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主义危机

搜索文档
联合国机构:加沙地带约81%区域被以军控制或疏散
快讯· 2025-05-23 07:33
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 - 当前加沙地带约81%的区域处于以色列军事控制之下或被以军下发"疏散令" [1] - 加沙地带民众正面临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1]
加沙地带人道危机持续 多方谴责以色列封锁
新华社· 2025-05-22 20:37
加沙地带人道主义援助 - 以色列21日允许100辆载有援助物资的车辆进入加沙地带 包括面粉 婴幼儿食品和医疗设备等物资 [1][4] - 联合国21日从加沙南部凯雷姆沙洛姆口岸收集约90辆卡车的物资并运进加沙境内 [4] - 21日晚十几辆运送援助物资的卡车抵达加沙地带中部的仓库 [4] - 联合国表示援助物资分发工作进展缓慢 尚未发放到当地民众手中 [4] 加沙地带粮食危机 - 加沙地带约四分之一人口面临饥荒风险 [6] - 以军封锁导致加沙地带47万人面临灾难级粮食不安全状态 [6] - 加沙地带很可能在5月至9月期间发生饥荒 [6] 以色列军事行动与政策 - 以色列总理表示愿意实现临时停火 但如果被扣押人员未能获释将继续推进军事行动 [1][8] - 以色列计划在加沙地带建立无哈马斯区 用于安置流离失所民众并提供物资援助 [8] - 以军已空袭115处地点 包括火箭发射装置 地道及军事设施 [10] - 以色列21日对加沙地带袭击造成至少50人死亡 [10] - 以军封锁了加沙北部为数不多仍在运转的两家医院 [10] 国际社会反应 - 联合国及人道主义组织批评以色列可能将援助武器化并变相强制迁移当地居民 [10] - 法国 加拿大 英国和欧盟等方面19日和20日对以色列扩大军事行动并封锁加沙地带表达强烈反对 [10]
“饥荒危机”将危及打击哈马斯行动,内塔尼亚胡批准“允许恢复”人道主义物资进入加沙
环球时报· 2025-05-20 07:07
以色列恢复加沙地带人道主义援助 -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宣布将立即允许恢复向加沙地带运送人道主义物资 [1] - 该决定基于以色列国防军的建议 旨在扩大打击哈马斯的军事行动 [1] - 以色列将允许提供基本数量的粮食以防止饥荒危机 因饥荒会危及打击哈马斯的行动 [1] - 以色列将采取措施阻止哈马斯控制人道主义物资分配 [1] 决策背景与反对声音 - 联合国和国际援助组织提供给加沙的粮食供应已完全耗尽 加沙地带处于饥荒边缘 [1] - 恢复援助的决定也受到美国政府施压 美国中东问题特使表示不允许人道主义危机发生 [1] - 该决定未经以色列安全内阁投票 由内塔尼亚胡直接批准 [2] - 多数内阁成员公开反对该举措 认为违背了以色列领导层此前承诺 [2] - 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称此举是严重错误 以色列遗产事务部长将其描述为"悲剧" [2] 历史背景 - 以色列和哈马斯今年1月实施第一阶段停火后 以方曾有限开放援助通道 [2] - 3月以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封锁并恢复密集军事打击 [2]
以军封锁下 加沙民众从垃圾桶里捡变质食物果腹
央视新闻· 2025-05-03 14:52
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 - 以色列持续阻止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地带 导致援助物资数量无法满足当地民众基本需求 食物等关键物资发放不稳定 [1] - 过境口岸被以色列关闭后 加沙物价飞涨 食物短缺问题加剧 [1] 加沙居民生存状况 - 因冲突无法工作且无收入来源的民众被迫在垃圾堆中寻找腐坏食物充饥 [1] - 加沙城居民希沙姆收集垃圾桶中腐烂面饼 部分以每袋10谢克尔(约合20元人民币)出售给养牲口的人 部分供家人食用 [7] - 希沙姆及其子女因食用变质面饼患上肠胃病 但无处就医 [7][9] 物价与生活成本变化 - 战前20谢克尔(约合40元人民币)可购买三天食物 现在100谢克尔(约合200元人民币)仅能支撑两小时口粮 [11] - 加沙基本生活条件恶化 居民称该地区已不适合人类居住 [11] 饥荒蔓延范围 - 饥荒从加沙北部到南部全面蔓延 主要因以色列封锁过境口岸导致人道援助中断 [3] - 越来越多居民被迫食用变质食物 类似希沙姆的情况普遍存在 [9][11]
遭以色列全面封锁60天 加沙缺粮少药 人道主义危机严重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1 07:43
以色列自今年3月2日起暂停允许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地带,时至今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全面封锁已经60天了。期间,以色列多次对加沙地带发起军事行动。 长时间封锁和持续袭击导致加沙地带的食物和药品短缺愈发严重。 0:00 在加沙地带中部的努赛赖特难民营,55岁的塔拉卡在烈日下排了好几个小时的队,才给她饥饿的孩子们领到一点吃的。 塔拉卡表示,自以军封锁加沙地带以来,他们一家人就经常处于饥饿之中,尤其是孩子已经长期营养不良。她呼吁国际社会对加沙的人道主义状况予以重 视。 与此同时,加沙地带的多个援助组织表示,除非援助物资获准进入加沙,否则数十个社区厨房将被迫关闭,而这意味着大多数加沙民众失去最后一个稳定的 食物来源。 除了食物,药品供应也难以为继。 糖尿病患者 阿克拉姆·哈提卜:不是所有的药都有供应,即便是在近东救济工程处的诊所也是如此。就算药品有,数量也有限,不是每个人都有。我需要每 个月接受治疗,但我从来没获得足够一个月的药品,只能持续十天到十四天。我不得不去药房找药。但是在那里,要么没有药,要么付不起。由于药品短 缺,我们备受煎熬。 流离失所者 塔拉卡:饥饿策略正在摧毁我们,以色列的饥饿策略正在摧毁我们。但这不是我们 ...
苏丹被战火撕裂的两年,谁在推动国家的消亡?
虎嗅· 2025-04-29 09:43
苏丹武装冲突迄今已近两年,战火波及全境18个州中的15个,已造成约2.97万人丧生,超过1285万人流 离失所,2460万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联合国分管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兼紧急救援协调员汤 姆·弗莱彻说,这是一场规模和严重性都前所未有的人道主义危机。 苏丹武装部队由布尔汉领导,快速支援部队则由达加洛指挥。两人曾一起推翻巴希尔政权,在苏丹主权 委员会分任主席和副主席,之后,双方因政见不合,从"战友"变"劲敌"。2023年4月,苏丹武装部队与 快速支援部队在首都喀土穆大打出手,冲突骤起。 在战火延宕的两年里,苏丹冲突双方攻守易形,战局变化明显。喀土穆是苏丹武装冲突最先开始也是交 火最激烈的地区之一,为凸显各自的合法性,苏丹冲突双方围绕首都的控制权展开激烈争夺。 目前,苏丹武装部队掌握战略主动权,苏丹快速支援部队相对处于防守态势,但苏丹战争还远未结束。 苏丹军事专家和分析人士认为,首都之战标志着武装部队与快速支援部队之间城市战的结束,也是双方 军事对抗的转折点。在喀土穆战役中,原本长于城市作战的苏丹快速支援部队损兵折将、节节败退,而 处于相对劣势的苏丹武装部队不仅积累了城市作战经验,还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士 ...
苏丹冲突两周年,危机仍在蔓延
新京报· 2025-04-27 17:16
苏丹人道主义危机现状 - 苏丹两年战火已造成近3万人丧生[1][3] - 全国约3000多万人急需人道主义援助,近半数人口(2500万)面临严重饥饿问题[3] - 至少五个地区进入饥荒状态,饥荒可能进一步蔓延[3] 流离失所与难民危机 - 冲突导致1300万人流离失所,其中380万人逃往周边国家[2] - 达尔富尔地区法希尔市过去两周新增70万流离失所者[4] - 南苏丹接收110万人(35万苏丹难民+75万回国者),乍得接收77万难民[6][7] 区域外溢影响 - 难民危机蔓延至乍得、南苏丹、乌干达等资源紧缺国家[2][6] - 南苏丹本身有240万难民逃往乌干达(200万)、埃塞俄比亚(90万)、肯尼亚(50万)[7] - 乍得接收130万流离失所者,其中超半数为苏丹难民[7] 国际响应与挑战 - 联合国难民署2025年苏丹援助资金仅到位18%[10] - 医疗和教育等基础服务在接收国濒临崩溃[8] - 极端组织借机滋生,区域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11] 冲突持续原因 - 苏丹武装部队与快速支援部队势均力敌,地方武装卷入加剧复杂性[11] - 外部势力支持冲突方导致国际调解难以形成合力[11] - 快速支援部队控制喀土穆南部及西部大部分地区,并成立"和平与团结政府"[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