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

搜索文档
“在垃圾的信息环境中,尽量不做一个垃圾人”丨晚点回望 2024 ①
晚点LatePost· 2024-12-25 20:17
社交媒体与数字消费 - 中国网民日均上网时间达5小时37分钟,较2018年翻倍[3] - 微信日活9亿用户,人均使用时长1小时42分钟,抖音/快手分别覆盖7亿和4亿用户,日均使用2小时[3] - 短视频账号总数达15.5亿个,职业主播数量突破1508万[14] - 微短剧市场规模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首次超过电影票房(470亿元)[14] 内容生产与传播机制 - 短剧采用"长剧短剧化"策略,每分钟设置情绪爆点,主打"银发霸总"等极端题材[15] - 平台算法导致信息递归效应,AI生成内容占比提升可能引发时间感丧失[17] - 网络民族主义内容通过算法放大点击率,形成"虚假政治极化"[31] - 社交媒体呈现"棱镜效应",极端言论因点击率高获得更多曝光[33] 技术变革与行业影响 - AI生成内容面临现实感缺失问题,需发展空间智能技术解决[22] - 下一代AI可能脱离人类数据依赖,通过自我对弈实现知识突破[22] - Sora等生成式AI技术加剧虚假信息风险,需配套判别技术[21] - AlphaGo Zero模式显示无数据训练潜力,可能重塑知识生产体系[22] 平台经济与商业逻辑 - "得抖音者得天下"成为内容行业共识,娱乐化设计提升用户粘性[3] - 流量变现催生极端内容生产,如虚构中日对立事件获取商业利益[5] - 平台采用点击量触发审核机制,但治理边界存在争议[24] - 商业文化同质化倾向明显,暴力/丑闻/名人内容占据主导[30] 用户行为与市场趋势 - 碎片化时间推动微型内容消费,文化体力下降导致深度内容需求减少[14] - "电子阳痿"现象反映用户对娱乐内容耐受度提升[16] - 青年文化呈现"抽象化"趋势,通过无意义行为对抗现实压抑[50] - 消费者媒介使用呈现补偿性特征,用于填补现实社交缺失[46]
河东河西
猫笔刀· 2024-08-10 22:15
昨天我列了南京作为首都多次沦陷的原因,读者说1和4矛盾了,可能是我表达的不够清楚。 通常看古代的陵墓都会进到地宫,但是老朱的墓没有被开发,地宫依然保存完好,所以游客进不去,只能看到外围的一堵石墙。 帝王的坟墓历来就是盗墓者的重点目标,但老朱的运气不错,有明一朝有专门的孝陵卫守护就不说了,清朝入主中原后自称继承明朝法统,康熙本人都来 拜谒过明孝陵,所以当时也安排了军队守卫。 南京的问题是北边全是平原,导致北边打过来特别容易,同时 南边全是 丘陵, 人口稀少,难以形成强大的战争能力。这一点和北京正好相反,北京是 北边紧靠山区,利于抵御外族,南边尽是平原,后方支援十分方便。 古代没有铁路公路,交通全靠两条腿,地利对战争的影响非常重要。 …… 今天一早七点就出门溜达,我这次住的宾馆在景区内,出门溜达400米就到了明孝陵。景区有7个门,我从7号门进去正好是在景区中段,前面的神道就不 逛了,直接走金水桥去的陵宫。 景区内最壮观的建筑是陵墓前的明楼,照片给大家分享一下: 墙是明朝的墙,城墙上的楼一眼看过去就很新,是2009年重修的。城墙底下有一个登仙的甬道,甬道的尽头就是老朱和马皇后的陵墓。 …… 等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