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岸统一
icon
搜索文档
“以美谋独”还想不花钱?美国加税20%,台湾这代价早该想到
搜狐财经· 2025-10-02 11:42
美国对台湾加征关税的本质与影响 - 美国对台湾加征20%关税被视为一种“保护费”,是台湾寻求美国支持分裂所需付出的直接成本 [1] - 加征关税的行为反映了美国追求实打实的利益回报,而非基于口号或意识形态的支持 [1][3] - 如果台湾继续当前政策,美国可能将关税从20%进一步提升至40%,或在更多领域全面收紧 [3] 台湾当前策略的困境与后果 - 台湾的心态被描述为“巨婴”,期望通过站队美国并获得额外照顾,但现实是美国要求利益回报 [3] - 拒绝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导致台湾无法享受与大陆同等的对等待遇,例如在对抗美国经济打压时缺乏支撑 [5] - 台湾选择靠向美国并对抗大陆,使其面临被反复“宰割”的命运,成为游说集团眼中的“提款机” [8][10] “台独”路径的风险与统一前景 - “台独”道路被视为死路一条,台湾将自己绑在美国战车上的命运是被一步步切割的“生鱼片” [5] - 在美国战略中,台湾并非“战略资产”,而是用于拖慢中国复兴的“一次性消耗品” [6] - 统一被描述为唯一能走通的出路,可使台湾享受大陆的谈判筹码和应对自然灾害等实打实的好处 [5][8] 美国对台战略的预期与历史参考 - 美国的“武装豪猪计划”默认台湾迟早会统一,其当前策略目标是让台湾在此过程中尽可能消耗大陆 [6] - 指望美国为台湾出兵是幻想,历史先例(如对蒋介石政权)表明美国会在消耗殆尽后抽身甩锅 [5][8] - 美国在台湾被消耗后大概率会拍拍屁股走人,将台湾作为棋子抛弃 [8]
张亚中向前一步,其他人原地踏步
经济观察报· 2025-09-29 18:14
国民党主席选举中的两岸政策辩论 - 张亚中主张国民党应在两岸关系论述上明确"九二共识"标准答案,即认同一个中国并追求两岸统一,以实现与大陆政策的无缝连接[2][11] - 张亚中在辩论会上质问其他参选人"九二共识"真正内容及是否主张统一,但罗志强、郝龙斌、郑丽文、蔡志弘四人均回避直接回答统一问题[2] - 张亚中批评其他参选人对"九二共识"的理解错误,认为国民党长期以"创造性模糊"拖延两岸议题是欺骗民众[4][5] 其他参选人对"九二共识"的立场 - 罗志强将"九二共识"描述为主权互不承认、治权互不否认的模糊默契,强调和平与人民友善是统一过程的前提[2] - 郝龙斌认为"九二共识"是两岸对话基础的通关密语,其模糊性有助于维持现状,并呼吁民进党多做有利于现状的行动[3] - 郑丽文指出两岸无法对话是因民进党否认"九二共识"并靠近"两国论",主张在"九二共识"基础上重启交流[3] 国民党内部政治协调与卢秀燕的影响 - 罗志强、郝龙斌、郑丽文三人在两岸政策上与潜在2028年大选候选人卢秀燕达成一致,形成内部默契[6][8] - 参选人使用"模糊"一词描述"九二共识"是事先协调的结果,旨在与卢秀燕的未来竞选论述保持一致[6][8][9] - 张亚中被排除在党内协调外,其急切推动明确统一立场的主张未获国民党高层响应[7][12]
台海观澜| 张亚中向前一步,其他人原地踏步
经济观察网· 2025-09-29 14:08
国民党主席选举辩论会上的两岸政策论述 - 在辩论会上,张亚中向其他参选人提出两个核心问题:“九二共识”的真正内容是什么,以及是否主张两岸统一 [2] - 罗志强、郝龙斌、郑丽文、蔡志弘四人均拒绝回答是否主张统一的问题 [2] - 关于“九二共识”,罗志强称其为“有创意的模糊”,强调主权互不承认、治权互不否认,并指出国民党执政时期两岸签署了23项协议 [2] - 郝龙斌将“九二共识”描述为“一中各表”,是两岸对话的“通关密语”,并主张以对话代替对抗,争取对等尊严,同时认为台湾民间最大共识是维持现状 [2] - 郑丽文指出当前无法与对岸对话的原因在于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并步步靠近“两国论”,她强调“九二共识”是创造性模糊,马英九执政期间两岸在经济、治安、国际空间方面取得突破 [3] 张亚中对其他参选人论述的批评 - 张亚中点评其他参选人闪躲了是否主张统一的问题,并认为他们对“九二共识”的回答全是错的 [4] - 他批评国民党将“九二共识”理解为“一中各表”和维持现状是“开玩笑”,指责国民党十几年来在两岸政策上拖延、混日子、欺骗老百姓 [4] - 张亚中主张国民党应在两岸关系论述上向前一步,明确认同一个中国并追求两岸统一,以实现与大陆对台政策的无缝连接,避免台湾遭遇灭顶之灾 [10] 国民党内部权力结构对两岸论述的影响 - 卢秀燕被视为国民党内继韩国瑜、侯友宜之后的第三个“太阳”,党内在两岸政策上需与她保持一致 [5] - 罗志强、郝龙斌、郑丽文在宣布参选党主席后,均与卢秀燕、朱立伦、赵少康等高层有面对面接触或密集联系,并在两岸政策上达成一致和默契 [5] - 张亚中被排除在上述沟通圈子之外 [6] - 罗、郝、郑三人在辩论中均提到“模糊”一词,被指是事先沟通、步调一致的结果 [7] - 郝龙斌甚至公开向民进党“朋友”喊话,呼吁对维持现状有帮助的事要多做 [2][8] 作者对辩论会及国民党两岸政策的总体评价 - 作者评价张亚中在辩论中“向前一步”,因其看到风险并主动明确立场,而其他参选人则“原地踏步” [4] - 作者指出,如果卢秀燕参加2028年大选,罗、郝、郑三人对“九二共识”的一致性解释将成为她竞选时两岸论述的基础 [8] - 张亚中对上述论述评价为“不及格” [9] - 张亚中判断留给台湾的时间不多,可能等不到2028年大选,但国民党高层对其呼吁无动于衷 [10][11]
美国终于意识到不对劲:解放军可能不会武力收台,中国另有杀招?
搜狐财经· 2025-09-24 18:43
两岸经贸政策调整 - 大陆宣布自2024年9月25日起取消台湾地区34项农产品的零关税待遇 [1] - 政策调整是对岛内某些政治势力对大陆产品设限、破坏两岸经贸合作互信基础的回应 [1] - 大陆惠台政策转向更有针对性的支持,特别是为台湾青年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国台办31条措施提供十万个就业岗位 [6] 台湾农业与出口影响 - 台湾农产品对大陆市场的依存度高达35%,政策调整给岛内农渔民带来巨大冲击 [2] - 2025年上半年台湾农业领域损失上亿美元,企业转向东南亚市场面临运输成本高、竞争力弱的困境 [6] - 尽管当局鼓吹新南向政策,2025年数据显示对大陆出口仍占总量的40%以上,半导体等关键产业更离不开大陆市场 [6] 区域经济格局与战略影响 - 2024年底贸易数据显示台湾对大陆出口明显下滑,岛内经济增长放缓 [4] - 2025年举行的第十二轮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取得积极进展,三国领导人就服务贸易等议题达成多项共识 [6] - 美国印太经济框架显得力不从心,在半导体等关键领域,日韩企业与中国市场早已形成深度绑定 [6] 经济融合趋势 - 两岸贸易顺差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台商选择西进发展 [6] - 大陆通过经济融合逐步拉近两岸距离,经济手段比军事威慑更为有效 [4][7] - 经济纽带让台独势力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两岸统一是经济融合的必然结果 [7]
还对国民党抱有期待吗,“馆长”泼凉水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9-15 20:10
文章核心观点 - 两岸统一对台湾人而言是家国关系重新构建的过程 [1] - 国民党在两岸统一进程中的作用有限,其核心目标是争取台湾本地政权和利益 [5][11] - 国民党主席选举结果对大陆方面无关紧要 [12] 国民党现状分析 - 国民党对家国关系的定位存在错位,将大陆视为历史上的故国而非故乡 [7] - 国民党是一个既得利益阶层,对统一存在天然的抵触情绪 [11] - 国民党若在选举中失利会更积极促进统一,若获胜则会在统一进程中提出要价 [11] 政治人物表态 - 部分国民党主席参选人公开表态"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或"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9] - 这种表态源于历史家族情结和两岸关系发展的大趋势 [9] - 台湾主持人陈凤馨曾表示即使统一后台湾也应保留"外交和军队",代表部分国民党人真实想法 [10] 舆论观点 - 台湾网红"馆长"认为国民党主席选举与大陆无关,国民党不会帮助统一 [5] - "馆长"指出国民党政治人物更重视与美国在台协会的关系 [5] - 国民党政治人物追求在台湾获得政权和赚钱 [5][11]
台海观澜 | 还对国民党抱有期待吗,“馆长”泼凉水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9-15 11:33
国民党主席选举与两岸关系 - 国民党主席选举于9月15日至19日进行领表登记 备受大陆涉台机构、媒体和网民关注 焦点在于新任主席是否认同一个中国原则及推动两岸统一 [1] - 台湾网络红人"馆长"公开表示新任国民党主席与大陆无关 不会帮助统一 其目标是在台湾获取政权和赚钱 且国民党人士倾向于服从美国在台协会而非大陆 [4] - 国民党对家国关系的定位存在错位 将大陆视为"故国"而非故乡 伴随复国无望 其立场转向虚无和消极 [6] 国民党人士的身份认同与表态 - 国民党主席参选人郑丽文、郝龙斌公开表示"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 张亚中明确"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该表态源于历史家族情结及两岸统一大趋势的感知 [8] - 台湾偏蓝主持人陈凤馨2023年10月言论称 即使两岸统一后台湾应保留"外交和军队" 该观点代表部分国民党人的真实想法 [9][10] - "馆长"观点与笔者一致 认为国民党核心利益在于维护既得利益阶层 而非推动统一 其统一立场取决于选举成败状况 [11] 国民党在两岸统一中的角色评估 - 国民党对两岸统一的实际作用有限 其表态和作为难以改变大陆方面的基本判断 [7] - 若国民党在2026年和2028年选举中获胜 可能基于自身地位在统一进程中提出要价 而非积极促进统一 [11] - 国民党主席人选对大陆方面无关紧要 因该党整体立场受利益驱动而非原则性统一承诺 [12]
礼成聚众志 笔落寄山河(人民家书)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4 08:38
纪念活动与家书背景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于202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阅兵仪式展示新一代国产主战装备包括高超音速导弹和无人作战系统 [15][19] - 6位来自不同背景的作者通过"人民家书"栏目分享现场观礼体验 包括抗战英烈后代、港台爱国人士、海外华侨和归国人才 [10] 抗战历史与家族传承 - 马祖刚1942年牺牲时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旅特务连副连长 年仅21岁 现安葬于山东省沂南烈士陵园 [11] - 斐济华侨方作标在抗战时期捐购一架战斗机支援祖国 其子方子富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孙女方紫晴和周重粤现于斐济从事医疗和华文教育工作 [12][13] - 黄哲真1945年参与台湾接收工作 后在台湾发起成立"台北市福建省同乡会" 其女黄紫玉现任台湾中华两岸经贸投资文化教育协会创会会长 [15][16] 文化传播与教育领域 - 浙江中南控股集团总裁吴伟推动中南卡通数字化转型 出品61部共3000小时动画作品 包括《郑和下西洋》 覆盖130个国家和地区 [19] - 香港代表林至颖建议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加强历史教育 曾带领香港青年走访内地红色路线 [21] - 中央财经大学学生李雨龙受军人家庭影响 家族中有4位军人包括参加解放战争的第18军战士 [22][23] 区域发展与国家成就 - 安徽省阜阳市在抗战时期未被日军攻破 当地抗日刊物《淮流》曾号召青年参与抗战 [22] - 城市绿化提升和数字化支付普及 街头老人可使用手机扫码支付 [12] - 香港通过爱国教育活动包括抗战纪念展览和重走抗战路线 强化青年国家认同 [20]
“时刻准备统一”!中国防长首次点名台湾,赖清德求助无门,反而等来了美国高额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8-17 17:15
美国对台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于8月7日对台湾征收20%关税并计划追加额外关税 实际税率达"20+N" [1] - 台湾经济高度依赖出口 美国为其最大出口市场 [1] - 半导体产业受冲击显著 出口成本大幅增加导致国际竞争力减弱 [6] - 金属工具与紧固件行业受直接影响 台湾为全球第三大金属紧固件产地且大部分产品销往美国 [1] - 农产品出口受挫 水果及水产品订单被美国进口商削减 [6] 台湾重点产业现状 - 半导体产业面临订单减少与利润下滑 部分中小企业存在倒闭风险 [6] - 金属加工业遭受关税冲击 不锈钢板及紧固件制造商处于关税影响最前沿 [1] - 农业部门陷入经营困境 渔民与农民因产品滞销面临生计问题 [6] 地缘政治与产业关联 - 美国关税政策与台湾政治立场存在关联 所谓"靠山"行为实际损害台湾经济利益 [4][6] - 台湾半导体产业作为全球供应链关键节点 其波动可能影响国际电子组件供应格局 [1][6] - 政治立场导致经济反噬 幻想依靠外部势力实现政治目标反而加剧产业困境 [6]
台湾新党主席吴成典:统一是两岸中国人无法逃避的责任
中国新闻网· 2025-08-06 16:36
两岸关系发展 - 台湾新党主席吴成典出席第13届云台会开幕式并致辞 强调两岸合作与统一是必然方向 [2] - 新党秉持"两岸要合作、中华民族要走向统一"理念 认为和平是责任而非口号 [2] - 呼吁两岸同胞为民族统一事业并肩奋斗 强调血脉不可割、历史不能忘 [2] 文化交流与认同 - 云南被形容为风水宝地 是多民族共生共居的文化教科书 [2] - 云南成为台湾年轻人体验多元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民族亲情的重要目的地 [2] - 强调两岸同胞同为中国人 相互期盼对方发展良好 [2]
外交部回应“台独”分子萧美琴言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不会改变
快讯· 2025-07-18 16:00
两岸关系与台海局势 -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台独"分子萧美琴言论,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 [1] - 林剑指出台海和平的最大威胁是"台独"分裂势力及其背后纵容支持的外部势力 [1] - 外交部重申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大势不会改变 [1] - 林剑强调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的历史大势不会改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