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市公司口碑评估
icon
搜索文档
年内约120家企业被立案、逾130家遭行政处罚!口碑榜舆情数据筛选如何锚定筛选标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08:48
监管处罚总体情况 - 截至9月底,今年以来约120家上市公司及相关人员被立案调查 [2] - 年内约570家上市公司及相关人员因各类违规行为受到监管处分,相关事项多达1000余条 [5] - 在上述570家公司中,有超130家公司及相关人员年内受到行政处罚并被罚款,18家公司相关人员被实施市场禁入 [5] 立案调查主要类型 - 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涉嫌财务造假和涉嫌信息披露违规两大领域 [4] - 涉嫌财务造假是性质最为严重的负面舆情,例如*ST元成、元道通信、*ST东通等公司因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被立案 [4] - 涉嫌信息披露违规是最常见的立案类型,具体情形包括定期报告存在虚假记载、重大事项未及时披露等 [4] 处罚案例与影响 - *ST元成公告显示,公司2020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将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1] - 总市值近400亿元的白银有色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公司及多位责任人被处以罚款 [3] - 仙琚制药因与竞争对手达成垄断协议,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巨额罚款1.72亿元,对当期财务报表造成负面影响 [5] 上市公司口碑榜筛选标准 - 口碑榜舆情筛选工作对自2023年9月以来存在监管处罚记录或重大负面新闻的上市公司实施多维度过滤 [1] - 筛选坚持“分类处置”原则,并非简单“拉黑”,而是基于立案事由、违法违规主体等因素综合研判 [3] - 对于调查结果已出的公司,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和处罚结果决定去留;对于仍在调查中的公司,暂时保留并做重点标记 [4] - 筛选标准除财务造假等“硬伤”外,还将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合规意识、投资者关系等均纳入评估体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