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高管与实际情况脱节
搜索文档
为什么老板一定要亲自干点“脏活”
虎嗅· 2025-09-16 07:27
文章核心观点 - 投资者面临的核心风险在于,上市公司高管提供的信息可能因管理层与业务实际运作脱节而失真,导致投资判断失误[1][2][3] - 公司CEO若长期脱离一线业务操作,容易对公司的真实运营状况产生认知偏差,沉浸于被下属包装过的“宏大叙事”中[8][9][18] - 评估公司价值时,不能仅依赖高管陈述和财务指标,需深入考察其管理流程与中层执行情况,以识别潜在风险[27][28] 管理层认知与业务实际脱节 - 公司高层可能并不完全了解业务的实际运作方式,这种信息不对称并非总是故意撒谎,而是源于层级隔离[1] - 执行层为迎合高层的品牌战略叙事,会淡化或屏蔽与叙事不符的操作细节,导致老板对实际情况产生误判[1] - 西贝老板对后厨预制菜情况的不了解,体现了A股营收中位数达20亿级别的上市公司也存在此类认知脱节问题[1][16][17] 领导责任与一线实践分离的风险 - 权力层决策与执行的分离,会使高层缺乏对执行细节的敬畏,并可能逃避责任[5][6][7] - 波音737 MAX危机中,工程师早已反馈MCAS系统存在安全隐患,但信息在层层汇报中被淡化,高层最初并不知问题已严重到致命程度[12][13][14] - 官僚主义作风会导致公司高层战略与一线实际情况严重脱节[14][15] 考核压力下的系统性风险 - 富国银行虚假账户丑闻中,高达5300名员工(占员工总数2%)为完成考核指标参与开设虚假账户,造成客户损失超过200万美元[21][22] - 强势的销售文化(如每日需完成8.5种产品的销售任务)和高压KPI,是导致基层员工集体舞弊的重要原因[25] - 公司高层对由KPI压力引发的集体舞弊行为,可能存在“不想知道”而非完全不知情的心态[20][22][23] 财务指标背后的经营实质 - 餐饮企业净利润率(如西贝老板所称的5%)与定价无关,而可能与战略失误或内部经营效率低下有关[26] - 不同餐饮公司净利润率差异巨大,例如蜜雪冰城为18%,而奈雪为-19%[26] - 高毛利、高增长等吸引人的财务指标,其实现过程可能并不完全“见得了阳光”,投资者需审视其来源而非仅看结果[23][27] 投资者调研的关键关注点 - 调研公司时,应关注CEO的日常工作方式及其与中层管理层的沟通细节,这些信息能揭示财报无法反映的实际情况[28] - 偏好那些有底层工作经历、曾亲自处理过一线“脏活”的CEO,这有助于其保持对业务真实的感知[8][29] - 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公司决策常在商业利益与道德法律间权衡,CEO若完全假手他人,易产生自身决策皆正确的幻觉[28][29][30]