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
搜索文档
创业后,再看VC投资,有什么不同
虎嗅· 2025-05-03 14:46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围绕创业展开多方面探讨,强调创业者内心力量、对人性的理解、选择与常识的遵循、生意的本质、审美与进化等因素对创业的重要性,指出这些方面在VC视角和实际创业中的差异及影响 [1][10][19][27][32] 关于内心 - 外部压力挑战能照清内心,内心决定人与外部世界交互方式,创业者内心底层特质会在创业重大选择上被放大 [2][3] - 创业者创业动机若仅为利益,易在困难中放弃,底层动机稳且深,面对挑战内心更坚强,决策更果敢 [4][6] - 创业者内心不定、力量不足会表现隐蔽,如逃避真实挑战,VC应更重视创业者底层力量来源 [7] - 创业者愿力难在成年后培养,但决定事业上限,在愿力基础上结合反思能力,才能长出认知和能力 [8] 关于人性 - 优秀创业者应冷静看待人际关系,不过度柔软,关注企业利益获取和发展变化能力,资金是组织建设引擎,创业公司需有清晰节奏和破局能力 [11][13] - 创业0 - 1阶段需创业者亲力亲为,一号位能力要综合,应给予一号位更多权重 [14][15] - 创始人和高管应明确彼此关系和利益让渡,达成默契,创业者应算大账、长期账,吸引资源 [16][18] 关于选择与常识 - VC视角偏好宏大叙事,创业应从边缘地带开始,苦活累活的商业模式更适合创业0 - 1阶段 [20][21] - 创业者做正确的事需强大定力,成功经验是做正确事的前提,做正确事虽难但可能形成商业价值和护城河,还能吸引资源和人才 [21][23][24] - 创业者对本分的不同选择反映价值观,不同抉择会带来不同结果 [25][26] 关于生意 - 创业者0 - 1阶段对需求的洞察和快速学习调整能力很重要,生意应冲着未被满足的需求,创始人需有解构需求的能力 [27][28] - 创业选择应以价值创造和利他为锚定点,一号位需决策和权衡价值创造与收入的关系 [30][31] 关于审美与进化 - 创业者需有审美能力,知道什么是好的才能追求好的,缺乏审美会导致无效重复,影响吸引顶尖资源 [32][33] - 创业者形成审美需开阔视野,吸收多维度知识和智慧,避免只围绕眼前命题忙碌 [33][34]
基辛格遗世之作:AI 吞噬世界下的人类丨CV荐书
投中网· 2025-03-30 11:39
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价值 定义人类 - 随着机器具备更多人类特质,人类与机器的界限将变得模糊,需要明确区分两者的核心属性以指导人工智能发展[4] - 提出以"尊严"作为定义人类的核心属性,其内涵包括:脆弱性、自由意志、道德选择能力,并强调尊严一旦获得即不可剥夺[5] - 康德哲学中的尊严概念被引用为理论基础,即人类作为道德主体的固有价值,但质疑人工智能能否满足该标准[5] - 人工智能无法真正拥有尊严,因其缺乏出生/死亡体验、情感波动及自由选择能力,最多只能模拟人类特质[6] 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共存挑战 - 需在战略层面保持人类道德控制,同时在战术层面赋予AI自主决策权以实现技术效益[7] - 提出"人性化AI"开发与"人类自我工程改造"两条并行路径,但强调后者必须基于个人选择而非强制进化[8] - 指出过度控制AI将限制发展潜力,而完全放任则可能导致人类被动化,需通过动态定义人类概念来平衡两者[8] - 最终目标是建立人类与机器智能相互赋能的共生关系,要求双方持续深化对彼此本质的理解[8] 技术哲学思考 - 强调仁慈等人类特有品质难以被算法规则化,但可通过迭代学习被AI部分吸纳[5] - 文学角色类比揭示AI的本质是模拟而非真实人类体验,如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不具备生理感知能力[6] - 承认现有定义存在局限性,但坚持必须立即启动对人性核心要素的系统性界定工作[6] 注:内容提炼自基辛格、施密特和蒙迪合著的《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价值》,聚焦于技术伦理与人类身份定义的交叉领域[2][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