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时评丨坚持行动导向是重要原则——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⑥
新华社· 2025-09-17 20:44
未来,中国将依托联合国、有关国际组织及区域次区域多边机制,会同各方采取积极行动,为改革完善 全球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优先考虑在国际金融架构改革、人工智能、网络空间、气候变化、贸易、外 空等治理紧迫性突出、治理赤字较大的领域,以及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核心地位,支持联合国落实 《未来契约》等方面加大沟通合作,积极凝聚共识、锁定成果,争取早期收获。 当前全球治理赤字持续扩大,凸显全球治理领域实效不足、行动力缺乏的困境。9月1日,在天津举行 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强调"注重行动导向",为进一步 提升全球治理实效指明实践路径,将推动各国凝聚起完善全球治理的行动合力。 有效性亟待提升,是当前全球治理面临的重大挑战。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进展严重滞后, 气候变化、数字鸿沟等问题日益突出,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外空等新疆域治理缺位……全球治理滞后 和碎片化问题突出。"在多边体系举步维艰的今天,全球治理倡议引发了深刻共鸣。"马来西亚总理安瓦 尔在社交媒体上说。 行动导向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原则。全球治理的活力源于实践,关键重在行动,根本要看成效。全球治理 是否管用,关键在于能否解 ...
特朗普觉得美国和中国单打独斗肯定是不行了,公开拉拢36个盟友上
搜狐财经· 2025-09-17 15:23
特朗普承认难以单独应对中国,转而联合36个盟友国家,试图构建G7 北约 欧盟的联合阵线,对中国展 开多边施压。最新一轮中美贸易谈判选址西班牙马德里,美方由财长斯科特·贝森特带队,中方首席代 表则是副总理何立峰。为期两天的会谈聚焦四大核心议题:知识产权保护、强制技术转让、稀土出口限 制以及双边关税调整。 特朗普的围攻战术本质上是面对全球化重构的焦虑反应。传统联盟体系正在被新的权力范式取代:供应 链成为实力象征,市场规模决定话语权,技术标准等同规则制定权。中国在制造业升级、数字经济等领 域的进步正在重塑竞争格局。颇具讽刺的是,美国用旧式政治联盟应对新经济竞争,反而可能削弱其主 导地位。 当前贸易争端的本质是全球发展成果分配之争。稀土议题尤其具有象征意义:不仅涉及供应链安全,更 关乎资源收益与环保责任的公平分配。若能将其转化为制定可持续开采标准的合作契机,或将成为全球 治理创新的典范。 这种拉帮结派的做法令人想起冷战时期的阵营对抗。但当今全球化经济已发生质变:国际供应链环环相 扣,市场利益深度融合。欧盟在5G网络建设、电动汽车等关键领域与中国形成合作共赢关系;东南亚 国家依赖中国的产业链供应和消费市场;就连日本、澳 ...
坚持以人为本是价值取向——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⑤
新华社· 2025-09-16 21:12
中国始终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坚定践行者。中国不仅倡导"以人为本",更将其贯穿于治国理政与国际合 作的方方面面。在国内,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之心为心",不断增强百姓的获得 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全球,中国"以天下之利为利",主张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 置,从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到共建"一带一 路"帮助沿线民众改善民生、创造就业的具体实践,无不体现出中国政策紧扣人的需求、尊严与发展。 这正是"以人为本"在全球发展合作中的具体实践。 真正的"以人为本"以尊重为前提,意味着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中国一贯尊重文明多样性与各国自主选 择,反对强加于人,认为世界上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国际规则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 务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由各国共同分享。因此,中国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 政治,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这 种尊重差异、平等相待的原则,是对各国人民主体性的最大尊重,是"以人为本"在国际政治领域的生动 体现。 中国倡导"以人为本",也体现在聚焦民生领 ...
新华时评丨坚持以人为本是价值取向——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⑤
新华社· 2025-09-16 19:34
中国始终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坚定践行者。中国不仅倡导"以人为本",更将其贯穿于治国理政与国际合 作的方方面面。在国内,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之心为心",不断增强百姓的获得 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全球,中国"以天下之利为利",主张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 置,从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到共建"一带一 路"帮助沿线民众改善民生、创造就业的具体实践,无不体现出中国政策紧扣人的需求、尊严与发展。 这正是"以人为本"在全球发展合作中的具体实践。 真正的"以人为本"以尊重为前提,意味着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中国一贯尊重文明多样性与各国自主选 择,反对强加于人,认为世界上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国际规则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 务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由各国共同分享。因此,中国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 政治,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这 种尊重差异、平等相待的原则,是对各国人民主体性的最大尊重,是"以人为本"在国际政治领域的生动 体现。 中国倡导"以人为本",也体现在聚焦民生领 ...
WTO《渔业补贴协定》正式生效,中国是率先完成批约程序主要成员
第一财经· 2025-09-16 08:59
2025.09. 16 本文字数:1443,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冯迪凡 "对我来说,这就像一场梦。我们等待今天的到来已久。"世贸组织(WTO)总干事伊维拉在当地时 间15日表示,"就在几分钟前,我们见证了巴西、肯尼亚、越南和汤加正式递交批准书,这是WTO 《渔业补贴协定》正式生效的关键一步。" 当日,WTO总理事会举行《渔业补贴协定》(下称"协定")特别会议,上述4个世贸成员向WTO递 交了批准书,批约成员总数达到法定要求,《协定》正式生效。已批准《协定》的成员将正式启动各 项履约工作。 伊维拉并在会上表示, 《协定》生效是全球治理的标志性事件,是多边贸易体制为应对全球性挑战 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 据悉,通过制定禁止最有害形式渔业补贴的规则,《协定》将有助于保护世界鱼类资源以及数亿依靠 渔业获取食物、收入和就业的人民的生计。 根据WTO提供数据,2021年,全球35.5%的鱼类资源遭到过度捕捞,而1974年这一比例为10%。 据估计,全球每年对海洋捕捞活动的补贴总额高达350亿美元。其中约220亿美元被认为是有害的, 会导致海洋资源枯竭。 《协定》 则要求取消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捕捞(IU ...
WTO《渔业补贴协定》正式生效,中国是率先完成批约程序主要成员
第一财经· 2025-09-16 07:08
取消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捕捞(IUU)补贴 《协定》生效是全球治理的标志性事件,是多边贸易体制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 "对我来说,这就像一场梦。我们等待今天的到来已久。"世贸组织(WTO)总干事伊维拉在当地时间15日表示,"就在几分钟前,我们见证了巴西、肯尼 亚、越南和汤加正式递交批准书,这是WTO《渔业补贴协定》正式生效的关键一步。" 当日,WTO总理事会举行《渔业补贴协定》(下称"协定")特别会议,上述4个世贸成员向WTO递交了批准书,批约成员总数达到法定要求,《协定》正式 生效。已批准《协定》的成员将正式启动各项履约工作。 伊维拉并在会上表示,《协定》生效是全球治理的标志性事件,是多边贸易体制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 15日晚间,商务部网站发布声明表示,"《协定》是近年来世贸组织达成的重要谈判成果。当前WTO正遭受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严峻挑战,《协定》顺利 生效实施体现了包括中国在内绝大多数WTO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支持,将增强国际社会对多边贸易体制的信心,为WTO各项工作注入动能。" 《协定》则要求取消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捕捞(IUU)补贴、过度捕捞鱼类种群补贴和无管制的公海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在广外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9-15 23:03
9月14日,第十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论坛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 际战略研究院、广东公共外交协会、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并得到中共广东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及教育部省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 路协同创新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论坛以"国际秩序变革下的'一带一路'与全球南方"为主题,设置1个主论坛和5个平行论坛,吸引了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与全球南方国家的智库领袖、知 名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等与会。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马辉指出,中国作为全球南方一员,始终致力于与相关国家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进开放合作,谋求互利共赢。 新形势下,中方将携手全球南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李心表示,广东与全球南方国家合作紧密,是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创新增长的合作者和文明互鉴的践行者,并诚邀各方共享中国式现代化 和广东发展的新机遇。 罗马尼亚前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阿德里安·塞韦林(Adrian Severin)认为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全球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大倡 ...
坚持国际法治是根本保障——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③
新华网· 2025-09-15 08:21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题:坚持国际法治是根本保障——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③ 新华社记者许苏培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治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天津举行的"上 海合作组织+"会议上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鲜明地强调要"遵守国际法治",体现了对现行国际机制权 威性遭到侵蚀的深刻洞察,彰显了中国倡导以国际良法促进全球善治、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 系的使命担当。 国际法治是全球治理的根本保障。国际法和国际规则是共同的准绳,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共同维护、 共同执行,没有也不应该有例外。然而现实却令人警醒:一些国家鼓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实质是 对国际法奉行"合则用、不合则弃"的态度,妄图将自身的"家法帮规"强加于国际社会。这一乱象加剧了 国际社会对联合国"失效"、国际法"失灵"和多边主义"失能"的担忧。与此同时,气候变化、能源安全、 网络安全等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深海、极地、外空、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更是规则法治缺位、风险累 积。加强国际法治,完善全球治理的迫切性日渐凸显。 中国主张,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必须毫不动摇加以维护。对于新兴领 域,要在广 ...
新华时评丨坚持国际法治是根本保障——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③
新华社· 2025-09-14 21:25
中国主张,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必须毫不动摇加以维护。对于新 兴领域,要在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制定国际规则。确保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平等统一适用,不能搞双 重标准,不能强加于人。要维护国际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大国尤其要带头做国际法治的倡导者 和维护者。这一主张顺应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期待,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得到广 泛认同。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东盟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主任孙天美认为,习近平主席主张在全 球治理中遵守国际法治,这与个别国家在国际事务中采取双重标准、将自身利益凌驾于国际法之 上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尊重和维护联合国宪章和国 际法权威,加入了几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和600多项国际公约及修正案,坚定支持联合国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中方始终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国际法律体系建设。今年5 月,全球首个专门致力于调解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调解院落户香港,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开辟了新平台。为推动完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国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倡议成立 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确保人工智能向善、造福全人 ...
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十周年主题会议在联合国总部举行
人民日报· 2025-09-12 06:02
本报华盛顿9月11日电 (记者李志伟)联合国消息: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十周年主题会议10日 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主持会议,联合国主管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李军华代表基金指导委员会 主席、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拉特雷致辞。联合国政治和建设和平事务部等各部门负责人、特殊处境 国家高级代表、开发计划署等联合国机构负责人,以及基金主要受益国等近30个国家的常驻代表和高级 外交官与会。 傅聪表示,基金设立10年来,面向100多个国家开展200多个务实合作项目,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和平安 全、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有力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基金已成为中国与联合国深化合 作、践行多边主义的重要平台。 与会各方高度评价基金成果,赞赏并感谢中国政府为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国际和平 与安全提供坚定有力支持,期待深化基金合作,促进会员国团结,共同完善全球治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2日 03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