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平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日本鼓动各国不参加中国抗战纪念活动,中方提出严肃交涉
环球时报· 2025-08-27 07:14
外交事件概述 - 日本政府通过外交渠道呼吁欧洲及亚洲各国不要参加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理由为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 [1] - 中国外交部已就此事向日本提出严肃交涉并要求日方澄清 [1] 中方立场声明 - 中国政府表示纪念活动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1] - 强调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日本同周边国家发展关系的政治基础 更是检验日本和平发展承诺的标尺 [2] - 要求日本以诚实态度正视侵略历史 同军国主义彻底切割 尊重受害国人民感情 [2]
铭记胜利荣光,携手共创和平未来
环球网· 2025-08-26 17:18
历史意义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时十四年 是抵抗外敌入侵时间最长 牺牲最为惨烈的民族解放斗争 军民伤亡超3500万人[1] -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凝聚四万万同胞力量 开展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等战役 歼灭并牵制大量日军主力[1] - 中国战场长期牵制日军主要兵力 有力支援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的作战[2] 国际合作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共克时艰的伟大实践 各国结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相互支持并肩作战[2] - 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英勇顽强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无畏进攻 亚洲各国人民相互支援共同抗敌[2] - 面对全球性威胁挑战 需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国际合作 有效应对风险挑战[2] 当代启示 - 战后国际秩序以联合国为核心 为世界总体和平提供制度保障 需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3] - 反对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 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 做和平事业建设者和国际秩序维护者[3] -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包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 与世界各国共同书写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新篇[3]
日本政府呼吁亚欧各国不要参加九三阅兵,外交部回应
中国基金报· 2025-08-26 16:02
外交事件 - 日本政府通过外交渠道呼吁欧洲及亚洲各国不要参加中国9月3日举行的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及阅兵仪式 称活动过度聚焦历史且反日色彩浓重 [2] - 中方已就日本行为提出严肃交涉并要求日方澄清 强调纪念活动是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2] - 中方指出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日本同周边国家发展关系的政治基础 要求日本以诚实态度正视侵略历史并与军国主义彻底切割 [2] 媒体平台 - 中国基金报客户端提供财经资讯内容矩阵 包括投资热点说、ETF风向标、IPO情报站、开盘速递、港股日报、全球早班车等栏目 [3] - 平台通过微信搜一搜功能提供即时财经资讯获取渠道 [3]
海外人士谈抗战|专访:中国对二战胜利的贡献应被全世界铭记——访意大利戈里齐亚市文化大使奥尔赞
新华社· 2025-08-25 19:06
中国抗战历史贡献 - 中国人民14年抗日战争极大牵制日本法西斯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1] - 中国抗战打击日本侵略者嚣张气焰并为其他反法西斯盟国争取宝贵缓冲时间[1] - 中国所作牺牲应当被全世界铭记[1] 当前国际局势评估 - 全球局势动荡且多边主义遭遇挑战[1] - 大国关系日趋紧张需保持高度警觉[1] - 意大利出现极右翼言论和社会对法西斯历史模糊态度令人忧虑[2] 和平发展理念 - 和平建立在历史记忆 相互理解与文化交流基础之上[1] - 中国和平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并维护多边主义[2] - 中国致力于促进各方对话沟通的做法值得全世界赞扬和学习[2] 历史教育与文化交流 - 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历史教育并促进跨国交流[2] - 年轻人与不同文化背景交往可减少被仇恨和偏见操控[2] - 戈里齐亚在二战期间沦为纳粹控制区见证无数暴行与苦难[1] 地区历史警示 - 的里雅斯特曾设立配备毒气室的灭绝集中营导致5000余名游击队员 反法西斯人士和犹太人遇害[1] - 戈里齐亚位于意大利与斯洛文尼亚接壤地带历史上多次成为战争焦点[1]
阿联酋侨界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座谈会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17 16:00
活动概况 - 阿联酋侨界于8月15日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座谈会 百余人参与活动 [1][3] - 中国驻阿联酋大使张益明及驻迪拜总领事欧渤芊出席并致辞 各侨团负责人、侨胞、留学生代表及香港和台湾同胞等共同参加 [1] 核心观点 - 回望历史不忘来时之路 缅怀先辈英烈以理解和平来之不易 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1] - 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不可磨灭历史贡献 勉励侨胞弘扬抗战精神 奋进新征程 [1] 侨界表态 - 主要侨领及各界侨胞代表表示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为中阿友好、祖国统一、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1]
强烈不满!中方已提出严正交涉
中国基金报· 2025-08-16 19:53
外交部表态内容 - 日本首相石破茂向靖国神社供奉祭祀费 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及小林鹰之、萩生田光一等右翼政客参拜靖国神社[1][3] - 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精神工具和象征 供奉有对侵略战争负有严重罪责的14名甲级战犯[1][3] - 中方对日方公然挑战历史正义和人类良知的行径表示强烈不满 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1][3]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日本战后重返国际社会的重要前提[1][3] - 中方敦促日方正视并反省侵略历史 在靖国神社等历史问题上谨言慎行 同军国主义彻底切割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1][3] 网站结构信息 - 外交部官网包含外交部长、外交动态、驻外机构、国家和组织资料等栏目[2] - 发言人表态内容位于"首页 > 发言人表态 > 发言人表态和电话答问"目录下[2] - 网站提供多语言版本包括English、Français、Español、Русский[2] 媒体品牌展示 - 中国基金报拥有内容矩阵标识 展示"CHINAFUND"品牌名称多次重复[4] - 中国基金报提供财经资讯 标题显示"大消息!民生银行宣布:终止合作"[4]
坚持正确历史观,才是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负责(钟声)
人民日报· 2025-08-15 05:51
历史认知问题 - 日本右翼势力持续参拜靖国神社并在历史教科书中有弱化战争罪责倾向 如用"南京事件"指代南京大屠杀且对受害人数表述模糊[2] - 日本初中教材采用率最高的版本在战争加害责任记叙方面出现明显弱化现象[2] - 近年来不断有侵华日军暴行新史料被发现 任何歪曲历史行径都注定徒劳[2] 军事政策动向 - 日本大幅增加防卫预算并放宽武器出口限制 违背"和平宪法"和"专守防卫"原则[2] - 日本拼凑军事"小圈子"搞阵营对抗并出现修改"无核三原则"的倾向[2] - 2025年版《防卫白皮书》渲染"中国威胁"并在台湾问题上越界行为损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3] 中日关系基础 -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本对战争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是中日邦交正常化重要前提[3] - 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定的各项原则构成中日关系政治基础 必须坚持和恪守[3] - 日本应同中方一道将政治共识体现到具体政策中 为地区提供稳定性[3] 国际社会期待 - 日本应深刻反省历史罪责并同美化侵略历史行为彻底切割[1][4] - 日本需要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1][4] - 正确对待历史是检验国家道德良知与和平诚意的试金石[1]
“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正义力量”(伟大胜利·历史贡献)——访埃及中国问题专家伊斯梅尔
人民日报· 2025-08-14 05:48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贡献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坚持动员人民 依靠人民 中国战场对日本侵略军的巨大消耗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灭亡 [1] - 1943年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确立战后国际秩序重要基石 为二战后中国收复被日本掠夺领土提供国际法依据 宣言明确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东北 台湾 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1] - 1945年《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条件必须实施 进一步确认中国对相关领土的主权 [1] 埃及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 埃及是反法西斯战争重要战场 1942年同盟国在埃及阿拉曼战胜德意军队 扭转北非战场局势 埃及提供重要军事和后勤支持 军民与盟军并肩作战并付出沉重代价 [2] 当前国际和平挑战与中国贡献 - 全球局势动荡 个别国家热衷地缘政治博弈 煽动冲突与战争 威胁全球和平发展 各国需团结防止战争 [2] - 中国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 推动危机政治解决 成功促成沙特伊朗和解 为地区国家化解矛盾树立典范 [3] - 中国担任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期间推动通过巴以冲突爆发后首份决议 促成巴勒斯坦各派别和解对话并签署《北京宣言》 向加沙提供多批人道援助 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回到"两国方案" [3] 中国和平发展理念与实践 - 和平理念深植中华文化 中国代代相传和平基因 近代战争苦难使中国人民更加珍视和平 [2] - 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三大全球倡议等 旨在建立和平与共同发展繁荣的世界 支持全球南方国家发展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迪迩秀丨上合节拍:携手发声
新华网· 2025-08-12 14:20
上合组织媒体合作 - 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在河南郑州举办 推动国际舆论秩序构建 [1] - 各国媒体人联合创作歌曲《上合节拍》 以音乐为载体传递团结合作理念 [1] - 媒体通过共同发声和真实报道促进文明互鉴与共同发展 [1] 媒体角色与使命 - 媒体被定义为文明互鉴的桥梁而非单向输出工具 强调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性 [1] - 上合组织媒体人通过坚守希望之光和搭建桥梁 凝聚国际共识与信任 [1] - 媒体智库以深化协作方式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担当 [1]
抗战中流砥柱 复兴坚强核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巡礼
新华社· 2025-08-07 23:51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格式化的关键要点总结: 展览概况 -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主题展览《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累计接待观众超30万人次[2] - 展览面积达1.22万平方米,展出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全景式展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抗战史诗[4][5] 历史回顾 - 14年抗战中,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首次展出的《革命烈士证明书》等文物印证了沈忠明、邓玉芬等烈士的牺牲[3] - 中国共产党领导创造"地雷战""地道战"等战术,以持久战战略成为抗战中流砥柱[5][6] - 1938年瑞士记者拍摄的《通往延安之旅》纪录片首次展出,反映当时延安的青年活力与军民关系[6][7] 社会反响 - 94岁抗战老兵曹殿林等观众通过展览重温"宁愿站着死"的民族气节[6] - 8岁小观众至现役军人杨女士等留言强调"以史为鉴""珍惜和平"[9] - 巴拿马驻华大使评价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树立榜样[10] 精神传承 - 展览通过5098张老照片拼成的照片墙象征中华民族浴血奋战5098天的重生[8] - 新时代青年表示将抗战精神转化为民族复兴动力[7][11] (注:原文为历史纪念类内容,无直接涉及公司或行业的数据,故按展览核心信息分类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