈讲解员大赛上分享如何搜寻和讲解英烈事迹的故事 [8] - 讲解员致力于讲述英烈精神的时代价值 [8] 英烈事迹案例 -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讲解员赵楠楠讲述英雄母亲白文冠绝食殉国的故事 [9] - 安徽省马鞍山市烈士陵园讲解员曹佳讲述谢继书、谢继祥、谢继良三兄弟英勇牺牲的事迹 [10] - 浙江省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志愿讲解员徐徐觅觅讲述抗战女杰茅丽瑛组织抗日救亡活动的事迹 [11] - 山东省潍坊市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讲解员杨洋讲述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王尽美的事迹 [15] 为烈士寻亲工作 - 江西省于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志愿讲解员徐巍巍参与为红军后代寻亲,成功找到汤升昌烈士的安葬地 [12] - 河北省张家口市察哈尔烈士陵园志愿讲解员孙倩为寻找舅舅的战友杨维景而多方奔走 [13] - 退役军人事务部通过建立DNA数据库、开通寻亲平台等措施,累计为近7000名烈士确定了安葬地或找到亲属 [14] 英烈精神传承与社会影响 - 退役军人事务部推动建好讲解人才蓄水池、建立讲解人才库,并对脱颖而出的人才进行跟踪培养 [17] - 通过将优秀讲解视频同步上线,推动英烈精神从纪念馆走向移动端,从线下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 [17] - 广州市民自发将木棉花放在烈士塑像旁,体现缅怀英烈、崇尚英烈已蔚然成风 [16] - 重庆市歌乐山烈士陵园讲解员侯京京因市民自发祭扫英烈的场景触动而选择成为讲解员 [16]
易安华:“国将不保,何以家为?”(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人民日报· 2025-08-12 06:01
易安华生平事迹 -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集团军87师259旅旅长易安华在南京保卫战中壮烈牺牲 年仅37岁[2][3] - 1925年入黄埔军校 次年毕业参加北伐 1932年率部在闸北阻击日军 1937年淞沪会战毙伤大量日军后升任旅长[2] - 南京保卫战前写下"告妻儿书" 内容为"不灭倭寇 誓不生还 国将不保 何以家为"[2] 南京保卫战经历 -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率部撤退至南京 12月在光华门 通济门一线布防[2] - 与日军血战三昼夜后身负重伤 仍坚持指挥战斗 拒绝撤离阵地[3] - 最终在光华门外阵地牺牲 临终表示"与城共存亡 与士兵同生死 决不忍偷生以负国负民"[3] 身后荣誉与纪念 - 新中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2014年9月1日列入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4] - 2015年9月3日其子易豪雄作为烈士后人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4] - 宜春市化成岩森林公园内墓园常摆满鲜花 群众自发祭扫[5] 家庭情况 - 牺牲时留下三子一女 现存最小儿子易豪雄 现年88岁[3] - 牺牲时易豪雄尚在襁褓 通过母亲和大姐了解父亲事迹[4] - 景德镇烧制的瓷板画遗像原件已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4]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易安华:“国将不保,何以家为?”
新华网· 2025-08-06 09:10
人物生平 - 易安华为江西宜春人,1925年入黄埔军校,次年毕业参加北伐 [1] - 1932年率部在闸北一线阻击日军,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并升任第87师第259旅旅长 [1] - 1937年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在光华门阵地血战三昼夜后身负重伤,最终壮烈牺牲,年仅37岁 [1][3] 历史细节 - 南京保卫战前,易安华以诀别口吻写下“告妻儿书”,其中提到“不灭倭寇,誓不生还 国将不保,何以家为” [1] - 牺牲时其小儿子易豪雄尚在襁褓中,因战时信息不畅通,其妻曾于1938年初带子女赴湘鄂等地打听音讯未果 [3] - 由于没有将军服照片,乡亲们在景德镇烧制瓷板画作为遗像,原件已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3] 身后荣誉与纪念 - 新中国成立后,易安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2014年被列入民政部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4] - 2015年其子易豪雄作为烈士后人受邀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 [4] - 宜春市化成岩森林公园内的易安华墓常摆满鲜花,群众自发祭扫,英烈精神融入民族血脉 [4]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易安华:“国将不保,何以家为?”
新华社· 2025-08-05 11:59
核心观点 - 易安华将军在南京保卫战中壮烈牺牲 其英勇事迹和家国情怀成为抗日英烈精神的象征 并受到国家认可和社会尊崇 [1][2][3] 人物背景 - 易安华为江西宜春人 1925年入黄埔军校 次年毕业参加北伐 [1] - 1932年率部在闸北一线阻击日军 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并升任第87师第259旅旅长 [1] - 在南京保卫战前写下"告妻儿书" 以诀别口吻表达为国捐躯决心 [1] 战役经历 - 1937年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 在光华门 通济门一线布防 [1] - 血战三昼夜后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 最终在光华门外阵地牺牲 年仅37岁 [2] - 牺牲前表示"与城共存亡 与士兵同生死" 拒绝撤离阵地 [2] 身后影响 - 新中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2014年列入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3] - 2015年其子易豪雄作为烈士后人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 [3] - 宜春市化成岩森林公园内的易安华墓常有人献花祭扫 英烈精神融入民族血脉 [3] 家庭情况 - 易安华牺牲时留下三子一女 现存小儿子易豪雄(88岁) [2] - 牺牲时易豪雄尚在襁褓 通过母亲和大姐了解父亲事迹 [2] - 家族保存景德镇烧制遗像 原件已捐赠给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黄振亚:枪林弹雨中的琼崖抗日脊梁
新华社· 2025-07-07 16:52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回顾了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三大队队长黄振亚的抗日事迹及其精神对当地发展的持续影响 [1][2][3][4] 黄振亚抗日事迹 - 黄振亚1905年出生于海南儋州市海头镇新坊井村 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 - 七七事变后 黄振亚作为中共儋县县委委员深入渔港和乡村组织宣传抗日救亡并发动组建抗日武装队伍 该武装力量后并入琼崖抗日独立总队 [2] - 1939年5月11日 黄振亚在儋县黑岭伏击战中率部迂回奇袭日军背后 冲垮日军阵地并将其切割致其首尾不能相顾 最终日军残部狼狈逃窜 黄振亚之名威震周边日军 [2] - 1939年约一个月后 黄振亚率第三大队驰援抗日村庄 猛攻日敌后背使其溃不成军 并在日军施放毒气后仍率部英勇作战 [3] - 1940年4月初 35岁的黄振亚在赴儋县组建第六大队途中与日军遭遇 于枪林弹雨中壮烈牺牲 [3] 后世纪念与精神传承 - 2014年9月 黄振亚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全国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3] - 当地为黄振亚烈士建立了纪念碑及配套工程 常有人群前来祭拜鞠躬并敬献花束 [4] - 在黄振亚精神影响下 村民积极参与家乡建设 村庄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砖瓦房换为小洋楼 坑洼路变成水泥路 街道整洁顺畅焕发新气象 [3][4] - 黄振亚的红色基因和精神激励当地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不畏艰难勇当先锋 [4]
听见怦怦作响的心跳(重读抗战家书)
人民日报· 2025-06-18 06:10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未涉及公司或行业相关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关键要点
“山河映忠魂”讲解员大赛讲活内蒙古红色史诗
内蒙古日报· 2025-05-29 13:19
大赛背景与目的 - 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1] - 弘扬爱国主义情怀 提升全区英烈讲解员队伍能力水平 [1] - 讲好内蒙古英烈故事 做好全国大赛选手选拔推荐工作 [1] - 营造全社会崇尚英烈 缅怀英烈 学习英烈 捍卫英烈 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 [1] - 推动红色文化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力量 [1] 比赛形式与参与情况 - 比赛是对英烈精神的深情致敬 也是一堂全民爱国主义教育课 [3] - 参赛者包括烈士纪念设施专职讲解员 退役军人工作者 在校学生 红色文化志愿者等 [3] - 经过前期推荐 视频初选等环节 最终20位选手进入决赛 [3] 决赛现场与内容呈现 - 革命文物如泛黄书信 锈迹斑斑的勋章作为"时光钥匙"展示 [3] - 历史影像形成"穿越通道" 对比硝烟战场与今日北疆安宁 [3] - 选手通过激昂陈词或娓娓道来 还原内蒙古各族儿女浴血奋战和民族团结故事 [3] 比赛结果与后续安排 - 评选出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优秀奖14名 [3] - 6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3] - 部分优秀讲解员将代表内蒙古参加全国英烈讲解员大赛 [3] 赛事主办与影响 - 由内蒙古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主办 [3] - 大赛主题为"山河映忠魂" 于5月21日圆满落幕 [3] - 通过讲解员赤诚之声 让英雄往事在新时代激荡回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