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文明倡议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的发展成就具有历史性意义”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22 11:30
双边关系评价 - 黎巴嫩与中国的关系被视为不同规模国家相处的典范[1] - 黎中关系是互惠互利的,但黎巴嫩相对获得了更多实惠[4] - 双方关系近年来快速发展,但尚未达到应有程度,部分原因是黎巴嫩传统上受西方影响过深[4] 合作机遇与现状 - 中国投资者在相关会议上表示希望加大对黎巴嫩的投资合作[4] - 黎巴嫩已经错过了众多中国投资,需要更进一步深化同中国合作[4] - 深化合作将给黎巴嫩带来经济益处,并在知识、科学、文化等领域赢得机遇[4] 中国倡议与平台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推进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代表了中方对于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愿景[4] - 广大阿拉伯国家认同中国发展理念,不少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展现了坚定同中国深化合作的决心和行动,并从中受益[4] - 中方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一系列倡议,为世界和平发展未来提出了中国方案[5] 中国发展成就的影响 - 中国的发展成就具有历史性意义,对国际关系重塑和完善全球治理意义重大[5] - 中国式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功,有力驳斥了所谓‘历史终结论’,为寻求独立自主的国家发展现代化提供重要借鉴[5] - 黎中务实合作有助于黎巴嫩坚定走自主发展的道路[4]
王毅:21世纪应是亚洲、更是南亚加快发展振兴的时代
新华网· 2025-08-21 22:33
王毅强调,中方奉行的是睦邻、安邻、富邻政策,坚持的是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理念,始终致力于 同南亚各国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信任、相互成就。中国同南亚各国是天然的伙伴,合作空间广 阔。中印关系历史悠久,虽经坎坷,但日益显示出清晰的历史逻辑。中巴友好历经考验,铁杆成钢,更 加具有强劲的内生动力。中巴、中印以及中国同其他邻国的关系都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任何第三方影 响。 王毅强调,中巴两国是铁杆朋友和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中巴命运共同体建设走在构建周边命运共 同体的前列,产生着重要示范作用。中巴两国带头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经济走廊建设不仅惠及中巴两国 人民,还将向阿富汗等国延伸。中巴两国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 观,致力于发展高水平安全合作。中巴重视全球文明倡议,超越不同文化、社会制度差异,推动两国人 民更加相知相亲。中巴同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巴基斯坦今年起担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中国 在安理会又多了一个主持公道正义的伙伴。我们将密切协调配合,共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 正当权益。 王毅表示,南亚各国历史悠久、文明灿烂、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是中国山水相连的近邻,也 是中方构建 ...
王毅:以“四个始终”发展好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新华社· 2025-08-21 22:21
中巴战略合作框架 - 中巴双方在第六次外长战略对话中达成全面共识 强调铁杆友谊和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牢不可破[1] - 中巴战略合作对两国共同发展和地区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命运共同体建设走在周边前列[1] 政治与战略互信 - 双方始终高度互信相互支持 以两国领导人共识为战略指引 坚定支持彼此维护核心利益[2] - 中方欢迎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2] 经济合作与走廊建设 - 高质量共建中巴经济走廊2.0升级版 着力建设增长走廊 民生走廊 创新走廊 绿色走廊 开放走廊五大走廊[2] - 深化产业 农业 矿业三个重点方向合作 提升巴基斯坦自主发展能力和经济韧性[2] - 共同支持瓜达尔港建设运营 有序推进喀喇昆仑公路项目 欢迎第三方参与铁路升级改造[2] 安全与反恐合作 - 中方赞赏巴方打击恐怖主义的努力和牺牲 认为巴基斯坦反恐行动将取得最终胜利[3] - 巴方承诺保护中国在巴人员 项目和机构安全 深化反恐安全合作和地区反恐事务协作[3] 民生与社会交流 - 实施更多小而美民生项目 让巴基斯坦民众直接有效获益[3] - 推进教育 青年 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 夯实中巴友好民意和社会基础[3] - 中方将向遭受强降雨灾害的巴基斯坦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2] 地区与国际事务协作 - 加强地区事务协调配合 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 践行亚洲价值观建设五大家园[3] - 维护二战胜利成果 践行多边主义 反对单边霸凌行径[3] - 以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为平台 增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3] - 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3] 双边关系发展 - 共同筹备2026年中巴建交75周年纪念活动[2]
时代专论丨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理念 -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摒弃了通过战争、殖民、掠夺实现现代化的西方老路[1][9] - 中国式现代化追求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实现共同繁荣,而非一枝独秀[1] - 和平发展道路已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国家的坚定决心[9] 中华文化的和平基因 - 和平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内在特质,5000多年文明积淀了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2] - 中华文化蕴含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等丰富的和平思想[2] - 历史上中国长期是世界强国,但对外交往中未殖民、侵略他国,输出的是丝绸、茶叶、瓷器等物产[2] - 古代丝绸之路推动东西方平等互利合作,郑和七次远洋航海未占领一寸土地[2] 中国共产党对和平发展的贡献 -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华民族的和平、自由和独立而奋斗[6] - 新中国成立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中国占当时世界人口四分之一实现独立自主[6] - 20世纪50年代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交往准则[6] -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作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战略判断,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7] 中国对世界和平的具体实践 - 中国是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第一大维和行动出兵国,30多年来已派出5万余人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11] - 中国是世界拥核国家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使用核武器[11] - 中国倡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打造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12]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连续8年被写入联大决议,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14] 中国对全球发展的经济贡献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曾达到50%,目前仍维持在30%以上[16]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7.5亿人摆脱贫困,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16] - 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物质生产能力长期保持全球第一,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16] - 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彰显负责任大国的角色定位[14] 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参与 - 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15] - 中国明确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国际秩序更加公正合理[15] -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15] - 中国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坚持多边主义[14]
荷兰华侨华人隆重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80周年
新华社· 2025-08-19 08:49
纪念活动概况 - 荷兰华侨华人15日在乌特勒支省马尔森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300余人参加[2] - 参与者包括中国驻荷兰使馆、荷中友好协会、侨团及中荷各界友好人士[2] - 活动内容包括大会致辞、《抗战要讯》集刊赠送仪式、《华侨华人与抗日战争》图片展[10] 历史回顾与贡献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一环,中国军民以3500万人伤亡的代价换来了民族独立与世界和平[8] - 海外华侨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捐款捐物、宣传抗日,成为抗战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5] - 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日本侵占半个世纪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5]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立场 -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平面临新的挑战,否认侵略历史、粉饰侵略战争的言论仍在扰动人心[3] - 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全球发展与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3] - 中国政府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维护国际公正、巩固战后和平秩序作出重要贡献[3] 历史文献与纪念 - 《抗战要讯》集刊由荷兰华侨抗日救国会于1937年创办,记录了旅荷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感人事迹,1940年因战乱停刊,2025年正式出版[10] - 荷兰侨界向中国驻荷兰使馆赠送了《抗战要讯》集刊,以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10] - 大会期间举办了《华侨华人与抗日战争》图片展,通过珍贵史料展现抗战时期的英雄事迹与民族精神[10]
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经济日报· 2025-08-19 08:43
习近平文化思想核心观点 -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宽广历史视野把握人类文明发展主流本质 回答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的文明之问 深化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性认识[1] - 提出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 倡导文明交流超越隔阂 互鉴超越冲突 共存超越优越[5][6] - 全球文明倡议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重视文明传承创新 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6] 文明多样性本质 - 文明多样性是世界本色 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展规律 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2] - 每种文明都是国家民族智慧结晶 都有存在价值 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价值平等[2] -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理论显示公元前500年多地区同时出现伟大思想家 形成各具特色文化传统[2] 文明交流互鉴规律 - 文明是流动开放的 这是文明传播发展重要规律 不同文明交流是人类文明发展里程碑[3] - 罗素在《中西文明比较》中指出希腊学习埃及 罗马借鉴希腊 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等文明交流案例[3] -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本质要求 只有取长补短才能保持生命活力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 因交流而互鉴 因互鉴而发展[4] 中华文明发展逻辑 - 中华文明是六大文化区系相互影响 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百川归海汇聚而成 具有包容四海兼收并蓄特性[7] - 从佛教东传 伊儒会通到西学东渐 马克思主义传入 改革开放 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8] - 中国共产党以开放眼光学习借鉴世界各国文明成果 结合中国实际运用 如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8] 中国式现代化贡献 -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把握文化主体性与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关系[9] - 植根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传统 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先进本质 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9] - 从中国历史现实国情出发 在同其他文明取长补短择善而从中形成文明发展道路[9]
2025年中尼文化和旅游节在尼日利亚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18 13:13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2025年中尼文化和旅游节”,由中国驻尼日利亚使馆与尼艺术文化旅游和创意经济部联合主办[1] - 活动于当地时间8月16日在尼日利亚中国文化中心成功举办,参与人数超过1000人[1] - 活动承办方包括尼日利亚中国文化中心、非洲时尚节杂志社及中国旅游推广者组织[1] 官方表态与合作展望 - 中方代表表示活动是两国文明交融、民心相通的见证,并愿以2026年“中非人文交流年”为契机加强文化和旅游领域务实合作[2] - 尼方代表认为活动是促进文化交流与相互理解的重要平台,期待与中方共同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创意产业发展及旅游推广等合作空间[4] 活动内容与特色 - 活动设计了“文艺演出”、“非遗展示”、“美食广场”、“游戏互动”四个版块[7] - 文艺演出环节包括中国秧歌、琵琶独奏、中国舞蹈、太极表演以及融合中非美学的中尼时装秀[7] - 非遗展示环节涵盖中国书法、服饰、茶艺等,美食广场提供了两国30余种特色传统佳肴供宾客品尝[7]
中外学者研讨全球文明倡议视域下的宗教包容与反歧视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12 11:21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档主要围绕国际研讨会展开,涉及文明交流、宗教包容等议题,但未提及具体的公司或行业信息。因此,按照注意事项要求,无法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直接相关的内容。建议提供包含企业动态、市场数据或产业分析的新闻素材以便进行专业解读。 (注:由于当前文档纯属人文社科领域会议报道,所有内容均不符合"公司/行业"筛选条件,故无有效输出。若需重新分析请提供包含商业/产业元素的文本)
“以全球视野为人类文明发展指明方向”(大道之行)
人民日报· 2025-08-12 06:01
中黎经贸合作 - 1955年促成中黎首份贸易协议签署,开启两国经贸往来 [2] - 1972年率领首个黎巴嫩企业家代表团访华,推动经贸交流深化 [2] - 中国企业参与黎巴嫩港口修复、道路建设等基建项目,带来实际效益 [3] 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 - 推动黎巴嫩多所大学开设中文课程,促进青年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3] - 策划中黎文化活动并组织黎巴嫩青年赴华交流,留存大量影像记录 [3] - 引用"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理念,强调未来需加强人文纽带 [4] "一带一路"合作成果 - 中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基建领域合作突出 [3] - 中国公司以先进技术和高效执行助力黎巴嫩基础设施升级 [3] 中国发展成就观察 - 见证中国脱贫攻坚战胜利,甘肃等地乡村面貌显著改善 [3] - 关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及城乡差距缩小进程 [3]
中国驻美大使:中美要共同演绎大国正确相处的时代交响
新华社· 2025-08-11 23:20
谢锋 表示, 习近平 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中方 愿与各国一道,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的新局面。 华盛顿国际钢琴艺术理事会成立于2001年,面向31岁及以上非职业钢琴演奏者举办年度钢琴比赛。 此次音乐会上,本年度冠军迈克尔·斯莱文和2018年冠军汪毅然分别演奏了拉赫玛尼诺 夫 《升F小调第 一钢琴协奏曲》和钢琴协奏曲《黄河》。 谢锋 说,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世界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合作,以宽广胸襟超 越隔阂冲突,以博大情怀关照人类命运。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美责无 旁贷,应该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共同为世界和平担当、为团结友好尽力。中美和 平共处是理所应 当 ,平等尊重是交 往 前提,对话合作是唯一正解。 新华社华盛顿8月10日电(记者 颜亮)中国驻美国大使 谢锋 10日在华盛顿"获奖者经典圈"钢琴音 乐会上表示,中美要以两国元首通话共识为指挥棒,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为主旋律,共同 演绎两个大国正确相处的时代交响。 当天,华盛顿国际钢琴艺术理事会"获奖者经典圈"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