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MOLED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CINNO Research:上半年全球市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4.2亿片 同比微增0.2%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07:45
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4.2亿片,同比微增0.2%,增幅不及预期但凸显技术替代趋势[1] - AMOLED技术凭借高对比度、低功耗、轻薄化等优势成为市场发展核心动力[1] - 中国厂商出货量份额占比51.7%,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韩国地区份额占比48.3%,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1] 厂商竞争格局 - 三星显示(SDC)出货量同比下滑6.3%,市场份额由43.8%降至40.9%,主力刚性AMOLED面板需求萎缩[3] - 京东方(BOE)出货量同比增长6.7%,市场份额17.1%,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采取"高端突破+中端放量"策略[3] - 天马(Tianma)出货量同比增长16.6%,市场份额10.8%,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增速国内厂商最快[3] - 华星(CSOT)出货量同比增长4.9%,市场份额10.2%,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3] 季度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2.1亿片,同比下滑6.3%,环比下滑1.4%[5] - 出货量双降主要源于终端品牌采购节奏调整和国补政策提前释放需求[5] - 韩国地区份额占比47.4%,同比下滑4.3个百分点,环比下滑1.9个百分点[6] - 中国厂商出货份额占比52.6%,份额持续上扬[6] 厂商季度表现 - 三星显示(SDC)出货量同比下滑17.4%,环比下滑2.3%,市场份额40.8%,同比下滑5.4个百分点[6] - 京东方(BOE)逆势同比增长9.6%,环比增长1.0%,市场份额17.3%,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6] - 维信诺(Visionox)同比下滑4.9%但环比增长28.9%,市场份额11.2%,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6] - 天马(Tianma)出货量同比增长13.3%,环比增长4.5%,市场份额11.1%,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6]
2025年上半年全球AM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微增0.2%
CINNO Research· 2025-08-13 07:34
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4.2亿片,同比微增0.2%,但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下滑6.3%,环比下滑1.4% [1][2] - AMOLED技术凭借高对比度、低功耗、轻薄化等优势,成为市场发展韧性的核心动力,替代趋势不可逆 [2] 市场份额与地区分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厂商出货量份额占比51.7%,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韩国地区份额占比48.3%,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产业格局加速向中国倾斜 [5] - 第二季度中国厂商出货份额占比52.6%,韩国地区份额占比47.4%,同比下滑4.3个百分点,环比下滑1.9个百分点 [9] 主要厂商表现 - 三星显示(SDC)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同比下滑6.3%,市场份额由43.8%降至40.9%,同比下滑2.8个百分点,刚性AMOLED面板需求萎缩,中低端柔性屏市场竞争力减弱 [6] - 京东方(BOE)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6.7%,市场份额17.1%,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通过“高端突破+中端放量”策略稳定市场份额 [6] - 天马(Tianma)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16.6%,市场份额10.8%,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国内厂商中出货量及份额同比上升最大 [6] - 华星(CSOT)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4.9%,市场份额10.2%,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与小米等国内品牌深度合作推动增长 [6] 第二季度厂商动态 - 三星显示(SDC)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下滑17.4%,环比下滑2.3%,市场份额40.8%,同比下滑5.4个百分点,领先地位持续受挑战 [10] - 京东方(BOE)第二季度逆势同比增长9.6%,环比增长1.0%,市场份额17.3%,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 [10] - 维信诺(Visionox)第二季度同比下滑4.9%,但环比增长28.9%,市场份额11.2%,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10] - 天马(Tianma)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13.3%,环比增长4.5%,市场份额11.1%,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厦门G6产线产能释放推动增长 [10] 市场波动原因 - 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环比双降,主要源于终端品牌采购节奏调整,部分订单延后至第三季度,同时国补政策提前释放需求导致阶段性回落 [9]
和辉光电港股IPO:四年前募资80亿元募投项目一拖再拖 163亿元有息负债压顶偿债能力大幅下滑
新浪证券· 2025-04-27 11:45
文章核心观点 和辉光电计划港股IPO,目的是解决巨额债务和营运资金缺口问题,公司常年亏损、造血能力弱,A股募投项目延期且进度缓慢,需尽快跨越周期实现盈利以在行业竞争中“活下来” [1][2][20] 公司概况 - 公司是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产品用于消费电子、车载显示等领域,2022 - 2024年累计销售量居全球中大尺寸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第二、中国第一,2024年刚性面板产能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二 [3] 港股IPO情况 - 4月25日公司发布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的公告 [1] - 聆讯资料未披露具体募资额,用途为第6代AMOLED生产线技术升级、新型AMOLED显示面板产品研发、偿还有息借款、补充营运资金 [4] 债务情况 - 截至2025年2月末,公司有息负债高达163亿元,每年利息费用数亿元;2024年末有息负债17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58.59%,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103.95亿元,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38亿元,资金缺口66亿元 [1][4] - 2022 - 2024年有息负债分别为130.78亿元、142亿元、173.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42.33%、49.93%、58.59%,2024年利息费用6.47亿元 [9] - 2021 - 2024年流动比率分别为3.99、2.3、1.03、0.46,速动比率分别为3.59、1.68、0.76、0.39,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大幅下滑,从优于同行变为垫底 [6][8] A股募投项目情况 - 2021年5月公司在A股科创板上市,募资81.7亿元,65亿元用于第六代AMOLED扩建项目 [1][11] - 项目原计划2022年12月建设完成、2023年达预定使用状态,后两次延期至2025年12月 [11] - 2023年延期原因是国外设备调试人员入境延迟、行业需求低迷及设备性能提升;2024年延期是为适应行业技术趋势对产线技术升级 [11][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项目累计投入47.26亿元,占投资总额72.69%,2024年仅投入3.18亿元,进度不足5% [12][15] 盈利情况 - 2017 - 2024年公司累计亏损121.98亿元,上市后2021 - 2024年合计亏损83.09亿元,是上市前2017 - 2020年亏损总额38.89亿元的两倍 [2][16] - 2021 - 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0.21亿元、41.91亿元、30.38亿元、49.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69%、4.24%、 - 27.5%、63.19% [16] - 亏损原因是行业技术和资本密集,需持续投入研发和固定资产,投产前期固定成本分摊大 [17] 行业对比情况 - 2022 - 2024年,京东方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75.51亿元、25.47亿元、53.23亿元;TCL科技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61亿元、22.15亿元、15.3亿元 - 17.6亿元(2024年业绩预告),和辉光电分别为 - 16.02亿元、 - 32.44亿元、 - 25.18亿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