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OLED技术

搜索文档
维信诺在苏州成立新公司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6-03 17:17
公司动态 - 苏州国显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由维信诺全资持股,经营范围包括电子元器件零售、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销售及研发等 [1] - 维信诺拟在昆山投建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项目,总投入约50亿元,其中设备投资等约40亿元,土地及厂房建设约10亿元 [3] - 该项目需使用工业用地约60亩,涵盖固定资产及相关专利,将建设国内领先高配柔性AMOLED技术开发平台 [3] 项目规划 - 项目主要开展三项业务:前沿显示技术开发(包括材料装备国产化验证、底层关键技术研发)、基于研发项目的产品交付(XR和X-ray产品)、泛半导体技术研究孵化(钙钛矿和玻璃载板项目) [3] -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将为项目提供合作支持,协调相关主体共同成立项目公司,并协调国资平台出资 [3] 战略意义 - 该项目对补强昆山开发区光电显示产业链有重大战略意义,可延伸到集成电路、光伏等相关产业领域 [3] - 项目是昆山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创新集群的重大项目 [3]
和辉光电港股IPO:四年前募资80亿元募投项目一拖再拖 163亿元有息负债压顶偿债能力大幅下滑
新浪证券· 2025-04-27 11:45
文章核心观点 和辉光电计划港股IPO,目的是解决巨额债务和营运资金缺口问题,公司常年亏损、造血能力弱,A股募投项目延期且进度缓慢,需尽快跨越周期实现盈利以在行业竞争中“活下来” [1][2][20] 公司概况 - 公司是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产品用于消费电子、车载显示等领域,2022 - 2024年累计销售量居全球中大尺寸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第二、中国第一,2024年刚性面板产能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二 [3] 港股IPO情况 - 4月25日公司发布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的公告 [1] - 聆讯资料未披露具体募资额,用途为第6代AMOLED生产线技术升级、新型AMOLED显示面板产品研发、偿还有息借款、补充营运资金 [4] 债务情况 - 截至2025年2月末,公司有息负债高达163亿元,每年利息费用数亿元;2024年末有息负债17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58.59%,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103.95亿元,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38亿元,资金缺口66亿元 [1][4] - 2022 - 2024年有息负债分别为130.78亿元、142亿元、173.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42.33%、49.93%、58.59%,2024年利息费用6.47亿元 [9] - 2021 - 2024年流动比率分别为3.99、2.3、1.03、0.46,速动比率分别为3.59、1.68、0.76、0.39,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大幅下滑,从优于同行变为垫底 [6][8] A股募投项目情况 - 2021年5月公司在A股科创板上市,募资81.7亿元,65亿元用于第六代AMOLED扩建项目 [1][11] - 项目原计划2022年12月建设完成、2023年达预定使用状态,后两次延期至2025年12月 [11] - 2023年延期原因是国外设备调试人员入境延迟、行业需求低迷及设备性能提升;2024年延期是为适应行业技术趋势对产线技术升级 [11][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项目累计投入47.26亿元,占投资总额72.69%,2024年仅投入3.18亿元,进度不足5% [12][15] 盈利情况 - 2017 - 2024年公司累计亏损121.98亿元,上市后2021 - 2024年合计亏损83.09亿元,是上市前2017 - 2020年亏损总额38.89亿元的两倍 [2][16] - 2021 - 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0.21亿元、41.91亿元、30.38亿元、49.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69%、4.24%、 - 27.5%、63.19% [16] - 亏损原因是行业技术和资本密集,需持续投入研发和固定资产,投产前期固定成本分摊大 [17] 行业对比情况 - 2022 - 2024年,京东方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75.51亿元、25.47亿元、53.23亿元;TCL科技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61亿元、22.15亿元、15.3亿元 - 17.6亿元(2024年业绩预告),和辉光电分别为 - 16.02亿元、 - 32.44亿元、 - 25.18亿元 [19]
深天马车载显示业务2024年增速超40%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3-19 19:0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在车载、AMOLED手机、LTPS等业务领域发展态势良好,2025年将把握市场机遇,持续推进业务发展和降本增效,各业务有望实现进一步增长和优化 [1][3][4] 各问题及回答总结 车载业务 - 2024年公司车载显示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40%,原因是面向国际头部整车厂的汽车电子业务规模放量,新能源市场份额快速增长,tier1客户份额稳步提升 [1] - 2024年公司车载业务毛利进一步提升,得益于产品规格提升、内部综合降本以及汽车电子业务逐步规模化 [1] - 2025年车载显示产品需求预计继续呈现屏幕数量增长和屏幕规格升级趋势,公司将把握机遇,推动AMOLED车载产品量产交付,强化行业领先地位 [3] AMOLED手机业务 - 2024年公司柔性AMOLED客户旗舰项目覆盖增加,销售额同比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明显修复 [4] - 2025年柔性OLED技术在手机端渗透预计继续提升,下游需求同比保持增长,国补等政策将带动市场需求并稳定产品价格 [4] - 2025年公司将推进TM17产线产能挖潜,随着TM18产能释放,AMOLED产品出货量将提升,高规格产品出货量将较快增长,争取多客户多旗舰项目新突破 [4] - 2025年公司将继续推进AMOLED业务全面降本,改善利润端表现 [5] LTPS多元化发展 - 近年来公司在LTPS产线推进多元化产品布局,提升非手机显示产品比重 [6] - 2024年公司LTPS产品非手机类收入占比近七成,车载LTPS等产品占比快速提升 [7] - 公司将深挖LTPS手机产品降本,优化接单策略,提升产线灵活和弹性经营能力 [7] 折旧展望 - 预计公司2025年折旧较2024年差异不大,处在高峰水位,若无新线投资,接下来折旧金额预计逐步下降 [9] TM19高世代线产能释放 - TM19产线2024年全产品线点亮,首款IT产品已量产 [10] - 2025年目标完成第一阶段产能爬坡,推进多业务类型多项目开案和量产,保障稳健交付 [10] 下游细分市场毛利率 - 中小尺寸显示领域细分市场价格及毛利有差异,消费品业务毛利率波动大,车载及专显业务毛利率稳定性更好 [11] - 2024年公司主要业务毛利趋势向好,毛利率同比提升6.47个百分点 [12] 手机业务产品占比 - 2024年上市公司手机显示业务营收中,柔性AMOLED手机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超六成,LCD占比约四成 [13] - 公司将发挥多技术、多产线协同优势,推动手机显示业务健康发展 [14] AMOLED中尺寸产品进度 - 公司积极推进柔性AMOLED在智能穿戴、车载等多元领域应用 [15] - 搭载自主研发SLOD技术的柔性AMOLED车载显示产品功耗比常规Tandem叠层器件降低30%,将于2025年向品牌客户出货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